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机械图样基本表示法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6—1 视图
课
题: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课堂类型:新授
教学目的:讲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形成、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
教学要求:
1、了解六面基本视图的名称、配置关系和三等关系
2、掌握向视图的画法
3、掌握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
1、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各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
1、画六面基本视图时,对方向和位置的变化难以掌握
2、不具有封闭轮廓线的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 教
具:挂图:“六面基本视图的配置”、“局部视图”、“斜视图”
教学方法:向学生明确三视图是表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唯一方法。有时,由于物体形状复杂,需要增加视图数量;有时,为了画图方便,需要采用各种辅助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综合运用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视图是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所以,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1—1998和GB/T4458.1—2002规定了视图。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在各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都不相同时,三视图往往不能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必须加上更多的投影面,以得到更多的视图。
1、概念
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六个方向的形状,可在H、V、W三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这六个基本投影面组成了一个方箱,把机件围在当中,如图6—1(a)所示。机件在每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称为基本视图。图6—1(b)表示机件投影到六个投影面上后,投影面展开的方法。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视图名称见图6—1(c)。按图6—1(b)所示位置在一张图纸内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a)
(b)
(c)
图7—1
六个基本视图
2、投影规律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然保持着与三视图相同的投影规律,即: 主、俯、仰、(后):长对正; 主、左、右、后:高平齐; 俯、左、仰、右:宽相等。
此外,除后视图以外,各视图的里边(靠近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后面,各视图的外边(远离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前面,即“里后外前”。
强调:虽然机件可以用六个基本视图来表示,但实际上画哪几个视图,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二)向视图
有时为了便于合理地布置基本视图,可以采用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它的标注方法为:在向视图的上方注写“×”(×为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B”、“C”等),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写相同的字母,如图6—2所示。
图6—2
向视图
(三)局部视图
当采用一定数量的基本视图后,机件上仍有部分结构形状尚未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再画出完整的其它的基本视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来表达。
1、概念
只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局部视图。局部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局部视图可以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使表达简洁,重点突出。例如图6—3(a)所示工件,画出了主视图和俯视图,已将工件基本部分的形状表达清楚,只有左、右两侧凸台和左侧肋板的厚度尚未表达清楚,此时便可象图中的A向和B向那样,只画出所需要表达的部分而成为局部视图,如图6—3(b)所示。这样重点突出、简单明了,有利于画图和看图。
(a)
(b)
图6—3
局部视图
2、画局部视图时应注意:
(1)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所表示的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在局部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明“×”。
(2)局部视图最好画在有关视图的附近,并直接保持投影联系。也可以画在图纸内的其它地方,如图6—3(b)中右下角画出的“B”。当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标在不同的视图上时,同一部位的局部视图的图形方向可能不同。
(3)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线表示,如图6—3(b)中“A”。所表示的图形结构完整、且外轮廓线又封闭时,则波浪线可省略,如图6—3(b)中“B”。
(四)斜视图
1、概念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投影面进行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斜视图适合于表达机件上的斜表面的实形。例如图6—4所示是一个弯板形机件,它的倾斜部分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的投影都不是实形。此时就可以另外加一个平行于该倾斜部分的投影面,在该投影面上则可以画出倾斜部分的实形投影,如图6—4中的“A”向所示。
2、标注
斜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局部视图相似,并且应尽可能配置在与基本视图直接保持投影联系的位置,也可以平移到图纸内的适当地方。为了画图方便,也可以旋转,但必须在斜视图上方注明旋转标记,如图6—4所示。
3、注意
画斜视图时增设的投影面只垂直于一个基本投影面,因此,机件上原来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一些结构,在斜视图中最好以波浪线为界而省略不画,以避免出现失真的投影。在基本视图中也要注意处理好这类问题,如图6—4中不用俯视图而用“A”向视图,即是一例
四、小结
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之所以产生多种视图,一方面是由于要适应机件结构形状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在视图中出现失真的投影,例如斜视图即属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视图尽可能只表达机件可见部分的轮廓,避免使用虚线,减少重叠的层次,增加图形的清晰形,局部视图、右视图、仰视图等都有这样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习题集 6-1
六、教学反馈
第二篇:机械图样绘制技术
1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机械图样绘制技术》一体化课程
【摘要】《机械制度》一体化课程的改革,是以行动为导向重构课程结构,以真实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本文从学习领域下的课程特点、实施步骤、关键问题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对《机械制度》课程的改革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习领域一体化教学课程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作为机电专业教师,如何上好《机械制图》及测绘技术和《Auto CAD》绘图技术这些专业基础课一直是个难题,参加2009天津自动化专业建设学习研讨班,听了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的报告后受益非浅。他谈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习要以行动为导向”。笔者将学科体系的《机械制图》和《Auto CAD》课程及测绘技术课程转变为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机械图样绘制技术》一体化课程。这一概念的界定如下:机械图样绘制技术是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从学科体系下机械制图、测绘技术、CAD的课程中提取适度、够用的知识并与工作过程进行整合,重构行动体系下的学习领域课程。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一体化教学。下面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机械图样绘制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机械图样绘制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学习领域的课程观认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基于工作过程这一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为逻辑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实践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原《机械制图》所涉及的内容抽象枯燥,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同时考虑学院所能提供的硬件设施条件,将《机械图样绘制技术》这门课划分为六个学习情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专★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职业技术教育专项规划课题项目:高职院校《机械图样绘制技术》一体化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ZJ-12045)
业技能、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素质,其教学安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观念,一个学习情境对应相应的几个工作任务,使学生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2、模拟现场的工作环境,将课堂搬到实训室,有效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现场情境,这样既避免了枯燥的理论教学,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采取过程考核方式评价学生,避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过程性考核一般采用面试和笔试两种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取长补短,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获取理论知识。
二、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机械图样绘制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熟悉在这个任务过程使用的的工具和设备,熟悉现场一般机械的装拆工艺和操作安全规程。每一个情境都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审”这六个步骤执行。下面以《综合机械制图》课程中的一个学习情境“减速器零件图及装配图绘制”为例,阐述其教学实施步骤。
1、引入新课,任务下发、咨询、计划、决策
采用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入新课内容,并简单介绍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下发任务单表,师生交流环节、制定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进而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2、任务的实施
这个任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析主、从动轴结构及工作原理。先组织学生对照减速器实物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小组学习完成后,选派一名代表讲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引导学生观看其从动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而从外观上区分是减速器还是增速器,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第二阶段是轴的草图绘制。先分小组确定轴的表达形式,小组讨论后,选择最佳方案经
教师审定后再进入下一步。第三阶段是测量。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学会轴直径的测量、键槽的测量、退刀槽及倒角的测量及相关测量工具的使用并在草图上标注相关的尺寸。
3、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从学习目的、态度、专业知识、技能、安全操作和良好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就在测绘实训室。小组先对所学内容总结,然后教师根据在巡回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提问。最后学生填写自评/互评表、教师填写“师评表”作为该学习情境的成绩。
任务单表
三、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机械图样绘制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及效果
1、关键问题
(1)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提倡教、学、做一体化,在“三边”中进行(边做、边教、边学)这就要求满足条件的教学场地,即教学设施一体化的设置。我院有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
(2)过程考核的方式,每学习一个学习情境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面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在这个环节,要避免重复,方式要新颖,才能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避免少数学生滥竽充数。
2、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95%以上的学生赞成这种教学模式。原因一是教师讲授时间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长,能极大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原因二是课堂完全开放,师生间互相交流,没有思维的限制;原因三是采用真实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培养了职业素养。
总之,采用“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模式,给机电一体化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以前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效果差。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改革尝试,使学生能投入到学习中,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当然,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不足,最突出的是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问题和合理评价学生的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建芳,浅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成效[J].科技资讯,2007,(26)。
[3]李时雨,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9)。
第三篇:集合的表示法(教案)
【课题】
1.2集合的表示法(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常使用的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教学重点】 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问题一:
集合、空集、有限集和无限集分别是怎样定义的?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什么?集合的元素具有哪些特征?常用数集的记法是什么? 问题二: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教师巡视。
二、讲授新课
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定义: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 }”内表示这个集合,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如:(1)24的所有正因数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4,6,8,12,24}(2)不大于100的自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2,„100} 说明:使用列举法时应注意: 使用情况:
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
集合是有限集,元素较多,有一定的规律,可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
有规律的有限集
(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顺序,要注意不重不漏。
2、描述法定义:
描述法的定义﹕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如果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xI|p(x)}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于是,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x)描述为
举例:由不等式x-3>2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即不等式x-3>2的解集),可表示为:{xRx-32}
例: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法表示下列集合:(1){-1,1};
(2)大于3的全体正偶数构成的集合; 思考与讨论:
哪些性质可作为集合{xN0x5}的特征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可用来描述所有平行四边形构成的集合? 使用特征性质描述法是注意:
1.特征性质必须明确,可多种表示; 2.当x在R中取值时,常常省略不写 ;
3.有的集合也可以直接写出元素名称,并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这列元素的全体。
三、举例说明
例: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A={xN0 2 B={xx2-5x+6=0}. 四、课堂练习教科书第7练习第1题,第2题 五、归纳小结 1、列举法、描述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注意事项 3、列举法与描述法的相互转化 六、布置作业:教材第7页习题二第1题,第二题 (计划一个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2.2函数的表示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画图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实际生活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表示的必要性,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通过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的结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 难点: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像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相同的条件). 集合A集合B 当对应关系符合下面的条件之一时,则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1)11(集合A和B一一对应) (2)2或者更多1(集合A多个对B一个)误区:12或者更多 ×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函数相同: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2.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画法(列表、描点、作图.)本节将进一步学习函数的表示法和函数图象的作法 (二)、讲解新课: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初中时,我们学习过什么函数?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函数解析法的特点。 (1)解析法: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 说明:①解析式法的优点是:函数关系清楚,容易从自变量的值求出其对应的函数值,便于用解析式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②中学里研究的主要是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 以下是我国1992年-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生产总值 26651.9 34560.5 4670.0 57494.9 66850.5 73142.7 76967.1 老师:根据我们学习的函数的概念,我们知道年份与生产总值之间构成了函数。而我们仅仅是通过一个图表就知道生产总值与年份之间的关系,像这种函数的表示法,我们称为列表法。(2)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例如: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平方根表、三角函数表,以及银行里常用的“利息表”。 说明:列表法的优点是:不必通过计算就知道当自变量取某些值时函数的对应值。老师:另外,在初中我们还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老师:像这种用图像来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3)图象法: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气象台应用自动记录器,描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见课本P53页图2-2 我国人口出生变化曲线) 说明:图象法的优点是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三)、例题讲解 例 1、例3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个笔记本需要元,试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先学生独自做,老师做个别辅导)首先此函数的定义域是数集{1,2,3,4,5},那么由题意可知用解析法可将函数表示为y=5x。通过计算,用列表法可将函数表示为 笔记本数x 1 2 3 4 5 钱数y 5 10 15 20 25 在直角坐标系上描出各点可得用图像法将函数表示为 注意: ①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 ②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③图象法:是否连线; ④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 例 2、(课本23页例4) 例 3、国内投寄信函(外埠),邮资按下列规则计算: 1、信函质量不超过100g时,每20g付邮资80分,即信函质量不超过20g付邮资80分,信函质量超过20g,但不超过40g付邮资160分,依次类推; 2、信函质量大于100g且不超过200g时,付邮资(A+200)分(A为质量等于100g的信函的邮资),信函质量超过200g,但不超过300g付邮资(A+400)分,依此类推.设一封x g(0 解:这个函数的定义域集合是,函数的解析式为 它的图象是6条线段(不包括左端点),都平行于x轴,如图所示.新概念教学:在上例中,函数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应法则也不同,这样的函数通常称为分段函数。 注意: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例 3、课本24页例5 例 4、作出分段函数的图像 解:根据“零点分段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即: = 作出图像如右图 作函数的图象.解:∵ ∴ 这个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介于之间的一段弧(如图).(四)、课堂练习: 2、一个面积为100cm2的等腰梯形,上底长为xcm,下底长为上底长的3倍,则把它的高表示成x的函数为 例1:1)设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3,求f(x) k=4,kb+b=3 k=2,b=1或k=-2,b=-3 f(x)=2x+1或f(x)=-2x-3 (五)、小结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图像的作法,以及如何求函数解析式 (六)、课后作业:课本第28习题1.2:A组习题4,6,7,12,13 补充: 1、作出函数的函数图像 解: 步骤:(1)作出函数y=(2x(3的图象 (2)将上述图象x轴下方部分以x轴为对称轴向上翻折(上方部分不变),即得y=|(2x(3|的图象 f(x+1)=x+2(x+1)=x+2x+2 (七)、板书设计(略) 课题:函数的表示法 (一)课 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了解三种表示方法各自的优点;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教学重点: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 2.讨论:初中所学习的函数三种表示方法?试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结合课本P15 给出的三个实例,说明三种表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点: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1.2.1的实例(1); 优点:简明扼要;给自变量求函数值。 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1.2.1的实例(2); 优点:直观形象,反映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 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1.2.1的实例(3); 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如股市走势图; 列车时刻表;银行利率表等。例1.(课本P19 例3)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2元,买x(x∈{1,2,3,4,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x). 例2:(课本P20 例4)下表是某校高一(1)班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六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平均分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87 91 92 88 95 甲 76 88 75 86 80 乙 65 73 72 75 82 丙 班平均88.2 78.3 85.4 80.3 75.7 82.6 分 请你对这三们同学在高一学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 (二)分段函数的教学: 分段函数的定义: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如以下的例3的函数就是分段函数。说明:(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处理分段函数问题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的数值属于哪个区间段,从而选取相应的对应法则;画分段函数图象时,应根据不同定义域上的不同解析式分别作出;(2).分段函数只是一个函数,只不过x的取值范围不同时,对应法则不相同。例3:(课本P21 例6)某市“招手即停”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 (1)5公里以内(含5公里),票价2元; (2)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的俺公里计算)。 如果某条线路的总里程为20公里,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x3,x(,0)例4.已知f(x)=2,求f(0)、f[f(-1)]的值 2x1,x[0,)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23 练习1,2; 2.作业本每本0.3元,买x个作业本的钱数y(元)。试用三种方法表示此实例中的函数。 3.某水果批发店,100kg内单价1元/kg,500kg内、100kg及以上0.8元/kg,500kg及以上0.6元/kg。试用三种方法表示批发x千克与应付的钱数y(元)之间的函数y=f(x)。归纳小结: 本节课归纳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优点;讲述了分段函数概念;了解了函数的图象可以是一些离散的点、线段、曲线或射线。作业布置: 课本P24习题1.2 A组第8,9题;第四篇:函数的表示法教案_h
第五篇:函数的表示法(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