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雨》赏析(新)
评贾平凹《风雨》朴拙语言中的力量
——贾平凹《风雨》赏析
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 张莉(***)
2013年秋季一开学,不少初一的语文老师特别惊讶,拿到手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化第一次如此“巨大”,新增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贾平凹的《风雨》等9篇课文。特别是当代作家贾平凹的《风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入选过语文课本,但贾平凹作品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还是第一次。
贾平凹,这位在大西北成长起来的文坛骄子,迄今为止已发表了一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些卷帙惊人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数量是散文。在当代作家中,贾平凹的语言无疑是很“接地气”的,有着浓厚的自然的气息。而他也是从初期的模仿开始,慢慢寻求到了自己认同的风格。他说,后来“逐渐摆脱主观抒情的格调,力求使作品语言冷静些、清淡些,尽量的少些主观而多些客观;少些激情,多些冷静;少些抒情味,多些写实性。”这样的态度,在散文《风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在他客观、冷静、写实的笔触中,读出了潜伏的那一股克制的激情和强烈的窒息感中亟待喷发的力量。
这篇散文写的是在大自然的风雨之中,世间万物的种种表现,篇幅不长,但涉及的事物却丰富多样。然而无论有生命或是无生命,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都在风雨之中失了常态,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跟随这一双冷静犀利的眼睛,重现那一场风雨中的自然百态。
文章不吝惜语言,不惜重复用词或句式来描摹场景。树林被吹得“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往上扭,往上扭”,苍蝇被吹得 “再不飞动,也不嗡叫”,小鸟被吹得 “向右一飘,向左一斜”,废纸被吹得 “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浮萍被吹得“凸起来了,再凸起来”,最后“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文字看似拙朴不经雕琢,纯客观再现,但由此,风的无处不在与毫无章法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各种物件在风中再无法掌控自己,大小、上下、左右、东西、聚散都不再能由自己决定。这里没有自我,没有抗争,没有方向,只剩下风的力量在肆虐,玩弄着一切于鼓掌之间。
这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已不再是本来的样子。树林子不再庄重静默,而是“像一块面团子”,落叶不再飘零,而是被“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垂柳不再袅袅娜娜,而是“乱得像麻团”,小鸟的羽毛不再闪着美丽的柔光,而是“翻成一团乱花”。贾平凹赋予了那些带有传统的美好印象的一切事物以新的状态,以一种朴素但完全陌生化的表达把风雨之中的一切异常表现得淋漓尽致。拙朴中见出新鲜。也也可以由此看到风雨的改天换地的力量。
还有不容忽视的动词的使用。“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温顺的羊在风中是“撑着”而非“站着”,是“撞在”而非“碰上”,风力可见一斑。“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无生命的浮萍 “冲上”了堤岸,让我们无法忽视背后那股隐藏在自然中的无形但又巨大的力量。《庄子·知北游》中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本身“不言、不议、不说”,可笔力强劲的贾平凹借
一支妙笔,看似顾左右而言他,实则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把无言、无形的风雨写得可触可感,十分难得。
这篇文章写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初,写在一场政治的风雨浩劫之后,笔者认为,把它作为对一个在暴风骤雨中挣扎的时代的重现也未尝不可。“天地不仁”,自然的风暴无视万物,而政治风暴也同样席卷天下,贻害无穷。“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走过漫长的一生的老人,经历了自然和社会的风雨之后,他的身体似乎已经烙上了过去风雨的记忆,而因此对风雨的感应也变得分外敏锐起来,老人锤着腰腿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垂垂老去的安静和其中暗藏的丰厚过往,有辛酸,有无奈,有安详。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从这样一个日常的细节中,我们却看到,无论外面的风雨摧残了多少花草鸟兽,即便自然的常态已被席卷得面目全非,孩子们,依然用他们童稚的眼神和对风雨的无畏,以拙朴的方式在风雨之中绽放了他们纯洁勇敢的性灵。而这一切,都因文章看似平常波澜不惊的文字,而更显出暗潮汹涌的力度。
作者曾说:“石头的质感好,样子憨,石中蕴玉,石中有宝,外表又朴朴素素,这影响到我的性格,为人以及写文章的追求。我不喜欢花哨的东西,不喜欢太轻太光滑的东西,我在文章中追求憨,憨而不呆。石头纯以天成,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又有了大雅。无为而为,是无规律的大规律。”这篇《风雨》恰如一方天然的玉石,朴素中见光华,拙朴中见雅致,平淡中见力量,无序中见规律,看似无我、无为,实则多情而富有深意。风雨之中,美与丑、悲与喜、垂老与新生,无言地交替、代谢,我们且静下心来,从这拙朴的文字中,去咀嚼那暗藏的滋味。
第二篇:《风雨哈佛路》赏析
《凤雨哈佛路》读后感
“阳光总在风雨后,就一定有彩虹”,人生也是如此,在经历了波折坎坷之后,凭着百折不饶的顽强毅力、对成功的渴望,成功总会如约而至。经历过这样的“风雨”后,见到的“彩虹”也会格外绚丽。风雨哈佛路的主人公的成功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主人公莉思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都是瘾君子,自己还有一个姐姐名叫丽萨。家里总是乌烟瘴气,公寓从来没有交过租金,父母靠救济生活,莉思几乎不洗澡,身上总是散发着异味,头上虱子们肆意狂欢。因为这样,莉思顺利地成为班上的异类,受到同学的厌恶。正因为如此,莉思不愿意上学,只在考试的时候去学校。但莉思很聪明,她读过收破烂的邻居伊娃捡到百科全书,她也很爱学习,每次考试都成绩优秀,甚至还得过100分。莉思的家一如既往的破败不堪。15岁时,母亲由于患上艾滋死去,母亲死去的那一天没有葬礼、没有鲜花,甚至连供后人供奉的墓碑都没有。母亲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了无痕迹,就像从没来过一样。但母亲给过莉思生命中最快乐的点滴时光,给过莉思心灵温暖,当她的最后一丝希望被带走时,莉思也沉沦了。
也许,是由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就已经在莉思脑海中扎根了。几个月时间过去了,莉思意识到,不能再让对自己抱有希望的人失望了,她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不想喝母亲的命运一样悲惨。她对伊娃说她不想做愚蠢的人,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前的最后时刻,莉思用真诚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了入学的机会。莉思人生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出现,人生的方向也需要莉思自己掌舵。在学校,莉思以非凡的毅力开始了刻苦的学习。17岁到19岁,她用两年的时间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作为奖励,她以全学校第一的成绩和其他9名同学获得了免费到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参观的机会。
一个浓郁的秋季中,金黄色铺满整个季节。在写满辉煌的树下,一个女孩站在哈佛学府的门前,仰望。莉思被最高学府的学习氛围深深吸引、震撼了,就在那时,莉思决心要证明给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实可以改变。最终她赢得了12000美金的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也让她获得了进入哈佛的通行证。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向她敞开了双臂。
莉思的成功是多方面铸就的。在开学报到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如果没有那位老师开会前给莉思的那个机会,也许事情又会是另外一副摸样。并且西方上课形式比较自由,莉思班级师生之间不论上课还是课外都是完全平等的,上课时,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公正的合作性团体,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民主氛围中,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从小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虽然父母吸毒、酗酒,外祖父残暴、冷漠,自己乞讨、捡垃圾,以至被送进“疯人院”,即使身处社会黑暗,见到的是混乱、肮脏、丑恶,但莉思完全没有被同化,她爱学习,从邻居伊娃那阅读百科全书,且爱自己的母亲,且珍惜母亲的点滴爱,她挖掘父亲的优点,夸赞父亲很有见识,她还乐于帮助朋友,同时莉思善于观察社会,反思自己,这个世界,虽然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它,但可以适应它。也许自己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每一分潜能,自己的世界就会从此改变。“既然我们活着,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莉思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总是能让她汲取光明的养分,茁壮成长。
每个人都潜能无限,关键是要掌握开启他的钥匙。莉思是幸运的,她收获的正是她所付出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没有人能主宰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这就是人生。
第三篇:风雨赏析
风雨》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能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风雨》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 “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游刃有余”,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全文,从“树林子”起笔,以一个简短的比喻开头,把冷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北方入秋时节的树林子满目黄绿,浓郁劲美,与和好了的面团哪有一点可比?但是,在贾先生笔下,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们竟然那么贴切的融合在一起,“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文中这一块面团,仿佛就是陕西厨师手中的面团,有劲道,有身骨,能屈能伸,能扁能方,跃上落下,随力而形变,随变而越有生命,就像这秋风中的树林子,自然的风力摇役着它,令其左拉右扯,狂乱而不自持,但是没有了方向的树林子就此拔去了根基,失去了生命吗?没有,自然的威力下再渺小的生命也要奋力一搏,风到我倒,风止我直,顺应,适应,以柔制刚,生生不息。文中,这一开头大段的细致描写,用了一长串的动词,可以说写的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很有力,很有视觉感,冲击感。
第二段,化整为零,从描写树林全貌,落笔到具体的垂柳、杨叶、芦苇,垂柳表形,杨叶着色,芦苇摹声,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去细细的体会风雨来袭的场面。然后,笔锋一转,写到断了牵绳的羊,这只受到惊吓的可怜生物,先是“跑”,接着“撑”,“撞”,“跌”,直至“失去”了颜色。此时“冲”出门寻羊的红杉女孩,像是一个鲜活的惊叹号突的“冲”到了读者面前,比之前句“白的颜色”,冲击力甚强,看来有“失”也有“得”啊,该段后半句“两步远”与“长时间”两组词汇的对比,也令人寻味,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翩翩。
之后的几个段落,又分别描写了葡萄蔓、苍蝇、鸟、废纸、猫、瓦片、浮萍、鱼儿,最后一段视线由室外回到家庭,写到了老头和孩子们,与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他们全都趴着门缝,惊喜的放出一只只纸船。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这是笔者的高明之处,文章写实,但不会写得沉郁,文字刚劲,却不失细腻,比喻新颖,又充满生活的味道,让每个读者都能领略文章的精妙与传神。
更精彩的是,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所以,文章描写“风雨”,尽管文中无“风雨”二字,但作者无处不在描写着风雨,风雨的形、声、神、韵,无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仿佛令读者置身于狂风暴雨的环境中。高明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第四篇:风雨原文及赏析
风雨原文及赏析
风雨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注释:
①喈(jiē皆)喈:鸡鸣声。②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③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④瘳(chōu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⑤晦:昏暗。
赏析:
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三章叠咏,诗境单纯。而艺术的辩证法恰恰在于愈单纯而愈丰富。从诗艺、诗旨看,《风雨》都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
蕴涵性的顷刻,包前启后。在情境的选择上,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而这一顷刻,正是最富于蕴涵性的顷刻。读者透过这位女子难以形容的望外之喜,既能想见她在“既见”之前,白日的“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间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情;也能想见在“既见”之后,夫妇间的“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的融融之乐。以少许胜多许,以顷刻蕴过程,这是构思的巧妙。
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赋景之句,也确成写情之语。风雨交加和夜不能寐之无聊;群鸡阵啼和怀人动荡之思;鸡守时而鸣与所期之人盼而不至,可谓契合无间,层层映衬。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董斋诗话》)。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
炼词申意,循序有进。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词写景却是讲究的,它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易词写景的这种微妙性,姚际恒《诗经通论》曾有精到的分析:“‘如晦’正写其明也。惟其明,故曰‘如晦’。惟其如晦,‘凄凄’、‘潇潇’时尚晦可知。”诗篇在易词申意的同时,对时态的运动和情态的发展,又有循序渐进的微妙表现。关于时态的渐进,姚氏说,“‘喈喈’为众声和,初鸣声尚微,但觉其众和耳。‘胶胶’,同声高大也。三号以后,天将晓,相续不已矣。”民间尚有“鸡鸣三遍天将明”之说;《风雨》的三章相叠,或许正是以此习惯规律为基础的。随着时态的发展,怀人女子“既见君子”时的心态也渐次有进。“云胡不夷”,以反诘句式,语气热烈,言其心情大悦;“云胡不瘳”,言积思之病,至此而愈,语气至深;末章“云胡不喜”,则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以至大声疾呼了。天气由夜晦而至晨晦,鸡鸣由声微而至声高,情感的变化则由乍见惊疑而至确信高呼。方玉润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诗经原始》)实当此之谓。
象征意象,一诗多解。《风雨》的诗旨,今人或主“夫妻重逢”,或主“喜见情人”;联系诗境,前说更合情理。然而,汉代经生的“乱世思君”说,却在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这样,“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君子”则由“夫君”之君变成为德高节贞之君子了。这虽属附会,却也有其文本依据。因为,“君子”,在《诗经》时代,可施诸可敬、可爱、可亲之人,含义不定。因此,把赋体的白描意象理解为比体的象征意象,就可能生发“乱世思君”的联想;而把“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理解为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也符合审美规律。故后世许多士人君子,常以虽处“风雨如晦”之境,仍要“鸡鸣不已”自励。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郭沫若创作于五四运动退潮期的《星空·归来》中也写道:“游子归来了,在这风雨如晦之晨,游子归来了!”从现代接受美学看,这种立足文本的审美再创造是无可非议的;而《毛序》的这一“附会”,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
第五篇:风雨译文及赏析
风雨译文及赏析
风雨译文及赏析1《风雨》唐代: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译文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注释
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赏析
风雨,语义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更喻人世间风雨。
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这种写法是常见的。作者的高超之处是在首尾两联皆用本朝典故,以马周、郭震两人见召重用成为名臣,与自己的怀才不遇、漂泊无归形成强烈的对比。用事寓意深微,贴切自然。既表现了自己不甘沉沦、意欲匡时济世的胸怀,又流露了对初唐开明政治的欣慕之情。
此诗也是李商隐自伤怀才不遇,写交游冷落的苦闷之情的。诗人以《宝剑篇》自伤不遇,郭震写《宝剑篇》而得武则天赏识,而作者自己虽有才华,却迪际凄凉,到处羁旅漂泊,终年无处可以寄托。自己身1什飘零,好象黄叶加上风吹雨打,而朱门达官却纸醉金迷、寻欢作乐。李商隐身处李、牛党争的夹缝中,“新知”、“旧好”们碰上冷薄的世风,没有好的机会,各自飘零,致使商隐交游冷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诗人只好借酒浇愁,即使酒价昂贵,也不惜沽饮几杯了。作者一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四处漂泊寄寓幕府,穷愁潦倒,全诗喟叹深沉,词哀情苦。
风雨译文及赏析2《风雨》
唐代: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风雨》译文
我虽有《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枯败的黄叶仍旧被风雨摧残,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风雨》注释
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风雨》赏析
这是一首作者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这首诗首联借《宝剑篇》的典故发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凄凉的身世。颔联通过对比抒发自己对不平境遇的怨愤。颈联直接写明由于陷入党争,致使新知,旧友都已疏远冷落,更具体表现了自己孤凄寂寞的身世。尾联写自己本欲断酒,但由于忧愁,又不断饮酒消愁。全诗意境悲凉,表现诗人沉沦孤独的感情和遭遇,真切感人。
首句中的“宝剑篇”,系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故用“凄凉”来形容。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来突出凄凉羁泊生涯的无穷无已,似乎满纸悲酸凄苦。但由于“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所包含的壮怀激烈的意蕴和郭元振这位富于才略的历史人物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的联想,它给人们的实际感受,却是在羁旅飘泊的凄凉中蕴积着一股金剑沉的郁勃不平之气。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承上,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前句触物兴感,实中寓虚,用风雨中飘零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后句实写青楼管弦正形成一喧一寂的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 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两句中“仍”、“自”二字,开合相应,极富神味。“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衰,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更令人触目神伤。它不仅用加倍法写出风雨之无情和不幸之重沓,而且有力地透出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画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根本无视人间另有忧苦的意态。它与“仍”字对应,正显示出苦者自苦、乐者自乐那样一种冷酷的社会现实和人间关系,而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也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孤孑境况中,友谊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颈联因此自然引出对“新知”、“旧好”的忆念。但思忆的结果却反而给心灵带来更深的痛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由于无意中触犯了朋党间的戒律,诗人不但仕途上偃蹇不遇,坎坷终身,而且人格也遭到种种诋毁,被加上“放利偷合”、诡薄无行”(《新唐书·李商隐传》)一类罪名。在这种情况下,“旧好”关系疏远,“新知”遭受非难便是必然的了。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立的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从“青楼自管弦”到“旧好隔良缘”,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深一层描写,也是对人生感受的深一层抒发。凄冷的'人间风雨,已经渗透到知交的领域,茫茫人世,似乎只剩下冰凉的雨帘,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温暖的角落了。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和首联的“宝剑篇”一样,这里的“新丰酒”也暗用典故。初唐的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住新丰旅舍。受到冷遇,遂取酒独酌,表现出不凡的气度和性格。后来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遇,所以只能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然而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即使想如马周失意时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得,所以说“心断”。通过层层回旋曲折,终于将诗人内心的郁积苦闷发抒到极致。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正给人留下苦闷无法排遣、心绪茫然无着的印象。
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但品味全诗,便会体会到作者在批判揭露阴暗现实的同时又表现一种积极用世的生活热情。首、尾两联用郭元振、马周之典也流露出对初唐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时济世的强烈要求。这正是一切正直的有事业心而又不遇于时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心境,故此诗具有典型性和深广的社会意义。
《风雨》创作背景
李商隐早年受知于牛僧孺党的令狐楚,登进士及第后又娶了李德裕党人王茂元的女儿。牛李党争激烈,李党失势,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李商隐,使他成为了党争中的牺牲品。一生四处漂泊寄迹幕府,穷愁潦倒。这首诗就抒写他凄酸的生活境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风雨译文及赏析3原文: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注释
①喈(jiē 皆)喈:鸡鸣声。
②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③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
④瘳(chōu 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⑤晦:音喑,如夜
赏析
蕴涵性的顷刻,包前启后。在情境的选择上,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而这一顷刻,正是最富于蕴涵性的顷刻。读者透过这位女子难以形容的望外之喜,既能想见她在“既见”之前,白日的“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间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情;也能想见在“既见”之后,夫妇间的“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的融融之乐。以少许胜多许,以顷刻蕴过程,这是构思的巧妙。
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赋景之句,也确成写情之语。风雨交加和夜不能寐之无聊;群鸡阵啼和怀人动荡之思;鸡守时而鸣与所期之人盼而不至,可谓契合无间,层层映衬。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董斋诗话》)。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
炼词申意,循序有进。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词写景却是讲究的,它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易词写景的这种微妙性,姚际恒《诗经通论》曾有精到的分析:“‘如晦’正写其明也。惟其明,故曰‘如晦’。惟其如晦,‘凄凄’、‘潇潇’时尚晦可知。”诗篇在易词申意的同时,对时态的运动和情态的发展,又有循序渐进的微妙表现。关于时态的渐进,姚氏说,“‘喈喈’为众声和,初鸣声尚微,但觉其众和耳。‘胶胶’,同声高大也。三号以后,天将晓,相续不已矣。”民间尚有“鸡鸣三遍天将明”之说;《风雨》的三章相叠,或许正是以此习惯规律为基础的。随着时态的发展,怀人女子“既见君子”时的心态也渐次有进。“云胡不夷”,以反诘句式,语气热烈,言其心情大悦;“云胡不瘳”,言积思之病,至此而愈,语气至深;末章“云胡不喜”,则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以至大声疾呼了。天气由夜晦而至晨晦,鸡鸣由声微而至声高,情感的变化则由乍见惊疑而至确信高呼。方玉润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诗经原始》)实当此之谓。
象征意象,一诗多解。《风雨》的诗旨,今人或主“夫妻重逢”,或主“喜见情人”;联系诗境,前说更合情理。然而,汉代经生的“乱世思君”说,却在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这样,“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君子”则由“夫君”之君变成为德高节贞之君子了。这虽属附会,却也有其文本依据。因为,“君子”,在《诗经》时代,可施诸可敬、可爱、可亲之人,含义不定。因此,把赋体的白描意象理解为比体的象征意象,就可能生发“乱世思君”的联想;而把“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理解为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也符合审美规律。故后世许多士人君子,常以虽处“风雨如晦”之境,仍要“鸡鸣不已”自励。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郭沫若创作于五四运动退潮期的《星空·归来》中也写道:“游子归来了,在这风雨如晦之晨,游子归来了!”从现代接受美学看,这种立足文本的审美再创造是无可非议的;而《毛序》的这一“附会”,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