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指南》背景下大班美术教学”教研方案(李张英)
各种各样的鱼
一、设计意图:
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了解幼儿园集体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要点。以“创意美术”为核心,以拓展幼儿想象空间、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表现技能、技巧尝试大胆创作、提升审美欣赏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来开展美术领域的教学活动,认真贯彻《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 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全面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挑战,要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性的艺术教育。以形成园本特色教育。
二、活动目标: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要点解读、幼儿美术学习与发展特点。
2、幼儿园集体美术教学活动的教案设计、组织实施策略与评价。
三、活动重难点: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与表述、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学习用线条的变化画各种各样的鱼。
四、活动准备:
1、人员分工:
召集拼班教师,进行人员分工。副班主任负责将本组组员的研讨梳理记录下来,形成汇报用材料。并整理好汇报员汇报材料,活动后上交园领导。按活动要求,控制好组员研讨时间。
2、材料准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解读人手一份,布置“海底世界”墙饰;各种线描画鱼范例(突出形态的不同和黑、白、灰效果)若干; “海底世界”影碟、彩笔、白纸若干。五:活动过程
1、艺术领域目标解读:(1)感受与欣赏:
播放《海底总动员》影碟,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了解海底各种各样的形态及花纹的鱼。
1.提出问题:海底有什么鱼?(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提出要求: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交流回答)(2)表现与创造
1.讲述故事:大海妈妈和鱼宝宝。
小朋友都知道海底世界非常美,今天,大海妈妈带着它的鱼宝宝到了我们班。
2.在海洋背景图上出示范例,欣赏讨论。
(1)鱼宝宝的身体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讨论交流)
(2)鱼宝宝穿了什么衣服,它和我们刚才在电视里看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自由讨论)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它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是一样的,但电视里的鱼色彩鲜艳而这些鱼宝宝身上穿的衣服是单色的,有许多线条、图案,有疏有密地排列着。3.提出要求,续编故事
(1)师:有一天,许多船开来了,船上的人用网把鱼宝宝网走了,还留下许多垃圾、汽油等。大海妈妈都喘不过气了,没有了美丽可爱的鱼宝宝,大海妈妈伤心极了,我们该怎样帮助大海妈妈呢?
(2)启发幼儿画个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
(二)幼儿创造性地画线描画: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提出要求
大海妈妈说:她最喜欢个子大大的穿单色花纹衣服的鱼宝宝,如果是她从没见过的鱼宝宝就会更喜欢。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a、启发幼儿先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形状,要画满整张画纸,然后再给它穿上单色花纹衣服。
b、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创造力,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重点提醒:画出线描的黑、白、灰效果。
c、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d、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条不同的鱼。
(3)幼儿把画好的鱼剪下贴到“海底世界”墙饰上,展示并互相评价作品。
(三)第三环节:总结
做“小鱼游”律动,结束活动。
根据现场讨论结果进行简单梳理小结:好的课不仅是老师教,孩子学;一堂好的课不仅在教老师也在孩子;好的教学不光给孩子传递知识性,还要给孩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需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和表现力。
(四)第四环节:思考
本次美术活动时间,幼儿都表现出喜欢学、乐意学、一起合作学的氛围来,组织完大班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鱼》这个活动后,我发现幼儿兴趣非常高,而且很快乐,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一、选择的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知道海里的多种生物,海底世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神秘的海底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无限遐想,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来选择作画具体内容,让他们画海底世界实际上给了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境创设好,导入自然(观看《各种各样的鱼》),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海洋世界的美丽,幼儿能直观的了解海洋环境,并认识海洋动物。整个环节鼓励幼儿探索,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三、恰当的教学组织方法,有利于幼儿兴趣持续。教学中,通过观察、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动植物们的生长特点,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我事先为幼儿提供了两幅不同的范例画,一幅是用油画棒、水彩笔画的画,另一幅是用废旧材料搭配使用的海底世界,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幼儿区分出了两幅画的不同。在孩子们都完成了第一步画海底世界后,我对用废旧材料搭配是哟进行了示范提出了要求,所以幼儿能较好地掌握不同物体搭配使用,较好地完成作品。学方式灵活多样:情境体验、自主学习、多种游戏等等,使幼儿始终在一种愉快、舒展的状态中学习。
《海洋世界》是大班的一个科学活动,首先运用多媒体《海底总动员》的视频激发幼儿对海洋世界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大海这个庞大的世界里,它的隐藏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当小朋友问我海洋里的某种鱼是什么鱼时,我一时也说不上来,于是我就让小朋友先猜猜,接着我们就一起上网查资料,课后我感觉我的知识太少,对活动的掌握不是很熟练,所以教师首先需要丰富知识。因而我也给幼儿观看幻灯片《海洋世界》,让幼儿边看边听,了解了很多关于海洋世界的知识。最后我让幼儿看看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萌发幼儿爱护环境爱护大海的情感。让幼儿感知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萌发了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在作画能力上有的新的意识和提高,而且在情感的培养上也得到了满足。
第二篇:《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疼爱,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服务能力。从幼儿小班入园起,身为老师的我们就开始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能力,而真正体现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升华是在大班。因此我认为,大班幼儿,应逐渐改变老师时时处处呵护,提醒的方法,要充分培养其自我服务的能力,从中扭转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幼小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 大班幼儿 自我服务能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生活技能。自我服务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感受快乐、分享与合作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动手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课题所说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指3-6岁幼儿学习认知照顾管理自己衣、食、住、行等的历程。为此,我们开展了培养大班幼儿服务能力的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服务意识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自主有序,自我安排和规划能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常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孩子在来园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不知道先做什么,常常会问老师接下来该做什么?生活运动准备中一片茫然,七嘴八舌,教室秩序纷乱、嘈杂;离园时幼儿丢三落四。孩子们的学习用品随处乱放等现象。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中,物质环境的创设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在生活环境创设中,创设杯标、饮水喝水量标志,进餐端饭来回路线图,盥洗洗手、入厕程序图,大小便异常图标,午睡鞋标、衣标、穿脱衣摆放程序标志及评比图,防烫、防电、防滑等安全标志等;在学习环境中创设中,我创设正确坐姿、站姿、举手发言姿势、保护眼睛标志、书包正确摆放标志、学具对应摆放标志及各种整理方法程序图;在游戏环境中创设中,创设各种交通标志、文明行为规范图、排队、下楼梯、爬栏杆及各
种游戏材料的对应摆放图标及安全使用方法程序图等。在环境这一隐性教育影响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这是自我服务的良好开端。
二、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服务能力。1.一日活动皆课程,学习游戏化
将自我服务能力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教学活动中安排关于自我服务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在正规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自理能力方面的知识技巧;在游戏活动中,则安排一系列生活工作游戏,让孩子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操作区,投放一些衣服裤、鞋袜、毛线等,让幼儿亲自动手来动一动、试一试,做一做,学习穿脱衣服,扣扣子,系鞋带;在理发屋放置一些娃娃头、梳子、小发卡等,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梳头„„一日生活皆课程。每当孩子鞋带散时都会找老师绑好,通过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教幼儿学习、练习打结,现在当幼儿的鞋带散时,再也没听到幼儿说:“老师我的鞋带散了,帮我绑一下好吗?”
2.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
五到六岁的幼儿应该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会收拾自己的房间;清洗碗筷;会收拾叠放衣服等。这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都是较易完成。在幼儿园教师应正确、积极地引导幼儿各项技能的掌握,教给幼儿在生活等方面自我服务的本领。如引导幼儿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处理,并向幼儿提问在入厕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幼儿都能合理地说出入厕时要排好队,不推挤,系好衣裤等。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有意识,更需要把技能教给幼儿,让他们能真正地服务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会了先把里面的裤子穿好,再把上身的内衣、毛衣拉直,然后系到外面裤子的里面的系衣裤方法。又如学习系鞋带对大班幼儿来说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以身作则,提升实践效能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事对幼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幼儿对自己操作材料的整理、摆放意识比较淡薄,平时教师总是以语言提示的形式提醒幼儿将材料摆放到原处。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只能让幼儿机械地完成老师的要求,新《纲要》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因此教师对教室中物品的摆放会做出良好的榜样,如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能及时地收拾、整理教具,将教玩具摆放整齐,或收集到专门摆放教玩具的橱柜里,逐渐发现每次教学活动后,幼儿也能将自己的操作材料摆放到固定处,教师的行为能感染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生活自我服务的能力。
3.放手尝试,在实践中经受愉快的体验
一次午睡前的活动整理,幼儿各自整理自己玩过的材料、搬动椅子、入厕、脱鞋等,此时午睡室地上有一本散架的书,此时教师走过去,边捡起书边对着一幼儿说:东东,你的书不要了?”教师边说边一页一页开始整理,还拿了订书机装订好东东的书。而东东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丝毫没有回应。经过多次的观察,俊俊对自己的物品也常常是丢三落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的无意行为(包办代替了本应该是幼儿完成的事情)或担心安全问题的顾虑,而忽视、剥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机会。其实,就像“给盲人引路”,虽然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我们要彼此相信,只有适度的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让幼儿逐渐学会照顾自己,激起幼儿独立做事情的真实欲望。
4.从服务自己到服务他人
《指南》中提到,“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老师们在带班的过程中,由于担心孩子们做事慢, 做事马虎又或者完成得不好,常包办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 剥夺了孩子们自我服务的机会。在幼儿大班阶段,幼儿开始从只关注自己转向关注他人,从自我服务转向为他人服务。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给幼儿摆餐具、发餐巾等,让幼儿不仅能生活自理,还会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因此,我们以“我是值日生”为切入口,每天都设有两名值日生,协助教师分发材料,协助教师整队,喊口号,检查幼儿喝水、洗手秩序等,幼儿对此工作踊跃参与,表现积极,作为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应做到“管放结合”。幼儿自己能干的事,教师坚决不要帮,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让幼儿通过参与值日生的劳动,培养幼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促进家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观念——摆正心态,相信孩子
家长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既不能宠溺孩子而事事包办,也不因怀疑孩子做不好而过分保护,更不应抱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的心理而放任自流。家长要摆正心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只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习自我服务技巧,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就能提高。许多家长都纷纷对老师说:“开展服务能力培养真管事,孩子以前
在家里啥也不想干。现在回到家里,就喜欢洗袜子、洗抹布、擦桌椅、洗碗等等,什么事都抢着干,完全变样了。”
2.态度——正确指导,以身示范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学习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尤其应注意以身示范,一是正确示范动作要领。比如教孩子收拾自己的小床,我们就要注意教孩子按步骤先摊平毯子,再摆好枕头,最后铺平被子;二是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自己的事自己做,及时做,并且努力做好,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积极影响。
3.技巧——耐心对待,反复训练
孩子学习自我服务技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耐心对待。比如孩子学习用筷子吃饭,由于手指协调能力差,筷子可能握不稳拿不齐,家长则要有耐心,不但要手把手地示范,并且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孩子反复练习。
4.行为——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要循序渐进。比如吃饭、穿衣、洗脸、睡觉、洗澡、整理房间,既不能等到孩子大了才学,也不能一股脑儿地教给孩子,应在不同的年龄段培养不同的能力。一般来说,1岁后可以训练孩子自己吃饭;
3、4岁时可以训练孩子自己穿简单的衣服鞋袜、独立睡觉;
5、6岁以后可以训练孩子整理小床、将玩具分类存放和自己洗脸洗澡等。大班幼儿养成某一习惯也要分阶段,循序渐进逐渐养成。
5.方法——及时肯定,即时纠错
对孩子们来说,表扬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包容则能让他们乐于学习。因此,我们要对孩多表扬,少批评。幼儿刚开始自我服务,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例如,倒豆浆时水壶放不稳将它洒在地上、桌子上甚至身上,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使用水壶,鼓励幼儿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对幼儿的动手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然后再提高要求,使幼儿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只要我们不吝于表扬,多以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赞赏他们,多说“你能行”,孩子就一定能不断进步。
总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是靠一两次的教育、说教就能奏效的。它需要家园正确教养的观念,明确合理的目标,持之以恒的耐心,坚实一致的态度,和蔼浅显的语言,还要有一颗无私包容、甘于奉献的爱心。教师、家长都要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要多指导、不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多等待、少急躁。只有教师和家长科学、和谐共育,使其健
康全面的发展,定会充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好最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指南》背景下大班线条画教学实践的研究
大班线条画教学实践的研究
**县青少年广场幼儿园
**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装着一颗种子。”绘画能让幼儿舒展自己内在的情感。线条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技巧的变化性,决定了线条画创作对大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游戏过程。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逐渐萌芽,他们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物,其线条画作品较之中班阶段显得更为简练和生动;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也更为成熟,能创作出更为精细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说,大班幼儿通过线条的变化或各种线条的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自己精彩的心情。
关键词:发展指南
绘画创作
审美情感
艺术创造力
线条画,即儿童线描装饰画。“它具有装饰、美化、组合之意。是用多种不同的笔和纸,通过点、线、面描绘和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线条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技巧的变化性,决定了线条画创作对大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游戏过程。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逐渐萌芽,他们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物,其线条画作品较之中班阶段显得更为简练和生动;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也更为成熟,能创作出更为精细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说,大班幼儿通过线条的变化或各种线条的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自己精彩的心情。
一、大班线条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成因
但是在大班线条画教学的观摩和考察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大班幼儿对线条画表现手法的运用很不理想,更谈不上进行富有个性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直接影响着幼儿审美情感的表现和持续创作线条画的兴趣。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线条画教学的认识和组织水平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情感引导缺失,导致幼儿绘画热情难以持续
大班幼儿受生活经验、相关技能等方面的影响,画面常常表现出“不合规范”或背离原有创作意图。然而,教师对幼儿的创作特点和作品往往缺乏理解,惯于以作品的技法运用或画面内容是否与教学主题内容相一致,来评价幼儿的作品。一旦幼儿的作品与教学要求不一致时,教师便给予“善意的”制止甚至批评,这
种做法缺乏有效的情感引导,很容易打击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会使幼儿逐步丧失绘画的信心——因为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倾向已有所发展,有一定的荣誉感、自卑感等等,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
同时,不少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呈现出重技能训练、轻情感培养的倾向,且偏重对线条表现和装饰技巧的临摹训练,直接导致作品缺乏灵动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幼儿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而且不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必然使幼儿缺乏绘画思考且易陷入盲目模仿范画的境地,从而违背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创造性教育应该贯穿幼儿教育的始终。
(二)技能指导不足,导致幼儿的创作水平停滞不前
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绘画创作时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发挥,忽视必要的绘画技能传授和指导,幼儿因缺乏一定的技能,而无法把内心所想用画笔充分表现出来,导致创作效果不佳。这样,幼儿就无法在创作中获得必要的能力发展,也必然导致其创作水平停滞不前,美术教育目标无法最终达成。
事实上,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审美情感及兴趣培养与技能掌握同样重要。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必然会压抑幼儿艺术创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
要改善当前大班线条画教学的不足,教师就必须紧紧把握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绘画水平,从情感引导和技能指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精心设计方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让线条画创作真正成为大班幼儿自如表现个人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二、对策
(一)注重情感引导——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作品的欣赏、创作与交流
1.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以肯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地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线条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与别人不同的画。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以欣赏和建议的口气和幼儿一起评画。当幼儿出现与教师绘画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时,要基于关
注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绘画方法所产生的的画面变化,让幼儿知道绘画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存在错与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创作效果。
2.创设与作品互动机会,让幼儿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
首先,为幼儿创造更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让幼儿在参观、交流、临摹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拓展他们的创作思维,提高参与线条画创作的兴趣。
其次,让每个幼儿在创作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教师要善于观察,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性,在幼儿创作中提出合理的操作要求并提供适宜的绘画材料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创作线条画带来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激发其艺术创作兴趣。
最后,让幼儿在与作品的互动中进一步激发艺术创造力。我们让幼儿与其创作的线条画作品互动,使其在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也在学习其他同伴的作品中,激发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例如线条画活动“亚运火炬”,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通过卷、粘贴等技能自制成“火炬”,与同伴进行“火炬接力”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幼儿自发比较作品,对自制作品的喜爱也溢于言表,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又如,我们与幼儿一起将其自制线条画作品用来装饰班内的环境和室外走廊,当有人驻足欣赏这些作品时,幼儿便获得了更多自豪感与创作动力。
(二)加强技能指导——通过画线、构图、装饰训练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在注重情感引导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创作的技能指导。可从三个途径入手:
1.画线指导:通过趣味线条涂鸦,开启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大班幼儿能画出一些常见的线条,但是如果缺乏引导,他们对线条的认识就往往只是停留在简单形态上,在绘画时无法获得更多体验和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认识线条的形态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或粗或细、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涂鸦创作中赋予线条生命力。然后,组织他们简要分析不同线条的形态特征,尝试为线条起名字如“长城线”、“牙齿线”等,便于记忆该线条的特征。在幼儿能画出各种丰富的单线条后,指导他们利用涂色方法将两种不同的线条进行创意组合,从而演变出更多复杂多变的线条。于是,幼儿作品中的线条形态逐渐丰富,画面效果也更具感染力。这样的线条创作是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能激发幼儿独立创意绘画的想法和信心。
2.构图指导:进行线条的创意排列与组合训练,提高幼儿的线条表现力
排列与组合的对象有很多,各种点、线条、图案都可以,而使用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排列与组合,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因此线条之间的组合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形态,引导幼儿认识到这点很重要。一般来说,大班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逻辑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
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回忆生活中的经验,如:商店里的食品是如何有序摆放的?做操时队伍是如何排列的?等等,指导幼儿在生活中尝试寻找一些有规律的线条序列现象,并运用到其作品中。当具备一定的排列与组合认识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从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排列与组合的创意制作。教师在具体指导中是要努力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有创意地运用线条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在创作中充分表现出线条画的丰富性和变化感。
此外,在创作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绘画材料对线条排列的方向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适当提供各种形状的纸材,配合开展多样化的线条画活动,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创作,如为环形的轮胎设计花纹、为长条形的表带添加装饰等。
3.装饰指导:通过模拟佳作和独立装饰作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能够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并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
在幼儿进行线条画作品的创作时,教师要充分注意其心理特点,即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不稳定,好奇心不持久,长期使用某一种工具容易产生厌倦。因此要提供多样化的操作媒介以刺激幼儿的持续操作欲望,满足其自由探究的需求。由于幼儿在使用不同工具进行绘画时还喜欢选择不同的颜色,但是当画面选择的颜色过多,色彩的搭配又没有处理好时,画面就容易显得“脏”而“乱”。因此教师要具体指导幼儿在使用工具时应循序渐进,可先由单色逐步过渡到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还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线条画主体与背景之间的颜色要如何表现才能形成差异,使主体更为突出。
第四篇:《指南》背景下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策略[权威资料]
《指南》背景下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策略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本文从感知观察、绘画内容生活化、组织方法灵活化、体验途径多样化四个方面探讨《指南》背景下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学;体验式绘画;《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以来得到了各个幼儿园的积极响应,都在积极学习《指南》的精神,并对幼儿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努力调整教学方法,从多种角度出发,发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关注幼儿生活、注重幼儿的能力培养为基础,改变固有的、传统的教学策略,努力寻求更适合幼儿的教学策略,从而逐渐形成了科学的教育模式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工作。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就是《指南》背景下的一种较为科学及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之一,体验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幼儿亲自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体验产生感受和经验,从而为其自主表达提供原始的积累,激发出幼儿绘画情感及创造性。本文探讨《指南》背景下有效开展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幼儿园科学的保教质量略尽绵力。
一、充分感知观察是幼儿体验式绘画的前提
《指南》中强调艺术教育应充分给幼儿创造足够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能感知、观察并体验美。所以教师要改变陈旧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复制式的简笔画教学走出来,注重孩子绘画的观察体验。只有充分的感知观察才能形成幼儿对绘画事物的理解,并由此积极思维,大胆联想,提高对绘画的表现力及创造力。如绘画老虎时,我就先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去动物园看看老虎,并与“老虎”合影,然后课堂上我再给孩子讲虎王的故事,最后观察老虎各种可爱的姿态图片,大胆想象大老虎和小老虎间的对话,模仿老虎的姿态。经过这样的感受和体验,幼儿画出的是不同表情、姿态的老虎,表达的是自己心中不同的故事和情感。幼儿的绘画艺术表现是和直接感知的环境相联系的,如果没有充分的感知和体验,教师简单的示范和追求技能训练,就不能让幼儿有情感共鸣与表现欲望,幼儿的作品表现就很单一,缺乏感情和创造性。幼儿只有亲身体验观察事物,才能对绘画对象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所以,感知和体验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二、体验式绘画内容的生活化
1.把绘画内容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指南》中强调要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绘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孩子才是绘画教学中的主体,将绘画内容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由孩子自己确定绘画的内容,引导他们用画画去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尊重幼儿对绘画的自由组织、想象,也允许幼儿运用自己独特的画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潜力,使幼儿能从自主的绘画创造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及成功的愉悦。
2.选择幼儿兴趣的、生活化的绘画内容,感悟表现大自然的真善美
开展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以生活经验为背景,从生活化的绘画内容着手,回归幼儿最真实的世界,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及周边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热爱生活、回归自我,在自然地环境中进行绘画表现及创作。实践中,我引领幼儿走出教室,进入自然、社会等更为开放的活动空间去,使幼儿能融入生活并感受生活,获得美的体验,还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周末、节假日带着孩子外出开展亲子绘画活动,将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出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生活世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去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提升了绘画的表现能力。生活化美术活动是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经验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和创造美的经验。
三、体验式绘画组织方法的灵活化
在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小―中―大幼儿年龄分界限线,开展交叉教学,使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教师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选择孩子喜爱的活动方式,让孩子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乐意参与学习,主动去学习,组织幼儿分小组进行合作式绘画体验学习,引导孩子分工合作制作主题绘画,并鼓励孩子走上讲台,描述自己所在小组在进行主题绘画过程中的点滴步骤,交流自己的想法、情感体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以直观的形象、良好的视听感觉和鲜明的色彩,让幼儿迅速溶入情景进而发现、联想、模仿、创作从而提高绘画兴趣,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体验式绘画途径的多样化
1.园内园外的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给幼儿创造充分感知观察的机会,可以在教学中给幼儿展示图片、实物、视频等,通过游戏让幼儿充分感知,同时教会幼儿欣赏和观察的方法,丰富孩子对事物的表象经验,提高孩子对绘画主题特征的认知。还可以引领幼儿走出课堂,去大自然中去体验观察绘画,充分激发幼儿的视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去感知观察万事万物,帮助孩子建构并积累物体的表象,为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我表现积累下丰富的素材。
2.与各领域相结合的体验。体验式绘画和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活动的整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的餐点活动中,幼儿吃蛋糕前老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边吃边仔细观察蛋糕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观察认知后,教师提供蛋糕,要求幼儿看着蛋糕绘画。在认识图形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大小不
一、颜色各异的图形材料,然后让孩子通过看、摸等方式感知图形的特征,之后让孩子进行绘画。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孩子创设语言的情境,并给孩子出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孩子去表达、交流并模仿故事表现的情节,在充分体验之后,引导孩子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孩子有目的地欣赏音乐,启发孩子边听边想象,并鼓励孩子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互相讨论、表达、模仿,并用绘画的形式将想象中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体验式绘画与幼儿的生活活动、科学活动、语言活动、音乐活动的有机整合,运用幼儿各种感官进行充分体验后进行绘画,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学的效果,使体验式绘画教学呈现出多元化。
总之,《指南》背景下开展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是基于关注幼儿生活、注重通过幼儿体验表达情感的一种绘画教学方法,能为幼儿自主艺术表达提供原始的积累,激发出幼儿绘画的情感及创造性。体验式绘画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领会《指南》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开放教学内容、途径、方法,还需要教师有效整合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活动,达到绘画教学最佳化。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师大出版社.[2]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档资料:《指南》背景下幼儿体验式绘画教学策略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 激活学生的心灵之水 童趣去哪儿了 教育应注重“人”的发展 和孩子一起成长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案例 婴幼儿故事讲述五字诀 感恩教育与传统文化 优化教学策略 构建高效课堂习惯培养是中学生道德形成的基础 雷锋精神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中的心理辅导 让图形图像课堂动起来 简论唐代太医署医学教育 教育要给学生施展的空间 加强小学生关爱教育的重要意义 注重情感教育 提高教学效益 高校恩来精神育人品牌建设探索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耐久行项目的成绩 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通识课程教学 体育思政教育的融入思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五篇: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课程
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课程
——市二幼美术课程园本化初步框架
概述: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 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主题的美术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有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需通过教育来培养,“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项奠基工程,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期。教育者需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形式来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教育就是一种开发幼儿创造潜能极好的形式。它有利于幼儿智力素质、审美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对美术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让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焕发出其新的生命力和新的魅力呢?我们二幼在实践和摸索中感悟到:相对于传统美术教育模式, 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的模式,更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教育途径开放化,教育资源社区化。这是一种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系统有机的结合,形成资源-1
促进了幼儿课程的多样化和本土化。基本理念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新《纲要》中也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孩子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做适时、适当 的指导。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l.通过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通过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教育,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逐步形成幼儿的美术创造个性。
3.通过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欣赏教育,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幼儿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3
能力。
(3)通过主题手工教学活动,迸一步训练幼儿手工制作的表现能力。(4)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开展主题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欣赏、评价美的能力。课程内容
幼儿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美术教育包括幼儿主题绘画教育、主题手工教育、主题美术欣赏教育三部分内容。(一)幼儿主题绘画教育
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绘制的作品能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其内容主要有:折纸添画、棉签画、印章画、指点画、吹画、蜡笔水彩画、版画、水墨画、水粉画等。
(二)幼儿主题手工教育
幼儿运用不同的手工工具、材料,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具有新颖、独特效果的手工作品,能提高幼儿手工技能。内容有:趣味纸工、趣味泥工、趣味玩具制作等。(三)幼儿主题美术欣赏教育
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趣味美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的评价美术作品能力。其内容有绘画作品欣赏和工艺美术欣赏。课程实施
(一)、制定课程的管理制度
1、建立三级课程管理小组:
4、游戏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