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

时间:2019-05-12 16: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

第一篇: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

作者:陕西教育科学研究所 同军咸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我们多次调研与采访中,许多校长与教师关于校本研修提出了一系列困惑。为此,我们特邀陕西省教科所专家同军咸,就我省校本研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本期特别推出——

同军咸,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陕西师大聘任为硕士生导师;近几年荣获教育部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省级(陕西省基础教育规划办)和教育厅一等奖八项,二等奖、三等将各一项。发表论文八篇,主编(著)四册,参编教材、教参三十七册。承担国家教育部课题一项,省级重大规划课题七项。

校本研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贵仁副部长在一个培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陕西省的校本研修始于2010年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69号文件》中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均衡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有何必要?

一是校本研修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与国家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二是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三是校本研修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

陕西省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2010年底,陕西省教育厅下发了《陕西省教育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2011-2014年底共组织校本研修“引领者“高级研修班30期。分别在旬阳县、临渭区和西安市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现场推进会。2011年11月下发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陕教师〔2011〕74号),提出了校本研修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培训机构和电教部门积极配合,各中小学学校具体组织实施。2014年12月举行了全省校本研修总结表彰会。

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我省基础教育提供有质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

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广义说“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校本研修的内涵是什么?

包括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教研包括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校本科研是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科研的主要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作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主要有:教育教学叙事,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案例,教案,论文等。

——校本资源开发其主体包括教师个人、教研组、学科组、与校外机构或个人。种类有课程、教材、教法与教辅等。

——校本资源利用包括政策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陕西省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针对许多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人数少、优质资源分散的实际,整合区域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校本研修提供了路径,也提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方力量——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实践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通过对话最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我们才能使校本研修获得实效。

校本研修有哪些特点?

全员性。主体是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对象为全员,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实效性。贴近学校实际、为了学校发展,基于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能够较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针对学校的发展。

自主性。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研训自主权。能自主制订和实施研训方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资源,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灵活性。校本研修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研训的内容、形式、对象、时空均具有灵活性。

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校本研修主体责任是什么?

统筹规划,协同实施。校本研修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培训机构和电教部门积极配合,各中小学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宏观指导,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本辖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县(区)校本研修年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并组织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校长的责任是什么?

校长负责,落实到人。中小学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立足本校实际,制订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要将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

高师院校和教科研单位的职责是什么?

省上设立由省内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师训机构和电教部门专家组成的“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建立一个师范院校帮扶一个县、一个特级教师(省级以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模范和先进教师)帮扶一个校的支持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功能,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校本研修提供专家支持。

校本研修经费如何保障?

省教育厅提出:“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政策,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创造条件。”

校本研修如何评估?

教育厅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校本研修工作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评估与考核范畴,要把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校长和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教育厅每五年对各地、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校本研修制度有哪些方面?

——方案审查制度:积极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过程指导制度:积极参与师徒结对,包片包校,定期咨询专家,遵守网络远程指导等校本研修指导制度;——学时认定制度: 本人申请、学校审核、教研部门认定登记,力争按时完成360学时;——评价奖励制度 : 省市每两到三年对推进校本研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陕西省校本研修评价的内容与途径

——教师校本研修计划、次数、时间、态度、笔记、考勤、做课、论文、培训、教材和成果等; ——每位教师五年完成120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

——通过个人申请、学校审核、教研部门认定、教师培训机构登记; ——对按期完成每五年360继续教育学分者,发给继续教育证书。

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一是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主题。研修活动的策划始于分析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研修主题,结束于研修活动计划的发布。

二是依据要素分析组织活动。突出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

三是通过评价分析促进发展。这种评价的作用是总结交流经验,进行帮助和督导。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有效研修?

(1)开展远程研修。我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通了“校本研修网”和“继续教育网”,同时建立了“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网”,教师可以与名师在线咨询交流,互通研修,取长补短。(2)开展自我反思研修。独立思考,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最好武器。在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调动自我学习的内在因素,促进专业成长(3)大学区研修。可以依托中心校或优质学校,利用良好的资源,定期开展大学区共同体研修。一是学科教师联片研修;二是同类互助研修,确定共同的研修主题,轮流“坐庄”,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三是学区内学校互助研修,即小学校或大校的弱小学科与学区内的名校结对子,利用名校的优势学科组,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实现研修资源共享。(4)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各级“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到农村,分享名师、专家、教育资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举办的“国培”、“省培”、“校本研修”集中培训班。

教研组长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有哪些?

——组织组内教师学习。制定本组成员的校本研修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集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每期推荐一本好书让老师自学;组织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实录。通过有计划地学习,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教材观。

——组织课堂教学交流。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合格课;突出某一特点的特色课;探讨某一种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课。

——组织本组课题研究。一是对上级教研部门推荐的课题或子课题的推广应用和实验研究。二是对兄弟学校已经出了成果的课题实验的应用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教研组自主开发教研教改课题实验。自主开发教研课题,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问题的答案”。研究和构建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

——帮扶培养青年教师。教研组长可以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督促学习提高,“集体诊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走向成熟,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学科教研组长要帮助和指导本学科的各年级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指导备课组分析和把握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检查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组织学科课外活动。教研组长要思考、策划、组织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本学科知识面的学科课外活动。

——归纳总结教研成果。教研组长要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收集、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教研教改成果,形成资料。在收集和积累中不断完善,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有哪些?

适应磨合期(1-3年)的教学新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适应发展期(4-6年)的经验型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师,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

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的专家型教师,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专家论:只有专家指导才是唯一; ——条件论:只有走出校园才能学习; ——攀比论:只有专家才能提高自我; ——升学论:只有升学率高才是水平; ——金钱论:只有投资才能占有资源; ——推卸论: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成长。开展校本研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且不可一刀切,全面开展,突出特色;

(2)且不可集体活动代替个人反思,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3)且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寻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新途径;(4)且不可以追求升学率代替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且不可以课题研究代替研修,要整体推进;(6)且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7)且不可贪大求洋,要从实际出发;

(8)且不可一阵风,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和专业能力。条件知识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分成十四条。本体知识有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对待学生、教学态度、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包括、学生知识、学科知识、通识知识。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教育评价、与人沟通、专业发展。

什么是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教师的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包括了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具体来说包括教师对个人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针对实现目标提出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任务,针对任务提出自己的措施和实施的步骤。

教师如何做个人年度总结?

依据年度计划和一年的实施情况从思想工作、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特别是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方面要进行认真梳理。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

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是教师自己主动研究自己。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自我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而课后教案则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2)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3)教育叙事。实践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时地记录下你的思考和感受。写教育叙事可长可短,不一定长篇大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积攒下来的点滴叙事,经过整理、归纳、加工,就是一册校本研修成长集。

(4)观摩体会。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这种反思可以极好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许多教学名家常说自己的“名师”是听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们对别人的课堂进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结果。

什么叫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实质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体)。与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难实现的环节。其特点是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加工、改造、促进等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谈(对话)、协作、帮助等。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实现1+1>2的有效途径。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

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哪几种类型?

(1)对话:交换信息,共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和辩论

(2)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研究。

(3)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

专业引领的实质及主要方式是什么?

第一,靠教师研修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第二,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教师们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真情的参与、真心的交流、真诚的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第三,教研员的上门指导,面对面地点评和引领,安排老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培训。专业引领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1)辅导讲座。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性讲座,举办学术性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和内容,介绍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2)专题谈话。一对

一、面对面地进行专题谈话。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谈话专题,拟订谈话提纲。过程中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点。

(3)专题式研讨。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比如新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4)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

如何解决部分教师研修倦怠的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学习理念。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教师树立起这样的终身学习理念:一个人的学习水平决定着他的工作水平,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和典范。

(2)激发研修兴趣,唤醒学习内需。增强研修活动的趣味性、新鲜感、吸引力,让教师参与进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成功、感受成长、获得进步,将任务驱动型的研修变为兴趣驱动型、问题驱动型,逐步发展为为成长驱动型。

(3)加强团队建设,营造研修氛围。将学习型团队作为教师学习的基本单位,着意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运用从众心理效应,使先学者感染后学者,实现“长板先行、短板增值、间隙加密”的团队发展目标。

(4)建立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制度。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研修表现与岗位聘任、评优晋级、职称评定、骨干推荐、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让努力学习的教师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得到回报,使研与不研、修与不修不一样,从而达到以考促研,以评促修的目的。

(5)量身制订标准,先进促进后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不同的研修目标、内容与方式,如针对部分高级别骨干教师可以实行“首席教师”或“资深教师”制度,使之承担传、帮、带的责任,发挥研修作用;对于研修消极的教师,发挥先进帮、带后进的作用,把工作做细,耐心地帮助每一名教师走上追求专业发展的道路。

如何缓解研修中的工学矛盾?

(1)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在研修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目光聚焦在课堂,研修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堂,研修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离不开课堂,研修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应用于教师,因此教师在主观上就愿意积极参与进来。

(2)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时间如此宝贵,就应该在策划研修项目时,精选研修内容,创新研修形式,合理安排研修时间、开发出高水平的精品研修课程,让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大收益。

(3)整合多种因素,整体推进研修。各中小学校校长应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统筹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电教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对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信息技术等多项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教师工作、学习、研究的一体化。这样就会避免重复性的任务,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4)运用网络工具,开展远程研修。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研修的电子化管理,在网上公布研修主题和内容,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内,任意选择研修内容,获取海量信息,开展网络学习,并按期提交研修考核作业。

如何突破校本研修中教师同水平重复的瓶颈?

(1)扩大名师引领,发挥辐射作用。整合区域名师资源,组织建立名师人才库,组建名师引领团队,制定名师支教、带研带修规划和制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区域校本研修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对贡献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2)“请进来,走出去”。即请知名专家、名师、教研员来校讲座、上课、拜师学艺;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参加高级研修班、攻读教育硕士等等,学成归来的人学习汇报,以点带面,众人受益,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逐步改善学校的文化学术氛围。

(3)培养校内骨干,实现长板先行。学校应立足实际挖掘教师潜力,培养校内骨干教师,增强自我“造血机能”。(4)突破思维定势,提高研修水平。在研修中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个问题,变换思考的角度、拓宽研修的广度、挖掘问题的深度。如在观课议课、课例研究活动中分别采用“一人同课多轮法”、“多人同课循环法”、“同课异构借鉴法”等方式,将一个问题研究深、研究透,使教师团队专业水平实现飞跃。

教师校本研修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1)患得患失,趋于功利。职称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有些教师参与研修是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或评优奠基。但教师的教育科研必不可少,且教育科研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只把研修当作扬名求利的工具,在工作中就会患得患失,趋于功利,(2)管理不力,缺乏引领。校长认识模糊,全当特色争优,有牌即思挂,无誉则求安,校本研修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甚至认为研修是骨干们的活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专业引领,研修风气不浓,研修变成了散兵游勇,萧条无比。

(3)观念陈旧,维稳维轻。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求稳,不思变,缺乏求新、求异思想和敢想、敢干、敢闯的奥运精神,教育教学观念跟不上新时期的高要求。

校本研修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第一、组建由校长牵头的校本研修工作组。校长是校本研修的设计者和负责人,要充分利用校长的职权,组建校本研修工作组,具体负责研修方案的设计和研修活动的开展。

第二、实施需求评定,了解教师队伍现状,为提高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奠定基础。明确需求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样,教师也有不同的需求。对教师的需求评定,可以采用问卷法、能力分析法、任务分析法和工作表现分析法等。评定中,不仅要了解每个教师的培训需求,而且要掌握整个教师队伍的需求。

第三、方案的讨论与修订。在实施方案前,应将方案向全校教师公布,使之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同时,广泛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同行和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改。

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1)问题提出。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要在专家指导下诊断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聚焦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把脉要定位准确,诊断要切准关键。

(2)目标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构思、策划。第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搜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第二,要遴选出关乎学校特色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第三,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假设;第四,要拟订解决问题的课题及研究方案;第五,要制定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第六,要不间断地进行介入性阶段反思。

(3)研修行动。行动是依据目标和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行动意味着改革和进步,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行动中,校本研修系统的三大要素要协调运作、优化组合,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树立“问题既课题,工作既研究,教师既专家,成长既成果”的研修观。

(4)及时总结。一次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组织、有管理、有考核、有激励的校本研修活动,既要有阶段性的信息整理和过程描述,也要有过程评价和对问题解决的逼近分析,还要进行反思和回归实践的验证,并根据开展情况,对设计方案和理论假设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如何开发校本资源?

(1)开发主体包括:教师个人、教研组、学科组、与校外机构或个人。(2)课程形式包括:

——课程选择:指在备择的几种课程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例如书法入门。

——课程改编:指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修改,以形成一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例如生态农业。

——课程整合:指按照某个重要的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体系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的课程。例如灾后心理辅导。

——课程新编:指按照学生课程需求和可得到资源的分析,由学校确定开发一门全新的校本课程。例如校史教育。

——课程拓展:指对原有课程的优势而进行拓展,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例如唐诗欣赏。——课程补充:指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例如作文写作指导。

如何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四部分,一是政策资源;二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三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四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观课议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以观察为基础。同事之间互相观摩教学,主要以师生行为、课堂事实、现象、氛围、效果为观察要点。观察者要记下所观察班级的所有信息,使反思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课堂信息的基础上。

(2)教师间进行合作性议课。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是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关系,彼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各自的处境和条件、愿望和设想。

(3)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坚持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不映射观察教师的教,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某种意义上,以学论教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方法和技术。

(4)在同伴指导人员中明确一位大家都信任的专业人员,他能够与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思想开明,能努力提高他自身的教学技能。有责任心做事谨慎,在课堂上富有创新精神。

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以及反思改进为核心,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课议课循环。

(1)观课前的说课议课。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2)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要把“我”投入进去,不仅对“课堂管理行为”及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课后反思与记录。观课议课提倡“把经历的事情说出来,把讨论的东西记下来,把想到的办法做出来。”“说出来”、“记下来”是一种叙事研究,而“做出来”则是一种行动研究。反思首先是一种追问,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填写相关的反思记录,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从“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议课记录”、“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思考。在写教学叙事过程中,可以分出教学片段,选择某一个教学片段或者教学细节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主题,将相近和相似的片断集中进行教学叙事。

什么是案例研修?

案例研修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参与者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这主要形式的研修方法。案例研修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案例中的故事、蕴涵的困惑、解决的思路的理解,形成解决相应问题的专业能力。

组织案例研修有哪些环节?

组织案例学习和讨论一般包括以下环节:第一,案例准备,寻找(或者制作)突出研修主题的案例素材。第二,讨论准备,包括组织讨论成员,安排讨论活动,说明讨论主题,通过与此相关的学习材料。第三,观察案例。第四,讨论案例。第五,回顾小结研修活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和诠释,或者引出需要研修的新问题。

案例研修有哪些方法?

一是看活动对象——执教老师——的视角。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出现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实际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活动收到效果了吗?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等等。

二是看表达对象——案例的编写者和提供者——的视角。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是怎样选择和组织这个案例的?等等。

三是从自身的角度看。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案例中老师已有的作为和自己经验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等等。

什么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分享教学设计的方式解决教学设计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式,其思路就是:组织教师围绕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通过任务分工,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和讨论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在实践和讨论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学习教学设计,以提高集体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1)任务分工。集体备课需要所有参与者都承担责任,要提高任务承担者的工作质量,一是建立一定机制强化任务承担者的责任心,提高个体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明确任务质量标准,避免任务承担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2)个体创造。个体创造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钻研和理解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认识教学内容、如何开发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准备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

(3)集体研讨。操作环节包括:第一,承担任务的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自己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环境的处理意见,并介绍自己为此涉猎和准备的相关资源。第二,接受其他成员对相关内容和主题的质询。第三,参与教师共同对这一任务对话研讨,进行思维碰撞,以完善设计方案,使其成为成员共享的集体智慧成果。

(4)个性化处理。集体成果最终需要个体实现,最后的个性化处理目的在于使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5)教后修订完善。教后修订和完善是一次集体反思和提升,它有利于促进教师比较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并使修订完善的方案成为以后设计的有效的参考资料。

如何进行网上议课?

网上议课是教师围绕课例,围绕教学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条件展开的专业对话和交流活动。它是利用网络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网络议课,可以突破观课以后议课时间不足,参与面不广、发言不充分等到局限,开放议课时间与空间。但是,由于网络议课具有公开透明、保留时间长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议课方式,很多教师并不习惯和适应,因此,需要在议课的原则、内容、方式方法及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同时,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网站,搭建议课平台。

如何进行网络论坛交流?

网络论坛是围绕特定问题和主题,运用网络对话平台展开的探讨和交流活动。它是利用网络帮助教师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增进感情的有效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利用网络论坛方式研修,首先,必须保证论坛的内容和主题是教育方面的,或者是与教育紧密相关的;其次,要选好主持者,形成参与论坛的骨干力量和骨干队伍;最后,要规范论坛言行,保障文明取向、教育取向、反思取向。

在网络论坛中,要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的方式可以是发言和讨论;也可以是不断抛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后者的意义在于,通过向网友求助,可以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变被动参与为主动争取问题解决,同时可以使论坛不断有新问题,不断更新论坛主题,保持论坛活力。

第二篇: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30问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30问

【编者按】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教师培训必须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按需施训”三条原则,强化校本研修在全员培训的主阵地地位。为了贯彻落实陕西省“以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战略,加强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中小学校本研修50问》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筛选,遴选出其中30问,作为各地和各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现予以公布。1.校本研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贵仁副部长在一个培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陕西省的校本研修始于2010年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文件》中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均衡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2.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广义说“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3.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针对许多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人数少、优质资源分散的实际,整合区域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以校为本、突出特色。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校本研修提供了路径,也提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方力量——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实践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通过对话最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我们才能使校本研修获得实效。5.校本研修有哪些特点?

——全员性。主体是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对象为全员,全员参与,整体推进。

——实效性。贴近学校实际、为了学校发展,基于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能够较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针对学校的发展。

——自主性。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研训自主权。能自主制订和实施研训方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资源,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灵活性。校本研修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研训的内容、形式、对象、时空均具有灵活性。6.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7.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

——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

——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8.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问题提出。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要在专家指导下诊断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聚焦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把脉要定位准确,诊断要切准关键。

——目标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构思、策划。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搜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二要遴选出关乎学校特色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三要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假设;四要拟订解决问题的课题及研究方案;五要制定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六要不间断地进行介入性阶段反思。

——研修行动。行动是依据目标和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行动意味着改革和进步,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行动中,校本研修系统的三大要素要协调运作、优化组合,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树立“问题既课题,工作既研究,教师既专家,成长既成果”的研修观。

——及时总结。一次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组织、有管理、有考核、有激励的校本研修活动,既要有阶段性的信息整理和过程描述,也要有过程评价和对问题解决的逼近分析,还要进行反思和回归实践的验证,并根据开展情况,对设计方案和理论假设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9.教师校本研修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患得患失,趋于功利。职称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有些教师参与研修是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或评优奠基。但教师的教育科研必不可少,且教育科研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只把研修当作扬名求利的工具,在工作中就会患得患失,趋于功利,——管理不力,缺乏引领。校长认识模糊,全当特色争优,有牌即思挂,无誉则求安,校本研修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甚至认为研修是骨干们的活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专业引领,研修风气不浓,研修变成了散兵游勇,萧条无比。

——观念陈旧,维稳维轻。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求稳,不思变,缺乏求新、求异思想和敢想、敢干、敢闯的奥运精神,教育教学观念跟不上新时期的高要求。10.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专家论:只有专家指导才是唯一;

——条件论:只有走出校园才能学习;

——攀比论:只有专家才能提高自我;

——升学论:只有升学率高才是水平;

——金钱论:只有投资才能占有资源;

——推卸论: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成长。11.开展校本研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且不可一刀切,全面开展,突出特色;

——且不可集体活动代替个人反思,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且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寻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新途径;

——且不可以追求升学率代替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且不可以课题研究代替研修,要整体推进;

——且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

——且不可贪大求洋,要从实际出发;

——且不可一阵风,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12.什么是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教师的校本研修计划包括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具体来说包括教师对个人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针对实现目标提出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任务,针对任务提出自己的措施和实施步骤。13.教师如何做个人总结?

依据计划和一年的实施情况从思想工作、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特别是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方面要进行认真梳理。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14.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

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15.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有哪些?

——适应磨合期(1-3年)的教学新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

——适应发展期(4-6年)的经验型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师,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

——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的专家型教师,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6.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知识系统:专门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是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由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组成。

——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等。科研能力和水平则体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性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17.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18.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是教师自己主动研究自己。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

沟通。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19.自我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而课后教案则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教育叙事。实践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时地记录下你的思考和感受。写教育叙事可长可短,不一定长篇大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积攒下来的点滴叙事,经过整理、归纳、加工,就是一册校本研修成长集。

——观摩体会。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这种反思可以极好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许多教学名家常说自己的“名师”是听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们对别人的课堂进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结果。

20.什么叫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实质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体)。与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难实现的环节。其特点是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加工、改造、促进等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谈(对话)、协作、帮助等。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实现1+1>2的有效途径。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

21.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哪几种类型?

——对话:交换信息,共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和辩论

——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研究。

——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

22.专业引领的实质及主要方式是什么?

——靠教师研修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教师们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真情的参与、真心的交流、真诚的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教研员的上门指导,面对面地点评和引领,安排老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培训。23.专业引领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辅导讲座。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性讲座,举办学术性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和内容,介绍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专题谈话。一对

一、面对面地进行专题谈话。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谈话专题,拟订谈话提纲。过程中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点。

——专题式研讨。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比如新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教师团队专业水平实现飞跃。24.观课议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以观察为基础。同事之间互相观摩教学,主要以师生行为、课堂事实、现象、氛围、效果为观察要点。观察者要记下所观察班级的所有信息,使反思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课堂信息的基础上。

——教师间进行合作性议课。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是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关系,彼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各自的处境和条件、愿望和设想。

——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坚持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不映射观察教师的教,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某种意义上,以学论教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方法和技术。

——在同伴指导人员中明确一位大家都信任的专业人员,他能够与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思想开明,能努力提高他自身的教学技能。有责任心做事谨慎,在课堂上富有创新精神。25.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以及反思改进为核心,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课议课循环。

——观课前的说课议课。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要把“我”投入进去,不仅对“课堂管理行为”及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反思与记录。观课议课提倡“把经历的事情说出来,把讨论的东西记下来,把想到的办法做出来。”“说出来” “记下来”是一种叙事研究,而“做出来”则是一种行动研究。反思首先是一种追问,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填写相关的反思记录,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从“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议课记录”“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思考。在写教学叙事过程中,可以分出教学片段,选择某一个教学片段或者教学细节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主题,将相近和相似的片断集中进行教学叙事。26.什么是案例研修?

案例研修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参与者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这主要形式的研修方法。案例研修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案例中的故事、蕴涵的困惑、解决的思路的理解,形成解决相应问题的专业能力。

27.组织案例研修有哪些环节?

组织案例学习和讨论一般包括以下环节:一是案例准备,寻找(或者制作)突出研修主题的案例素材。二是讨论准备,包括组织讨论成员,安排讨论活动,说明讨论主题,通过与此相关的学习材料。三是观察案例。四是讨论案例。五是回顾小结研修活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和诠释,或者引出需要研修的新问题。28.案例研修有哪些方法?

——看活动对象。执教老师的视角。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出现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实际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活动收到效果了吗?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等等。

——看表达对象。案例的编写者和提供者的视角。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是怎样选择和组织这个案例的?等等。

——从自身的角度看。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案例中老师已有的作为和自己经验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等等。29.什么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分享教学设计的方式解决教学设计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式,其思路就是:组织教师围绕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通过任务分工,进行

教学设计、交流和讨论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在实践和讨论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学习教学设计,以提高集体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30.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任务分工。集体备课需要所有参与者都承担责任,要提高任务承担者的工作质量,一是建立一定机制强化任务承担者的责任心,提高个体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明确任务质量标准,避免任务承担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个体创造。个体创造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钻研和理解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认识教学内容、如何开发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准备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

——集体研讨。操作环节包括:一是承担任务的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自己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环境的处理意见,并介绍自己为此涉猎和准备的相关资源。二是接受其他成员对相关内容和主题的质询。三是参与教师共同对这一任务对话研讨,进行思维碰撞,以完善设计方案,使其成为成员共享的集体智慧成果。

——个性化处理。集体成果最终需要个体实现,最后的个性化处理目的在于使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后修订完善。教后修订和完善是一次集体反思和提升,它有利于促进教师比较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并使修订完善的方案成为以后设计的有效的参考资料。(文/同军咸)

第三篇:陕西省校本研修30问-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30问

1.校本研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贵仁副部长在一个培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陕西省的校本研修始于2010年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文件》中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均衡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广义说“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3.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针对许多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人数少、优质资源分散的实际,整合区域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以校为本、突出特色。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校本研修提供了路径,也提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方力量——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实践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通过对 话最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我们才能使校本研修获得实效。5.校本研修有哪些特点?

——全员性。主体是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对象为全员,全员参与,整体推进。

——实效性。贴近学校实际、为了学校发展,基于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能够较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针对学校的发展。

——自主性。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研训自主权。能自主制订和实施研训方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资源,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灵活性。校本研修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研训的内容、形式、对象、时空均具有灵活性。6.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7.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 室等。

——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

——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8.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问题提出。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要在专家指导下诊断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聚焦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把脉要定位准确,诊断要切准关键。

——目标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构思、策划。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搜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二要遴选出关乎学校特色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三要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假设;四要拟订解决问题的课题及研究方案;五要制定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六要不间断地进行介入性阶段反思。

——研修行动。行动是依据目标和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行动意味着改革和进步,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行动中,校本研修系统的三大要素要协调运作、优化组合,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树立“问题既课题,工作既研究,教师既专家,成长既成果”的研修观。

——及时总结。一次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组织、有管理、有考核、有激励的校本研修活动,既要有阶段性的信息整理和过程描述,也要有过程评价和对问题解决的逼近分析,还要进行反思和回归实践的验证,并根据开展情况,对设计方案和理论假设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9.教师校本研修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患得患失,趋于功利。职称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有些教师参与研修是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或评优奠基。但教师的教育科研必不可少,且教育科研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只把研修当作扬名求利的工具,在工作中就会患得患失,趋于功利,——管理不力,缺乏引领。校长认识模糊,全当特色争优,有牌即思挂,无誉则求安,校本研修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甚至认为研修是骨干们的活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专业引领,研修风气不浓,研修变成了散兵游勇,萧条无比。

——观念陈旧,维稳维轻。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求稳,不思变,缺乏求新、求异思想和敢想、敢干、敢闯的奥运精神,教育教学观念跟不上新时期的高要求。10.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专家论:只有专家指导才是唯一;

——条件论:只有走出校园才能学习;

——攀比论:只有专家才能提高自我;

——升学论:只有升学率高才是水平;

——金钱论:只有投资才能占有资源;

——推卸论: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成长。11.开展校本研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且不可一刀切,全面开展,突出特色;

——且不可集体活动代替个人反思,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且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寻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新途径;

——且不可以追求升学率代替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且不可以课题研究代替研修,要整体推进;

——且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

——且不可贪大求洋,要从实际出发;

——且不可一阵风,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12.什么是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教师的校本研修计划包括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具体来说包括教师对个人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针对实现目标提出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任务,针对任务提出自己的措施和实施步骤。13.教师如何做个人总结?

依据计划和一年的实施情况从思想工作、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特别是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方面要进行认真梳理。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14.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15.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有哪些?

——适应磨合期(1-3年)的教学新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

——适应发展期(4-6年)的经验型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师,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

——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的专家型教师,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6.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知识系统:专门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是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由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组成。

——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等。科研能力和水平则体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性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17.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18.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 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是教师自己主动研究自己。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19.自我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而课后教案则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教育叙事。实践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时地记录下你的思考和感受。写教育叙事可长可短,不一定长篇大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积攒下来的点滴叙事,经过整理、归纳、加工,就是一册校本研修成长集。

——观摩体会。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这种反思可以极好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许多教学名家常说自己的“名师”是听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们对别人的课堂进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结果。

20.什么叫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实质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体)。与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难实现的环节。其特点是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加工、改造、促进等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谈(对话)、协作、帮助等。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实现1+1>2的有效途径。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21.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哪几种类型?

——对话:交换信息,共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和辩论

——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研究。——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

22.专业引领的实质及主要方式是什么?

——靠教师研修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教师们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真情的参与、真心的交流、真诚的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教研员的上门指导,面对面地点评和引领,安排老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培训。23.专业引领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辅导讲座。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性讲座,举办学术性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和内容,介绍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专题谈话。一对

一、面对面地进行专题谈话。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谈话专题,拟订谈话提纲。过程中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点。

——专题式研讨。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比如新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教师团队专业水平实现飞跃。24.观课议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以观察为基础。同事之间互相观摩教学,主要以师生行为、课堂事实、现象、氛围、效果为观察要点。观察者要记下所观察班级的所有信息,使反思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课堂信息的基础上。

——教师间进行合作性议课。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是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关系,彼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各自的处境和条件、愿望和设想。

——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坚持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不映射观察教师的教,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某种意义上,以学论教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方法和技术。——在同伴指导人员中明确一位大家都信任的专业人员,他能够与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思想开明,能努力提高他自身的教学技能。有责任心做事谨慎,在课堂上富有创新精神。25.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以及反思改进为核心,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课议课循环。

——观课前的说课议课。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要把“我”投入进去,不仅对“课堂管理行为”及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反思与记录。观课议课提倡“把经历的事情说出来,把讨论的东西记下来,把想到的办法做出来。”“说出来” “记下来”是一种叙事研究,而“做出来”则是一种行动研究。反思首先是一种追问,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填写相关的反思记录,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从“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议课记录”“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思考。在写教学叙事过程中,可以分出教学片段,选择某一个教学片段或者教学细节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主题,将相近和相似的片断集中进行教学叙事。26.什么是案例研修?

案例研修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参与者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这主要形式的研修方法。案例研修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案例中的故事、蕴涵的困惑、解决的思路的理解,形成解决相应问题的专业能力。

27.组织案例研修有哪些环节?

组织案例学习和讨论一般包括以下环节:一是案例准备,寻找(或者制作)突出研修主题的案例素材。二是讨论准备,包括组织讨论成员,安排讨论活动,说明讨论主题,通过与此相关的学习材料。三是观察案例。四是讨论案例。五是回顾小结研修活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和诠释,或者引出需要研修的新问题。28.案例研修有哪些方法?

——看活动对象。执教老师的视角。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出现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实际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活动收到效果了吗?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等等。——看表达对象。案例的编写者和提供者的视角。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是怎样选择和组织这个案例的?等等。

——从自身的角度看。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案例中老师已有的作为和自己经验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等等。29.什么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分享教学设计的方式解决教学设计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式,其思路就是:组织教师围绕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通过任务分工,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和讨论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在实践和讨论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学习教学设计,以提高集体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30.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任务分工。集体备课需要所有参与者都承担责任,要提高任务承担者的工作质量,一是建立一定机制强化任务承担者的责任心,提高个体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明确任务质量标准,避免任务承担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个体创造。个体创造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钻研和理解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认识教学内容、如何开发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准备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

——集体研讨。操作环节包括:一是承担任务的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自己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环境的处理意见,并介绍自己为此涉猎和准备的相关资源。二是接受其他成员对相关内容和主题的质询。三是参与教师共同对这一任务对话研讨,进行思维碰撞,以完善设计方案,使其成为成员共享的集体智慧成果。

——个性化处理。集体成果最终需要个体实现,最后的个性化处理目的在于使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后修订完善。教后修订和完善是一次集体反思和提升,它有利于促进教师比较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并使修订完善的方案成为以后设计的有效的参考资料.补充1: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 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我省基础教育提供有质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

补充2:校本研修的内涵是什么?

包括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教研包括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校本科研是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科研的主要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作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主要有:教育教学叙事,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案例,教案,论文等。

——校本资源开发其主体包括教师个人、教研组、学科组、与校外机构或个人。种类有课程、教材、教法与教辅等。

——校本资源利用包括政策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同课异构”

视 频 讲 座 稿

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葛国清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教研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同课异构”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同课异构,如何设计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如何把握同课异构的实践方法与操作要领,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咱们今天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交流与研讨: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二、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

三、“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与活动要领把握

四、同课异构的实践方法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探讨: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在目前教材不那么完善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同课异构”这种方式,谋求教学内容的改善,逐渐形成对于某一教学内容的较为一致的意见。

我们认为,同一本教材,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个备课组,学生的学习差距不是太显著,要教什么应该是相对确定的。我们说相对确定,并不是指唯一。

我们开展“同课异构”,一方面是为了共同追求更合适、更妥善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研究各种道理,探讨为什么这样做。聚焦于教学内容的合适性,聚焦于学生学习的经验和学习的有效性。

这就是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二、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如何弄清楚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呢?我们认为,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同课异构能构建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

说它有效,主要体现在:同课异构它分别由不同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的机会,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产生有益的互促共进作用。通过这种教研,可以发现哪种教学方式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同课异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课异构”实现了教师间的“合力效应”,促成教师间的知识共振、信息共振、心理共振。同课异构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地提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最快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寻找最近发展区的资源,尤其是与优秀教师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同伴的一个提示、几点建议,都会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习惯以至教学品质和境界尽快提高,真正起到“催熟剂”的作用。

3.“同课异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我们说,同课异构也是一种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那么,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就是同课异构的终极目标之一。

同课异构尊重不同教师之间的个体教学差异。借助同课异构,教师不同的教学个性、教学理念、思考角度、挖掘深度、教学活动的不可预知性特点得以展现。

刚才,我从以上三个方面,已经对“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作了一个诠释。

三、“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与活动要领把握

“同课异构”在教学中可以说是作用非凡,意义重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与活动要领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同课异构”要体现教师对教材读解的多元视角

教师读解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读解本来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造。应当说,不同的教师读解同一篇教材,是无法排除他们的个性化差异的。对读物的潜在意义,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建构,只要不是歪曲和误解了作品原意,出现一种多元视角是很正常的,也是应当允许的。这种教师读解教材的多元视角,为“同课异构”创生了重要的基础。众所周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就以其独特的文本解读视角为基础,呈现了一个“异构”的课堂,而受到普遍的关注。那么,她的独特,她的异构又体在哪里呢?我想,首先她能引导孩子悟读课文中梳理其“不幸”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在生命最后时刻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入手,解读幸福。因为她有了“温暖”,有了“美餐”,有了“快乐”,也有了奶奶的“疼爱”,所以让小女孩感到了幸福。紧接着,她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思考,是什么让小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个小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窦老师就是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悟读、梳理”、“”研读、感受“这样两个方面来解读小女孩的幸福的。

同课异构必然会有比较、有争端,这是好事,也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

这里,我还收集到了来自桃源县实验学校的一个教学案例,案例的提供者是聂爱英老师和黄丽老师。案例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的《翠鸟》的不同教学设计的比较。《翠鸟》是小学语文A版教材,它是一篇贴近儿童生活,描写事物特点的文章,学生很爱阅读。聂老师和黄老师对于《翠鸟》同一篇教材,却有他们不同的解读,从而有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下面我剪辑了他们教学过程中的关于几个小段的教学设计。也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原文——教学设计表的解读】

2.“同课异构”要凸显教师“用教材教”的课程意识。

在对待教材使用的问题上,以前教师想得最多的一点是如何一板一眼地执行好教材。这种认识当然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所谓“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是不无道理的。教师当然要执行好教材,但是,教师执行教材不等于就得照本宣科,否则,就成了僵化的“教教材”;而是应当利用教材积极主动地开发出因地、因生(学生)因师(教师)制宜的、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这就是“用教材教”。

著名特级教师闫学和聂金才都执教了《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但教学思路完全不同,却一样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闫学老师她从理清脉络入手,紧扣普罗米修斯言和行的语文因素,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走进了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又用一连串的“假如”(“假如你是一只鸽子”,“假如你有机会站在宙斯面前辩护”,“假如你是宙斯”„„)唤起学生的真情体验,拉近了孩子与英雄的距离。最后又以质疑和推荐阅读书目作结。整堂课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训练上的有机结合。

聂金才老师的课堂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他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依托,以读解语言、升华情感为主线,以编写课本剧为特色,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主要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第二板块的设计与生成更见巧妙,即运用第一板块的读解成果,由教师提供课本剧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讨论编写。这样,既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结构和人物英雄精神的认识感受,又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大胆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确实别出心裁、独具创意。

由此可见,教师在“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下,推动了“同课异构”更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

3.“同课异构”要努力为教师提供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空间 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教师采用不一样的教材解读、教学思路设计和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施教,让听课教师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显然这样的研究比单一的课堂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多维视野和比较空间,从而不仅更有利于教师的参与研究,而且可以在比较中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下面是我在本次“远程培训““基本功新修炼及课堂教学策略”项目辅导过程中收集到的由宜章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提供的教学案例,提供案例的老师是谷丽梅、范红艳、罗利辉三位老师。

他们三位老师同教的教材是——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可能性》。为了便于比较,我把他们的教学设计归纳了一下,主要从:“教学构想“、”导入方式“、”课件、教具运用“、”教学效果“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解说比较表】

结语:从这几堂课的比较来看,他们明显的把单向“给予”转化为了让学生自主“习得”,在全面参与中把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体验学习发展的过程,其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四、同课异构的实践方法

同课异构的实践方法当然不是固定的,更不是僵死的,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几种基本的实践方法。

1.坚持“同课异构”教研制度

从教研制度看,我认为要做到:“三定三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执教者;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的要求,学校教研组定时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制度的落实,也将会带来设计的改变和活动效果的增强,那么,我们的活动设计究竟要怎样设计呢?我认为,活动设计要坚持一个改变,那就是——教研活动要改变过去那种线性听评课方式(“所谓线性”是指活动一般是按照一个老师上课,然后几个老师或者领导评课,而参加活动的老师主要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要建立交流探讨机制,实施参与式评议的有效活动方式。首先是上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接着是全体听课教师共同议课、评课。评课重在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及教法的创新性,关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需要,对教学缺陷进行分析。听课者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从“如果我来上这节课会怎么上”的角度去反思;上课教师要认真比较和研究与自己同上课教师的教学差异,取长补短,认真听取和对待评议意见,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和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闪光点、感悟记录下来形成研究轨迹。

2.开展校内、校际、片际、城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针对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根据教师、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可以尝试 “片内校”“同课异构”和“片际”“同课异构”联动教研模式。我们可以把本地域学校按区域分为东、西、南、北、中几个片区的中心教研组,中心组负责人(片长)负责组织片内校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地域教研员或者业务骨干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片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形式多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名校、名师、骨干教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强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展示,弱校的问题转变成了片区协作教研的资源,建立校、片之间合作攻关、共同提高的新型教研机制,从而有力地推动本地域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

3.构建“同课异构”教研网络平台 这里的教研网络平台,包含三部分:一是借助教研部门的网站,开辟本学科教研网页;二是设立“同课异构”公共邮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案、教学故事、评议、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件等都要求放进公共邮箱;三是教师通过QQ沟通、交流、传递信息。

4.“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专题化

即定期或不定期地围绕教学问题和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如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因教师水平差异,双向交流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在对比中形成教师的压力等问题,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校际、片际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5.组建“同课异构”教研指导专家队伍

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的参与和引领是“同课异构”教研向深入开展的保障。为此,可以聘请本地域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各学科特级教师为“同课异构”课题技术指导专家。专家引领的形式有学术专题报告、教学现场指导、问题会诊等。

各位老师,同课异构作为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其意义之深远。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在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唱响同课异构的旋律,不断打造出“有效课堂、智慧课堂、生态课堂”。

谢谢大家!再见!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榆阳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区教师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和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遵循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的方针,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

(一)全员性、主体性原则

校本研修要面向全体教师,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人人参与;同时还要树立起“每一所学校都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每一个教师都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的思想。

(二)针对性、实效性原则

校本研修要着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和目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要突出实效,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三)合作性、共享性原则

校本研修要搭建“大校本”平台,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促进教师间同伴互助、校际间合作交流、片区间联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四)理论性、实践性原则

校本研修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确保微观研修的正确方向,把宏观理论的统一性与微观研究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的总体要求与各校的自主探索有机结合起来。

三、研修目标

1.建设一支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我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以及学校教科主任的作用,开展校本研修指导专项培训。

2.打造区级校本研修示范基地。推进校本研修示范基地建设,创建3-5个区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力争创建一所市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为大面积推进校本研修积累经验。

3.提升校本研修水平。在各类培训中增设校本研修指导课程,积极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探索并完善“短期集中—送培下乡—远程跟进—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教师全员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我区教师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研修不得少于40学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四、研修内容

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科学段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3.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4.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五、研修方式

1.侧重课堂教学的研修: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案例分析等。

2.依靠专家指导的研修:专家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引领等。

3.凭借同伴互助的研修: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

4.通过校际合作的研修:对口支教、项目合作、校际结对等。

5.着眼专业发展的研修: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6.利用网络平台的研修: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7.确立专项课题的研修:实践积累、排查问题、聚焦重点、诊断剖析、发现规律等。

8.突出“一功五化”的研修:锤炼教学底功;转化教学理念;内化课标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校本教研。

六、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

(1)宣传学习

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使全区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积极性。

(2)制定方案

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以及相关制度,以保障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

2.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4年12月)

全面展开校本研修的各项工作,确保校本研修步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不断总结研究校本研修中的实际问题,调整优化研修方案,确保研修工作稳步健康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3.评估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

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修成果,上报总结材料。区教育局对各校和教师研修情况的逐年考核进行汇总,评选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榆阳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刘巨广

副组长:申章昌

成 员:常艳珍 高建强 高凤成 刘 杰

2.成立榆阳区校本研修指导小组

组 长:常艳珍

副组长:吴志清

成 员:赵英炳 谢海雄 杜治礼 罗 慧 方尚林 王仪荣

3.榆阳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研室,办公室主任由常艳珍同志兼任。

(二)明确职责

1.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

2.区校本研修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校本研修五年规划和工作具体方案,组织学校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负责全区校本研修业务指导与管理,抓好校本研修创新试点工作,对各学校校本研修计划进行督导检查。对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要重点加强业务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校本研修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优秀成果。

3.各组长学校的校长负责主持联片研修工作,计划安排联片教研活动,督促学科研修指导组有效开展研修工作。各学校校长具体负责抓好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工作。

4.教师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实际,选择自己的研修内容和学习方式,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和研修计划,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从自己最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进行自主研修,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完成校本研修的规定学时,并做好研修笔记。

(三)落实措施

1.狠抓校本研修规划落实

各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明确校本研修具体目标和任务,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每年重点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自主研修,每年的研修实施方案及时报区教师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

2.保证校本研修经费投入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教师培训费按照公用经费预算的5%安排”的政策规定,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提供经费保障。

3.完善校本研修激励机制

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将校本研修纳入教育督导、考核范畴,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小组和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校本研修工作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重视校本研修基地建设

各学校要在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区校本研修业务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抓好校本研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要通过组织开展自主学习、自修反思、课题研究、教学技能训练、专题讲座、集中辅导、观摩教学、同课异构、研讨交流、师徒结对、案例分析、网络学习、校本课程开展等活动,把校本研修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校本研修考勤、考核、奖励等制度,加强对校本研修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档案和教师个人研修档案,及时填写校本研修记录。

5.加强校本研修课题研究

区教研室和各学校要把加强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方法和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各自的校本研修特色,实现校本研修中的教、学、研一体化。

下载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50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含五篇)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陶佑钦 老师们好,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有两个问题要弄清楚: 第......

    中小学校本研修主题

    电子白板特点与使用介绍 中小学校本研修主题 小学语文 1、低年级段“快乐教语文轻松学拼音”。 2、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3、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找准教材训练点,培养写话......

    佳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包含内容

    佳县中小学校本研修所包含内容 目录 1、年度校本研修计划、研修主题; 2、集体研修,一学年四份; 3、自主研修,一学年四份; 4、听课记录,一学年40节; 5、教学设计,一学年4篇; 6、发表论......

    教育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最终定稿)

    教育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根据全区2014年教育工作部署和xx区教体局《关于印发2014年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

    中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总结(11篇)

    中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总结(8篇) 1)2007年度个人研修总结 育才学校谭红伟 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师应当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新理念指导实践,才会有新的教学方......

    最新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 评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表》填写指南 说明:本表属2009年开始使用的新表,共13页,填表前要认真阅读填表说明和每页下面的说明,字迹要工整,书写要认真,同一个单位公示日期、......

    中小学校本研修主题(五篇材料)

    中小学校本研修主题 小学语文 1、低年级段“快乐教语文轻松学拼音”。 2、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3、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找准教材训练点,培养写话能力。 4、如何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