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教案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教案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 成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考题选讲: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认真读图,联系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是能源生产集中分布地区,如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黑龙江的石油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产量远大于消费量,因而自给率高,但近些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加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因此能源的自给率超过中部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出曲线Ⅰ代表中部地带,曲线Ⅲ代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不能自给,其自给率低,故曲线Ⅳ代表东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曲线Ⅱ代表全国。第2题,结合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和水电可以大量输往东部地带。答案1.C 2.D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解析】
(1)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布局属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这可从上海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来分析,包括交通、科技、人才、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
(3)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课堂练习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1~3题。1.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地区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工农业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① D.①⑤⑥ 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⑧⑤ D.②④ 3.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4.关于天然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干净、清洁
② 使用方便
③
燃烧效率
④ 比较价格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全部有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现象
B.产业转移有时 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C.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D.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区域之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7.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8.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 9.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8.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这种产业转移属于
。(3)分析该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因素。
(4)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到转移对象国。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
课后随笔:
第二篇: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设计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设计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海口市第二中学 陈凯凤
设计理念
课标对本章节的要求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这条课标的重点不是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调配的具体情况,而是关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两个方面。从空间方面来分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教材先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再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还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教材还以“阅读”的形式呈现西电东送的相关内容,在最后以“问题研究”的形式探究“南水北调”工程。
从教材中的“西气东输”作为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的设计穿插较多资料、图表和探究性习题,通过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表现欲,挖掘学习潜力,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存在矛盾,;(2)理解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事例理解内容;
(2)能够阅读各种图表、资料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理解地理学的特色。
(3)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增强忧患意识,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2)、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大家有听说过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大
型工程,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建设这些工程,这样的调配对地理环境又有哪些影响?咱们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这个案例一起探讨它背后的情况。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分组活动竞赛:读图分析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明确:线路所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和重要的城市。问:是什么联系这些地区?
1、图表点拨:读图5.2“我国东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站全国的比例(1998)”
得出:东中西部各自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各地区进一步发展。能源的生
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2、读图思考:读图5.3“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分析天然气的突出优点和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提示:联系第三章第一节图3.2,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弊端。)得出:我国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资料分析:大庆油田产量在逐年递减和中西部和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资料,得出: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引导: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应该从国家层面上分析,着眼于对各产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不仅只局限于输气管道的建设,还会激活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分组讨论(分别代表西部、东部地区及整体环境,要求各方展示材料说明)西部组:读图分析图5.4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师生小结:(1)西气东输骨干工程的带动效应;(2)投资效应,促进形成锌的经济增长点。
东部组:提供文字材料分析归纳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师生小结: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组:读图对比读图5.5和5.6,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及环境的影响 师生小结:
1、我国西部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由西部向东部,东部地区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提供更多的税收,将更多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2、对环境的影响。(1)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质量;(2)对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作用。
教师补充: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不过,有利是主要的,不利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手段来克服。
延生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西气东输骨干工程的带动效应;(2)投资效应,促进形成锌的经济增长点;
(3)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4)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质量;
(5)对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作用。
教学预测和反思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展现人文的教学观,切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和谐、融洽和追求知识的乐趣中,师生共同发展。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对自然资源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知道科学技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与环境、经济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同时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三篇:贯彻区域协调发展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
第五篇:区域协调发展 (申论热点)
温家宝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中部地区,重点是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温家宝说,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援助,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好库区发展和库区移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