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政治:《8.2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8.2征税和纳税》教案 新人教
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对之相应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第一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 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
来源,因为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有国就有税,5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了对农业征收的税,税收与国家财政有关。下面我们结合第八课第二框题征税和纳税,就税收知识进行一个大串连。
新课教学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基本含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师活动: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
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
教师活动:引用列宁的话导入“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从
列宁的这句话 你能概括出税收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吗?
学生活动:这句话点出了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教师点评:在这边,大家要注意要无偿性是相对的,是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对整个国家来说是有偿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
教师活动: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引导学生思考: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点明了税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是能够改变的,这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如非典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于2008年6月30日发布实施。《意见》规定对受灾严重地区损失严重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及进出口税收等税种。优惠期限一律执行到2008年年底止。确需延长期限的,由国务院另行决定。设问:税收具有固定性,为什么税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提示:如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的变化,银行存款利息税的改变以及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的变化等。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经济形势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可以变化,与固定性不矛盾。这正恰恰是税收固定性的体现,税收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必须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
教师活动:以上就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请大家阅读教材69页内容,看看能否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农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
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介绍比较常见的几个税目,如消费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征收的意义,以及什么是出口关税、股票交易印花税、出口退税、屠宰税等。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举例: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144.5元(850×17%)。该增值税金由纺织厂上缴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加以注明。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值税是多少?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17%-144.5=110.5元;或者=(1500-850)×17%=110.5元。织布厂缴纳的增值税由产品使用者――服装厂直接负担。由此可见,增值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产品销售价-原材料价)为征税对象的,它的直接负担者是下一环节的购买者。如织布厂的布的增值税由服装厂负担,服装厂的服装的增值税由百货商场负担。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教师活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 “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从中归纳出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20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20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以上就是我们对税收知识的一个串连,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我们的共识是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为
(1)税收的性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义务: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行为。
(3)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1)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2)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出口退税、税收减免)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在其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4)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总结:好了,刚才我们一直强调公民的义务,而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那么,公民又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
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公民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小结
第二篇:高中政治新人教必修1 8.2《财政的巨大作用》教学设计
8.2 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神舟五号”材料,并议论材料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二)进行新课 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808亿元。
请结合教材神舟五号、青藏铁路等材料,讨论它们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国家通过财政支出,调节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可见,国家财政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研究开发
这些行业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金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利润少。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国家财政力量来兴办,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供求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既使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国家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部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靠国家财力取得发展。
教师活动:请看教材76、77页材料,联系神州五号、承办2008年奥运会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二、保障人民生活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并思考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巩固国家政权,保证人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国防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等等。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如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等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提高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农业税,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财政的巨大作用,知道了国家财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课余作业
讨论: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讨论国家财政对国家、社会、公民个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作用。
第三篇:8.2征税和纳税教案
《征税和纳税》教案
湛江大成中学潘东映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增值税的内容、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3、运用:结合实际,说明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各种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财政与税收、税收与公民生活等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爱国的体现,公民既要有纳税意识,又要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税收的使用,做到权力与义务的统一。
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 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分小组探究法、讨论法、案例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1、情景剧《真假账本》表演。
2、小组探究: 探究一:税收的特征
(1)赵总最终被抓,说明了税收具有什么特征?
1(2)张会计:“我们缴这么多税款,政府有没有什么礼品送我们啊?”应该怎么答他?税收有什么特征?
(3)李总:“确实是生意不好啊,要不现在让我少缴点,以后等我赚了再多缴点?”
税务员:“这可不行!征什么税,征多少,这是国家税法早就规定好的,我们可不敢随便改啊!”说明税收什么特征?(4)李总:“谁说不能改?台风过境,国家还对好多行业减免税收来着呢!”
税务员:“那是国家根据相关政策给予的税收优惠。你情况不同啊!”
国家对灾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违反了税收的固定性(固定性是否意味着一成不变)? 学生探究,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PPT展示: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究二税收的种类
国务院决定: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举例:李总的服装公司购进一批价值五百万元的布料,已经纳税85万元。该公司把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销售价为1.2千万元。(1)税收有哪些种类?
(2)增值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国家应该向该服装公司征收多少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为什么减去上一环节已缴税金,说明增值税的作用。
(3)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2011年9月1日起我国的个税起征点由3000元上调至3500元。我月薪3000元要交税吗?张会计的工资是4000块,交个税15块,李总工资20000块,交个税3120块,这个差距说明个人所得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探究,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探究三违法税法的行为
(1)服装厂做假账,营业额一千两百万在账上写七百万、还有拖欠两个月的税款,分别什么行为?
(2)张会计提议在门口拦着税收人员,还好没有,要真拦着这是什么行为?
(3)台风过境后,某县委书记虚报本县受灾情况严重,请示上级减免本县税收。这是什么行为?(4)如何区别偷税和骗税? 学生探究,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探究四:公民应该怎么做
情景:当天下午,李经理被公安机关带走了,那张会计呢,你们没想到吧,其实正是张会计举报了公司的偷税行为,并有意把真账本交给了税务员。
李总的结局和张会计的做法告诉我们,作为公民应该怎么做? 学生探究,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探究五:通过视频谈谈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从税收与公民的角度,税收与国家的繁荣发展的角度说说税收的重要性)
学生探究,得出答案,教师总结
探究六:每年4月份是税收宣传月,你想以什么方式来宣传税收? 学生畅所欲言,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氛围,教师进行情感教育 先由学生列知识框架,后集体订正。
3、完成课堂小练习(见PPT).教师简要小结。
(二)附:情景剧《真假账本》剧本 《真假账本》
(办公室了的一幕)
旁白:某服装公司的财务室,会计小张正在埋头忙着,总经理李某来到会计室。
总经理:“上个月我们公司的营业额是多少?” 张会计(忙站起回答):“李总,一千两百万。” 总经理:“那你在账上写了多少?”
张会计(有点狡黠地):“按照李总您的意思,账上写的是700万,妥妥的。”
总经理:“小伙子,有前途。”说着竖起一个大拇指。
旁白:这时,电话铃声响起,张会计接听完冲到总经理身边,急匆匆地说:“李总,不好啦,税务局的到咱厂门口了,怎么办?” 总经理:“慌什么?没事儿。”
张会计:“咱们要不要准备准备?让保安先拦住他们,别让他们进来。”
总经理:“还准备啥?你个猪脑袋,还„还...还拦着他们?你想落个抗税的罪名吗?”
张会计:“是是是是是,李总英明,一切都妥妥的。”(税务人员进场的一幕)
总经理迎上去,热情有加,上去握手,说:“领导好,欢迎领导前来指导。”
税务员:“李经理,你们公司总是不按时缴税,我们是来催缴税款的,你们公司已经欠了两个月的税款,这次无论如何要把它交齐。否则,我们要采取措施了.”
张会计打断了税务员:“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知道我们公司应该交增值税,而且我们个人还应该交个人所得税。领导,我们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会拖欠政府一分钱税款的,上个月我的工资是4000块,交个税15块,我们李总工资20000块,交个税3120块,我这都有记录呢。”
总经理:“领导,看看,我们公司上上下下都学法懂法。我们知道,违反税法的现象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等,我们是不会这样做的,绝对不会。”
张会计:“领导同志,我们缴这么多税款,政府有没有什么礼品送我们啊。”
总经理:“张会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税收具有无偿性,我们不能提这样的要求。”
4 李总:“确实是生意不好啊,要不现在让我少缴点,以后等我赚了再多缴点?”
税务员:“这可不行!征什么税,征多少,这是国家税法早就规定好的,我们可不敢随便改啊!”
李总:“谁说不能改?台风“菲特”过境,国家还对好多行业减免税收来着呢!”
税务员:“那是国家根据相关政策给予的税收优惠。你现在的情况不同啊!”
张会计:台风过境后,某县委书记虚报本县受灾情况严重,请示上级减免本县税收。后来.....唉,可惜了........税务员:“你们可不要学他啊,上个月你们公司的营业额是多少啊?”
总经理抢着说:“七百万,这个月经营惨淡,只有七百来万。” 税务员:“李经理,我们先看看账本吧。”
总经理:“张会计,还愣着干啥,给领导拿账本啊。” 张会计:“是,妥妥的。”说着把账本交给了税务员。
税务员翻看着账本,过了一会问:“李经理,我再问你一次,上个月,你们公司的营业额是多少?”
总经理:“有什么不对吗?七„七百万啊。”
税务员:“好你个七百万,我看你们是一直在虚报瞒报营业额吧,你自己看看吧,一千二百万!”说着,把账本丢到了李经理跟前。税务员:“李经理,早就有人举报你们公司瞒报营业额,偷税漏税,看来这是事实,你们等着受法律制裁吧。”(税务员退去的一幕)
总经理翻了翻那个账本:“这下完了,张会计你个猪脑袋,看看你办的好事,你把那本真账本拿给人家看了。” 张会计:“啊?” 两人像泄了气的皮球。
旁白:当天下午,李经理被公安机关带走了,那张会计呢,你们没想到吧,其实正是张会计举报了公司的偷税行为,并有意把真账本交给了税务员。
5
第四篇:高中政治征税和纳税 同步练习2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征税和纳税 同步练习2
一、单选题:
1、“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句话指出了税收具有 A、指令性 B、广泛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
2、征收个人所得税()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不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分配原则 ③其实质是维护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④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主要因为()A、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B、税收的增长主要靠经济的发展。C、人民群众自觉纳税。D、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4、2004年9月1日《金华日报》报道,经金华、义乌两级公安经侦察部门侦查,义乌市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义乌市法院对一起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涉税案作出一审判决。义乌市义星灯饰有限公司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均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这表明()A、税收具有固定性 B、税收具有无偿性 C、税收具有强制性 D、税收具有自主性
5、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付出9 945元,其中布料销售价为8 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 445元,这笔增值税纺织厂在为服装厂购买布料开据的发票已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15 000元。服装厂应交纳的增值税是(增值税税率为17%)()A.1 105元 B.2 550元 C.2 500元 D.859.35元
6、“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对“有国就有税”的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和税收同时产生 B.任何国家的税收性质都是一致的 C.任何国家都把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D.国家和税收是一回事,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7、对上题材料中“有税必有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先有税,后有法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税收是国家制定税法的前提和基础
8、《新华日报》载文指出,消费者是负税人,又是纳税人。作为负税人()A.是指取得应税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B.是指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C.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D.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9、依据上题材料,消费者是负税人,又是纳税人说明()①我国税收用之于民 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
③公民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人民日报》报道,今年5月14 日,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以安徽生源医药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对其立案侦查,并查出,从1月至4月30日,生源公司共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为2500多万元,开出普通发票数额近2500万元。生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是()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抗税行为 D.骗税行为
11、上题材料中生源公司的做法()①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②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隐患
③造成国家大量的税款流失 ④促进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江南时报》报道,南京市国税举报中心受理举报范围包括偷税、骗税、逃避追缴欠税以及抗税、虚开、伪造发票,非法出售、购买发票,非法提供、取得发票等行为。针对偷税、骗税、欠款、抗税等行为()①税务机关应追缴其税款 ②应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 ③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④应没收其全部财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2004年4月15日《华南新闻》报道,目前,公民作为纳税人的主体意识还不强,对依法纳税和依法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两方面的意识都相对淡漠,今后必须加强。公民依法纳税()A.表明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 B.是因为每个公民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C.是公民应承担的义务 D.表明每个公民都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14、依据上题材料,加强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就要求公民()①对税收怎样使用有知情权 ②对税收的使用具有直接决定权 ③对税收的使用有事后监督权 ④有权参与纳税税率的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深化农村费改税的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之所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主要是因为()
A.税收的强制性避免了收费中的徇情枉法 B.税收的无偿性避免了收费过程的高成本 C.税收的固定性避免了收费过程的随意性 D.税收的法制性避免了收费中的违法犯罪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目前,我国税收有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计二十多种。在这二十多种税中,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是()A.资源税 B.增值税 C.行为税 D.个人所得税
17、下列关于增值税的说法,正确的有()A.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收的税 B.增值税可以防止各种偷漏税行为 C.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D.增值税可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增加财政收入 18、2004年5月26日《江南时报》载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公民、法人的依法纳税意识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累计征收个人所得税60多亿元。计征个人所得税()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 C.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D.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途径
19、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欠税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加收滞纳金。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等于应缴款项的商品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和滞纳金。这表明()A.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B.欠税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C.税收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
D.税收的征收对象和征收数额的比率,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20、2004年7月30日《江南时报》报道,拥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招牌,企业就可以少缴18%的所得税。众多企业尤其生产量大的企业都在“拼命”争夺这块金字招牌,当然也不排除“不择手段”者。据东方嘹望周刊报道,“脑白金”生产企业无锡健特凭借一块名不符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获取了至少1亿元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无锡健特的行为()A.属抗税行为 B.是骗税行为 C.是违法行为 D.是偷税行为
21、国家的税收收入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A.是否取得应税收入 B.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C.是否是我国公民 D.是否在我国取得收入 22.下列属于应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王某抽中彩票获得一辆小汽车 B.个人存款储蓄利息
C.本人工资薪金 D.进口小汽车
三、非选择题
1、(辨析题)税收的固定性要求其强制性。
2、(问答题)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着偷税、漏税的行为,国家将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行为。请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行为?
3、“无国便无税,无税便无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减除额(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据估算,这项调整将使国家财政减收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材料二 起征点提高前后纳税情况对比表纳税额变化
表纳税额下降率
(1)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对月工资收入2000元的纳税义务人适用5%税率,其纳税额=(月工资一起征点)×5%。请计算出现纳税额。
(2)材料二的表和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请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4.(1)20元
(2)表反映此次起征点调整使纳税义务人可以少缴一些个人所得税。
图反映收入水平越高,纳税额下降率越小;收入水平越低,纳税额下降率越大。
(3)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属于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手段。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国家财政大约要减收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表明此次宏观调控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是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消费需求。
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使收入水平较高的人,从中获益相对较小;收入水平较低的人,从中获益相对较大。这表明宏观调控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要求税收具有固定性,而不是固定性要求其强制性。因为税收以国家权力无偿参与社会分配取得物质财富,必须要有符合国家统治阶级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征税标准,否则将会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国家的正常发展。
2、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要实现职能,发挥管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必然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任何国家的公民都要纳税,为国家存在发挥作用提供起码的物质条件。偷税、漏税在任何国家都是违法行为。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保证税收的稳步增长,国家才能富强,人民生活才能不断提高。
因此,国家必须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保证我国税收的稳步增长。我国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同一切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作斗争。
3、(1)“无国便无税”说的首先是税收的起源与国家密不可分,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运行的财政税收;其次,税收的征收必须依赖国家的强制力,离开国家权力和税法,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就无从说起。所以“无国便无税。
(2)“无税便无国”是指税收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国家的存在离不开税收。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人 的基本形式,是国家行使职能的物质保证,离开税收国家就不能行使职能,国家就会名存实亡,故“无税便无国”。
第五篇:高中政治 3.8.2征税和纳税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3.8.2征税和纳税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基础达标】
1.(2014·大连高一检测)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某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为此,他指出,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工作十分必要且紧迫。推动水资源“费改税”主要着眼于税收的()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多样性
【解析】选C。推动水资源“费改税”主要是为了避免乱收费,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征收对象、税率等都以税法的形式固定下来,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不是税收的基本特征。2.(2014·泰安高一检测)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表现为()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统一于税法,缺一不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①②④是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关系的正确认识,故选D。③表述错误,三者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3.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D.税收是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解析】选B。本题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识记即可。
4.(2014·益阳高一检测)对右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依法制裁,说明税收具有()A.强制性 C.固定性 B.无偿性 D.返还性
【解析】选A。税收的基本特征都是对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约束。强制性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否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图中行为是偷税和骗税现象,对其依法制裁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选A。
5.(2014·枣庄高一检测)某批发公司2014年4月份购进彩电1 000台,购入价200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
【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规定性,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材料主旨强调通过纳税可以诱发纳税人对国家和税款使用的关切。D项本身表述错误,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是国家的具体职能部门,而非纳税人。
2.下边漫画中老板的行为属于()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解析】选A。漫画中老板的行为是偷税行为,故选A。
3.(2014·衡水高一检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减除费用(个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同时调整了税率。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利润减少→投资过热得到抑制 ②个税起征点提高→收入分配更趋公平→社会更加和谐
③个税起征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出国留学费用降低 ④个税起征点提高→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个税是对个人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个税起征点提高与企业的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①说法错误。个税起征点提高和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没有关系,排除③。
4.“国是篱笆税是桩,拆了桩子篱散光。你添饭来我加桩,国富民强世代昌。”这条税收短信启示我们()A.税的征收是法律规定的 B.税收具有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C.税收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解析】选D。短信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税收的重要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选D。短信表达内容与税收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因此,不选A、B、C。
第一步,说明“是什么”。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性质、作用)。概括时要有意识地向相关的知识点上靠,但设问中(或材料中)已有明确表述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即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设问中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这一部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原因或现实原因;另一方面是现实意义。
第三步,说明“怎么办”。即说明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么做,如何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包括两部分:理论要求和现实要求,要结合材料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分析,但材料中已有清楚表达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