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宁夏同心实验小学
马德林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绪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特点,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而情感的表现具有两极性,即: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肯定积极的情感对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否定消极的情感则抑制人的潜能发挥,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引导,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地上好体育课。
一、运用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体育运动的本身就是一种美。矫健的形体、娴熟的技艺、漂亮的动作、优美的造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体育教学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创造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一堂课首先给学生直觉感知的是场地器材的布局。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课的内容和目的要求,精心布置场地器材,美化教学环境,渲染教学氛围。做到场地整洁、设计美观大方、器材布局科学合理、摆放井然有序,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从而进入体育教学情境。
2、语言动作规范。教师讲解语言、示范的动作直接影响学生对正确技术掌握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师的讲解应简明扼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使教学语言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示范动作力求准确熟练、协调优美,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感知所学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完整的直观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3、教学形式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讲究美的形式,并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内容有所选择,充分利用美感提高练习的情趣和练习效果。例如准备活动时总是采用慢跑和徒手操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练习效果就会明显降低。如果能适当运用游戏或引进音乐,诱导学生去领略音乐旋律中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就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产生美感,提高练习效果。
二、根据学生生理、心里发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情感
1、青少年活泼好动,充满朝气,特别喜欢在活动中开展游戏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化,利用垒球作“炮弹”,设计模拟“敌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这样寓教于乐,发展了投掷能力,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和
意志力的培养。
2、青少年崇拜体育明星。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除了根据学校的场地和当时气候外,要尽可能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进行,如尽可能将教材内容同有我国运动员参与的奥运会、锦标赛等国际大赛相联系,利用健儿们娴熟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作风,激励学生树立起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只愿意学自己感兴趣的,追求个人爱好,忽略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一些学生偏爱篮球、足球运动,都想使自己的身体长得高而结实。根据青少年的这一生理心理特点,必须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性的教育,强调身体全面发展的意义,鼓舞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教材的其他内容。
三、用教师的爱,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变化收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影响。教师的爱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并能激发学生的潜藏的力量。反之,会使他们分散精力,消弱智力,变得消极、懒散。
另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调动情感的前提。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是有时却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能力,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对待基础差的学生力求不简单粗暴,不急于求成,做到既耐心教育,又能严格要求,既热情帮助,又讲究方式方法。这样原来不爱运动、怕苦怕累的部分学生的学习情感就会被调动起来,使教学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了中学,趣中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收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多渠道、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二篇: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摘 要:体育教学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学生的过程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呢?文章就寻找教育的契机,有效地融化师生间的隔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58-01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情感交流多与其他学科,这就意味着“强筋骨”练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师生间心灵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一、了解情感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学专家特金在谈情感教育时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因为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的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教学的对象是13-15岁的青少年,他们的情感特征是:情感丰富、兴趣广泛、爱玩好动、易冲动、不善于自制和自控、行为不易预测。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就这些特征来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而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活动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认知便有情感;没有无情感的认识过程。那么,老师在教学中怎样就其情感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他们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的情感感受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才能使学生练习起来有兴趣,始终在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高质量完成体育学习。尽量减少单调枯燥的练习,使练习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竞争性和新鲜感,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跑步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赛,接力,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发生作用,学生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内动力,而这内动力正是学生情感体现,所以我们更应当让学生把这种内动力发挥出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好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和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的。根据学生情感特征,充分利用教材、教法及组织形式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例如: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教法及组织形式把他们丰富的情感调动起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真诚情感关怀,互信促成教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裴顺安平时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从不鄙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体育差的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科学的手段训练他们。他所培养的学生赵学恩获得残疾人奥运会跳高冠军,并保持世界纪录。只有象裴老师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以“理”、“情”动之,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师生之间感情融洽了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形成了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在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爱全体学生,以情助教与学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起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又可以增强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面部表情表达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中学生最会跟眼色行事,教师只有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才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例如,在什么情况下,用手势、什么情况下用眼神、什么情况下用表情。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给学生提供著名运动员的个人简介,通过简介了解一些著名运动员的成长史。结合课本,讲一些体育知识,关于体育方面的人和事,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用这些知识来丰富学生感官,联想自己生活中积累的表象,从而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良好的情境中来完成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到初步掌握动作技术。因此,生动而形象的场景,会使学生感受情感的陶冶,感知和理解过程,会给学生以思维训练,技术的学习,意志的锻炼,舒展而大方的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目的的去创设和美化教学的这种情境,怎能不使体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投入,注重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创新,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良好的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内在的潜力,使老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很好的调节。合理的运用情感教学能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情趣,使体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教学效果。
第三篇:浅析体育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体育学科: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运用
岳阳市汨罗市第四中学 郑红伟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由于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是否具有健康丰富的情感,对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转变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心灵都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一、以情传情
感染性是情感的特点之一,要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最简单的办法是教师教学要有情感的投入,每个动作、每次的讲解,教师要认真,充满情感地去完成,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于接受而易于接受,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使他人发生同样的与之相关联的情感。同样,学生积极好学的氛围也会传染给教师,使教师感到学生积极主动上进的情绪。在课堂上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如果教师无精打采,信心不足,寡言少语,学生也会变得懒散,积极性不高,老师信心百倍,学生才会热情高涨。
二、以动传情
情感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成熟的、发展的,因此,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情节的生动性,让学生的运动环境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有意义,这是老师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空口说教,只能一时,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受到各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一句及时的纠正话语,一句关心的询问,一句恰到好处的鼓励,都是学生不断实践,刻苦努力的动力,能更好的掌握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以境传情
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的相应的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学生在集体情感的熏陶下,就会逐渐和团体情感融为一体。例如,在准备活动中,组织学生喜爱的同基本内容有关联的游戏活动,即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唤起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情感,又如,练习过程中老师对完成能力较差学生的及时帮助,完成情况的反馈和鼓励,既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状态,进入高效率的境界,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以理传情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懂得相关的道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道理理解得越深刻,情感会越深厚。体育教育是一个理性的活动教学。情感的产生和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很容易体现出来。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及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及时纠正,给与正确的示范、讲解,让学生从中感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耐心、周到,对学生出现的其它错误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要采取粗暴的行动和苛薄的语言对待学生,用真情和道理去感化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幽默传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幽默感,诙谐风趣的语言使人感到亲切,有助于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感,当教师处理某一学生不当行为时,察觉到该生有对立情绪时,此时说句幽默话,往往能扭转这种局面,使本来比较紧张的情绪变得比较轻松,使窘迫尴尬的场面消失,这样有助于说服学生。但要注意不可用低级庸俗的语言引逗学生发笑,幽默不仅表现在文学语言方面,同样也体现在非文学语言(即术语)上。在渲染气氛,调动积极性方面,有时往往能取得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功效。比如在竞走教学中,适当的插些同手同脚走(比谁走的快)低重心的“鸭子步”或模仿机器人走路等。会给学生增添一些乐趣。从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必须要完成多种观念的转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枯燥体育向快乐体育的转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六、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排球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要领,或因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如果能耐心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做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很可能就会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更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建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传情、以动传情、以境传情、以理传情,合理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以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四篇:浅谈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对体育游戏教学的方法以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为体育游戏教学法更好地融入学习提出建议。
当代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处于弱势地位,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有效引入游戏教学法十分重要。
一、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游戏表现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而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游戏教学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游戏教学具有刺激性、新鲜性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其次,游戏教学具有教学性,体育游戏教学法主要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有明确的游戏规则。最后,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参与人员需要将肢体运动与思考有效结合起来,促进身体与智力的协调发展。
二、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立足学生特点,科学选择游戏内容
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具备一定的游戏性和教学性,因此,对于体育游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体育游戏要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个性化。初中生处于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选取的体育游戏要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同时能够让男生和女生之间配合完成。比如,选择排球、网球等游戏,让学生集体参加训练,共同完成游戏。其次,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体育锻炼的目的,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的时候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依赖于学生的喜好盲目地选择游戏。
2.依托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教师在充分了解体育教学法的特点后,将体育游戏合理地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首先,体育游戏可以运用于体育课程的准备环节,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让学生热身,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体育训练。热身游戏可以很简单,如踢毽子、跳大绳、慢跑等。其次,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学生热身后,教师开始传授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比如,让学生进行耐力跑,或者采取接力赛的形式进行锻炼。通过这些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争取团队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体育游戏在课程结束部分的运用。在体育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能够放松身心的小游戏,如个人跳绳等,通过开展这些小游戏,缓解学生的情绪紧张。
3.重视师生互动,使游戏教学有趣有效
首先,教师要详细地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游戏教学的规则,让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想象力,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其次,教师需要做好组织和裁判工作。游戏教学中容易出现口角和争执,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做到公平合理,对学生多些鼓励和表扬,对游戏规则要灵活运用和掌握。最后,对游戏教学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总结。由于游戏教学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灵活多样,为配合某一技术和事项,做到有的放矢,进而让游戏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教师要多鼓励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体育教师要把握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核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合作精神,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为社会培养身体健康、学业优秀的人才。
?⒖嘉南祝?
[1]施燕平.游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徐敏.“游戏教学法”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17).
第五篇:自学辅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
自学辅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
标签: 自学 自主 探究
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现笔者就教学法方面与广大同仁进行粗浅地探讨。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自学辅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好的作用:能使学生较全面掌握体育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自学辅导教学法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卢仲衡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法。
在体育这一学科中,传统的教学法,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自学辅导法,则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它的优点在于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五步,见下图:
第一步,布置课题。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布置课题,让学生自学。这一步应根据教材的难易决定提前时间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提前一周下达。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则应留有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琢磨、练习。这样一来,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弄清动作结构,用力顺序等大致的动作方法。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以借鉴老师、高年级同学的动作,来帮助自己对动作的理解,也可以相互间展开讨论。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不易学习的动作,教师应事先给予点拨,完整的示范,提出应注意的问题等,以便学生把握动作,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为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
当然这一步在具体操作中,并非一蹴而就,需有较长的适应过程。因就体育这一学科而言,其思维方式与其它学科有明显区别,它更强调人体对动作的时间、空间的感、知觉,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等,因此本教学法需尽早渗透,从入学开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二年级开始正式启用本方法。
第二步,提问、学生试讲、做。进入基本部分后,首先对以前布置的课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口述动作名称、过程、结构等并试做,同时,附以讲解(一些带有危险性质的动作和不便分解的动作除外)。学生讲完后,请其余的学生补充或讲评。
这一步在开始阶段,学生很可能做的不好,甚至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时老师应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教给学生分析动作的方法。随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讲解、示范效果会越来越好,最终走向成熟。
第三步,教师点拨、讲评。针对学生在上一步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精辟讲评,再辅以完整、优美的示范,能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地位,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与自信心的形成,为下一步练习打好基础。
这一步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此方法成败与否的环节之一。在自学的基础上,给予辅导,能使所教授知识科学、规范、合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当然这一步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一点在备课时能充分体现出来,如动作结构、方法、用力顺序、技术要点等方面,须烂熟于心,只有这样,在辅导中才能有针对性地“画龙点睛”;动作关键、重点、难点方面,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宜形象、生动地点拨:易犯错误方面,要有充分估计,采取针对性地纠正措施及诱导方法;对于个别未预计到的方面,须从动作结构,用生物力学的观点等,及时、正确的分析、评价,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
第四步,练习反馈、教师辅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教师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等教学原则,给予个别辅导。如果属于普遍性的错误则应及时进行集中讲解,指明错误所在,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等。
这一步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尤为重要,承上步,教师行之有效地辅导,能保证所授知识、技术沿正确的方向发展,绝非只强调自学而忽视教育辅导、规范,使体育课成为“放羊”课。
第五步,巩固提高。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动作,当堂就能解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则需一定时间来强化练习,最终达到技术的动力定型。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动作性质,创造编写一些练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自学辅导教学法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1、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学生手脑并用,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也可以相互间展开讨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理解的越深,记忆效果就越好,所学知识、技能就越容易掌握,同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得到及时评价,很好地增强自信心。
2、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在学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最后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被一一克服,从中学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很好地发展。
3、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教授对象为学生,学生从自学开始至巩固提高达到“动力定型”,都需自己动脑、动手亲自参与,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教学中,不仅没有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使教师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表现在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跟上辅导,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另外,还有如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便于师生间感情的交流等优点,但也需避免一个问题,那就是只顾单纯教学,而忽视思想教育,应将思想教育进行全方位渗透,贯穿于教学教程始终。
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改传统的教师授学生以“鱼”,变同时授以“渔”,以提高学生的学识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