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教案(岳麓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组,选举代表、访问调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体验课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的曲折发展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理解三大政治制度所体现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难点:理解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选择,认识三大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型:高一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延安“窑洞对话”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然后扣题设问:根据材料指出“这条新路”是如何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这条新路”能不能让我们“跳出周期率”?
用“窑洞对话”导入既紧扣了本节主题又形成了思维冲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窑洞对话”既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探索又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抉择和中共的智慧。新课展示:
一、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进行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建国。为讨论新中国建立的有关事宜,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想一想:假如你是当时的首都市民,你会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哪些内容的报道呢?
(让学生经过讨论和协商,大致达成以下共识。)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确立了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③决定了国名、国旗、国歌、首都等
2、开国大典
根据新政协的决议,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课件展示图片开国大典时人们激动的场景)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的激动呢?
3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为政治建设提供了前提,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展示课件,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提炼大会的有关信息)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
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目的、内容、性质、特点和意义? 目的:保证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内容:106条分为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和首都。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确立:<<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2、职权:修改宪法,制定法律,选举国家主席等14条。通过分析其职权,让学生认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
1、合作基础: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形式:政治协商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它是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重要表现,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原因:①由历史情况去分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由现实情况去分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通过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得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确立与发展:5个省级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州,自治县。
3、实施意义: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第23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何新方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本课在《课程标准》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和政权巩固后,创造性地建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民主的新模式,(即上述的三项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它有别于西方的代议制、两党政治,又不同于苏联、东欧的一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广泛的、高度的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它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真正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的原则,从而为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前景。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历程的一大贡献。
本部分内容在初中中国现代史和初三的政治课中有过分散的简单叙述。但不是专题,也不系统。然仍可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分析
鉴于本学期高一学生正处于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社会知识水平、政治理论水平、抽象思维能力都还不高。而本课不少概念难度较大,理论水平较高,而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又了解较少,因而学习有一定困难,故应引导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去采访、去感知、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参与的能力。同时要求进行课前预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开国大典、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情况。
二、能力与方法
1、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内在关系、建立的意义和特征。
3、学生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课堂的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探索,培养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度民主的政治体系。它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2、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逐步完善。树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1页(共10页)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意义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的高度民主、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原因、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教学方式
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用具
搜集、剪辑有关“人大”“政协”、少数民族的录像和资资,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件的底色为蓝色,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并不易疲劳。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课前发动学生各历史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收集“人大”的选举和职权、“政协”的政治商、参政议政和“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资料,要求有条件的同学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好记录。组内进行讨论,归纳,准备课堂交流。
2、预习课文,思考课后“阅读与思考”和“自我测评”。
(二)导入设计 教学导语
西方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建立起代议制和两党政治,那是资 产阶级的民主。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来确保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当家,做国家的主人呢?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
本模块贯穿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这里以中西对比方式导入、点题,意在引起学生关注。
屏幕打出以山水蓝天为背景的本课标标题:
第二十三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1、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内容、性质
第2页(共10页)
2、颁布的意义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1957年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确立:以宪法形式确立 1949年9月《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大”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
5、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发展完善。
6、认识:只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顺利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确立:1954年以宪法形式确立。
3、性质: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4、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6、意义: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7、曲折:1957年严重破坏;:“文革”时瘫痪
8、发展:1982年提出成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确立:以宪法、法律的形式确立
3、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4、新阶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 六、三大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作用
设计意图
本板书设计,供教师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结构,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疏理、掌握这些知识结构,同时可在巩固新课时灵活应用。
(四)师生互动
一、开国大典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次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情景营造
请全班同学齐读毛泽东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感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的形势。
课堂设问
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时、地、任务、内容?
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第3页(共10页)情景营造
放出开国大典图和国旗,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情景。
问题2:为什么说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体现了共产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特色?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分析得出答案。
问题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和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历史得出答案。
二、第一部宪法
情景营造
放一分钟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的录象,让学生感受第一部宪法通过情景。课堂设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目的、性质、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2、要求学生分析部分宪法条文,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怎样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说明中华人民共和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3)宪法颁布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以宪法形式确立 1949年9月《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大”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
5、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发展完善。
6、认识:只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顺利发展。
情景营造
放一分钟一届人大开幕式录像,并要求学生看后快速看课本137页内容。课堂设问
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注:所有提问均投影。)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共同纲领》的规定,特别是1954年宪法的正式规定。)
设计意图:看录像以增强直观感,看书是让学生自已归纳,并得出决论:是以宪法形式确立起来的。
问题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有何区 别?
要求学生快速讨论回答。接着课件打出参考答案。(内容见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上述三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问题3: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第4页(共10页)请学生根据《共同纲领》内容回答。(参考答案见课件)(提问请概括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请学生快速阅读并简要归纳课本137页宪法关于全国人民代表职权的规定。设计意图:上述两问是让学生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全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联系和区别,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解决课后自测题。(各问在学生讨论和均投影出参考答案。)
问题4: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高度民主的,它的实 行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请学生归纳课本138页的第一段和表格内容,结合投影出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所掌握资料,分组讨论,各舒己见,概括回答上述问题。(提问后,教师可提示并说明自己的看法:
1、与西方比较:三权分立,两党政治不适合我国;
2、中国仍处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3、选举制度:人民代表普选产生,有高度的民主性和广泛性。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及全国人大的最高权力。)(在讨论中也许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故教师应作好充分准备。如:人大代表有何权利和义务;允许自己推荐自己做人大代表候选人吗?在押人员有无选举权?等等。也可教师提出让学生去探究。)
设计意图:
1、通过提供新情景和有关材使学生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培养正确价值观。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
(演示)教师演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构图表。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一图表,并简要加以说明选民与人民代表的选举、监督 负责的关系,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人民就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家,实现当家作主。使学生全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全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认识人民与人民代表、与政府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一制度是高度民主的。从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问题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有何意义?
请同学朗读138页大字第二段内容。接着投影意义主要内容,以加强对意义 的掌握。
问题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经历了怎样曲折发展历程?你认识到了什么
第一问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归纳课文要点回答。第二问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参考答案见课件)
设计意图:曲折发展历程,在下节有专门讲述,故此处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解决。无需用过多时间,这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突出了前面重点,节省了时间。第二问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而得出认识:什么时候坚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在什么时候就得到顺利发展。因此,今天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以培养爱国精神。如何进一步完善呢?可请学生进一步讨论,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参与意识。
师:我们的国家实行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由此导入第二方面内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第5页(共10页)历史
2、确立:1954年以宪法形式确立。
3、性质: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4、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6、意义: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7、曲折:1957年严重破坏;:“文革”时瘫痪
8、发展:1982年提出成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课堂设问:
问题1: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主党吗?请学生回答。
接着投放出八个民主党派情况的表格。提问学生:前苏联和前东欧各国大多 是一个政党,西方各国大部分实行两党政治或多党制,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本138页至139页内容后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从
1、西方的政党政治不适合中国国情;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础;
3、1949年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共同参加新政协;
4、1954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等方面提示。(参考答案见课件)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掌握这制度建立过程。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问题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请学生快速回答。
提示:西方的两党政治中,一个是执政党,一个是在野党,两党互相竞争,互相攻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接受领导,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多党团结合作的关系。
设计意图:
1、进一步理解这一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制度的内涵。
接着请学生简要介绍采访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情况。投影1949年新政协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名单;中央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意见;政协会议讨论国家大事和政协提案等资料。
问题3:请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设计意图:
1、通过提供的新情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参政议政,多党合作的内涵。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
问题4: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什么?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指导思想是什么?现在坚特发展这一制度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快速回答。(参考答案见课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能力。
问题5:请列举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结合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
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一届政协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2、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基本组
第6页(共10页)织,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发展。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教师演示图表,归纳这一制度确立、曲折、发展历程。边演示边提问,使学生掌握这一制度形成、发展全貌。以落实基础知识。
师: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的另一重要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确立:以宪法、法律的形式确立
3、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4、新阶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
情景营造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投影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要求学生分析歌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们是各族平等、统一的国家,各族人民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美妙的旋律、欢快的乐曲、熟悉的歌声,把学生带入浓厚的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中。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同时用学生最熟悉的歌词思考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而导入课文。
课堂设问
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一内容中的前提、原则、目的是什么?
(请学生分析140页第一段回答。)
参考答案: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下,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目的是促进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
1、使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2、培养分析能力。问题2:为确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先后在哪些法律文本中作了相关规定?
参考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中标志着进入新阶段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情况。问题3: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制度的实施起到了怎样作用?
(投影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材料。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方面归纳分析课文和投影内容。)
参考答案:政治上:实行后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经济上:各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民族自治区日益繁荣与发展。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分析提供的新材料和课本相关内容,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进行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问题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提示:由于时间关系,此题可作为学生课外作业。
课堂总结
第7页(共10页)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不断提问学生,结合多媒体动态,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形成本节知识结构以及它们的内在关系。
2、引导学生归纳以三项政治制度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 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国家统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共同 繁荣的重要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的双边活动,使用权学生掌握整节课内容的结构和特点,进一步深化知识。
3、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各项政治体制的建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不断提问,让学生不断补充完整。(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教育、国际地际迅速发展和提高来说明。接着可以进一步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标准说明这些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制度。)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项政治体制的认识,并进一步培养爱党、爱国情操。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和方法。
配套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后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1、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② 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生活开始沿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程序运行
④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
① 立法以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政治协商会议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是在
第8页(共10页)A.建国初期 B.一届全国人大之后 C.“文化大革命”期间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党派进行建设 B.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 C.取得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人民代表大会 D.政治协商会议
7、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
A.政治协商会议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人民代表大会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的作用,不包括
A.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B.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消除民族差别,实行民族融合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
10、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材料分析题
11、做课后141页阅读与思考 问答题: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BCCBA;6——10:BDACD 材料分析
11、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制
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来源于群众,从而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愿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一路线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了人民民主,又有利于实行正确的集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这就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1)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相结合,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2)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因民族制宜,因地制宜,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课后活动建议:
对所学三项政治制度,可任选一项,分组进一步搜集和采访本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议政情况和人大、政协职能、民族区域自治情况,思考哪些方面应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整理成文。
第9页(共10页)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理论性强。为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学生一定要做充分准备。如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课堂中应强干弱枝,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不断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思想,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第10页(共10页)
第三篇: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2010-12-1高一历史学案编写人:陈新慧 张桂萍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重点记忆】
1、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内容?或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954年宪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及意义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前言: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_______为原则的_______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_______和_______制度,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_______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了新中国__________的基本框架。
1、________政权被推翻
2、中国共产党团结______和______民主人士,加紧 进行新中国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
1、背景3、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 一____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_____的有关事宜。、2、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开 国
3、新政权的特点:新政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大典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的 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结合的胜利。二1、目的 :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______向______顺利过渡、2、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______和______的 颁原则,规定了人民的______,制定了______的方针政策,新 中布年并将_____________写入宪法中。宪 国法
3、作用: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______的宪法,为社会主义____的 政建设奠定了基础。治(1)、确立:______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 建 三以国家______的形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制度。设、(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A性质:是我国最高_______________机关; 现人我民 B职权:有立法权、对政府两院的监督权、人事选举任命权以及重大事国代 项的决定权等。民表主大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大会选举特会 _________为国家主席,_______为副主席;_____________为全国人色制的度 大常委会委员长,______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大会还通过了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部法律。大政(3)、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治(、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_____的基4)制度础,规范了__________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______属于______。
541(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______、共同反对___、合中___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作国(2)、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和共、指导思想: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________政产(3)
三治党____”的八字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协、主要形式及基本组织:______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体商导(4)
现制的合作的主要形式,______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我度多、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国党(5)
民主人士的______热情,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 新新局面。特中1)、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色 国的其基本内容是在____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_____一律平等 的三政和_____大团结,在一些______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大 治政_,设立自治机构,行使______、建治民设A、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规定,在制 族度____________聚居区域(2)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B、__________________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 治制度(3)、实施情况:在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区,加上此前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
_____大省级自治区,此外,还建立了100余个________________。
(4)、目的:少数民族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加强了___________,促进了
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1、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2、1954年宪法的目的、内容、性质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3、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地位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主要形式、基本组织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拓展提升】
1.20 世纪中叶,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C .民族团结 D.民族互助
3、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多党合作B、政治协商C、人民代表大会D、政治协商会议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的作用,不包括()
A.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B.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6、列宁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我国建国初期符合这一观点的举措是()
A、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B、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开展三反、五反运动D、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其职权的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奠定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两国各自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
(2)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哪项制度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4分)
(3)(4分)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
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进一步肯定了什么原则?这对我国目前的政治形势有什么借鉴?
【拓展提升】答案:1——7BABCDBD8、(1)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时间有误和错别字均不得分)
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4分)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分)
(3)联邦法律至上的原则。(2分)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台湾独立;中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2分)
【课中思考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如何?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达机关,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阅读与思考】:
提示:这两段话体现了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一方面,毛泽东非常重视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将群众比喻成“诸葛亮”,将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比喻成工厂的原料,认为只有深入群众,充分调查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才能形成好的路线、方法、政策和办法,这就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另一方面,毛泽东把领导机关汇总综合分析群众的意见和经验从而作出决策比喻成工厂的加工生产过程,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制造出产品,也充分说明了集中的重要性。而集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集中仍是为了发扬民主。这九体现了民主集中的辩证统一。
【解析与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有在民主制度下,人民才能普遍享有这些权利?
提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国家的主权属于专制君主,人民只是君主的臣民,臣民不能违背君主的意志,法律只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赋予公民各种民主权利。
【自我测评】:
1、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提示:立法权、对政府两院的监督权、人事选举任命权以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提示: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见课本)
4、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提示: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四篇:岳麓版 第六单元 第2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岳麓版 第六单元 第2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李学敏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列举并阐述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联系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理解中国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比较新中国的民主与西方国家民主的主要特点,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据国情认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树立为实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不懈努力的责任感。
问题设计及思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如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入本课主题。)
2.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哪些?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明确并剖析本课重点、难点。)
3.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帆风顺的吗?对此你有哪些了解?关注现实,你体验到哪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你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政治特点有兴趣吗?(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开阔的视野看待历史问题,关注现实,激发兴趣,并为本单元后两课的学习做铺垫。)
专家点评/束鹏芳:
同样撇开三维目标是否存在和如何表述的争鸣,我们暂且认同分列式的目标陈述,李老师的目标比较简洁,基本能够从课程标准的显性层面来加以处理。尤其是“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开阔的视野看待历史问题,关注现实,激发兴趣,并为本单元后两课的学习做铺垫”的教学愿望(尽管抓手似乎变成了棘手的刀具)值得新课程设计中加以倡导。只是目标或者失之于笼统,或者失之于牵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显然应该凸现三大政治制度,课程标准关于“阐述”的要求显然是一个思维过程和能力要求,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同样要具体一些。至于“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之初就列为目标,并且在问题设计的第3问里,还要谈“是否一帆风顺”,要关注现实,我认为过于让历史超前了。历史事实是,那时的政治建设给当时的人们和社会带来的是喜悦和芝麻向上节节高的状态。认识历史时,特别是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时,优先考虑的是历史的阶段性和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客观事实,而不是我们今人之揣度。教学目标的激进还表现在,“比较新中国的民主与西方国家民主的主要特点,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这似乎也有点观念先行,历史的尺度成了“左派”的政治尺度了。也许李老师和其他学员不赞同,但是面对历史的价值判断务必不要附和与牵强,防止自己自大和自壮的反历史倾向出现,你们大概认可吧,也许都是每堂课都要三维目标作的孽?
第五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266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组,选举代表、访问调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体验课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曲折发展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难点 】
如何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特征 【 引入新课】
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 新中国建立后,民主同盟主席张澜曾说过:“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要想解开这道谜题,我们共同探索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 进入新课 】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开国大典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2、成立: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政权特点
新政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法制建设(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了保证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3、内容:
(1)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2)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3)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4、性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特点:
(1)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6、意义:
(1)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3)它的颁布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 1954 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内容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2)人民代表产生方式: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3)代表组成: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4)组织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3、确立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3)它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4)它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1)曲折:1957年,发生了反右扩大化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2)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与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积极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全国人大有哪些重要的职能?
说明全国人大的地位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供参考答案: 职能:立法、监督、人事选举和任命权以及 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地位:是全国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不同:经济基础不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活动的原则不同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1、基础:
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2、确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2)1954 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宪法》,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宣布了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3、内容:
(1)指导思想: 1956 年4月,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作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2)合作形式:政治协商。
(3)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5、曲折发展
(1)曲折:1957年,发生了反右扩大化错误,严重破坏了多党合作制度,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文革”期间,大批民主人士受到打击迫害,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政协工作陷入瘫痪。(2)发展:“文革”结束后,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1982年9月,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必要性):(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施行的成果
在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区,加上此前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五个省级自治区,还建立了一百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拥有广泛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并监督其实施。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点:
(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点所在。
(2)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上密切合作的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或反对党。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
(4)多党合作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小
结 】
请大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 板书设计 】
第21课节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协召开
2、开国大典
二、法制建设
三、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