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2019-05-13 01:2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第一篇: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让纸浆画融入课堂

——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工作单位 姓名

【摘要】在纸浆画的集体教学中,常会出现活动追求“艺术美”的现象,内容脱离幼儿已有经验,不注重前期的经验准备;教师的教学有时候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是管太紧,就是不管;而指导与评价更多的关注到了作品的技术表现。问题表现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教育理念欠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从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给予幼儿的体验和自主探究空间、最后的教师评价应当是以欣赏的态度进行,让幼儿在做纸浆活动时,获得符合认知、喜好的集体教学活动。

【关键词】大班幼儿 集体教学 纸浆画 有效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明确地提出了:“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大班幼儿马上要进入小学,更需要获得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品质的提高,要使集体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就应当要在每一次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从幼儿的实际认知、接受能力、自主体验等方面出发。特别是在一些如纸浆画等难度稍大、新鲜度高的活动中,更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中的策略,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集体教学体验。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从纸浆画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积极的解决策略,以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使活动更符合幼儿的成长特点与认知需求。

一、解析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所在

幼儿出生后,开始不断接触各种新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纸浆画的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感知一种自己不熟悉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幼儿动手能力、模仿与创造力等等,新内容的教学,对大班幼儿来说充满了挑战性,同样难免出现一些教学内容、教法与幼儿认知与接受能力之间的磨合,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有明确了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所在,才能够针对问题制定切实有效地策略。在多次观察幼儿纸浆画活动、并进行实践教学以后,以《指南》理念与指导为参考,以幼儿为中心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了新内容在加入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以后出现的明显问题:

1、活动内容脱离幼儿生活与已有经验,教学准备不充分,幼儿经验缺乏,认知脱节,目标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同时教学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不能真正激发兴趣。

2、教师教学方式出现两极分化,一边是“操纵者”;一边是“放纵者”,缺乏趣味性,不能正在达成教学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与幼儿材料互动的有效性。

3、教师指导、评价不够适宜,活动存在“断片”现象,使幼儿在教学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没有得到延续的发展。

在指南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研究,期望能够为幼儿打造一个趣味性、互动性、有效性的教学活动。

二、纸浆画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开展

问题的出现即需要进行相应的解决策略的提出,在多次观察、分析过后,笔者认为可以从前期准备与目标的设定、对幼儿自主体验体验的关注、后期的欣赏评价三方面出发,即:活动前充分准备、活动中关注幼儿自主、以欣赏代替评价时,予幼儿表达权利并给予他们自信,鼓励积极参与教学。

(一)在活动前充分准备

教学活动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幼儿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内容体验。当然,这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结合《指南》中提出建议与幼儿特征制定教学目标,同时还有对幼儿兴趣的了解、能力的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的了解程度、感情的准备等等。不管活动内容背后有多么趣味性的文化或故事,如果不能够让幼儿感受,也不能正在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新的纸浆画活动进行前,为了让幼儿对教学产生兴趣,我首先与幼儿一起了解了纸浆画文化,并和幼儿一起尝试做纸浆活动,为正式教学做好铺垫。我们一起收集废旧报纸、卫生纸,并一起通过侵泡、过滤、加入白乳胶、上颜色等,自己尝试做作品,这个准备的过程让幼儿对纸浆画充满了兴趣,为活动的正式开展做好了铺垫。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作品都是与植物相关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对植物很熟悉,也是因为比较简单、易于想象,这也正是打开纸浆画局面的好题材,基于此,我创设了《植物王国》的活动主题,有了前期的准备,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更能自如参与、自主互动。

(二)予幼儿体验探索空间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大班幼儿具备充分的自我协调、自主游戏的能力,即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我探究空间让他们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自主操作中玩纸浆画,在玩纸浆画中获得发展。刚开始进行新的内容投放教学时,我们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比较多,减少了他们的的自主表现的机会,在发现问题以后,教师对幼儿的活动空间进行了指导调整。在做纸浆活动的时候,首先以主题情境导入引导幼儿进入到教学活动氛围中,当幼儿产生了兴趣后,即给予幼儿自己做主的机会。如:在纸浆画活动《快乐小熊》中,教师引导幼儿来扮演小熊,当幼儿融入游戏情境以后,让幼儿来“拍照”,拿出小熊的轮廓画,给小熊用纸浆材料上色,此时,选择材料、自己设计里面的配色、给自己的小熊创设故事等等,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一开始引导幼儿进入教学氛围,进行一些环节的衔接提示,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当幼儿提出帮助需求时帮助幼儿,在此,有了自主的体验探索,幼儿就成为了教学游戏的主体。

(三)幼儿作品的欣赏评价

纸浆画是需要亲自动手完成作品的教学活动。在最后幼儿的成品出现时,教师做评价不能单纯以技术进行评价,而是要关注幼儿的成就感、情感表现等等,评价可以以欣赏的方式来进行,即所有幼儿一起来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一起给被欣赏的幼儿以满足感,让他们更乐于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等。如:在纸浆画活动《小树苗》的教学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好的树的作品各不相同,颜色各异、形状各异,做好后,教师开始组织幼儿进行作品欣赏活动,每一位想介绍自己作品的幼儿都能够获得介绍作品的机会。介绍后,教师还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作品区里,获得了再次欣赏的机会。在欣赏的同时,大家一起来讨论谁做的好看,怎么好看,幼儿有自己的审美观,“颜色很多”“树很大”都能够成为他们认为好看的标准,这种评价让幼儿产生了很强烈的成就感,为兴趣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小结与思考

幼儿园里的集体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班级中所有幼儿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与教师围绕着一个活动主题进行游戏、互动,幼儿在教学中获得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认知、提升。大班幼儿拥有极强的自主活动能力,但同样需要考虑幼儿兴趣的提升和对能力的把握,这就要求在纸浆画的集体教学开展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内容、有需要的情况下帮助幼儿提前了解活动形式或者提前获得动手感受的机会,为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搭建支架。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关注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教学的整体性、幼儿差异性、教学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游戏的空间和时间,游戏与教学融合,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自我的目的中、积极的探索中学习和发展。在新内容的不断接触下,师幼互动、教学指导的不断磨合下,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将不断促进,切实贯彻《指南》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俞春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与实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2]朱瑶, 张帝英, 徐青芳等.纸浆画[J].早期教育:美术版, 2005,(3):12-13.[4]蔡红玲.小小纸浆画,玩出精彩来[J].文理导航旬刊, 2011,(36):4-4.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有效性的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音乐、美术等艺术性课程重现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但是在当前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遵循着应试教育的模式,要么认为音乐课是为了给学生放松,要么在音乐课上进行音乐史知识的普及,对音乐欣赏和审美涉及非常少。本文将讨论如何提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审美性确立为音乐教学的总目标

作为一门艺术类科目,音乐与文化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文化课带给学生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在智力发展和审美发展方面取得平衡。因此初中音乐的教学不仅仅作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娱乐课程而存在,它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素养,进而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发展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提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音乐的审美性确立为教学总目标,缩减音乐教学中的功利意识,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前提下进行音乐教学[1]。

二、打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音乐是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艺术之一,经过漫长的发展,音乐分散出了很多的分支,从种类可以划分为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从乐器又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等……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师在对音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沉浸在音乐情境中。因此教师需要向学校和教育部门申请购置教学所需要的乐器以及高级音响等,打造适合进行音乐学习的环境。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展开情景教学

随着对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正在逐渐呈现多样化。在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收音机等相对单一的播放器,播放相关音乐片段,所造成的效果是比较差的,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不仅有了更好的音乐播放设备,而且可以通过画面增强音乐的表现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开展情景化教学,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享受最好的审美体验,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关键处给予学生恰当的讲解和提示。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寻找相关电影或者纪录片,按照音乐的节奏对电影或纪录片进行剪辑,使二者对事件的呈现表现出一致性,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电影的提示对音乐的表现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让学生进行实践

实践练习是掌握一项技能最快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环境开展实践课程。首先,教师在播放完一首音乐之后,应该要求学生凭借记忆复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复述时学生可以采取哼唱或者打拍子的方式,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可以进行乐器演奏。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尝试寻找歌曲的主旋律,在寻找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再次播放该音乐。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找到音乐的主旋律之后,教师开展最后一步实践。如果是一首唱歌课,教师可以选择该方式教学生进行演唱;如果是一首纯音乐,教师可以选择哼唱、为音乐谱词或者让学生进行弹奏。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对该音乐的领悟能力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该教学流程,让学生对该音乐进行演唱练习。

四、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共进

音乐的种类是多样的,教师在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时应该从全面发展的角度选取相应的音乐。例如民族音乐表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交响音乐则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通过在教学中选取多种多样的音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材积累,从而提升学生对不同音乐的鉴赏能力。其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音乐知识的广博性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音乐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各种音乐的关注程度,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进行个性化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从多个角度对教学进行改革。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从教学准备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准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

集体教学活动一直以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它一直受到广大老师们的重视。从历年的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集体教学活动都定为老师展示评比的内容,从这方面也足见对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视。那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是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对全班幼儿实施教学过程的活动。大家年年教研集体教学,年年展评集体教学,目的只有一个: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指什么: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和学的怎么样。

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广大幼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今天只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以后我们将进行更进一步的教研。

一、选择好教材

教材是活动的载体、是活动的根源,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选择了一个好教材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反之选错了教材则注定要失败。目前我们都有选用的教材,老师的自主选择并不多,但主题活动中如果教材上的内容不符合我们班级的实际或者不容易操作,遇到要上公开活动,我们就需要去选择教材。那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教材呢?1.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兴趣以及当前经验并回归幼儿生活;2.内容的选择应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要来源于低结构活动。(例如:北山幼儿园老师《小小快递员》取材于已经深入幼儿生活的快递,学习如何看标识来运送物品、寻找买家、培养责任心,幼儿学得不亦乐乎。宋惠平老师《超级擂台赛》学习统计,是幼儿原有经验充满来挑战性,激起来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一节集体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核心所在,它既反映主流突出重点,又要表达简洁扼要,作为教师,既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还要做到眼中有孩子,也就是说,目标不是一成不变,是可以也需要不断调整的,这个调整需要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及已有经验的了解与把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宜的。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导航器,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它而进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有的照抄参考书上的教学目的,脱离自己教学的实际和本班幼儿水平;有的失之片面,目的拟定太多、太少、太深、太浅,甚至于太概括,太具体;还有的看来很顺畅,似乎对任何一个活动都适用,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作用,属于通用式、万能型的无效目的。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例如:目标:1.初步理解序数的概念。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分析:第2个目标不够具体,没有操作性,很宽泛。它就是一个通用型目标的典型,若把它放到其他的活动中去,一定也行得通,但却丝毫无作用。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例2:中班科学《洒水车》目标:1.了解洒水车的外型特征及其用途,知道洒水车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2.培养幼儿大胆、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第1条目标是针对幼儿所提出的发展目标,第2条则是针对教师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这2个目标对象不统一,提法混乱。目标的指定对象要统一。必须固定从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最好指向幼儿。也就是说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喜欢”“探索”等词汇。如“手印螃蟹”的活动目标是体验用手掌印画螃蟹贝壳,尝试运用画的方式来表现螃蟹的不同动态;使幼儿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独立创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

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集体教学活动各环节要注重结构安排,它包括时间流程和空间形态。◆ 时间流程

时间流程指对教学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安排序列或结构,即各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在安排时间流程要注重其合理性:

1.时间总量的安排要尊重幼儿的生理特点。从性别上来讲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般来说女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男孩子长;大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中班幼儿长,中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小班幼儿长,以此类推„„

2.教学结构组成部分时间的安排要突出目标的达成。特别是重难点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去学习,以达成目标。

例:中班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

其重点是理解歌词,其难点是说老鼠和猫的对话。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理解歌曲内容——学说对话——歌曲表演——歌曲仿编。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在时间的安排上各个环节就所侧重:“理解歌曲内容”13分钟,“学说对话”7分钟,“歌曲表演”5分钟,“歌曲仿编”4分钟。有了这20分钟解决重难点,活动就能顺利进行,能更好地达成目标。

◆ 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是指教学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在同等条件下,不一样的空间形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科学的空间形态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活动的开展。

我们集团在教研中不断研讨桌子如何摆放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老师们也逐步意识到了空间组织形式的价值所在,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会出现怕麻烦,就这么坐坐来将就,从而阻扰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比如美术活动,老师从活动开始就一直让孩子们坐在桌子周围,桌上的美术材料有不但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每位幼儿和老师的距离相对分散,这样老师很难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她这里。如果能以集中的队形进行讲解示范,提出要求然后再让孩子们回到座位上去操作,活动将更加有效。需要强调的是当集中位子的时候,老师们比较喜欢选择U型、半圆形,要注意教师与两头的幼儿不能平行,否则会影响两头幼儿与教师的视线交流。数学等操作活动也是如此。

四、设计恰当的问题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经常性行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问与幼儿的答形成了最有效的师生互动。在师幼之间的一问一答之中进行着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可以这样说:幼儿有效的学习决定于教师有质量的提问,教师有质量的提问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一个巧妙的问题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一个无效的问题则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越说越绕、越问越糟,从而导致活动的失败。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性。如“我要上小学”活动中,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后,教师提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对此能紧扣主题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差异。直截了当的问题,能引导幼儿迅速进入活动的主题,节约达到教学目的的时间。

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即幼儿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这些问题。举例:对象:小班,语言活动《鸡妈妈怎么办》。画面:池塘里,一只小鸡在水面上上下沉浮着,鸡妈妈在岸上焦急地抖动着双脚,眼睛里闪烁着眼泪„„教师的提问:这时候鸡妈妈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情景描述:稍等片刻后一个女孩举起了手,紧接着又一男孩也举起了手。老师请女孩回答。女孩说:“鸡妈妈哭了,两只脚抖发抖发的。”老师一听不是自己预设的答案(鸡妈妈很着急),于是重复了一遍问题,可这次却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老师就请刚才举手的那个男孩来回答。被点名回答问题的男孩一边抓着裤子一边慢慢地站了起来(这两个动作是他焦虑不安的表现),说得和女孩一样。这时,老师急了,于是她在每一个幼儿的面前走动了一圈,一边在自己的胸口一圈又一圈地比划着动作,一边焦急地重复地问:“这时候鸡妈妈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可是却没有一个幼儿回答。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强烈的具体形象性。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所能回答的或者说他们所能思考的,只能是他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对于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他们是不能理解的。在上述活动中,幼儿看到的正是那两个孩子所说的:“鸡妈妈哭了,两只脚抖发抖发的。”可老师的提问是“鸡妈妈的心理活动”,这是他们所看不到、不能理解的。此时教师无论这样用动作、语气、表情来提示,他们都是回答不出来的。究其原因,问题不在幼儿身上,而在问题的设计上。若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所特有的思维特点,换个角度来提问:“从哪里看出来鸡妈妈心里很着急?”那么活动的效果则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进一步推进或延伸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带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提高幼儿的思考深度,让幼儿在自身原有的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否则,幼儿的认知就得不到发展。避免“对不对”“好不好”等封闭性问题

第四,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儿个体性的差异要求教师的问题也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可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提问要清晰、简短、围绕中心。尽可能讲简单句,一长串的提问容易混淆幼儿的视听,使幼儿找不到这句话的重点所在,从而导致幼儿答非所问。

五、进行有效的回应

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幼儿的多种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回应,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到底怎样做到有效回应呢? 首先,教师要对来自幼儿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捕捉和分析来自幼儿的信息,到底哪些信息对教学有帮助,哪些信息应该及时回应,哪些信息可以进行引导和进一步拓展。如:谭培玲语言活动《点子大王》中,狗妈妈要出去了,家里的六只小狗怎么办?

其次,要了解幼儿,尊重幼儿。教师要真正静下心来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只有充分了解幼儿,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才能发现幼儿的需要,及时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作出有效的回应。

再次,要运用多种回应的策略。教师回应幼儿的策略有很多,如表扬、设疑、追问和参与等。如何选择有效合理的策略来回应幼儿,也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如:在表演中,一个小姑娘跳得特别漂亮,老师运用了表扬的回应策略,激起了幼儿的表现欲,达到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四季风”活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每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一系列的追问帮助幼儿梳理了已有经验,使幼儿知道一年不光有四个季节,而且每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些追问,幼儿的经验便是零碎的。此外,参与也是一种回应的策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时会表现出没兴趣,有时碰到困难会放弃,这时教师的适时参与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要开展好一个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如师幼互动、教师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教学风格等,这些因素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反思,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去探讨学习。希望我们的老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能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让幼儿得到有效的学习。

第四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大埔县虎山中学

庄丽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这一系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美好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多年来,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却总是以“升学、考试、分数”为目的,忽视了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情感,使我们的中学语文作文越来越离谱地走上了“假,大,空”的境地:真实的情感被无情地遗弃,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滑稽地戴上了成人的面具;有学生在日记中曾这样抱怨:“从不敢直抒胸臆,也不敢文思飘逸,因为那样虽会让自己的性情得到真正的释放,却会使语文卷头的分数大打折扣!在蹒跚中前行,在小心翼翼中探路,生怕自己妙手偶得的“狂言”或不甘平庸的‘妙语’,令判卷老师大跌眼镜!”在这种“功利”思想指导下,学生抛弃了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课堂了无生气,处于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地,这无疑是语文作文教学的悲哀。

改革写作教学,关键在教师。笔者坚信:制约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瓶颈主要在教的一方,是我们陈旧的、封闭的、缺少活力的教学方式泯灭了学生作文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只有确立全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摒弃束缚学生手脚的陈规旧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帮助学生引来写作的“活水”,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中学作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必须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一、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作文,课内与课外结合。

从中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征来看,他们正处于想表达且敢于表达的阶段,他们渴望与别人交流,他们乐于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对社会和生活已很敏感,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素材。问题是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这种条件,让他们写他们所乐意写的东西。一个学期训练几次大作文,效果是很有限的,更何况学生处于奉命作文的状态下。而课外自主自由练笔却不同了,学生可 1

以记身边的所见所闻,可以描写自然界的风霜雨电,可以评论国家大事、社会热点,也可以抒写内心的喜怒哀乐。总之,写的是他们想写的,乐于写的,展现的是他们真实的心灵,老师在这里可以和他们展开更多的、更自由的对话和情感沟通,学生写作上的乐趣更能在这里获得。因此,对于课外练笔,我不是把它看作课堂写作教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把它视为写作训练的主阵地。课堂作文教学的时间,我更多地是用来展示交流学生的练笔成果,用来检验写作训练的成效,这种展示交流和检验反过来必将推动了学生练笔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去观察生活、关心社会、汲取书本上的营养,追求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当然,课外自主作文要达到一定的境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语文老师付出足够的心血。我的设想是,学期初提出目标和写作总量,如训练的主要文体、篇数与总字数;中间每两周收看和及时交流一次;期终进行总结和奖励。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有限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可及时引进生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生活见闻,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教学中,比如: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报刊剪摘活动、辩论赛活动、新闻语竞猜活动,介绍新技术、分析新思想及叙述新事物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能力提高的同时,带着问题去社会上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审视社会。比如: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文学建设、义务当导游,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火热的生活,写作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十年**”使我们的语文沦为政治的附庸和工具,也许是教训太深,我们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脱离社会与生活,以至走入“象牙塔”,作文的命题经常是一则寓言、一段名言,或者是一个经典命题,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难真正激发起来。从写作的基本规律看,作者有所知有所感乃至想一吐为快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拥有丰富、典型、新颖的材料是产生优秀的习作的重要保证。而缺少感情和缺少材料正是当前中学生作文的症结所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研究性学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打开了一道充满光明的大门。使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领进图书馆,可以把汩汩的生活清泉引入作文教学。

四、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写作与阅读结合。

阅读与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但阅读与写作又是密切联系的,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动人的故事、美丽的景色、独到的见解、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会在同学们的心底激起波澜,使他们产生写作与交流的冲动。即使是课堂阅读中的交流,也是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有效训练。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增添了读写的情趣。写作的资源不仅来自课文,也可以来自课外阅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读写积极性,可以根据高考命题以话题作文为主的趋向,吸收各地教师的成功经验,尝试进行专题读写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如“体察亲情”、“关爱生命”等,搜集一组多种文体的佳作,自己创作一篇,写上一段序言,整理成册,定期进行交流,必将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可以明显提高,不少同学可以改掉漫不经心的阅读习惯,开始注意思考,重视摘抄积累。在创作之后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大大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强化了某些认识。

五、中学作文教学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成果。对学生交上来的每一篇习作,要尽可能地认真去读。告诉他们,并且以你的行动表明,你是他们的最忠实的读者,你在倾听他们的心声,你在欣赏着他们的作品。须知,教师的一次懒惰、一次马虎,很可能会是一次对学生的打击。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交流的机会。学生的习作自然绝大多数达不到发表的水平,因此他们的成功体验主要来自老师的肯定与交流活动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张挂他们的优秀习作,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站起来读他们的作文或片断。要注意每次能推出几位新人,充分挖掘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指导他们修改,以达到可以交流的水平。同时在课外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如书评、影评比赛,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征文比赛,鼓励优秀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寄向报刊杂志发表。而每学期必做的一件事是,利用假期,让学生整理自己一学期来的写作成果,每人自己编辑一本作文自选集,自定书名,自己作序,自己设计。开学以后在班上展出、交流、评比,老师象征性地给他们发一些奖品。

当然,作文教学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让作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实现里程碑式的改进,教师既要与时俱进,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中学作文教学 的理论体系,也要扎扎实实采用有效的作文实践范例及操作方案,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第五篇: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近几年,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中化学教育在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执教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经常会听到化学教师们纷纷抱怨:“为什么某些内容在讲解多遍之后学生还是不懂,不会运用。”不仅如此,学生在课堂中也感到困惑:“为什么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师讲解中听得明明白白,但在课下做题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众所周知,高中化学是高中教育最为关键的课程,如何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提高课堂有效性成为了现阶段诸多化学教学所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因素,要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需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并将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化学教师需要合理且科学地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并利用准确的语言对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或者查阅相关的资料信息,让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化学实验方案、化学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解,这样不但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指明方向,并且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哪些内容为重点,哪些知识为难点。另外,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需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对相关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分析以及评价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对高中化学有所认知。

二、加强对课堂气氛的调节,积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关注,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集中注意力。笔者经过对课堂学生的表现分析,很多学生成绩出现退步的现象,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学生的目的性不强,而是学生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分心的现象,那么则无法抓住重点内容,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成绩出现下滑。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见机行事,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生锈条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美国航天中心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作为话题,证明火星上存在水资源。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会集中。另外,在课堂讲解“等效平衡”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学生等压等效平衡联系时所产生的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才能在课堂中顺利解决很多难点问题。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现如今,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便是向课堂要质量,高中化学教师也不例外。其中,我国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讲实效、讲规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现代教学模式讲究的是教育学的平衡,只有不断加快知识传输的科学性,才能让学生懂得更多,掌握得更好。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在乐学、好学中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掌握。

四、积极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各种实验探究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多做、多学、多问、多想。

比如,在学习“亚硝酸钠与食盐鉴别”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事先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比如,通过对食盐以及亚硝酸钠的性质了解,对两者进行鉴别。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照本宣科,要让学生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通过设置这一类探究性问题,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这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内容,高中化学教师只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探究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才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有效性。

下载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性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性教学方法探究 【内容提要】词汇作为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语言学习,固然应该受到重视。特别是作为外语的学习,英语中的听说读写无一......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改之风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语文教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都进行了合理改革和完善。但是经过这......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五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近一段时期以来,语文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主讲人:李艳娥 培训地点:四楼会议室 内容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

    关于主题背景的下集体教学活动的思考

    关于主题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思考 教育经验 关 于 主 题 背 景 下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的 思 考 上海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王爱明近些年来。许多幼儿园以主 区别三主题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从2003年 9月起,我们县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继续整体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为了实验推进的规范、有效,市教育局推出了2004—2005学年第一学......

    “互联网 ”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大全

    “互联网+”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也是如此。新课改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提高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台州市黄岩区城关中学肖彩鸿 摘要:笔者从一次公开课后的反思中意识到,科学探究教学要讲究有效性。在平时探究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为探究而探究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