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 拓展模块 教案1
一、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到了北京去旅游,.最想去看看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北京城,北京人,一定要去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去感受北京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已有两千多年了。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蒙古族统一中国,元朝的皇帝把都城定在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并对大都进行了城市规划,把京城建得方方正正.正中央是皇宫,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周围便是遍布京城的四四方方的胡同和四合院,时至今日,北京的胡同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老人的一篇文艺小品文《胡同文化》,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看一看图片
展示Flash课件,看图片,听歌曲<<北京的胡同>>,思考,歌曲唱出了北京胡同什么特点?
二、学习1——4段,概括要点,掌握胡同特点
课文中哪些段落也写北京的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明确1——4段,从北京胡同方正,取名,宽窄,网络几方面写出了正,俗,多,静的特点。
三、学习6——12段,突破重点,理解文化内涵
1.歌曲唱的是“北京的胡同”,而本文的题目是“胡同文化”,因此本文的重点应是“文化”。胡同是一种建筑,怎么会成为一种文化呢?其实文化的范畴很广,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等等。民以食为天,我们就以饮食文化为例,例如四川人好吃辣,一种泼辣豪爽的性格;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一定的物质承载着一定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那么胡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胡同里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呢?
2.文章第几段提到胡同文化?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胡同文化?(第五段,承上启下,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研习6——9段
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第六段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种封闭的文化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9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
明确:四个方面来写:居住: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封闭保守的心理)
人际:过往不多(心灵缺乏真正的交流,内心是封闭的)
饮食:易于满足(惟我独尊的优越感,拒绝了外界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东西,故步自封)
处世:冷眼旁观(关键词“过”“闹”过去了,在人们心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比较阅读,展示课件(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2)“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比较阅读完之后,加深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原文口语,选择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寻常食物,形象地勾画出北京市民贫苦的生活境况和知足常乐的心理。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小结:北京人安土重迁,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怀旧情结;北京人易于满足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知足常乐的心态,北京人安分守己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谨小慎微,北京人在生活方面封闭保守的种种表象,其实质是什么呢?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忍”。怎样理解“忍”,用书上的八个字概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研习10——12段,文章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北京人的“忍”?
(1)《八月骄阳》 关键词: “ 顺民”,“安善良民”,“秉公守法”,“有棒子面就行”
(2)电梯事件 重点品味“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活画出“忍者”的形象,置身事外,冷眼旁观,逆来顺受,最后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充满调侃的语气。
四、探究胡同文化形成的根源 这样一种封闭保守,易于满足的文化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让学生深入探讨
1.北京城的建筑格局
2.北京城悠久的历史。北京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中心,面对皇权的威严,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北京城的老百姓__一介小民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忍耐,苟安,做安善良民.只有“忍”才能让他们苟活下去,面对皇权,维持草民仅有的一点尊严。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
胡同文化便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实这不仅是北京人的一种传统心态,试想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所以封闭守旧是一种民族心理,惯于忍耐是一种民族性格。
五、探究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也将最终走向没落.面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听朗读,谈感受。教师简单点拔: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六、拓展延伸
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北京人又向我们展现出怎样的文化呢?那么今天的北京还是这样封闭保守,不思进取吗?新时代的北京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呢? 学生畅谈今日北京。
二、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理解作者情感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见过废墟么?给你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
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朗读课文,找出一些用得出色独特的词句,初步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三、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与“年轻人”的心理。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楚国早已是湖北着,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人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四、深入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铁感叹就只能是种浅薄和虚华。
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五、品味语言,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六、迁移拓展:你认为圆明园是复建呢,还是保留?为什么?历史前行,还会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第二篇: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教案 文档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散文的欣赏
本单元的五篇散文具有丰富内涵。《胡同文化》用审视的眼光展示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废墟的召唤》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过万重山漫想》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据,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和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人”的首创精神,号召人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辉煌。《内蒙访古》从众多的见闻中精选三处古迹加以叙述,结合议论与抒情,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把栏杆拍遍》则再现了宋朝词人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如何对散文进行欣赏?一是抓住散文的线索,理清散文的结构,这是散文欣赏的重要的路径;二是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体察作者的感情;三是探究散文的意境;四是研究散文的语言,仔细品味散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我们要掌握语言辨析和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语言辨析即通过对所阅读的优秀文本语言的分辨、剖析,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作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以及引申开去的看法和由此及彼的联想等言简意赅地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应位置。
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审题与立意,并通过“口语交际
讨论”的自学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胡同文化》2课时 《废墟的召唤》2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2课时 《内蒙访古》2课时 《把栏杆拍遍》2课时 写作
审题与立意2课时
《胡 同 文 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3.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庄严,古老,现代„„)2.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
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4.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呢?(分组讨论)关键词——封闭!忍!
关键句: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纪,逆来顺受。
自己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谁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五、作业 1.课后习题二。本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朴实,有的典雅,还有丰富的北京方言,口语性强,极富表现力。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并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2.可以去考察你自己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
六、教后记:
《废墟的召唤》教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2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A、“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B、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5、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6、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明确: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五、归纳总结:(中心内容)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八、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①:
A: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B: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提示②: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六、教后记:
三、生字词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充塞(sâ)碣(jiã)石 嗫(niâ)
嚅(rú)
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四、词语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2.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教学重点】 课文的思路
【教学难点 】 课文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导入,“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船过三峡时速度之快。
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漫想”反映的是时间,组材。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 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快速阅读,作记号,查字典
三、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1.问: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写景部分请同学朗读(第2节)2.面对的是怎样的“奇景”?投影填空:
“万重山”之景的观感: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
作者在这里用了多种修辞以突出过万重山的观感。而这观感更详尽的则来自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请看投影: 三峡 各自特点 总特点 瞿塘峡(夔峡)雄、奇 风光神奇 巫 峡 秀、奇 雄伟壮美
西陵峡(巴峡)滩多特险 充满险情
3.齐声朗读写景部分,体会想像一下这雄、奇、险的万重山。
四、分析课文
1.找出课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作者“一个古怪的念头”缘何跳出来?熟读第二段后再反复思考和体味。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从而引发了一场上下几千年的“漫想”。1-3节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可叫作“引子”;话题就此打开,遐想展翅飞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2.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提出了“天问”式的疑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在这个总题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着眼于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然后宕开一笔,延展开去,寻找一连串问题的答案:
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比春秋战国时期“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独木船。他是否真是第一个?——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险者„„
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在他的想象里为我们塑造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敢为人先,不怕危险,不顾旁人的讥笑和阻拦,毫不含糊地登上独木船,面带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过三峡的力量就来源于那个“只是„„”的想法。这是一种朴素而又伟大的思想,是历史前进、社会发(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刻画之后,又将他漫想的触角伸向茫茫的江水,并向凿开三峡、洋洋东去的江水发问:可曾想到后来竟会变成“人的胯下坐骑么”?从而反衬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伟力。由此,作者进一步联想到另外一些“第一个人”: ①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②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③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④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
⑤新长征中“无量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的人,构成了历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就因为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而开阔、深邃。3.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在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精神。
五、思考:
1.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六、继续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第三部分)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泻千里,天空开阔,地面平旷,沙鸥在自由飞翔。这景象,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测既是鲜明对照,又构成前后呼应。只有在这个时刻,在穿过三峡之后,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为什么作者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在事业上有首创者甘苦的体验,面对三峡,他能想像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开拓通道的胜利喜悦。至于今日畅游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毕竟是古人说无法想象的。毛泽东还想象着“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何况几千年的人们。这样写,既显示了今人与古人的相通,又显示了今人对古人的超越,既显示了继承,又显示了发展。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七、结束语
同学们,原本带有神秘与幻想之感的21世纪已充满竞争气息地站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你在“一课一得”中能对“三峡精神”写点新的注脚吗?让我们拿起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去穿越更多的“三峡”!
八、课后比较本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面的异同。①内容 ②表达方式 ③语言特点 词句赏析
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变得狂暴了。
忽然,写出感情变化之大;落进,写出水势落差之大。后两句则从感觉上写出河面变得窄小,水流变得汹涌。
2.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设问——回答,字里行间演绎着的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轨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的探索精神。
四、总结
1.体会三峡的像征意义:
三峡风光神奇、雄伟壮美,但却充满了风险,今天的“新长征”犹如穿越三峡,行程是艰险的,但我们应该有敢于冲越险阻,向着既定目标执着 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本文借游三峡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的征程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2.本文由景生发联想,感悟哲理,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叙议结合是本文的鲜明特点。
本文有许多语段由问句组成,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思索的认真程度。由现实引出“设想”,而“设想”又紧扣现实,文章神思飞越,却又显得实在,很具感染力。
五、教学反思
内 蒙 访 古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节中的“赵长城”突出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第二节的“昭君青冢”。
2.难点: 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解题: 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历时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发表在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
原文共写了六节: 第一节“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文章不是从一般游览的角度,而是从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它以寻访古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对自然环境、古迹、文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并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全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本文围绕着大青山上的古长城遗址和大青山下的汉代城堡这两个中心,对历史上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文化交往作了科学的论述。文章最后说: “马克思说: ‘世界历史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现在悲剧的时代己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在内蒙古地区的是历史喜剧。但是,悲剧的时代是一个历史的时代,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时代,一个紧紧和喜剧时代衔接的时代。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促进民族间的合作和团结,共同去创造幸福的未来,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2、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生平著述甚多,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以后,始得平反昭雪。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
(三)分析课文
本文线索清晰,内容丰富,有如下三个特点:
1、围绕中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一节,围绕着古长城为中心叙述的。
顺序: 先写塞外风光,次写大青山地理形势,后写古代草木茂盛,禽兽繁多的情况,再写历史上大青山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重要地位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 详尽介绍赵长城。
第1层(89自然段)叙述赵长城的由来,并引史料介绍其地理位置、遗址情况及登临所见。
第2层(10自然段)以统一的封建帝国秦修筑万里长城作对比,称赞小小的赵国竟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赞美赵武灵王是了不起的英雄。(赵长城)第3层(1112自然段)赞扬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敢于向游牧民族学习,不拘古礼,勇于革新。
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 坚决抵御外来侵略和虚心学习胡人长处。作者认为抵御外侮和保卫人民的和平生活(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固然有功,然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更属难能可贵,尤其称得上是一个英雄。作者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还不仅仅在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作者实际上是在宣传一种观点,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相互学习。文章尽情地肯定了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了他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重点。
第二节,围绕着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为中心叙写的。
先概述古代城堡的情况,并援引文献资料印证,后具体记述两个古城遗址(塔布土拉罕和麻池乡的汉城遗址)进行评论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 细写一个“永远不会废弃的”古迹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第1层(2223自然段)述说昭君青冢的意义、方位、外观,着重指出“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第2层(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到处有昭君墓的真实原因,分清了“昭君出塞”的是非界线,极力肯定是昭君自愿出塞和亲,取得民族和解和民族友爱的功绩,并透避地阐述了和亲政策的历史进步意义,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在这一节里,读者不仅看到了青冢,听到了关于昭君墓的传说,还触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领会到附着于这一古迹上的作者的历史观点和社会理想,即民族问题的纷争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人民总是向往和平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民族友好是历史的趋势、人民的愿望。在今天民族团结友好的新时代,各族人民更应增强民族团结,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幸福的未来。由此可见,有关昭君墓的详细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这两节各自独立成章,又有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毕竟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甚至在战争期间,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作者这一观点映照全篇,不论是写赵长城,歌颂赵武灵王;或写古城堡,赞美昭君墓,都贯串了这一思想,这一条思想感情线索把前后两节缀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一节“一段古长城”是写“大青山上”,后一节则是写“大青山下”,“大青山”使前后两节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2、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如: 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
又如: 文章指出“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而在争夺时,赵武灵王击败胡人后,在北边国境上筑起一道长城,以堵住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就援引《史记·匈奴传》的记载,用复述文献的话语,说明了这条长城的起讫点。
再如: 文章肯定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说他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并引用《战国策·赵策》的记叙,来印证他敢于革新的精神,而最后得出结论“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3、描写生动
广阔的塞外: “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
秋天的阴山: “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阴山南麓的沃野:(勾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颂扬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敢于革新,说他: “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眼前昭君青冢: “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
塞外风光: “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 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五、小结
教学后记
字词注音:
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ã(名)单于chán 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子)⑵sài(边塞)⑶sâ(用于某些合成词中)词语补释: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乎:显然。P95注②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P96注①
*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亘:gâ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lòu雕刻。
*遮断:遮盖阻断。
款塞: 叩塞门。款: 叩。P100注⑾
第三篇:《1. 拓展》教案1
《拓展》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
●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拓展,增强本领,丰富知识。
●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热情。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不知道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层次2: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不知道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层次3: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知道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不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不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层次2: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不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层次3: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
教学准备 尺子、报纸若干、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快餐盒、试管、金鱼、酒精灯、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胶带、热水、水槽等。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探索和调查
1、其实,像这种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问题进行探究就是一种“拓展(开拓发展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古人曾说过“举一反三”和“闻一知十”也是同样的道理。
2、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书上的现象。瓶中的草为什么和外面的长的不一样呢?
3、学生将自己的解释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4、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5、总结:像这样用所学的知识对现象和问题进行的解释就是一种对所学内容的拓展。
6、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器材动手探究,并将自己的发现和解释记录下来。(1)两人小组完成尺挑报纸的实验(2)四人小组完成金鱼在试管中存活的实验(3)每人单独完成气垫汽车的实验(4)演示瓶子吹泡泡的实验
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都要要求学生进行初步地假设—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解释—讨论与交流。
7、像这样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拓展,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拓展的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回顾和解释
1、你还能对生活中发现的哪些现象,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呢? 让学生在解释中进一步理解拓展
第四篇:2016年高中生拓展教案1
高中体育拓展教案
一、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分析:
拓展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适应、创造、生存的能力。
该课程主要作用是通过项目体验,达到熔炼团队,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个人荣誉感,责任感等综合素质。2.学情分析:
本节课程设计主要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而且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他们,非常需要有一个正确健康的人生态度作为指引,而本课程则通过情景模拟体验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有所悟、有所行,向未知的困难挑战,充满信心与力量,全力以赴为梦想奋斗!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利用情境导入渲染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新。(2)组织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决策解决困难等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合理分工的重要性,培养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点:
学会团结协作精神,领悟细节决定成败,加强团队的有效沟通。
四、教学难点:
磨练意志,完善人格,熔炼团队,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观察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七、教学内容:
1.破冰项目: 兔子舞、互动圆、同心圆、疯狂设计 2.团队协作项目:泰坦尼克号、激情节拍、团队墙
八、教学步骤:
(一)1.整队、清点人数,学生队伍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 2.自我介绍
3.师生问好:“好-很好-非常好”
4.言简意赅的宣布课堂纪律:一相互尊重,二张弛有度 5.了解班级情况:班干部及其他同学姓名(随机)
(二)1.兔子舞:
项目要求:将班级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小组后面一位学生双手搭在前面一位学生双肩上,教官给学生动作指令,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脚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三下。
口令:口令:左左,右右,前,后,前前前 目的:活跃气氛,增强团队成员的了解和合作。2.互动圆:
项目要求:
1、握手自我介绍;
2、眉目传情;
3、怒目而视;
4、热情拥抱
目的:活跃气氛,让与会人员彼此进行交流。3.同心圆:
项目要求:所有队员站成一个圆,要求后一位队员的脚尖顶住前一位队友的脚跟,所有队员的脚都并到一起;站好后统一口令坐下,同时双手扶住前一位队友的肩膀,然后喊着统一有节奏的口号开始移动。目的: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身体接触,打破彼此之间的心理隔阂,营造良好积极的团队氛围。4.疯狂设计
项目要求:将班级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要求每个小队为一组,拼出数字0——10,最快,最完整者获胜。
目的: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将参差不齐的思想整合到一起,最终大家达成一致的思想和行动,唤醒团队意识。
(三)团队协作项目: 1.泰坦尼克号
1.项目导入: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船上的乘客(学员)须在“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利用仅有的求生工具——七块浮砖,逃离到一个小岛上。2.项目要求:
A.出发时,每一个人必须从起点踏上浮砖;
B.在逃离过程中,船员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与“海面”——地面接触;
C.自离开“泰坦尼克号”起,在整个的逃离过程中,每块浮砖都要被踩住,否则会将此浮砖收掉;
D.全部人达到小岛之后,并且所有浮砖被拿到小岛上,任务才算完成。3.项目目标:
A.创新思维拓展训练; B.应变能力的培养; C.团队合作精神培养。4.项目总结:
1、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反映了一个人头脑的清醒程度和他的应变能力;同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大程度地达成我们的目的,也是观察一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好途径;
2、在我们面临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此时就需要出现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否则大家七嘴八舌,互相不服,最后只会使得整个集体都受到损失。如何选择这个领导者是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是关键的关键是此人一定要能够服众,让大家都听他的。2.激情节拍:
项目规则:首先通过教官的声音、肢体语言等诱导,使学生进入思维定势,(小组围成一个圆圈,队长站在中间指挥协调,全队用击掌的方式喊出“我们是最棒的团队”。动作示范:双手拍左边同学肩膀一下同时口中喊1,双手拍右边同学肩膀一下同时口中喊1,双手在胸前击掌一次口中喊“我”;然后双手拍左边同学肩膀两下同时口中喊1、2,双手拍右边同学肩膀两下同时口中喊1、2,双手在胸前击掌两次口中喊“我们”„„依次类推8次,直到喊出“我们是最棒的团队”。之后,右手摆出胜利手势,集体口中喊“YEAH”。)再通过教官分享的故事,使学生意识到“相信自己,全力以赴”的含义。项目目的:通过努力争取、全力以赴地行动,战胜自己的心理极限;通过积极地去做,挖掘自己的潜能。3.团队墙
1.项目规则: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团队爬上四米二的高墙。2.注意事项:
A.身体状况良好。(心脏病,高血压,低血糖,习惯性脱臼,近期做过手术等疾病的同学禁止参加)B.运动着装,徒手翻越,不得带有硬物(如钥匙、眼镜、手表、发卡等)。
C.搭人梯、叠罗汉的方法;攀爬者面向墙攀越防止反关节受伤,只能踩人梯的肩膀和大腿,头部颈部其他关节处不允许踩踏。D.不可以倒挂在墙上,双手不可以交叉上墙。
E.其他学员将人梯和攀爬者半包起来,防止侧摔与后倒。F.不得骑跨在墙上,不得从墙上往下跳。3.项目目标:
A.建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的信心 B.通过身体接触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C.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体会团队的力量 D.了解个体多样性,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3.总结:团队的自主配合,让团队成员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加强团队成员对于自身所在团队的归属感;强调团队整体策划与协调能力.
九、课程结束,归还器材
十、教学反思
第五篇:拓展阅读1教案
拓展阅读1 课型: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
1、通读相关文章。
2、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继续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办法。整合内容: 丛书:
《失败的成功》
《坐上童话的小火车慢慢抵达》 《战胜命运的孩子》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读格言导入新课:
1、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爱迪生
2、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卜·法拉兹
3、成功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奋斗结晶。——史密斯
4、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 肯
5、成功并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加费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失败的成功》,去看看爱迪生是如何看待失败和成功的。
二、自主阅读 完成自学单
生汇报:
说一说:
1、读到文中“1200”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2、重点理解“巨人的眼里没有失败,失败,是巨人们的另一种成功。正是这种失败的成功,才使那些执着的追求者成了彪炳史册的巨人;也正是这种成功的失败,使许多本该成为巨人的人沦落成了平凡者。”
师小结: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的。
三、拓展阅读 互动交流
1、小组略读:《坐上童话的小马车慢慢抵达》、《战胜命运的孩子》
2、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生交流、汇报
例:《战胜命运的孩子》中心句: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就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呢?
例:《坐上童话的小马车慢慢抵达》中“笨孩子”拜伦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他的身边都有怎样的一群人呢?这群人带给拜伦怎样的财富?
3、小结:
读了《坐上童话的小马车慢慢抵达》,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
读了《战胜命运的孩子》,我明白了:当曾经的优势变成自身缺陷时,不要气馁,要相信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的,要积极面对生活,更好地去创造生活。
四、课后作业
继续阅读丛书《爱的馈赠》“做个胜利者”单元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