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篓子里的青虫教学设计
10、《篓子里的青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4.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篓子里的青虫》,(出示课文第一幅图。)从一、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2、大白菜多可怜呀!我们快去帮它捉虫吧!只要读对了这些虫子背后的词语,就能帮大白菜消灭一条虫子了。谁愿意带大家读?(小老师带读)
3、真是群热心肠的孩子,我代表大白菜谢谢你们。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么,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来帮助大白菜捉虫呢?请看图——(2)指导学生看图回答,注意把话说完整。
(3)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4)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翻开书54页,看看课文第3段是怎样描写的?
(5)谁能读出鸡妈妈一家是怎样吃虫的?
“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6)引导看图直观理解“大大小小”,仿说叠词
(7)能吃到这么多的青虫,鸡妈妈一家心情怎样?谁读出他们的高兴劲儿。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吃着吃着,有只小黄鸡的小脑袋瓜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它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谁来当这只小黄鸡,告诉大家你在想些什么?
(3)问:你为什么要逮一大批小青虫呢?评: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得意、贪吃、可爱、聪明)
(4)读出你的感受来。
(5)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
(6)多可爱的小黄鸡呀,让我们来演一演吧,请大家大声地读第4自然段,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7)谁想演一演这只小黄鸡?指一名学生当小黄鸡,其他学生读旁白。
(8)还想演吗?我读旁白,你们来演小黄鸡。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8自然段
过渡: 后来,小黄鸡吃到藏在篓子里的青虫了吗? 赶紧去读读课文的5——8自然段吧。
(1)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要美美地吃上一顿,这时他会想什么? 可是,当他打开篓子,(出示图三)瞧、发生了什么事?(2)小黄鸡放进篓子里的明明是小青虫,现在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3)比较句子:
A、它刚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了。
B、它刚刚把篓子打开“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①男女生对比读
②看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③自由读读两个句子,感受一下去掉这个词,好不好? 像“扑扑扑”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读了它,使我们好像看到蝴蝶在拍翅膀,听到蝴蝶展翅飞舞的声音,多美妙呀!你能模仿着说个象声词吗?
(4)小黄鸡还看到什么?这些豆大的空壳是什么呢?养过蚕的小朋友联系养蚕经验说一说。这些是大大的空壳就是蝴蝶的蛹。
(5)看到这些,小黄鸡有怎样的反应?“呆住了”是怎样的表情?谁来演一演?
(6)假如你是小黄鸡,现在最想知道什么?你能读读第8自然段吗?指导读出疑问、惊奇的语气。
(7)这只小黄鸡还没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8自然段,重温一下那令人惊奇的一幕吧!4、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去了?谁知道?(播放视频,搜集的资料展示)
(2)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其实,蝴蝶的生长过程就藏在课文中,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4个句子,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3)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蝴蝶是哪里来的?
(4)小黄鸡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谁来告诉它蝴蝶是哪儿来的。
完成板书(板书:卵——小青虫——蛹——蝴蝶)
5、大自然可真奇妙呀!同学们一起来把这篇有趣的课文读一读吧!
三、课外拓展
1、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几个变化过程,谁还想提醒一下小黄鸡,除了小青虫外,还有哪些小昆虫是不能藏的呢?(蚕,蜜蜂,苍蝇等)
2、大自然美妙神奇,有无尽的奥秘,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吧!
四、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认读
2、学习“批、该、呆”
(1)说说怎么记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批”
(4)学生练写,师巡视
五、课后作业
刚才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叠词,课后请同学们将课文中的叠词找出来,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篇:篓子里的青虫 听课感想
评沈桂云老师执教的《篓子里的青虫》
郑丹
上周五,我们组沈桂云老师执教了《篓子里的青虫》这一课。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种的奇妙现象,引人入胜。《篓子里的青虫》是一篇介绍蝴蝶生长变化的科学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黄鸡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蝴蝶生长变化的过程。
整堂课下来,沈桂云老师的教学态度极佳,说话的语调总是很和蔼、亲切,脸上总带着柔柔的微笑,偶尔也能来点小幽默,语言中也充满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尤其在评价语设计上渗透着教学内容的提示,例如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吃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有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有滋味呢?沈老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你真是一只贪吃的小黄鸡呀。”接着又发问,如果吃完了还想吃,这时你该怎么办?沈老师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的评价,:“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黄鸡。”在第4自然段指导读好心理活动的句子,和“逮”、“好多好多”、“放”这些词,读出小鸡天真可爱顽皮的语气,沈老师又根据学生读句子,评价学生:“你可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黄鸡。”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完成时,评价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时,本来难以回答的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学生们完整的答出沈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是一只聪明的小黄鸡,这是一只贪吃的小黄鸡,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黄鸡。”根据学生的回答,沈老师在黑板上顺利的板书出贪吃,聪明,可爱三个词语。
沈老师在试教多次中,从平淡的评价语过渡到有效的评价语的成长也让我这位教学初出茅庐者学到了不少,在沈老师试教过程中,通过沈老师的进步,我在自己班上的教学中,也这样在评价中渗透教学内容,效果极佳。另外我更想提一点自己的收获。
在第三自然段教学中,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的吃。你从这一句话里体会到了什么?(虫多)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虫子多的?我们二年级组在周二下午组内研讨时,提出讨论,学生怎么回答是最正确的,首先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另外,陈莉组长提出,应先读句子,再提出词语体会,然后再读句子,我们组围绕着这个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到底先读不读句子,是不是直接体会词语就读句子呢?经过反复的试教,确定了读句子,体会词语,再读句子,这样回答问题更能展现出学生规范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整堂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基本上做到了完整。也让其他的老师注意到沈老师初来我校,教着不到两个月的整合班,教师极为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也能接受并很好的运用着两个月来建立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譬如:课前好文介绍、预习、小组讨论学习这些内容,学生都做得很不错,可见教师花费了很大心血,也取得了相当的效果。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应像沈老师这样认真负责,仔细钻研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我们的教学活动。让我们通过这样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能在活动中成长发展。
第三篇:小青虫的梦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小青虫的梦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虫内心的变化。
2.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知道经过努力可以创造美丽。
3.学唱儿歌《小星星》,把音乐与绘本结合,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孩子们做简短的自我介绍。
师:你们太棒了!今天老师也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出示小青虫图片)他是谁呀?(毛毛虫)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绿色)它在干吗?(它在哭)它为什么哭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原因,小青虫为什么哭了?
二、分片段讲故事,帮助小朋友们理解故事内容
1、夏天的夜晚,草丛里,音乐响起来了,它和月光一样,仿佛会流淌似的。“吉铃铃……”那是蟋蟀在开音乐会,他的琴弹得特别好,油亮亮的样子也特别神气。“噢,伟大的音乐家!”到草丛里来听音乐的昆虫们都这么说。
师:小朋友们,你们来找一找这幅画里都出现了哪些东西?
生:月亮、小草、蟋蟀、小青虫、甲壳虫、蒲公英、小音符、树叶、石头、星星„„ 师:太棒了!那它们都在干吗呢?(听老师朗读一遍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哦,原来是蟋蟀在开音乐会,他的琴弹得特别的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聆听小星星音乐)。“噢,伟大的音乐家!”到草丛里来听音乐的昆虫们都这么说。你们觉得怎么样?那小青虫觉得怎么样呢?
2、躲在一片草底下的小青虫,动也不敢动,她在偷偷地听着。小青虫虽然长得难看,但她爱音乐,爱得那么厉害。“唉……”每当蟋蟀弹完一曲,小青虫都会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气声,“太美了……”音乐,总会把小青虫带进一个遥远的梦境里。
师:小青虫觉得音乐怎么样?(太美了)但它为什么要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呢?(原来小青虫喜欢音乐,羡慕蟋蟀)
3、可是,蟋蟀不喜欢小青虫,常常把她赶走。他挥着触须,不耐烦地说:“我的音乐这么美,你这么丑,去去去!”
师:蟋蟀喜欢小青虫吗?(不喜欢)蟋蟀为什么不喜欢小青虫?(因为小青虫长得丑)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表演一下蟋蟀那种不耐烦的表情?(哇,这位小朋友做的特别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小青虫听了蟋蟀的话,心情会怎样呢?
4、小青虫只好伤心地爬开去,躲在远远的地方流眼泪。眼泪里,映着满天冷冷的小星星。
师:小青虫听了蟋蟀的话,心情是怎样的呢?(很伤心)它是怎么做的?(躲在远远的地方流眼泪)小青虫这么伤心,我们来安慰安慰它吧!你会对小青虫说什么?(小青虫,你别伤心了,我们不嫌弃你,我会跟你做朋友的„„)
师:小朋友们可真善良,小青虫听了你们的话,心里肯定不会那么难过了。
5、“吉铃铃……”音乐声又传来了。小青虫抬起头来,听得出神了,望着那远远的草丛,朦朦胧胧,那里显得更加迷人了。她轻轻地向前爬去,后脚小心地踩着前脚的脚印。她爬到一颗小树上。谁也没发现她。月亮是那么圆,星星是那么亮。蟋蟀就在这棵树下弹琴。“这里就像是那个梦境。”小青虫心里说。
师:(播放小星星音乐)咦,什么声音?(哦,原来是蟋蟀又在弹琴了)小青虫是怎么做的?(她轻轻地向前爬去,后脚小心地踩着前脚的脚印。)它为什么要轻轻地爬过去?(它怕被小蟋蟀发现,又将它赶走),那小青虫接下来做了一件什么事?
6、小青虫躲在一片树叶底下,悄悄地做了一个茧。她想:藏在茧里面听,蟋蟀就看不见我了。一个淡灰色的茧,在风里轻轻摇晃着。
师:小青虫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呀?(他做了一个茧)小青虫躲在茧里面能听到音乐吗?
7、细丝织成的茧,把别的声音全挡在外面,只有音乐能传进来,在茧里面轻轻回荡。听着优美的音乐,小青虫睡着了。
师:小青虫在茧里面能听到音乐吗?(能)小青虫听着优美的音乐,然后怎么了?(睡着了)
8、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出了一对可以跳舞的翅膀。音乐一直陪伴着这个好长好长的梦。
师:小青虫睡着了,做了什么样的梦呢?(它梦见自己长出了一对可以跳舞的翅膀。)
9、小青虫用力地从茧里钻出脑袋。
师:小青虫醒了做了一个什么动作?(用力地从茧里钻出脑袋)
10、当小青虫醒来的时候,她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美丽得让她自己也吃惊。蝴蝶从茧里面飞出来。蟋蟀仰起头来,看着她。“啊,像个仙女!仙女……”蟋蟀说。
师:小青虫醒来后变成了什么?(一只美丽的蝴蝶)蟋蟀是怎么说的?(啊,像个仙女!仙女)蟋蟀知道美丽的蝴蝶就是那小青虫变的吗?(不知道)
11、蟋蟀大概还不知道,这美丽的蝴蝶就是那丑小青虫变的;蝴蝶大概也不知道,如果没有音乐,她会是什么样子。琴声又响了,在月光里、在草丛里流淌。蝴蝶和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故事听完了,我们来回忆一下,小青虫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小青虫吐了很多细丝,做成一个茧,听着优美的音乐睡了一觉,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变成了蝴蝶)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青虫吗?(喜欢)为什么?(丑丑的小青虫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原来美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我们还应该尊重别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
三、学唱儿歌《小星星》
第四篇:虫和鸟教学设计
《虫和鸟》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述和朗读,并跟读诗歌内容。
2、能独立朗读诗歌,主动讲述自己与诗歌内容有关的经历,体验和想象诗歌内容。
3、理解诗歌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和小朋友一起为诗歌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学会合作。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验诗歌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活动准备:
1.与诗歌相匹配的背景音乐以及伴有该诗歌朗诵的音乐碟。
2.各种操作材料(水盆、袜子、绳子、手帕、画纸、彩笔等)人手各一,另外衣服夹子要足够够用,整齐摆放。
二 教学过程
幻灯片展示诗歌: 《虫和鸟》
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
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
1、第一阶段:熟悉诗歌
1.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运用直观教学,直接导入。
(1)“看一看今天我们的教室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有谁发现多了什么东西没有?”
(2)“你们猜一猜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小朋友一般都有见到洗衣服或晾衣服的经验,因此他们的回答也会直奔主题,如洗袜子、洗手帕、再把东西挂到绳子上晾干等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积极发言,并巧妙地补充他们的发言和纠正他们错误的发音。
(3)我们一起来洗一洗,挂一挂,一定要挂到两边的绳子上,放着背景音乐,时间多的话还可以边唱儿歌边洗、挂。
第五篇:节节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节节虫的身体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掌握制作节节虫的方法与技巧。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旧利废的意识、卫生意识以及劳动安全意识。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胶卷外壳等,剪刀、胶水、细绳等。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难点:
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准备:
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针、细绳、小饰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对话情景
1.小朋友们,大自然里有一些可爱的小虫子,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小虫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看,它们有的爬在树枝上,有的翘起了尾巴抬起了头……真是太可爱了。欣赏完了,你发现这些小虫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身体都是一节一节的)
2.是啊,这一节一节的小虫子真是有趣!我们把这些虫子统称为“节节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节虫》这一课。板书:节节虫。
三、讲授新课
1.看了刚才的图片,小朋友,你知道节节虫有几部分组成吗?
(头:有眼睛、嘴巴、触角;身体:一节一节,由大变小;尾巴)
2.师:节节虫漂亮吗?哪里最漂亮?
(选一个你喜欢的节节虫说说它的形状、颜色、花纹)
3.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说的也很棒!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每一条虫子的每一节的形状、颜色、花纹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种相同的排列形式叫重复,重复的的事物给我们整齐、有秩序、有节奏的美感。
4.下面,我们来看这两条节节虫,它们身上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一个对比强烈,一个对比柔和)。通过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享受。
5.刚才,我们学习了节节虫的形状、、花纹、色彩等特点。下面,让我们来动一动,一起合作用我们的身体来做一做节节虫吧,看哪组小朋友表现得最棒!要表现出节节虫的不同姿态哦。
6.小朋友们,同学表演得像吗?好的,大家都是很棒的小演员。请归位。
7.谁来说一说刚才同学表演时是依靠什么来连接每一节身体的呢?(手)
8.对了,我们表演时可以依靠手来连接,可我们制作的时候怎么办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连接呢?谁来说一说。(可以用双面胶把他们粘贴在一起、或用穿插、用线穿的方法)
9.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看看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10.总结方法:通过剪、贴、折、穿、卷、叠等方法。(板书)
11.老师也制作了两条节节虫,看,一只是用了折叠的方法;一条只是用了剪、贴的方法。
1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制作一只节节虫呢?
四、布置作业
现在就让我们动手来制作一只新颖的节节虫吧。
五、作业展示:
每组选一名同学介绍本组的节节虫。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自己的小巧手把彩纸变成了一条条可爱的节节虫,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废旧物品也可以制作成有趣的节节虫,不信你们看(课件展示)有的是用电池制作的、有的是用一次性纸杯做的、有的是用气球泡泡做的,真得很有创意!希望同学们也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现废物的美,用你的双手和智慧把他们变成有用的东西。
板书设计:
节节虫
一节一节
连接方法:粘贴、穿插、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