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2 17:5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

(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教后札记: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讨论策略

1、出示例2,读题。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

3、你准备怎样假设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出示提问:

(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大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

(2)50人与42人比较,多出了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3)有一只小船被当成大船会多出几人?

(4)一共多出8人,说明有几只小船被当成大船?

2、列式计算:

3、你还可以怎样假设呢?你能根据以上的提问,用你的假设方法解决问题吗?(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一):

(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小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2)30人与42人比较,少了几人?为什么会少12人呢?(3)有一只大船被当成小船会少出几人?

(4)一共少12人,说明有几只大船被当成小船?(5)列式计算。

5、小组汇报

(二):假设大船与小船都是5只。

要求学生汇报后,全班共同填教科书191页表格,并解决问题。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练一练

学生先读题,独立完成并汇报。如果假都是兔,你能设计这样的四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算到怎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教后札记: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2-4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策略回忆

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个有什么诀窍,或说关键是什么?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二、巩固提升

1、练习十七第2题。

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替换?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2、练习十七第3题:

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假设?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3、练习十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说说解题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三、你知道吗?

一起读一读,你能理解题意吗?你会解答吗?

四、全课总结(略)

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题一

1、王大爷卖了香蕉和苹果14千克,共卖了48元,每千克香蕉4.8元,每千克苹果2.4元,卖出香蕉和苹果各多少千克?

2、王大爷卖了香蕉6千克和苹果8千克,共卖了48元,每千克香蕉比每千克苹果多2.4元,每千克香蕉和每千克苹果各多少元?

3、王大爷卖了香蕉6千克和苹果8千克,共卖了48元,每千克苹果的钱数是每 千克香蕉的钱数的2,每千克香蕉和每千克苹果各多少元?

4、王大爷卖了香蕉6千克和苹果8千克,共卖了48元,3千克香蕉的钱数和4千克苹果的钱数相等,每千克香蕉和每千克苹果各多少元?

5、一辆公共汽车共载客50人,其中一部分人在中途下车,每张票价0.6元,另一部分到终点下车,每张票价0.9元。售票员共收票款36.9元。问:中途下车和终点下车各多少人?

6、鸡和兔放在一只笼子里,上面有29个头,下面有92只脚。问:笼中有鸡兔各多少只?

7、买语文书30本,数学书24本共花83.4元.每本语文书比每本数学书贵0.44元.每本语文书和数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8、在3各同样的大箱子和4个同样的小箱子厘装满了同一种玩具,正好是120个,每个大箱子比小箱子多装5个,每个大箱子和小箱子各装多少个?

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题二

1、妈妈买了3千克水果糖和4千克奶糖一共用去44元,已知1千克奶糖的价钱与2千克水果糖的价钱一样多,每千克水果糖和奶糖各多少元?

2、学校买来了大小两种不同包装的圆珠笔,大包装17盒,小包装13盒,共308支,每盒大包装比小包装的多4支,求每盒大包装和小包装各多少支?

3、鸡和兔一共有35只,数一数腿有94条,鸡、兔各有多少只?

4、王老师买了5支钢笔和15支圆珠笔,共付90元,已知1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的价钱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元?

5、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6、小红用13元6角正好买了50分和80分邮票共计20张,求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7、张老师买了2千克芒果和2千克香蕉用去了14元。每千克芒果比每千克香蕉贵3元,每千克芒果和每千克香蕉多少元?

8、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 35千米,雨天每天走 28千米,11天一共走了 350千米。求这期间晴天和雨天各有多少天?

9、某剧院前排票价比后排票价要贵15元,张叔叔买了8张前排票和12张后排票,一共花了1320元,前排票价和后排票价各是多少元?

10、张洪正好用20元钱买了2元的邮票和5角的邮票,一共16张,问这两种邮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票各有多少张?

11、一个大人一餐吃2个面包,两个孩子一餐吃1个面包,现在有大人和孩子共99人,一餐刚好吃了99个面包。问:大人和孩子各几人?

12、2头小猪与14只鹅一共重264千克,已知1头小猪与4只鹅一样重,1头小猪与1只鹅各重多少千克?

13、松鼠妈妈采松籽,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8天共采了112个松籽,这八天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14、1袋薯片比1盒巧克力便宜5元,妈妈买了6袋薯片和10盒巧克力,一共花了210元,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5、某旅游团一共64个人,有一次买门票共花了520元。成人票每张10元,儿童票每张5元,这个旅游团中成人和儿童各有多少人?

16、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小轿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这些车一共108个轮子。求小轿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17、100名师生共栽100棵树,老师每人栽3棵,学生每2人栽1棵,求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18、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19、10元钱买4分一张和8分一张的邮票共200张,应买4分和8分邮票各多少张?

20、一个饲养组一共养鸡、兔78只,共有200只脚,求饲养组养鸡和兔各多少只?

21、三年一班30人共向北京奥运会捐款205元,同学每人了捐了5元或10元,你知道捐5元和10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吗?

22、六(1)班同学的绿化小队有15名同学,一共植树102棵,男同学平均每人植树8棵,女同学平均每人植树5棵,绿化小队的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23、盒子里有大小两种钢珠共30个,共重266克,已知大钢珠每个11克,小钢珠每个7克。问:盒中大、小钢珠各多少个?

24、一队强盗一队狗,二队拼作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问有多少强盗多少狗?

25、一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做对一道题得8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小民考了112分,你知道刘冬做对了几道题?

26、某运输队为商店运输暖瓶500箱,每箱6个暖瓶。已知每10个暖瓶的运费为5.5元,如果损坏一个暖瓶,要赔偿成本11.5元(这只暖瓶的运费当然得不到),结果运输队共得到1553.6元。问:共损坏了多少只暖瓶

商店运来300双运动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与1个木箱装 的运动鞋一样多,那么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运动鞋?

2、妈妈买了5千克橘子和7千克苹果,一共花了64.5元。已知每千克苹果比橘子贵1.5元,每千克苹果和橘子个多少元?

3、学校买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一共用去2520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钱正好是一张办公 桌的.一把椅子和一张办公桌分别是多少元?

4、50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11只船且都坐满,其中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5、用5辆大货车和6辆小货车一次共运54吨货物。每辆小货车比每辆大货车少运2吨,大、小货车的载重量分别是多少?

6、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4个,小和尚每4人吃1个。大和尚和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7、小明的储蓄罐里1元和5角的硬币一共40枚,有33元。1元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8、梨花庄小学有3块面积相等的花圃和3块面积相等的苗圃,一共是480平方米。每块花圃比每块苗圃大10平方米,每块花圃和每块苗圃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9、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或不做一题倒扣1分.小华得了76分.问小华做对了几道题?

10、给货主运2000箱玻璃,合同规定,完好运到1箱,给运费5元,损坏1箱不给运费,还要赔货主40元,将这批玻璃运到后,收到货款9190元,问损坏了几箱玻璃?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与假设)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思路训练:

(1)如果一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一只小狗的1,那么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

()小兔的重量;8只小兔和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只小狗的重量或者相当于()只小兔的重量。

(2)如果1只梨比1只苹果重30克,那么5只梨比5只苹果重()千克;如果把一堆水果中的4只苹果替换成4只梨,总重量会()<增加或减少>()克。

(3)甲鱼和螃蟹共有6只,数一数有32条腿。甲鱼和螃蟹各有几只? ①假设6只都是甲鱼,就有()条腿,这样就少了()条腿,1只甲鱼比1只螃蟹少4条腿,就是把()只螃蟹看成了甲鱼。

②假设6只都是螃蟹,就有()条腿,这样就多了()条腿,1只螃蟹比1只甲鱼多4条腿,就是把()只甲鱼看成了螃蟹。③假设甲鱼和螃蟹各有3只,你能像上面一样把思路说清楚吗?

二、基础练习:

(1)希望小学买了1只篮球和8个皮球,正好用去330元。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 1,皮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56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把租来的3只大船和7只小船都坐满了。已知每只 大船能比每只小船多坐2名同学,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了多少人?

(3)敏敏的储蓄罐里有1元和5角两种硬币,共40枚。已知这些硬币总共35元,那么1元和5角的硬币各多少枚?

三、拓展延伸:

(1)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采12个,它一共采了

112个,平均每天采14个。这几天中晴天有几天?

(2)同学们玩抛硬币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将一枚硬币抛起,落下后正面朝

上就向前走10步,背面朝上就后退5步。小明一共抛了15次硬币,结果向前走了60米。小明抛的硬币,正面朝上多少次?背面朝上呢?

(3)○+○+○+○+□+□+□=55,○=□+□,□=(),○=()。○+○+○+○+□+□=56,○+○=□+□+□,○=(),□=()。

A+A+A+B+B+B+B=48,B-A=5,B=(),A=()。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组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想要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单元教学内容:

《老人与海》、《最后一头像》、《金色的脚印》、《跑进家来的松鼠》、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操;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4.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5.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单元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课时安排: 21.老人与海鸥 两课时 21.跑进家来的松鼠 一课时 23.最后一头战象 两课时 24.金色的脚印 一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七 三课时 回顾拓展七 两课时 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请大家展示您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设想问题为: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老人在哪里?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7.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答案: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同学们,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谐社会。读了这一篇课文,想一想,你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做一些什么贡献呢?(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识老人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赞老人

22*《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

对啦,是松鼠。(出示图片)同学们反应真快。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一只松鼠跑进了我家。)

2.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归纳板出学生想知道的问题:①松鼠为什么会跑进我家?②松鼠跑进我家后,做了哪些事?③我们一家人怎样对待松鼠?

3.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18页,带着以上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字词可以请教字典或工具书,还可以请教旁边同学。

4.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学习课文要从字词入手,那么在刚才的朗读中你还有哪些字词不懂或者哪些字词需要提醒大家的,请你提出来。(蹭,贮存,空落落,蹿)

5.解决了字词,我们再来解决一下刚才的几个问题。松鼠为什么跑进我家啊?指名回答问题一(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

6.那么松鼠又在我们家做了哪些事?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可以讨论概括一下。学生板书:贮存冬粮 晾晒蘑菇 垫窝过冬

三、细读体会,深化感受

(一)松鼠在“我”家做了这么多事,我们一家人对这只松鼠的态度怎样?(松鼠很可爱,我们全家很喜欢松鼠)

(二)请细细默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松鼠的可爱和我们全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和感受。完成后,四人小组共同交流感受体会。

课文重点语句理解: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它喜欢“整天满屋乱跑”、“跳来跳去”,但从“惊人”、“从来没有”可以看出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读到的只有称赞。)

读:谁能读出松鼠的调皮和作者的称赞?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显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什么叫“蹭”?谁用动作表示一下。你经常蹭的都是哪些人? 读:咱们男女同学来个比赛,看看谁能读出松鼠与作者的亲密关系?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可见爸爸对松鼠是何等的喜爱。而且爸爸一直强调是咱们家的松鼠。)

爸爸的态度有令你意外吗?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读:不单只是我,连爸爸对松鼠都充满喜爱之情,“爸爸哈哈大笑”预备读(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了。)

④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何谓“空落落”?(尤其是“空落落”一词可见松鼠在作者心中所占的分量。松鼠不见了,他们就感觉少了一样东西,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呀!)

读:谁能将作者那份空落落的感受读出来?

四、体会表达方法

纵观全文,没有找到“喜爱”这个词,但大家刚才却处处谈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能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松鼠的可爱与全家人对它的喜爱的吗?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作者的喜爱之情隐藏其中;(2)抓住松鼠动作行为描写出松鼠的可爱;(3)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写法迁移

1.出示老舍《猫》片段,体会通过具体事例,抓住动物动作、神态等特征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2.运用本文写小动物的方法写一段你与小动物发生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

储备冬粮 可爱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晾晒蘑菇(喜爱)

垫窝过冬 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五、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4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金色的脚印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3.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狐狸的亲情,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狐狸的亲情,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狐狸经常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不被人喜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看看狐狸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是怎样做的?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动? 2.学生按要求自学。3.师生讨论并交流:

(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

(初次给小狐狸喂奶和咬铁链救小狐狸;后又在“我”家地板下,冒生命危险做窝,养和救小狐狸。)(2)“我”为狐狸做了些什么?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我”为小狐狸和老狐狸送食品,向邻居讨回小狐狸,放了小狐狸。小、老狐狸不再以“我”为敌,我们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狐狸通过我的帮助和爱护,体会到“我”对它们没有伤害的意思。)(3)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 “金色的脚印”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加以赞扬。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习复述课文。

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三人称。

四、观看动物世界片段——非洲豹。

五、说一说观看录像片段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出课: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2.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3.指导口语交际:话题一

(1)老师讲一个动物故事。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 讲哪一个故事。

(3)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4.话题二:

(1)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

(2)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3)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口语交际呢?

三、小组内讨论交流:

选择话题一的小组,从小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班交流。

选择话题二的小组,分好角色进行模拟对话,从小组内选择两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

四、召开动物故事会

1.选择五个小组推荐的五名同学讲故事。2.讲完后,学生评价,谈感受。

五、模拟场景,分角色进行对话

选择两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注意表情、动作、神态。1.对话完毕,学生评价。

2.学生补充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谈一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又知道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们还知道目前还存在许多伤害动物的事件。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继续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还要带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让动物永远和我们人类友好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一组有关偷猎者残害野生动物的图片和打击偷猎、盗猎的图片。2.学生看后说一说感受。

3.播放一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画面。

4.看后教师总结:当前世界各国已经把保护动物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各国都相应的制定了保护动物的法律,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

二、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

三、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求助的方法,求助时的表现,如鸭妈妈咬着巡警的裤管不放,把他拉到小鸭子掉下的下水道旁;鸭妈妈指挥另外的小鸭子把下水道围成一圈,不停地鸣叫,引起了巡警的注意)

(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四、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3)哪些要略写?

五、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学过程:

一、回顾习作内容及习作要求

总体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具体要求:1.想象是否合理。2.在体现鸭子之间、人与鸭子之间感情的部分是否写具体、生动了。

二、朗读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习作,将习作出示在大屏幕上。说说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2.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 3.再看看文章,说说你觉得什么地方不够好,提出修改建议。

4.教师小结: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小作者之所以写的这么好,是缘于合理的想象,将故事情节补充的特别完整,许多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在展开合理想象的同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发表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三、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1.对照别人的习作,看看自己的习作那些地方写的比较好。2.检查一下自己的习作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按照以上要求,看看文章还有没有其它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四、自己修改后,小组内互相交换,再次进行修改,并给修改后的习作写出评价语

回顾•拓展七

教学目标 :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内容吗?(学生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文章,感受一下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再次自主阅读《白鹅》《猫》《松鼠》)

3.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也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

(学生浏览本组课文)

4.本组课文和以前学习的描写动物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1)小组选择其中的两篇进行合作学习,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 课题内容相同点内容不同点写法相同点写法不同点(2)小组长将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准备在全班汇报。5.班内交流汇报

(1)名小组长将合作学习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2)一名小组长汇报完毕,其他学生互相补充,发表看法。6.教师总结

我们阅读课文,要善于比较,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引入:

以前我们积累了一些古诗,今天咱们一起再积累一首古诗,它叫《马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1)学生自己试读,读准字音,读熟诗句。(2)指名读全诗,正音。(3)你认为这首诗该怎么读?(4)指名读。

(5)这首诗中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6)交流一下对诗句的理解,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7)老师补充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8)学生自主背诵,小组内交流背诵的技巧,互相背诵。(9)学生背诵展示。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老师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3.如果有学生已经看过,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感受,4.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5.拓展阅读:《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6.交流阅读体会。

7.老师向学生推荐动物文学书目。

(1)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2)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3)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4)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赤鸟》。

三、要求学生课外到图书馆和书店寻找这些书籍,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准备读书交流会。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信息窗1 采集动植物标本

主备人:李秀梅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一、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2—5的口诀求商

四、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五、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同学们,你经常到郊外去玩吗?在郊外你参加过哪些活动?

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们想到郊外去玩吗?快快闭上眼睛,咱们现在就出发!(出示挂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学生回忆到郊外所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

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有三个小男孩在捉蝴蝶、三个不女孩在采野花。小男孩说:我们3人共捉了15只蝴蝶。小女孩说:匀们3 人共采了12种叶子。其中其中个小女孩说: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允许学生说出情境图中的其它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女同学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采了几种花„„ 使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然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学生对图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活动二 师: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你能和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板书:15÷3 师:15÷3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想了许多好的办法算出了15÷3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3是15?也就是用三五十五的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教师板书:三

(五)十五 商是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师板书:用口诀求商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学生说出算式: 15÷3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1、用小棒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

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一个比较的印象。

学生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如果有学生能说出得数教师应予以鼓励。

对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及时地给与肯定,使他们对每一种算法都有所体验,提倡算法多样化。

对于合作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

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用口诀求商比较方便。

允许学生选择其它方法。活动三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穿红裙子的小姑娘算一算她采了几种花吗?列算式表示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同学,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被除数8,再写╯,最后在╯8的左边写除数2,想8里面有几个2 ?然后再在横线上写4„„

„„商 除数„„2╯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0

学生回答:8÷2=4(种)

学生可能回答:摆小棒连续连续4个2;想二四得八。。

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及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学生正确用算式表示出来。鼓励用口诀求商的学生。

除法竖式比乘法竖式要难,书写格式与加、减、乘法不同,计算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活动四

自主练习第2 题。

(这道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熟悉2~5乘法口诀,为用口诀求商打好基础,所以教学时把它放在最前面,教师在课前把口诀写在卡片上,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二()得六()五二十五()四十二 四()十六 四()二十()五十五()四十二 二()得六

学生非常熟悉地说出2~5的乘法口诀。活动五

师:这里有15个小方格,请你拿出自己喜欢的五种颜色涂一涂,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师:请你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吧?

师:你能用口诀来算出15÷5等于几吗?用哪句口诀?商是几?

师:如果三种颜色涂一涂,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 师:在计算这两道算式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产生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的想法,并提出问题: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 15÷5=3(个)

学生回答:

(三)五十五,商是3.学生列出算式并回答: 15÷3=5(个)三

(五)十五

学生发现使用的都是三五十五这句口诀。

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

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说出所使用的口诀。

学生体会到用一句乘法口诀能计算两道除法算式,意识到用口诀来求商的方便。活动六

同学们喜欢玩风车吗?这3个风车上都有除法算式,如果你想让风车转起来,就赶快来算一算吧!看谁的风车转得最快!

学生练习除法算式的计算: 12÷4 2÷2 15÷3 4÷4 4÷2 12÷3 8÷4 6÷2 9÷3 16÷4 8÷2 6÷3

20÷4 10÷2 3÷3

对能够运用口诀求商、正确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活动七

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与整理。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总结,也可以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学反思:

信息窗2 观赏蝴蝶标本

主备人:崔维红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一、教学内容:教材76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五、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课件出示78页情境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解决。

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有3个学生在做树叶的标本,有3个同学在做小花的标本,总共有72片长叶子,每个盒子里能装进9个叶子标本。有42多红花,每盒能放6多小红花的标本„„(允许学生说书情境图中的其他信息)

学生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长叶子标本能装多少盒?红花能装多少盒?„„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情境图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学生对图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活动二

师: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板书:72÷9 师:72÷9等于几?你想怎样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72÷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师板书

(八)九七十二 商是8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学生说出算式72÷9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

3、„„

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与合作。动脑筋想出办法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用口诀来求商比较方便。

允许学生选择其他方法。活动三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红花的标本能装多少盒吗?列算式表示出来。师:说说你是怎么样来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小朋友,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谁能用竖式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回答42÷6=7(盒)学生可能回答:摆小棒、连续减7个

6、想想口诀六七四十二。

学生上来板书竖式。

学生正确的用算式表示出来。

鼓励用口诀求商的同学。

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活动四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口诀来计算?

师: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你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说说你都用到了哪些口诀?

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交流。

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怎样?敢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是否清晰。活动五

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79页自主练习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关注能否掌握除法的计算过程。活动六

师: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回顾与整理。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总结,也可以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学反思: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

主备人:崔丽芳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一、教材分析:这幅图呈现的是学生自己制作植物标本的情景。图中注明了采集的各种植物标本的数量:72片柳叶、56片杨树叶、42朵野花。图中隐含的信息是:做一件柳叶标本需要9片柳叶,做一件杨树叶标本需要8片杨树叶,做一件野花标本需要6多野花。借助小女孩提出的“能做几件标本?”,引发对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见过动植物标本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制作标本的简单知识吗?

学生介绍。

二、合作探究:

出示大屏幕: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两个小组的同学在干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一: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

师:要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生答(一件标本需要多少朵花?)

师:有42朵花,每件标本需要6朵花,问能做几件标本? 学生回答。

板书:42÷6=7(件)师: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交流寻找正确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形成用口诀求商的能力。

活动二: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教师要关注学生间学习的差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掌握方法。对他们的进步,老师要及时鼓励,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记: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备人:李秀梅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数 教学目标:

1、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练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为了使同学们计算得又对又快,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二、自主练习

第1题是用口诀求商的准备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第2题提供了一种活动的形式。教师先线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小组练习时,向学生提出要求:一个学生说口诀,其他学生写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轮换进行。

第6题是现实情景中用除法解决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了解图意,并说一说篮球比赛的相关知识,比如比赛中投中一球得2分等,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注意引导学生找到隐含的“一周七天”的隐含信息。

第7题是综合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厨师包包子的情景,让学生提出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交流想法与算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有关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解决。

三、课堂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小记:

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

主备人:崔维红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教材分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贝壳类标本的活动情景。图中以简单的统计表的形式出示了同学们采集的贝壳数,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李小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引发有关“倍”的知识的学习。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点

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今天我们就去大海边游玩一番。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画面。师:图中的几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生共同填写统计表。

二、合作探究: 学生观察表格,了解图中学生拾贝壳的数量,提出有关“倍”的数学问题,理解“倍”的意义。

活动一: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

问题:李小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

“倍”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看看6只里面有几个3只,再互相说一说,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并和学过的“几个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6只里面有2个3只,6就是3的2倍。”然后,利用反复摆学具加以巩固。

活动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问题: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或圈一圈,或分一分,通过操作建立表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正确的认识: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4只,8就是4的几倍。当遇到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表达不很清楚时,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活动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解决问题。通过汇报交流具体算法,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倍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其他信息,提出有关倍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教后小记:

认识“倍”

主备人:崔丽芳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点

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为了使同学们掌握得更好,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二、自主练习

第1题呈现的是借助直观操作体会“倍”的意义的练习形式。练习时,可让学生先数一数,圈一圈,找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找出倍数关系,然后列出算式;也可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学具适当补充此类型的题目,作进一步的练习。

第3题是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明确求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就用妈妈的岁数除以我的岁数。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算出今年“妈妈”和“我”的年龄,然后再填算式进行计算。

第5题是“倍”的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题中的成绩单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很多的数据。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独立解决题中的问题,并交流思路。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时不能整除,可让学生列出算式放入“问题口袋”,待以后解决。

三、课堂总结:

教师简单对学生的表现和掌握情况进行总结。教后小记:

信息窗5------制作贝壳标本

主备人:李秀梅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教材分析:该信息窗提供了小朋友正在忙碌地制作贝壳类标本的情景,通过三个小朋友对创作情况的对话,提供了两组信息,引发学生提出并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点

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活动一: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 师: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对话,了解对话中提供的数学信息,从而引起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合作探究,掌握方法。问题: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提问:要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到“刘林用了2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是刘林的3倍”,求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就是求2的3倍是多少。

小组活动。

提问:“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什么?”

生答:“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2是多少?”

从而把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并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求2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活动二: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找到响应的数学信息,尝试自主解决。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个画图题。目的是借助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5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这道题有多种答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要让学生说说先涂什么颜色的球。

第6题借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一个小朋友练习电脑打字的情景,进行倍的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编出数学故事,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小记:

回顾整理

主备人:崔维红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回顾整理”以太空旅行为线索,通过宇航员乘做飞船到太空,在太空中饮食、收发信息、撒播种子等活动,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一.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倍的意义,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理解除法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出示情景图,教师可先与学生交流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

介绍小小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而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展开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二、合作交流:

回顾整理除法意义时,可通过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24人去太空,每次承载6人,需要几次?”“计划3天访问12个星球,平均每天访问多少个星球?”两个问题引入,说说是怎样解决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进行分物品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操作,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列出除法算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回顾整理用口诀求商和倍的有关知识时,先进行口诀求商知识的回顾整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由解决情景图中的问题引入,选择图中信息列出算式,让学生说说怎样利用口诀求商,进一步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综合练习第2题是一道通过解密码这一形式来练习表内除法的题目。第4题是一道填表题。在练习之前,先让学生看明白表的意思,知道表应当怎样填。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7题创设了小猴和小猪运西瓜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西瓜总数以及小堠和小猪每次运的个数。练习时,让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聪明小屋”是以小朋友们分巧克力为素材,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课堂总结:

“我学会了吗?”呈现的是一幅综合情景图。意图是通过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丰收园”栏目的全面评价提供依据。教后小记: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9月的一天,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小鸭子们个个都挺胸抬头,迈着整齐的方步,给大城市增添了一丝丝生机。走着走着,小鸭子们的目光被一座座高大美丽的建筑物吸引了过去。鸭妈妈却还聚精会神地看着对面红绿灯的颜色变化。

绿灯了,鸭妈妈起身向前,刚迈开大步,就听见:“扑通,扑通!”的两声。随后,其他小鸭子们“嘎嘎”的有序的口号声也乱成了一锅粥。鸭妈妈赶紧向后望去,6只小鸭宝宝只剩下4只了。这时,鸭妈妈发现剩下的小宝宝后面,有一个“大洞”。鸭妈妈急忙奔过去,洞里有两只小鸭子正嘎嘎叫着。

鸭妈妈慌了神,但一想:自己要沉着冷静地应对困难。鸭妈妈若有所思地原地转圈。她突然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位面目和蔼的巡警。

鸭妈妈立马吩咐小鸭子呆在这儿别动,自己迅速朝巡警飞奔而去。“嘎嘎嘎!”的向巡警诉说。

巡警一脸茫然地蹲下身来。鸭妈妈发现:不论自己怎么说,都是徒劳的,他根本听不懂!于是,鸭妈妈改变“作战方式”。她死咬住巡警的裤脚不放,向外拉他,示意发生了什么事情。巡警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跟着鸭妈妈来到马路上。一个没有井盖的下水道边的4只站立不动的小鸭子吸引力他的注意。他走过来,抚摸小鸭子们。鸭妈妈把头向下伸。巡警向下看了看,发现了两只落水的小鸭子。

巡警明白了鸭妈妈的意思,却为如何救起小鸭子而急得团团转。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向渔具店的老板借来渔网,把小鸭子捞了上来。

鸭妈妈高兴极了,一只翅膀放在前胸,一只翅膀向外张开,弯着脖子,向巡警绅士般地“鞠了一躬”。

巡警目送小鸭子摇摇摆摆的上路了

下载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计划 单元分析: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讲述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主备人:付小平21 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案讲解

    第七单元 21 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灵活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周长教案

    周长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3 【课程标准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 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