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习教案3 三年级(写写帮整理)
一、“浅出”,化整为零。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你 把这条鱼放掉”!)齐读课题。生:老师,你漏写了“必须”两个字。师:(作奇怪而后无所谓状)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
生:(迫不及待状)不一样的!师:哦?什么地方不一样啊?
生: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不同的!师:哦,对了。那我们把“必须”补上去一起读。齐读。
(学生自然而然就把“自己争取来”的“必须”读得特别响亮,语气也自然随之坚决坚定起来。)
师:这下对了吧?还有问题吗?
(有些学生说没问题了,老师示意再仔细看看题目。学生稍作观察后便举手)生:你把感叹号写在引号的后面了,应该把它搬到引号里面。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这是人物说的一句话,完整的话要有标点符号。师:那引号表示什么呢?
生:用人物说的话来作为题目。
师:对,我们就应该这样仔细地读,对关键的词和标点符号要特别留心。我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下。
至此,学生对于课题的理解可谓深刻而全面。薛老师摈弃了传统的读题审题的套路,看似随意却精心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避免了枯燥单一的问答式,导在教材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碰撞点,将教学内容的难点降低到尽可能小,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求异、逆向思维,真正启动了学生的自主系统,落实了新课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从而达到“化整为零”之效。
在初读感知环节设计上,同样体现了薛老师“浅出”的艺术。薛老师将词语(词组)以“词串”的形式出示: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首先让学生一组一组认读,一边读一边想想他们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试着不
看词语读。不知不觉中,学生对钓鱼的大致过程已初步了解。
这一设计一改以前“就词语而词语”的教学,将词语(词组)置于一定的语境中,不仅极自然地解决了词义的问题,更让学生能从词串所组成的整体上去把握内容,还为下文让学生“读钓鱼”、变换角色“说钓鱼”作了自然铺垫,潜移默化,不露痕迹,这是好课所追求的境界。
二、“趣出”,有效内化。
怎样才能读好课文?这是所有语文老师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对此,薛老师自有办法。
在请了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内容后,分别给学生打了99分(一处读错)、101分(读错主动纠正)、150分(被推荐的学生)。也许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不是很满意,也许老师还有更好的方法……总之一切都显得很随意,老师提出“听老师读,看老师可以得几分?”的请求。老师很认真地读完了这部分内容。
师:大家看看老师可以得几分?有人提出149分,因为有一个地方读得不好,当学生的回答不在点子上,生:老师我给你打149.5分。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读书有时慢有时快。
师:怎么有时快有时慢就不好呢?你凭什么给我打149.5分?我不服!(这时的老师顽皮得象个孩子,但又具有巨大的亲和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纷纷举手,有些学生的点评老不在点上,老师就故作生气状并大声说:“我不服!”引导他们继续寻找让老师心服口服的分数和理由)
第二篇:三年级复习教案(DOC)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星罗棋布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飘飘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连绵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是“()”。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在蓝天中()……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1)照样子,写词语。雪白雪白()()()飘飘悠悠()()()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看到()。
3、逐条按要求完成。
5、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6、再一次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惊呆 神勇无比 热火朝天平平盏盏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犭()()()氵()()()辶()()()艹()()()纟()()()土()()()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的,因为()。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从此,他为自己感到()。(2)庐山的景色十分(),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给它()。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心里装着()。中午,桌上就摆出了(),()、()、(),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整个槐乡都浸在()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的特点。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庐山云雾还会变化出什么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将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1)先说一说,再写下来。(2)指名交流。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瀑布 黄鹂 浪费关键 评理 可惜 整顿 分析 思索 肺结核 聚精会神两全其美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默写古诗。
1、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齐背。
三、造句。
1、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
(1)哥哥不以为然 在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 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试填。
3、指名交流。
4、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代诗人()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景,()、()、()、()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交流,订正。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交流,指名说。
7、师生评议。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词语。
3、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进行关联词的练习。
6、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必须 泛起 坚定上钩 神秘 凶猛 匕首 货轮 输送 佩服 救援 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努力,王丽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2)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4)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
(1)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它还有许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
(2)恐龙大多以吃()为主,也有专门()。霸王龙就是非常()的()恐龙,它(),牙齿就像()。
3、生听答。
4、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5、齐答。
五、关联词练习。
1、说说你所知道的关联词。
2、出示句子:
(1)()我认真听讲,()我的成绩进步了。(2)隔壁老奶奶()给我弄吃的,()教我读书。(3)()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会近视。(4)()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一点儿也不骄傲。3、说说应该填上什么关联词。4、齐读句子。
六、阅读分析
1、齐读《恐龙》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庞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3、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哪四种恐龙,指名交流。
5、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这些恐龙的特点。6、师总结。7、齐读本段。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荷花》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语:
蜜蜂 俘虏 蜻蜓伸缩 功绩 肌肉 暑假 舅舅 满载而归舞蹈 饱胀 莲蓬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翩翩起舞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7、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8、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2)经过小华努力,使成绩有了很大进步。(3)我们有总共四十一个人。(4)这是鲜艳的一面国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6、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 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复习引号的用法。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还有的像人在()……
(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螃蟹,()海鱼,()贝壳……
9(3)一阵微风吹来,我就(),(),不光是我一朵,()。风过了,我停止舞蹈,()。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挨挨挤挤”、“饱胀”的意思。
3、说说刚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的姿态。
4、默写这些句子。
5、“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画说明了什么?指名说。
6、画家是谁?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齐背。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整理错乱的句子,练习用“渐渐地”和“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能背诵《小露珠》,并按课文填空。
4、学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语:
简直 仿佛 捕杀喇叭 精神 疑惑 疯长 挥舞 葱绿 威胁 欢天喜地生机勃勃病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传染()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指名说。
4、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2)车子开到一个南京市区宾馆门口停了下来。
(3)第一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4)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造句。
1、出示词语:渐渐地,越来越……越来越……。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两个词造句,要求如下:(1)渐渐地:(写天气的)(2)渐渐地:(写人物活动的)
(3)越来越……越来越……:(学习方面)(4)越来越……越来越……:(生活方面)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小露珠》
3、出示填空:
11(1)()降临了,()、()、()出现了()小露珠。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的时候,已经()。
(2)经过王大伯的修剪,枝条是大大地()了,但来年的桃子产量却大大()了。“()”是为了“()”,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哩!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读《剪枝的学问》最后一自然段。
2、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
3、“我”看到桃树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例隐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你能举出
一、两个例子来吗?
5、齐读课文。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综合修改病句。复习内容:
1、出示病句:
(1)桑兰是海内外人士敬佩的。(2)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3)艰难地向高峰攀登。(4)我决心改掉作业马虎。(5)他把小女孩一口气背到了医院。(6)我们把教室里的打扫得整整齐齐。(7)宽敞的草原是牛马的乐园。
(8)这是两个四(2)班的同学做的好事。(9)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10)听了校长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12)大家积极体育活动。
(1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儿童玩具。(14)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15)妈妈说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16)我们要专心致志老师讲课。(17)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18)我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犯了错误。(19)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坚固结实。(20)李川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21)花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22)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23)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24)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25)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26)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27)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回忆分别应该用什么修改符号。
4、试着修改。
5、全班校对,同桌互批。
6、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
7、生对调订正。
8、师批改。
第三篇:三年级复习教案(范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三、复习重点 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2 朗读、背诵课文 3 阅读训练 4习作练习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复习时间
第十八周 复习1——4单元
第十九周 复习5——8单元
第二十周 综合复习
复习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第五课和第七课以及第六课部分内容、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
1、出示古诗句。
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意思。
3、写一写。
4、教师检查评价。
三、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1.读读书上的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模仿造句。
3.师生共同评议
4.书写。教师检查。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2)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3)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4、出示填空: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描写秋江夜泊图的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概括《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分析。
1、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 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景色的。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热闹()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 ___ ___ ____ 漂漂亮亮___ ____ _____ __
5.用“”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6.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7.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总的名称是()类。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氵()()()
辶()()()
艹()()()
纟()()()
土()()()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齐背课文。
六、造句练习:
1、出示“嘱咐”“如果„„就„„”“果然”
2、指生说说这三个词的大概意思。
3、学生试口头造句,师生共评
4、学生书面造句。教师检查。
七、回顾课后习题中问答题内容。
1、逐课朗读问题,指名读题。
2、指名回答问题
3、师生共同补充,教师总结。
八、阅读。
许多种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能认路回家。蜜蜂采蜜,能飞出去几公里,还能飞回来。有许多鱼能够远游,路程比蜜蜂远得多。鸟类远游的能力更加惊人。我国早就有鸿雁传书的故事。燕子 雁 布谷 黄莺都是期迁徙的候鸟。著名的季节性游客
燕子飞了差不多一万公里还能飞回原巢。
1、给片断补上标点符号。
2、根据片断的意思填空:
这个片断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具有_______本领。这种写作方法是先______后______。
3、这个片断的主要意思是__
九、作业(见试卷)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14、15课课文和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3、能用“越来越„„”口头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齐背课文。
三、造句。
1、出示词语:“越来越„„”“倾听„„”“闪耀„„”。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
(1)哥哥不以为然在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2)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的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试填。
3、指名交流。
4、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齐读。
五、复习课文。
填空:
1、一到夜晚,整个()就成了()。()里灯光,像()。马路上()的车灯,如同()。
2、铜锣湾是全港()。()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宽阔的()。
3、“东方之珠”指的是(),那里有迷人的(),著名的()和繁华的()。
4、()降临了,()、()、()出现了()小露珠。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的时候,已经()。
问答: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写片断:
1、仿造《石榴》一文的第四段写一段话,来描写你品尝过的一种水果
2、仿造《东方之珠》一文第五段,围绕“一到假期,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六、阅读片断,回答问题。
一天,太阳公公把大湖当一面镜子,照着自己通红的脸。照着照着,太阳的眼睛模糊起来了。它揉揉眼睛,睁大细看,可还是看不清。
这时候,有一块云遮在它眼前。太阳公公问:“你是哪儿来的?”云迅速地飘动了一下说:“你很热,晒在地上,把水变成了水蒸气,升到空中,碰到冷,又变成小水点,我就是许许多多的小水点聚在一起变成的。”
1、短文中第一自然段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义词:
模糊()
迅速()
3、云是怎么形成的?(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画图表示)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词语。
3、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6、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出示句子。
1、同学们学乐器的积极性很大。
2、我们要做到讲卫生的习惯。
3、考试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4、我们要爱护时间,不要浪费一分一秒。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多音字组词
省、落、间、胖、称、兴、行、盛、传、好、干
五、填上适当的词语。等第
()的叶子
()地登高
()的掌声
()地漂浮
()的湖面
()地演唱
六、阅读分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第
走进大豆田,如同走入画一般的境界。一阵秋风吹过,眼前豆棵上挂满的豆英就像美人的耳坠似的,微微摇晃,铃铃作响。像春风吹过树林,像春泉淌过小涧,像海浪轻轻拍击岸壁。俯身收割,眼前的一株株豆棵,瞬间幻化成佩环丁当的姑娘,手携着割豆人奔过来。此时,割豆人能听到她们的欢笑声、喧闹声、呼吸声和她们低低的絮语,声音在豆棵的枝丫间荡漾,也在割豆人的心里荡漾。
1.这篇短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读课文,说说文中把豆棵上挂满的豆荚比作什么?写出句子。
3.根据课文填空。
豆棵上挂满的豆荚,秋风一吹,_______摇晃,________作响。像春风_________,像春泉________,像海浪________。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
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
()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 我们心里在说:“ 小纸船, 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
()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
()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
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
复习引号的用法。
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回答《掌声》一课课后习题四的内容。
3、出示填空:
沃克医生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一块会说话的()!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选词填空。
宽阔
辽阔
广阔
1.南沙群岛位于我国()的南海之中。
2.一辆宝蓝色的小汽车奔驰在()的公路上。
3.牛羊在()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强烈
热烈
剧烈
1.她的歌声刚停,音乐厅里就响起一阵()的掌声。
2.课间,我们不能玩太()的活动。
3.中午,()的太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还能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4、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八、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整理错乱的句子,练习用“重阳”“兴高采烈”和第24课成语造句。
3、能理解成语意思,会填空。
4、学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6、会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
()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指名说。
4、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A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B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C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D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E与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F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G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H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T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J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修改。
全班校对,同桌互批。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生对调订正。
7、师批改。
四、造句。
1、出示词语:“重阳”“兴高采烈”和第24课成语造句
2、说说各成语的大概意思,造句时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教师检查
六、阅读分析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得多带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他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蹦啊跳啊,玩得多么欢畅!
1、给短文加个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慌()
讨厌()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4、文中的“他”指__________________,写“他”的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找四个)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四篇:初三复习教案3
Teaching content: 复习冠词 Teaching period: the third period Teaching aims: 1.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基本用法; 2.不用冠词的情况;3.习惯用语中冠词的位置及使用。Teaching difficulties: 1.不用冠词的情况;
2.习惯用语中冠词的位置及使用。知识点一 冠词用法概述
冠词主要放在名词之前,说明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冠词有两种:a和an为不定冠词,the为定冠词。知识点二 不定冠词的用法
1.在叙述时用于第一次提到某人或某物。This is a book.这是一本书。
Jane has ________e-dictionary.She got it from her aunt.A.a
B.an
C.the
D./ 2.泛指人或事物的某一类别,以区别于其他种类。
A 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飞机是一种能飞的机器。3.泛指某人或某物。
A girl is waiting for you.有个女孩在等你。
4.用在重量、长度、时间或变量单位的名词前,表示“一”这个数量,但数的概念没有one强烈。
Tak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一天吃三次药。
5.用在某些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前,表示“一阵,一份,一类,一场”等。
There will be a strong wind in South China.在华南地区将有一股强风。
It's a pleasure for me to work with you.很高兴和你一起工作。6.用于某些固定词组中。
have a cold感冒 have a good time玩得高兴 in a hurry匆忙 for a while一会儿
keep a diary写日记 do sb.a favor帮助某人 知识点三 定冠词的用法 1.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
Give me the book, please.请给我那本书。
This is ________ book I bought yesterday.Isn't it ________ interesting one? A.the;the
B.the;a C.a;the
D.the;an 2.特指的或上文已提到过的人或事物。Do you know the girl in red? 你认识穿红色衣服的那个女孩吗?
I have a book.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我有一本书。这本书很有趣。3.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地球绕着太阳转。
4.用在序数词、形容词或副词最高级前面,以及对两个人或事物进
Teaching
plan 3
行比较时起特指作用的比较级前。
The first lesson is very easy.第一课很简单。She is the most careful student in my class.她是我们班最认真的学生。
5.用在姓氏复数前表示一家人或夫妻俩。The Greens are watching TV now.格林一家人正在看电视。
________ Browns were having dinner when the telephone rang.A.A
B.An
C.The
D./ 6.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一类人或事物。The orange is orange.橘子是橙色的。7.用于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之前。the Great Wall长城 the United States美国 8.与某些形容词连用表示一类人。
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富人应该帮助穷人。9.用在表示方位或乐器名称的名词之前。I like playing the piano.我喜欢弹钢琴。10.用在某些固定词组中。
in the daytime在白天
in the end最后 all the time一直
at the same time同时 by the way顺便说
in the open air在户外 at the age of在……岁时
at the beginning of 在……开始时 on the other side of 在……的另一边 in the middle of在……中间 at the moment立刻,马上
知识点四 不用冠词(用零冠词)的情况 1.不可数名词和复数名词表泛指时。
Man can't live without water.没有水人不能活。Horses are domestic animals.马是一种畜类。
2.某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物质名词、抽象名词表示泛指时前面用零冠词。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Mary lives in New York.玛丽住在纽约。
3.名词前已有指示代词、物主代词、不定代词或名词所有格等修饰时,用零冠词。
Every student likes English in our class.我们班每个学生都喜欢英语。
4.在节日、日期、星期、月份、季节等前面。June 1st is Children's Day.六月一日是儿童节。Spring comes after winter.冬季之后是春季。5.在称呼或表示头衔的名词前。This is Professor Li.这是李教授。
6.在三餐、球类运动及学科名词之前。
I went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 this morning.今天早上我没吃早饭就去上学了。
We all like English.我们都喜欢英语。
—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________ breakfast, Bob? —An egg, three pieces of bread and a glass of milk.A.a
B.an
C.the
D./ 7.在“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构成的表示街名、路名、山名等名词词组前。
Nanjing Road南京路
Hainan Island海南岛 8.在某些固定词组或习惯用语中。day and night日夜 face to face面对面 side by side肩并肩 step by step一步一步 watch TV看电视
at school/work/home在学校/在工作/在家 at first/last首先/最后 in trouble在困境中 in danger在危险中 on foot步行
on duty/watch值日/值班 on time准时 in time及时 in bed卧病在床 go to school/work去上学/去工作
第五篇:三年级法治教案3
第一课
法治告诉我
教学目标
1.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
2.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
法治告诉我
二、讲授新课
1、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法治进校园的内容。
1.)了解社会生活中有规则,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遵守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则。法律规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特定条件下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
2).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法律代表公平正义,维护秩序,保障自由,保护人身、财产等权力不受侵犯。
3).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任何人的权利不可随意剥夺和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初步建立宪法意识。5).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权利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受监护权、休息权、隐私权、财产权、继承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应当受到保护,增强权利意识。
6).掌握初步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寻求法律保护,了解寻求法律保护的渠道。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交流平台:为什么我们要学呢?
小组交流汇报明白学习的意义,明白法是什么?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实践天地:我们能做什么?小组交流汇报。(身边的法治小故事。)
4、拓展:法治广角,立法的起源。
四、小结。
安全教育:下课文明玩耍。
第二课
我的成长有保护
教学目的
通过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知道我们的成长有法律的保护,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教学重点
1.学习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保护首先从要从知晓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我的成长有保护》。板书课题。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请听故事。
二、法治故事汇: 哭泣的女婴
陪伴成长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投影字幕)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三、交流平台:
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小结: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四、实践天地:假如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五、法治广角
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请你当法官》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安全教育:不吃三无食品。
第三课
尊重抚养我的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懂得尊重抚养我的人。2.让学生在理解人格尊严内容的基础上,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3.帮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尊重抚养我的人,也有义务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尊重抚养我的人。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人格 ?
人格指的是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包括人的姓名、荣誉和肖像等。小结: 我们生在同一个社会的大家庭中,大家彼此友爱、互相尊重,尊重抚养我的人。
二、法制故事会:
1、跟妈妈吵架后。
2、特别的红包
三、交流平台: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 你说雯雯和嘉嘉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法治广角
小结:在本案例中,父母有保护教育孩子的权力和义务,孩子要有一可颗感恩的心,尊重抚养我的人。
五、实践天地:
1.问一问:填写?
2.说一说,写一写
(1)我会这样对待抚养自己的人: 安全教育:下课文明玩耍。
第四课
上学的权利
教学目的
通过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让学生在懂得每个适龄儿童都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重点
1.学习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懂得每个适龄儿童都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9月1日是什么日子?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2.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光为什么不能上学?
三.师生共议,交流明确道理。我国法律给小光这种孩子提供了哪些保护和帮助了?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小结:①小光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
四、实践天地:
对比讨论,辨析明理:(投影字幕)① 他们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想法。②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3、小调查: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哪些条件?
五、法治广角: 学生自己学习。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安全教育:放学及时回家。
第五课
舌尖上的法律
教学目标:⒈ 认识三无食品的危害。
⒉ 通过活动,拒绝三无食品的诱惑。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充分认识三无食品的危害。在了解三无食品危害的基础上,学会抵御诱惑 教学过程 一、三无食品的概念
⒈ 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三无食品?(请学生尝试回答)
2、三无食品的危害
⒈ 讨论:谈一谈你认为“三无食品有哪些危害”?
⒉ 教师讲述三无食品的危害: ⑴ 对身心的危害:(出示图片)① 请同学们画出你心目中三无食品者的形象,并上前来说一说为什么是这种样子。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⒈ 问题:什么情况下可能会有三无食品的存在?(学生自由回答)
⒋ 教师总结:我们要怎样说“不” ① 语言表达拒绝: 坚决地说“不” 说“不”,并加以重复 说“不”,并说出一种理由 说“不”,并说出一种借口 说“不”,并给出另外一种选择 说“不”,并用玩笑一笑了之。
三.师生共议,交流明确道理。
② 非语言表达拒绝: 后退、摇头 皱眉,并做出厌恶的面部表情 迅速离开
四、实践天地: 认识食品安全标志。
五、法治广角: 学生自己学习。
总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远离三无食品,因为三无食品既有害健康,拒绝三无食品的不良诱惑。
安全教育:放学及时回家。
第六课 轮滑有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⑴互相向同桌介绍。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
警察的指挥,一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
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
(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边播放音乐)
第七课:善待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能力目标:会运用法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教学重点
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
教学难点
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请往老师这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黑板右面露出一个流泪的地球。)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各抒己见。
是啊,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可是,当我们正享受着母亲赐予我们快乐的同时,人类却又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母亲的健康,我们的地球母亲正经受着怎样的一场折磨呢?(打开课件“别让地球哭泣”)(我们的地球曾经是山清水秀绿树红花,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快乐的追逐,鸟儿在林中愉快的歌唱,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多么动人的场景啊!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动物正在以每年一种的速度灭绝,随着这灭绝河流在干涸,草原在沙化,良田被占用,南极在溶解,臭氧层漏洞在扩大。杀戮、围猎、烧荒、伐木、填湖、倾倒。天上地下的鸟兽鱼虫无不惊慌失措,委顿不安。我们的地球母亲流泪了。)面对哭泣的地球,我相信此时的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都想从内心深出发出一声呐喊,那就是“保护环境,别让地球哭泣”
二、合作探究 1.自学讨论。
2. 集体汇报。(出示法律法规课件)出示法制信箱,学生以律师身份解答群众问题。三、法庭辩论。
出示课件“拣来的天鹅能吃吗?
四、辨析生活中的小事。1、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小明的妈妈一大早就叫小明起来植树,小明却说:“妈妈,植树太累了,又耽误学习,我不去。”他的做法对吗?
2、小红和爸爸一起到集市赶集,发现卖野生青蛙的,她就要买下来,这样做好吗?
3、小强很爱鸟,学习了很多关于鸟的知识,他捉来一只鸟,精心喂养,他这样做好吗?
4、小丽在集市上,看到卖野生野鸡的,吓得他赶紧躲开了,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五、师生共同总结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