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 3节教案

时间:2019-05-12 17:4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新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 3节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新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 3节教案》。

第一篇:2012新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 3节教案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空气清新剂;投影、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水分子组成. [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

[师]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香味.

[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 [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

二、新课教学

[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

1.扩散现象

[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

[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看录像. [录像]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 [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 [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生丙]„„

[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

[投影]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生]从投影看出固体也有扩散现象.

[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说明热水扩散得快,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扩散进行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

[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请看录像.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生]分子之间有引力.

[师]请看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演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四.布置作业 P6 3,同步练习

五、板书设计

13.1 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 百亿分之几米 电子显微镜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2、条件

3、扩散现象说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反思: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内能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内能和机械能

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棗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小 结

(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作 业

P10 1、2,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

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2.做功

教学反思:

第三节 比热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水、煤油、两只烧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

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

4、比热表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

三、小 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

1、在做课本图16-14的实验时,把水改换成蓖麻油,那么煤油和蓖麻油哪一个升温快?为什么?

2、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铅块放到沸水中加热,当沸水再次沸腾后,取出金属块,并把它们放到石蜡块上。它们都能使石蜡熔化,那么哪个金属块熔化的石蜡多呢?

四、作业

P14 1、2、4、5 同步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比热容

一、演示实验:

二、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三、比热的单位:比热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四、热量的计算:Q= C·m·△t 教学反思

第二篇:内能教案

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器 打气筒 矿泉水瓶 带导管的塞子 酒精灯 铁丝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阅读法,科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内能

1.分子的动能、温度

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我们知道,温度这个物理量在宏观上的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它又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动能大小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含义。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课堂讨论题:下列各个实例中,比较物体的内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比较内能。

②质量是1kg50℃的铁块与质量是0.1kg50℃的铁块,比较内能。

③质量是1kg100℃的水与质量是1kg100℃的水蒸气,比较内能。

(2)物体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热运动对应着内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同时还可以具有机械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炮弹,除了具有内能,还具有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提问学生:一辆汽车的车厢内有一气瓶氧气,当汽车以 60km/h行驶起来后,气瓶内氧气的内能是否增加?

通过此问题,让学生认识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总和,而不是分子定向移动的动能。另一方面,物体机械能增加,内能不一定增加。

二、物体的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点燃酒精灯,将铁丝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让一名同学手握铁丝的另一端,一会就觉得发烫. 此实验说明:热量从铁丝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这一端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改变了.请同学举出那些生活例子利用的是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热水中烫。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通过前面的探究,对物体内能的改变,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要使学生了解热量的概念,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内能改变的多少不能用功来量度,而要用热量来量度,并介绍热量的国际单位也是焦耳。

2、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演示】空气引燃压缩仪.用力猛压活塞,会看到硝棉花燃烧起来。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在瓶内出现白雾。解释: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练习]:

1.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 当我们给充足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附近有一些小水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3.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技活塞

4.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a 冷天用热水取热,人体感到热和.b比中,从竿的顶端滑到底端时手感到发热 c 密封的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变高 d 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 e 用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 f 把火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变凉下来 【板书设计】 一.内能

1.内能定义: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三.热量

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 2.单位:焦耳 符号: J 3.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

第三篇:热量 内能教学案

热量 内能教学案

实验中学王学文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知道燃料的热值。3.理解比热的概念。二.知识整理: 1.热量: 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⑵ 单位: ______________;

⑶热值: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式:Q放=___________________。③单位:,物理意义: ;④节约燃料的两个途径:、。

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不会变化。

⑷ 比热: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③水的比热:___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不会变化。⑸ 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_____。

2.内能: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⑵ 单位______________;⑶ 内能的影响因素:、;⑷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 _ ___和____ _。⑸ 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来做功的机器──热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冲程,飞轮转___圈。在压缩冲程中,___能转化为____能;在做功冲程中,_ __能转化为_ __能。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会有的热量多 B.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2.汽油的热值是4.6×10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

6___________克汽油所放出的热量为2.3×10焦。3.铜的比热是3.9×10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一铜块切掉一半,则它的比热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大

B.质量为2千克10℃时的水含有的热量等于1千克20℃时的水所含的热量 C.同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时,其比热不变

D.比热大的物体,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5.使1千克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1焦耳的热量可以使1克水的温度升高多少度?

6.铁锅中放有3千克的水,把它从15℃加热到90℃需要多少热量?

7.在冬天,往往手冷得发痛。为了使手暖和一点,有的同学用嘴对着手呵气,有的同学则用两手来回搓动。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8.将一段粗金属丝反复多次地弯折后,金属丝弯折处的温度将________。这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此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而要达到同样的效果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10.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发热 B.用钢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钢锯条发热 C.寒冷的冬天,双手相互反复摩擦后,手掌发热 D.冬天,在房间内用取暖器取暖,室内空气变暖

11.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了()

A.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B.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 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D.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 四.课堂检测

1.下列说正确的是:

()A.开水比冰块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C.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同样温度的水吸收的热量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燃料的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B.当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时,其热减小 C.当燃料未燃烧时,其热值为零 D.不同的燃料,其热值一般不同

3.关于物质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的比热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跟它改变的温度的成反比 D.物质的比热跟上述三个因素无关 4.质量、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A.热量从铁块传给水 B.热量从水传给铁块 C.温度从铁块传给水 D.温度从水传给铁块

5.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升 高的温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A.10:1 B.1:10 C.2:5 D.5:2 6.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7.一杯水的温度由10℃上升到30℃,那么这杯水的:

()

A.比热增加 B.内能增加 C.质量增加 D.分子无规则运动减慢

8.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___________。

9.从内能、热量和温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⑴热水放热的“热”是指________。⑵热水太热的“热”是指________。⑶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____。10.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而后者又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且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11.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焦/千克,20 克无烟煤充分燃烧时可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中的80%被2千克的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使水的温度从3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12.使20克冰的温度从-70℃升高到-10℃,但冰未熔化成水,需要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0℃降低到10℃的水来供给的, 需要多少克50℃的水?

第四篇:12.2内能热传递教教案.doc_20121012102015671

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教学 内容 课 题 主备人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学具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内能

热传递

卢成芳 知识与 技能

执教人

§12.2内能 热传递

课 型:

高原

执教时间

新授 2012-09-24

1.知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区别。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3.明确热传递时,内能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1.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进而理解内能的含

义.2.组织学生通过体验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过程,知道改变内能的一种方法-热传递.1.结合本节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善于钻研的思

维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1.知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区别。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1.知道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两个相同的烧杯,冷、热水,的、红墨水,火柴,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序设计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说出: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②.一个物体能对另一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动能,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势能………..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动能

二次备课 学生回忆点及时订正

提问时对于错误的答案也要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予以一.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②能是什么?什么是动能、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形式的能-内能(板书:§12.2内能)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内能? 演示①:小球在桌面上滚动.问:小球具有什么能? 演示②:在试管里装入一些热水,用橡皮塞

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拨,错误之处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塞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膨胀做功冲开塞子.气是否具有能? 点?该具有什么能? 演示③:高举起小球.问:小球与地球相互吸引具有什么能? 问:分子间有什么力?()演示④:将两根分别固定在两辆小车上的条形磁铁,分开一段适当的距离(异名磁靠近,直至两磁铁吸引在一起.分子组成,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引力和斥力

③.势能, 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做了功,具有能.肯定他们积极思考的一面.现象如果不是太明显,可以做个背景帮助学生观察.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问:水蒸气对橡皮塞有没有做功?水蒸②.有做功,具有能量;水蒸气由 问:水蒸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何特的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极相对),然后松开手,则可看到,小车互相

教师分析:两辆小车上的外力辙去后,小车之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该实验对我学生:水蒸气是由大量水分子们有何启示?

组成的,这些水分子永不停息 演示⑤:按住两小车上的磁铁,使两同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该名磁极相对、挨近(约2~3mm),然后松开具有动能.手,可见小车相互推开.结论: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体的内能。(板书)强调: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量。

说明:因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初中阶段暂不考虑它的变化,而只考虑分子动能对内能的影响.2.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板书)启发:猜想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科学方法,在盛有等量热水和冷水的两烧杯中加入两杯红较)。

问: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与上述实验类失,则分子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势能就表现出来,即分子间

学生得出结论:与两相斥的磁铁类似,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即分子间也有因相互排斥而具有的势能。

学生分析并回答:

现象: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子运动快→分子动能大→内能大;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似,假如分子间的斥力突然消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具有的能有因相互吸引而具有的势能.墨水.(后面衬以白纸,以便同学们观察比 说明了:温度高→扩散快→分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小结: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板书)

温度低→扩散慢→分子运动慢→分子动能小→内能小。

请学生花时间分析.注意区分概念.教师:可见内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内能改变与否关键看温度,那么如何 改变内能呢? 3.热传递:

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这些热传递现象的共性。

温度的变化反映了物体内能的改变,所以上述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

学生概括这些热传递现象的共性。热传递过程中①存在着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或同一物体存在着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②由于热传递,高温物体

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 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 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 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 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4.小结

(1)通过师生共同议论,总结热传递现象。

(2)热量

通过纠正关于热量的错误说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热量的概念。

问题: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A.物体具有热量增加。B.物体的内能增加。C.物体具有的功多。D.物体必定是吸收了热量。

其中正确的只有B。热量和功,都是在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中,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

2.热传递现象:热传

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学生分析每一个选项.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

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③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灌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

变。所以“物体具有热量(或功)”的说法是错误的。D也是错误的,因为使物体温度升高还有对物体做功的方法。课堂练习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大。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2.C 课堂 总结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随堂练习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④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

学生解答: 1.D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独立完成

第五篇:5-2越南战争[新人教][教案]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2课 越南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

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B—52 轰炸机,文字说明:“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

教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这是继朝鲜战争后,美国在亚洲发动的又一场热战。那么,美国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亚洲来打仗?这场战争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印度支那问题”:

1、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

2、美国的态度: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害怕共产主义渗透南越。

3、越南南北分裂局面形成: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战争爆发:约翰逊的“特种战争”

2、战争的扩大:美国“南打北炸”战略并升级为“局部战争”

3、战争的转折:“新春攻势”(1968年1月):新春攻势表明越南人民开始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4、战争的结束: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尼克松的“越南化”政策及撤军;“巴黎和平协定”签订。

5、对越南的援助:苏联、中国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结果:1976年,越南实现了南北统一。

2、影响:

(1)对越南的影响: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 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2)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3)对柬埔寨的影响:战前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间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独立地位。朗诺的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卷入了战争。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乘机获得了政权。在波尔布特极左统治下,柬埔寨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一百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由于历史上柬共与越共的恩怨加上红色高棉的巨大错误,越南趁机发动了侵略战争,扶植了韩桑林政权。

(4)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国家利益倒向了苏联。70年代末,中越爆发边界战争。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和冷战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收缩,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只有更积极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

【合作探究】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点

相似点:①原因相似:都因美国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干涉而扩大;都是“冷战”对峙下的“热战”,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发展;

②受援相似:苏联和中国都支持朝鲜和越南; ③结果相似: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战略的失败。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朝鲜战争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初期;越战时美苏之间的冷战已发展到六七十年代的争霸阶段;

②过程不同:朝战时,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侵略,中国直接派兵,苏联提供军事援助;越战时,美国将“特种战争”发展到局部战争,越南主要依赖自身的武装力量,苏中提供了武器和物资;

③影响不同:朝战后,半岛南北对峙,美在亚洲扩大了对中国等国的冷战与遏制;越战后,越南南北统一,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在美苏争霸中,谋求缓和。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越南战争的经过与影响,内容包括:“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越南战争尤其要弄清美国三位总统对越战政策的影响,突出:肯尼迪发动“特种战争”,越战开始;约翰逊将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越战扩大化;到尼克松总统时,被迫从越南撤军。同时,也要与美苏争霸相联系起来,认识尼克松总统从越南撤军的原因(陷入越战泥潭,反战运动不断高涨;经济危机;与苏联争霸,转攻为守,被迫调整全球战略)。

★板书设计

一、“印度支那问题”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教学反思:

下载2012新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 3节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新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 3节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能教案(5篇)

    内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内能教案(实用6篇)

    篇1:内能教案(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白做功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明白能够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二)教具压缩......

    13.2内能(教案)

    盛池乡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设计人:龙涛 §13.2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

    13.2内能教案(汇编)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杜光亮 §13.2内能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一些实例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知道做......

    水的净化教案-新人教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

    高二物理内能教案

    教案示例 ——物体的内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跟温度有关,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知道什么是分子的势能;知道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分子力做......

    内能教案示例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

    第2节 内能 教案

    第2节 内能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能体的内能。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知道做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