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美术《素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素描
适用年八年级
级 所需时三课时,每周1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素描主题单元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是为学生学习明暗基础知识而设置的。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在整个单元设计中,我考虑更多的不是教给学生如何画好一张明暗作品,而是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因此,本节课我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的进行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以互动为形式,以练习为手段,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淡化对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的要求,淡化专业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直观的感知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去直接感受,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力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求体验,在体验中求创新,努力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尝试以视觉化的符号图示、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把自己对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画面中展示出来,表达一定的感受与思想,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到表现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达到快乐的学习,从而完成新教材的教学目的。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多种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2、学会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结构,比例,透视等基本方法。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工具,尝试以不同的明暗表现手法创出具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效果的素描作品。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
2、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用明暗塑造立体物的过程中,感受绘画造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敢于探索、积极发现的激情。
2、在学会分析和表现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创造生活之美的能力。对应课标
1、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力,表达思想与感情。
2、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3、.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4、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主题单元问题
1、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明暗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设计
3、光与明暗的关系是怎样的?
4、素描练习使用的媒材有哪些?
5、明暗调子素描练习中,如何进行观察和表现?
6、明暗素描有哪些表现技法?
7、结构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是什么?
专题一: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形成原理,基本规律,光和明暗的关系(1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立体明暗的基本表现方法---使用媒材,观察和表现,基本技法(1课时)
专题三:结构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1课时)
专题一 所需课1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素描的基本含义。
2、了解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
3、认识物体明暗的形成和光的关系。
4、明暗的变化规律。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明暗素描。
专题问题设计
2、物体的明暗怎样形成的?
3、没有光,你能看到物体的明暗吗?
4、物体的明暗变化有没有规律?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美术教室。
2、教学课件。
3、网络资源。
4、绘画用纸和铅笔等绘画工具。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感受素描、提出问题
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素描作品。提出问题:什么是素描,什么样的是明暗调子素描?
2、学生欣赏课件中的不同风格的素描作品,归纳总结,素描的概念,明暗调子素描。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明暗变化? 活动二: 探究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运用灯光的远近强弱,体会光对明暗变化的影响。
2、体会人距离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的明暗色调不同。
3、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4、物体所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5、体会不同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转折的是柔缓,还是锐利,并由此衍生出三大面,五调子。
活动三:观摩体会交流,分析课件展示的作品
同学之间,交流体会,分析作品中的明暗变化规律。
1、能积极参加讨论,并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取得很好的效果。
评价要点
2、能够积极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并解决问题。
3.能够把握、理解并掌握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光和物体明暗的关系,运用的很恰当,很到位。
专题二 所需课1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立体明暗的基本表现方法
1、了解素描练习使用的媒材。
2、掌握明暗调子素描练习中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3、掌握明暗素描的基本表现技法,了解其他的表现技法。
1、你知道素描练习使用的材料有哪些?
专题问题设计
2、在明暗素描练习中,你会观察物体的明暗变化,和结构变化带来的明暗变化吗?
3、素描练习中的基本的技法有哪些?其他的技法有哪些?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美术教室。
2、教学课件。
3、网络资源。
4、绘画用纸和铅笔等绘画工具。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欣赏导入,提出问题
1、欣赏教师投放的课件中的各种不同风格的素描作品,提出问题:你知道素描练习中使用的材料有哪些?笔(钢笔,铅笔,毛笔,马克笔,圆珠笔,油画棒等),纸,水墨,水彩等,还有其他的辅助材料。活动二:探究明暗素描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学习基本技法。
1、引导学生分析明暗调子的观察方法:整体--局部--整体,物体的结构可以概括成几何形。
2、进行简单的构图学习,掌握基本的构图知识。观察物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3、探讨基本的透视法则,近大远小。简单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4、物体受光的照射,产生的明暗变化,以及物体周边环境给物体带来的变化。
5、学习明暗素描的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
6、探究其他的表现技法。活动三:实践练习,体会感悟
1、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技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一个物体,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2、注意构图,和物体的比例关系 活动四:展示评价,组内自评。
1、能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交流和提问。
评价要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自己的练习。
点
3、能够评价自己的作业,和别人的作业。
4、比例能基本把握,构图还需加强,空间表现较好。
专题三 所需课1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结构素描的基本特征。
2、比较明暗素描和结构素描的不同。
3、掌握结构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
1、结构素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专题问
2、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的区别在哪里?
题设计
3结构素描中怎样表现立体的空间关系?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美术教室。
2、教学课件。
3、网络资源。
4、绘画用纸和铅笔等绘画工具。学习活动设计 结构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 活动一:欣赏大师的结构素描作品,感受不同的作品风格。
1、引导分析,归纳总结,结构素描的特点是什么?。活动二:分析比较,整合知识
1、投放图片,比较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结构素描用线来表示物象的结构,包括我们看不见的内部结构,也一起表达出来,它不是侧重于物象的明暗关系,重点表达物象的结构组成。共同点是,都能表现出物象的立体空间关系。
2、分析作品,探讨结构素描的表现手法,和表现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比例,结构,线的虚实,近实远虚的表现手法靠近前边的线,粗,实,靠后的,线,细,虚。
3、教师示范,以几何形体为例,进行演示,近实远虚,近大远小,在用笔用线上的变化。
活动三:练习实践,感受巩固
学生练习,运用所学的结构素描的基本技法,进行简单的练习。活动四: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评价自己的和其他同学的作品。
评价要点
1、能够积极主动的探讨明暗素描和结构素描的不同。
2、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具有较好的耐心,兴趣持久。
3、能够运用所学技法,表达自己喜爱的东西,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4、能够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
第二篇:初中美术《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适用年七年级
级
所需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间 共用三课时 每周一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围绕中国画教学展开,学习重点包括“通过对中国画作品的比较分析、临摹,体验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运用临摹、创作的学习方法进行笔墨的练习”、“认识和学会运用毛笔、墨色完成中国画作品”。
学习内容设计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一: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表现 ——了解梅竹的传统表现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二:自然景物的笔墨表现 ——松柏树的基本笔墨表现技法。专题三: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尝试用水墨表现人物场景。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中国画墨法、笔法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水墨的形式用表现花鸟、山水、人物,领会水墨在传统中国画中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中国画意境的表达。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中国画的线条、墨色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笔、墨产生的韵味。
2、通过对梅竹、树木、山石、人物的造型练习及实践,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笔墨变化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专题划分
专题一(说明:设计几个能引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
1、中国画笔墨韵味指什么
2、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画的对比
3、怎样表现中国传统水墨画
(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专题一:
(1 课时)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表现 ——了解梅竹的传统表现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专题二:(1 课时)自然景物的笔墨表现 ——松柏树的基本笔墨表现技法
专题三:(1 课时)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尝试用水墨表现人物场景.......其中,专题(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表现
——了解梅、兰、竹、菊的传统表现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所需课(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时 共一课时 每周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中国绘画笔法、墨法的学习
2、了解梅竹的传统表现技法,尝试表现梅竹题材
3、领会中国画意境的表达。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1、中国画的基本思想
专题问
2、中国绘画中的“文房四宝”
题设计
3、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的对比
4、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学习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 常规资源 课件 美术教室 绘画工具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欣赏感受中国画作品,感受中国传统笔墨的韵味。1.欣赏国画家现场作画视频,提出问题:中国画工具有哪些?采用怎样的造型手段?
2.学生总结归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使用书法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加上墨色运用,使其在纸上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活动二:探究风梅花作品,寻找枝干组合规律及花的画法
1.出示齐白石的《红梅》,吴昌硕的《墨梅图》,提出问题:用笔方法,枝干组合规律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师生交流,分析出枝干女子造型,点花勾画讲究聚散。
活动三:教师演示画梅用笔用墨方法,学生体验笔墨韵味
1、交流与展示
2、小组内自评,感受梅花傲雪的精神。活动四:欣赏郑板桥的《竹》
1.提出问题:竹竿有什么组成?竹叶的组合有什么规律?
2.小组探究美术作品,竹竿由竹节组成,中间长,上下短。叶子组合有介字、个字,像鱼尾,像飞燕···
3、感受竹子枝干挺直,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品质 活动五:深入观察,分析笔墨 深入观察,学生分析出竹竿画法,宜用中锋,重墨点节,叶子有浓有淡,虚实相间。活动六:绘画练习
1、教师示范
2、学生尝试
3、拓展到荷花、兰花、菊花 活动七:展示评价,组内自评。
(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1.积极提出、思考、交流问题和进行评价。
评价要2.热心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持久,操作细致、耐心,与同点 学合作融洽。
3.进行梅竹水墨表现,构图主次分明,虚实得当。4.各种笔法运用协调,线条顿挫有力、具有节奏美感。
专题二 自然景物的水墨表现 ——松柏树的基本水墨表现技法
所需课(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时 共一课时 每周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初步理会中国传统绘画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特点
2、学习水墨表现松柏的基本画法与技巧
3、运用树的基本程式技巧尝试水墨国画小品的表现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1、国画中表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2、怎样用水墨去表现树木的生动?
专题问
3、树干怎么画?
题设计
4、树叶怎么画?
5、石头怎么花?
6、树、石怎样结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 常规资源 课件 美术教室 绘画工具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一:欣赏《松石图》
1、对比设问:意境有何不同?感受有何差异?
2、归纳看法:笔墨技巧的表现传达不同精神寓意 活动二:学生自主欣赏:风格和画意有所区别的作品 活动三:
1、临摹范画,练习墨色表现松树或柏树 活动四:尝试画成三棵松树组合归纳树木组合规律
画山石,了解山石的基本用笔、用墨与结构要点
水墨画创作
(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1.积极提出、思考、交流问题和进行评价。
评价要2.热心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持久,操作细致、耐心,与同点 学合作融洽。
3.进行树、石小品画水墨表现,构图主次分明,虚实得当。4.笔法运用协调,线条顿挫有力、具有节奏美感。
专题三 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尝试用水墨表现人物场景
所需课(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时 共用1时,每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
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间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情感。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专题问
1、主题创作人物画要注意那几个方面?
题设计
2、人物和背景的关系如何处理?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 课件 美术教室 绘画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欣赏作品,感受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
1、欣赏《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
2、“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的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不同人物性格、个性、内心世界,同时揭示其品格,反映其社会属性,并给予或尝试新的审美判断。
活动二:分析《太白行吟图》
1、湖面感受
2、是人神态
3、笔墨表现 《学步》、《相马图》
1、构图
2、笔墨运用
3、背景处理
活动三:
1、临摹体会、尝试创作
2、展示评价 活动四:评价
1、主题表现
2、人物神态
3、笔墨效果
(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1 提出、思考、交流问题和进行评价。
评价要2.热心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持久,操作细致、耐心,与同学点
合作融洽。
3.进行树、石小品画水墨表现,构图主次分明,虚实得当。4.各种笔法运用协调,线条顿挫有力、具有节奏美感。
第三篇:初中数学《分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分式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八年级 课内八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1.本章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的研究。2.分式是对分数的进一步抽象------字母的意义
3.分数的讨论框架的继承------小学时分数都研究哪些性质? 4.从实际意义或者问题解决上,分式也是分数的实际意义的抽象------列方程解应用题
5.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小学分数的了解情况,特别是是否还记得分数的性质框架
6.分式的基础是分数、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同时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 3.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4.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理解其算理; 5.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及分式的通分;
6.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分式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归纳分式方程的概念;
7.经历探索分式方程解法的过程,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根的合理性;
8.用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反映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分式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符号感,掌握分式的符号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 4.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学习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5.经历“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6.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分式探索,体会并掌握有效的数学转化思想; 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3.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6.经历建立分式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应课标
1.抽象出分式概念;
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
3.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归纳并掌握这些运算法则;
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联系的知识体系;
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建模思想.1.什么叫分式?及其分式的意义.主题单元2.如何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运算? 问题设计 3.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4.解分式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专题一:相关概念 专题划分 专题二: 探究性质,运算法则 专题三: 实际应用 专题一 相关概念
所需课课内三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2.经历分式的约分及其通分; 3.认识和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增根; 过程与方法:
三课时)(四课时)
(
(一课时)1.体会分式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符号感,掌握分式的符号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 4.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学习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分式探索,体会并掌握有效的数学转化思想; 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1.怎样给分式,分式方程及增根下定义?
专题问2.分式的意义是什么?
题设计
3.分式如何来约分?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分式、分式方程课件,纸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分式 活动一:预习作业
1.分式的概念:.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活动二:引例
问题情景:面对目前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 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原计划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
(1)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2)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 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个月。根据 题意,可得方程: .
问题情景(2):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度。
问题情景(3):新华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 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新华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小结: 分式的概念: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无意义的条件:
活动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例2:根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当x为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
(2)当x为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3)x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0?
第二课时:分式
(二)活动一:预习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作业教材P68~P70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请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分式的基本性质:.2.什么叫分式的约分?根据是什么?
3.什么是最简分式? [来源:Z#xx#k.C om]4.分式的符号法则? 活动二:引例
问题: 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分式
与
相等吗?
与
呢?
引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并用式子表示: 活动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来源
(1)
(2)
例
2、化简下列分式:
(1)
(2)
小结:1.分式的约分
2.注意事项: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应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公因式。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整数:
4.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分子和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
第三课时:分式方程
(一)活动一:认识分式方程
问题1: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0.4元.小丽家去年12月的水费是15元,而今年7月份的水费 是25元.如果设去年每立方米水费为x元.那么今年每立方米水费为
元。
小丽家去年12月的用水量是 立方米.今年7月份的用水量是 立方米.问题2:有两快面积相同的小麦实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 ㎏和15000 ㎏,已知 第一块的小麦实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如何设未知数列方程?
问:(1)如果设第一块小麦实验田的每公顷的产量为 x ㎏,那么第二块实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 ㎏.(2)第一块试验田有 公顷?第二块试验田有 公顷? X|k|b|1.c|o|m(3)你能发现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K](4)你能根据面积相等列出方程吗?
题问3: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全长600 km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 480km 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 驶的平均速度比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的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 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时间?
(1).你能发现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2).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吗?
比较左右两边的方程, 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总结
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评价要点
专题二 所需课1.分式及分式方程概念的探索过程 2.分式通分的的探索过程
探究性质,运算法则
课内四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理解其算理; 3.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及分式的通分;
4.经历探索分式方程解法的过程,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根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
1.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学习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1.分式的基本性质内容是什么? 专题问2.分式乘除,加减运算的依据是什么? 题设计 3.如何进行分式通分? 4.解分式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分式、分式方程课件,纸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分式的乘除法
活动一: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74-76页,回答下列问题:
1、分式乘除法的法则是什么?
2、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谈谈你的感想。活动二:学习研讨
计算(1)
(2)
(3)
(4)
合作完成:(1)尝试给上面的4小题分类?
(2)说一说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3)在第(3)小题中2xy2是如何参与计算的?
(4)在第(2)(4)小题中分子分母中出现了多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先,以便约分。
(5)在第(2)小题中是分式的混合运算,此类题要特别注意.第二课时:分式的加减法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出问题
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都是3km,其中第一条是平路,第二条有1km的上坡路、2km的下坡路,小丽在上坡路上的骑车速 度为vkm/h,在平路上的骑车速度为2vkm/h,在下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3vkm/h,那么
(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2)她走哪条路花费时间少?少用多长时间? 活动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讨论:
(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
(2)你认为
应等于什么?
(3)猜一猜,同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
归 纳:
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类似,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
第三课时:分式的加减法
(二)活动一: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做一做:尝试完成下列各题:
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类似,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化为 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活动二:典型例题
例2
第四课时:分式方程
(二)活动一:讲授新知
你能设法求出分式方程 的解吗?
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
3(3x-1)=12-(x-2)解这个方程,得x=
活动二:典型例题
例1.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2x,得
960-600=90 x 解这个方程,得x = 4 检验:将x=4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45=右边
所以,x=4是原方程的根。
例2.解方程
(学生照例1自主完成)
解: 检验:
在这里,x=2不是原方程的根,因为它使得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零,我们称它为原方程的增根。产生增根的原因是,我们在方程 的两边同乘了一个可能使分母为零的整式。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K] 总结:想一想
解分式方程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1.分式及分式方程概念的探索过程
评价要2.分式通分的的探索过程
点
3.在探索过程中小组合作的能力
专题三 所需课课内一课时
时 实际应用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反映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建立分式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1.如何根据题意,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问2.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应注意题设计
哪些问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分式、分式方程课件,纸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分式方程
(三)活动一: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92-92页,回答以下问题: 1.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课本中的两个问题都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历一个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体现了数学中的什么思想? 4.谈谈你在阅读课本中的感想.活动二:合作探究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兰州某中 学师生自愿捐款。已知第一天捐款4800元,第二天捐款6000元,第二天捐款人数比第一天多50人,且两天人均捐款数相等,这两天 参加捐款的人数共有多少人?人均捐款多少元?
思考:1.题中蕴含几个等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2.如何设未知数?有几种设法?
3.根据分析,本题有几种解法?
4.谈谈你对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评价要点 1.如何列分式方程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 2.在探索过程中小组合作的能力
第四篇:初中体育《弯道跑》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弯道跑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九年级 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弯道跑是中学教学的常规教学项目,弯道跑技为200米跑、400米跑及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跑等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学习弯道跑,充分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通过练习,结合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正确认识弯道跑的意义,同时结合自主探究和“十字接力”的拓展练习,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导引下,在自主探究中培养体育情感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本单元中,我设计了三个专题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弯道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视频观看,启发导入,运用多种练习方法,学习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和基本练习方法。专题二:弯道跑与身体健康、自主探究学习。运用问题的导入,进行分组探究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弯道跑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进取、积极向上的体育思想。专题三:弯道跑的拓展练习----“十字接力”。通过”十字接力”的拓展练习,把学生带回体育竞赛当中,让学生在竞赛学习知识,学会团结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运动技能:使学生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明确跑的目的是发展速度,为弯道跑奠定基础;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在运动过程的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感受,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学会团结合作,提高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自信心。社会适应:在学习技能、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学生弯道跑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弯道跑对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在体育运动中正确运用弯道跑技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坚持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健康的人格。
1.弯道跑练习方法有哪几种?
主题单元2.弯道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问题设计
3.练习”十字接力”的要素有哪些? 专题一:弯道跑的基本技术。(一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弯道跑与身体健康、自主探究学习。(一课时)专题三:弯道跑的拓展练习-”十字接力”。(一课时)
专题一 所需课时 弯道跑的基本技术。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本专题是整个单元的基础,通过视频、网络、教师的讲解,及自主探究,掌握弯道跑的技术,知道弯道跑的练习方法,理解弯道跑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怎样克服离心力,提高弯道跑的成绩,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对这一项目的学习,激发练习热情,在练习中理解弯道跑克服离心力的重要意义,逐步把弯道跑熟练应用到体育运动中。
1、举例说出3种有弯道跑的运动项目。
专题问题
2、弯道跑时身体有何感觉?
设计
3、在弯道跑中怎样克服这种感觉?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和网络的相关资源。常规资源:弯道跑的技术及练习方法。教学支撑环境:学校标准田径场地 其他:录音机1台 接力棒4根 小黑板4块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观看视频、导入课题
观看比赛的视屏片段及200米奥运会片段,通过运动画面,渲染气氛。(三分钟),并导入本单元学习主题----弯道跑 活动二:问题与研讨 提出问题一:(五分钟)
1、举例说出3种有弯道跑的运动项目。
2、弯道跑时身体有何感觉?
3、在弯道跑中怎样克服这种感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提问二:弯道跑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通过查阅资源学生根据理解和分析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简单评价和总结,并做好记录。切入主题,安排学习任务。
活动三:弯道跑的学习与合作探究
步骤一按照事先的准备进行分组,按能力把学生均匀分配到各组,然后由小组长组织进入指定地点分组练习;
步骤二:先进行技术动做的模仿练习(原地和小范围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按照要求进行十分钟的集体跑步练习(由教师设定练习方案),步骤四:教师通过脉搏的测定监控学生的运动量的大小(跑步间歇测定),随时进行调整。
步骤五:在练习的间歇过程中,教师随时讲评、表扬和鼓励,要指出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步骤六:教师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练习安全顺利进行,及时给与学生必要的帮助,让每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练习任务。活动四:放松与评价
1、放松活动:(配音乐)
2、反思与评价
评价的学习要素:
1、掌握弯道跑的理论知识:。
评价方法:提问与讨论、现场评价,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动作是否规范。
2、弯道跑的学习与练习。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互评与师评。
评价指标:弯道跑技术动作、练习的次数和时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方法:使用评价量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1)各组是否提出实质性的困难与问题。(2)能否积极的解答、讨论各组提出的问题。(3)能否认真的学练。
(4)分工是否明确,合作是否愉快、资料保存是否完整有序。
专题二 所需课时 弯道跑与身体健康、自主探究学习。(一课时)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弯道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通过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成功喜悦,使枯燥的田径课程变得有趣。进而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
1、跑弧线时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跑至直线有什么不同? 专题问题
2、弯道跑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
设计
3、弯道跑的技术是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和网络的相关资源。常规资源:弯道跑的技术及练习方法。教学支撑环境:学校标准篮球场地、田径场地 其他:录音机1台 接力棒4根 小黑板4块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
(一)热身与导入部分(7分钟)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 组织教学所需的常规内容,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
2、徒手操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及主要的预防措施。振奋学生的精神,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
3、绕篮球场边线及三分线弧线慢跑。要求:保持距离,不许推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边跑边喊号、拍掌。目的是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发展速度,同时又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活动热情,快速有效地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问题:跑弧线时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跑至直线有什么不同?
(二)实践部分(15分钟)教学步骤:
1、游戏“你追我赶”接力跑。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与规则进行接力跑,游戏后恰到好处的提问学生弯道跑的动作体验,在反复进行游戏比赛练习中启发学生思维弯道跑的技术要领。这样寓教学于游戏中,意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
问题:弯道跑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
2、教师示范、总结弯道跑的技术要领。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学生对此已有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再通过教师的示范、总结,就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白为了克服直道跑惯性的离心力,进入弯道时,身体必须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脚用前脚掌内侧,左脚用前脚掌的外侧着地。摆动时,右膝关节稍向内,左膝关节稍向外。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都应大于左臂;右臂后摆时,肘关节稍偏向右后方,前摆时稍向左前方等技术要领。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比起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传统教法,学生更乐于接受,对所学内容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学生反复实践体验。弯道跑是在跑进中改变行进的方向,当跑速较慢时,弯道跑是轻而易举的,但在快速的跑进中改变跑向,尤其是在幅度较大的变向,是比较困难的。它需要较强的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的能力。运用启发性教学和通过学生反复练习,向学生讲解这方面的技术要求,从而使他们在快乐的实践体验中理解这些知识,达到本课的目标要求。
(三)体验部分。(13分钟)教学步骤:
1、8”字游戏。
2、教师评价。运用 “8”字抓“俘虏”游戏,来检查学生弯道跑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以此加深体验弯道跑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点评,寓思想教育于游戏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调节部分(5分钟)教学步骤:
1、教师领跳放松舞蹈,学生模仿练习。
2、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跳。
3、教师总结讲评,归还器械,师生道别。在优美的旋律、宽松的氛围中同学们随着音乐跟老师做放松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同时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让学生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评价要点 专题三 所需课时 弯道跑技术的掌握情况
弯道跑的拓展练习-----“十字接力” 1课时 专题三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在整个单元就是起到拓展提高,加深理解,提高兴趣,培养情操的作用。通过对这一项目的学习,激发对弯道跑兴趣,把弯道跑技术熟练地运用到体育锻炼中,在弯道跑接力过程中,培养激情,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团结的力量,在比赛拼搏中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运动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原理,明确跑的目的是发展速度;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在运动过程的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感受,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学会团结合作,提高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自信心。社会适应:在学习技能、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团结协作。
1.什么是“十字接力”?
本专题问题2.决定比赛成绩的要素有哪些?
设计
3.各小组是如何安排组员参与“十字接力”比赛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电脑和网络的相关资源。“十字接力”的比赛方法。教学支撑环学校操场。
境 其 他 接力棒4根 录音机一台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一:导入与研讨
1、观看“十字接力”的视屏片段。(三分钟)
2、提问、研讨与分享:(五分钟)
1、什么是“十字接力”?
2、弯道跑在”十字接力”中有什么作用?
3、”十字接力”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学生分组研讨,根据理解和分析归纳总结,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简单评析和总结,并做好记录。活动二:”十字接力”
步骤一:教师按照事先的准备进行分组,分组要把能力不同的学生,包括素质一般的学生均匀分配到各组。
步骤二:由小组长到老师处抽取接力棒,接着按照要求进行五分钟的讨论比赛准备方案,确定参赛队员顺序。
步骤三:教师宣布比赛规则,违规处理办法,比赛注意事项以及计分的方法,教师通过视频、音乐等方法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体验、探究、合作、求胜的欲望,以求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步骤四:当教师宣布比赛开始后,各小组展开激烈的角逐,教师要注意观察比赛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活动顺利,确保学生安全,提醒及记录违规情况,及时给与学生必要的帮助,让每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比赛。
步骤五:当各组全部完成比赛后,集合队伍宣布比赛成绩,进行及时的讲评。
反思与研讨:分组带着以下问题反思与研讨,各组做好记录,1、各组如何安排比赛的人员,为什么这样安排?
2、实践的反馈是否可以修改方案,建议提出最合理方案?
3、如何提高成绩?
4、谈谈合作的快乐体验。
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发言,提出问题,回答老师的问题。记录小结的情况,打出分数。教师总结,评价。活动三:展示交流。1.获胜小组展示自己的比赛方案,感受胜利的喜悦。介绍获胜体验。进行表彰鼓励。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指出有点和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3.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和胜利哪个重要? 教师总结。评价要点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掌握”十字接力”的基础知识:。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讨论与交流。
评价指标:
1、十字接力”的方法。
2、接力”的方法与能力。评价方法:现场比赛。
评价指标:小组比赛方案,小组比赛成绩
第五篇: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初中力学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初中力学思维导图来帮助学习,会使得学习更加简单,我们还可以利用初中思维导图来总结一些学习方法:
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1)课前阅读,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宇、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初中力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教师板书等.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等等的一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