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的教案

时间:2019-05-12 17:4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物理力的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物理力的教案》。

第一篇:初三物理力的教案

珠海启航教育

电话:8513935

第四节 力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⑴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⑵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有三种情况:

⑴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变速直线运动 ⑵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斜向上推出去的铅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如用力拉弹簧、弹簧拉长;用力拉弓,使弓张开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例1

如图11-36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例3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例4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

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 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例5.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A.前锋队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 例6.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是从静止变为运动

B.只要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就在不停地改变

C.运动状态改变,必须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

D.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

三、力的符号和单位

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来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我们常用其他字母来表示力,如重力——G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7、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

四、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三个因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图11-36

珠海启航教育

电话:8513935 例8 如图11-37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图(a)和(b)B.图(a)和(c)C.图(a)和(d)D.图(b)和(d)

五、力的图示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⑴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⑵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⑶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力越大,线段应越长)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例9.在图11-41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10、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例11.如图11-45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

图11-45

图11-37

图11-41

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时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了这种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⑵任何两个物体间的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12、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1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14、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例1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8.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重物 B.地球 C.绳子

D.绳子和重物

第二篇:初三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初三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 : 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二、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工具,实验分析的条件,并思考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比热容

教学目标

a.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

b.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

c.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d.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法建议

建议一: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它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的概念.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冰的比热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同.建议三:为巩固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释.“比热容”教学设计示例课 题

比热容

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

教学方法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讲授、实验

教 具

温度计、煤油、水、电加热器、天平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实验

(1)常见有关比热现象

(2)煤油、水对比实验

二、比热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释放的热量也等于比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三、比热表

四、水的应用

由比热表可以看出水的比热较大

五、小节

六、作业

记忆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比热来解释.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有关比热现象

演示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而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不同,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呢?

引导学生看比热表,加深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

解释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

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比热,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观察实验

思考实验所说明的问题

思考问题,提出描述不同物质的这一特性.看比热表,对比各种物质的比热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暖气以及冷凝剂为什么常用水

回答问题,复习巩固知识

“比热容”探究活动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的原理?资料来自: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

第三篇:初三物理名师专题辅导:力(图)

初三物理名师专题辅导:力(图)

一、重、难点:

力的概念,弹力、重力、摩擦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典型例题分析与详解:

例1.质量为500克的鱼吊在细绳一端,手提细绳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分析鱼受哪几个力作用?施力物体是谁?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分析与解答:以鱼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看鱼与几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为鱼与地球和绳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鱼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绳。又因鱼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G=gm=9.8牛/千克×0.5千克=4.9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大小也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上。答案:鱼受重力和拉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大小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绳,大小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上。

备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步骤:

一、明确被研究的物体。

二、明确被研究物体受力的个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看谁与被研究物体接触,如果接触则看它们之间是否相推、拉、提、压等作用;③看与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作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若有则还存在摩擦力。注意:题目中如有“光滑”两字,则没有摩擦力。

例2.质量为3千克的木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如下左图所示,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

分析与解答:画出力的图示:第一、要弄清楚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作几个力的图示;第二、要弄清楚各个力的大小,以确定力的图示的标度;第三、弄清楚要做的各个力的方向;第四、确定力的作用点。答案如上右图所示。

说明:完整的力的图示应包括:①图示的标度。②力的作用点。③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④线段上表示力的大小的分度。⑤箭头旁注明所图示力的大小。

备注:力的图示具体做法:

⒈确定受力物体。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来判断受力物体,并画出一个长方块表示受力物体。⒉找作用点。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⒊画出力的作用线。过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⒋选取标度。所选的标度要适当,应便于作图,过大或过小都不好,一般使力的大小为标度的2倍或3倍(必须是整数倍),如果在一个图中同时要画几个力的图示时,必须统一用一个标度。⒌截取线段表示力的大小。要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截取线段。代表力大小的线段要与标度成整数倍,箭头应标在最后一段的末端,并注明力的大小。

例3.将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环水平放置,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设F1=F2=F。当测力计静止时()

A.测力计读数均为2F

B.测力计读数均为零

C.测力计读数均为F

D.测力计读数均为F/2

分析与解答:以甲测力计为例,作用在拉环上的力F1对测力计起着固定位置的作用,而使弹簧伸长的力是乙测力计对挂钩向右的拉力F2。因F1=F2,故甲测力计的读数为F。同理乙测力计的读数也为F。答案: C

例4.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置于水平地面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5N。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6N B.5N C.1N D.11N

分析与解答: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的二力作用,故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5N。由于物体与地面之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拉力变化后摩擦力大小并不会变化。答案:B。

例5.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分析与解答: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跟物体和支持面之间的压力的大小有关,所以为了保证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压力大小做到相等,应将两个物块相互叠起来做实验。

答案:(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下面的木块,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下面的铁块,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3)若F1>F2,则说明木块下表面粗糙,反之若F1

例6.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1000N向上的升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100N的物体,这个气球就匀速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的升力和阻力都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比下降时受到的合力大

B.气球下降时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C.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是950N。

D.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大小均为50N。

分析与解答:气球上升和下降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因此上升和下降过程所受合力都为零,所以选项A、B都不正确

如图所示,当气球上升时有:G + f = 1000 N(1)

当气球下降时有 :G'-f=G+100N-f=100N(2)

(1)、(2)两式可求出:G = 950 N f = 50 N 答案:C D。

第四篇:初三物理公开课教案

初三物理公开课教案

【课题】电功率 【授课教师】 【地点】物理实验室

【时间】 【开课班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的关系(或与用电器电压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用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形成节电的意识。

2、教学难点: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录像解说,丰富课堂形式;用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突破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普通照明灯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①电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答:公式w=uit 单位:j kw·h)②还记得上一节我们学了电能表有什么作用?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什么吗?

(答: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的。)

③我们在上节课学过电能表后,同学们一定观察了同学家或自己家的电能表。是不是可以把观察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呢?(投影电能表)

(引导:电能表转得快慢和用电器的多少及用电器的种类有关系)

2、引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求证他们观察的准不准?

[演示]: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中,电能表转动的情况:(考虑到操作安全,不建议学生操作,教师应提醒学生,电能表连接时应串联在电源上)

①先将15 w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②将15 w的灯泡取下,换上100 w的灯重复第一步实验.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

观察: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③(断开电源,取下两只灯泡)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只灯泡,有什么发现?

(引导: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 v,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100 w”)

[分析归纳]:

①通过我们的实验证明了同学们在课后的观察非常准确.(我们大家一起来祝贺一下)希望同学们以后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②我们已经能准确地观察电能表转动的快慢了,提问: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电能表转盘转动得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

③类比:同样的工作量,挖掘机只要1小时,而工人却要1天,说明它们做功的快慢上是不是一样呢?用什么物理量比较挖掘机和工人做功的快慢?(答:功率)过渡:那么要表示一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呢?

二、进行新课:

(一)、电功率

1、电功率意义: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电功率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符号是“p”

w3、公式:p= 公式中:w的单位j t的单位s t

∵w=uit ∴p=w/t=uit/t=ui 公式中:u的单位v i的单位s

4、功率的单位:瓦特 简称瓦 符号w 1w=1j/s=1v·s

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1 kw=10 w

5、计算应用

例:(1)一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有“100w”,则当它正常工作10h耗电多少j,合多

少kw·h? 3

(2)一个标有“10w”的小电器,当它正常工作 15h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kw·h? 解:(1)w=pt=100w×10×3600s=3.6×106j。

∵ 1kw·h=3.6×106j ∴ 合1kw·h

(2)w=pt=0.01kw×15h=0.15kw·h,计算时只要单位配套使用即可,计算日常生活中用电时消耗的电能用此方法更简便。

(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过渡:投影一洗衣机上的铭牌:引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实验探究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目的)

方案:取一标有电压和功率的小灯泡,分别接在标定电压、高于标定电压、低于标定电压的电路中,观察发光情况。(演示:最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灯泡浇毁)结论: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当u实3、观看录像、说明灯泡铭牌,进而根据其实验分析总结验证实验结论:

三、归纳小结:

(一)、电功率

1、电功率意义: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电功率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符号是“p”

w3、公式:p= t

p=ui

4、功率的单位:瓦特 简称瓦 符号w 1w=1j/s

千瓦(kw)1 kw=10 w

(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四、作业:分课练习(第2课时)3

(四)设想、体会

1、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要安排三节课才能完成:这一节讲电功率的意义、公式及额定功率的意义及其适用条件,后继两节课为实验和计算。三节课的知识内涵和深度是相同的、只是从不同方面来加强和巩固,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不易分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3、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实验,一是为了复习巩固电功率的概念,二是为下节课顺利实验做好准备。

4、对于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他们课后推导对纯电阻电路适用的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课本第三册第九章

第五篇:初中物理《力》教案

《力》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形状的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相关物理知识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学会寻求现象的共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形成科学世界观。体会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通过魔术告诉大家一个真理:亲眼所见的也有可能是假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力的作用是相互引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讨论交流,举例子,分析,实验法,启发式提问法,归纳总结法,讲练法,类比法等。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小磁铁,塑料瓶,剪刀,纸,魔术棒等

重点: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1.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

2.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导入:老师用投影仪放一个漂亮的“力”字,请同学们欣赏它好在哪里。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老师顺势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个字写得好,好在很有气势也很有力度,正好诠释了力的含义。”继而提出物理学 1

中的力是什么,引起同学们兴趣。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主讲:首先探究什么是力。拍打某同学的手,让其感受力的作用。分析他会痛是因为老师用了力。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力。接着,投影两张生活照—人推车和推土机铲土,分别讲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力。综合以上三个小例子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必然有别的物体施加了力。让学生提出质疑:物体受到了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例如苹果自己掉下来了。老师不直接回答,而是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看似没有施力物体的一个笔自己往上爬。解密魔术时告诉大家:亲眼所见的也可能是假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肯定小结论的正确性。

进一步探究力的本质。列出三个小实验:1.人提水2.击掌3.小磁铁之间的吸引。依次完成三个小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设问“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什么作用效果?”引出第二个探究: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投影仪展示生活中最具代表的若干例子,依次分析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又由运动变为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讨论,得出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最后做课堂小结。

:思考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下载初三物理力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物理力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 7.1 力教案

    7.1力 一、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是关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习静力学的基础和准备。内容包括力、弹力、重力。本章内容与高中的有关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是今后学好其他力学......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

    初三物理

    多彩的物质世界 1. 物质由 2.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初三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

    初三物理《内燃机》教案[最终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

    初三物理家教教案_简单机械

    [键入文字] 初三年级物理----简单机械 一. 考点热点回顾. 1、功:W= 。功率:P= = 。 2、 杠杆定律: = 。 3、 滑轮:定滑轮特点: 。动滑轮特点: 。 二.典型例题+拓展训练 一)、典型例题......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

    [设计理念]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

    什么是力——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什么是力——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详细介绍: 1.力的概念教学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