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6: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人计数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第一篇: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进行。

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一、激趣引入:通过课件古人放羊计数,一一对应记录引出新课。

二、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中摆小棒能让孩子亲身动手体验一捆小棒有10个一,1个十的区别。

三、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2

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孩子的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力求体现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以及11~20各数的顺序及大小。教师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我再努力改进:

一、自己在课堂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的内容平淡且没有针对性,故而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老师说的有些多,语言不够精炼。应该多让学生说。注意引导。

三、只是注意到个别孩子。应该注意到每个孩子,提问每一个人!不要只是关注那些积极活跃的孩子。

/ 2

第二篇: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20以内数的认识。其实学生已基本能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所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中,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建立数位概念。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我先让学生用小棒的根数来记录羊的只数,进而提出“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有11根小棒”这一问题,从而为引出“10根可以捆成1捆”打下基础。然后再捆小棒的动手活动中,体会到1捆代表1个十,1根代表1个一,合起来是11。接着介绍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解决“1个十”的表示方式,紧接着解决“1个一”的表示方法。设计了“我说你摆”的动手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表示十几的过程,最后用19来引入20,让学生建立“满十进一”的进位概念,建立数位思想。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形式多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认一认、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其中摆小棒能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10个一就是1个十”,学生印象深刻。

2、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交流、讨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取新识,通过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孩子的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应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平时的课堂积累。

2、老师说的有些多,应多让学生说,合理妥善运用教学时间。

第三篇:《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和王珊珊老师“同题同构”师徒结对的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教材、形成初步教学设计、试上课、修改教学设计、验证、再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创设了“古人计数”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摆11根小木棍,引导学生总结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即10个一=1个十。接着在学生理解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位。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数位。

反思“古人计数”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成功与不足之处:

第一,在教学中我力求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地操作、交流、讨论,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这节课没有让学生经历动手摆小棒的过程,所以他们对10个一就是1个十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

第二,整堂课我十分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说,为了进一步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我请全班同学读这句话,并注重请个别同学、全班同学都说一说数的组成,如“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意义,使学生感受自主学习新知的乐趣,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

第三,一年级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无论是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还是兴趣激发,我们都应该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那就是从直接感知实物过度到表象的思维过程。教师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以增添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做到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而且要更加仔细地研究教材、教法以及学法,突出重难点进行教学。

第四篇:《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马莉

《古人计数》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认识11~20的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从本课时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摆一摆,数一数。以“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实物图片—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二是捆一捆,认一认。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直观体会“10个一就是一个十”。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数位的概念。三是做一做,说一说。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数数活动同时,帮助学生经历由数小棒到捆小棒再到拨计数器,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这节课教学目标有3个:

1、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会认、读、写11——20各数。

2、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是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会认、读、写11——20各数。教学难点是知道两位数各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十进制”概念的建立:怎样让学生理解数位并把它类化为自己的知识。

2、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去关注孩子的现有学习经验,是教学需要突破的。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针对这些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十进制”概念的建立。

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围绕“怎样摆放让别人很快地数出是11根”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再让学生经历一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形象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字符号,把小棒,计数器和数字符号很好的对应起来。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设计,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位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严格遵循知识形成发展的逻辑体系展开教学,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只是来自于教材的编排体系认为应该具有的基础上,忽视了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实际上,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渐信息化和学习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正变得日益多样,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经过调查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大都会数、会写11——20各数,也了解这些数的有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

11、用计数器拨出

11、写出11以及感受不同数位上数的意义,然后通过12这个数巩固刚才的过程。而对

于13——18则让学生自己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数摆一摆、拨一拨、和同桌说一说数的组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领悟知识。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非常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学中,从“数铅笔”引出数,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自发地数数,在学生理解了以“十”作为计数单位的好处后,我马上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也经常把“10枝铅笔放在一起”、“10卷纸放在一起”、“10个鸡蛋放在一起”。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的好处,以此突破难点,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如:教学“11”的写法后可以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观察老师黑板上的板书:然后问:“你能发现什么?”相信有孩子能说出:1捆小棒就相当于计数器上十位上的1颗珠子,也相当于“11”这个数十位上的“1”,它表示1个“十”。1根小棒就相当于计数器上个位上的1颗珠子,也相当于“11”这个数个位上的“1”,它表示1个“一”。

课堂上要关注全体学生。如在教学“13——18”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自主摆小棒、拨计数器、说数的组成。操作活动结束,在两个学生展示汇报后,还可以再追问其他的同学:“你摆的数是几?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或者你拨的数是几?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等。让全体同学参与进来,汇报自己的操作活动成果,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还比如在教学“20” 的过程中,我请学生上台展示,学生的参与面不大,而且浪费时间,效果并不是很好。实际上这个时候,学生对用小棒摆出1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1个数等操作都比较熟练了,他们需要的是老师引导他们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过程,学生没必要上台展示,让他们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摆法和拨法更能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其他的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这样他们会积极判断别人的方法对不对,好不好,好在哪里,等等。从而培养学生会倾听的习惯与会判断的能力。

第五篇:《古人计数》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使学生借助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会认、会读以及会写11—20各数;初步认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对“满十进一”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古人计数”的教学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主线,不断引出各个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授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个别同学对数位的意义还是不太理解。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我认为有成功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成功之处:

1、创设了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情境,到达了激趣的目的。

2、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达到动手、动脑、动口的目的。并在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3、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使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生动。

二、不足之处:

1、老师说的有点多,语言不够精炼。应该让学生多说,老师注意适当引导。

2、课堂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性的语言较平淡。

3、没有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摆,去捆,去拨计数器,通过在动手中发现“满十进一”的知识,这样他们会更理解,记忆的更深刻。

4、课堂纪律的管理不太好,由于本节课的学习用具太多,一年级的孩子的好奇心很强,所以有个别同学的注意力都在这些学具上,一直在动。

下载古人计数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人计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人计数教案及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义城完小 梁丽霞 教学内容:古人计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

    古人计数案例和反思doc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光泽县崇仁儒堂小学邱英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2,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3,初......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马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古人计数》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教材分析: 《古人计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让学......

    古人计数案例doc(大全)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初......

    《古人计数》教案

    《古人计数》教案 教学内容 古人计数(教材7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

    古人计数教案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北师大一年级上 P74---P7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11~20 的物体个数,会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