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科学上册2.1生活中的酸和碱教学设计2(新版)华东师大版
生活中的酸和碱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醋酸、碳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氢氧化钙、氨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碱;对酸和碱有初步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基础知识,也有物质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化合物性质的相关知识。学习酸碱盐的结构和性质是学生在知识结构层次上容易接受和理解的。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醋酸、碳酸、柠檬酸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酸;氢氧化钙、氨水是常见的碱;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
找出生活中的酸与碱。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完整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活动1:到超市中找出含酸或碱的物品(学生自已完成)。
操作:上课前一天,由老师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到一家超市,观察各种物品,仔细阅读物品标签上的说明,尽可能多的找出含有酸或碱的物品,并记录其所含酸或碱的名称。二.新课教学
师:酸和碱是两类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本节课我们来认识生活的酸与碱。大家课前已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酸和碱,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交流。活动2:比赛说出日常生活中的酸的名称。
要求:把全班按座位位置分成四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说出的酸的名称多。按组次
进行,每组每次只能说出一种含酸的物品,并指出酸的名称,但不能与别组说过的重复。老师记录。(记录表格如下,PPT)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酸的名称 最后得分
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多给学生以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习兴趣。对于每组回答的结果,老师可与学生一起当即进行交流与讨论,老师并对该酸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拓展知识。教学前教学应准备好相应的实物,比如雪碧、食醋、柠檬、盐酸、硫酸、硝酸等,在讲述到相应内容时进行展示,以给学生深刻印象。组1:在很多饮料中含有碳酸,我们称之为碳酸饮料,夏天是很好的解渴的饮料。师:(让学生讨论对碳酸的认识后,教师再简介)碳酸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的酸。它的酸性很弱,温度稍高一些便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喝的汽水就是一种碳酸饮料。制造汽水时就需在加压的条件下,把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当人喝汽水时,气压减小,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并从口腔排出,带走热量,因此人感到凉爽。碳酸饮料常饮用易腐蚀损坏牙齿,儿童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易发生蛀牙、骨折。地面上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生成碳酸,当地面上的水渗入地下时,碳酸也被带到地下,并与地下岩石中的难溶性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导致地下水含钙离子较高,形成“硬水”,给人们利用地下水带来麻烦。(PPT)组2:在食醋中含有醋酸。能给我们菜带来可口的酸味,增进我们的食欲。
师:(让学生再讨论对醋酸的认识后,教师简介)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醋酸是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熔点16.6℃、沸点117.87℃、密度为1.0492g/cm3。纯醋酸在16.6℃以下能结合成冰状固体,又称冰醋酸。醋酸易溶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醋酸有腐蚀性,它的水溶液有弱酸性,能跟许多活泼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等反应生成醋酸盐。在食用醋中含有3~6%的醋酸。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等。(PPT)
组3:在柠檬、橙、菠萝等水果里含有柠檬酸,这种酸味我们在口中很容易感觉到。师:说得很好。(让学生讨论对柠檬酸的认识后,教师再简介)无水柠檬酸,又名枸椽酸,是一种酸性较强的有机酸,分子式为C6H8O7,学名为2-羟基1,2,3-三羧酸,在潮湿空气
中易潮解,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比重1.665g/cm3,熔点15°C。主要用于食品、饮料行业,并在医药、化工、洗涤等行业有广泛用途,在食品领域主要用作酸味剂和调味剂。一水柠檬酸分子式为C6H8O7·H20,为无色半透明结晶、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PPT)组4:在有些食品中添加有防腐剂,苯甲酸是一种常有的防腐剂。
师:苯甲酸也是一种酸,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用来防止由微生物的活动而引起的食品变质。根据卫生部调查统计,认为食品中危害最大的是微生物污染和营养不均衡,其危害要比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大10万倍,所以食品防腐剂是许多食品不可缺少的合法添加剂,是食品卫生安全的卫士。当然对于苯甲酸的使用应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以防对人体带来危害。(PPT)组1:有盐酸。
师:对。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一种重要的酸,我们马上就要详细学习。(PPT)组2:有硫酸。
师:对。硫酸也是一种重要的酸,我们马上也要进行详细学习。(PPT)组3:还有硝酸。
师:不错,硝酸也是一种重要的酸,与盐酸、硫酸一起称为中学阶段的三大强酸。硝酸为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强氧化性。我们在高中时会对它加以细致地学习。(PPT)……
学生还可能提到苹果酸、硬脂酸、软脂酸、亚硫酸、硼酸等。这要求教师应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灵活而正确地处理学生的回答。
师:酸的种类繁多,可分为有机酸与无机酸两大类。醋酸、柠檬酸、苯甲酸等属于有机酸,碳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属于无机酸。早期时,化学家们认为酸都有酸味,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化学家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酸都具有酸味。
教师对学生分组回答结果进行统计,每对一个加1分,每说错一个扣1分,表扬获得冠亚军的组。
活动3: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碱的名称。
师:同学们踊跃地交流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酸。下面我们来共同交流讨论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碱。
要求:活动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回答,对于每位学生回答的结果,老师可与其他学生一起当即进行交流与讨论,并进行该碱相关知识的拓展。教学前老师
应准备好常见碱的实物,教学时给学生展示,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生1:在造房子时,常用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碱。
师:对,在造房子时,我们在旁边挖的一个池子里常浸泡着白色的氢氧化钙。(让学生讨论对氢氧化钙的认识后,教师再简介)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它的碱性或腐蚀性都比氢氧化钠弱,可以说是一种中强性碱,这些性质决定了氢氧化钙有广泛的应用。农业上用它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水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因1885年首先用于法国波尔多城而得名,这种用于果树和蔬菜的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农药,是通过其中的铜元素来消灭病虫害的,其中不仅利用了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性质,也利用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的特点使药液成粘稠性,有利于药液在植物枝叶上附着。在树干上涂石灰水可防治病虫害。(PPT)生2:有氢氧化钠。
师:虽然在日常生中直接使用氢氧化钠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其水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作干燥剂。氢氧化钠的碱性很强,腐蚀性强,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PPT)生3:氨水也是一种碱,可用作肥料。
师:氨水(NH3·H2O)是可溶性弱碱,有碱的通性,氨水为无色液体肥料。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易液化,化学式为NH3,大量用于制尿素、铵态氮肥以及硝酸。(PPT)……
学生还可能提到其它碱类物质,教师应利用自身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灵活而正确地处理学生的回答。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整理所总结出的生活中常见的酸与碱,加深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四.课堂练习
1.醋酸有酸味,苹果酸有酸味。“所有的酸都具有酸味”,这句话说法对吗? 2.谈谈酸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3.谈谈碱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五.家庭作业
1.上网查找醋酸、碳酸、盐酸、硫酸、硝酸五种酸的性质写出两百字以上的介绍性短文。2.上网查找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碱的性质写出一百字以上的介绍性短文。
第二篇:九年级科学上册 1_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1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反应能产生盐和水。
(2)能了解该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3)通过读图,学会读图读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及现象解释,能感悟到科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主要是学习物质及其变化。课标上的表述是“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变量、归纳、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引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形成对自然界物质的总体认识!”本节课是这章内容的第五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对酸和碱反应及实质进行探索,为下一节引出盐的概念和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是贯穿酸碱盐知识的重要纽带。本节内容应用前面所学实验方法,将STS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在知识储备上,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见酸和碱的一些性质,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在能力上,九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课堂中应该多设计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兴趣。在心理上,学生自尊心加强,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而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我展现的机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酸和碱反应能产生盐和水。
2、难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活动】 提问:在蜜蜂叮咬处涂些肥皂水,在马蜂叮咬处涂些食醋能减缓疼痛,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问题:酸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学生产生质疑,通过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复习,猜想可能是蜜蜂叮咬处的酸和肥皂水中的碱发生反应,马蜂叮咬处的碱和食醋中的酸发生反应。
【设计理由】 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通过提问猜想引入,既巩固了前两节课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让每位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讲授】探究新知
1、酸和碱的反应
【教师活动】
实验1: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请一位学生演示实验。
教师设计4个问题继续深入引导,归纳出判断物质反应的方法。
分组讨论:1.酚酞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什么方法?
2.在操作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原因是什么?
3.玻璃片上的物质还有氢氧化钠吗?
4.蒸发皿上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方法小结:借用指示剂来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改变,从而判断物质间的变化。
提问: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如何判断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能反应?
请学生实验操作验证,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提问:以上2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引导:从反应物生成物类别角度分析。
小结: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酸碱反应。(中和反应)
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读图:根据书本20页图1—26说出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动画]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多种实验方案。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最佳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操作步骤及现象,逐步分析原因。
通过分组讨论问题,进一步归纳出判断方法。
学生操作验证,很容易就书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归纳出两个反应的共同特点,再举例其他的酸和碱反应,学生很快就概括出了酸碱反应的特点。
学生观察书本115页20页图1—26回答出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通过动画观察,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通过方程式分析法进一步确定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设计理由】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实验观察及分析,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通过问题提示,使学生讨论更具方向性,回答更规范。通过归纳小结,掌握物质反应的判断证据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活学活用,提高方法应用能力。
通过分析训练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知道酸和碱反应能产生盐和水的特点,突出重点。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建模的方式提高知识的建构能力。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酸碱反应中的微观变化。
【讲授】归纳应用
三、酸碱反应的应用
【教师活动】
过渡提问:在实验完成后能将过量的酸溶液或碱溶液直接倒进下水道吗?应该如何处理呢?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酸碱反应的应用。
提问:如何处理工厂的废水?如何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碱在医药上如何的应用等?
小结:在碱性物质中加入酸性物质,或在酸性物质中加入碱性物质,可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利用该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的新知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酸和碱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原理,各抒己见。解决实际问题,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理由】
现学现用,巩固知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教学引向实际生产生活。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化学课上所学知识能密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练习】小结检测
四、小结及检测(课件中展示图片)
【教师活动】检测采用“非常6+1”砸金蛋的方法。每个金蛋对应一道习题。
对应习题如下:
1、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2、将含有H+和OH-的两种溶液放在同一容器中,会怎样?
3、如图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变化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往______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2)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时,则反应获得溶液的pH恰好为7。
(3)A、B、C三处的溶质分别是哪些?
4、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的酸和碱与同种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是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将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小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见表格。(1)请分析这种指示剂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2)乙组中废液呈红色说明它是__性,不可能有___;
(3)甲组中废液呈无色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性,若呈中性则废液溶质__________,若呈酸性则废液中离子有_______。
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该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6、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学生活动】
学生分别回顾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学生可选择任意一个金蛋进行答题。
【设计理由】
让学生小结是为了让他们自己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强学习的自主性。
选择游戏的方法进行课堂检测是为了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部分学生往往做题感觉枯燥乏味,这样的形式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被动做题转变为主动做题。
第三篇: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难点的依据: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较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示意图显示微观过程。
四、教学媒体:电脑平台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氢氧化铜、蒸馏水
稀硫酸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新知。(课前完成学案)
情境导入:奔跑兄弟视频播放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发生了反应,引入酸碱中和反应。知识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预习检测,问题生成
学生实验: 取两只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铜。向两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无现象呢?说明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成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探究兴趣。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感悟新知识过程:合作探究中和反应
1、学生感受没有现象的反应,探究借用指示剂。
分析问题:实验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当然不能,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以及刚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显然这个实验方案不能判断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还需要从刚刚学过的酸和碱的性质中找到可以借用的指示剂。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说反应不进行,同时也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
让学生根据实验台上所提供的试剂,自主设计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来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用手感觉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红→→→→→→→→→→溶液红色变无色, 振荡 振荡
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变红色
振荡 振荡
方案三: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
方案四: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方案二中溶液变红色时,NaOH已经过量,溶液呈碱性。方案三和方案四中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很难观察到最终的紫色。因此上述四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是最佳方案。设计意图:“滴定顺序”设计“反向对比”,指示剂“多中选优”,学生从较不完善的实验设计到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是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
3、深入探究中和反应生成物,掌握中和反应和盐的概念
探究反应生成物:学生进行方案1的操作后,视频播放,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微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现象:玻璃片上出现白色粉末。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是NaCl。(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在玻璃片是上的是NaOH,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l。)
教师分析并【板书 】
HCl﹢NaOH = NaCl ﹢H2O 学生仿写:
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具体分析:NaCl的构成,推测NaCl在溶液中的粒子,得出盐的概念: 像NaCl这样由由金属粒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及时练习】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CO2+2NaOH=Na2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结论:不是中和反应。
设计意图:知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从构成、组成的角度给盐下定义。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观察与归纳分析的能力。〈四〉精讲点拨,梳理归纳
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
盐酸、NaOH溶液中的微粒:HCl=H+Cl,NaOH=Na+OH
+-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盐酸中的H与NaOH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盐酸中
-++-的Cl与NaOH溶液中的Na在反应前后不变。得出中和反应实质:H+OH= H2O。使学生
对中和反应为什么很容易发生有了深刻的理解。〈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学生品尝皮蛋蘸食醋去除涩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内容自学,讨论交流,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分钟)要求学生看书,通过问题自己找出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当堂训练:两个典型例题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既与中考试题链接,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六〉反思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本节课的总结,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情感上的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再点拨。
这样鼓励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中和反应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不管是当堂练习还是课后延伸,都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到化学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
-
+
-
六、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 子构成的化合物。
2、中和反应:
酸 + 碱 ==== 盐 + 水
3、中和反应实质:
+-
H+OH==== H2O
七、教学反思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4、用于日常生活:
第四篇: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1
化学方程式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学情分析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3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4教学过程 4.1 一.知识教学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质量守恒 一.知识教学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二)整体感知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板书]:实验一:CuSO4与NaOH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70页:实验4-2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 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意图]:发散思维,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参加化学反应”和“质量总和”等)的理解和认识。(四)总结、扩展
1.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70页3-5段。2.完成课后题。3.预习第二节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 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板书设计: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g g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与评价。(3)实施实验。(4)汇报讨论。典型例题
例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选题目的:本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思路分析:
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确实理解定律中“参加”和“生成”两个词在具体化学反应中的含义。镁带在空气中燃饶参加反应的物质不仅有金属镁还有空气中的氧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金属镁和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和为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解答: 此说法不对。镁带在空气里燃饶,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重。启示:
对于知识来说不仅要记住,而且要真正理解。
例2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元素。选题目的:
本题是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原子的三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发生变化)的认识和应用。思路分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初步表示为:蜡烛+O2--CO2 +H2O 根据原子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的道理可知,生成物中碳、氢原子来自可燃物,但不能确定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是全部来自空气中的氧气,还是一部分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另一部分来自蜡烛,所以只能证明蜡烛中可能含有氧原子,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基本单元。
解答: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启示:能灵活运用知识比只记住知识更重要。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 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C2H4 B.CH4 C.C2H2 D.C6H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C 7.B 8.B
二、填空题
将A物质25克、B物质5克混合加热,反应后的物质中,A仍有10克,B已完全反应,同时生成C物质11克,还有一种生成物D。则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比A:B:C:D为: __________。答案:15:5:11:9
三、问答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红磷的质量大。
第五篇:九年级科学上册5.3功与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功与机械效率
1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知道机械效率的表达式,并能熟练掌握各种简单机械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共和机械效率。2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不好,较难理解!3重点难点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分析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机械效率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师:生活中处处能听到“效率”一词,父母工作时要讲究效率,早点下班给同学们烧饭、做菜;同学们学习过程中也要讲究学习效率,如果班上某同学在校的总时间10小时,扣除自习时间,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8小时,玩2小时,怎样计算该同学的学习效率? 生A:0.8 生B:80% 师:用小数表示效率不符合人们用法习惯,将学习时间除以总时间再乘以100%就可以计算出学习效率。既然学习上有效率,那么使用机械时也应该有效率,我们将其称为机械效率。下面一起学习11-5节内容。(板书课题:11-5 机械效率)2.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概念的建立
师:小明想一次性将家中散落在地面上的大米搬到桌面上,但苦于双手太小,无法将米一次性搬起,这时他找来一个空盒子,将米装入盒子中,很快完成了任务。如果小明直接用手搬大米需克服什么力做功? 生:克服大米重力做功。
师:米装入盒中,又需克服什么力做功? 生:克服盒子的重力做功。
师:此过程中小明的目的是搬大米而不是搬盒子,所以我们将克服大米的重力做功定义为有
用功,用W有用表示。搬运大米时克服盒子重力做功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故将其称之为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对于刚才假设桶的重力为10N、大米重力为100N,装米的盒子升高1m,则有用功为多少焦?额外功为多少焦? 生:有用功为100J、额外功为10J。
师:小明克服大米和盒子的总重力做功为多少焦耳? 生:110J 师:110J即为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我们将其称为总功,用 表示。
(板书:
一、有用功—人们使用机械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需要做得功;额外功—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师:下面我们再看几副图片,图2(a)中展示了从井中打水的情况,请问拉力对水做的 功是什么功?拉力对桶做的功又是什么功?
生A:拉力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师:如果从井中捞桶,桶在打捞过程中不小心灌了一些水,请问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
生B:拉力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师:如果老师用手拉着动滑轮两端的绳子将钩码提升高度h,动滑轮被提升高度为多少?(教师演示用两只手同时拉着绳头提升动滑轮和重物。)生:动滑轮和物体一起上升高度h。
师:在上升过程中,克服什么力做功是有用功,什么又是额外功? 生:克服钩码重力做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为额外功。
师:但是在使用动滑轮时并不是拽着两根绳头往上拉,而是按照如图3所示:一端固定,另一端绳头受拉力作用,绳子与轮之间发生相互摩擦,还需要克服什么力做功? 生:克服摩擦力做功。
师:只有克服摩擦力么?如果这根绳子是粗麻绳,什么力会明显显现出来? 生:重力。
师:也就是说还要克服什么力做功。生:克服绳重做功。
师:很好,由于这两个功都与绳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就统称为克服绳重和摩擦力做功,它们是有用功么? 生:不是,是额外功。
3.机械效率概念的建立
师:看来动滑轮提升物体的额外功有两项,一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二是克服绳重和摩擦力做功,我们不妨简记为 和。假如动滑轮重力为0.2N、两个钩码总重力为1.0N、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m以及克服绳重和摩擦力做功为0.3J,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以及总功分别是多少?请三位同学分别回答。生A:有用功是1J。
生B: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是0.2J。生C:总功为1.5J。(教师板演计算过程。)
师:类比于学习效率,总功类比于总时间,有用功类比于学习时间,额外功类比于玩的时间,则动滑轮也有效率,我们将其称为机械效率,用 表示。计算方法是用有用功除以总功乘以100%。由于有用功和总功的单位都为焦耳,所有 无单位,我们用百分数表示。表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如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时,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80%。结合刚才的数据和机械效率公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如何计算?(板书
二、公式:,=8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80%)生:用1J除以1.5J,计算结果为67%。
师:对于除不尽时,一般情况下,小数点后保留三位小数化为百分数时就是66.7%。刚才情况中,如果忽略绳重和摩擦,又该怎样计算机械效率? 生:用1J除以1.2,计算结果为83.3%。
师:看来在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额外功由原先的两项变为一项,我们也不妨试着推导忽略绳重和摩擦情况下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板书
三、忽略绳重和摩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很容易计算出机械效率的高低,然而使用时还需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个功并未涉及,看来还需寻找一个量,它的数值要比Gh+G动h大,这样就能反映出实际情况下总功的大小,让我们一起再探动滑轮!实验中除了要测出G、G动、h之外,利用弹簧测力计以及刻度尺又可以测哪些物理量?
生:可以测出拉力F及绳头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师:F和s的乘积是哪一个力做的功? 生:拉力做的功。
师:实验中拉力F、钩码重力G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及绳头移动距离s用
刻度尺测量,大家听好了么?各小组一起动手做实验,完成后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比比看,Fs是否大于Gh+G动h。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点释疑,实验完毕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实验数据)钩码的重力G/N1.5 钩码上升的高度h/m0.1 有用功 /J 0.15 动滑轮重力 /N 0.3 动滑轮上升高度h/m0.1 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h/J 0.03 拉力F/N1.0 绳头自由端移动距离s/m0.2 + h/J 0.18()Fs/J0.2 师:根据数据,Fs是否大于 + h? 生:大于。师:多出了多少? 生:多出了0.02J。
师:这0.02J是克服什么力做的功? 生:克服绳重和摩擦力做功。
师:很好,现在额外功都找齐了,加上原先的有用功就是总功,我们一起给Fs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应该叫什么? 生:总功。
师:太棒了,请将名称写在表格中括号里。Fs即为使用动滑轮时的总功,如果在动滑轮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定滑轮就变成了一定一动的滑轮组,定滑轮只起到改变力的方向作用,Fs仍然是此滑轮组的总功,对于其他的滑轮组我们也可用 Fs计算总功。现在我们将机械效率公式完善一下:
(板书四:考虑绳重和摩擦、)4.课堂当堂反馈
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有绳重和摩擦情况同时也适用于无绳重和摩擦情况,下面我们通过习题一起来巩固一下:(学案展示,学生上黑板操练,教师给予相应点评)
如图4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将沙匀速向上提升2m,已知沙重184N,桶重10N,拉力为100N,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大?拉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J,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多少? 解:s=2h=2×2m=4m
=Fs=100N×4m=400J = h=184N×2m=368J
答:动滑轮的重力为6N,总功为368J,机械效率为92%。
如图5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所做的总功(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 s=2h=2×2m=4m
=Gh=120N×2m=240J =Fs=80N×4m=320J
答:有用功为总功为240J,总功为320J,机械效率为75%。5.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本是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庆幸地是我们从实验中探寻突破口,逐层深入揭开了它迷人的面纱。由于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可能为100%,所以人们需不断改良机械以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我相信各位长大后也能积极投身于机械的生产、制造中去,创造出更多机械效率更高的机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