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山海关(第二课时教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6:4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 山海关(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 山海关(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9 山海关(第二课时教案)

山海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感。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貌——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叙山海关风貌的局部行文思路。

3、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这个重点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长城的山海关吗?

2、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的脚步,去认识、了解山海关吧!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我们先看看摄影家镜头下的山海关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讲解: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2、看着眼前的山海关,大作家峻青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⑴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⑵朗读,体会赞叹之情。(赞叹语气、语速稍慢)⑶体会破折号作用。(表示解释说明)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谈话过渡:作者为什么会对山海发出如此的赞叹?请认真默读3、4、5自然段,从文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2、默读、思考:

⑴作者用哪句话写出了山海关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

(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⑵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这些特点?(4:具体写;

5:合写)⑶指导朗读“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又惊又喜)⑷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

⑸除了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山海关之外,还有哪些段落? ⑹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

2(这段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山海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的特点)⑺这两个自然段是否对山海关风貌的具体描写,哪个段落是概括性描写?

①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朗读、图文结合理解,感受作者激动的心情。⑻学习本段写法:先概括后具体、空间位置转换

四、学习第三部分

(一)站在这气势雄伟、地形险要的山海关上,不由得令人浮想翩翩,那么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二)朗读6、7自然段,思考:

1、作者站在这雄关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我真想……我又想……我还想……)

2、图文结合感受作者作者畅游山海关、畅游大会地的愿望。

3、作者还产生了怎样的联想?(雄关历史)

⑴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朗读、感悟

⑵作者为什么会有“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在,涌遍了我的全身”的感觉?

(因为我想起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疆土的壮烈情景)

⑶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朗读、感悟:

英雄的祖先们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疆土的壮烈情景(段中重点词:抵御、捍卫。

两个反问句朗读、理解)⑷想到这里,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美: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①感情朗读(赞美语气、语调高昂、语速稍慢)②体会情感(赞美山海关、赞美中华民族)③感悟写法(拟人)

五、教师小结过渡:

同学们:作者站在山海关上,看到了山海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的风貌,并了解到了它那悠久而伟大的历史,又会怎样热情地歌颂它呢?

六、学习第四部分

1、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思考:

⑴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⑵重点理解“山海关……心中。”

①“伟大的体魄”指什么?

(山海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的特点)“忠贞的灵魂”指什么?(山海关的精神)

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山海关、热爱中华民族)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跟开头段又有什么关系?(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首尾呼应。)

七、归纳中心

课文描述了(),表达了什么()。

八、领悟写法:

1、总分总

2、先概括后具体

3、按空间位置变化记叙

4、想象丰富

九、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描写长城、山海关的诗歌、散文等。

2、把文中的优美词语抄进积累本。

第二篇: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温故互查】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请二人小组完成温故互

【自学检测】

查内容。要求:二人小组互讲,组员给组长复述,组长检查纠正。)******00小结: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或()后面的0即可。【设问导读】

仔细阅读课本第74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你是怎么想的?

2、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能不能来保留一位或者两位小数?方法又是怎样的?

3、像这样的题目保留小数以后应该怎么办?后面的万或亿字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

1、完成74页下面的做一做

2、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巩固训练】

1、完成课本第75页第3、4题,课本76页第7题。

2、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3000000(保留一位小数)116897000(保留一位小数)14564000(保留两位小数)2456300000(保留两位小数)

4、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第三篇:六年级《山海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六年级《山海关》教学设计(第一时)

执教者:黄xx

一、教学目标:

名不虚传 气势磅礴 广袤无垠 干戈扰攘 浑然一体 捍卫忠贞 慷慨悲歌

(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初步感知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高足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面:理解文中的新词。

(二)、初读文,理解新词。

四、教学器具:长城图片及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1、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比一比,组词语。

广袤 盔甲 干戈 扰壤

殷红

三、教学难面: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文。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指名分段朗读文。

、知识与技能:

1、请人人自由读文,熟悉一下文内容。

3、指导高足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文,感知内容。

1、读了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高足谈读文后的初步印象)

2、指导高足理解词语。

(学年再读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文脉降。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高足交换。

(四)、讲堂练习:出示问题(电脑平台)

板书设计:

2、给汉字注音。

3、铮 铮 响 嗬 渤 海 嘉 峪 关 纵马

3、介绍山海关。

五、作业

1、熟读文。

2、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内容。

9、山海关

城楼

地理位置

历史作用

现在的作用

缰 驰

第四篇:《掩耳盗铃》第二课时教案

《掩耳盗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4、讲一讲《掩耳盗铃》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教具准备:铃铛、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课题

1、看图说出成语。(幻灯:出示成语图片)

(守株待兔、拔苗助长、亡羊补牢、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2、今天我们就学习《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

(板书:掩耳盗铃)(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3、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成语!(师边板书边说)

师:“掩”是左右结构的,“耳”的最后一笔要写的最长;“盗”是上下结构,“铃”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一个令。(令的最后一笔用红笔点。)(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4、了解题意。

①“掩”是什么意思?做一做“掩耳”的动作。

②盗 :什么意思?

③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捂住耳朵偷铃铛)

对甲骨文“盗”字的字义进行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以“欠”字为形旁组成的汉字

都和人张口有关。

④写生字“盗”。

师:“盗”字多有意思呀!想不想写好它,观察这个字,怎样能将它写好? 出示“盗”:盗是上下结构的,要写的上宽下窄,关键笔画是提的起笔在横中线,撇贴住竖中线。

将“盗”起个字头。(展示)问:他哪写的好?(生评一评)

今后我们在写字时,要看清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后在动笔写。

二、读准字音,初读感知

1、回忆学习寓言的方法。

师:你还记得上一则寓言我们怎么学的吗?(先读懂故事再明白道理)我们怎么做算是读懂故事了?(读准字音、读通文章、了解内容)

师:先自己读读课文,检查课文中的生字、认读字能不能读正确,句子能不能读通顺。

2、完成第一步读准字音,检查生词的读音。

①出示:“零” “丁零丁零” ;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②出示:“偷、愉”

③出示:“发觉、睡觉”

④出示:“铃铛”“捂住”读读。出示: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就去摘铃铛。

3、完成第二步读通文章。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4、完成第三步读懂内容。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

三、读懂寓言 明白道理。

(一)明确对盗铃人的总体印象

师:掩耳盗铃的人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汇报:我觉得掩耳盗铃的人很笨。(笨、可笑、愚蠢„„)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他很可笑、愚蠢?

师:默读课文。你们从哪句话看出他很可笑用直线画出,从哪个词看出的用△标出。

(二)体会盗铃人愚蠢的做法

1、分析偷铃人的想法

出示: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师: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个词体会出他笨?他明明知道什么?大家都说一说。师:你能不能读出他明明知道,还这样去做!

2、情景体验偷铃人的想法

师:偷铃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就会被发现,他还是想去偷铃铛,他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师:老师也带了一个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老师先摇一摇铃铛)我们照偷铃人的想法试一试,大家捂上耳朵。(老师再摇铃铛)(学生捂耳朵体验――确实捂住耳朵就听不见铃声了)

师:偷铃人想的有道理呀?他挺聪明的!哪笨呀?

生: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没捂住别人的耳朵,所以被发觉了。

3、分析偷铃人的做法及结果

①生汇报,师出示: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就去摘铃铛。

师: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个词体会出他笨?(“自己”变红)

②师:他捂住自己的耳朵谁听得见,谁听不见?

出填空:捂住自己的耳朵()不能听见,()能听见。

③师:他这种行为就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积累意思相近的词语。

师:正因为这样,他的手刚碰到铃铛就被发觉了。

接着上句出示: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将刚和就变红)

4、逆向思维理解道理

①师:看来他确实很笨。那他怎么做就不被发现了,你帮他出出主意,其他同学听听他的主意行不行?(生生之间互相反驳,否定一个个“高招”)让学生感悟到:只要做坏事就一定会被发现。

师:这就是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你们真有本事,能把这个道理自己悟出来了!

②把这个故事再读读,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四、学讲故事,深化理解

1、读熟课文,将寓言故事讲清楚

师:这么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偷铃人的行为很可笑,还让我们懂得了道理,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道理。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习讲故事;找一个人讲一讲。)

2、观看动画,学习讲故事的方法。

师:为了让你们能讲好,老师将《掩耳盗铃》的原文做成了小动画,原文中讲的是盗钟。看动画时别光看热闹,看看偷钟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想法什么样!将这些用到你的故事中。(播放动画)

学生再练习讲故事。(一人讲一讲,其他同学评评他哪讲的好)

作业:

1、回家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继续收集寓言故事,为举办寓言故事会、成语比赛做准备。

板书设计:

26、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

可笑

做坏事就会被发现愚蠢

第五篇:离骚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

二、讲授课文

1、第一部分(1-7)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⑵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⑶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⑷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

⑸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⑹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⑺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提问:①、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②、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③、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 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2、第二部分(8--13)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转过我的车马返回原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⑼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知道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⑾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⑿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

⒀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怕受人威胁?

3、梳理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三、小结课文内容

结构图: 前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七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节 心 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节 爱 国 决 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四、布置作业

(1)区别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固 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然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竞周容以为度

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之 哀民生之多艰 之: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高余冠之岌岌兮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固 固前圣之所厚 固:本来。

自前世而固然 固:原来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以:因为

竞周容以为度 以(之)为,把……作为

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虽然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即使,纵使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虽:即使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二、重点语句赏析

①第1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②第二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③赏析第三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④赏析第十三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四、语言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五、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查找屈原所处时代的相关资料,分析屈原之死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下载9 山海关(第二课时教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9 山海关(第二课时教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案

    21 珍珠鸟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对新朋友,它们是珍珠鸟。冯骥才爷爷给了它们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安全的家,因此,它们过得可开心了。 (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

    《丑小鸭》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朗读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以及离家后的不幸遭遇,朗读感悟变成白天鹅后的......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案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教案大全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学习过程】一、文本探究(浏览8——10段)1、为了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

    交通安全教案(第二课时)

      《交通安全教案》第二课时乘车的安全教学目的:1、透过对乘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陆地交通安全意识。2、透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

    第二课时教案(五篇)

    、 愚公移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

    美术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老人和儿童外貌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老人和儿童的外貌、动......

    《迟到》第二课时教案

    《迟到》第二课时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