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教案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李永强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积的近似值 教材分析:
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是在前面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只是在小数乘法计算完后根据需要对乘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数位。所用的方法同求小数的近似数一样。教材通过计算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的问题,说明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和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在“做一做”及练习中一般都注明要求把得数保留几位小数,但是也有些题没有注明要求,而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材处理: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二中的习题。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买东西付款的有关例题教学,使学生理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习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然后说明小数乘法得到的积,也可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例题的答案可以让学生算出,然后通过由学生收钱来说明在实际付款时只要算到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可以按照前面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学生已有前面的基础,在这里不须多讲,让学生自己解答。其他的计算要注意根据要求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然后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第1题的两道小题,要求不同,要注意提醒学生。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小数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发现
1、老师想去买色拉油,有谁知道色拉油的价格吗?
2、出示应用题,根据回答补充完整
一种色拉油每千克售价6.85元,老师买1.7千克。应付多少元?
3、解答应用题 指名读题、列式 板书:6.85×1.7 全体学生列竖式计算出结果,并指名板演
讨论:如果你是营业员,你想收老师多少元?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已经不太常用了,付钱时商店里一般都四舍五入到“角”。
4、进一步讨论
精确到“角“就是保留几位小数?怎样把11.645保留一位小数?横式上用什么符号?为什么?如果要求精确到”分“,该保留几位小数?怎样保留?精确到”元“呢?
5、小结;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
1、按要求填空:
保留两位小数:1.954≈()保留一位小数:1.954≈()保留整数:1.954≈()
2、问: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各表示精确到什么位?取近似值时各应看哪一位?
3、近似数2.0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讨论:哪些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2.0?哪些数保留整数后是2? 汇报:1.95——2.04都≈2.01.5——2.4都≈2
4、小结:近似数2.0比2更接近准确数,因此2.0末尾的“0“不能去掉。三.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矫正)0.8×0.9(保留一位小数)1.7×0.45(保留两位小数)
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1、取积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
2.、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分别需要看哪一位?为什么?
3、近似值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五.作业:
1、练习二第1题
2、练习二第2、3题
第二篇: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积的近似值 教案
第四课时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P66例
9、练一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曾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准备题:练习十二第八题。(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名回答结果,选取几个结果说说是如何取近似值的?)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新课:
1、谈话引出例9: 生列式,板书:3.18×1.6 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2、课件出示试一试,学生读题后进行解答。指名汇报结果。
3、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求积的近似数呢
4、练习:
学生完成68业下方练一练第1、2题。
三、总结: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9、10题。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0例
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两位小数)0.2 8 6 3.2 7 2.0 4
× 0.3 2 × 1.5 × 2 8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0 8 5 8 3 2 7 4 0 8
3.2 9 1 5 2 4.9 0 5 5 7 1 2
(保留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8第1题。
课后小记:
补充的一道生活中购物的题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全班仅一人主动保留了结果,这反映出数学与生活脱离的现象及待解决与完善。但这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学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议他们保留两位,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
第四篇: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 第 8 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积的近似值 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正确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2.初步了解求积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积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教学难点:求近似值过程中的连续进位。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让学生说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 讨论:1.9736精确到十分位是2.0,这个0能不能省略? 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就是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这个0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20个0.1.2.明确学习目标。
正确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5分钟)出示例9。
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 1.自主学习导学单:
(1)用竖式计算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2)求近似数时要保留几位,四舍五入求近似数时要看哪一位?(3)结果后面用什么等号,为什么? 2.说说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写横式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于。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识。(预设12分钟)基础题:完成“练一练”第2题。说说做第⑵题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专项题: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9、第10、第11题。教师充分让学生说说每一题的思考过程。纠正巡视中发现的错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课堂作业:
1.《补充习题》第54页第1—4题。2.拓展题: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家庭作业:《课课练》第62页第一~第三题及拓展应用。
第五篇: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积的近似值》,重点是教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教学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体会。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我觉得能把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上得生动有趣,情境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积的近似值”的教学中,我始终注重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我从个人买香蕉的例子开始,我告诉学生昨天我买了一点香蕉中,大家猜一猜我付了多少钱?我还告诉学生香蕉1.8元一斤,我一共买了二斤一两,你知道我付了多少钱吗?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头的引入,一方面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主动关注自然和社会。
2.始终关注思考的主体是学生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积的近
似值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巧妙设计故意犯错用“=”、答题不用上“大约”,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强调看清题目要求积应保留几位小数,强调取近似值中应注意用“≈”,答题中应注意用“大约”)。
3.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我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中练习形式略显单一,可以多样化练习,例如:设计一些改错题,口头练习。学生上黑板练习中的错误可以保留,能唤起学生的记忆。练习设计中对数值的设计没能让学生很好的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不足之处。
教学中数学方法总结可以让学生先说,教师再总结 ,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2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从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然后质疑为什么狗的嗅觉最灵敏呢?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2.始终关注思考的主体是学生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积应保留几位小数),讨论的焦点始终关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一道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另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教学时间中练习时间略显紧张,还有一些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值得进一步探索。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3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应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应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应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5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4
在课前谈话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很生疏,真正掌握的学生很少,这时我意识到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我当初的预设有了很大的出入,那么在学习求积的近似数之前,必须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所以我在引入主题图之前,我先给学生复习了求一个整数、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重点在四舍五入时根据哪个数位进行判断,通过对几组不同的整数、小数进行取近似数,让学生演板、解释和订正,让全体同学从这个环节中掌握了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情境图顺利导入新课。
在顺利解决了教材例题之后,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理解还不够完善,我就在课堂巩固这个环节,随机加入人民币的近似数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争论中解决了这一认知难点,从而完成了对教材知识的扩充,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某些积的近似值的特殊性。
反观这节课,因为有了课前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的了解,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较准确的切入了学生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后面的'知识扩充留有余地。但是这节课学生之间交流的活动较少,练习的形式不够多样。此外,针对班上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将是后期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5
一、是从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做数学,教学中多次营造现实情景,用“‘分’后面小钱怎样处理”,“操场面积保留到哪位”等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体会近似值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在学生掌握近似值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是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教学中提供了很多让学生表达,倾听,提出自己想法的情景后体会,如讨论“分”后面的“千”怎样处理,讨论操场面积用近似值还是用精确值表示,截取到哪一位,这些交流后讨论都深化了学生对近似值的理解,丰富了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是创造性使用器材,如把例子情景化,把练习二第三题进行改造后作拓展数学内容,这样创造性使用器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能体现生活中的数学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