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3-1(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6: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3-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3-1》。

第一篇: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3-1

1.1、认识静电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静电现象,并能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

2、知道三种起电方式,并能理解三种起电方式的物理实质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应起电的物理实质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

感应起电的物理实质。

四、教学与教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五、教学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在新的年级,我们迎来了另外一个分支——电学。电学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很丰富,而静电学又处在电学中的门户位置。请大家翻开教材……进入第一章——《电场》,先看第一节“认识静电”。

(板书)1.5 认识静电(标题)

二、进行新课

1、你知道哪些静电现象?

☆学生:冬天脱衣服…… 再请大家翻开教材P2… 大家再看两个视频素材——

(课件展示视频:a、怒发冲冠;b、静电放电现象。…)演示1:让须状物带电,须张开。演示2: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和自然界的雷电有什么联系?

2、电荷有 种;电荷的多少用什么来量度?

☆学生:用电量。

3、电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学生:排斥;吸引。

刚才演示的“怒发冲冠”现象,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效果…… 让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静电现象——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2(2)三种起电的方式的本质异同以及步骤,特别是感应起电是本节的难点,需详细讲解与训练。

第二篇: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1 言,这些嘉树美箭显得更加的奇美,而且深深扎根在石缝中更加坚实。环境极其恶劣,才能极其优秀,这些嘉树美箭正是柳宗元人格的写照。

布置作业:请以“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为内容,写一篇随笔,谈谈个人的思考与感受。、《黄州快哉亭记》

1、介绍题名: “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苏轼评语: “ 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整体感知

本文共分四个自然段,请概括各段大意。

一、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二、记叙快哉亭上之所见。(亭以 “ 快哉 ” 命名的原因。)

三、说明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者,将无所不快。

四、赞颂张梦得 “ 何适而非快 ” 的旷达胸怀。

分析第一段:

本文第一段是从什幺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

答:江水。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目的在交代 “ 快哉亭 ” 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

分析第二段:从第二段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

答:使人快意的江景。前半讲地理 —— 即空间,后半谈历史 —— 即时间;前半的地理风景之中,又有远近、昼夜之别。

分析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 :“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

分析最后一段。

合作探究、第一、二段和第三、四段的写法差异又何在?

答:前两段叙事写景;后两段缘景抒情。

2、本文共提到几个人?

答: 10 人。今人三:张梦得为亭;余兄子瞻名之;余作记。古人七:曹、孙、周、陆之流风遗迹,称快世俗;楚王与宋玉之对话引出 “ 快哉 ”,景差陪衬。

本文特色、文章风格雄放而雅致。2、笔势迂徐而畅达。3、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拓展练习: 文中提及 “ 曹孟德、孙仲谋 „„ 周瑜、陆逊 „„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试略举四人为世人所乐道的故实?

第二单元、《张中丞传后叙》教案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 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题解

语言知识点

(一)(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所要孝忠的是 国家与 君主罢了”。

(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语言知识点

(二)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2)何为久读此:

(3)为所杀:

主题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艺术特色

(一)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艺术特色

(二)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艺术特色

(三)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艺术特色

(四)衬托手法塑造人物、六一居士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教学重点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研讨、“五物”指的是什么?那么何谓“六一”呢?

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乐”之如何?

明确:(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专心致志,其乐无穷。(形象的比喻)、“世事之累”体现为什么呢?

明确:“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

明确:“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课文为什么要引用《庄子·渔父》里面的典故?

明确: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探究拓展

谈论: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乐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疏通文意,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3、品味本文作为一篇书信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

教学难点: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山中”是什么山?王维为何在山中?裴迪是什么人?谁写给谁的书?(教师在检查过程中顺带简介背景)

三、阅读鉴赏。、诵读文章,疏通大意。、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假如你是裴迪,王维此信最能感动你的是什么?

进而明确本文结构内容:虽然写景占很大比重,但叙友情仍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第一段:概述自己出游的经历,记独游的索然无味。

第二段:写旅途的经历及对往昔的回忆。

第三段:想象明春山景,向裴迪发出热情邀请。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以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鉴赏。

一、具体研读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及其写作手法。、小组讨论:请找出文中写景的两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可从内容上分析,如可抓住一些修饰词,说说每个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样的景色你觉得优美吗?喜欢吗?原因何在?也可从艺术特色上分析,谈谈写作手法给你的启发。、教师小结归纳。

二、“然是中有深趣矣”的“深趣”该如何理解?请谈谈你的感悟。

明确:、是对自然的观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感应,天人合一。、是对人生的理解,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三、作为一封书信,文章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

明确: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手法。

四、本文议论抒情的句子与描绘美景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不同,说说这样的句式在此文中的作用。

五、全文小结。

六、写作练习:假如你是裴迪,请你就“是否接受邀请”写一封信回复王维,字数 200 字以上。、《与尹师鲁第一书》

【教学目的】

1、掌握“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本文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体会本文平淡自然,婉曲有致的写法。、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重极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二、诵读文章,疏通大意。、自由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2、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一、阅读文章第 5 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 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二、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文字有哪些?为什么?你读到了作者与尹师鲁之间怎样的感情?

提示:反映了两人间深厚的友谊。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充满了人情味。

三、欧阳修师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从哪些地方看出?、认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对史书记载义士事迹的看法: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告诫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自言益慎职,无饮酒”

四、请谈谈从这封信中,你感受到欧阳修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

五、请你谈谈读了这封信之后,它的语言给你怎样的感觉。

六、小结全文。

第四单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教学目标 .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介绍

三、熟读课文、听录音、指名朗读,正音。、齐读

四、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五、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点名背诵

二、骈体文有关知识

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三、写作特点分析 .句式错落,节奏分明.骈俪藻饰,辞采华美.运用典故,简练含蓄.警句品味

例:①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前者高度概括了江南各地的繁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作者将“老”和“壮”,“穷”和“坚”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

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

作业:课后练习题。、《后赤壁赋》

教学目标:、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苏轼简介。课文学习:

一、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课文内容学习、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 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第五单元、原毁

一、作者简介。

二、释题。

四、结构层次:

第一段,先提出 古之 君子待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的原则。然后分三层来论述。

第二段,写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与 古之 君子相反。

第三段,破题目中的“原”,推究“毁”的思想根源。作者认为“毁”的思想根源在于“怠”与“忌”。

第四段:阐明写作意图,把根绝毁谤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

五、主题:

本文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希望能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六、写作特点:、鲜明的对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寓理于形。、心术

一、教学目标:、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要点 :

难点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轻思路。

排偶句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自渎、讲析、比较(2 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走近作者:

(二)写作背景:

(三)解题:心术: 1 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 心计、计谋

(四)研读课文、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 疏通文意。、课文结构:(板)

论 “ 将 ”(“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

论 “ 兵 ”(“ 凡兵上义 ”)

论 “ 战 ”(“ 凡战之道 ”,有四养)

论战时为将之道(“ 智而严 ”)士则应 “ 愚 ”

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 —— 举例论证、思考探究:

明确: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 4、精华赏读:

文章切实讲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的语格十分鲜明。

起语多用“凡”字,使行文理直气壮;

转接多“然后” “而后”、“故”,语气果断斩截;

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音韵铿锵,气势不凡

5、作业:

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第三篇: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第三章《认识传感器 传感器的原理》word学案

学案1 认识传感器 传感器的原理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传感器的概念和种类,知道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2.知道常见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了解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感悟根底知识学习和应用的重要性.

1.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定义式为ρ=.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3.当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的大小为f=qvB,方向由左手定那么判断.

一、什么是传感器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

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局部组成.

二、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一般按被测量、工作原理、能量传递方式等进行分类.

三、两种重要的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装置.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实现温度测量的.

2.光电传感器:一种将光学量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传感器,就是光电传感器在光照作用下,其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如光敏电阻、光电池和光敏晶体管等.

一、什么是传感器及传感器的分类

[要点提炼]

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认识传感器就是明确传感器如何“感受〞非电学量,常见的“感受〞方式有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电容等.

2.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以话筒为例)

图1

3.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进行划分,可分为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荷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划分,可分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动圈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等.

(3)按能量传递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两大类.

二、传感器的原理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减小)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假设在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如何偏转?假设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表针将如何偏转?

图2

答案 由于酒精蒸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指针将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指针将向右偏.

[要点提炼]

1.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装置.

2.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按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1)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2)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如氧化锰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3.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学量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传感器.

4.光敏电阻一般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特点:光照越强,电阻越小.

一、对传感器的认识

例1 如图3是一种测定油箱油量多少或变化多少的装置.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杆的一端.在装置中使用了一只电压表(图中没有画出),通过观察电压表示数,可以了解油量情况.

将电压表分别接在b、c之间与c、d之间,当油量变化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何不同?

图3

解析 ①把电压表接在b、c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油量减少时,R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②把电压表接在c、d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那么R′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理,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答案 见解析

二、对热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

例2 如图4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图4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示的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5甲、乙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

Ω)

图5

(2)在图丙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

V,电流表读数为70

mA,定值电阻R1=250

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

Ω.(3)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应选择图甲,原因是图甲所示电路电压可从0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或图乙所示电路不能测得0附近的数据).

(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I1==

A=0.036

A

所以I2=I-I1=0.07

A-0.036

A=0.034

A.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当I=0.034

A=34

mA时,UT≈5.2

V

所以R2==

Ω≈111.8

Ω.答案(1)甲 见解析

(2)5.2 111.8

(3)热敏温度计(提出其他实例,只要合理均对)

三、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

例3(双选)如图6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

图6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解析 当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从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A、D项均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那么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

答案 BC

传感器

1.(对电容式传感器的认识)(单项选择)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又可推出另一物理量的值.如图7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种传感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图7

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高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

答案 D

解析 甲图角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乙图液面高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丙图F变化能导致极板间距变化;丁图中位置变化导致电介质变化.所以,甲、乙、丙、丁分别是测角度、液面高度、压力、位移的的元件.应选D.2.(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双选)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G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那么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图8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答案 AC

题组一 对传感器的认识

1.(双选)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可以()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

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将电学量转变成光学量

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

答案 AB

解析 传感器是将所感受到的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应选项A、B对,选项C、D错.

2.(单项选择)如图1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成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图1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电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答案 A

解析 振动膜前后振动,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与金属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单项选择)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

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A.改变湿度

B.改变温度

C.改变磁场

D.改变电容

答案 D

解析 根据自动干

工作的特征,手靠近干

电热器工作,手撤离后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器,可以确定干

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改变了电容大小,故D正确;用湿度和温度来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设干

是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

4.(单项选择)全自动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水位自动感应装置采用的传感器是()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答案 B

解析 水位不同,压力不同,压力传感器能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正确.

题组二 对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

5.(单项选择)如图2所示是观察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图2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不明显

答案 C

解析 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那么读数变大,但不会非常明显,故A、B均错;如果R为热敏电阻,读数变化非常明显,故C对,D错.

6.(单项选择)如图3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图3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答案 C

解析 R2与灯泡L并联后再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2阻值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的亮度变强,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只有C正确.

题组三 对光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

7.(单项选择)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以下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答案 A

解析 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号的,故A项正确.

8.(双选)如图4所示是利用硫化镉制成的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A是发光仪器,B是光敏电阻(光照增强时电阻变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4

A.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B.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C.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D.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答案 AD

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强度越大,光敏电阻阻值越小.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小,选项A正确;相反,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小,路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大,选项D正确.

9.(单项选择)如图5所示,R3是光敏电阻(光照增强时电阻变小),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那么()

图5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D.a点电势和b点电势的大小无法比拟

答案 A

解析 R3是光敏电阻,当光照增强时电阻变小,R3两端电压减小,故a点电势升高,因其他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第四篇:2012高中物理 4.4 光的干涉教案 粤教版选修3-4

4.4 光的干涉 教案(粤教版选修3-4)

教学目标:

1.相干光源的获得及光波的干涉和衍射的条件,双缝干涉中为什么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及明暗条纹的计算方法,从而确切地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形成。

2.在新的情景下能够运用波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扬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学习,渗透科学家认识事物科学的物理思维方法.

难点、重点:

1.波的干涉条件,相干光源.

2.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加强区和减弱区并且互相间隔,如何理解“加强”和“减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从原始的微粒说,到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进而发展到光的电磁说。又从光电效应重新认识到光的粒子性,直至统一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结合每个阶段的典型现象和实验,对这一过程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了解。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干涉现象

(1)相干光源的获得。两列波叠加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二者频率相等,相差恒定。两个普通光源很难达到这一要求。通常是把一束光想办法分成两部分,让这两部分再叠加以达到干涉效果。杨氏双缝实验装置正是这样巧妙地获得了两列相干的波源。

(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一束光通过单缝照射到相距非常近的两个狭缝后,形成频率相同的两束光。这两束光的叠加,在光屏上就产生了干涉条纹。如果用单色光照射狭缝,在屏上得到的是与狭缝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等间距条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若是入射光波长的整数倍,则屏上这点出现的是亮条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若是入射光半波长的奇数倍,则屏上这点出现的是暗条纹。由公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可知,条纹宽度与波长λ及

双缝到光屏的距离成正比而与双缝间距d成反比。在、d一定的情况下,红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紫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若用白光进行干涉实验则在屏上得到的是彩色的干涉条纹。

(3)薄膜干涉。一束光经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后相干叠加而成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应用分析光程差与波长关系的方法也可分析薄膜干涉图样的特点。生活和实验中有各种薄膜干涉现象,如肥皂膜、油膜、空气隙、牛顿环、增透膜等。

二、光的干涉的分析

让一束单色光(例如红光)投到一个有孔的屏上,如图所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点光源”.光从小孔出来后,就射到第二个屏的两个小孔上,这两个小孔离得很近,约为0.1mm,而且与前一个小孔的距离相等,这样在任何时刻从前一个小孔发出的光波都会同时传到这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

那么,明暗相间的条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对照机械波的情况,如果两列波在相叠加的区域传播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倍时,该区域的振动就加强,如果两列波在叠加区域传播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区域的振动就减弱.

如图,甲图中P点在S1S2的中垂线上,所以,两列波的路程差△s=0.所以,振动被加强,为明条纹.

乙图中,在P点上方的P1点,屏上与狭缝S1、S2的路程差△s=λ又出现明条纹.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丙图中,在P1点的上方还可以找到△s=2λ的P2点,在该点上方还能找到路程差为3λ、4λ„的点,在这些地方振动均被加强.同样,在P点的下方也能找到路程差为λ、2λ、3λ„的点.

如图,在甲图中,在P与P1之间一定有一个Q1点,S1、S2点到该点的路程差为λ/2,该点为振动减弱的点,同理,我们无论在P点的上方还是在P点的下方均能找到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点,这些点均为暗条纹,这样就形成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白光的干涉条纹,为什么中间条纹为白色,而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出现了色彩?

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光波的波长越长,各条纹之间的距离越大,条纹间距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各色光在双缝的中垂线上均为亮条纹,故各色光重合,为白色.各色光产生的条纹宽度不同,所以,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处出现了彩色条纹.

刚才你提到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我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将像屏稍微向双缝屏移动或远离双缝屏移动,像屏上的条纹是不是就模糊不清了呢?

我想像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因为仍可以在像屏上找到两列波的路程差为0、λ、2λ、3λ„nλ的点,也仍可找到两列波的路程差为λ/

2、3λ/2„(2n—1)λ/2的点.

下面对薄膜干涉再提几个问题,第一,薄膜干涉是由哪两列波叠加而产生的?

当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光从薄膜的前后(或上下)两个表面反射回来,形成两列波,由于它们是从同一光源发出的,这两列波的波长和振动情况相同,为两列相干光波.

将肥皂膜竖直放在点燃的洒有钠盐的酒精灯附近,这时你看到的干涉条纹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形成这样的条纹?

我们看到的干涉条纹基本上是水平的明暗相间的黄色条纹.呈现黄色是因为酒精灯火焰中放入了钠盐,呈基本水平的条纹是因为,肥皂膜竖直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肥皂膜形成了上薄下厚的楔形,在薄膜的某些地方,前后表面反射光出来恰好是波峰与波峰叠加或波谷与波谷叠加,使光的振动加强,形成黄色的亮条纹;在另外一些地方,两列反射光恰好是波峰与波谷叠加,使光的振动相抵消,形成暗条纹.由于楔形表面的同一厚度基本在一水平线上,所以,我们看到的干涉条纹基本是水平的.

薄膜干涉在技术上有哪些应用?

(1)利用光的干涉可以检验光学玻璃表面是否平整。

(2)现代光学仪器的镜头往往镀一层透明的氟化镁表面。

为什么要在镜头上涂一层氟化镁薄膜呢?它怎么起到增加透射光的作用呢?

现代光学装置,如摄像机、电影放映机的镜头,都是由多个透镜或棱镜组成的,进入这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些装置的光,在每个镜面上都有10%~20%的光被反射,如果一个装置中有5个透镜或棱镜,那么将会有50%的光被反射,若在镜的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就可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增强光的透射强度,提高成像质量.

氟化镁薄膜应镀多厚?为什么?镀了膜的光学器件与未镀膜的光学器件在外表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氟化镁薄膜的厚度应为光在氟化镁中波长的1/4,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反射光相互抵消.所以,膜厚为光在氟化镁中波长的1/4,是最薄的膜.

镀了膜的光学器件与未镀膜的光学器件在外表上是有区别的.镀膜的光学器件呈淡紫色,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入射光为白光,增透膜只能使一定波长的光反射时相互抵消,不可能使白光中所有波长的光反射时抵消.在选增透膜时,一般是使对人眼灵敏的绿光在垂直入射时相互抵消,这时光谱边缘部分的红光和紫光并没有相互抵消,因此涂有增透膜的光学器件呈淡紫色.

三、光的衍射现象

光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去的现象叫光的衍射。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要足够小(一般应不大于波长的百倍)。

光照射到一个狭缝上产生的衍射叫单缝衍射。单色光(或白光)的衍射条纹是明暗相间(或彩色)的与狭缝平行的条纹。条纹特点是中央条纹宽且亮,两侧条纹暗且窄。注意它与双缝干涉条纹的区别。条纹宽度随缝宽变窄及波长变长而加大。

用小圆屏进行衍射实验,衍射图样是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泊松亮斑。而用小圆孔进行衍射实验,衍射图样是一系列同心圆环,圆环中央明暗不定。了解一些实际生活中光的衍射现象及其应用(如光栅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四、双缝干涉条纹与单缝衍射条纹有什么区别?

光波发生干涉现象时产生干涉条纹,光波发生衍射现象时产生衍射条纹,那么,干涉和衍射本质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双缝干涉条纹与单缝衍射条纹有什么区别呢?

干涉和衍射本质上都是光波的叠加,都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两者有所不同.首先干涉是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两列光波的叠加;衍射是许多束光的叠加.稳定的干涉现象必须是两列相干波源,而衍射的发生无须此条件,只是,当障碍物或孔与光的波长差不多或还要小的时候,衍射才明显.干涉和衍射的图样也不同,以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条纹为例,干涉图样由等间距排列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彩色条纹)组成,衍射图样是由不等距的明暗相间(中央亮条纹最宽)的条纹或光环(中央为亮斑)组成. 例题解析

()

1、用单色光照射双缝,在屏上观察到明暗交替的条纹,若要使条纹间距变大,应

A.改用频率较大的单色光

B.改用波长较长的单色光

C.减小双缝至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分析与解答: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可表示为L/d,也就是与双缝到屏的距离L成正比,与照射双缝的光波波长成正比,与双缝间距d成反比。据此不难得出正确选项为B。

说明:利用干涉现象中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条纹间距(用累计法测多组条纹的间距后求平均值)来求得波长。即

用心 爱心 专心

/L。

2、在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透明油膜,能否观察到干涉条纹?

分析与解答:光照到厚度均匀的透明油膜时,从油膜上下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光程差处处相等,要么都互相加强(亮),要么互相减弱(暗),不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说明:我们看到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或花纹),是薄膜厚度变化造成的,有的地方满足加强的条件,有的地方满足减弱的条件。增透膜的厚度是均匀的,因此它可以使某种色光在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后,处处都互相减弱,而增加该色光的透射光能。

3、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A.若狭缝与灯丝平行,则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

B.若狭缝与灯丝垂直,则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

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

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分析与解答:单缝衍射的条纹特点是条纹与狭缝平行,条纹的间距随缝宽的减小而增大(缝宽也不能太小,否则光能太弱观察不到衍射现象),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可得答案为A、C、D。

说明:衍射现象的理论分析比较复杂,学习时不必仔细推导,而应把重点放在各种衍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7

1.托马斯·扬上第一次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做出了光的干涉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性.

2.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在屏上某处叠加时如果同相,光就加强,如果反相光就减弱,于是产生明暗条纹,其特征是在中央明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各级干涉条纹,且相邻明纹和相邻暗条纹的间隔相等.复色光则出现彩色条纹.

3.明暗相间条纹反映光的能量在空间分布情况,暗条纹处光能量几乎是零。用心 爱心 专心 8 小结: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算法教案 粤教版选修1

认识算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什么算法,知道算法的多样性。

2、能够对设计的算法做简单的评价。

3、学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加工的机在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做好新型人才。

教学要点:

1、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2、了解并尝试编程的主要过程。

教学组织:

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编写程序的主要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后,我们尝试自己动手编程一个小程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引导学生认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它能帮助解决我们生活中那些事情。

二、教学内容

1、打开光盘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动化的信息加工也来之我们的生活。

2、讲述算法

所谓的算法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的特征:确定性、有效性、有穷性、一个或多个输出

排序(Sorting)就是将记录按关键字递增(递减)的次序排列起来,形成新的有序序列。

排序方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和分配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基于交换排序的一种算法。它是依次两两比较待排序元素;若为逆序(递增或递减)则进行交换,将待排序元素从左至右比较一遍称为一趟“冒泡”。每趟冒泡都将待排序列中的最大关键字交换到最后(或最前)位置。直到全部元素有序为止。

插入排序法: 每次处理就是将无序数列的第一个元素与有序数列的元素从后往前逐个进行比较,找出插入位置,将该元素插入到有序数列的合适位置中。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2-路归并。

选择排序法:每次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顺序放在已有序的记录序列的最后(或最前)面,直到全部数列有序。

3、分析VB程序的一般步骤

(1)建立用户界面

(2)设置各个对象的属性

(3)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4)存盘和运行及调试

4、参考网站

编程沙龙:http://www.xiexiebang.com/app/aprong VB编程乐园:http://www.xiexiebang.com

5、小结

下载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3-1(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1.1认识静电(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3-1(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高中物理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

    1.1《什么是抛体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2)(共5篇)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第一章 抛体运动 第1节 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能列举抛体运动的实例。 2.知道曲线运动中......

    (教科版选修3-4)教案:1.1《简谐运动》

    选修3-4 第一章机械振动 1.1《简谐运动》教案 一、本节教材分析 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有规律性的机械振动,通过学习,使学生既了解到机械振动的基本特点,又体会到振动......

    2012高中物理 2.3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案 粤教版必修2

    2.3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教案(粤教版必修2)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分析了离心现象发生的条件和离心运动的定义,接着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说明离心运动的应用和危害,充分体现了学以......

    粤教版精品教案 石头城教案2

    《石头城》教案 教学要点: 学习《石头城》,体味寓情于景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宋词又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了最辉煌的顶点。昨天我们才刚刚......

    【物理】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教案(鲁科版选修3-1)(汇编)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教学目的】 (1)掌握两种电荷,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定性了解自然界仅有的两种电荷间的作用特点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

    高中信息技术 1.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教案 粤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学习目的: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2、知道日常家庭组网所需的网络设备3、结合校园网,小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学习重点: 1、 计算机网络的......

    1.1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2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2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08-11-5 阅读: 教案 栏目:高中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天体的观念,理解宇宙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