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用)

时间:2019-05-12 17:5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用)》。

第一篇: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用)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分析理解特殊句式。

2.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要求找出能体现时代背景的句子并分析,从隐士-----孔子的言行差异中体会孔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分析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第四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学习,我们请几个声音比较响亮的同学来上课。

二.阅读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判断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一)14.21 1.朗读、翻译

2.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弑:杀君

朝:朝见,动词

讨:出兵讨伐

以:因为

之:到

3.给下面两个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告(之)于哀公

(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4.提问: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他却没表示要出兵,为何?

因为当时的鲁国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提问:明知如此,为何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呢? 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有自己的本分,应依礼行事,他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更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韪。此种行径应该天下群起而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体现。

提问:孔子做了什么?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诉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内心世界?

在陈成子弑君后,孔子反复申诉报告,要求出兵讨伐无道。直呼陈成子为“陈恒”,体现了孔子的愤怒。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论语》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1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反复申诉,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责任来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知道自己的报告不能为鲁国君臣的认可,突出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复申诉反映了孔子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二)18.5 1.朗读、翻译

2.掌握重点词语

歌:唱歌,动词

谏:挽回

追:赶上,及

已而:算了,罢了

殆:危险

下:下车,动词

趋:快步走

辟:通“避”,避开

3.一个句子,补上省略成分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4.提问:面对当时社会的无道,精英分子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孔子和接舆就是两种不同的代表,你能从这则文字中体会出孔子的孤独、寂寞么?

接舆是一个隐者的代表,他们一样担忧祖国的命运和未来,但他们认识到时代的无法挽回,采用了消极避世的态度。孔子明白他们的心理,很想和他们交流,但是得不到他们的理解。身处乱世,自己的主张得不到社会普通人的认可,这可以理解,最可怕的是连社会上所谓的精英都不能理解自己。由此可见,孔子的内心是多么的失落和孤独无奈呀!

提问: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三)18.6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耦:两人并排耕作

使:让

问津:问渡口,后引申为询问

执舆者:驾马车的人

与:通“欤”,吗

是:这,这里代孔子

滔滔:这里形容社会**

皆是:都这样

谁以:“谁与”,跟谁

易:改革

而:你

辟人之世:逃避坏人的人(辟世之世)

耰:下种覆土耙平

辍:停止

怃然:怅然的样子

与:相处、和

3.三个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句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固定句式,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省略句,丘不与(之)易也:同上

4.提问: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提问: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现在世道**,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论语》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2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隐士。

(四)18.7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丈人:老人

以:用

荷:动词,担、扛

四体:四肢

植:立起

芸:通“耘”,耕耘

拱:双手下垂而立,比喻恭敬

止:留宿

食:给食,使„„吃

见:使„„见

明日:第二天

反:通“返”,返回

行:出门

义:宜

节:礼节

废:废弃

如之何:怎么能

洁:使„„纯洁

大伦:重要的人际关系,这里引申为君臣之义

行:实行

3.几个句子

子路行,以(之)告(子):省略句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判断句

4.提问: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提问:子路最后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说明孔子及其弟子都知道了自己的主张是无法实行了。请问,子路是从哪里知道的?

丈人是个精英,他懂得礼——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他懂得长幼有节,但是他不仕,废“君臣之义”,甚至反讽孔子——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由此子路知道。

提问: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消极避世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讨论思考:

为什么把这个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

明确:三个故事写了四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样物质的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都是孔子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因为,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后世的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和榜样作用。

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同:忧国忧民

异:孔子济世

(用)

隐士避世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诸葛亮能在后蜀如此劣势下,逼的魏军不敢出门,已经相当不易了。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关羽丢失荆州时就已经破灭了,诸葛亮也知道再灭魏国已经没有太大《论语》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3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希望了,之所以出兵是以攻代守。如果不进攻,只有死路一条。因为随着中原生产力 人口的恢复,双方实力会越拉越大。

诸葛亮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在了八个字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提问上节出现的文言知识。

二、齐读后三章。

三、学生讲解、讨论14.38,14.39,9.9 章。

点拨:

1.重点词语

晨门:主管城门晨夜启闭的人

奚自:即自奚,从哪里(来)

是:这,此人

与:通“欤”,吗

磬:动词,击磬

荷蒉:挑着草筐

心:深意、心意

而:过了一会

鄙:偏狭

硁硁:击磬的声音

己:守己

而已:罢了

厉:穿衣涉水

提:提衣过河

果:坚决

末之难:没有办法诘难他

河:黄河

已:行不通

2.几个句子

奚自:介宾倒装

有心哉,击磬乎:谓语前置

鄙哉,硁硁乎:同上

果哉,末之难矣:宾语前置。果哉,末难之矣

3.孔子借“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隐喻什么?

隐喻自己的主张不能行于天下了。这两句话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与苦楚。

四、课内练习巩固

1.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行以(之)告(子)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丘不与(之)易也

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止子路宿:止,使„„留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食,给„„吃(饲)

见其二子焉:见,使„„拜见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使„„保持纯洁

怀其宝而迷其邦:迷,使„„迷乱

3.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论语》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4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合作完成课后第三、四题。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提问文中文言基础知识。

二.主要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他苍凉、无奈的行道生活。

1.回顾孔子简历:

(一)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孔母颜征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上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岁时,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二)政治上的起落

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开始走上仕途,后因政绩卓著,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五年春季,孔子55岁,齐国害怕鲁国强盛,采用反间计离间鲁国君臣关系。孔子只好离开鲁国。

(三)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从55岁到68岁,共计13年,孔子转辗卫、陈、鲁、宋、蔡、齐、楚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礼治思想,多次险遭不测,深陷囫囵,其间因兵、因饿等备受磨砺,尤其使孔子感到难过的是他的为政思想,做人理念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得到贤哲隐士的嘲讽,更不要说推行了。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开始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孔子内心万般寂寞、孤独的内心世界,体味他锲而不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寻章摘句。

(1)这几则文字围绕“知其不可而为之”编撰在一起,每则短文都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来回答。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表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重在“为”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虽然离职还乡,但是仍然以大夫身份关心政事,表现了孔子“知其不为而为之”的精神,两个“不敢不告”,写出了孔子心中无限的感叹和无奈。

“孔子下,欲与之言”:孔子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一道入世济时,但是他充满幻想,多么希望得到接舆的理解和认可。“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可以想象孔子在碰壁之后多么的无奈和孤独!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5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悲苦的内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现。鸟兽都不会同群,假如天下有道,我是不会与这些人一起的,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必须积极入世,团结更多的人,争取更多的人。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势,所以一个“怃然”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

“使子路反见之“:“荷蓧者”本身是一个懂得“礼”的人,他“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对于社会上这样的贤人,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景仰的,他使子路反见之,目的也想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面对“荷蓧者”的嘲讽,这次孔子没有表示亲近的意思,多次与隐士的交流,孔子心理十分明白,要得到隐士的支持已经不可能。所以这个感叹应该比前面的“怃然”更使人伤感、无奈。

世道黑暗,社会无道,孔子的理想永远得不到实现,更可怕的是连社会上的这些所谓的贤人都不能理解和支持孔子的崇礼思想,这是对孔子内心最大的打击。所以孔子最后发出了“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那样沉重的感叹。

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开始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传过战国的屈原,传过宋代的范仲淹,传过明代的文天祥,一直传过“戊戌六君子”,传过许许多多抗日英雄,传到了现在那些在大多数人面对小偷选择沉默的时候拍案而起的青年身上,传到了那些在大多数人面对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时依然保持宁静自然的心灵的学生身上。

我要说的是:这种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三.理解文章中的“隐士”。

1.寻找课文中出现的隐士有哪些?

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荷蒉者

2.说说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说明理由。

都是一些非同寻常、不等闲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是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选择避世,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

文章把这些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定谁,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隐士,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做法两样。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衬托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四.小结。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五.布置作业。

《论语》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6

第二篇: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解题:

[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明确】知道自己这件事(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但还是要去做。(强调“其”指孔子的政治理想)

[问题1]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也是被当时的人看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课文中哪一章直接提到这一点?

【明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宾语前置)?”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一)字词

1.子路宿于石门:状语后置 2.奚自:自奚,宾语前置 3.与:通“欤”

(二)分析

1.生读,重点揣摩语气及蕴含的情感。重点揣摩句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晨门对孔子做法是带一种怀疑的,不以为然的看法。揣摩语气:“哦,就是那个明知事情不能做成功还一定要去做的那个人吗”。言下之意,不是傻瓜,便是疯子,有挖苦之意。

2.当时孔子很有名,人人皆知。这位看城门(看管人进出的,阅历很丰富)的话,大约颇能代表当时流俗对孔子的看法。

补充资料:课本P83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 《史记·孔子世家》

丧家之犬解释: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孔子于55岁离开鲁国,带着一帮弟子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先后到了6、7个国家,遍求十几位国君,但是终不被用,于68岁回到鲁国。历经14年。用“丧家狗”比喻孔子确实有些相似。在世俗人看来,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知其不可”。

二、分析“知其不可”

【问题2】 孔子知道“不可”这个现状吗?(分析14.21)(一)字词

告于哀公:状语后置,于哀公告 于,向 夫:fǘ那,那个 以:因为 之:到,往

省略句:之三子告,不可。(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二)分析

1.弑君:

“弑”的理解(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当属晋、齐,在齐国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我死于难。

2.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3.孔子又为什么如此重视呢?杀的又不是鲁国的国君。

这是因为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得他很愤怒了,如他就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4.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直呼陈成子为“陈恒”?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称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的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

5.哀公又为什么说“告夫三子”?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对讨伐陈成子这样的大事,鲁哀公不敢做主,故叫孔子向这三位大夫报告。这就是“陪臣执国命”的状况。

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6.孔子在告三子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答复吗? 当然知道。“三桓”本身就是陈成子一样的人物,素有无君之心。但孔子仍去报告,是因为他觉得:弑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四书集注》)

7.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绝之后,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出“不敢不告”? 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在其位,就谋其政。” 这一方面说明了孔子因为自己做过鲁国的司寇,虽告老还家,但依然属于士大夫阶层,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出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的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而又想有所作为的心情。

此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其”指对于弑君者的讨伐问题。

8.这一章让我们知道了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而且陪臣执国命。孔子也知道这样一个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但他还是要去做,而且这一章中孔子已经71岁,过两年就死了,这更加体现了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三、孔子与隐士的对比

在这样一个“知其不可”的社会背景中,孔子选择了“为之”,而有些人选择“不为”,我们接下去来看一看孔子与隐士的对话。

18.5

(一)字词 兮:语气助词 何:多么 已:停止

而:语气词,表感叹 殆:危险 得:能够 省略句:(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二)分析 1.接舆的名称 接舆:接,迎。舆,车。此人忽然而来,倏然而去,当然不知其姓名,因他出现时迎面遇着孔子的车,就把这个叫“接舆”。下文的“长沮”“桀溺”的称名亦如此。即指在泥水中劳动的一高一壮的两个隐士。沮,泥水之处。溺,浸在水国。长沮、桀溺,都是因形因情造名。

2.接舆为什么要对孔子唱歌?他的“凤歌”有什么含义呢? 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孔子比作凤凰首先是对孔子的尊重,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 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一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退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急流勇退。(讽喻劝告)

3.孔子在听了接舆委婉的劝说之后,为什么“下,欲与之言”?发挥你的想像,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呢?从中你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能够明白接舆的意图,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了,应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第九》)P13 9.5 可见,孔子以周德之继承人自居,虽屡遭困厄,但依然不改初衷,当然也不会因为接舆的寥寥数语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因此,孔子当会以坚决回应之态度应对,可惜的是接舆缺乏一种对话的态度。

18.6

(一)字词

使子路问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之,代这两个人。问于桀溺:状语后置,向桀溺问

谁以:谁与 与,跟。跟谁,宾语前置。而:你

与其„„岂若; 与其„„哪比的上 子路行以告:子路行以(之)告(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鸟兽不可与(之,代鸟兽)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 与:结交

丘不与易也:和,跟。丘不与(之,代斯人之徒)易也

(二)分析

(嘲讽挑拨)

1.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 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2.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挑拨 现在世道**,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3.桀溺称孔子为“辟人之士”,称自己为“辟世之士”,如何理解这两个称呼?

鲍鹏山:什么叫“避人”呢?避人就是择人,就是避开那些昏庸无道的诸侯,而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有为之君,一同来重整乾坤。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嘛,不择主,只要给富贵就帮他卖力,那是苏秦张仪的作为。孔子一心要的是救世,而不是人个富贵,所以他栖栖惶惶地驾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就是要避开身后的昏君而去寻找前面的明君。所以孔子是“避人之士”。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7.16)P29 什么是“避世”?在“避人”的基础上再跨一步,彻底冷了心,闭了眼,认定天下不可能有什么诸侯还能与他一起改变这世界,于是彻底绝望,从而彻底不抱希望,回到田园中去,回到自己的内心中去,告 别都市、政治与熙熙嚷襄的外部世界,就叫避世。

4.在听了子路的报告之后,孔子为什么会“怃然”呢? 这是因为沮、溺虽然刁难孔丘之徒问津,孔丘却很尊重隐士的清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污染的品德。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还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其伯夷、叔齐乎”。而且当时的社会现状也确实如二人所说的,纷乱不堪,“而谁以易之”一语,不由得让孔子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因此,从自己所尊重的隐士口中听到这种话语,使得孔子内心的悲凉更为浓重,不禁“怃然”。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说:“自己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干了什么呢?庄严端正地坐朝廷罢了。”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孔子说:“不动摇自己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份,是伯夷、叔齐吧!”

5.在“怃然”之后,孔子又道出一番话来,对这些话语应该作何理解? 在怃然之后,孔子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以此为契机,对子路等人表露了自己澄清天下、矢志不渝的心迹。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沮、溺二人看出天下恶浊,已是遍地皆然无从改,便说改革难成,不如逃避。一如后来的庄周玩诡辩、倡齐物,谓万物都一样亦是亦非、无是无非,沮、溺认为分善恶、谈改革本身就是荒谬命题,它们似乎超越人类观念的一切局限了,而事实上却是粉饰丑恶、玷污美善。古今智足以口辩清谈而胆不足以问苍生疾苦的士大夫们,最喜引庄生为同调。中国向来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世界纵丑恶,隐者岂真能遁出世外去?人和禽兽合不成群,不和滔滔的同类打交道还能和谁在一起?要说“滔滔者皆是”而导致改革之难,那么此时正需有人知难而进、知不可而为之,给黑暗以光明,方见君子仁人的分量与质量!若天下已有道,享现成福谁不会,何用我孔丘栖栖惶惶为天下先!话语之诚恳,如见肺腑。

18.7

(一)字词 1.子路从而后:子路从(之)而后,“之”代孔子。..而:连词,表承接。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子路拱手而立:两手相合以示敬意。而,表修饰。..2.止:使„停止,即留 3.食:使„吃

4.见:xiàn,使得以进见。

5.省略句:子路行,以(之,指子路遇丈人之事)告(之,代孔子)6.省略句:(子路)至,(丈人)则行矣。7.如之何其废之:其,语中语气词,表反问。8.洁:使„清洁

(二)分析

(鄙视批评)

1.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2.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子路寻师,路遇荷 丈人,丈人却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态度甚倨,然而子路却以礼相待,最终丈人留宿子路。

接下来子路的一番言语,实际体现了孔子的意图。依孔子之见,无论长沮、桀溺的耦耕避世还是荷蔡丈人的隐居都是鸟兽之行为,不合于义,且乱大伦。所谓大伦就是君臣之义、长幼之节。而丈人使二子见 子路,也是明晓长幼之节不可废,子路由此导出长幼之节尚且不可废,更何况于君臣之义的大伦呢!而孔子出仕就是为了行君臣之义,虽其道不行也不可废其义,尽到一个士大夫的职责,也就是明知不可而为之。

14.39

(一)字词

1.“有心哉,击磬乎!”: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啊!主谓倒装 2.既而:不一会儿

3.莫己知也:宾语前置,没有谁了解自己 4.斯已而已矣:斯,就。5.果:坚决

6.未之难矣:宾语前置,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二)分析

1.段意:(批评劝导)

荷蒉之人听孔子击磬而知孔子之意,借硁硁的磬声评点孔子的旨趣,使得孔子无言辩驳。2.琴与心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而师襄子又称为“击磬襄”,孔子应该也从师襄子学击磬。而“歌永言”,既然孔子能够根据音乐而知人之志,知其为人,由此可知孔子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声寄托于音乐之中;荷蒉之人亦能听其音而察其意,亦可谓知音之人。因此,荷蒉之人也是一个通晓音律的隐士高人。

孔子学琴于师襄:

3.荷蒉者的处世主张是什么?

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深则厉,浅则揭:这是比喻,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沾染,便无妨撩起衣裳,免得濡湿。整句话比喻做事情要通达权变。(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4.孔子在听了荷蒉之人的点评之后,为什么说“果哉!末之难矣”? 荷蒉之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孔子的知音,孔子击磬,将自己的心声托付于磬声,而荷蒉之人能听其声而察其意,虽有指责之意,却是切中肯綮的凿凿之言,不虚妄,不嫉妒,以一种平和中正的态度揭开了孔子心中的殷忧。所以无论从态度上还是从语言的切中度上都无法驳斥,是故孔子才发出此言。

小结: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仕”与“隐”的问题,这里我们有个问题须探讨,即如何看待当时的“仕”与“隐”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放在最后。

9.9

(一)字词 已:停止,完毕

(二)分析

面对世人的反应,孔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失意,无奈,悲凉。

最后一节,是孔子对于自己的行为主张进行评判的话语。他所说的“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隐喻自己的主张不能行于天下了。这是孔子对自己作为的最终结果的暗示。

第三课时

一、“知其不可”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明确】学生找出,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老师适时补充。具体分析: 14.21:“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君不君臣不臣”的时代特点—— “陪臣执国命甚至弑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18.5:“今之从政者殆而”:从政是一项高危的职业让孔子知难而退、迷途知返。18.6:“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7:“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二、孔子与隐士的对话

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因而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其实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不同。

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晨门、荷蒉之人都应该算是有识之人,他们有别于一般的民众,也区分于那些摇舌鼓唇、干求名利的策士。他有有看清天下形势的睿智,具有较强的能力,却怀着无为的襟抱,揣着宝璧而不用于世,有着过度看穿的虚无。

(一)隐士对孔子的态度 1.他们了解孔子

接舆:凤兮,凤兮,这个称谓本身就是对孔子的肯定。

桀溺:避人之士,从这个称呼中可见桀溺非常清楚,孔子不是那种给富贵就效力的人,而是怀有与有道者一起整顿天下志向的人。

晨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荷蒉者:能从孔子的琴声中听出孔子的心声,可见是孔子的知音。2.他们不赞同孔子的做法

楚狂接舆:敬佩其为人,反对其做法。讽喻劝告;倾诉

长沮桀溺:故意刁难,试图瓦解孔子队伍。批评孔子看不清形势。嘲讽挑拨;反驳

荷蓧丈人:挖苦鄙视,善待其弟子。批评他不务实。鄙视批评;否定 荷蒉者:音乐上的知音,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批评劝导 ;承认 【小结】隐士们对孔子都是冷嘲热讽,孔子对他们却是敬佩之极。

(二)孔子对隐士

1.孔子敬佩这些隐士

孔丘却很尊重隐士的清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污染的品德。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还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其伯夷、叔齐乎”。而且当时的社会现状也确实如这些隐士所说的,动荡不安。

2.对于隐士的不支持,孔子的反映(1)失落是难免的。

他很想和这些隐士对话,如听到接舆歌,他下车,欲与之言。听到子路讲起这个丈人,他使子路返见之。但这些隐士缺少对话的态度。

同时他又很失落,如夫子“怃然”。从自己所尊重的隐士口中听到这种话语,当然使得孔子内心的悲凉更为浓重。

(2)但改变是不会的。

面对知识阶层的不理解,孔子不因他们而改变,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继续“栖栖惶惶地驾着马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孔子的这种精神?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牺牲精神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执着精神

(三)那么孔子和隐士们身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9.9:“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和悲楚,悲观的情绪。【明确】

1、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知识分子——狂人、老农等)

2、都有深刻的洞察力:都看出了这个时代的弊端,认识到天下无道,知其不可,一针见血

3、共同的担忧:忧国忧民,只不过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之深,恨之切。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独立于世俗之外。

(四)孔子和隐士的不同

孔子和隐士们有很大的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们之间的处世态度(边板书:为之、避人;不为、避世)和政治主张(板书:君子之仕行其义、隐居避世保其身)不同。

【明确】通过与当时隐士们的对比,烘托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

板书2 : 孔子 隐者

为之 避人 不为 避世 君子之仕行其义 隐居避世保其身

【小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奥运会口号),孔子和隐士们面对同一个无道的世界,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梦想。面对污浊的社会,孔子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君子之仕行其义”;隐者抱着“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居避世保其身”的态度。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处世态度。有了隐士们这个对比参照物,也许我们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思考“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实质及对后世的影响

思考并讨论: 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横线处填入一个词语,并说说这么填的理由。

(小组讨论)

1、可能填入的词语或者词组:伟大、悲壮、悲剧、可悲、愚蠢、孤独、迂腐、执著„„

2、体现了孔子的“迂腐”。孔子“迂腐”吗

但是孔子也懂得变通,也会通达权变:如:“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无人任用就退隐全身)。然而孔子还是占了出来,他的那股“迂”劲、较真劲让他站了出来。

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我想起一句歌词“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孔子一直在寻找那“遥远的地方”的那位“好姑娘”。但是这位好姑娘容颜如何一辈子也没有看到。我们为他惋惜,同时也为他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和他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的执着情怀而感动。

孔子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很理想主义化,而不为时代接受)。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十岁的时候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的可怕;如果在四十岁仍然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的可笑。孔子在六七十岁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按照这个推理,他就是超级幼稚。但是我想,在一个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他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这是一种伟大的、绝不平庸的、孤独的人格与精神。我们不应该嘲笑一个有理想的人,更不能嘲笑一个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

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自己的土地种好了,杂草锄了,那国家的杂草由谁来铲除?我们可以少一个农夫、渔夫,但是不能没有敢于担当责任的君子。

假如在乱世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一种担当精神、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

鲁迅《隐士》:“泰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鲁迅《隐士》),泰山崩了,黄河都已经泛滥了,这些隐士们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这是潇洒吗?我们的文化传统里,经常对隐士给予很大的尊重,而对于那些在社会上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解救民生苦难的人,给予的评价反而不够高。

3、孔子是孤独的,他站在清与浊之间,举目无亲,孤苦无依。

4、孔子是执著的,执着的男人最有魅力。(执着的女人最美丽)

5、出示PPT 7(文天祥)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一点,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殉道精神:孟子、司马迁、杜甫、韩愈、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可以具体举文天祥为例:《指南录后序》(必修三)。南宋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国事遂不可收拾”。但是文天祥逃出元营魔掌后,仍然“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在福建广东组织抗元,想像岳飞一样“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没有成功。其实,早在文天祥被囚于元大都时,南宋已正式投降,已然没有实质意义的国家可以效忠,连当时算掌持国柄的“前朝”太后都出来劝他投降。元朝的丞相对他说,只要你投降,我这个丞相的职位就是你的了,但是文天祥誓死不降,被囚禁三年后英勇就义。这是为什么?在他死后,其妻收尸时发现他衣带中的遗书:“孔曰成仁(不成功便成就仁德),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写出了文天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文天祥做了自己该做的,他的遗言道尽了一个读书人读书的最终追求: 读圣贤书,不是学做事,而是学做人,这样才能算读书的真缔,无愧于天地。)可以看出,文天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孟儒家思想滋养造就了文天祥。

【小结】大家的讨论很精彩,很深刻。

请一位同学来小结一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实质:

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担当情怀,是“铁肩担道义”“当仁不让”的大无畏精神。但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给这种精神蒙上了一层(悲壮、愚蠢、孤独、迂腐、悲剧:根据上课情况改)的色彩。

刚才我们都是站在孔子当时的时代和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待“知其不可而为之”,那么让我们将视角移到现代社会。

6、不同的声音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对这种精神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注意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该做无谓的牺牲。

小结:

在我眼前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挺身而出。他怀抱着“君子之仕行其义”的政治理想,勇往直前。他一个人孤独地前行着,然后背影慢慢地消失。在他走过的路上又出现了一个个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每个人都扛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知其不可而为之”七个大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已经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品格且代代相传。我想这就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吧!

(六)课外思考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曾说:“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在我们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呢?请结合具体的事实,谈谈你的看法。【板书设计】

知其不可

孔子 隐者

为之 避人 不为 避世 君子之仕行其义 隐居避世保其身

伟大、悲壮、悲剧、可悲、愚蠢、孤独、迂腐、执著

补充材料:可爱的子路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治长》

孔子道:“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坐个木簰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高兴得很。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太好勇敢,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呀!”

材:通“哉”。

子路最忠诚、最勇敢,且还是个武林高手,一直是孔子的保镖和卫士。孔子深知子路的为人,所以他说,当他完全失败与失望时,可能只有子路一个人会依旧跟随他,其他人都作鸟兽散了。这句话对子路来说,确实是很高的道德褒奖。子路本来就很喜欢沾沾自喜,此时更是高兴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孔子一看,得赶紧给子路发烧的脑瓜降温,于是就直接将他一棍打死,说“无所取材”,在云头飘然半天的子路又被孔子一闷棍打回大地。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在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只有子路能导出这样一幕可爱的悲喜剧。

课后练习译文:

天意和人为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做一件事,到了无可奈何,然后就把它归咎于天意。譬如农夫种田,已经辛勤耕耘却遭遇水灾或旱灾,才能说上天实在使他饥饿;又如医生治病,已经用好药物却还不能治好病人,才能说上天实在使病人死亡。现在不曾辛勤耕耘却埋怨上天年成不好,不曾投放好药却责备上天索命,这行得通吗?古代的君子,因为对天意不了解,所以对人事能尽心尽力。因此在朝为官者,猝然遇到不同寻常的变故,等到明察将要发生的道理,必定据理力争挽救制止它发生,即使获罪直到赴死而无悔。这种想法表明:我懂得尽力而为罢了。幸亏当时国君听从了建议,能够转危为安,哪里知道这是人为的原因而不是天意所为呢?如果不幸当时国君没有听从建议,直到获罪而死,然后就归咎于无可奈何,说“这是天意啊,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君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听写:

一、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1.陈成子弑简公 杀 2.以吾从大夫之后 因为 3.之三子告 到

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表修饰 5.长沮、桀溺耦而耕 表修饰 6.使子路问津焉 渡口

7.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你 8.夫子怃然曰 怅惘失意的样子 9.遇丈人,以杖荷 扛、担 10.子路拱而立 表修饰 11.不仕无义 宜

12.群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 13.鄙哉,乎 偏狭 14.果哉,末之难矣 辩驳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5.趋而辟之 “辟”通“避”,躲开 16.是鲁孔丘与 “与”通“欤”,吗 17.植杖而芸 “芸”通“耘”,除草。18.使子路反见之 “反”通“返”,返回

(三)词类活用

19.止子路宿 使 停下来 20.见其二子焉 使 拜见 21.欲洁其身 使 洁

(四)古今异义

22.孔子沐浴而朝 洗头为沐,洗澡为浴 23.使子路问津焉 打听渡口 24.子路从而后,遇遇丈人 跟从 表承接 对老人的尊称/岳父

25. 明日,子路行

第二天 26.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黄河

(五)特殊句式

27.之三子告,不可

省 28.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29.吾非其人之徒与而谁与

宾前 30.天下有道,不与易也

省 31.子路行,以告 32.晨门曰:“奚自?”

33.有心哉,击磬乎

主谓倒装 3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宾前 35.果哉,末之难矣

原文:

天人之理一也。人事尽,至于无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之于天。譬犹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医师之治病,药石之功既至而犹不起,乃可曰天实死之也。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未尝投药石而责命于天,其可乎?古之君子,以在天者不可知,而尽其在人者。故立人之朝,卒然遇非常之变故,及察事理之将然,必力争而救止之,虽得罪至于蹈死而不悔。其意以谓:吾知尽夫人事而已。幸而时君听之,可以转危亡而为安存,庸讵知人之非天也?不幸而不听,至于得罪而死,然后可以归之于无可奈何,曰“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君子亦无憾焉。

论天人之理参考译文:

天意和人为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做完一件事,到了无可奈何,然后就把它归咎于天意。譬如农夫种田,已经辛勤耕耘却遭遇水灾或旱灾,才能说上天实在使他饥饿;又如医生治病,已经用好药物却还不能治好病人,才能说上天实在使病人死亡。现在不曾辛勤耕耘却埋怨上天年成不好,不曾投放好药却责备上天索命,这行得通吗?古代的君子,因为对天意不了解,所以对人事能尽心尽力。因此在朝为官者,猝然遇到不同寻常的变故,等到明察将要发生的道理,必定据理力争挽救制止它发生,即使获罪直到赴死而无 悔。这种想法表明:我懂得尽力而为罢了。幸亏当时国君听从了建议,能够转危为安,哪里知道这是人为的原因而不是天意所为呢?如果不幸当时国君没有听从建议,直到获罪而死,然后就归咎于无可奈何,说“这是天意啊,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君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第三篇:《论语》读后感——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智也

——《论语》读后感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题记

在《论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知其不可而为之”,顾名思义就是明知道不会成功,却坚持去做。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也。孔子用执著阐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定的面对困难。

孔子不是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也许,他也可以选择“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同那些隐士智者一般,不再为一个从政者,不再为国为民忧心劳累,但他却没有退隐,在繁杂的浊世中求仕,他内心的责任感告诉他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也能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神仙般的田园隐居生活。但他却不曾动摇信念选择退隐。孔子也能如此静观山水,品日落,享受没有烦恼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使他不得离弃天下,离弃百姓,离弃礼乐升平的理想。隐士智者,固然洒脱,但那只是在逃避现实罢了。在那**的时刻,奔波呼吁着礼乐主张,除了孔子,谁还能如此“固执”?

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几度死里逃生,多少次遭到世人的讥讽,他内心的苦楚有谁堪知?只有他自己明白,为了一个虚幻般的信念,他可以终日奔波劳累,不知疲倦。面对世人隐士的不理解,孔子感到悲凉,却未曾动摇。也正是孔子的坚忍不拔,才使得后人对他的敬畏颇深。

在生命旋律中总会有一番曲折,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番磨难。落落余晖总有它西沉的时候,灼灼红叶总有它凋零的一刻。为什么如此多的必然要发生,还是会有如此多的人和事为一刹那的光辉而拼搏?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换取生命的终结?

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执着,一份信念。

当红军面对着重重险阻爬雪山,过草地时,他们铸就了一种如钢铁般坚贞不懈的意志。当面对凶恶的敌人,邱少云不惜牺牲自己让烈火一寸一寸侵噬着躯体;董存瑞不惜用手顶着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黄继光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炮口……他们留给了世人顽强的信念和勇毅。当面对经济落后的国情,邓小平毅然决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致富,实行改革开放。他们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用信念赢得了成功。世人,该借着前人留下的精神不屈不挠地向前。知其不可而为之,用执着打通通向成功的道路。

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对自己价值的证明。春蚕虽然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衣裳;黄莺虽然飞走了,但留下了动听的歌唱;烛光虽然燃尽了,但留下了一室的明亮。一个物体的消逝总会产生新的事物来弥补,世间是不断变化但又无消无长的,如回环的流水,盈缺的明月。生活是无知的,但总要有一份劈波斩浪的勇气去挑战未来。所以,历史上总有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投身于这场苦痛的战争,然后升华。

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为了挑战,又蹒跚又固执地走向未来。

试想,明知没有结果,却依然执著,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不是赌气,不是作秀,更不是小儿女情感纠结下的惺惺作态。当所爱所敬生生消失于眼前,当民众民生死死挣扎于当下,一代圣人早已穿越了自身,放眼于世界。在隐者自隐的乱世,回避不失为明哲保身之道,谁又能苛求呢?唯独孔夫子,拖着疲惫的身躯,不顾病痛地周游列国。也没有苛求,只有自身对自身道德的追问,那是仁者爱人哪!“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是一份带泪的宣言与责任啊!知其不可而为之,不计得失与结果,不为自己,只为苍生,仁者之大爱也。

落落余晖,也给了世间一缕温暖,一份温馨;灼灼红叶,也给了人们一些安慰,一点留恋。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是走向终点,而是开创新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必然正演绎着不为人知的苦与乐。那精神——回肠荡气!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迎着困难一步步地向前迈进,虽然失败了,但是也无愧于心,至死无憾,世上好汉还不是同样云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短短数十年光阴,而没有勇气,志向,抱负,目标,怎么去干一番大事,那岂不是白白在世间走一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倾尽毕生之力而为之,莫待老年空悲切。孰不知潇洒亦是真英雄!执着方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到底,尽显人生价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败犹荣!

孙中山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执意斗争,革命到生命最后一刻,并且告诉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诸如此类的人还有孟祥斌这位舍己为人的年轻的军人。记得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来交换来体现的。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却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国共内战时期,在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军队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兵力相差太大了。但是毛泽东还是冒着千辛万苦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最后夺取斗争的胜利,如果毛泽东因为国民党的实力强大,而放弃战斗,那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然而毛泽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长时间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可谓有目标之人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什么事你只有做了,即使失败了,这也是一种收获。你不做就永远不可能有收获的那一天。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即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也仍然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感慨,虽贫未敢忘忧国,一生写过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文,虽然他并没有看到自己愿望的实现。但他义无反顾的精神仍激励着那些为目标奋斗的仁人志士,奋斗不息,抗争到底。

面对国民党的麻木与沉睡,似乎希望已不存在了,但鲁迅仍旧亮出了他的剑,将笔杆化做一支支锋利的箭,插入反动腐朽的集中营,一声声呐喊响彻云霄,一根根硬骨头顶天立地。正是这不屈的脊梁,才铸成造了傲然挺立的骨气;正是这声声呐喊,才谱就了不朽的生命乐章;正是这铮铮铁骨,才托起了压顶的泰山;正是这无畏的亮剑精神,才演绎了中国革命的神话。

我喜欢读《论语》,因为她所代表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原始、本真的文化,她所代表的精神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国文化精神,是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这本古老而又隽永的经典之作中,我们可以汲取的是让我们不断创新和进取的力量。

现在,我只想说:“即使生命变成一片荒漠,我也会像骆驼一样默默前行;即使人生把我变成一只河蚌,我也会用毕生的精力、一生的心血把刺入体内的痛生化成一颗晶珠。”熊熊烈火中,凤凰得到重生;滚滚黄沙中,骆驼感受生命;萧瑟寒冬中,腊梅独自开放;悬崖峭壁上,迎客松倔强生存。在不可能的条件下,它们创造了奇迹是因为它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昭示了生命的不屈与坚韧。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会勇敢面对困难不屈服,创造生命的华丽篇章。

第四篇:知其不可而为之公开课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味孔子为政治理想而百折不挠而特立独行的坚韧品质。

2、感觉隐士“邦无道则隐”的不同人生追求,比较他们和孔子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史记·孔子世家》

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孔子外貌看着挺大气,精神却有些萎靡,看着像是丧家之犬,为什么而劳累着?

推行他的主张,施行德治,礼治,然而他成功了吗?他放弃了吗?

大家看幻灯片,孔子的一生

●孔子一生(前551—前479年)

◆55岁之前,仕于鲁国====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计划失败 ◆55—68岁,周游列国====努力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无人理睬

◆68岁以后,返回鲁国====努力收徒授业整理典籍====培养治国贤才,让理想表于后世

孔子的一生可谓悲剧的一生,然而,令我们佩服的是,虽然他一直处在失败中,却坚定着,知其不可而为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探究文章

1、请同学们把课文自由地读一遍,考虑一个问题。“知其不可“具体表现在那件事情上。

对陈成子弑君这件事情上。孔子把这件事情报告哀公,但是鲁哀公没有权利,问三子,曰,不可。但是作为大夫的职责,却不得不告,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重视礼仪,可引申到颜渊死时,他的父亲叫孔子把车卖了买棺椁的事。

2、其实,在鲁国当官,或是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在推行主张的这条路上,像三子这样的权贵不采纳他的建议是很平常的,然而孔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除了这些达官显贵,他还遇到一些什么人呢? 有才华的人,避世的人,楚狂,长沮 桀溺,丈人,荷蒉者,隐士

3、他们对孔子的评价以及对态度是怎么样的?速读全文,找出类似的人并找出他们对孔子或直接或间接的评价,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组讨论:适当的分角色朗读。

人物 对孔子的评价 态 度

接舆 凤兮„„已而!已而!嘲讽要他迷途知返 长沮 桀溺 是知津已滔滔者„„岂若从辟世之哉!讥笑 劝其从隐 丈人 四体不分„„孰为夫子?杀鸡为黍„„见其二子焉。轻视„„ 晨门 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嘲弄

荷蒉者 莫己知也,„„浅则揭。似乎理解;顺变 *

6、找出孔子对各隐士的答话,探讨他内心深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对象 话语 态度

荷蒉者 果哉!末之难矣 说到痛处

接舆 欲与之言,只有背影 不被理解的无奈 长沮 桀溺 鸟兽„„ 我不入地狱,谁入? 丈人(借子路语)不„„知矣 为大伦尽大义 具体教学需要温柔的带动:

A、荷蒉者让孔子无法辩驳,有个人孔子却很想跟他说说。(接舆)孔子下车后会跟他说什么?(可以批判,解释,拉拢„„)B面对长沮 桀溺这样的人,孔子要和谁一道? C、孔子借子路之语,批判丈人什么?坚持什么?尤其是末句,关系重大。

7、从这些话语当中可以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孔子?(落实部分目标1)

总结:也就是说,孔子对于隐士的责难,也并没有让他改变自己的想法, 不仅如此,他们嘲讽孔子,指责孔子,劝诫孔子,反而成为孔子施行仁的一块块障碍。可见,当时孔子所施行的 “仁政”不仅遭到了权贵的反对,在这些满腹才华、曾经有抱负的隐者中问也屡受非难。望望眼前,路漫漫其修远兮;看看身后,追随者渐已寥落。

这位可敬的老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周游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没有赞助,没有补贴,仅带着一帮矢志不渝的穷学生,靠一辆木轱辘破牛车,怀揣一个叫做“仁、礼”的理想,一国一国地去叩见国君,竭尽全力去修复已经”礼崩乐坏”的周王遗风。他想凭自己的德行与魅力聚集一批人,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但现实是多么地无奈与悲凉啊!

 像 “三子”等权贵尚且不说,接舆、长沮、丈人和荷蒉者,他们都是隐士,决非等闲之辈,在深知无法力挽狂澜于既倒时,他们都放弃了,归隐了。

 风烛残年的他回到了鲁国,面对日渐衰老的身体,他衰老而又无力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但即使再浓重的悲凉.也无法抹去这位老人心中的那份执著与坚定。即使他清醒地知道“道之不行”,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探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深层含义

 体验、探究: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做一个诸如丈人、长沮一样的隐士还是做一个四处游说、著书立说的孔子?

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不可行,而不动摇,孔子肩负的是天下,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情怀!而这些隐者们,他们在归隐的同时,仅仅是独善其身。

他是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鲍鹏山

他心存远志

却生不逢时 志不得伸

处处碰壁

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他心寄苍生

为一梦想 为一责任

顽强执著 他的一生是可敬的一生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历史上、文学巾闪烁着这种崇高、严肃的悲剧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诸葛亮: “他于人事已尽,则亦可以无憾于死。不可死者,其心;而可死者,其事也。” 两西弗斯: “他高于他的命运。他比他的石头更强大。”

鲁迅: “明知前面是坟,但是我还是要往前走。我要反抗,我要奋斗。”

作为高三学生,如何“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第五篇:示范课用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在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电影片段。多媒体播放《阿凡达》。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那么它的制作技术是什么呢?(学生回答)3D技术

教师活动: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3D技术的了解。或者看过阿凡达的说一说看了之后的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阿凡达是至今为止,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3D电影的立体效果和真实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教师提问:阿凡达之前也也有3D电影,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有阿凡达这般的规模和技术。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能观看到如此高质量的电影呢?(学生回答)主要是3D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总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板书)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生产与消费

(板书)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板书)教师:从刚才的事例中,我们已经知道,是生产力的发展才有3D技术的进步,消费者才能观看到这样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3D电影。很明显,生产和消费,是谁决定谁呢?(学生回答)

1、生产决定消费

(板书)教师: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3D技术没有产生之前,我们是没有办法观看到3D电影的。教师播放幻灯片1(今非昔比)。

在古代,即使是坐拥江山的皇帝也不能享受到空调、飞机,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允许,还没有生产出这些东西。不管你有多少钱,身份多么高贵,你也没有办法去享受根本没

在人们消费空调的时候,90.7%的人认为空调应该设置换气装置,这个时候,如果大家是空调厂家,你们会怎么做?(根据这种要求、这种消费的动向生产出有换气装置的空调,改革产品结构)。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而且事实上,那些空调厂家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来看看这则新闻。美的推出运用了第三代清新换气技术的“清灵星”空调,说明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它会引导和促进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板书)这种动力表现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同时还表现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例如:汽车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住房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刚刚我们分析了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两个方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还体现在一个重要的方面——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板书)

一个人在慢慢成长为合格劳动者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消费。消费能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点拨:看看书上29页倒数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是不是所有的消费都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呢?大家回忆我们学过的做理智的消费者,我们知道个人不合理的消费不仅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可见,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应该具有两重性:科学合理的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不合理的消费对生产起着阻碍作用。

3、社会再生产

(板书)

从单个商品的生产过程来看,“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呢?

一个产品被消费了,接下来又会有新一轮的生产和消费,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如此往复,我们就称为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而在生产和消费中间,还有分配和交换两个环节。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经济生活中,人们不停地进行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的活动,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重点指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幻灯片展示社会再生产的构成及其关系图)

过渡: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性环节,没有生产,就无所谓分配、交换和消费。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促进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板书)

那么具体到一个国家,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呢?

例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农村改革 措施就极大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环节,这必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发展。

③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不断推进科技进步 与创新,是实现生产力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途径。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大力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下载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散步》教案用

    《散步》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通过跳读细节描写,说出文中四人的形象,体会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3.通过赏析语言,学习以......

    《渐》教案用

    《渐》教学案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2、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领悟作者写作目的。 3、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 重点难点: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并从中获得人生......

    学用文本框教案

    鲸的知识卡片 ——学用文本框 一、复习引入 欣赏视频:《读唐诗》 师:同学们看这些诗的排版:一溜排下来,你觉得好看吗?不美观,又浪费纸张。你有其它的排版方式吗? 生:() 师:如果我想让这......

    (用)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

    传统节日教案用

    一、导入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它是指世代相传的节日,它既可以是地方性的,或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说,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火把节),它也可以是......

    秋夜用教案

    秋夜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描写的物象的特点,了解象征手法。 2、结合背景,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抓住物象特征......

    《穷人》教案用

    《穷人》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任各庄镇白沫子小学 高艳梅 一、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通......

    上课用的教案

    《 松 树 和 松 鼠 》教 学 设 计 东方红小学:张巧红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