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及反思
确定起跑线教案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确定起跑线。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跑道的起跑线。教学设计
一、自学
1、跑步比赛。
师:小狗和小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跑到,D处。对于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公平)为什么会不公平。生: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师:那它们到底相差多少呢?请同学们起算一下。生计算并反馈小狗:314×10=314();小兔:314×(10+1)=344()相差:344—314=314()
2、(出示400米决赛录像)
提问:对于运动员在起点所站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生1:运动员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运动员的终点相同,而起点却不一样。师: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为了比赛的公平性,所以外圈运动员的起跑线要向前移。
3、揭示题
师:相邻两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运动员要向前移动多少距离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确定起跑线(板书题)。
二、议学
1、确定跑道结构自学书本第7页,完成下面三个小题(1)跑道由()和()组成。(2)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刚好是()。(3)每一圈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生自学并反馈。
2、分析比较,确定思路(1)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么样形成的?生: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每条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样长的,而外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比内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大。(演示)(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生: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然后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生: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得出相邻跑道的差距了(演示)。师:相邻跑道的差也就是相邻起跑线所要确定的距离。
3、计算验证,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76页主题图,提问:从图中你能收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条跑道的直道长为896米,跑道的宽为12米,第一条跑道的圆的周长为726米。师:看到12米和726米,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生:第2条跑道的直径为71米。生:相邻两条跑道的直径差都是2米。(2)让学生完成下表(用计算器计算)12346直径()7267***
1全
长
周长()
()******784***243927注:π取31419(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先师生一起完成第一跑道,在学生独立完成第二跑道并反馈,最后小组合作完成。提问:观察相邻两跑道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相邻两跑道的差不是78,就是786师:那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差呢?确定的时候该选哪个数据呢?生发言后师小结:我们计算的时候π取31419,计算的结果是一个近似数,会存在误差,我们该选取78米。师:刚才我们在得出78的时候,做了大量的计算,如果圆周率直接用字母π来表示,会怎么样呢?生思考反馈。师板书:×π—726π=726π−726π+12×2×π=12×2×π=2π×π—71π=71π−71π+12×2×π=12×2×π=2π
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距离=跑道宽×2π提问: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密切?【跑道的宽度】。如果跑道的宽发生了变化,你还会求相邻起跑线的差距吗?师:学校因为扩建,400米跑道的宽扩大为1米,相邻起跑线的差是多少?(1×2π=3π)如果跑道宽改为1米呢?(1×2π=2π)师:如果在400米的跑道上进行200米跑步比赛,跑道宽还是12米,相邻起跑线的差又该如何确定呢?三:总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试教后发现一些地方存在不足之处,经蔡老师,吴老师,李老师等几位老师的指导,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教案做了一些修改,具体修改如何?
1、在学生发现小狗,小兔比赛的不公平性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裁判,要想比赛公平,你会怎么做?
2、在自学部分: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400米椭圆形跑道图,让学生自己确定选择第几跑道进行研究。并说说跑道的结构,以及确定如何去求每条跑道的长。
3、在π取31419进行计算的时候,发现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存在计算错误的现象,为此,经蔡老师的指导,我直接让学生用圆周率字母π来进行计算,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以下是修改后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自学
1、跑步比赛。
师:小狗和小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跑到,D处。对于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公平)为什么会不公平。生: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师:那它们到底相差多少呢?请同学们起算一下。生计算并反馈小狗:314×10=314();小兔:314×(10+1)=344()相差:344—314=314()师:如果你是裁判员,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你会怎么做?生:终点不变的情况下,让小兔的起跑线向前移动314米。生:终点不变的情况下,让小狗的起跑线向后移动314米。师:为什么这样做呢?生: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它们跑的距离是一样长了。
2、(前出示400米决赛录像)
提问:对于运动员在起点所站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生1:运动员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运动员的终点相同,而起点却不一样。师: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为了比赛的公平性,所以外圈运动员的起跑线要向前移。
3、揭示题
师:相邻两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运动员要向前移动多少距离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确定起跑线(板书题)。
二、议学、确定跑道结构(1)我选第()跑道。(2)用手指出所要计算的跑道路线,想一想跑道由()+()组成。(3)你能用所学知识求出所选跑道的长度吗?学生自学,并完成上面三个问题(每人前一张400米跑道图)。学生汇报板书:每条跑道长=2×直道长+对应圆的周长
2、分析比较,确定思路(1)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么样形成的?生: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每条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样长的,而外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比内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大。(演示)(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生: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然后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生: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得出相邻跑道的差距了(演示)。师:相邻跑道的差也就是相邻起跑线所要确定的距离。
3、计算验证,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76页主题图,提问:从图中你能收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条跑道的直道长为896米,跑道的宽为12米,第一条跑道的圆的周长为726米。师:看到12米和726米,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生:第2条跑道的直径为71米。生:相邻两条跑道的直径差都是2米。(2)让学生完成下表(用计算器计算)
12346直径()7267***1周长()726π71π776π801π826π81π全长()726π+896×271π+896×2776π+896×2801π+896×2826π+896×281π+896×2注: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师: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相邻两跑道的直径都是相差2。生:我发现相邻两跑道的圆周长都是相差2π。生:我发现相邻两跑道的长度都是相差2π。师:2π是怎么来的呢,你能解释一下。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距离=跑道宽×2π提问: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密切?【跑道的宽度】。如果跑道的宽发生了变化,你还会求相邻起跑线的差距吗?师:学校因为扩建,400米跑道的宽扩大为1米,相邻起跑线的差是多少?(1×2π=3π)如果跑道宽改为1米呢?(1×2π=2π)师:如果在400米的跑道上进行200米跑步比赛,跑道宽还是12米,相邻起跑线的差又该如何确定呢?三:总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实践,它密切结合数学学科内学习内容,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意识
本节研究的400米椭圆式田径运动场跑道,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且经常接触到的事情,但学生以前没有用数学眼光去观察过跑道有什么数学问题,但今天把它放在数学中去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和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什么每条跑道的起跑线不同而终点相同?每条跑道的差异是怎么样形成的?起跑线间的长度差是如何确定的,有规律吗?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综合应用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可贵之处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寻找规律。本节,充分调动学生对有关知识和生活的积累,通过自主探索、观察分析、合作学习、交流辩论、互相启发,把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计算方法,从繁杂到简洁、从死算到活化。最后得出规律是一个常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本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的基础较差,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学习当中,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的把握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以后应加强照顾后进生,让他们也能真正学会东西,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让教学变的更加精彩。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激趣: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
【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图片。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进行400米的比赛时,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公平吗?每相邻的两条跑道相差多少米呢?怎样确定起跑线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用运动场上的图片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课堂之间的桥梁,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1、初步认识跑道结构
幻灯片出示完整跑道图,小组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思考、交流:(1)每条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每一条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相等吗?(3)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再次出示完整跑道图,生结合图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研究了椭圆形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下面我们探讨怎样计算每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
师:怎么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我们暂时将直道拿走,可以吗?
(课件演示: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师: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什么? 生:合起来是一个圆。
(课件演示:每条跑道左右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动画。)师:现在每一圈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什么呢? 生: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
生交流观察的结果,认识到: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他们的创新思维。】
2、探究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1)课件出示:标有数据的跑道示意图。
(2)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第一行,剩下的多媒体显示出来。(4)比较观察得出结论,每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是相同的。(5)分析两条相邻跑道出现长度差的原因,做一总结。(6)回到开课时提出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明白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填写表格,找出确定起跑线的规律。不仅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3、小结。
三、练习
四、拓展延伸 师:本周学校要在操场的400米跑道举行200米短跑比赛,请同学们确定每条跑道运动员起跑的位置,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幻灯片出示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确定起跑线
每条跑道:两条直道和一个圆。
相邻两跑道的长度差 = 外跑道圆周长-相邻里跑道圆周长 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距:跑道宽×2×π
第三篇:(详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王 海 卫
武安市第一职工子弟学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武安市第一职工子弟学校
王海卫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这是我国第十二届全运会200决赛视频。
生:欣赏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在进行200米或400米比赛时会将各跑道的起跑线依次向前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怎样确定起跑线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确定起跑线这一课。板书: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用运动场上的图片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课堂之间的桥梁,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三、(4)确定起跑线的简便方法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用了很长时间,有没有简便方法呢?
生:小组讨论。师:抽生回答
(课件演示合成圆的过程)
相邻跑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生讨论回答:相邻跑道差距其实就是相邻圆周长之差 推导公式:第二道圆周长与第一道圆周长相差 =(72.6+1.25×2)×π-72.6×π =75.1π-72.6π
=2.5π(也就是道宽×2×π)
3、交流小结:相邻跑道的差距=道宽×2×π 板书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巩固练习
200米赛跑,道宽为1.25米,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要比前一条跑道提前多少米? 四.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如果你是教练,你会对运动员提什么建议呢?其实,在田径运动场上还有很多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关的资料:
.1.跑道线的位置:跑步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压在边线上跑,而是在跑道的正中间跑。
2.计算线:只供计算跑道周长之用故称计算线。画场地时不需画出计算线。田径竞赛规则规定,第一条分道的计算线距跑道内突沿的外沿0.30米,第二至第八道的计算线距内侧分道线外沿0.20米。由于赛跑时运动员一般在这条未画出的线上跑,所以计算线也称实跑线。3.黄金跑道
排在中间道次(4,5,6道)的运动员可以观察到左右两边选手的位置,对比赛有利,所以中间道次(4,5,6道)为黄金道次。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咱们操场的跑道是标准的200米跑道,(同学们量一量道宽,直道和弯道直径分别是多少?)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要比前一条跑道前移多少米?
五、板书设计
确定起跑线
每一条跑道长度 = 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相邻跑道周长之差=外圈跑道长度—内圈跑道长度 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距:道宽×2×π
第四篇:六年级上:确定起跑线
确定起跑线
【教材分析】
“确定起跑线”是学习圆的有关知识后,结合跑道结构与起跑位置关系这个具体情 节所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现象 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教学目标】
1.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2.培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3.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
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 的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法学法】以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在合作探究中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教具准备】PPT 课件
一、课堂导入
1.播放 2009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00 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 9 秒 58 创新世界纪录。
师:为什么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2.播放 2009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400 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①100 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 400 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 跑线上?
②400 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怎样的?
(二)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
(三)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 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 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 2 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是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 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生:直径
师:第一道的直径为 72.6 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
77.6×3.14-75.1×3.14=7.85(m)„„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 400 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 7.85 米,也 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 7.85 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我们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练习巩固
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 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 1.2米呢?
四、课堂小结 怎样确定起跑线? 【板书设计】
确 定 起 跑 线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第五篇: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1
《设计运动场》是一节综合活动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知识的涵盖量很大,包括平面图形、比例尺、体积和面积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可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提升。为了教学方便,在课前我搜集了一张运动场平面图,上课的时候直接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开始,对整个运动场结构特点学生还是能够理解,也能求出场内面积和周长,后来到了求跑道,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半径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我就借助于多媒体,把图形放大,帮助他们理解半径的变化,学生也恍然大悟。我也感觉到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帮助《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点睛之笔,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想这就是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吧!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2
本课是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因此,让学生推导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则是教学的难点。
其实6年级的学生对起跑线并不陌生,但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200米、400米等起跑线位置为什么不同,相差多少。所以课的开始,我采用多媒体呈现了400米椭圆形跑道的一部分,用小动物的趣味运动会中准备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你觉得他们的比赛规则合理吗?”引起学生对起跑线位置的关注与思考。经过观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然后通过多媒体呈现跑道的有关信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使学生观察表明: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学生在小组内借助计算器试算后,汇报方法。从中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如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因此跑道之间的差就在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的圆的周长的差。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的学生思考的过程,得出两个圆的直径的差也就是里圆的直径加上两个跑道的宽度,以及跑道线的宽在这里忽略不计等问题向其它学生作一具体说明。由此得出最简单的方法:相邻跑道差=∏×2×道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此,我设计了一组练习:确定200米、800米、1500米跑步比赛中起跑线的位置。多媒体的直观性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也让整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课后,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也发现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我有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方法,再汇报。意在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计算后在汇报中把计算方法达到最优化。但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课始终“担惊受怕”,不敢太放手,匆匆的结束探究,急急的指名汇报,让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开始就“到此结束”。同样的情形在练习中也再次重演,当学生在汇报200米比赛中的起跑线该怎么确定时也是学生说得不够,用部分学生的想法替代了全部学生的思维。
其次,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和优化的准备也似不够充分的。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解决实际的比赛起跑线的问题,有个别学生在问题刚刚出示就知道了结果,这是没有想到的,虽然知道学生肯定是知道了这个实际的比赛起跑线的问题与前面的准备体之间的巧妙的联系。所以在脑海中也马上想到了在后面的方法呈现之后需要一定的归纳。体会到每相邻的两个跑道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在实际的生活中就不需要每个都进行计算,而且一个弯道是相差这么多,两个弯呢?优化了学生解题策略。那1000米又为什么起跑的位置一样呢?用实际生活解释说一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差异。结合这样的一堂课的教学和体会怎样有效的处理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对随机的学生课堂状况进行把握和及时地调整,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思考中进一步的提升。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3
1、教材分析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综合应用课,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弯道长度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体会确定起跑线的意义;理解相邻跑道的长度差与圆的周长以及起跑线位置之间的关系;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并学会确定起跑线。在观察、比较、归纳、探究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民主的气氛中探索出规律。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的问题的意识。
2、教学设计
这节课,教材上没有直接就研究比赛中起跑线的问题,而是采用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情景进行学习。针对起跑线的不同正是由于比赛中的弯道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采用了 “100米比赛各运动员的起跑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到“400米的比赛,运动员也在同一条直线上起跑,公平吗?”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来简化问题的难度“只要将起跑线往前移” 即可,那么“移多少呢?”。在讲例题时引导学生说出由于“半圆的半径不同,因此所走的路程也不同”。这为分析400米标准跑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在讲400米标准跑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时,我先向学生课件展示——400米标准跑道的组成,提出问题:相邻两道之间的距离差由什么决定?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与直道没关系,实质是计算由两个弯道合在一起的`圆的周长之差。如果用R表示外圈大圆的半径,用r表示内圈圆的半径,那么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2πR-2πr=2π(R-r)。而R-r实际上就是道宽,所以说如果题目中道宽直接告诉,则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2π×道宽。如果是半圆形跑道,则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π(R-r)或π×道宽。让学生知道要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只需知道内外圆半径或道宽即可,实现了教学重点的突破。
3、反思
在巩固练习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确定环形跑道起跑线的位置时,运用“外圈跑道的总长度-内圈跑道的总长度”来计算的。这样计算比较麻烦。
这也是由于我在课堂上虽然归纳了算法,但是没有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还没有明确各种算法的优与劣,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努力的地方。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4
《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的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起跑线,起点和终点。还有每个跑道的起点的不同,分别在前移多少米的问题。用煤渣铺厚20厘米用多少材料,如果每立方米煤渣170元,共用多少钱的.问题,单位的统一。让学生一一解决。然后交流。掌握方式和方法。
回顾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互补。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5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学生在掌握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运动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堂由问题“他们起跑线的位置相同吗”质疑,到“为什么起跑线位置会不同”,引入让学生明确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过程是活动的重点,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是教学得难点。
六年级学生对活动的'内容并不陌生,所以课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运动场,开门见山的提问“他们起跑线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起跑线位置会不同”,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达成共识:“因为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所以起跑线的位置也不同,外圈的起点应该往前移。”然后出示有关信息,充分让学生借助计算器,通过小组合作计算每圈跑道的长度,从而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6
作为整理与复习中的综合应用,“设计运动场”需要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如需要用到比例、面积、体积、周长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感觉在本节课的处理上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活动开始,我直接提出设计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并明确要求: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以此为起点,引出后面的设计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此内容共分三步完成:
(1)确定跑道的有关数据,绘制平面图。
设计运动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教材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学生讨论合作的结果:①明确跑道的结构:跑道呈椭圆形,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长方形的长是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②确定数据。长方形的长即直线跑道的长定为50m,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内侧跑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6m。③绘制跑道的平面图。根据确定的数据,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平面图,一方面是设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圆、比例等有关知识。
(2)确定建造运动场的有关问题。
运动场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考虑建造运动场的`一些问题。如,运动场要铺多厚的煤渣;跑道上如果铺塑胶的话,需要多少钱;确定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这部分内容教材以对话和文字呈现形式,提出要考虑的细节和相关问题。
(3)完善运动场。
运动场的主体部分设计好后,还可以考虑在其中加设一些其他体育设施。
以上问题,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只是对一些关键点进行了强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部分学生还是习惯当观众,不敢大胆发言,把舞台留给那些好孩子。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还需要我多思考良策。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7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利用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让学生用数学知识研究在实际的运动比赛的起跑线的问题的实践研究课。
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让学生发现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弯道之差其实就是圆的周长之差。问题: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起跑点呢?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起跑点,就要计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怎样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通过带学生观察体育运动场让学生知道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与直道没关系,实质是计算由两个弯道合拢的圆的周长之差,再推导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道宽Ⅹ2∏,让学生知道确定起跑线位置只需知道道宽即可,实现了教学重点的突破。最后让学生练习解决相关的不同问题。如,小型运动会设置200米的半圆形跑道,每条跑道宽1.2米。第2跑道比第1跑道提前多少米?这时则需要学生要灵活应用即求相邻的半圆跑道=道。
问题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意识,达到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目标。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8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的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每一学期我校都举行运动会,所以孩子们都知道有的比赛跑线不一样,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起跑线位置会不同”这个问题,因此,让学生推导确定线位置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起跑线位置与什么有关则是教学的难点。
其实六年级的学生对起跑线并不陌生,很少有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200米、400米等起跑线位置为什么不同,相差多少。所以课的开始,我采用多媒体呈现了400米椭圆形跑道的一部分,用小动物的趣味运动会中准备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你认为他们的比赛规则合理吗?”引起学生对起跑线位置的关注与思考。经过观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然后通过多媒体呈现跑道的有关信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使学生观察表明: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学生在小组内借助计算器试算后,汇报方法。从中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如各条跑道直跑道长度相同,因此跑道之间的差就在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的圆的周长的差。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学生思考的过程,得出两个圆的直径的差也就是里圆的直径加上两个跑道的宽度,以及跑道线的宽在这里忽略不计等问题,并向其他学生作出具体说明。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最简单的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担惊受怕”稳稳地提出问题,匆匆地结束探究,急急地指名汇报,让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开始就“到此结束”。同样的情形在练习中也再次重演,当学生在汇报200米比赛中的起跑线该怎么确定时,用部分学生的想法代了全部学生的思维。因此,本节课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还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