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6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之三 - 新概念科学
《4.6.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摩擦力的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物体的轻重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2、你们知道学校食堂里重达4千多斤的锅炉是怎样运上来的吗?(教师讲解运锅炉的情况。)
3、提问:为什么要在锅炉底下垫几根木头就能运上来?(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滚动和滑动比省力?怎样证明呢?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设计实验如何测量小车在滑动时和滚动时的摩擦力。A、相同的条件有哪些?(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B、不同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改变不同的条件?
6、估计小车在滑动与滚动时的摩擦力各是多少。
7、学生实验,测量小车在滑动与滚动时的摩擦力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为什么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为什么运动的小车失去动力自己会慢慢停下来?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运用
1、交流: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2、还有什么办法能便使我们的“滚珠轴承”转动得更灵活?
第二篇:五年级科学《滚动与滑动》教学设计
第六课 滑动和滚动
主备人 王畈小学 刘 乔
教学目标: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2、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3、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
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
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王畈小学
第三篇: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运动与摩擦力》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本课是为研究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打下基础。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测量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学生对小车“行驶”“刹车”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的差别一般估计不到,因此,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测量并比较两种摩擦力的大小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二,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机械装置。根据儿童的特点,要认识滚珠轴承的作用,通过动手做一个“滚珠轴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认识滚珠轴承将为下一课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但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跟摩擦力的关系还不太清楚,因此本节课先从学生熟悉的小车入手,观察、体验和认识车轮不同的运动方式滑动和滚动,从而发现问题,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运动方式有关?进而产生猜想,再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整理得出结论,根据掌握的知识再次进行探究将课程延伸,为下节课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观察、实验,能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通过观察、思考,能说出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通过制作,初步了解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出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摩擦力的对比实验,并通过实验,证实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能用简单物品模拟制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记录真实数据。
2、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评价设计】
1、通过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动手实践完成实验的情况,达成对科学概念目标一的评价。
2、通过观察学生回答联系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况,达成对科学概念目标二的评价。
3、通过观察学生制作模拟滚珠轴承的情况,达成对科学概念目标三的评价。
4、通过观察、检测学生对比实验和模拟滚珠轴承的完成情况,达成对探究能力目标一、二的评价。
5、通过观察学生实验中的测量记录表和实验之后小组汇报的情况,达成对科学态度目标的评价。
【学习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证实小车轮子的运动方式(滑动还是滚动)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学习难点】
设计并完成车轮滑动、滚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小车对比实验工具一套、悠悠球。
学生:小车及配件、测力计、6个钩码、学习单、计算器、橡胶盖、塑料球。
【学习过程】
一、实物导入,观察体验车轮的两种运动方式。
1、观察体验
同学们,在我们每个小组的材料盘中都有一辆载有重物的小车,大家可以把它拿出来,四人小组轮流在桌面上推一推,拉一拉,观察正常行驶的小车的车轮是怎么运动,刹车时小车的车轮又是怎么运动?
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填写学习记录单。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体会
4、课件展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引出课题。
二、提出问题,猜想。
1、引出问题
车轮滑动时感觉怎么样?车轮滚动时感觉怎么样?
2、连续猜想
为什么你感觉滚动比滑动时省力、省劲?
车轮在桌面上滚动的摩擦力大还是滑动的摩擦力大?大多少?估计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亲身体会和已有知识出发,学生上节课已经认识了摩擦力,因此,会说出摩擦力和物体滑动和滚动这两种运动方式有关,程度较好的同学可能直接就猜想滚动的方式移动物体摩擦力小,省力。便于下一环节探究物体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三、设计完成实验。
1、分组设计实验
四人小组根据学习单前半部分内容交流、填写完成实验设计。
2、分组测量、整理数据,完成实验。
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有序高效地进行实验探究学习,体现做中学的理念,教师适当的提出意见。
四、汇报交流,教师反馈。
1、汇报交流
小组集体上台,以科学发布会的形式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教师汇总展示数据。
2、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3、分析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数据可能各不相同,但结论是一致的,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完成由小概念建构到大的概念。
五、概念延伸,拓展应用。
1、介绍常见的轴承。
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机械装置。
2、四人小组做一个“滚珠轴承”,体验作用;展示并提出改进意见。
3、结合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的例子还有很多。
设计意图:将学生学习的知识拓展到具体的应用;体现科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读出来的,是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自己做出来的。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虽然滑动摩擦力远大于滚动摩擦力,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滑动摩擦力,课后请大家继续留意生活中有关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延伸科学。
板书:
滑动与滚动
滑动大
相同的物体摩擦力
滚动小
第四篇:滑动与滚动教学反思(模版)
滑动与滚动教学反思
本课是紧接着《运动与摩擦力》安排的相关内容,并可以认为是前课的延续继续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本课开始依然采用从生活情境中出示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拖动一桶水和滚动一桶水的用力情况,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自然的发现滚动比滑动省力,相机追问其原因,联系前面学习的运动与摩擦力,学生立即作出猜测:可能是滑动比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在此处则引导学生明确滑动和滚动即物体在物体表面的两种运动方式,从而步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设计时学生只意识到了变量:要测物体滑动时和滚动时的摩擦力进行对比,却忽视了保持不变的因素,提醒学生影响摩擦力的其他因素还有吗?我们要考虑吗?怎样保证只是因为滑动和滚动的运动方式而影响摩擦力?学生很快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控制变量。接下来抛给学生问题:怎样根据提供的小车改变使其滑动和滚动呢?此处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动手尝试,他们情绪高涨、思维灵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动手,很快一种种办法应运而生,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其中有些材料的准备都来自于学生的想法,而有些妙法实在是超乎我意料,其实换做是我也许都难以想到,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些聪明的小家伙是如此富有创造性!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得出了结论,并且还发现原来事实比他们估测的大的多。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后,依然设计了将所学知识还原于生活,让学生谈了谈为什么刹车后很快会停下来,紧接着又给学生介绍自行车上的滚珠轴承,通过演示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因为内外圈间有滚珠,这样只有外圈转动着,且特别轻便。又安排学生自制了滚珠轴承,感觉手转动时不同的力,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到滚动比滑动时摩擦力小,因此能省力。科学课的结束不因以一堂课的结束而结束,在于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最后又同样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是不是在生活中人们都在减少摩擦力,有没有故意增大摩擦力的例子。虽然是留给学生课后思考的,但挺令我感动的是,学生在下课时就兴奋地跑来跟我说了一些例子“老师,下雪天人们会在轮子上绑上链条,防止打滑;玻璃杯的把柄上要装上带花纹的塑料。。”看来学生从某方面而言还是挺喜欢科学的,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细致地准备
第五篇:教科版科学《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
滑动与滚动
南苑小学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观察、实验,能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通过观察、思考,能说出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初步了解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出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摩擦力的对比实验,并通过实验,证实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记录真实数据。
2、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证实小车轮子的运动方式(滑动还是滚动)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车轮滑动、滚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小车对比实验工具一套
学生:小车、弹簧测力计、载重物(钩码)、学习单、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观察体验车轮的两种运动方式。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汽车有哪些运动的方式?
2、滑动与滚动概念介绍,联系实际例子辨别这两种运动方式。
3、出示小车,实验时小车车轮有哪两种运动方式?滑动时怎么办,用什么方法?
二、提出问题,设计完成实验。
1、引出问题。我们前面刚学过《运动与摩擦力》一课,小车车轮在桌面上运动时有没有摩擦力?
2、连续猜想。车轮在桌面上滚动的摩擦力大还是滑动的摩擦力大?实验要怎么来做?
3、设计实验(1)研究的问题?(2)需要些什么材料?(3)实验的时候要改变的条件?(4)保持不变的条件?(5)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4、分组测量、整理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5、数据汇总,分析交流
小组完成后到台上汇总,展示数据。学生汇报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
6、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7、分析实际问题
(1)前几节课我们做小车实验时,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运动的小车失去动力自己会慢慢停下来?(那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
(2)那么汽车、自行车刹车都是采取阻止车轮转动的方法,为什么车轮停止转动,车子就能很快停下来?
三、概念延伸,拓展应用。
1、介绍常见的轴承。
(课件出示图片)在车辆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观察滚珠轴承的构造,说说滚珠轴承的运动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在自行车的这个部位要用到这样的运动方式?
(其实很多部件中都用到了滚珠轴承,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机械装置,它可以减少摩擦力,以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2、还有什么方法使滚珠轴承转动的更灵活,进一步减少摩擦力呢?
3、课外延伸
板书:
滑动与滚动
滑动 大 相同的物体
摩擦力
滚动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