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数学公开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6-57教学目标:
1.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并运用从问题或者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列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 称之为“策略”。板书:策略
司马光砸缸,孩子得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什么叫策略呢?策略就是计策、谋略,即方法。你在哪些地方见到用过?你能举例说明吗?
2、揭示课题。
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
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1。
指名读出题目
师:黑屏,你能说说刚刚的已知条件吗? 生:口述记得的条件,发现没说全 师:为什么呢? 生:条件多,乱。
师:嗯,是的,不错,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整理一下? 怎样来收集整理信息呢?你是怎么做的?请学生拿出预习作业(2)展示交流
预设:
a用文字摘录,b列表
预设展示三位学生,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桃树: 3行,每行7棵 生2:杏树: 8行,每行6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 生:3:生4:桃树3行每行7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师:比较几位同学的整理,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我喜欢列表格,表格看起来更清楚,简洁。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同时板书:列表
师:怎么样才能既清楚又简单用表格来整理条件? 师生交流:对应的条件可以整理在同一行或同一列。
生:我喜欢第三,四个列表,因为更简洁,问题只提到了桃树和梨树一共
有多少棵?
师:你说的非常好,你是根据问题列表整理所需要的条件(3)分析数量关系
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师:信息整理好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吧。根据整理出的条件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你先求什么? 生:桃树: 3行,每行7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 师:很好,你是从条件想起的。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呢? 生: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
因为题目问题是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所以要先算它们分别有多少棵? 师:真不错,能从问题想起。(4)列式解答并检验 师:怎样列式解答? 生: 3×7=21(棵)
(教师板书)4×5=20(棵)21+20=41(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41棵。
师:答案正确吗?与同学交流检验的方法。
点评小结学生的检验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41棵。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同组先交流说一说,再展示学生作业,点评(注意列表两行,三行的比较)
3、比较、小结。
师:刚才我们解答了两个问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都是先分别求出每种树各有多少棵? 生:都是先列表整理信息
生:根据不同问题列表整理信息不一样
„„ 师:回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生:列表整理信息 生:分析数量关系 生:解答并检验
师及时板书: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并检验 师:(指着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 三 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完成“ 想想做做”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
1.王老师带领40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规定,门票零售每张3元,如果购买团体门票,要购买50张以上,每张2元,王老师买哪种票便宜,便宜多少元?
2.花店里的花的价格分别是:菊花每支1元,月季每支2元,玫瑰每支3元,郁金香每支5元,百合花每支2元,康乃馨每支1元,小红要想买一束鲜花送给老师,请你帮助小红设计一下,该怎样买,并算出需要多少钱。
3.4头大象的体重是18吨,15头牛的体重是9吨,平均每头大象比每头牛重多少千克?
4.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4个,7小时完成,结果6小时就完成任务。王师傅8小时加工完240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李师傅多几个?
5.学校里要举行跳绳比赛,王老师带钱去买跳绳,他带180元钱。他去店里一问,已经剪好的跳绳5元一根,没有剪好的是1米买1元,做一根跳绳要4米。王老师决定买绳子自己剪,这样可以比买剪好的跳绳多买几根跳绳?
6.一件工作由15个工人来做要24天,如果调走3个工人,要用几天完成?
7.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240千米的上坡路,160千米的下坡路,汽车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下坡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问这辆车从乙地返回甲地用多少小时?
8.张明和王亮从学校同时出发到离学校5040米的某地去,到达后立即往回走,张明往返每分钟都走80米,王亮去时每分钟走90米,返回时每分钟走70米。谁先回到学校?
9.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360个,10小时只能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现在要求18小时完成这批零件,每小时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10.粮仓里原有大米7200千克,现在又运进50包,这样比原来多4000千克,照这样计算,仓库里原来有大米多少包?
11.修路队修一条路,原来每天修60米,已经修了15天,剩下的路程每天要多修20米,还要修30天,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2.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是9750元,比一台黑白电视机的价格贵3倍还多150元,一台彩色电视机比一台黑白电视机贵多少元?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列表等方法来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借助生动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还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cn-teacher.com)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通过对类似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二、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设计如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新:
教学一开始,通过班内学生比赛,发现课程用列表的方法呈现更加清晰、整齐,从而出示本课课题,并说明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是我们解决较复杂数学问题时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比赛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针对学生现有对信息的搜集和观察能力,让学生感知列表呈现信息的优点和便利。】
(二)合作探索,领悟内涵
1、初步感知列表
例1主要教学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组数据,分别是小芳家栽桃树、杏树和梨树的行数,以及三种果树每行栽的棵树,同时提出第一个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由于题目中的条件比较多,数量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由于之前的引导,学生们很快联想到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整理这些条件。潜移默化中,学生经历了从现实情境中选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构完整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充分感受列表整理条件的优点。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经历列表整理的全过程,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并使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是为了积累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
2、分析数量关系
本环节中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这样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容易理解: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根据题中的问题,“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这里让学生自主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其意义不只在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在于这一过程中学生切实体会到:分析数量关系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同时留出空白,以便于课堂上的反馈与评讲。接下来,提出第二个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放手让学生按照解答第一题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解题。
3、回顾和反思
在解决完两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并通过交流,总结和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以进一步提炼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体验分析数量关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这样,已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刻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实际问题的教学走出教师教题型、学生记解法的困境。
(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
【设计意图:准备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1、“练一练”第一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际问题,同时提出“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列表整理题中信息的方法,感受列表整理对理解数量关系的作用,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2、第2题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更深刻体验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最后,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学会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第四篇:最新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2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56页例题以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作用。
2、能力目标: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奠定基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真的喜欢吗?(真的)
如果真的喜欢,你们能不能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回答正确,老师就放动画片给你们看好不好?(好)
师:请看题目
1、根据下列信息,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再说出算式(1)3行桃树,每行7棵,_______________?(2)买2件衬衫共用去200元,_________________?(3)桃树21棵,梨树20棵,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像这样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的问题就是求相差数,用“大数-小数=相差数”
2、根据下列问题,你能联想到什么数量关系?(1)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2)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二、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同学们的表现真棒!老师要兑现承诺,请大家看动画片《乌鸦喝水》
师: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乌鸦看到一个瓶子,瓶子里面有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同学们乌鸦是怎么办的?
(生:把小石子一个个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师:乌鸦利用巧妙的办法成功喝到水,在生活中,人们把这些巧妙的方法称为“策略”,今天我们也来运用一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理解题意,列表整理
(1)出示例1,(缺问题)让学生自由读题 师: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题目中,有6个条件
师:对,信息量比较多,大家还发现了什么?
生:只有条件,没有问题(你真聪明,观察的非常仔细)出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师:根据问题,你能说出数量关系吗? 生: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题目中有很多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不是)那我们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选出我们需要的条件。
请学生自己尝试整理信息,预设:(1)把有关信息抄写一遍(2)采用列表整理把所有条件都写出来(3)选择有用的条件整理
分析几种整理方式,通过比较得出列表的策略比较合适。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列表整理信息。(板书——列表)(2)我们一起来经历列表的过程 ①根据问题有选择的整理
师: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问题与什么有关联? 生:与桃树和梨树有关联 ②画表格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画表格,明确列表整理信息要注意:选择有用的条件整理,既要简洁,也要完整。③比较
表格就整理完成,请大家比较一下,这张表格与原来提供的信息相比,你愿意看表格还是原来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列表整理更清楚,更简单,使人一目了然,也容易看出数量间的关系,在以后的计算中要多多运用列表的策略。
2、分析数量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列表整理,我们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板书:理解题意)那么怎么解答这道题呢?就需要思考,分析数量关系(板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学生根据表格说一说解答思路。
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表格我们可以怎么想? 适时明确学生是“从条件想起”的或“从问题想起”的。
预设:(1)从条件想起——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分别算出栽的桃树和梨树的棵树;(2)从问题想起——要求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不管是从条件出发,还是从问题出发,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是多少棵。
3、列式解答,并检验
明确了解题思路,接下来我们要列式解答
请同学来说一说,并且要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检验,指导学生可以采用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检验。
4、回顾总结
请同学们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大家经历了列表整理条件,理解了题意,学会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根据确定思路,列式计算并检验。(板书)这些步骤就是大家今天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四、灵活运用,提升策略
1、改变例1的问题,学生尝试简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用列表解决实际问题,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挑战?(敢)
让学生在学案纸上解答,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讲评。
2、做“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1)读题
(2)题目求什么?能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列表整理吗?(3)学生在学案纸上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4)展示,同桌相互批改。
3、做“练一练”第2题(1)读题
(2)题目要求什么?你能知道“贵多少元”是什么意思?(就是多多少元)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列表整理。(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师:用什么方法求每件长袖衬衫多少元?(除法)
师:这与第1题有所不同,不管是求两积之差,还是求两商之差,我们都要列表整理条件,再根据所求问题确定计算方法,这样就能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融会贯通。
五、总结回顾,括展策略
谈话,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列表策略
师:列表时要注意什么?
生:根据问题,有选择的整理条件 师:列表有什么优点? 生:简单、清楚、一目了然
师:总之,列表策略,有助于我们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正确解答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运用列表策略。
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我相信同学们只要肯动脑筋,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大家一定会想出更多更奇妙的策略!
最后请同学完成学案纸上的自我评价、同桌评价,下课后请课代表收上来,老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星星奖励。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第一课时,新教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改编,这里的列表策略也发生从难到简的变化,与旧教材相比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注重细节,设计合理,使学生更易接受。评价多样化,从自评到他评。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出示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需要用到所有信息吗?让学生产生整理信息的需要,之后放手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摘录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比较、鉴别,从而认可列表是比较简洁的一种方法。学生体会了列表整理信息的优点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如何列表整理,要分几行?第一行写谁的信息,第二行写谁的信息,这样就让所整理的信息对应了,在板书时简化书写内容,最后加上表格线形成表格。这样就形成了优化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列表整理有用的信息。随后的教学安排能让学生明确地表达对列表整理信息理解,这也促成了列式、计算、解答的过程顺流而下。
反思全课,练习题可能从更生活化会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对列表策略的价值体会不深。如果在提问和学生作答之后的适当时机,再设计两组解题对比:一组鼓励列表整理,一组不允许列表整理,看哪组解答迅速方便,通过对比,来彰显解决问题中列表的必要性可能会更好些。
第五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单元,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进行,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策略的原意是计策和谋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具体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运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新颖的问题需要有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本单元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是教材的编写思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后一部分是解决三步计算的问题。1? 让学生把信息填入表格,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本单元选择表格作为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 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教材充分注意到学生初步学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在编写上尽量循序渐进,逐渐提高。(1)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全部填进表里。第65页例题和相应的想想做做以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为素材。例题是归一问题,先求小华买5本练习本用去多少元,再求小军42元买了多少本。在每个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都设计了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这样的活动线索,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四点。第一,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教材里呈现了一张已经填好的表格,课堂教学要展开填表的过程和方法,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要预先设计一张待填的表格,可以师生共同填写,也可以让学生填写。第二,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不是随意摆放的,是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安排的。填表以后让学生说说表里有些什么,体会各人买的本数与用去的钱数是紧密联系的数量,列表整理就是显示出这些数量的对应关系,表格也是为此而设计的。第三,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填表的目的是理出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可以让学生看着表格顺着两条思路去想,从买3本用去18元这组数量,想到能求出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从买5本要用多少钱这组数量,想到需要知道每本的价钱。两条思路交叉在每本笔记本多少元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找到了。第四,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第66页根据两道题的解答结果,填出括号里的数,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从中会有许多体会,如小明买3本用了18元、小华买5本用了30元、小军买7本用了42元,他们每本笔记本的价钱是相同的。这个发现是归一问题的特征。又如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笔记本的单价,都是通过小明买3本用去18元求得的。这个发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又如买的笔记本多(少),用去的钱也多(少)。这个发现让学生感受函数关系。(2)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第68页例题和试一试以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为素材,继续通过列表整理,培养解题思路。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择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题目里有桃、苹果、梨三种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数,在解决问题时,不把所有的已知条件都填入表格,只填需要的条件信息,这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筛选信息的活动。在例题的表格里,上面一行已经填了桃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数,下面一行填什么由学生思考。试一试只提供一张空白的表格,里面填哪两种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数都由学生决定。要充分发挥问题对思路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这两个问题。只要明白了问题的意思,列表整理不会有困难。第二,利用表格、紧扣问题,设计解题步骤。在列表整理后,教材安排学生想一想要先算什么,理清解题思路。仍然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想:根据表格里的条件可以求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两条思路的交叉点就是解题步骤。2?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学生对填表的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对填表有热情,体验到填表整理对形成解题思路的作用,具有自觉进行整理的习惯。消极的态度则把填表看做负担,理解为教材和老师的规定,是被迫进行的。教材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1)从有形地整理到无形地整理。两道例题里都提供了表格,只要把条件或问题填入表格就进行了信息的整理。教材预设表格,能突出策略的教学,便于落实。在两次想想做做里都有不提供表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没有提供表格也要整理信息,是鼓励整理的形式多样化,使整理信息的活动具有个性;是引导整理活动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从题目的安排变为自我要求。为了完成从提供表格到不提供表格的过渡,教学时应注意三点。第一,让每个学生都有独自填表整理的机会,学会填表整理的方法。第65页例题里的表格已经填好,所以想想做做前两题都有空白的表格让学生填写。第68页例题的前一张表格留出一半给学生填,试一试的表格全部让学生填。教材留出这么多填表机会,给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填表整理创造了条件。第二,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填表对解题的作用。填表不单整理了条件和问题,还能理出解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如果不经过填表整理的活动,数量关系就不会这么清晰,解题也不会这么顺利。第三,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用适宜的整理形式。在解答想想做做里没有提供表格的题目时,仍然要把整理信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整理的形式不要求全体学生都相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把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看在眼里,想在脑里,在无形的思维活动中整理;可以在题目上勾勾画画进行整理;也可以通过摘录信息或列表进行整理。下面是勾画整理的实例,它是有形地列表整理到无形整理的中介。星光新村新盖的3幢楼房共住了42户。照这样计算,这个新村25幢这样的楼房共住了多少户?学生选择整理方法一般都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教学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保障大多数学生都有完成整理信息的时间。要组织各种整理形式的交流,逐渐提升整理信息的水平,逐渐进入无形整理的境界。(2)解决新颖的问题。问题的新颖性与策略的形成正相关。策略往往在解决新颖的问题时体现其价值,并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如果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总是局限在已经教过的、已经认识的那些问题上,那么只是进行技能操练,没有培养策略。为此,教材在教学归一问题的基础上带出归总问题,在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时安排少量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这些归总问题、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都不编排例题,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应用策略独立解答。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课题,让学生主动解决一些新颖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项突破。为此,教学中应做到两点。第一,改变例题的教学观念。例题教给学生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不但解决了例题,还能解决与例题相似、甚至不同的问题。列表整理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解决的问题包括归一问题、稍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还涵盖了归总问题、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以及其他的实际问题。只有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整理条件与问题,学生体验了这个思想方法,内化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才可能举一反三应用这种策略。第二,教学新颖的问题,既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第一次出现归总问题和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教材都为学生设计了可以填写的表格。一方面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学到的思想方法,继续培养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适当降低整理信息的操作难度,学生有现成的表格可填。教学要注意适度地放和适当地扶。如第67页第2题的表格一定要让学生填,考虑到填表可能发生的问题,可以先带领学生到情境图里寻找数学信息。有哪几种球,哪些球的单价已知,哪些球的单价未知;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什么球,可以买几个。这样,学生填表的困难会少些,通过列表整理的思路会顺畅些。又如第69页第3题,填表以后让学生说说对栽120棵树的理解,明白它的一部分是四年级栽的,另一部分是五年级栽的。这样,学生就捕捉到这个题目的最主要的数量关系。最后还要指出一点,列表整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解决每一个问题都从整理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入手。本单元教学列表整理以后,不能说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解答了。应以解答归一问题、归总问题、较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为主,一些稍难的实际问题以后会安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