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与评价案例(范文模版)
教学与评价案例
“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案例1——“氧化还原反应”(必修)第1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点知识。该内容教学可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综合泊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食品脱氧剂作用的探究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本质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1】实验探究食品脱氧剂的作用。【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还是定量水平)。
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
2.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2】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
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
【学习任务3】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模型。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
3.问题解决
【学习任务4】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并讨论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方案。【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学习任务4教学流程图
【案例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它不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而且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1.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
“月饼盒中为什么要放一个小包装袋?”“包装袋里面有什么物质?”“这种物质能起怎样的作用?”正是这些真实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迫切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从生活世界走进化学世界。“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如何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些真实的问题促使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和讨论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增强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信念。
2.注重基于“学习任务”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学习任务是连接核心知识和具体知识点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知识结构化的重要环节。该教师共设计了4个学习任务,重视和发挥学习任务的素养导向功能。“学习任务 1”突出“实验探究”;“学习任务 2”强调学科本原,体现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从“物质”到“元素”再到“电子”,从“宏观”到“微观”;“学习任务3”注重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显性化;“学习任务4”从STSE视角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社会价值,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注重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显性化
“结构化”是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的有效途径,“结构化”水平直接决定着素养发展水平。该教师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引导学生从宏观(元素化合价)与微观(电子)、质(有合价升降、有电子转移)与量(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代数和为0)两个视角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认识思路,并用框图的形式对这一认识思路显性化,学生按此认识思路就能够进行迁移,对大量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4.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不能游离于化学教与学之外,应与化学教与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该教师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学习任务与评价任务、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整体性、一致性设计,通过学生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方案设计等活动中的表现,运用提问、点评等方式,对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给予准确的把握,并给出进一步深化的建议,充分发挥了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
“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案例2——“氯及其化合物”(必修)教学设计
“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应学习的重点内容。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和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该内容可安排两课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学习,可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预测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发展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关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
(2)通过含氯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过程,建立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联。(3)通过设计氯气泄漏处理方案、自制家用含氯消毒剂等活动,感受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信息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氯气与水反应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与点评,发展学生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3)通过对含氯物质转化关系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及其转化思路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4)通过对氯气泄漏处理方案、自制家用含氯消毒剂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在线学习和交流
【学习任务1】课前,利用在线学习的平台观看微视频,完成作业并提交,通过“工作坊”等交互空间在线提问和交流。
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
【评价任务1】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研讨改进和实施
【学习任务2】汇报、改进和实施实验方案。
【评价任务2】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系统设计水平)。
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
3.概括反思和提炼
【学习任务3】讨论、汇报对含氯物质转化关系的梳理情况。
【评价任务3】发展学生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路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
4.问题解决和展示
【学习任务4】真实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和交流,在线展示改进后的方案并相互评价。【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真实问题解决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及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学习任务4教学流程图 【案例说明】
本案例为两课时的单元整体设计案例。“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和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应用广泛。本单元的学习过程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1.线上线下结合,突破学习场域
本节课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线学习的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提供作业展示和交流空间。线上推送资源的内容围绕学习主题,包括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文献节选、公共事件链接等。学生根据需求,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安排进行在线学习时间,提交学习成果,参与“工作坊”研讨。课前在线学习为课上学习活动作好准备,课后延伸学习使学习目标达成度提高。教师利用交互空间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并通过课程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诊断和提炼共性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活动,提高活动效果。上述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延长了学习时间,拓展了交互空间,整体突破了学习的场域。
2.单元整体设计,实现深度学习
本案例对目标——任务——活动进行了单元整体规划,包括线上线下的整体规划及两课时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学习过程中学科活动和实际应用活动融合交叉,学科活动主要是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际应用活动主要是解决与含氯物质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同时,概括物质性质、厘清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视角和路径。在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迁移学科知识、认识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3.活动层层递进,发展核心素养 本案例包括4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包括2~3个学习活动,活动的设计指向学生的能力进阶,即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进阶,学生在完成任务、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氯气化学性质的探究任务,在物质性质类型的活动中获得探究能力、素养发展。在具体的活动中,将探究任务进一步分解成4个活动环节:(1)课前预测性质、设计方案,诊断学生已有的探究水平;(2)课上对预测的性质和设计的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使学生从基于经验事实预测物质性质的水平发展到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预测物质性质的水平,从基于实验经验设计方案的水平发展到依据氧化还原思路设计方案的水平;(3)改进氯气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案,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方面从孤立水平发展到系统水平;(4)实施实验并获得结论,发展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推论反应实质的推理能力。
4.思路方法外显,促进自主迁移
本案例中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经历多次交流研讨和概括梳理活动,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或以“工作坊”为单位合作。用图示、海报等方式呈现任务完成的结果。上述结果实际上是学生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进行真实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的外显,这种外显的思路方法需要学生间的紧密合作、师生间的深入追问,通过对自身思维过程的深刻反思才能提炼出来。外显的思路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面对陌生情境、陌生问题时迅速地进行情境关联、问题归类,从而实现自主迁移,利用已有的化学学科知识和认识思路与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桐梓县茅石镇茅石中学:黄映
一、教学案例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挑选出来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核对实际活动的反思。目前对教学案例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着解决这 些问题的方法。
2. 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 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 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
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能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 现象。
4. 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实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未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渔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还常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每个教学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内容
教学案例评析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感受和分析,学习、领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教学案例评析要重在“分析”,力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1.分析教学案例中的理论要素
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观点,要认真研究哪些教学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质量观、学生观,哪些教学行为注重了从认知的角度或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去展开教学。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从中学习和体验从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促进教师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从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2.分析教学案例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景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分析要着重于其对教学的启示,即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又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使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关注案例中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
3.提出对案例中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 评析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教师要对案例中的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师独到的改进意见,这应该成为教学案例评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教师一旦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可以增进教师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并以此达到理解这些教学案例背后更为深远的教育教学意义的目的。
三、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撰写教学案例法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2.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
3.实事求是。分析案例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评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讲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入与分析之中。
4.论述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闪光点或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5.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物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
总之,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景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分析要着重于其对教学的启示,即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又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使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关注案例中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
第三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案例二:Pumpkin and Jack-O-Lantern(大班)
活动目标:
1.使用英语描述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装饰南瓜、巫婆、蝙蝠、黑猫、鬼、骷髅、黑蜘蛛等。
2.南瓜形状的纸板每人一个。
3.教师事先用南瓜形状的纸板制作“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
活动过程:
1.学习句型“They are the same”和“They are different”。教师采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大小不同的蝙蝠,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the same”。
教师出示“Pumpkin(南瓜)”和“Jack-O-Lantern(南瓜灯)”,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引导幼儿区分和表达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2.制作南瓜灯。
教师出示“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请幼儿说出它们的英语词汇。
幼儿制作南瓜灯。教师巡回观察,并问幼儿:“你想做哪种表情的南瓜灯,高兴,悲伤,恐惧,还是生气?”
全班幼儿每人制作一个南瓜灯。3.“trick or treat”游戏。
教师请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幼儿手提自己制作的南瓜灯,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与他们玩“trick or treat(恶作剧,还是款待)”游戏。一些幼儿对这个游戏感到陌生,只是跟着教师唱“Trick or treat.Smell my feet.Give me some thing good to eat”,但没有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只有部分幼儿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玩游戏。游戏在进行1分半钟后结束。
在本案例中,教师不恰当的指导语影响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使学生陷入定势模式,从而为他们带来一定的成功。”〔5〕教师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指导与建议对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会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因为教师一句不恰当的指导语,幼儿可能会失去思考、创造的机会。在本案例中,制作南瓜灯环节应该是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好时机,但是教师不恰当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兴趣。教师在巡回观察时规定了幼儿只能从“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表情中选择一种表情制作南瓜灯,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不利于幼儿学习用英语表达更多的表情词汇。
在案例二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幼儿玩“trick or treat”游戏。这是幼儿与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互动的环节,教师希望在模拟真实情景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但由于一些幼儿对游戏感到陌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只是跟在教师身边唱歌,游戏活动仓促结束。这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幼儿对隐含在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文化的感悟,导致幼儿对异国的万圣节活动感到陌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活动,体会不到活动的乐趣。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虽然具有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理念,但在将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为方面存在欠缺。案例一中,教师试图整合数学活动与英语活动,但是在制订活动目标、组织活动实施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制订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高有限;案例二的教师试图将英语活动与主题教育整合,但是未能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足以支撑英语学习的经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幼儿园缺少合格的英语教师,缺少英语与中文主题整合的课程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对幼儿的多元文化导入等都会导致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能力。
第四篇:体育教学评价与案例重点
体育教学评价与案例
1、体育教学评价分类
① 根据评价视角分: 教师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学的随时反馈;学生的平角活动;其他的评价方式。② 根据教学过程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③ 根据评价标准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④ 根据评价的量化程度: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⑤ 根据评价主体分: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⑥ 根据评价视角分:一元评价;多元评价
⑦ 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2、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功能)
① 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选拔学生(选拔目的)
② 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成绩(甄别目的)
③ 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进步(发展目的)
④ 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激励学生(激励目的)
3、各种体育教学评价的分析(P4—6表格)优点、缺点等
3、听课记录包括:成功、不足、改进建议、疑惑之处和感悟
4、评课包括:教学效果、教材处理、教师基本功、_________
5、教学反思包括: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心得体会
6、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的主要方法:互评、互议、学习同行有点、指出同行不足等。
7、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的主要手段:日常教学观摩、教学评议、教学课评优活动、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活动、教学总结等。
8、在进行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时应注意:
①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的具体环节入手,用公认的等级和分数进行评价,以求客观标准。② 要把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更多地看成是业务性和探讨性的评价,不要过多地将评价与功利性因素联系起来。③ 评价要将教师的自评与同行评价和好地结合起来。
④ 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形成民主、和善和虚心学习的氛围,要将评价与师德教育相结合。
⑤ 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可多采用“公开课”或“评议课”的形式进行,以便有的放矢。
⑥ 主持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的领导要熟悉业务并了解体育教学改革形势,使评价有正确的方向。
9、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认为人的智能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①言语——语言智能②音乐——节奏智能③逻辑——数理智能
④视觉——空间智能⑤身体——动觉智能⑥自知——自省智能⑦交往——交流智能
10、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评价的启示:
① 评价的标准具有多元性;
② 评价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③ 评价的来源应该是学生的活动;
④ 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
⑤ 评价的方式尽量采用档案袋和活动法。
11、什么是全人观?
①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
③ 学生的智力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12、构建主义思想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飞联结。(填空、判断)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
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法
构建主义思想对教学评价的启示P613、后现代主义与教学评价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已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了大舞台。
14、后现代主义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① 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
②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
③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和判断。
15、新课程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
① 关注学生发展②强调师生成长③重视以学论教(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情感评价——布鲁姆(P21——)
16、评价目的的功利化表现在:(对学生评价的误区、传统评价的误区)A.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B.评价是为了证明学校
C.评价是为了控制学生
17、奥苏泊尔将“接受学习”分为有意义接受和机械接受
18、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学会理解和思考;学会掌握和运用;学会分析和归纳;学会探索和发现;学会质疑和批判;学会合作和分享。
19、叶圣陶说:“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教师讲课。”
20、表征价值判断的工具也属于评价工具的范畴,通常有:分数,等第,评语,冠名(特殊的等第和评语)
21、评价工具的历史变迁: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单向度发展
②从主观到客观,再到主客观相结合的螺旋式发展
③由多元到单一再到多元化、综合化的交替发展。
22、我国教育评价活动的发展分4阶段:
①古典教育评价萌生期,公元606年以前
②科举时期,公元606年至公元1905年
③近代教育评价活动期,1905年至1945年
④现代教学评价发展期,1949年至今
23、标准化测验的设计与实施不是教师个人能完成的,标准化测验的题型过于“客观化”,忽略了主观性试题的作用
24、论文式测验:
优点:①题型相对简单②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评价、判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运用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③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
缺点:①试题两少,覆盖面小②强调的中心不易把握,即容易跑题③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
25、客观式测验:
优点:①解题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题量较大,覆盖面广;
② 答案唯
一、确定,评分客观,题量大减少了得分的偶然性;
③ ③阅读方便迅速,便于对试题进行分析调整;④便于储存和交流
缺点:①因为答案固定,考察不出学生的高级能力;
②因为只看答案,所以考察不出学生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看不出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过程;
③对于单一的试题,学生有猜测出答案的可能性;
④命题难度较大,对命题者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
26、问卷调查:
优点: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②样本大小可以灵活掌握;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
④可以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态度、自我意识、价值观等获得初步的线索。
缺点:①问卷回收率不高;②获得的信息不真实(有意或无意的);③对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不到满意的回答
27、访谈记录:
优点:①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直接见面,加深了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之间的沟通;
④ 访谈者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掌握和控制访谈内容、节奏和气氛等;
⑤ 访谈不受文字能力的约束,任何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接受访问,而且往往能发现一些不能用语言。文字来承载的信息;
④访谈不用于问卷不存在回收的问题。
缺点:费时、效率低。
28、作品分析:
优点:可以看到坐着的思想动向,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发展水平及才能倾向
缺点:分析者要有足够的知识经验金额分享技能,要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29、档案袋:
优点: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激励学生发展自我评价技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反思型学习者;促进教师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交流 缺点:和其他性质评价工具一样,对不同学生的档案袋很难找到比较一致的评分标准,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设计、管理和为学生提供
反馈信息对于教师来说负担较重,需要相当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30、主观式测验的注意事项:①对试题的限制要适当
②题目的数量要多一些
③一般不采用选答题
④主观式测验的评分标准还是要明确化、精细化
31、问卷的注意事项:①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发问者应与被调查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否则将问不出实情
②足以问卷的行文,力求简单明了,易于回答
③对问卷收集的信息,发问者应负责保密,这是问卷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④问卷设计好后,要进行分析、试测,以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2、访谈记录的注意事项:①访谈时切忌漫无目的的“漫谈”,访谈前最好有一个计划并选择好时间、地点,做到心中有数
②访谈时一定要注意交往的原则,做到亲切、民主和友善,不要人为造成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角色意识
③访谈的过程中要灵活掌握程序节奏,注意体会现场的气氛,以免造成误会和不愉快
④整理访谈记录时要实事求是,不能有偏见,没有记录完整的地方一定不能凭主观印象添油加醋
第五篇:《敬畏自然》教学案例与评价
《在山的那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这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和深刻的影响。教师一定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牢牢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迸出思维的火花,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从体裁上讲,这篇新诗放在本单元的首篇,可见它的重要性。与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相比,现代新诗从写作时间到所取得的成果来说都有自己相对的局限。但是,新诗体现了现代人在复杂多变的现代性语境下复杂纠葛的现代意绪,创设性地运用现代汉语,这都与现代人的情感相一致,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接近与共鸣,也更易为学生接受。新诗教育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对他们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乃至健全的人格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诗歌的语言无疑是各种文体中最具创设性的,优异的诗歌,足以打开读者心灵上通往世界和语言的窗口,照亮心性,愉悦性情。正是因为诗歌文体对语言相当高的要求,那么学生在阅读、品味诗歌并尝试写诗的时候就自然会增加对母语的认识以及运用母语的能力。此文会带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感受,并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这首新诗的学习,也为后续的现代诗歌(例如九年级上册1单元)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学习方法上与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就学习方法而言,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学习,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初中语文要求学生能独立借助工具书学习,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知识结构而言,小学语文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和运用,初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课文的阅读与分析。本课是诗歌,它的意蕴深刻,学生难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体会诗的情、理、意等。这加深了他们对内容理解的难度,再加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心理上会有紧张感和胆怯感,这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好在他们对现代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此外,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还要提高朗读能力。”(1)理解、运用重点词语;理解文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2)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通过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与哲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三、教学重点
《新课标》要求“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并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上。
四、教学难点
这首诗的作者是当代诗人王家新,作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所写的文章其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其隐晦性表现在“山”与“海”的象征义上,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对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首先,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时,以钢琴曲《海边的星空》配上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我把教师朗读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赏析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学生讨论与教师启发想结合,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
在本课的学生活动和学法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情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寻找问题,归纳整理,分组讨论,写写说说,力求课堂的高效、健康与和谐。
教学反思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当人类顽强地从刀耕火种一路走来,本该站在高高的云端无比骄傲的时候,却尴尬不已地发现了自己 的无知和愚昧。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厉,人们 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也日渐深沉。
于是,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就成了 《敬畏自然》这堂课的重中之重了。
为此,我努力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动态,制定了一个既教学 又育人的教学目标,并精心地安排了教学环节来完成目标。由于 “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加之 文章的议论性、说理性很强,所以在理清文意体会文章主题方面 很容易入手,学生一点即通。
至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自然观方面,则采 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四边互动形式和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收 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个性见解的发表是本堂课的亮点。摒弃了空洞乏味的说教,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并通过讨论得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开阔视野,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环保问题,从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思考。
通过检查学生以活动小组开展的板报展示活动,看到了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树立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思想观。通过参与了由班委会组织召开的“我为环保添块砖”主题班会,更进一步体会到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高涨的环保热情。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时间过于紧凑,个别环节时间稍显不足。
<敬畏自然》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在导学这篇课文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p2)。对本课的教法我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学的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之初采用情景导入法,先让学生看《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由于使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我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既教给学生方法,又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探究学习时,我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学生发言、总结。这样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据此,我在学生学完课文内容后,让每一位学生以《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从我做起,从而,增强了每位同学的环保意识,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这节课我能紧扣课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和学法,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