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 比例的基本性质下册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 比例的基本性质下册数学
教案
第三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⑴ 3:5和18:30 ⑵ 0.4:0.2和1.8:0.9 ⑶ 5/8:1/4和7.5:3 ⑷ 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第 1 页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 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出示例4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⑵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思考3/6=2/4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 规律,再验证)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第 2 页(2)做“试一试”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做“练一练”(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 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5:3=():4 12:()=():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3.做练习十第1.2题
五、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
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第 3 页
第二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34。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让学生经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体会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的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
2、原型: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3、探究的问题:(1)如果给出比例的两个外项,能否知道比例的两个内项?答案唯一吗?
(2)观察写出的比例,有什么发现?(3)如果写成分数形式,该如何相乘?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4组比,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1.6=60:40)
(二)探究与解决:
1、介绍比例各部分名称(1)2.4:1.6=60:40 比的各部分都有名称,前项和后项,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鼓励。
教师介绍:在2.4:1.6=60:4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60”叫做比例的内项。
(2)让学生试着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课件出示两组比例,指名让生说一说。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比例:24:()=():4 猜一猜,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学生猜想:12和8、6和16、2和48„„(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还有不同答案吗?你能举出不是整数的例子吗?答案多不多?能不能说完?
(3)观察这几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内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认为举例验证一下。怎么举例验证呢?
(4)小组活动: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
由小组成员写出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5)通过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6)课件出示3:8=9:4,为什么内项积不等于外项积? 学生回答:这不是比例。
教师提示:看来,内项积是否等于外项积,是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7)教师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3、分数形式如何相乘?
(1)比例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让学生写几个比例。(2)让学生指出分数形式书写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3)让学生求出内项积和外项积。(4)是如何相乘的?
学生回答:交叉相乘。
(三)训练与应用 1、34页“做一做”,让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进行判断。
2、练习六4题,让学生明确是晴天和阴天的天数之比,先写成比例的形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也可以求出比值进行判断,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便,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评。
(四)小结与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这节课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
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下面我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教材的解读、对目标的预设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向大家作简要的阐述。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概念课,但我并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现学生“活生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说教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教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我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
说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发思考
通过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制作有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 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p33的做一做)。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也可以是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在这里的时候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然后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揭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及时进行练习(p34的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基础练习
1、写两个比值是4的比,并组成比例;写出两个比值是1/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习: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6×16 = 8×12 3×40=8×15)这个练习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 a:b=():()这个练习意图是让学生在有未知数的方程中学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说板书设计]
通过简单明了的数学式子反应出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四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4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一、漫步金沙滩——自主研学,情益起航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课前呀大家对本课内容已经进行了预习,(投出预习单)那下面呢请你把所有的预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先别着急,在开始之前先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你来读一下。
生: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组织,按照④号→③号→②号→①号的顺序依次发表看法。
2、当一位组员发言时,请把自己的预习单放在中间,其他组员边看边听,记录员做好笔记。
3、组长进行总结,并做好汇报准备。学生交流时间,教师巡视搜集信息
二、扬帆月亮湾——合作研讨,情益激扬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哪个小组愿意先说一说你们组的想法? 生上讲台介绍各部分名称
生:我先来汇报我的预习情况,大家看,这是我根据比例的意义举出的比例(),在这个比例中,组成比例的这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在这个比例中是()和();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这个比例中是()和()。
通过预习我还知道,这个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是(),在分数形式中,()和()仍然是外项,()和()仍然是内项。大家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没有疑问,谁还愿意交流你的想法?
(再找一个同学,按照上面的说法汇报,如果没有写分数形式)师:哎,你能不能把你写的这个比例的分数形式写在黑板上? 生写分数形式
师:那你给大家说一下他的内项和外项好吗?
生:在分数形式中,()和()仍然是内项,()和()仍然是外项。
师:同学们,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非常正确,请回。掌声感谢刚才两位同学勇敢而又精彩的发言。这两位同学表现的非常大方得体,为我们开了个好头,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看来同学们对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ppt 师:大家注意看,在这个比例里,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位于两端的2.4和40是(外项),位于中间的1.6和60是(内项)。这个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在这个比例的分数形式中,内项和外项是交叉相对的,2.4和40依然是(外项),1.6和60依然是(内项),也就是说,虽然表示形式不一样,但各项的位置都是一样的。现在明确了吗? 师:好了,这里还有两个比例谁会填? 生:。。。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非常正确,请坐。现在呀大家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那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预习单的第二题。(屏幕出示预习单)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我来汇报一下我的想法。我的比例是 1:2=2:4,在这个比例里,外项1×4=4,内项2×2=4,4=4,所以我的发现是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为了验证这一发现,我又举了一个比例3:6=4:8,在这个比例里,3×8=24,6×4=24,24=24,所以内项之积也等于外项之积,这是我的想法,大家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那谁再来说说你的发现,你的发现很重要。
师: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你能帮我解决一下吗?如果是比例的分数形式,规律相同吗?你们有这样的疑问吗?干嘛不问?
生:在分数形式中,内外项是交叉相乘的,也就是说(再找两个同学上黑板说发现,形式一样)
生3:。。这就是我的发现,大家的发现和我一样的举手? 生都举手
生3:某某某,你说说你的发现是?某某某,你的发现是?看来我们都得出了一样的结论,就是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谢谢大家
师:掌声感谢刚才三位同学,大家看,在我们的共同交流中又获得了知识,说明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喜欢这样一个团结的班级。既然每个人的结论都相同,那每个人都加一分。哎,大家想一想,虽然每个人的比例不同,却得出了一样的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那同学们知道这个重要规律叫什么吗?
生: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大家知道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请同学拿出课内探究,想一想,填写。谁来说一说?
生1:生2:
3、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
师:非常准确,请坐。看来大家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的不错,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大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先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猜想,接着又通过举例来验证了这个猜想,最后呢才形成这样的一个结论,其实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问题的过程,同学们真的是太厉害了,我们共同为自己点个
赞!(板书:猜想——验证——结论)下面呢我们就应用这个结论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拿出课内练习,做这样的两道题。
师:可以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结果? 学生汇报,投影回答
生:第一个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7×=1,外项0.25×4=1,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所以可以组成比例为0.25:7=:4。第二道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外项1.2×5=6,内项积不等于外项积,所以不可以组成比例。大家同意我的做法吗?谁还有疑问?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1:我来说一点我的想法,这两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来做,也就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第一道0.25÷7=
1,***8÷4=,比值相等,所以可以组成比例。第二道1.2÷=,7284544÷5=,比值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大家听明白了吗?这就是525我的想法。
生: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请坐。大家觉得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生2:我更喜欢。。因为。。
生: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如果你和我的答案不一样的话请更正过来,谢谢大家。
师:好,感谢这位同学,汇报的非常详细,看来有做老师的潜力。这两道题全对的举手,好,组长给加分。同学们,刚才的两种方法呀都可以用来解决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邓小平爷爷不是说过嘛,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三、探索欢乐谷——拓展延伸,情益深长
师:好了,同学们,对于刚刚我们所探讨的这些问题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要是没有的话就到了证明自己的时候了。请同学们完成达标检测。
师:做完的小组,先小组内互评,把有分歧的题目画出来,待会我们再来交流。
师:请同学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这里来,仔细观察黑板上的8个比例,认真思考像这种告诉我们一个乘法算式,让我们找出所有的比例,我们应该怎样有规律的将他们写出?给大家一点时间,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生:24和3作为外项时,可以写出四个;8和9作为外项时,又可以写出四个
师:谁还能再说得具体些?
生:24和3作为外项时,8和9作为内项,8和9交换组成两个比例;24和3互相交换又可以组成两个比例;24和3作为内项时,8和9作为外项,8和9交换组成两个比例,24和3交换又可以组成两个比例,一共8个比例。
师:根据刚才同学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每个乘法等式中,等号同边的两个因数既可以同时做——外项,也可以同时做——内项,结果——不变
师: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又解决了一个难题。组长赶快给全对的同学再加一分。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题你会吗?0.4 :()= 12 : 3(有时间就说,没时间就不说)
生:0.4×3÷1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它转化成乘法算式,就变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方程
师:(看来大家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的非常透彻了)(同意吗?)其实呀,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应用——解比例,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预习课本42页的内容。
四、回顾反思
师:好了,不知不觉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真舍不得你们,(你能告诉老师你收获了什么吗?)
师:数学其实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学,只要你愿意走近它,他就会来靠近你。希望你们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学会经历这种先猜想、再验证、最后总结的过程,好吗? 生:好
师:课下组长把每组的分数统计好找老师兑换相应分值的礼品。非常感谢同学们陪伴老师上这一堂课,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下课,对台下的老师说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
第五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五年级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科目: 数学 班级: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5章第1节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 课件
课件链接: 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在我们山东半岛有一座啤酒飘香的城市,你知道是哪个城市吗?对,青岛的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出示信息图: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出示表格)
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
运输次数 运输量(吨)
第一天 2 16 第二天 4 32
师: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吗?
请同桌合作提出问题,看谁的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多。
师:谁来说一下你想到的问题?
师根据回答,将答案写黑板上。:16; 4 :32;:2; 32 :4;
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师:请观察这两个比(16:2;32:4)看能发现什么?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师:它们的比值相等,我们就用等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师: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你能给比例各部分起名字吗?
板书:16 :2=32 :4
内项
外项
杨玉霞:让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中理解了比例的意义,知道了比例从生活中来,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练一练:
①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交流的重点是怎样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②判断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和12∶9,7∶4和5∶3
3.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16:2=32:4中,除了它们的比值相等外,你还发现什么?师:谁愿意谈谈自己的发现?
李宗海:教师要给予学生较多的探究空间,放手让学生猜测、验证,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你们这个发现是不是一个规律呢?请同学们来验证一下。
师:对,在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这在数学上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以上比例中的两个比,如果写出分数形式,该怎么写?
师:观察这种比例形式,看你有什么发现?
3.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判断组成的是否正确。
(1)40 :2 = 60 :3(2)
4、根据比例的性质,你能写出一组比例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拓宽应用。
1.连线:自主练习第3题。
2.填空:自主练习第4题。
3.自主练习第5题:
总结:说说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