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然而为了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1、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环境
在进行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相对细致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是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需求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原来的“逼迫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这提高了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探究能力。
2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教材
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教材其着力点和关注点要在“合理”二字上,要遵循初中生物教材规律,在教学大钢明确的教学目标内进行生物教学。要考虑降低教学的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拚弃生物用教教材的教学观念,而注重用教材教生物理念,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生物教学而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最终归宿。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教材,要细读初中生物教材标准,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教材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更好的服务于初中生物教学。调动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和顺序是为了更好地将学习内容与本地的动植物生长环境和气候合拍,增加教学内容的适时性,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学习的结果,教学效果会更加的明显。但调动教材内容与前后顺序要合理,要对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内容有帮助,不能随意和随性。另外,还要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拓展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让初中生物获得有效延伸。
3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生物教学不能机械单一,而应生动灵活,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兴趣。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生物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生物知识习得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尽量只起引领作用。初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进行生物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多对身边的生物进行调查和观察,发现规律,总结学习心得,让学生在丰富的大自然中获得生物知识。初中生物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比如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课、常规的实验课、探究课等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学校图书室,用生物课的课时带学生到图书室看书,查找相关生物的知识。让学生在阅读课上了解图书室的功能,学会利用图书室的藏书查找有关生物方面的资料。同时要多开展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为生物课堂教学服务。
4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善于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寻找有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重点和关键;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会把掌握的知识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中加以灵活、有效运用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观察是基础、记忆是桥梁、思维是核心,智力技能是学习能力的灵魂。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5运用信息教学增强生动性
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更加投入。这样的积极情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其中信息化手段的引入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过去一段时期,受制于教学条件等方面因素,多媒体手段没有能够完全走进初中生物课堂。现在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硬件设施已经不再是教学的障碍,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生动,让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当前生物学科最前沿的成果信息,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进展、克隆技术、生物制药、癌症攻克进展,这些方面都属于生物科学研究范畴,能够提高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手段,将学生难以观察或微观的世界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的形象性。例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内容属于微观世界,学生无法直观感知,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这样的动画模拟对于学生的理解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搞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关键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多管齐下,多策并举,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制定各种教学策略,全面推动生物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生物复习策略
生物复习策略
在期末考试出现的问题及教研员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诸如《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把握、表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规范答题和专题复习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提出一下复习策略:
1、在领会《考试说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中对考试内容的规定是粗线条的,《考试说明》只规定了某个知识块是否作为高考的内容,而对知识块下的各个知识点是否都作为高考的内容并没有涉及,而《教学指导意见》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提出了要求(即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不作要求),既然有的知识点在教学上不作要求,则高考肯定是不作要求的。因此只有在领会《考试说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教学指导意见》,才能使复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平时在复习中应重视课本。课本知识的概括性强,语言精练,专业化程度高,是高考答题的重要素材,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重视课本并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应将课本与构建知识网络和解题训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发现、整合和提升知识,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3、努力提高表达能力。用科学术语和合适的方式(如图、表等)以及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这需要十分清楚地把握科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或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能力也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获得经验才能形成的。
4、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改进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科学研究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5、进行审题和规范答题的训练。在这次阅卷中,发现学生在审题和答题中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教师在平时应多加指导:(1)审清题意再解答;(2)审题时抓关键词,分清主次,把握要点;(3)答题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4)答题要准确用字用词;(5)要在试卷规定的区域内答题。
6、在二轮复习中,应该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抓住专题中的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和剖析,注重知识和整合和生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能力。
7、针对本次期末样卷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
第三篇:浅谈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 还是从实际需要看, 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 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因此, 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依 “纲” 扣 “本” , 结合实际, 设计好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 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 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观念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教学方案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设计意图的整体体现。好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前提。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维水平, 要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 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 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好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
二、做好观察、实验, 加强直观教学, 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容。如九年义务教育部分省编初中生物实验本第一册(下)就选编了观察与动手29项, 学生分组实验4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 克服困难, 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 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 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生物教师在课堂上, 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 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 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能打破时空的限制, 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我曾对基层学校常使用、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三类生物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和抽测, 发现常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教师所教学生普遍对生物课感兴趣, 测试成绩优良。做好观察、实验, 加强直观教学, 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 率的首要途径。
三、恰当设问, 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 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 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突出启发性, 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在讲新陈代谢时, 教师作下列设问:(1)新陈代谢是一个什么过程?(2)新陈代谢通过哪两方面的作用来实现? 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代谢?(3)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 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 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 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恰当设问, 巧用实例和数据,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的结合点, 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 要注重选择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的结合点。找准了最佳结合点, 不仅教师所介绍的实用技术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而且会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有裨益。例如, 根据我县的实际, 结合植物学有关知识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了花卉、食用菌栽培, 蔬菜新品种引种、塑料大棚生产等实用技术教育, 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种做法既促进了学校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又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结合点, 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是实现生物教学高效率的必要补充。
五、练习到位, 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目前, 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 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 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 能当堂检测, 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 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 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例如, 在讲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时, 列举婴儿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动, 请学生辨别, 其检测和巩固效果都非常好。练习到位, 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祝你成功,还有什么请联系QQ962532150
第四篇: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生物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的。作为科学学科,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前几年生物大讨论时,多少偏激之词言犹在耳,多少老教师感叹越教越不会教。我困惑,摸索,听了几位大师言谈,观摩了几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偶有一些心得体验,聊且作为反思。
首先,生物教师也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在课堂上,我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遇到有人来看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我们就不那么沉稳了,显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换人回答,还有甚者自问自答,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如果我们再对学生多一些期待,多给一些时间思考、表现,再迟一些评判或将评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表现是否更精彩,是否会有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 我真正感到自己在课堂能闲庭信步,挥洒自如,是普通话培训之后。自己普通话能力提高之后,底气就足了。可惜,大学、目前的培训机构对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其次课堂的成功,备课必须充分,要带有自己的思考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物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生物教师是半个“科学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生物老师知识广阔,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
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畅所欲言,对合理的食谱进行分析,我也加入他们行列,我说其中同学们感到很合理的一个就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但是我现在认为我现在有点胖了,我就选择第二个了。教学艺术是需要学习总结的。这一点,我们学校的李翠萍老师做得相当成功。她将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她能游刃有余。而我们往往还凭经验驾御课堂,有时感觉很不错,有时感觉很失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第五篇: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课堂学习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是指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课堂教学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地挖掘生活中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合,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还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学生们对生物学的学习状态从愿学到乐学、爱学、会学。
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多联系生活,让教学生活化,焕发出学科的无穷魅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联系“生活情境”,诱导、启发、突破难点
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运用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启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由此及彼通过联想和比较去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学习“细胞呼吸”一节,在学习细胞呼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要经常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的理解。
又如学习“植物激素”一节,在学习调节植物生长的激素的作用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农民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刚采摘的、尚未成熟的果实,可加速果实的成熟,马上就可投入市场以及北方农民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喷洒山楂树,一段时间后只要摇动树枝,便可使树上的山楂立刻脱落下来,大大降低了采摘成本的生产实例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认知心理失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的。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生物学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时,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大家平时看到放在阳台上的植物的枝条生长出现怎样的现象呢?(向光性)台风过后,水稻、植株倒伏后,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怎样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根向地性,茎背地性)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学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再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参加过长跑的同学都知道,越跑到后面呼吸越急促,且越没有力量,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发烧时胃口不好,也没有力量,很不舒服?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做血透?为什么阴天喝水后,经常小便,而夏天大量出汗后,小便少且会觉得口渴?
这些贴近生活的普遍现象,其实蕴涵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通过创设以上这些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巧用比喻,使抽象知识生动化
生物教学中,教师最大的困难是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的教学。这些内容如果只凭教师反复讲述,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头昏脑,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很差。几年来,面对这个教学难题,经过潜心研究,试用了比喻法教学,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起到了“一语道破天机”之神奇功效,而且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细胞分化、干细胞、全能性”等一系列概念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不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来化抽象为具体,所以教师采用比喻法教学,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将每个人看成细胞,“细胞分化”则可以比喻为社会分工,未分化的干细胞就是还没有社会分工的人。高中学生,现在还在学校学习,不知道自己将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从“细胞分化”角度看,应该是干细胞。从“细胞全能性”角度看,学生分化的潜能很大,将来不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有可能(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告诉他们前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以看成是“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当某个学生将来考上某个大学某个专业后,可以看成是“专能干细胞”,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具体某个单位专门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后,就意味着完成了“细胞分化”。
再如:在“染色质与染色体”关系的教学中,首先结合板图边讲边画,分别讲述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概念,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这种采用板图来直观教学的方式,学生掌握起来还可以。但是若再来一个比喻法教学,可将“染色质与染色体”比喻为“水与冰,冷时为冰,热时为水”,学生的理解可更进一步。在教学中对“同源染色体”很多学生不理解它普遍存在于体细胞中。对此我做以下比喻:同源染色体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人群中的青年男女(有丝分裂),只有到了特殊的恋爱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才会走到一起。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将所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酶的特性这一节内容后,问学生如何高效地使用加酶洗衣粉,使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最强?应该用温水来洗,去污能力更强,因为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温水中催化活性最大。
又如在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教师提问:应该到哪里早锻炼比较好,树林里还是空旷地?应该到空旷地,因为在夜间植物不仅不能制造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树林中氧气含量大幅度下降,此时在树林中锻炼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如果家庭养花,晚上、白天分别应该怎么做,才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应该白天将植物搬到卧室中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晚上搬到阳台上,因为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使卧室中氧气含量较高,而晚上若将它放在卧室中,它将和我们一起竞争氧气,对人体健康不利。家中储存水果可装入塑料袋,并放入冰箱中,可延长保鲜时期,因为水果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由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不出,聚集在水果周围形成了一个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抑制了其呼吸作用,放入冰箱中通过低温降低酶的活性来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而生物学又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的学科。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