第一篇:历基层 感基层 话基层--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历基层 感基层 话基层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谋发展”,自第三批被荣幸抽调为“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湾子村下基层干部,此次重临湾子村开展下基层工作,每天聆听和感受着该村“发展”的音符,自是别有一番感受。
一、下基层唯有“下得去”才能深刻体会农村生活百味。
“从群众中来,向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一直奉行不悖的行动真理,我们下基层是为了能帮助农村谋发展而下基层,是为了能帮助群众而下基层,是为了与农民群众交朋友而下基层。只有“下得去”,我们才能融入农民群众的世界,只有勤于沟通交流,我们才能了解和认知埋藏在群众心中的苦与乐,才能知道老百姓真心想要的和渴望的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以赴地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并非是因为“下“而不得不下,而应该是为了融入、想下去而下去,聆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困难、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当前农民的思想状态和农村的发展实际,理清发展的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计。切实帮助群众谋划发展、增收致富,哪怕那点帮助有多么微不足道,也是好的。
二、应带着“三种心态”开展下基层活动。
与群众话真心、比耐心、抗责任心,是我们下基层干部
必不可少的三件法宝利器。农民群众由于生活条件及传统教育及思想导向所限,在面对新形势、新时代难免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没办法看清和认清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疏于认知,对于他们这种渴望幸福却又无力着手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怀着理解、怀着尊敬、怀着宽容,真心与他们话生活、谈发展,我们下基层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当前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带入农村,把时代的强音耐心灌输给农村的每一位群众,当他们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自然会转变观念、乐于接受,继而众志成城,形成创先争优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因势利导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与之相交,不应该是出于被组织驱使和监督,和他们讲感情,一定要以诚相待,在入户访谈的过程中,我感受最大的莫过于隐藏在群众心中的那种质朴情怀,“你对他诚一分,他必对你诚十分”,这就是群众,你对他好,他才能对你好。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由于思想认识所限,群众很难理解到政策深层次的那个层面,这就需要我们循循善诱、耐心解释,一当情绪激化,二者的冲突必然会引发矛盾,一个误会对方不为民服务,而一个则误认为另一个不可理喻,越来越疏远相互间的感情,如果上升到群众和政府的信任高度,那就得不偿失了。
三、下基层要懂得怎么帮助群众。
当前,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中国农村的发展迎来了它的重大机遇期,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村生活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时代在发展,人心也在思变,经济的繁荣却引发了精神文明的缺失,在“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大光环下,大部分群众必然能够顺应政策,响应号召,走上了自强之路。我们帮助群众,不能仅给他们送上物质的关怀,那样做固然无可厚非,一袋面、一桶油,对于一个生活贫困的家庭来说,也能解一时的燃煤之困。但如果不把握住这个度,注重从物质资助和精神抚慰双层面上进行,群众必然会对这种“物质惠助”产生依赖心理,继而群相效尤,让群众失去自强自立之心,这个在“低保”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和负担上最能体现。我们要帮助群众,要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把群众从传统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从经济利益驱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淳朴和自由,自立自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双赢。
第二篇:千名干部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千名干部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地震办:金德珍
根据平利县农业局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从今年7月初开始,我到洛河镇岱峡村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参加工作这10年以来,曾八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都是下乡开展基层工作,但是这次意义不同,是“十二五”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带着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和创建和谐的任务到基层走访的。通过本次带着不同意义的目的走访基层民情来看,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原来工作在基层线不同的感受,我感受到岱峡村的村民很质朴,生产、生活积极向上,思想心态很“阳光”,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与他们交谈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与他们交谈是一种无需投资的精神享受,与他们交流给人一种融入社会、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感觉,从他们身上使我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岱峡村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组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岱峡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两免一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为什么干群关系越拉越远呢?干部与群众之间好像有了一堵“无形墙”。我认为这就是因为我们各级干部深入基层的少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少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少了,群众听到党的声音少了……。有了我们的加入,有了我们的身影,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热情的和我们交流,拉家常,说感受,谈困难,赞扬党的政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从他们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动力。通过这次下基层活动,使我明白农村工作包罗万象,包括乡镇和县上各部门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组一级落实和解决,而且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决策和部署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真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总之,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正是农业系统给全体干部搭建了一个为农服务的平台,提供了一条实践的途经、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要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农业系统的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岱峡村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第三篇: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
自第三批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深深被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所鼓舞,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所感动,在服务群众中提高自己,在推动发展中锻炼自己。就结合这一段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定位角色,明确职责。作为被选派到下基层工作组成员,应立足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将自身置身于广大的农村天地之中,察民情,解民意,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服务中赢得信任,加深感情。同时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深入田间地头,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认真落实好农户访谈制度。
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下基层干部的自身优势,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和农民群众心贴心交流,手拉手帮扶,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帮助农民群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获取信息、提供技术物资等。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树立了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
三、开展民情访谈,畅通民意渠道。深入村社院落,田间地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打通民意渠道。通过民情访谈,将农户的家事、苦事、愁事以及对村集体的意见建议进行详细的登记,然后对症下药的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走访农户,与农民心贴心交流,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自己。
四、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和谐环境,一切将成为空谈。当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维稳工作相当繁重。下基层干部要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五、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基层文化市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使党员干部受教育,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市场。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认识深入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不断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为农村谋发展、破难题,以高度责任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不遗余力的把基层的各项工作推向正确的轨道上来,努力开创农村的新风面貌。
六、加强农民的学习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弘扬科学、破除迷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可利用学教活动、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和致富勇气,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消除不和谐的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此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使我在基层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我将继续努力做好此次实践活动,更好的服务基层,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篇: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平川镇三二村工作组赵银善
根据县委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从11月15日开始,我被抽调到平川镇三二村驻村开展第三批“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驻村工作以来,按照“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社、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求和平川镇落实十一项(宣传党的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化解矛盾纠纷、办好惠民实事、推动工作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任务,我们工作组成员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惑于民、施助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下基层干部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
1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民情访谈,我们坚持“三进”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民心;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为认真做好“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信”的原则,切实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乡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五老”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四是触动了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驻村工作期间,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群众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我觉得扶贫的重点不是他们需要什么就简单地给什么,而是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县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扶贫真正扶到点子上,让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心灵上与群众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农服务,所以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有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朋。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交流沟通,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
次活动中,通过和群众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百姓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感受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机关办事程序的不明,才产生了机关单位事难办的错觉。作风不过硬,能力难提升;作风不扎实,工作难推进;作风不深入,事业难兴旺。另一方面我们讲解一些机关单位办事的基本程序,消除群众把办事程序当成机关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误解。群众的反映也让我们感受到在机关中推行首问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我们接待来办事群众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群众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养殖棚圈、还是在温室大棚里,通过和群众的交流沟通,我们深深感觉到了这些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受到了农民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和期盼,也感受到了广大的基层干部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热情、信心和决心。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干部展示才能、提高自己搭建了舞台。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
第五篇:基层纪委书记话
基层纪委书记话<廉洁准则>
(2010-03-01 12:40:29)
稿件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作者:董永平
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胡锦涛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话音刚落,2009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0年2月23日上午,中央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贯彻实施《廉政从政准则》提出要求。短短时间内,中央就一份文件两次召开会议,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信心和决心,可谓正当其时,正顺民意。笔者饶有兴趣地上网查阅学习了一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全文分总则、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以及附则,共三章18条,也不长,只有3600多字。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廉政从政准则》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底线,从制度上让反腐没有“漏洞”,对腐败“零容忍”。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廉洁从政问题上同样如此:制度也好,诱惑也罢,总归都是外因;洁身自好、严于律己,才是内因,是关键。知是行之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依照《廉政从政准则》从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理解颁布《廉政准则》的意义,切实把握准则的精髓,深入掌握准则的内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真学真懂,对《廉政从政准则》熟稔于心、了如指掌;做到真信真用,一切言论和行动以《廉政从政准则》为准绳。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更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带头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每一件小事上都严格要求。始终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管住自己的嘴,自觉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始终保持清廉的本色。
领导干部能否廉洁从政,事关党的生死存忘.国家的繁荣、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工作的公信力、人民的安居乐业等,与廉洁从政息息相关.只有政通人和、海清河晏的政治局面,才能让我们的社会真正的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相反,如果廉洁从政的规定得
不到完善、得不到有力的执行,则会导致腐败对社会健康肌体的可怕侵蚀。廉洁从政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新年伊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出台,再一次体现了中央反腐倡廉毫不动摇与坚强坚决的信心,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廉洁从政推动民主政治、社会发展的有力信号。而更为详尽与更为细化的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成为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廉洁从政的行动指引,成为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赢得民心的标杆。
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能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遇到一些诱惑就耐不住清贫、守不住小节,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自律意识淡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就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时绷紧一根弦,常修为政之德,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职责,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坚守廉政准则的模范作用,带好班子,管好队伍。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配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廉政准则面前没有特权、廉政准则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懂得廉政准则不仅是紧箍咒,而且是护身符。这样不仅能保护、挽救许许多多的干部,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宋代思想家程颐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几乎都是由于不慎始。这些人在犯错前,也曾想过严重后果,也曾犹豫过、斗争过,可大多经不住诱惑,在矛盾侥幸的心态驱使下迈出第一步而不能自已,一步一步地陷入罪恶的深渊。对党员干部来说,个人习惯、嗜好看似小节、小事,实际上反映做人的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实践证明,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古人说:“入暗室而不欺。”共产党人讲慎独,讲的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的是理想追求和坚强党性。共产党人就是要守住思想防线,时时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扎扎实实干事。越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越是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越是在“八小时之外”,越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品行和形象。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把握住自己,不以物惑,不以情移,抑制灵魂的浮躁,保持理性的人生,洁身自好,经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从思想上、行动上,解决好为谁执政、怎样执政、执政为了什
么的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党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并以贯彻实施《廉政从政准则》为契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将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作者系余干县委常委 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