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诗心》教学设计[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7:2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墨诗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墨诗心》教学设计》。

第一篇:《水墨诗心》教学设计

《水墨诗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课前准备:

教师:故事插图、优秀国画作品; 学生:国画用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赏析

1、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这只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出。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2、《蛙声十里出山泉》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纵129厘米,横34厘米。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著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3、作品内容介绍: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未画

/ 2

青蛙,只画几只蝌蚪在逆水游动,旁边是山石。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也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这正切合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的意境。

二、说说诗意

1、尝试用简短的文字指出课本35页右边两幅作品的诗意。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第二课时:

一、讨论:

老师选择以下诗,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理解诗意,老师最后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思路,画一幅诗意画的的创作步骤图。

(1)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王维《山居秋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画步骤:(教师示范)①立意、②构图、③勾线、④着色、⑤调整、⑥题诗、⑦盖章。老师先只写几个序号,待示范和讲解完后,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补上。

二、学生作业

1、选两句诗为题作画,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

2、要求以强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不过多强调技法、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

3、交流评析作业:

自评.互评,及时发现好的作业,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 2

第二篇:《水墨诗心》教案

《水墨诗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水墨诗心》。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活动以欣赏活动为先导,用简短文字表述对画作意境的理解,帮助启发学生更细致的体会中国画表达意境的特殊方法,并在对诗画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尝试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培养对诗画的兴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从欣赏名家作品开始,通过三幅名画家作品,获得感受和方法。在赏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把握画面的气氛、选取景物的表现意义、表现手法。为画作命题或找出相应诗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尝试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建立在诗句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画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文学知识,感受分析中国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使学生能够用水墨画小品进行诗意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体会中国传统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与镜圆满结合的艺术

意境。

难点:通过欣赏体会搞清楚中国传统绘画诗画一体的意境表现方法,并能用简短

的文字表述对画作意境的理解及尝试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示范(名诗中取景绘画)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

2、猜一猜,老师画的这幅画来自于我们熟悉的那句古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引出诗情画意:从我的画中同学们读出了诗句,而我也正是从句诗中看到这幅画,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的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意境。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水墨诗心》,诗心何解,诗人作诗之心。

4、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绘画中,诱导学生发现他们熟悉的诗句。从而引出中国传统绘画意境表现的重要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而揭题

二、欣赏

1、PPT出示《秋风吹下红雨来》

A、大家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画了些什么?

B、如果你是这位骑在牛上的牧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C、揭示作品名称:从作品名称上画家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

李可染用什么来表现“风”和“雨”?

D、画家用什么笔法来表现这茂盛的树林、如雨般的落叶?(中锋、侧锋表现树干,点画法表现落叶)

E、在墨色上你又有什么发现?(浓淡不同,表现近实远虚,干湿变化来表现树木的纹理)

F、师生共同尝试利用浓淡干湿不同的笔法表现树枝

小结:大家说的太妙了,我们中国画就是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寓意”之法来表现画面。

2、讲故事——齐白石与老舍的故事

A、PPT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如果是你来画你会如何来表现画面?

出示作品

B、提问: 画面没有蛙,何来蛙声?

小结:诗和画都妙在一个“出”字,山涧泉水自远处而来,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的游动,这自然让人联想到蛙和蛙声,可谓意在画外。

3、再来看看这幅《梅花月影图轴》

A、其实对于这幅画我有一个小疑问,梅花、月影,可是我并没找到月,大家能帮我找找吗?

B、为什么在哪儿?(墨色浓淡,表现的光影体现月的位置)

小结:月色轻柔,梅枝交错,环绕着明月,疏影横斜,虚实相生,一种婉约的朦胧之美。

4、回过头来看看,前两幅画有表现墨色浓淡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画面主体形象、款识明确表达主题,并围绕主题拓展想象,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再通过感受用笔、用墨的方法体会中国画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寓意”“意在画外”“ 虚实相生”等表现画面的手法。

三、尝试

1、出示《小篷船》《春水归舟》可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小结:《小篷船》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表现了杨柳江岸的和煦春风,绿水行舟的安详景象,《春水归舟》以浓重的破彩渲染了浓浓春意。

2、PPT诗画小游戏

A、根据画面猜诗句(介绍款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B、根据诗句想象绘画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春景画作的对比,启发学生体会多种表现手法,为开启学生想象提供路径。小游戏利拓展学生思维,放松气氛,又观摩了名家作品,激发尝试创作的欲望。

四、学生习作

师:除了老师提供的这些诗句,同学们还有自己喜欢的诗句吗?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吗? 学生练习,教师巡辅

【设计意图】以诗为题作画,利用所学方法,尝试诗意画的创作。

五、评价小结

1、个别学生展评

生展示

生评价:构图很好,注意整洁

2、小组集体展评

3、教师小结:我们在课后还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欣赏、绘制其它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集体作品展评及教师小结,坚定学生大胆绘画的自信心,感受绘画的快乐。

第三篇:2017下水墨诗心奇妙课程工作总结

2017下水墨诗心奇妙课程工作总结

执教教师:刘韵丹

小学也有选修课,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每周二下午的奇妙课程,有十三位不同年级的孩子选择了水墨诗心。我们从玩水墨开始,开始了本学期的奇妙旅程。

第一次上课,五年级、三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们在一起兴奋地摆弄着水墨画材料,墨注入水,在宣纸上渗化浸染,我们握住一管毛笔,远追古法。前几课,我们尽情实验、玩乐,感受水墨画材料的特性,欣赏古先贤作品,体验中华文明精髓。诗为画心,中国式的审美、创作意图,要和技法一起呈现给孩子们,我们翻看画册,孩子们随机提问,开放的课堂让孩子们去想问题、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感受。

在玩中体会笔法和墨法,有了基本的水墨技法和语言,我们开始创作旅程。从大写意花鸟入手,以传统水墨画技法为表现形式,观察实物,孩子的童真感受适合大写意的表现办法,和艺术家的创作情绪是接近的。只有水墨画还不够,中国画讲求诗书画印的结合,孩子们结合自己学过的古诗,诠释自己的作品,解读水墨的内里。

为了进一步感受水墨画的丰富内涵,我们组织了走进博物馆活动,到长沙市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精品书画作品。家长们非常支持本次活动,早早带着孩子来到了长沙市博物馆领票参观,好几个孩子带来的是一家人一起参观。老师对这次展出的名作精心准备了解说词,深入浅出地陪伴孩子们畅游在这些珍贵的水墨书画作品间。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着我国优秀文化积淀下的优秀文艺作品,效果比在课堂上看图片、看画册好多了,视觉上的震撼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的课堂上,孩子们作画时都会回忆自己的观后感受。

图为师生在博物馆前合影

图3 师生在名作前驻足 图4 常规课堂教学 临近期中,我们用一次小型展览展示了我们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学校同时举行了家长会,家长、老师、同学们在孩子们的作品前凝神观看、拍照留念,孩子们的作品水墨韵味十足,设色运笔大胆,构思巧妙有趣。

图5 正在布展的美术老师

每一次的奇妙课堂,都是师生共同创作、共同成长的奇妙时刻,孩子们不止循序渐进地学习着水墨画的技法,也在多样的课程体验中感受着水墨画的人文因素,体会诗画一体、士夫文化在中国广博的影响力。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的缩影,我们非常重视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创建伊始就组建了QQ群供家长老师和孩子们课后互动交流,每一次的奇妙课程都有反馈、课后作品、资源交流常态化,家长们的支持保障了课程的顺利推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注重课程的品质,现有的教案、资料,要更精选、难易梯度要再斟酌,打造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孩子的年龄、学情更精准制定个体学习计划、存档,下学期我校美术室将投入使用,学习环境硬件设施更加优化了,我们的水墨诗心奇妙课程,会带给大家更多的精彩。

第四篇:《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1、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第五篇:水墨表现教学设计

案例展示

案例名称: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12课“水墨表现—树”

授课教师:孙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小学美术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力体现以下基本理念:(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进行感受、体验,在游戏中学习国画知识和技能。(2)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欣赏和分析教材中作品。使学生感到国画的魅力,美术学习是文化的学习。(3)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地具体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直观展示增强视觉效果。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1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与《水墨游戏》、《笔墨游戏—荷花》、《笔墨游戏—青蛙》、《笔墨游戏—猫头鹰》、《笔墨游戏—大熊猫》、《白描—蔬果(写生)》、《京剧人物》、《水墨表现—水仙花》、《课水墨表现—梅花》共同组成了水墨技法体系。通过学习水墨技法表现树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家是如何观察、认识、分析和掌握树木的结构与特征。从而,使学生感悟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校情:

我校是朝阳区一所重点小学,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具有专业的国画教室供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家长素质较高,平时在生活中比较重视对孩子进行艺术文化的教育与学习。学情:

知识方面:能够区分出白描法、没骨法、点厾法、勾勒填色法。技能方面:掌握中锋、侧锋用笔、熟悉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

同时该年龄段孩子在分析力、表现力、理解力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欠缺对水墨课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及对水墨技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四)技术准备:

教学手段:数字化校园系统、电子白板设备、ppt课件、教师范画、实物投影等。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水墨技法表现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游戏等形式,学习运用水墨技法表现树的形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运用水墨技法表现树的叶和枝。2.难点:叶与枝干的穿插组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教师作品,明代艺术家视频。

设问:“仔细观察,比较教师及艺术家的作品,哪幅山水作品动中有静,更富有生气?”

学生:教师的山水画中只有一些山、水、石的景物,很静,死气沉沉。而艺术家的作品中有

“树”,使山水画面更富有生气。教师板书:“树”

小结:添画树的作品,画面立刻充满生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添画树以后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教师出示ppt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感悟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感,了解树是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景物之一,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认识与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欣赏画家作品:

出示:教材中沈周的作品《京江送别图》局部。学生:了解不同笔墨技法表现的树。

教师:画家运用娴熟的笔墨表现了不同树的特征,使画面更加的生动和精彩。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运用水墨表现树。补充完整课题:水墨表现—树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欣赏,完善课题,使知识点承上启下,突出水墨概念。2.不同树的特征:

分析:学画古树一课学生已掌握树的结构,但水墨表现树是第一次。教师:出示几张塑封好的树叶作品。

设问:“大自然中树的种类多种多样,猜一猜这是什么树的叶子?” 学生:柳树、松树、杨树的叶子„ 教师示范:叶的画法

教师:出示多幅点叶法、夹叶法创作作品。小结:

点叶法:用色或墨直接点出树叶的形状。夹叶法:先勾出树叶的形状,然后以色彩填充。

【设计意图】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掌握“夹叶法”和“点叶法”的概念。3.树干的穿插:

观察:教师出示树盆静,引导学生观察数干的变化。游戏:用手代替枝干引导学生观察枝干的前后穿插关系。(互动游戏)

连线游戏:观看平面图片查找枝干穿插变化。教师示范:鹿角法

教师板书:双钩法、鹿角法

教师:介绍多种水墨表现树的范画。实践:学生尝试运用水墨形式表现树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问题进行总结,教师示范完整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教具演示,从立体的观察到平面的表现,使学生了解树分四枝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4.欣赏作品: 出示:多幅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技法表现树,丰富学生创作思路。

(三)学生艺术实践:

内容:用所学枝、叶画法完成一棵树的水墨表现。要求:枝干的穿插关系、用水墨的技法表现。

(四)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巡视辅导,将本课的重点进行强调,提升作业效果。关注不敢下笔、动作较慢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从中发现普遍问题进行集体辅导,辅导中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五)展示:

我出示作业的时候会让学把自己所画树的外观贴在一张画上,由教师把学生作品变成一片树林。有组织的疏密高低变化 独枝不成树,独木不成林

【设计意图】既是对下节课知识的过渡,又是学科德育的巧妙体现,(六)评价:

评价是根据课堂实践要求进行,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设计意图】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学习国画兴趣持久。

(七)拓展:

欣赏教材中白雪石的《杨树》等作品感受意境美。【设计意图】进一步做到课堂兴趣的延伸。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方法

1.通过课堂上两次艺术实践作品进行对比。

2.利用我校数字校园评价系统中的投票器功能进行即时评价,关注每位学生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教师能够宏观把控教材,明确知识体系的纵向关系。2.大胆展示教师水墨画基本功,使展示具有时效性、指导性。3.教师会借助肢体语言,诠释绘画语言。4.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操。5.教学环节清晰、条理清楚。

6.能将学科育德巧妙体现。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理解大德育观。【教学反思】

一、教学实践前的思考

国画课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五年级学生对用笔、用墨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枝干的穿插关系,再结合以前所学的国画技能进行艺术实践,所以教师在设计本课时运用了多媒体图片、小组探究实物、以手代枝再次研究等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就从干、枝、叶的生长规律进行顺向思维引导,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来启发学生。

二、实践出真知

只有实际教学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本教学设计围绕树的干、枝、叶有序的进行,而对学生来讲,掌握树的结构并不难,而对用笔、用墨的掌握还是个弱点,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注意了干、枝、叶的穿插、前后关系,而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掌握并没有完全预设,所以学生作品形式出现了单

一、墨色变化单一等现象,因此在后边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把国画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五年级学生面临全区抽测等任务,平时课业繁忙,对美术的兴趣很高,但兴趣不能代替实践,最后的作业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所想。

三、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除专业基本功外,过硬的语言白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观看视频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过于简单、对课堂及时性问题的掌控能力还需要加强,相信这对上好一节美术课是十分重要的。

下载《水墨诗心》教学设计[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墨诗心》教学设计[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前面也接触了一些水墨绘画,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水墨方面的知识仍然需要......

    水墨徽州教学设计

    《水墨徽州》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徽州有关的知识。 2.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徽州......

    《水墨人物》教学设计

    《水墨人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掌握用水墨表现任务的基本方法; 2、在欣赏名家水墨画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写生表现身边的......

    五年级《水墨动物》教学设计(共5篇)

    《水墨动物》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播放金鱼视频,学生欣赏(实物金鱼、学生观赏) 2、学生说说金鱼的形体特征 3、板书——金鱼 二、新课 1、出示画家的水墨金鱼,思考:与我们平时画......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5篇]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

    《水墨动物——金鱼》教学设计

    《水墨画——金鱼》教学设计 执教:三安小学 林秀环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的常识,学会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能运用笔墨语言表现简单的金鱼等动物形象; 2、通过中国画笔墨语......

    有趣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有趣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府谷县第四小学 王喜明 教材分析 《水墨游戏》是人教版第四册的内容,针对初步接触水墨画的三年级学生,我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五篇

     《水墨游戏》教案 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 乔理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本课以水墨画为题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