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

时间:2019-05-15 10:0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

第一篇: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

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

1. 加:用and ,plus , added to 等词表示。+ 4 = 6 可译为:

Two and four is six.Two plus four is equal to six.Two added to four equals six.Two and four makes six.Two plus four will be six.If you add two to four , you get six.2. 减:用minus, taken from, subtracted from 等表示。

8-3=5可译为:

Eight minus three is five.Eight minus three is equal to five.Three taken from eight leaves five.Three subtracted from eight leaves five.Take three from eight and the remainder is five.3. 乘:用multiply···by···/ multiplied by / time 等表示。3 × 5 = 15可译为:

Multiply three by five is(gives)fifteen.Three multiplied by five is fifteen.Multiply three by five , you get fifteen.Three times five is(makes, will be , equals, is equal to)fifteen.4. 除:用divide···by···/ divided by / divide···into··· / into 等表示。24 ÷ 8 = 3 可译为:

Twenty-four divided by eight makes(is , equals)three.Twenty-four divided by eight is equal to three.Eight into twenty-four goes three times.Divide eight into twenty-four , and you get three.Divide twenty-four by eight , and you get three.

第二篇: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

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 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

很多企业家,很自豪于实业家的身份,而对生意人的称谓异常反感,为何?原因在于,重工轻商,根源在于盘踞久远的重农轻商意识。叶敦明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带企业稍有炫耀资本时,就急匆匆地往政策上靠,自己的身份也摇身一变为某某委员。表面上看,这些企业家是在做加法,企业经营的外围环境宽松了、公平了,企业的发展也就得以放开手脚。而事实上,他们是在做减法。主星不旺,愣是靠萤火之光又怎能照亮事业前程呢?

企业家,先是为小家,再是为大家,然后为人人,事业的发展是外在表象,心灵的修炼则是内在动因。企业,一开始被看成个人理想实现的载体和工具,然后,被当作一帮人成就梦想的平台,最后,它必然成为造福社会的共同体。可以说,企业家成功之前的做法与想法,决定了他成功之后又能续航多远。心中只有自家,口中总提大家,功利心、政客味浓烈的企业家,他们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企业政客,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了企业过客。

企业家,必须会算账,要做到以实业为本的生意人。先有市场,再有工厂,这个叫了多少年的口头禅,也该到了兑现的时候。那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企业家们,就必须用好自己这个最为宝贵的企业核心资源。叶敦明认为,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就是试图发挥企业家的本色、释放企业家的有限能量。

企业规模扩张的加法,抵挡不住效率与效益的减法,人才成长、盈利能力怎是不见乘法效应,人到50岁之后信心减法日益明显,怎么办?企业家的第一次成功,来自于意志力与专注力,而第二次创业,则需要战胜自己的骄傲、恐惧与自满,您认为呢?

有所斩获的企业家,归隐山林之心长存,奔波商海之劳难免。曾经难以企及的事业格局,已经得到了,是举得再高,还是轻轻放下呢?举得再高,需要雄心与壮志;轻轻放下,需要舍得与智慧。有,很多时候是个负担,对吗?急流勇退的企业家,对自己是做了减法甚至出发,可得要有继任者来做加法乃至乘法。否则,人在企业心在外,所谓的自在生活与自主经营的珠联璧合,也只是一厢情愿的黄粱美梦罢了。善于归隐的企业家,其实是在另一个领域再次创业,他们只是换了跑道,而向前奔跑的姿态,依然雄壮威武。这种以退为进的减法,早已胜过他们一次创业时凡事亲力亲为的加法。

战胜他人,是企业家成功的第一步。战胜自己,是二次创业的必需。新陈代谢慢的企业家,跑步进入创新经营的“暮年”,一手成就的企业,极易栽在自己手中。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企业家要从加法转向减法。叶敦明发现,看企业家是否善于做加减乘除法,不需揣摩他内心世界的高深莫测,只要看两件简单的事情就可以知晓。第一件,就是看他的身材,无明显赘肉堆积,人到中年时比年轻时更为健硕的企业家,是懂得控制自己的嘴巴和贪欲的。第二件,则是看他的生活习性,从简、从精、从容的生活方式,定是修炼有道的智者和慧者。

企业家有时会患上“郊区情节”,工厂远离市区,一帮人围合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高视阔步、纵横捭阖,企业帝王的思想与作风,成了企业文化的毒瘤。谦卑做加法、傲慢做减法、用人讲乘法、利益用除法,也许是条好出路。敬天爱人的企业家,总是把成功归因与大环境和团队,自己很少贪功自得。自然而然地,傲慢之气被宽容之心替代,用人带人就会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友善,团体的利润获得能力于是大增,企业成了大家的企业家,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企业大家。

第 1 頁 共 1 頁

第三篇: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字会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求总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求剩余用减法,求相差多少用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少)的数用减法。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乘数是整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是用乘法(乘数是分数)。求一个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相同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一倍数用除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加减乘除法的定律性质变化规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他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减数的和,差不变。a-b-c=a-(b+c)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除数的积,商不变。a÷b÷c=a÷(b×c)

商变化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商就缩小(扩大)相同的倍数。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平均分成十份,一百份,一千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点移动位置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十倍;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一百倍……………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第四篇:英语时间表示法

采用月+日+年的形式,英语时间表示法 用英文表示年份日期

比方2003年6月10日,就是June(6月)+ the tenth(10日)+two thousand three(2003年)值得注意的是,在讲到日期的时候,通常用序数词,如用first,second,third之类的时间时刻的英语表示法

1.表示几点钟用基数词加可以省略的o’clock

5:00 读作 five o’clock 或 five

2.表示几点过几分,在分钟后加past,再加小时

five past seven 七点过五分

thirty past two 或者half past two两点半

a quarter past eight 八点过一刻

seven past eight 八点过七分

3.表示差几分到几点,在分钟后面加to,再加小时

two to two2点差2分,ten to eight 差十分八点(七点五十分)

a quarter to twelve 差一刻十二点(十一点四十五分)

twenty to six 差二十分六点(五点四十分)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下列简单方法表示时间。

以小时、分种为单位分别读出数字。

6:31 读作 six thirty-one

10:26读作 ten twenty-six

14:03 读作 fourteen o three

16:15 读作 sixteen fifteen

18:30 读作 eighteen thirty

23:55 读作 twenty-three fifty-five

注:表示时间的上午和下午,1:00a.m.指的是凌晨1点,而1:00p.m.指下午1点,及13:00。

现在,时刻表上的时间大多采用24小时表示法,这样就不需要用a.m.表示上午,p.m.表示下午了。

第五篇: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第三节 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古汉语中,数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的基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

1、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有”是“又”的假借。2、缺位处一般不用“零”补位。

3、百、千、万前面的“一”通常不用。例如: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③至于孝平,郡国百三。(《后汉书〃郡国志序》)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一》)

二、序数表示法

序数是表示事物次序的数。现代汉语中的序数表示法是在基数之前加“第”、“初”等,古代汉语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表示方法。

1、基数前加“第”字。这种序数表示法古今一致。例如: ①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②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2、用“太上”、“首”、“冠”等字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等表示第二以下序数。例如:

①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管子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霸首。(《战国策〃齐策一》)③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冠,表示第一,“冠三军”即“三军中的第一”)。(李陵《与苏武书》)

3、记年月不加“第”字,这与现代汉语一致。例如: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太元八年,秋七月。(《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4、省略“第”字,只用“一、二、三„”等表示,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②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

5、用“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单用时,意思是“最小的”,不一定排行第四。如:

天帝之季女。(《水经注〃江水》)

三、分数表示法

分数是表示事物是某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在古汉语里,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母与分子之间有“分”字和“之”字,形成“分母+分+名词+之+分子”的格式。这是文言文中分数表达最完备的格式。例如:

①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汉书〃律历志》)②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同上)

“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即“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四分度之一”即“四分之一度”。

2、有时,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名词也可以省略,形成“分母+分+之+分子”的格式。这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例如:

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史记〃货殖列传》)②若复数年,则损失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后出师表》)3、分母与分子之间只有“分”字而无“之”字,形成“分母+分+分子”的格式。例如:

①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史记〃天官书》)②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大吕长七寸五分二,太簇长七寸十分二。(《史记〃律书》)

“三分二”即“三分之二”,余皆同此。

4、分母、分子之间只有“之”字,而无“分”字,形成“分母+之+分子”的格式。例如:

①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②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五之一”即“五分之一”,余皆同此。

5、分母是整

十、百、千、万时,分母分子连写,形成“分母+分子”的格式。如:

①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什一”即“十分之一”,“十六七”即“十分之六七”。分数的这种表示方式,文言文里特别多,容易引起误解,我们应特别注意。

四、倍数表示法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用专字表示固定的倍数。两倍用“倍”,五倍用“蓰”。例如: ①种豆三亩,粟倍之。(宋濂《王冕传》)

②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倍”即“一倍”,“蓰”即“五倍”。

2、只用数词直接表示倍数,而省略“倍”字。例如:

①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什,不易器。(《商君书〃更法》)

②人之性情,未能相百,而其智有相万也。(《潜夫论〃赞学》)“百”即“百倍”,“什”即“十倍”,“万”即“万倍”。3、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往往两数连写,前面的数表示倍数,后面的数表示基数,形成“倍数+基数”这种格式。例如:

①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②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山海经〃海外南经》)

“三五”即“五的三倍

(十五)”,“四五”即“五的四倍(二十)”,“二八”即“八的二倍(十六)”。

五、约数表示法

约数又叫概数,是表示大概的不确切数目的数。古汉语中的约数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示方法:

1、用整数表示大约数目。例如:

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②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诗经》本三百零五篇,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三百”、“七十子”都是就其整数约略而言。

2、用相连的两个数字表示约数。例如: 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②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五六”、“六七”、“二三”都是表示大约之数。

3、在整数后加“余”、“所”、“许”、“有余”等词表示约数。例如: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一》)

②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③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后汉书〃申屠刚传》)④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在基数前加“将”、“几”、“且”、“可”等副词,表示近似数。例如:

①历载将百。(沈约《谢灵运传论》)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贾谊《论积贮疏》)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④章小女,年可十二。(《汉书〃王章传》)

六、虚数表示法

虚数是表现夸大或缩小意思的数。它与约数不同,约数与实际数目相差不大,而虚数则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虚数可以分为两类:

1、表示数量多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之多,常用的虚数有:三、九、十二、三十六、七

十二、百、千、万等。例如:

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史记〃屈原列传》)

②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序》)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④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⑤管子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史记〃封禅书》)

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大学》)(许多双眼睛注视着他,许多双手指点着他,多么严厉可怕啊。)

⑦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李贽《赞刘谐》)2、表示数量少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少一般常用“半”、“一”、“三”、“一二”等表示。例如:

①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②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③夜阑扶策绕中庭,云罅xià三三两两星。(陆游《剑南诗稿》)以上例句中的数字,都是极言其少的虚数。

需要注意的是,常在文言文里看到的用数字组成的成语,都是虚拟之辞,而不是实有其数。例如:

一知半解、一刻千金、一呼百诺、一唱三叹、一岁三迁、一饭千金、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五风十雨、九牛二虎、百发百中、千山万水、千秋万代、万紫千红、千变万化、千篇一律、千虑一得、千门万户。

七、物量表示法

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汉语的物量词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有之,但很不发达,还没有天然单位的量词。在上古,天然单位的表示方法是数词之后再加同样的一个名词。例如甲骨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①羌百羌。②人十又六人。

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先秦时代已出现,汉代之后才逐渐增多起来。

古汉语的物量表示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前,表示物量。例如: ①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2、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后,表示物量。例如: ①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

②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丧车五百”就是“丧失五百辆战车”。这种物量表示法,古汉语中比较少见,但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有了。

3、数词带量词放在名词之后,表示物量。例如: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赵策四》)②令民入米六百斛hú为卿。(量器名,亦量名,十斗也。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两斛为一石。)《汉书〃王莽传》)

4、数词带量词放在名词之前,表示物量。例如: ①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

②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古汉语中的这种物量表示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物量表示法,如果是表示单个物体,往往可以省去数词,只用物量词。例如:

晋人败秦师于崤,匹马只轮无返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匹马只轮”就是“一匹马一只车轮”。

八、动量表示法

动量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汉语的动量词产生较晚,上古时期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往往不用动量词,而是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之前。据初步考察,汉语的动量词,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宋代以后才逐渐增多。

古汉语中动量的表示,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动量。

这是动量词产生之前,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动量表示方法。例如: ①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②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三过”就是“三次路过”,“三战三北”就是“三次交战,三次败北”。

2、不用动量词,只把数词放在“者”字短语之后,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三”即是“多次”之意,“二”即“两次”。3、数词带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动量。这是动量词产生之后出现的动量表示方法。例如: ①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②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几回闻”即“闻几回”,“一番洗”即“洗一番”。4、数词带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量。

这种动量表示方法,古今是一致的。例如:

①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韩愈《张中丞传后序》)②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杜甫《所思》)

下载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谢的英文表示

    thank (adj。) thankful (unthankful); (n。) thankfulness thank作为及物动词,常用搭配是thank sb (for sth / for doing sth),如: She said goodbye and thanked us for comin......

    木材产品英文表示

    木材产品英文表示: 人造板 non-wood based panel 大芯板,lumber core 细木工板BLOCKBOARD 或laminated wood board 桐木拼板:paulownia board 桐木指接板:paulownia jointed bo......

    职业的英文表示

    doctor 医生 engineer 工程师minister 牧师clerk 文员 secretary 秘书professor 教授actor 演员editor 编缉reporter 记者nurse 护士air hotess 空姐pilot 飞机师 salesm......

    发展实体经济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春天 ——发展实体经济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世界经济正如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令人难以从容。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实......

    用活“加减乘除”法解题社会管理创新

    用活“加减乘除”法解题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道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题。政法机关和综治维稳战线要解析、破解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以服务群......

    和谐关系营造的加减乘除法大全

    和谐关系营造的“加减乘除”法 ——管理者与员工和谐关系的现状与变革 作者:周海华 | 来源:客户世界 | 2010-10-11 10:37:58 今年,深圳富士康出现的系列“跳楼”,将企业管理者与......

    蓝山用活加减乘除法走好群众路

    蓝山 用活加减乘除法走好群众路 龙 锋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动员活动以来,蓝山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要求,在市委督导组的指导下,通过用活“加减乘除法” 走好“群众路”,取得......

    黄山景区保护的“加减乘除”法[最终版]

    黄山景区保护的“加减乘除”法 黄山风景区始终恪守“环境影响最小化、经济产出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游览体验最佳化”四位一体的理念,运用“加减乘除”法,积极推进景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