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例4、5)》名师教案

时间:2019-05-12 16:3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方程(例4、5)》名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方程(例4、5)》名师教案》。

第一篇:《解方程(例4、5)》名师教案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第九课时 解方程(例4、5)郑上路第二小学 许冰晓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9页解方程(例4、5)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和形如x±a=b、ax=b、a-x=b的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二)核心能力

能用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增强符号意识,在解方程中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新知。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直观图,通过对比、观察,能列出方程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2.通过对比、观察,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

(四)学习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五)学习难点

会通过观察简易方程的特点,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方程(例4、5)》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1)解下列方程。

2x+4=10 2(x-16)=8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3x=36 x-16=4 师: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以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方法的迁移奠定必要的基础。】

2.问题探究

(1)解形如ax+b=c的方程 ①引入问题,探究新知 出示例4示意图。

师: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生列方程: 3x+4=40 师:这个方程与我们刚做的3x=36进行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生交流。

师:这个方程该怎么解呢?请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组织学生汇报。

(交流中引导学生解释: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结:在解这个方程时,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3x=?,再求x=?。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首先借助直观图得出ax+b=c的方程。然后通过与课前做的方程3x=36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想到把3x看作一个整体,从而根据等式的性质1求出3x的值,即转化3x=36来解决。

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写出解决过程。最后组织学生汇报。在本环节教学中,借助之前所学知识,顺势迁移,并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计算。考查目标1。】

练一练:3x-12×6=6 小结:形如ax+b=c的方程,先把ax看成一个整体,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求出ax的值,即转化ax=b来解决。

(2)解形如a(x+b)=c的方程 ①交流预习任务,提出问题

课前预习:x-16=4 2(x-16)=8 师:比较这两个方程,右边这个方程中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怎么做?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并讨论解决这样形式方程的方法。师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预设1: 2(x-16)=8 解: 2(x-16)÷2=8÷2 x-16=4

x=20 预设2: 2(x-16)=8 2x-32=8 2x=40 x=20 最后进行检验。

引导小结:形如a(x+b)=c的方程,可以先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原方程转化成ax+b=c来解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先复习学过的知识,以旧引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方程,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考查目标2。】

做一做:第69页的第1题。3.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形如ax+b=c的方程,先把ax看成一个整体,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求出ax的值,即转化ax=b来解决;形如a(x+b)=c的方程,可以先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原方程转化成ax+b=c来解决。

(三)课时作业 1.解下列方程。

6x-35=13 8x-4×14=0(5x-12)×8=24(100-3x)÷2=8 答案:略。

解析:这六道小题是在例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变化,做之前要先观察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5x-12)×8=24 这一题可以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原方程转化成40x-98=24来解决。(100-3x)÷2=8这道题可以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决。【考查目标1和目标2】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2.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1)(2)

答案:(1)60+2x=158(2)x+3x=80 解:2x+60-60=158-60 解: 4x=80 2x=98 4x÷4=80÷4 2x÷2=98÷2 x=20 x=49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并解答。【考查目标1和目标2】

3.若○+☆+○=16,○+☆=12,那么☆=(),○=()。答案:☆=(8),○=(4)

解析: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的情况。对比○+☆+○=16和○+☆=12这两个式子,可以得出○=4,再把○=4代入到第二个式子中,就可以得出☆=8。【考查目标1和目标2】

/ 4

第二篇: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

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 3x =40-4 3x =36(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16)=8。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16,再乘2,积是8。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板书计算过程:

2(x-16)=8 解:2(x-16)÷2=8÷2(把x-16看作一个整体)x-16=4 x-16+16=4+16 x =20(2)用运算定律来解。引导学生观察方程,有些学生会看出这个方程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2(x-16)=8 解: 2x-3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x-32+32=8+32(把2x 看作一个整体)2x =40 2x ÷2=40÷2 x =20 4.让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先说一说如何检验,再自主检验。(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分析图意,再列方程解答。解答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可以把5个练习本的总价5x 看作一个整体。)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自主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方程解答。特别是第一幅图,要提醒学生天平两边的砝码不一样重,审题要细心。第二幅图,学生可能会列出方程30×2+2x =158,再引导学生观察有两个30和两个x,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作业: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五第6、9、13题。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4:3x +4=40 解: 3x =40-4(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3x =36 3x ÷3=36÷3 x =12 例5:2(x-16)=8(把x-16看作一个整体)方法1: 方法2:

解:2(x-16)÷2=8÷2 解:2x-3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x-16=4 x-32+32=8+32(把2x 看作一个整体)

x-16+16=4+16 2x =40 x =20 2x ÷2=40÷2 X =20

第三篇:《解方程(例2、3)》名师教案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第八课时 解方程(例2、3)郑上路第二小学 许冰晓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8页解方程(例2、3)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和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二)核心能力

能用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增强符号意识,在解方程中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新知。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天平,通过观察、思考,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比、观察,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

(四)学习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五)学习难点

会通过观察简易方程的特点,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方程(例2、3)》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1)解下列方程。

x-1.2=4 20-x=9 【设计意图:提前感知二者的区别,感悟20-x=9直接利于等式的性质1来解不行,为课中学习提供学习资源。】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上节我们学习了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一起回忆解方程的依据及有关概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2.问题探究

(1)解形如ax=b和x÷a=b的方程 ①引入问题,探究新知 出示例2示意图。

师:用方程表示出图中的等量关系。生列方程: 3x=18。

师:x等于多少呢?先独立解答后,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求x值的过程和依据。全班交流。在交流中重点引导学生解释,解这个方程为什么要依据等式2。师:x=6是不是3x=18的解,请大家检验一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首先借助天平使学生明确,这个方程是已知3个x等于18,求一个x等于多少。然后提出问题:x等于多少呢?先独立解答,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求x值的过程和依据。接下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说出求x的过程依据及检验过程。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计算。考查目标1。】

②举一反三,总结提升 解方程 x÷1.5=1.5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仍旧重点引导解释依据等式的性质几来解方程,为什么?

归纳小结:形如ax=b和x÷a=b的方程,我们都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2来解决。(2)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 ①交流预习任务,提出问题

课前预习:x-1.2=4 20-x=9 师:在解这个两个方程时,你们认为哪个解决起来比较困难?为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师:像20-x=9这样形式的方程,我们可以根据哪一条等式性质来解决?解决的步骤是什么?请小组进行讨论。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并讨论解决这样形式方程的方法。师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引导小结:形如a-x=b的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转化b+x=a来解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先复习学过的知识,以旧引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方程,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考查目标2。】

②举一反三,总结提升 18÷x=12 归纳小结: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转化为b+x=a和bx=a来解决。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方程,你学会了吗?和同桌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形如ax=b和x÷a=b的方程,可以利用等式性质2来解决,形如a-x=b和a÷x=b这样的方程,先利用等式的性质转化为b+x=a和bx=a的形式,再来解决。并且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课时作业 1.解下列方程。

x+3.2=4.6 x-1.8=4 15-x=2 1.6x=6.4 x÷7=0.3 2.1÷x=3 答案:略。

解析:这六道小题都是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做之前要先观察到底利用哪一条等式的性质,再进行计算,特别是 15-x=2和 2.1÷x=3这两道题目,需要先转化,再解决,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考查目标1和目标2】

2.列方程并解答。

答案:(1)x+1.2=4(2)3x=8.4 解: x+1.2-1.2=4-1.2 解:3x÷3=8.4÷3

x=2.8 x=2.8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并解答。【考查目标1和目标2】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3.若○+☆+○=○+○+○+○+○,○+○+○=□+□+□+□+□+□,那么1个☆和()个□相等。

答案: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的情况。把○作为中间的“桥梁”,巧妙化简等式,找出☆和□的关系。把○+☆+○=○+○+○+○+○的两边同时减去两个○,可得☆=○+○+○;又○+○+○=□+□+□+□+□+□,所以☆=○+○+○=□+□+□+□+□+□,即 1个☆和 6个□相等。【考查目标1和目标2】

/ 4

第四篇:解方程例4教学设计

《 解方程例4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例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具有用整体思想解方程,会解稍复杂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整体思想解稍复杂的方程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向学生渗透整体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数和未知数的乘积看作一个整体。教学难点:运用整体思想解方程。教学方法:引导探究,练习巩固。

学生学法:观察理解,自我探究,练习巩固。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习题:填空题。

2.解方程:学生自主解答,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例4)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找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加法方程。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2.让学生观察课本怎样求方程的解?

3.指明上台解方程3x +4=40,再集体订正。师提问: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4.师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 3x+4—4 =40-4(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6 3x ÷3=36÷3

x =12 5.小结:解这样的方程,关键是要把3x(一个数和未知数的乘积)看成一个整体,先求出3x,再求出x是多少。

6.巩固练习:6x-35=13 + 2x = 13

5x +5= 15

7.师提问:刚才我们列出了一个加法方程,那谁还能列出两个减法方程呢?

40-3x=4

3x=40-4 学生尝试解以上方程。

三.习题巩固: 做一做第 1题

第二题前两道

5.5x+6.7=7.8

9x÷0.7=9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说解稍微复杂的方程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练习十五”第9题 板书设计:

解方程例4

3x +4=40

解: 3x =40-4(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6

3x ÷3=36÷3

x =12

第五篇:教案4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健康教育》教案

机电部 陈丽叶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

——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该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12周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抗体,但感染者体内已有病毒存在,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时间,发展为艾滋病病人,这段时间叫做“潜伏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期间外表上看不出来,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抗病能力时,就进入了“发病期”,成为艾滋病病人,可出现长期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传播危险。

3.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怀孕、分娩、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4.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

——唾液、泪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起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这些体液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 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游泳池、卧具、生活用品。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会复制,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量微乎其微,远不足以引起传染。目前还没有有关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5.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感染的危险是可以降低和避免的

——学会识别正确、健康的性知识来源,不要看黄色书刊或从低级网站上获得相关的性知识。

——青少年要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恋人之间应彼此忠诚,要对自己健康和生命负责,对他人健康和生命负责,避免发生婚前性行为。发生婚前性行为对彼此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坚决抵制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6.拒绝毒品,预防经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但因成瘾而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而且使人丧失理智,危害家庭和社会。

——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 口吸毒品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发展成为静脉注射毒品。毒品会减低人的自知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容易从事危险的性行为。

——交友不慎、好奇、不相信毒品的严重危害、不重视自己生命的价值,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要坚决拒绝尝试毒品,在诱惑面前说“不”。

——与怀疑有贩毒或吸毒行为的人交往会增加沾染毒品的危险;在娱乐场所或其它公共场所交友,要三思而后行。

7.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预防艾滋病经血传播。

——不安全和不必要的注射是引起艾滋病传播的原因之一,因此能通过吃药治疗的疾病就不要打针,能打针治疗的就不要输液,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要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轻信街头广告,不去无行医执照的个体诊所打针、输液、补牙等。

——就医时,应当选择使用一次性针具以及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要到国家指定的正规血站献血。无偿献血既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又不会对献血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帮助他人止血时,应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徒手接触血液和伤口,要用干

净的手绢、纸巾或乳胶手套等物品进行应急处理,然后再去医院就诊。8.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国家实施免费和保密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抗体初筛检测服务,为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

——及早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利于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有利于及时治疗、延缓发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传播。

——一旦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为,或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要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咨询和检测。

——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包括:

发生过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险行为,如与感染者的性行为、多性伴、男男性行为、遭强暴等;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到非法采血点卖过血。

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拥有上学、工作、就医的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歧视或冷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但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反而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定。

——未经本人同意,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身份,对其个人状况乱加猜测、肆意散布,采取漠视甚至侮辱的态度和行为,都是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表现。

——青少年应当尊重和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尊重和关心他们,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会导致他们隐藏和不愿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不去寻求或不接受医疗服务和救助,这样既不利于病人就医,也不利于预防病毒传播。

10.青少年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全面了解相关信息,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将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拨打艾滋病咨询电话。

下载《解方程(例4、5)》名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方程(例4、5)》名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方程 例1》教案 何

    《解方程 例1》教学设计平凤镇平岗小学 何玉洪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天平与方程的联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

    解方程教案

    课题:解方程 教学内容: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

    解方程教案

    2. 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数学书P62-63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

    解方程 教案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经历由天平上的具体操作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能用等式的性质(天平平衡的原理)解比较......

    解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解方程(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等式的性质解......

    解方程_教案

    解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

    解方程(教案)

    解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 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101页例1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利用四则运算基本数量关系和等式的性......

    解方程教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 2、结合课文图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4、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