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中级二册教材)教学内容:
1、“复杂”、“快人快语”、“打抱不平”、“耿直”、“沉默”、“得罪”“遭”7个生词以及它们的用法。
2、通过大声朗读以及问题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掌握“一„„就„„”的用法,能够灵活运用。
4、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沉默是金”、“打抱不平”等俗语的背后深意。教学目标:
1、掌握一定的常用汉语词汇,掌握“复杂”、“耿直”、“遭”这几个生词的用法和意义。
2、操练语法点“一„„就„„”,了解其不同用法,并能熟练运用于社会交际生活中。提高日常的交际能力水平。
3、通过俗语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比较目的语的文化因素与学生 母语的文化因素的差异。教学重点:
1、“复杂”、“耿直”、“遭”这几个生词的用法和意义。
2、“一·····就„„”的两个用法 教学难点:
1、生词的运用,特别是个别生词的使用情况分多种。
2、生词词性的掌握,特别是个别生词不止止一种词性。
3、俗
语的意
义
及
运
用。
4、反义词和近义词的掌握。教学方法: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感知文章,对难理解处进行简单的讲解,力求掌握文章大意。3.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提问并小范围讨论,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课时安排: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2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大家上午好)
2、检查出席情况。(我们先点一下到)
二、复习旧课:(14分钟)
1、听写生词老师有目的地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听写(写在黑板的左边),其他人写在练习本上。每个词说两遍。师生共同改正写错的汉字。及时表扬鼓励写得好的或进步大的学生。(5分钟)姑娘 翻译 前年 给 蛋糕 访问 照相 是„„的
2.快速问答(老师问学生答,复习语法“是„的”句型和介词“给”)(5分钟)
(1)安娜是什么时候儿来北京的?(2)她是哪年毕业回国的?(3)安娜是一个人来北京的吗?
(4)安娜他们是从哪儿去敦煌的?他们是怎么去的?(5)安娜的那张相片是在哪儿照的?(6)玲玲给安娜买了什么?(7)安娜给张正生看了什么?(转入实景问答)(8)你的课本是从ххх(比利时)带来的吗?(引学生用“不是„的”句型)
(9)你是怎么来上海的?(10)你的词典是什么时候买的?(11)你给爸爸妈妈写信了吗?(12)妈妈给你打电话了吗?
(13)昨天张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作业了吗? 3.听下面问题,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4分钟)
(1)张正生和玲玲在公园的冷饮店里遇见了安娜,请介绍一下安娜是誰?
(2)安娜他们访问了中国的哪些城市?她能不能去学校玩?
三、导入新课(1分钟)
好了,我们就复习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新课。在学习新课之前呢,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句中国的俗语,(板书:沉默是金)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沉默”就是不说话,保持安静。大家觉得沉默好吗,重要吗?(小范围讨论)(找个别同学)你觉得回答老师问题时,沉默好吗?开party时,沉默好吗?(生答)恩,那这些时候,沉默还是金吗?对,今天呢,我们就“让沉默不再是金”(板书:让沉默不再是金)
四、认读生词:(注意正音)(8分钟)
① 按“教师领读——齐读——单个学生读”的顺序 教师借助手势指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讲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词,来,大家跟我读 复杂 fù zá 快人快语 kuaì rén kuaì yǔ 耿直 gěng zhí 打抱不平bào dǎ bù ping 得罪 dé zuì 遭 zāo 全班齐读,纠错
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恩,在他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帮他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生读)他读得真不错!②板书,展示笔顺
复 耿 杂 直 快 打 人 抱 快 不 语平得 遭 罪
之后让学生提问不会写的生字词。
五、讲解生词(15分钟)好,我们先看第一个生词:
1、复杂(形)复杂是指事物多而且乱,主要用在以下三种情况:
例句(1)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关系复杂——简单、单纯(2)这道数学题很复杂。——问题复杂——简单、容易(3)她的想法真的很复杂,总是想太多。—— 思想、想法复杂——简单、单纯
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反义词也有一点不同,但都可以用“简单”一词。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来看第二个词:
2、耿直(形)跟老师读。这个耿直呀,是说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我们常说:性格(引导学生说出“耿直”)例句: 他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
这个词还有两种其他的写法,鲠直、梗直。其实,接下来的这个词和“耿直”的意思一样,它的意思表现得很明显。第三个生词是什么?
3、快人快语 我们常常把它写成“快言快语”。
近义词:心直口快
反义词:吞吞吐吐 就是说有些人说一句话之前要先想半个小时,我们就说:
例如:他说话吞吞吐吐的。
那大家说说,你们喜欢哪一种人啊?是耿直,快言快语,心直口快的的,还是吞吞吐吐的?(学生回答)很明显!好,我们接着往下看,4、打抱不平(走到同学们中间,什么都不说,打一下A同学)老师刚才说面都没说就打了A同学一下,这时候,B同学看到后,觉得老师打A同学很不公平,他很可怜,所以,B同学就打了老师一下。那我们说B同学的这种行为就叫“打抱不平”。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成,“B同学为A同学打抱不平。”
在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抱”写成“报”。好,看第五个生词
5、得罪(动)意思是“使„„不高兴”。我们常说:~人,~领导。
“你们最好不要得罪我,小心考试不及格。”(教室笑)
例如:他做了不少得罪人的事儿。恩,这就是得罪。我们看最后一个词
6、遭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它的意思不止一个。
(1)动词 作动词时,是“碰到、遇到”的意思,后面接的常常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例如:~难,~灾,~险
(2)量词 它还有做量词的情况,相当于“回、次”。我们班都有谁是第一次来中国?恩,我们就可以说:来中国,我还是第一遭。对我来说,接触到这么多可爱的外国留学生,今天还是头一遭。
课文中出现的是“遭”做动词的情况。再带学生一起读一遍这六个生词(生齐读)。
六、布置作业。
生词就先学到这儿,大家回去抄写一遍生词,并预习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8分钟)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上一节课呢,我们学习了《让沉默不再是金》这篇课文的生词,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1、填词练习。(鼓励几个学生上黑板写,其余在座位上写)()直 打()不平得()复()快人快()头一()讲评情况并纠错。(及时表扬写得好的或进步大的学生)
2、领读生词一遍,对难发易错的音再作强调。“耿直”的“耿”,有后鼻音,为上声 “打抱不平”的“平”有后鼻音 “快人快语”的“语”为上声 学生单个读一遍。
二,读课文,引出语法点“一„„就„„”(2分钟)
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到课本45页,老师会读一遍课文,大家认真听,再老师读完后,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到工作岗位之后,“我”是怎么做的?
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生答:“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引出语言点:一„„就„„)
现在你们看课本上的这句话(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板书:一„„就„„)这呀,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三、讲解语法点(20分钟)主要用引导、归纳的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板书技巧,将“一„„就„„”不同用法的特殊例句写出。
1、(引导同学)一会儿放学后你要做什么?(生答:去食堂吃饭,回宿舍„„)我们就可以说,例如:一放学,我就去食堂吃饭。
一放学,我就回宿舍。
(引导同学)你平时有时间都喜欢做什么呢?(生答:睡觉,看书,打球)(请学生造句。)
例如:他一有时间就睡觉。(看书,打球)
对比句子:他一有时间就睡觉。我一放学就回宿舍。一有时间他就睡觉。一放学我就回宿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发现了吗,上面这些“一„„就„„”的例子的主语都是相同的,而且主语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就” 的前面,那老师考考你们,在主语不相同的时候,能不能用“一„.就„”呢,其实这是可以的,例如:她一打球,我就去加油!
妈妈一走开,宝宝就哭了。给出几组词语,让学生造句
a.我 睡觉 她 说话——我一睡觉,她就讲话。b.老师 提问 我 紧张——老师一提问,我就紧张。c.我 回家 妈妈 高兴——我一回家,妈妈就高兴。好,我们比较一下这些例句,我们可以归纳出:“一„„就„„”可以表示的一个动作或是情况出现以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个动作或是情况。连接的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前后两句的动词一般是不一样的,这篇课文里的句子就是这种用法。
2、适当扩展“一„„就„„”的用法
(引导同学)我们已经上了一上午的课了,怎么样,累不累?(生答:累„„)
例如:“我们一上课就是(上)一上午,大家都累了。”(引导同学)你在北京住了多久了?(生答:三个月,一年„„)例如:他在北京一住就是(住)三个月(一年)
(引导同学)食堂早餐的包子,你能吃几个?(四个,六个„„)(请学生造句)。
例如:食堂早餐的包子,他一吃就是(吃)四个。(六个)归纳:表示一个动作一发生就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这时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前后两个动词是一样的,或者用“是”代替后一个动词。
3、把黑板上的板书读一遍,(生齐读)板书形式
他一有时间就睡觉。我一放学就回宿舍。我们一上课就是一上午。一有时间他就睡觉。一放学我就回宿舍。他在北京一住就是三个月。
前后动词不一样 注意主语位置 前后动词一样
四、扩展练习(7分钟)
看到课后练习题一,用“一„„就„„”完成下面的对话,注意它的两种不同的意思:
(一)前后动词一样,或用“是”代替后一个动词:
1、A:你昨天和你的朋友聊了多长时间?
B:我们已经十年没见面了,所以()。
2、A:她在商场买了多少衣服?
B:她觉得那儿的衣服既漂亮又便宜,所以()。
(二)前后动词不一样:
1、A:你听完报告以后去哪儿了?(提示词:教室)B:
2、A:你什么时候给我回信的?(提示词:回家)B:
3、A:放学后你去哪里?(提示词:图书馆)B:
五、布置作业(3分钟)
1、默写生词
2、朗读课文,体会生词、语法点在文中的运用。
第三课时
一、导入练习(10分钟)
1、点学生上黑板,听写生词,注意笔顺问题; 复杂 耿直 打抱不平快人快语 得罪 沉默 遭
2、成段表达,用上该课生词形容他人;用“一„„就„„”造句。全班学生挨个回答。
例如,他性格耿直,总为他人打抱不平。
小明不爱说话,显得很沉默。
我一吃完饭就想睡觉。
二、学习新课(28分钟)
1、教师领读课文,当生词、语法点出现时重读,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认读生词,体会语法点在文中的运用;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找出有关语法点与上述重点词语。(2分钟)
2、点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分段朗读。(4分钟)
3、给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5分钟)请大家翻到课本48页,看一看课后练习二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2分钟后)好,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4、引导学生从课本上寻找答案,归纳段意、主要内容,老师最后做补充、归纳。(15分钟)答案如下:
1、大学毕业时,教授是怎么对“我”说的?——沉默是金
2、教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用文中的话回答。——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随时都可能遇到麻烦。
3、教授的话让“我”想到谁了呢?——父亲
4、“我”父亲是怎样一个人?——性格耿直
5、父亲为什么一生都不顺?——得罪领导而遭到报复
6、他吃亏又是因为什么?——一张嘴,快人快语
7、“我”毕业以后到哪儿工作了?——家高新技术研究院
8、到工作岗位之后,“我”是怎么做的?——最早到达,干完琐事,等大家来 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教授的话使“我”联想到父亲的遭遇。第2自然段:我工作后的做法。
5、请3~6个同学口述课文内容(2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第4课时
由于生词、语法点的讲解已经完成,学生对课文也有了比较深入的把握,这堂课以操练为主,具体分为做练习和口头表达两个部分。
一、完成课后练习,深化学生对生词的理解。(5分钟)小明不爱说话,常常()。他说话很直接,真是()。
如今社会人际关系(),()的性格容易得罪人。教授对我说:“切记,()是金那!”
二、请学生两个一组,以小对话的形式操练“一„„就„„”这一语法点,包括主语相同、不相同两种情况。(12分钟)如A:听说你昨天去购物了,你买了几件衣服呀?
B: 商场里的衣服既漂亮又便宜,所以我一买就买了三件。C:下课后你有什么安排,小明? D:我饿了,所以我一下课就去吃饭。
三、展开讨论,训练学生成段表达能力。(15分钟)大家对生词、语法点都掌握得不错,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老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和自己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一说你喜不喜欢作者父亲那样的性格,为什么,你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四、总结归纳(6分钟)
在《让沉默不再是金》这篇中,我们学习了复杂,耿直,快人快语,打抱不平,遭,得罪,沉默这七个生词,还有“一„„就„„”这个语法点,大家要牢记后者有前后主语一样、不一样两种情况,当前后主语相同时,主语的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就”前面;当前后主语不一样时,两个动词一般不同。在对“沉默是金”、“打抱不平”等俗语进行理解时,要记得结合中国文化。
五、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2分钟)
附课文《让沉默不再是金》(节选):
大学毕业时,教授对我们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说:“进入社会,切记沉默是金啊!”教授的意思是,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随时都可能遇到麻烦。教授的话是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我父亲性格耿直,快人快语,还爱打抱不平,因为得罪领导而遭到报复,一生都很不顺。母亲说,你爸爸吃亏就因为他那张嘴。
三个月后,我来到一家高新技术研究院工作。一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水、擦桌子、取报纸,这些活干完后,我才静静地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等待领导和同事们的到来。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一、【教学课型】汉语拼音教学
二、【教学目标】正确认读 b p m f 四个声母,会正确书写。会正确拼读音节。
三、【教学重点】正确认读b p m f 四个声母
四、【设计理念】主要的教授对象是欧美中小学生,重视基础阶段的教学对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因此通过大量的联系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脑来达到教学目的,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避免学生听不懂。
五、【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事物与所要教的声母联系起来记忆它们的拼读方法与拼写技巧;
2、运用模仿法以及演示法(板书演示)等教识字母。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复习6个单韵母 a o e i u ü。
(1)、在屏幕上放出6个单韵母,让学生齐读,教师帮助纠音。
(2)、拿出准备好写有6个韵母的卡片,叫学生看着卡片上的字母把它读出来。
2、揭示新课 板书书写:b p m f
(二)借助工具,学习新知
1、整体认知b p m f
教师示范 b p m f 这四个声母的发音
2、具体教学
教学声母b:教师示范发音,与阿拉伯数字“6”联系起来强化学生记忆 教学声母 p:教师示范发音,把“b”与“p”联系起来,“p”就是把“b”倒过来就写可以了
教学声母m:教师示范发音,与门“n”联系起来让学生加深认识 教学声母f:教师示范发音,与伞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f”的认识
5、初步认识拼音
一个音节中,声母在前,韵母在后,一口气连续地读出一个字的音,就叫做拼音。拼读时,声母要读得轻短,韵母要读得响亮。„„„„„„„„„„
(四)、作业布置
练习所学的几个发音抄写字母个十遍。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一、课文:
山本:你今天考得怎么样?
罗兰:这次没考好。题太多了,我没有做完。你做完了没有? 山本:我都做完了,但是没都做对,做错了两道题。
罗兰:语法题不太难,我觉得都做对了。听力比较难,很多句子我没听懂。山本:我也不知道都对了没有。我的词典呢? 罗兰:我没看见你的词典。你找词典干什么? 山本:我查一个词,看写对了没有。
罗兰:别查了,休息休息吧。快打开录像机,看看你录的电视剧。山本:我的衣服还没洗完呢,还要给我姐姐写信。罗兰:看完录像再洗吧。
二、注释
1、考:表示考试,考得怎么样只考试发挥得怎么样即试卷做得好还是不好。在这里做动词。
2、做完了:即完成,要与做完区分开,做完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如:你今天必须把作业做完,这里的做完不代表完成。
3、不太、比较:表程度,在这里做程度副词;不太难即不是很难,相对简单;比较难即不简单。
4、呢:语气词,在这里表疑问。
5、怎么样:是指考的好不好,考得怎么样也可替换成考得好不好。
6、没听懂:即不清楚,不明白。没表否定
三、练习
1、发音练习
a、Kao hao
b、dou zhou c、kan han d、dui tui e、nan han f、ci chi
2、注意不同声调的词语表示的不同意义
Wan 完 wan 晚 ti 题 ti 踢
nan 难
lan 懒 tai 太 tai 台
四、用正确的语调读下列句子
你今天考得怎么样?
这次没考好。
你做完了没有?
我没看见你的词典。你找词典干什么?
快打开录像机,看看你录的电视剧。
我的衣服还没洗完呢
五、分组对话进行练习
六、替换联系
你今天考得:怎么样
好不好
可以吗
行不行
我没听:懂
清楚
明白
(比较):难 很 不太 有点儿
七、模仿表演
甲:今天考试难吗?
乙:有点难,我做得不好,你做的怎么样? 甲:我的还好,就是数学做得不怎么样。乙:我的数学也做得不好。甲:语文呢? 乙:语文还可以,你呢?
甲:我觉得语文很简单,应该都作对了。乙:那很好啊。甲:希望结果会好。乙:会的,不用担心。
八、你们国家的考试有哪些科目?成绩怎么算?
九、说出自己知道的考试科目名称。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精选)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一、【教学课型】汉语拼音教学
二、【教学目标】正确认读 dtn l四个声母,会正确书写。会正确拼读音节。
三、【教学重点】正确认读 dtn l四个声母
四、【设计理念】第二语言教学主要的教授对象是成人,重视基础阶段的教学对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因此通过大量的联系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达到教学目的,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通过游戏引入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听不懂。
五、【教学方法】
1、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引入课堂内容;
2、用实物鼓和鼓锤模拟字母发声更形象、生动、有吸引力;
2、运用模仿法、夸张法以及演示法(板书演示)等教识字母。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复习6个单韵母及y w b p m f6个声母。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好吗?(出示一棵苹果树,树上结着6只单韵母苹果和6只声母苹果。)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请同学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盆(出示两只有编号的空果盆图)。
(3)、开小火车读1号果盆里的单韵母苹果。
(4)、2号果盆里是声母苹果,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读声母。
2、揭示新课
板书书写:dtn l
(二)借助工具,学习新知
1、教学声母d
(1)教师示范发音
(2)出示实物鼓和鼓锤,请同学上来敲鼓。听到了什么声音?
(3)这个“得”的声音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 d。(板书 d)
(4)教师示范发d音,学生看老师舌尖位置。
(5)学生自己模仿读。多种形式正确认读声母 d。
2、教学声母 t
(1)教师示范发音
(2)(板书 t),用夸张法教授
(3)教师示范读t(注意区别t和d的发音)。请学生读。
(4)学生模仿读t,多种形式读准声母t。
3、教学声母n
(1)教师示范发音
(2)(板书n),指出和英文nine的开头部分发音类似。
(3)请学生读,连同以上教的d和t。不会或读错的教师纠正。
4、教学声母l
(1)以life引出发音,提问学生“l”该怎么读
(2)示范正确读音
(3)开小火车复习学的四个生母
5、拼拼音节
(1)教师在1号果盆里取出e 贴在d 的旁边d—e—de。请同学试着拼拼。
(2)教师又取出 a i u,贴在 d的下面,小组合作,自由拼读,然后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拼读 t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三)、教师板书,画好拼音线,教学书写拼音字母。
(四)、作业布置
练习所学的几个发音抄写字母个十遍。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
(教案)
一、课型: 中级汉语词汇课。
二、教学对象:
掌握1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中级)
三、教学内容:
1、词组:越……越……
2、量词: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越„„越„„”的语义特征、句式特点和准确用法。
(2)通过量词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量词“趟”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领域:
(1)听:能够听懂含有“越„„越„„”句式和量词“趟”的语句。(2)说:能够会用“越„„越„„”句式和量词“趟”来表达。(3)读:能够会读“越„„越„„”句式和量词“趟”。
(4)写:能够会用“越„„越„„”句式和量词“趟”来写作。
3、情感领域:
(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2)学生有用这种词汇来描述自己经历的愿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生词“越„„越„„”和“趟”的词义和用法。
六、教学方法:
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七、教具:
媒体类:图片、动画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二)学习生词(6分钟)
1、领读。
2、讲解。
(1)越„„越„„/ 越来越„„:
PPT图片:他以前很矮,随着年龄的增长,所以现在他怎么样了?
——他越长越高。/ 他越来越高。
PPT图片:杰克以前很瘦,可是因为妈妈做的菜太好吃了,所以他现在怎么样了?
(2)S1越„„S2越„„
如: A、汤姆特别喜欢吃辣的。
——菜越辣他越喜欢吃。B、天气越冷我们穿得越多。C、你们的汉语水平越高,老师——(越高兴)——他越吃越胖。/ 他越来越胖。
(3)趟:V.+一趟
趟表示来回走动的次数,前面的动词一般是“来、去、跑、走、回”,强调来回的整个过程。
如:我去了一趟教室。
请你来办公室一趟。
他去了一趟上海。
3、齐读。
4、个别认读。
5、综合练习(7分钟)
(1)图片展示:这是你们送给老师的生日卡片,老师看着这张卡片。(老师越看越高兴)
(2)用生词填空。
她的钱包丢了,特别着急,我告诉他别着急。(越着急越找不到。)(3)问:你/他昨天去了哪?
可以答:我昨天去了一趟超市。
他昨天去了一趟图书馆(4)用生词填空。
我刚去了一(趟)火车站。
爸爸去了一(趟)北京。
九、布置作业(1分钟)
1、各写一个“越„„越„„”和“趟”的句型。
2、预习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