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哲学概论教案

时间:2019-05-12 17:5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熹哲学概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熹哲学概论教案》。

第一篇:朱熹哲学概论教案

朱熹哲学教案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

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向李侗求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朱熹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朱熹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后因得罪王淮,其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解职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二、朱熹哲学主要观点

一、“理在气先”的本体论

朱熹把“理”作为宇宙的最高存在,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朱子文集》卷七十)“末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此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物,无该载了。”(《朱子语类》卷一)朱熹和二程一样,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是生物之“本”,取物之所以形成的道理,也就是物之本质(“性”);“气”是生物之“具”,即形成物的材料。朱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人类的产生,都是“理”和“气”、“性”和“形”的统一。但是,他同时强调一者的区别,指出“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理”是所以为是器者,不会造作,而“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

朱熹对“理”作了具体分析,他在们‘学或问》中规定了“理”这一范畴的涵义:“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一是物之“所当然之则”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朱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即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当然”、“所以然”、“必然”三者,在朱熹那里是统一存在于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之中的。朱熹反复讲“不容已”、“不可易”,说事物的“理”,“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这在强调“理”的客观必然性。

“理”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一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朱熹说:“五常是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理便是仁义礼智”。(《朱子语类》卷三)另也指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他说:“凡事固有所当然而不容已者,然又当求其所以然者何故,其所以然者,理也。”(《朱子语类》卷十八)这里,朱熹不仅把儒家的伦理道德夸大成宇宙的最高本体,而且把要求人们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这种“当然之则”与客观事物的“必然之理”合为一体,都当成“理”,实际上是把儒家道德规范也当成了一种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必然之理”。“理”与“气”的关系如何?朱熹认为,就具体事物来说,“理”与“气”不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子语类》卷十八)然而,归根结蒂,他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卞”。(《答王子合》)理气浑沌不可分,不可说先后,如果一定要推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朱子语类》卷十八)就“理”和天地的关系来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同上)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子语类》卷九十五)朱熹这种“理在气先”的观点,属于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二、“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的思想

朱熹说:“一气五行,天之所以赋授万物而生之者也,自其末以缘本,则五行之异本二气之实,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是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已也。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人之物莫不各有一定之分也。”(《通书解·理性命章》)这所谓的“本”是指“理一”,即“太极”;所谓的“末”是指“分殊”,即“阴阳”、“五行”、“万物”、“万理”。朱熹以为,“自其末以缘本”则万物归结为五行,阴阳,最后归结为太极,即是万理归于一理。“自其本而之末”,则万物分有太极以为体,即是一理摄万理。朱熹认为“太极”与“万理”的关系是,太极包含万理,万理分别完整地体现太极,用程颐的话说,就叫做“理一分殊”。

应该要注意的是,“分之以为体”,并不是说万物在太极里而各取一部分,把太极分割了,而是说万物各有一定之分而又同具有太极的整体,所以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朱子语类》卷十八)“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朱熹还借用佛教“月印万川”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这样的“理一分殊”显然不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朱熹在阐释张载《西铬》的“明理一而分殊”时,提出了“物无无对”的学说,这是朱熹“天理”观的又一基本内容。朱熹以前,王安石讲“耦之中有耦”,张载讲“一故神,两故化”,程顾讲“无独必有对”,朱熹吸取了这些人的思想,其特色是人讲“对”字。

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

朱熹认为人的存在由“理”和“气”两个方而构成,“理”使人具有仁义礼智、孝弟忠信的本质,“气”使人具有知觉、运动和生命的一切自然属性。由此,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指人得自于“天理”的本性。他说:“末有形气,浑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谓之理;已有形气,是理降而在人,具形气之中,方谓之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朱熹认为“天命之理”是人的本性,而“天命之理”的内容是仁义道德,是纯粹至善的,因此朱熹认为人性为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另一种本性,实际上是指来自人自身的自然本性。由于“气质之性”不是“天理”的本性,它往往蒙蔽“天命之性”,所以朱熹要求人们克服“气享所拘”,他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大学章句》)所以,朱熹把人得之于“天理”的那种形而上的东西作为人的本质,而人自身的“气质之性”则成了需要依照这种形而上的本质来克服、改造的对象。

这里朱熹继承了一程的“性即理”的观点,认为“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孟子·告子上》)同时,朱熹又采用了张载的思想,也将人性分而为一:即“天命之性”(亦称“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但两人的理解有区别。张载的“天地之性”是指物质性的气的根本的本性,朱熹则认为“天地之性”就是“理”,或者说,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

在人的思想意识上,朱熹区分了“道心”与“人心”。他说:“心一也,方寸之间,人欲交杂,则谓之人心;纯然天理,则谓之道心。”(《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道心”与“人心”的区别在于:“知觉从耳日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朱子语类》卷七十八)朱熹认为“道心”和“人心”是人人都有的。他说:“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底”“虽小人不能无道心,如恻隐之心是”。“人心,是人身发出来底,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在朱熹看来,虽然“人心不全是人欲”,(《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但不从义理出发的人心便是“人欲”,由于“人心”从人本身出发,倾向人的“利害情欲之私”,人欲横流是十分危险的。而“道心”看到的是“道理之公”,纯粹至善。因此,朱熹卞张“道心”卞宰“人心”,要求“使人心听命于道心,不被人心胜了”。(《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由于“人心”是指基于人自身并以满足人自身为日的思想意识,“道心”指来自“天理”的形而上的道德意识,朱熹主张“道心”战胜“人心”“道心”主宰“人心”,实际上是要求超越自身,以道德纲常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行动标准,使自己完全归入至高无上的道德纲常。

四、“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格物致知”的学说。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而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人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人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补格物传》)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肯定人的心或精神里有天赋的知识,有“明德”、“天理”,这是认识的出发点。朱熹认为,人心如一而镜子,它之所以昏暗,是由于气享所拘,为“人欲”所蔽。人的认识活动无非就是唤醒心中的“天理”,把“人欲”去掉,也就是把心灵这而宝镜擦拭干净,使它重新明亮起来,所以认识的最后完成就是“复其初”。

第二,“致知在格物”,这是回答怎样唤醒“天理”的问题。按照朱熹的解释,“致知”,是推及吾心之知而无不尽,“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而无不到;“致知”是由内向外,“格物”是由外向内,_者是合一的,因为内外一理,物我一理。格物虽是求事物之理,但事物之理即我心中之理,求事物之理,是为了明我心中之理;致知虽是致吾心中之知,但吾心中之知不能无蔽,只有格物中才能推致。

第三,朱熹提出了“豁然贯通”说,认为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积累过程,就会忽然觉悟到最根本的“理”,即人们心中的“天理”。何以能够出现“豁然贯通”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一心具万理”,“人人有一太极”。即是说,人人心中既包摄万理,又具有“理”全体。借助于格物的启发作用,“心”能够一下子把握它自身固有的理的全体,即把握了绝对真理。于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人用无不明”,也就是成了圣人。“豁然贯通”与“顿悟成佛”,两者相较,极其相似。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日无足不行,足无日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又说:“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论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朱子语类》卷四)朱熹继承了程颐“知先于行”的观点。朱熹的知行是在“穷理”与“涵养”的关系中讲的,所以朱熹所讲的“知”并不完全是指科学的知识,而是指体认或唤醒心中的“天理”他所谓的“行”,也不全是指科学意义上的实践,而是指封建道德的践履、修养。在讲到“穷理”与“涵养”的关系时,朱熹说:“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朱子语类》卷九)“穷理”是“知”,“涵养”是“行”,一者是“常相须”,即交互作用的。朱熹认为“知”与“知”一者不可偏废,主张知行统一,特别是指出“行”的重要,这是有合理因素的。但是,他断定知先行后“无可疑”,实质上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朱熹说:“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里精粗无所不尽,而又益推其类以通之,至于一日脱然而贯通焉,则于天下之物皆有以穷其义理精微之所极,而吾之聪明睿智亦皆有以极其心之本体而无不尽矣”。(《大学或问》)朱熹方法论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第一,由博反约,在博学的基础上获得规律性知识。朱熹强调博学多闻,是因为他看到形而上的“理”(道)内在于事物之中,“形而下之器中,便各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朱子语类》卷六十一)朱熹要求在“博”的基础上做到“约”。他说:“学之博未若知之要;知之要未若行之实。”“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著谨严”。(《大学或问》)这里所说的“要”、“细密”、“谨严”,都是一个意思,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学说的要旨。朱熹讲的“博”与“约”的关系,虽不完全是讲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但多少接触到这个原理。

第二,“严密理会,铣分毫析”。《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学之博然后有以备事物之理,故参伍之以得所疑而有问。问之审然后有以尽师友之情,故能反复之发其端而可思。思之谨则精而不杂,故能自有所得而可以施其辨。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可以见于行。行之笃有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其实而不为空言矣。”(《中庸或问》)朱熹的分析方法强调:一是在博学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参伍之”)从而提出疑问:一是对疑问进行反复讨论以促进思辨;三是通过思辨解决了疑难,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见之于行动。第三,“推类以通之”。在朱熹看来,只要善于把握“类”的本质,并拿它作样子,就可以进行类推。人们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原理。而朱熹的“类推”,又有演绎与归纳、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意思。一方而要看到“众物比类之同”,即一般道理相同;另一方而又要看到“一物性情之异”,即注意到各自的特点。所以,朱熹的“类推”超出了形式逻辑的范畴,带有辩证思维的因素。

五、朱熹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的哲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并吸收佛老哲理方法,形成儒家思想的成熟理论形态。朱熹去世后,从南宋理宗开始,程朱理学的地位逐步上升,至元代而下逮明清,朱熹学说实际上成为地卞阶级的国家学说,《四书集注》朱子经注成了太学与府县官学的法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朱熹的学说虽以庞大精密而使儒学臻于成熟,但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之成熟同时就意味着僵化与腐朽,顶峰即是衰落之始。朱熹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亦复如此。封闭的逻辑体系已与生动活泼的思维方法及辩证法成分发生了尖锐矛盾,成了阻碍思维进一步发展的僵死外壳。特别是天理人欲的绝对对立,存理灭欲的修养目标,“饿死事极小,失事极大”的强烈观念,“天不生仲尼,万占民如夜”的蒙昧主义,三纲五常终变不得的伦理教条,已变成扼杀人性、阻碍历史发展的枷锁。如何历史地对待传统儒学,科学地继承改造这一文化历史遗产而又不沉溺其中,以至于阻塞中国文化从古代步入近现代之门,这实在是一个极有意义而又复杂的重大问题。

第二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

概论

一、中国哲学基本线索与内容

1、中国哲学是以儒学为骨架,儒释道三家并存并融的一种思想体系。(儒释道三足鼎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儒学,中国哲学最核心部分;中国哲学最基本特征—以儒学为主;中国哲学中的中国指“传统中国”-现存在于台湾,现代的中国是西化了的中国;中国本土哲学:儒、道)

2、线索

△起点: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以“六经”为代表

(伏羲、黄帝、尧舜禹、汤、周文武王、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建;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礼记》。

六经浅说

《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所谓“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文献,当时并没有称“经”,直到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者们推崇孔子,才有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述《周易》,作《春秋》之说。实际上,这并不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

先说《周易》,这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易》源于河图洛书,夏代称《连山》,商代称《归藏》,到周代才叫《周易》。“易”有三种含义,一是变化,即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二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三是“不变”,即永恒不变。“易”为夏、商、周三代王室卜官所掌管。

《书》,又称《尚书》,这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书》从内容上 1 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即所谓“古之大事,惟祀与戎”。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尚书》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在命题谋篇上非常讲究,不少篇章文采飞扬。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佶屈聱牙,古奥难懂。

《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来源有二,一是王室派“行人”到民间“采诗”,二是公卿大夫给周天子的“献诗”。但无论哪种诗歌,最后统一由周王室设在家庙的“守藏室”(即国家图书馆)删定。春秋时期,诸侯宴飨、会盟,莫不赋诗,可见《诗》已普遍流传。《诗》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周南》、《召南》、《王》则是洛阳一带的民歌。雅、颂则是王室的祭歌和颂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它的基本风格是淳朴自然,敢于描写现实,开启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有人说《诗》和《乐》实际上是一体的。《诗》为乐歌,“诗”记词,“乐”记谱。《乐》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现《乐》已失传,无法知道其原貌。

《礼》,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周礼的基础。所谓礼,是天子、诸侯、大夫必须遵循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建侯卫、宗法制、封诸侯、五服制;爵位、谥法、官制和吉、凶等礼。《周礼》被秦始皇彻底烧毁。西汉末年,刘向自称发现了古本并加以著录,这就是今本《周礼》,此事至今还令人生疑。(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之名,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秦焚书后,各国国史皆亡。西汉时,学者们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等,汉儒以为以上各书是解释孔子所作的《春秋》的。它们究竟与孔子的关系如何,尚不能定论。

周代重视贵族教育,贵族子弟把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六艺”有两种,另一种为礼、乐、射、御、书、数),是必备的知识。而诗、书、礼、乐、易、春秋藏于周王室,至春秋末年,周王室大乱后,大量典籍散失。

因此,除《春秋》存疑外,其余“五经”皆应编修于洛阳。龚自珍《六经正 2 名》说:“仲尼未生,已有六经;仲尼之生,不作一经。”章学诚《校雠通议》说:“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尊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太师,《春秋》存于国史。”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若其诗文根本六经,德业师模三代,蠕言螳动,俱无愧于汝南家法。” △先秦哲学(诸子学):(BC771-BC221,特指春秋战国,公元前 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人们称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为先秦哲学。

简介

中国奴隶社会以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哲学思维从原始时代人们对精神和自然界关系问题的两种自发的对立倾向,经过殷周奴隶社会的天命神权论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形成了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各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它们之间互相辩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代。

历史背景

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殷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强迫奴隶集体耕作,春秋至战国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7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先秦哲学随之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

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3个阶段:

萌芽时期

哲学的萌芽是同原始宗教相联系的,主要表现为相信灵魂不死和崇拜自然物的自发观念。在殷商奴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上帝神权观念,周灭殷后发展为天命主宰一切的观念,周公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以《易经》和《洪范》为代表的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尚未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表现了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幻想的一种联系。

诸子前哲学

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天命神权也发生了动摇。在《诗经》中出现了疑天、责天的思想。出现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对自然界的变化作了某些唯物主义的解释,表现出无神论的倾向,同时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伯阳父、史伯、管仲、医和、子产、晏婴、史墨等人,可以称为先秦诸子前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诸子哲学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进入诸子百家之学的开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中,先后出现儒、墨、道、法、名、阴阳等重要学派,围绕着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以及名实、礼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哲学论辩,学派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吸取,每个学派内部也不断分化和发展,使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主要派别

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

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子思)、大学(荀子)

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4 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

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

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

先秦思想的发展有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发生在殷周之际。对这次转变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大致认为这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我以为,这是一场宗教批判运动。其实质,是摆脱传统宗教,开创人文精神。这不是宗教内部的变化,而是以人文取代宗教的过程。这场宗教批判运动的深层面的思想根源,应该归之于祖先崇拜。一方面,在先民的观念中,天帝的旨意是通过祖先神来传达的,而祖先神当然首先要保佑本族类,这使天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另一方面,祖先神这个中介,拉近了人与天帝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所以,当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如殷之代夏,周之代殷,便使人们比较容易地对天命发生怀疑并进而肯定人的价值。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质是在殷周之际奠定的。由此看来,中国哲学史的开端问题需要重新考虑。过去,胡适先生从老子写起,冯友兰先生从孔子写起,影响很大。我认为至少应该从文王、周公写起。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先秦时期,儒家侧重于伦理说教,道家侧重于哲学探讨,这已成定论了。

但简本《老子》的出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这一成说。尽管简本《老子》中也有一些讨论形上学的段落,但其大部分内容,却是在阐述伦理价值,这正与《论语》相似。此外,这部《老子》的风格相当古雅、朴实,又与《论语》相合。这就是说,侧重伦理价值、风格古朴是当时哲学的共同特点。然而,进入战国,哲学之风大变。就哲学问题而言,人们已由对伦理价值的侧重,转向对天 5 道、心性等深层问题的侧重。其风格也随之由古朴转向高远玄妙。不管是儒家的子思、子思后学、孟子,还是道家的太史儋、关尹,抑或隐逸家的庄子等人,都是如此。因而,侧重天道、心性问题,风格玄奥,是战国哲学的主要特征。这个时期的哲学,更加抽象了,或者说哲学意味更浓了。这是中国人理论思维的一次大飞跃。

从古朴、简易到抽象、精致,符合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对简本、今本《老子》时代和作者的推断。先秦哲学这种转向的转折点就是孔子晚年所创建的易学。老聃思想和孔子早期思想皆重人伦而鲜及心性及天道,孔子的易学基本上是一种天道之学。

而战国哲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填补并深入、广泛地挖掘了介于人伦与天道之间的心性这个环节。仅此一点,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就需重新评价。

历史地位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汉经学: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汉武帝即位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生通过对经学进行阐述发展的过程,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

西汉前期,以黄老之学为尊,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2000多年来封建主义的主导思想。儒学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某些汉儒把董仲舒当作孔子的继承者,因为他创造了今文经学。

董仲舒是西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是首先变朴学为西汉经学的大师,了解 6 了他的学说,也就了解了西汉今文经学的本质。下面叙述的今文经学的盛况,也就是这种本质的盛况。

汉武帝时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士。后来博士逐渐增加,《易经》分四家,《书经》分三家,《诗经》分三家,《仪礼》分两家,《公羊春秋》分两家,共十四家。称为五经十四博士。

凡是博士教弟子的经书,都是用汉朝通行的隶书写的,因此叫做今(汉)文(字)经。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是一种迷信的、烦琐的、穿凿附会很少有学术价值的学问。朝廷指定它作为士人求仕的道路,以便有效地控制士人,使他们戴着空虚昏暗的头脑,在利禄的道路上一辈又一辈地追求下去。

今文经学反映着统治阶级当权部分的政治利益;和它相对立的古文经学,反映着不当权部分的政治要求,就是要求古文经学也作为入仕的一条道路。

用篆文(战国时文字及秦小篆)写的经书叫做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做古文经学。它的特点是:

(一)保持朴学的传统,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与烦琐的今文经学趋向不同。

(二)迷信成分极少或排斥迷信,与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趋向不同。

(三)少数儒生私家自相传授,在政治上主张复古,与迎合世务的博士学——今文经学趋向不同。还有一个特点是两种经学相同的,那就是都缺乏进步性的思想。自然,古文经学在反对迷信这一点上,比起今文经学来,到底还是进步一些,东汉王充、南朝范缜的学说就是以古文经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魏晋玄学:(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再现)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汉末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 7 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参考书目:《世说新语》、《论药、酒、文学的关系》

△隋唐佛学:佛教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本土化佛教(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

△宋明理学:(儒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起源于唐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韩愈倡导读大学,李翺倡导读中庸;共同倡导读大学;宋五大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称为“理学三先生”。

理学的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概述

然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 8 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 9 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主要学派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主条目:程朱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 10 合流而盛于清代。

△现代新儒学:(宋明理学与西方哲学融合形成的哲学形态)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名理学为特征,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参考书目:《中国哲学五十年》、《现代新儒学概述》

现代新儒学的自我定位:儒学的第三期

儒学的三期(牟宗三提出): 第一期:先秦至东汉末年

第二期:宋明理学,重点是“内圣”

第三期:现代新儒学,重点是从儒学的内在目的性开出“新外王”,即科学和民主。基本框架是“内圣而开出新外王”

“新儒学”的概念原来指相对于孔孟“原儒”的宋明理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三代:

第一代:文化保守 梁漱溟(“新孔学”)熊十力(新唯识论—由内圣而新外王《破唯实论》)

第二代:融合中西方 冯友兰(新理学—客观唯心主义,“极高明而道中庸”)贺麟(新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代:反本开新 港台及海外新儒学

基地-香港新亚研究所 徐复观 方东美 刘述先 杜维明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四君子”牟宗三 徐复观 张君劢 唐君毅 合撰,海外当代新儒学的思想大纲

第三代之后发展多元化 大陆新儒学-蒋庆(政治哲学)陈明(佛儒复兴)现代新儒学的四大论题 1.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

2.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3.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内涵

4.直觉思维方式。要超越逻辑,扫除概念,排斥分析

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史纲》(冯天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中国哲学史》《新理学》(冯友兰)、《新唯识论》(熊十力)、《传习录》、《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老子》《庄子》(陈鼓应)、《孟子》(钱穆)、《金刚经、坛经、心经》

第三篇:朱熹范文

朱熹(南宋)

xī]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1]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词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

诗文选集:

1、百学须先立志。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青玉案——朱熹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3、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5、鹧鸪天——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6、浣溪沙——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7、西江月——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8、念奴娇——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9、菩萨蛮——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10、水调歌头——朱熹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1、忆秦娥——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12、南乡子——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第四篇:马克思哲学概论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A.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B.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C.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他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又体现了结合实际发展在具体方面的时代特征。

3、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含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判断是有客观依据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条件决定的;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和西方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5.改革开放的性质:

(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期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为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

5、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意义?

A、解决农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B、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定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C、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D、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总之,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1 /6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政治理念的升华。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之,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9新民主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对待民族之本主义纲领方针?

纲领: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民族资本义

方针:提倡保护和发展这个带进步性的资本主义,展它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

10、新民主主义的领导权归谁?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别两种不同范纲领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还是在资产阶级手中.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阶级的领导,须建立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持在思想上,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行有联合有斗争的方针,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方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11、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行性?

第一,国的办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定在内部没有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有和平斗争的条件,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后夺取政权。

1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革。

13、国家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分配制度改革,全社会保障体系.14、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5、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任务就是以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6、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1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35.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新特点

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岗位流动性加快

20.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2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A.革命的领导权不同,旧的是资产阶级,新的是工人阶级

B.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新的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的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新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D.革命的前途不同,旧的是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的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注意

E.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24.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

25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敌强我弱和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路线。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26.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的特征: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公平竞争发挥主导作用;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③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比资本主义更加自觉有效。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0.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2)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的改革是首先从经济体制入手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在整个大业中的重要性,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练习、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体系。32.八荣八耻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4.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就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既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那些阶级掌握。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35.民主、自由、人权:

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主要课题。“民主”意为“人民的政权”,是人们当家作主。“自由”通常是将政治自由,主要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而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也称作“人权”。

36.为什么发展是硬道理?

第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出发点。

38.我国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进行?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率.2.坚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确实维护国家的安全。

39.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40.统一与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的关系?

(和平统一,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的感情融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为了争取和平统一,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事实上,和平统一的与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和平形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不仅可以避免造成两岸同胞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是最好的方式。

其二,和平统一不是无条件的,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可靠保证,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平只是统一的方式和手段之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从属于统一目标,以统一为前提的,而不是孤立的,绝对的;离开了统一,离开了一个中国原则,和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其三,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一小撮分裂势力及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

其四,只有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武力,争取和平统一。保卫本国领土是一个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有义务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台湾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正显示了我们的坚强决心和坚强意志,其目的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平统一,避免使用武力;而一旦承若使用武力,只会使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努力成果付诸东流。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从而最终导致用武力解决问题。事实上,多年来正是由于中国政府坚持统一,始终坚决而明确地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才有效地遏制了岛内外分裂势力的各种图谋,保证了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进展。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课时安排: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1.世界的物质性

2.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6.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世界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2、列宁的物质范畴及其重大意义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科学界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个环节: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的意识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解放了人的双手

人脑的发育

语言

实践活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进行意识

活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观点

世界有统一性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担当者

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的含义及其表现:

含义: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和静止状态的哲学范畴。表现:

第一,是指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b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将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③把握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第二,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空间 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其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3)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不变。相对性:时空的具体特性的可变性(4)时空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1)有限性: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的时空是有限的。

2)无限性: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

无限包含有限 有限包含无限

4.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8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

世界发展的状态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形而上学:否认联系的孤立的观点 否认发展的静止的观点

相对主义:夸大联系 夸大运动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 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全面的观点:看到与事物联系的各个方面。

条件的观点: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的质变。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两种表述: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统一。

和谐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具体表述为: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不同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非主要方面 做到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

反对一点论、均衡论(教材第49页)(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质变的相互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是渐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又称为突变、飞跃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二,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局部性);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相互转化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否认质变的重要性:庸俗进化论、改良主义

否认量变的重要性:激变论、冒险主义

意义: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努力结合起来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意义: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2、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循环论和直线论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毛泽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简要解释)

(一)原因和结果

1.定义: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3.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神学目的论,它虽然承认因果联系,却把万事万物的原因归之于神的目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神学目的论都是错误的。

4.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情况。

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3.意义: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其次,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的必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定义: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以下几种复杂情况。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切忌去干那些不可能的、劳而无功的事情。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在目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第四,区分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或叫“概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1.定义: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其次,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

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1.定义: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根据表现本质的方式不同,可以把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3.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

究的可能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简要解释)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观本来就是普遍理想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所以,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个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等。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方式。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整体分解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这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的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具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方面,再通过抽象,分别认识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然性再现对象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扩大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

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是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一致,逻辑进程爷爷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逻辑和历史又包含着差异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二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三)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思考题: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其意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4.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7.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8.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征

9.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10.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阅读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

及其发展规律;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要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5.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6真理

教学内容:

认识论中的基本派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认识论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重要性、缺陷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重要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 统一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毛泽东: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深刻的感知它。

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的条件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必要性

2、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

第一,从认识对象看,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认识它; 第二,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还受到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及科技条件的限制。

2、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教材75页)

第二节 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客观性的含义: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反对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第一,真理是客观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特定事物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反对绝对主义,反对相对主义。

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同其它一切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三)真理与谬误

毛泽东: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立:

统一:相互依存:相比较而存在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转化为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转化为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逻辑证明:实践标准的必要而又有效的补充。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讲)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思考题 :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4.真理的客观性并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5.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书目: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意义 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态:唯意志论、宿命论

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

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制度。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

(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

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构成

从意识的主体范围看,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高低不同的层次关系角度看,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从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成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

二是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具有历史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

其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a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b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 劳动者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尺度,又是划分经济时期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

第二,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生产关系

a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b三个方面: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

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所构成;

c四个环节: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变革。第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于生产力。

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3、国家

国家的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上层建筑服务的性质,不是看其是否服务于经济基础,而是要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先进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进步的,就会促进社会发展;当它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落后、腐朽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反动的,就会阻碍或破坏社会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经济基础始终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

纵向: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横向: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或民族显现不同的特点。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简要解释)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简要解释)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

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2、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3、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的实质

(二)阶级斗争的作用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其次,阶级斗争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质变。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下载朱熹哲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熹哲学概论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熹《小学》(合集)

    朱熹《小学》全文&翻译 《小学》,旧题宋代朱熹撰,实为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有出于弟子刘清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儒......

    朱熹《小学》全文

    朱熹《小学》全文《小学》,旧题宋代朱熹撰,实为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有出于弟子刘清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儒家人物......

    朱熹诗歌大全

    朱熹 【诗人小传】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

    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

    中国哲学概论超星尔雅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一)1 秦汉时期,中国哲学称为: A、哲学 B、义理之学 C、道术之学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2 “科学不在远,就在猪圈旁。”这句话出自: A、朱自......

    哲学概论读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哲学概论读记 台湾辅仁大学,邬昆如(哲学系教授)等著绪论: 人生问题导向到哲学思考。 人:个别性:顶天立地---独善其身 社会性:出人头地---兼善天下 天道福善祸淫(书经-汤诰): 善和恶才......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2010学年第一学期《老子哲学》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中国文化......

    哲学教案

    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哲学任课班级:19机电汽车系别:机电任课教师:任教时间2019.2——2019.7**省**技师学院第1次课程名称:哲学任课教师:2019年12月6日课题:专题七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