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

时间:2019-05-12 21:0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

第一篇: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

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向李侗求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朱熹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

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朱熹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后因得罪王淮,其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解职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二、哲学家朱熹

1,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

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2,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3,学术思想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三、文学家朱熹

1,朱熹的诗词

代表作有《菩萨蛮》

(一)、《水调歌头》

(一)、《南乡子》、《忆秦娥》

(二)等。《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观书有感二首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 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2,朱子的著作

《朱子全书》囊括了朱熹的全部著述文字,而且将今人对已失传的朱熹文字的拷订辑录亦编集成册,并附有历代文献家对各种版本朱熹著作的著录、序跋、考订,等等,是目前为此最完备的《全书》,共约1436万字。《童蒙须知》。朱熹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学活动是对于前代文学作品的整理和注释。除了传世的《诗集传》、《楚辞集注》、《韩文考异》 三部重要著作外,还编选韩愈、欧阳修、曾巩三家的文选,校过陈与义诗集,还曾想编选一部通代的诗选,他从事的“残偏”,既有儒家经典《大学》,又有文学总集《楚辞》。3,朱熹的文学活动对他的哲学思考的裨益。

首先,朱熹读书精审。其次,朱熹好读书而不尽信书,善于独立思考。朱熹的治学方法、思想方法与二程等理学家有很大的不同。他的治学、思考过程中就包含着相当重的文学成分。对于文学意味的体会,对于文学风格的辨析,正是朱熹在学术上籍以超越二程等人的因素之一。要想对朱熹的学术、思想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就不能离开对他的文学思想进行研究。

四、美食家朱熹

朱熹不仅在学术上成为理学宗师,在饮食文化上也很有影响。朱熹一生注重礼仪,热情好客又谨守“勤俭乃持家之本”的家训,为此,他待客时常以地方特产精心加工制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美味可口、经济实惠的朱子家宴。如朱子家酒、文公菜、鼠曲饼、酿豆腐、炒田螺、炖红菇、白莲甜汤等。其味觉明显迥异于别处,让人惊为天厨所制,真乃“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1,文公菜

原名“十锦”,是朱熹当年在武夷精舍讲学时宴请宾客的拿手好菜,朱熹谥号为“文公”,所以后人又将“十锦”称为“文公菜”。其作法是用炊饼碾成末,把五花肉剁烂,加入适量米粉、香椒粉,以清淡酒水调制,揉成拇指粗的丸子。再取浸润的白扁豆放入碗底,把20个肉丸子叠成数层。为不让每层肉丸子相粘,中间以一层香菇一层蛋皮一层五花肉片,层层相隔,然后碗底浅装白扁豆之类的,将丸子置于白扁豆上,层层垒起,最底层为九个,第二层为七个,第三层为三个,最顶层为一个,上覆一大朵伞形香菇。按此形式“装塔”完毕,置入蒸茏中蒸熟。这就是风味独特、造型如塔的十锦秀才塔,因为它用到十样土特产作菜料,“十锦”又与“前程似锦”中的“似锦”谐音,如此美妙的寓意,令众乡宾品尝之后,无不拍案叫绝。朱熹18岁时中了乡贡,19岁便考取进士,乡人认为这可能与他喜食此菜有关。于是,当地秀才、举人在赶考前,亲人都要烹饪此菜以饯行,祈求考场上能像朱熹那样文思如涌,金榜题名。至今,高考前仍有农家以此菜为儿女讨个好彩头。2,“葱汤麦饭”:

相传有一次朱熹讲学归来,路过女儿家,因女儿家贫,只能以炒麦饭和葱汤相待。朱熹见到女儿面有愧色,就写了一首诗安慰她:“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为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这便是一道名菜“葱汤麦饭”的由来。此菜的具体做法是,先将白米熬熟,捞出米粒来炒饭,然后在米汤中加上葱花和盐,盘中央放一小碗盛葱汤,边缘绕以麦饭即成。这道菜简单得有点离谱,缘于注入了朱熹父女的浓浓亲情,便作一道名菜来品尝了。3,八卦宴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54岁的朱熹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家常小菜,他与蔡元定等学者结合民间饮食特色,按《周易》中“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以及所交往的道士羽流的生活习俗,安排了一个清雅淡泊、奇峭瑰丽的八卦宴。八卦宴以朱熹平时的饮食为基础,菜肴中有拼盘、羹、汤、丸等形式,制作上有煎、炸、清炖等烹饪方法。最大的特色是各种菜肴的排列,无不按照朱熹所推崇的八卦图来排列:先在八仙桌上画上八卦图,正中为太极、其八方分别为乾、坤、震、巽、艮、坎、离、兑八种卦覆,各陈列上一道有关卦理意义、富有武夷山风味的佳肴,整个宴席犹如一幅八卦图,可谓匠心独具。在菜肴名上,更是寓意悠远:太极之首为翡翠羹;易生两仪,分别置上玄天混丸和太乙阴阳蛋;两仪生四象,分别为百发圆子、莲塘君子,桂花虾仁,油焖双冬,这四道菜还暗寓了春夏秋冬四季之象;按八卦方位,每方位上的菜肴又分别为素炒鳝鱼丝,香油凤腿、酒酿冬菇,宫保鸡丁、竹笋肉丝、溜鸡肝卷、白炒木耳、八宝吉祥。遥想当年朱熹与友人把盏谈《易》,举箸品“卦”,该是何等潇洒畅快!

说来也巧,从北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到朱熹笔下的《爱莲诗》:“闻道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理学从创立之始就与莲花结下不解之缘。所以,“八卦宴”中便有了一道菜叫“八宝吉祥”,其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将猪肠洗净后灌入花生、莲子、香菇、糯米等,上笼蒸熟后切片即成。视觉上比江浙的糖藕更丰富多彩,食之不甜腻,口感极好。除此之外,传说朱熹家菜中还有很多用莲制成的菜肴,其中的白莲汤,果实脆嫩、汤汁洁白,入口满嘴清香,如莲开味蕾。

朱熹爱莲,不仅爱莲花所蕴藉的理学精髓,而且将莲子烹成各种各样的佳肴,日日品尝,将理学精髓深藏于美食,谁又能说得清他的理学之灵气不是来源于美食之中呢!4,“文公宴” 武夷山“文公宴”有15道菜,均以土特山珍为主料,用武夷山传统方法精制烹调而成,并冠以雅名,寓意深刻,别有一番风味。这15道菜是:紫阳高照、武夷十贤、鹅湖盛会、九曲泛舟、群星拥月、龙风呈祥、鹊巢石磷、七宝葱羹、连年有馀、春绿冬青、金榜题名、麻姑献寿、雪山含笑、干鱼宴仙、彭祖佳肴。

江西婺源也依托朱熹之名气推出婺源特色的“文公宴”,共有十七道菜:百子回归、翠竹鱼花、方塘观鱼、芙蓉双丸汤、红嘴绿莺哥、煎酿节瓜、锦镶八卦图、蕨菜、鲤鱼跳龙门、蜜汁葵花、千里姻缘一线牵、糖醋鹅颈、万紫千红、文公菜、文公蹄(题)、玉盘金印、蒸腊肉。

五、教育家朱熹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2,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一重视自学,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3,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立志、主敬、存养、古察

五、教育家朱熹

朱熹热衷于教育事业, 积极从事教育活动约五十年。他的一生都与教育活动分不开,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诗歌创作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宝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评论者言,在中国教育史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最有影响力的杰出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教育的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从中挖掘出对当代教育有价值的思想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2,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写道:“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重视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确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薰莸冰炭”那样截然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3,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土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立志、主敬、存养、古察 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

六、朱熹秩事

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捧打鸳鸯、色诱尼姑、勾引寡妇 1,秀才争闲气

严蕊,字幼芳,是南宋时浙江天台(今浙江临海)的营妓。她聪明美丽,才思敏捷,棋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绝一时。

有—次,新任台州太守唐与正(字仲友)请她歌舞,同时也想试一试她的才学。那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唐邀请了许多名入学士,席间大谈风雅;赋诗绘画。太守给来客介绍了严蕊后,便以“红白桃花”为题让她填词。严蕊略加思索就挥笔填好—阕《如梦令》,她写道:“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因为她的聪明与敏捷,又因为她的词很有新意,得到了唐与正的赞赏和器重,赠给她绢帛两匹。她的名声传扬出去。由于严蕊表示厌弃这种侑酒劝觞的生活,唐与正同意考虑在适当的时候,让她脱离营妓,成为—个自由的人。谁知一场厄运就此降落到她头上。

原来唐与正在台州打击豪强奸恶,很有政绩,然而他也得罪了一些人,其中包括朱熹和台州副任通判高炳如。因为他反对朱熹的儒学道学的理论,后来朱熹官拜浙东提举,台州正在他巡视之内。宋代,提举权力很大,随时可以罢免官吏。朱熹人马尚未到,高炳如已在前路迎候,夸大和捏造了许多事情,说严蕊仅身穿内衣,服侍唐与正洗澡擦身,甚至公然与他同居,实属大逆不道。一个堂堂太守,竟和—个下贱的营妓胡闹。

朱熹正苦于抓不到把柄报复唐与正,便不分清红皂白、捕风捉影,控告唐与正和严蕊有私情,为此,他向皇上连上了六道表章。同时命唐与正交出州印,接下来就是发签捕人,传拿严蕊,从正午—直审到半夜。

宋朝有法律规定,凡官府举办酒宴,可以召官妓歌舞,但不得留宿夜寝,违者律处。朱熹就借此拘留严蕊,逼取口供,他把严蕊关在狱中—个月。朱熹没有料到严蕊纤细的身材,却有铁石般的性格,即使打得遍体鳞伤,严蕊也没有说一句涉及唐与正的言词。于是把严蕊转绍兴府,令太守严刑逼供。太守对严蕊朝打夜骂,依然不肯屈招。在酷刑之下,伤势很重,几乎残死。

严蕊这个柔弱女子为何能含垢忍辱,不惧酷刑呢?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里有这样一段记载。狱吏诱供说:“你干嘛那么傻,受这个罪,早一些承认了也不过是杖罪。严蕊回答:“我是被人家看不起的歌舞伎人,纵是与太守有私情,料亦不至死罪。只是是非黑白不能颠倒,为了减轻自己,而诬陷士大夫,我虽死不为!”字字句句,掷地作金石声。她身为下贱,心如磐石,坚持做人的基本道德,高压之下,决不诬陷他人;酷刑面前,更不混淆是非。其风骨犹如傲雪凌霜的红梅,迎风挺拔的青松。

事情一直闹到宋孝宗皇帝那里,由于串相王淮的调解,最后以“秀才争闲气”,将朱熹改任。新任浙东提举到达绍兴,是岳飞的儿子岳霖。他得知严蕊身陷囹圄、无辜受屈,十分怜悯她的遭遇,才将她释放,并判她“落籍”从良,这时的严蕊已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释放前,岳霖命她当众做词—首自陈,严蕊不加思索就写了一首《卜算子》示志:“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词婉意切,表现了她误落风尘,向往自由的可贵志气。严蕊这首《卜算子》堤以她的血泪凝成的,所以至今读来还有感人的力量。

后来严蕊嫁给了—个宗室的近亲,一场**算平息了。因为这件事,严蕊得了侠女的美名,为了维护正义,甘愿舍已为人,忍辱负重,其凛然不屈的风骨气节,令人可敬可叹。

朱熹与丽娘

五集黄梅戏电视剧,该剧围绕南宋大儒、理学宗师朱熹与“节妇”胡丽娘的爱情纠葛展开。朱熹大谈其“灭人欲、存天理”之说,然而就在其不惑之年却被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给迷惑了。这位姑娘就是被朱熹誉为“妇德楷模”、“贞烈可风”的节妇胡丽娘。她不甘当封建礼教的殉葬品,找朱熹寻隙复仇,以她的美色和才艺来引诱朱熹。忠于自己所创立的理学的朱熹,虽再三克制,但不知不觉地燃起了桃色的青春之火,胡丽娘也逐渐转恨为爱,二人共浴爱河.可这段甜蜜的爱情却被朱熹所极力倡导并维护的“天理”给葬送了,至使朱夫子饮恨终生,从不敢宣泄。

第二篇:朱熹哲学概论教案

朱熹哲学教案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

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向李侗求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朱熹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朱熹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后因得罪王淮,其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解职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二、朱熹哲学主要观点

一、“理在气先”的本体论

朱熹把“理”作为宇宙的最高存在,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朱子文集》卷七十)“末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此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物,无该载了。”(《朱子语类》卷一)朱熹和二程一样,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是生物之“本”,取物之所以形成的道理,也就是物之本质(“性”);“气”是生物之“具”,即形成物的材料。朱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人类的产生,都是“理”和“气”、“性”和“形”的统一。但是,他同时强调一者的区别,指出“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理”是所以为是器者,不会造作,而“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

朱熹对“理”作了具体分析,他在们‘学或问》中规定了“理”这一范畴的涵义:“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一是物之“所当然之则”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朱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即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当然”、“所以然”、“必然”三者,在朱熹那里是统一存在于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之中的。朱熹反复讲“不容已”、“不可易”,说事物的“理”,“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这在强调“理”的客观必然性。

“理”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一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朱熹说:“五常是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理便是仁义礼智”。(《朱子语类》卷三)另也指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他说:“凡事固有所当然而不容已者,然又当求其所以然者何故,其所以然者,理也。”(《朱子语类》卷十八)这里,朱熹不仅把儒家的伦理道德夸大成宇宙的最高本体,而且把要求人们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这种“当然之则”与客观事物的“必然之理”合为一体,都当成“理”,实际上是把儒家道德规范也当成了一种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必然之理”。“理”与“气”的关系如何?朱熹认为,就具体事物来说,“理”与“气”不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子语类》卷十八)然而,归根结蒂,他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卞”。(《答王子合》)理气浑沌不可分,不可说先后,如果一定要推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朱子语类》卷十八)就“理”和天地的关系来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同上)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子语类》卷九十五)朱熹这种“理在气先”的观点,属于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二、“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的思想

朱熹说:“一气五行,天之所以赋授万物而生之者也,自其末以缘本,则五行之异本二气之实,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是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已也。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人之物莫不各有一定之分也。”(《通书解·理性命章》)这所谓的“本”是指“理一”,即“太极”;所谓的“末”是指“分殊”,即“阴阳”、“五行”、“万物”、“万理”。朱熹以为,“自其末以缘本”则万物归结为五行,阴阳,最后归结为太极,即是万理归于一理。“自其本而之末”,则万物分有太极以为体,即是一理摄万理。朱熹认为“太极”与“万理”的关系是,太极包含万理,万理分别完整地体现太极,用程颐的话说,就叫做“理一分殊”。

应该要注意的是,“分之以为体”,并不是说万物在太极里而各取一部分,把太极分割了,而是说万物各有一定之分而又同具有太极的整体,所以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朱子语类》卷十八)“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朱熹还借用佛教“月印万川”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这样的“理一分殊”显然不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朱熹在阐释张载《西铬》的“明理一而分殊”时,提出了“物无无对”的学说,这是朱熹“天理”观的又一基本内容。朱熹以前,王安石讲“耦之中有耦”,张载讲“一故神,两故化”,程顾讲“无独必有对”,朱熹吸取了这些人的思想,其特色是人讲“对”字。

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

朱熹认为人的存在由“理”和“气”两个方而构成,“理”使人具有仁义礼智、孝弟忠信的本质,“气”使人具有知觉、运动和生命的一切自然属性。由此,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指人得自于“天理”的本性。他说:“末有形气,浑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谓之理;已有形气,是理降而在人,具形气之中,方谓之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朱熹认为“天命之理”是人的本性,而“天命之理”的内容是仁义道德,是纯粹至善的,因此朱熹认为人性为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另一种本性,实际上是指来自人自身的自然本性。由于“气质之性”不是“天理”的本性,它往往蒙蔽“天命之性”,所以朱熹要求人们克服“气享所拘”,他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大学章句》)所以,朱熹把人得之于“天理”的那种形而上的东西作为人的本质,而人自身的“气质之性”则成了需要依照这种形而上的本质来克服、改造的对象。

这里朱熹继承了一程的“性即理”的观点,认为“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孟子·告子上》)同时,朱熹又采用了张载的思想,也将人性分而为一:即“天命之性”(亦称“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但两人的理解有区别。张载的“天地之性”是指物质性的气的根本的本性,朱熹则认为“天地之性”就是“理”,或者说,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

在人的思想意识上,朱熹区分了“道心”与“人心”。他说:“心一也,方寸之间,人欲交杂,则谓之人心;纯然天理,则谓之道心。”(《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道心”与“人心”的区别在于:“知觉从耳日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朱子语类》卷七十八)朱熹认为“道心”和“人心”是人人都有的。他说:“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底”“虽小人不能无道心,如恻隐之心是”。“人心,是人身发出来底,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在朱熹看来,虽然“人心不全是人欲”,(《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但不从义理出发的人心便是“人欲”,由于“人心”从人本身出发,倾向人的“利害情欲之私”,人欲横流是十分危险的。而“道心”看到的是“道理之公”,纯粹至善。因此,朱熹卞张“道心”卞宰“人心”,要求“使人心听命于道心,不被人心胜了”。(《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由于“人心”是指基于人自身并以满足人自身为日的思想意识,“道心”指来自“天理”的形而上的道德意识,朱熹主张“道心”战胜“人心”“道心”主宰“人心”,实际上是要求超越自身,以道德纲常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行动标准,使自己完全归入至高无上的道德纲常。

四、“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格物致知”的学说。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而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人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人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补格物传》)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肯定人的心或精神里有天赋的知识,有“明德”、“天理”,这是认识的出发点。朱熹认为,人心如一而镜子,它之所以昏暗,是由于气享所拘,为“人欲”所蔽。人的认识活动无非就是唤醒心中的“天理”,把“人欲”去掉,也就是把心灵这而宝镜擦拭干净,使它重新明亮起来,所以认识的最后完成就是“复其初”。

第二,“致知在格物”,这是回答怎样唤醒“天理”的问题。按照朱熹的解释,“致知”,是推及吾心之知而无不尽,“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而无不到;“致知”是由内向外,“格物”是由外向内,_者是合一的,因为内外一理,物我一理。格物虽是求事物之理,但事物之理即我心中之理,求事物之理,是为了明我心中之理;致知虽是致吾心中之知,但吾心中之知不能无蔽,只有格物中才能推致。

第三,朱熹提出了“豁然贯通”说,认为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积累过程,就会忽然觉悟到最根本的“理”,即人们心中的“天理”。何以能够出现“豁然贯通”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一心具万理”,“人人有一太极”。即是说,人人心中既包摄万理,又具有“理”全体。借助于格物的启发作用,“心”能够一下子把握它自身固有的理的全体,即把握了绝对真理。于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人用无不明”,也就是成了圣人。“豁然贯通”与“顿悟成佛”,两者相较,极其相似。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日无足不行,足无日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又说:“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论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朱子语类》卷四)朱熹继承了程颐“知先于行”的观点。朱熹的知行是在“穷理”与“涵养”的关系中讲的,所以朱熹所讲的“知”并不完全是指科学的知识,而是指体认或唤醒心中的“天理”他所谓的“行”,也不全是指科学意义上的实践,而是指封建道德的践履、修养。在讲到“穷理”与“涵养”的关系时,朱熹说:“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朱子语类》卷九)“穷理”是“知”,“涵养”是“行”,一者是“常相须”,即交互作用的。朱熹认为“知”与“知”一者不可偏废,主张知行统一,特别是指出“行”的重要,这是有合理因素的。但是,他断定知先行后“无可疑”,实质上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朱熹说:“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里精粗无所不尽,而又益推其类以通之,至于一日脱然而贯通焉,则于天下之物皆有以穷其义理精微之所极,而吾之聪明睿智亦皆有以极其心之本体而无不尽矣”。(《大学或问》)朱熹方法论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第一,由博反约,在博学的基础上获得规律性知识。朱熹强调博学多闻,是因为他看到形而上的“理”(道)内在于事物之中,“形而下之器中,便各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朱子语类》卷六十一)朱熹要求在“博”的基础上做到“约”。他说:“学之博未若知之要;知之要未若行之实。”“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著谨严”。(《大学或问》)这里所说的“要”、“细密”、“谨严”,都是一个意思,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学说的要旨。朱熹讲的“博”与“约”的关系,虽不完全是讲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但多少接触到这个原理。

第二,“严密理会,铣分毫析”。《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学之博然后有以备事物之理,故参伍之以得所疑而有问。问之审然后有以尽师友之情,故能反复之发其端而可思。思之谨则精而不杂,故能自有所得而可以施其辨。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可以见于行。行之笃有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其实而不为空言矣。”(《中庸或问》)朱熹的分析方法强调:一是在博学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参伍之”)从而提出疑问:一是对疑问进行反复讨论以促进思辨;三是通过思辨解决了疑难,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见之于行动。第三,“推类以通之”。在朱熹看来,只要善于把握“类”的本质,并拿它作样子,就可以进行类推。人们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原理。而朱熹的“类推”,又有演绎与归纳、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意思。一方而要看到“众物比类之同”,即一般道理相同;另一方而又要看到“一物性情之异”,即注意到各自的特点。所以,朱熹的“类推”超出了形式逻辑的范畴,带有辩证思维的因素。

五、朱熹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的哲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并吸收佛老哲理方法,形成儒家思想的成熟理论形态。朱熹去世后,从南宋理宗开始,程朱理学的地位逐步上升,至元代而下逮明清,朱熹学说实际上成为地卞阶级的国家学说,《四书集注》朱子经注成了太学与府县官学的法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朱熹的学说虽以庞大精密而使儒学臻于成熟,但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之成熟同时就意味着僵化与腐朽,顶峰即是衰落之始。朱熹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亦复如此。封闭的逻辑体系已与生动活泼的思维方法及辩证法成分发生了尖锐矛盾,成了阻碍思维进一步发展的僵死外壳。特别是天理人欲的绝对对立,存理灭欲的修养目标,“饿死事极小,失事极大”的强烈观念,“天不生仲尼,万占民如夜”的蒙昧主义,三纲五常终变不得的伦理教条,已变成扼杀人性、阻碍历史发展的枷锁。如何历史地对待传统儒学,科学地继承改造这一文化历史遗产而又不沉溺其中,以至于阻塞中国文化从古代步入近现代之门,这实在是一个极有意义而又复杂的重大问题。

第三篇: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

走近朱子(之一)·源头活水 傅小凡

南宋王朝庆元六年三月初九,即公元1200年4月23日,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朱熹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可是,朱熹被当时的南宋朝廷打成伪党头目,他的理学思想被诬蔑为伪学从而遭到禁止,他的著作被销毁,他的弟子中没有功名的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有功名的不授予官职,有官职的不被重用和提拨,一场政治迫害将朱熹的弟子和同道统统打入另册。因此,许多人迫于政治压力,怕受到迫害而不敢来给朱熹送葬。所以,朱熹刚去世的时候,身后的确很凄凉!

可是,全国各地朱熹的学生、同道和仰慕者,听说朱熹去世的消息之后,不顾朝廷的禁令,纷纷相约要到福建建阳给朱熹举行葬礼。庆元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朱熹去世八个月之后,朱熹的学生、同道和仰慕者在福建建阳唐石里大林谷,为朱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时到场的各阶层人士将近一千人,可谓盛况空前。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不远千里来为朱熹送行,他来到朱熹墓前哭诵道:“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陈思:《稼轩先生年谱》)意思是,朱熹是不朽的,他将万代留名。谁说先生去世了,他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听说朱熹去世的消息之后非常难过,但是当时他已经八十岁高龄了,无法亲身前往为朱熹送行,只好在家里设案祭拜,并且写下祭文。陆游在祭文中说:“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陆游:《渭南文集》卷四十一)意思是,我有成百次奉献生命以图恢复中原的心愿,我有像黄河奔入东海一样的泪水。可惜我老了,身不由己,不能送先生一程,但是我的心却已随你而去。先生虽然走了,但灵魂依然在,一定会感受到我对你的哀思。

可是,无论朱子在世之时,还是去世之后,甚至直到今天,人们不断地抹黑他并在他身上泼了很多脏水,但是,有近千人前来送葬,尤其有这样两位知己催人泪下的祭文,朱子完全可以含笑九泉了!为什么呢?因为,辛弃疾和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和诗人,他们俩的祭文,是对朱熹本人与朱子思想伟大意义最公正的评价。我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朱熹集中国古代思想之大成,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对南宋之后七百多年的中国以及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又一位对人类思想史作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

当然,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咏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晦庵集》卷二)

而伟大思想的源头活水,就是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它来自于社会现实,根源于日常生活,受益于周边环境。那么,朱熹的精神世界都有哪些源头活水呢?就让我们从他的出生说起吧。

朱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出生在一个社会动荡、民生苦难的时代,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然而无论是人生的磨难还是民族的苦难,都汇成了朱熹情感与思想的丰富资源。那么,朱熹究竟出生于怎样一种苦难的时代呢?

就在朱熹出生的前三年,也就是靖康元年,即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兵南下,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就是现在的开封。宋徽宗、钦宗父子二人被俘并被押解到金国,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重建大宋王朝,史称“南宋”。可是,南宋王朝一开始势力太弱,只能在逃跑和挨打中,疲于奔命。

建炎元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分三路大举南下,赵构逃往扬州;第二年又逃到杭州;第三年七月,金兵再次分四路南侵,势如破竹,赵构仓皇逃往明州,即今天的宁波。金兵渡过长江穷追猛打,一路攻城掠地,前锋已经抵达江西万安县,兵锋直逼福建省。

建炎三年十二月,一支金兵从江西突入到福建的邵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个时候,朱熹的父亲朱松,一位已经在家赋闲五年,刚刚来到建州,今福建省建欧市权职,也就是没有正式岗位临时负责公务的官员,听说金兵进入福建,慌忙带着全家老小弃官逃往政和县避难。直到建炎四年的夏天,各路金兵在宋朝军民的奋力抵抗之下,退出福建和江西。朱松这才准备带领家人返回建州。

可是,还没等朱松一家人启程,一股乱兵窜入福建。究竟是哪来的乱兵呢?原来啊,南宋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要“清君侧”,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兵变失败之后,一股败兵向福建地区溃逃。当地政府军击退了这股败兵之后,还没等喘口气儿呢,建州的王燮又发动了兵变。

真是摁倒葫芦翘起瓢,一处战火未熄,另一处烽烟再起。面对这种局面,朱松不可能再回建州了,立刻决定买了一条小船顺水路南下,奔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而来。朱松为什么选择尤溪为全家的避难之地呢?因为,尤溪地处闽中,距离闽北的战乱区域比较远,相对较为安全。更重要的是,朱松曾经在尤溪县担任过县尉,大致相当于县警察局长,人头比较熟悉。朱松来到尤溪县城之后,就将一家老小安顿在尤溪县城南的郑氏馆舍中。

郑氏馆舍的主人叫郑安道,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正二品,这座馆舍就是他在尤溪县修建的南溪别墅。朱松在尤溪担任县尉的时候,郑安道的儿子郑德与担任尤溪县令,两人意气相投,结为至交。当朱松避难再次来到尤溪县,便携全家老小投奔郑德与,寓居在郑氏馆舍之中。

朱松由于金兵进攻福建而擅离职守,所以必须到福州去见福建安抚使领罪。就在朱松离开尤溪县时,一个名叫龚仪的南宋将领,在浙江中部地区发动兵变,不久带着叛兵进入福建。龚仪的叛兵进入福建之后,一路攻城掠地,很快兵临南剑,今福建南平市城下,南剑离尤溪已经很近了。朱松听说消息之后,也顾不上去福州领罪了,立刻返回尤溪县。可是,当朱松回到尤溪县城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朱柽和朱槔,已经带着母亲和朱松身怀六甲的老婆等一家老小,逃到附近的深山里避难去了。直到龚仪的叛兵在延平被官军击退,朱松才带着一家老小,重返尤溪县的郑氏馆舍。

郑氏馆舍依山傍水,座落在尤溪城外青印溪的南岸,因此又称“南溪别墅”。青印溪由西向东流入尤溪,尤溪县因此得名,尤溪也叫沈溪,而尤溪县也就有了个别名叫沈城。尤溪县城在青印溪北岸与尤溪西岸之间呈东西走向错落分布,城北和城南都是绵延起伏的群山峻岭。站在郑氏馆舍门前,可见郁郁葱葱的北面群山中,有一座山峰挺拔秀丽,其造型很像一个“文”字,因此被称作“文山”;郑氏馆舍的背后,是一座峻峭的山峰,其造型酷似“公”字,因此被称为“公山”,尤溪人称这两座山峰为“文公二山”。

一天傍晚,文公二山突然同时起火,起火的原因不明。当大火被扑灭之后,令人感到惊叹的是,文山上过火的痕迹看上去像个“文”字,公山上过火的痕迹看上去像个“公”字。住在郑氏馆舍中的朱松夫妇,对这种奇特的现象感到非常诧异。朱松感叹道:“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尤溪县志》)意思是,上天降下吉祥征兆,一定会应验的,这场奇特的大火,是有喜事儿啊,这可是喜事之火!

就在文公二山起火之后的第二天中午,朱松的夫人祝五娘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想起前一天晚上突然烧起的喜事之火,朱松就为刚出生的儿子取名“熹”,就是“喜”与“火”二字的结合。由于,这孩子出生在沈城,朱松就为孩子取了个乳名叫“沈郎”。这一天是宋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的九月十五日。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朱熹,就这样诞生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之中。

由于生活颠沛流离,母亲营养不好,朱熹出生的时候又黑又瘦。更让朱熹母亲闹心的是,朱熹一生下来右眼角旁有七颗黑痣。一个婴儿的脸上长着七颗黑痣,这该有多难看啊。可是,朱松却开导妻子说:你看这七颗黑痣多像北斗七星啊,说不定这个孩子将来要成为泰斗级的人物呢!这话也就是丈夫为了安慰刚刚分娩之后的妻子说说而已,未必当真。因为,当时正值**的年代,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很成问题,现在又多了一张嘴,朱松哪想得到那么远啊!

再说,朱松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因此对这个诞生于战乱时代的三儿子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可是,由于家中发生了重大变故,使得朱松改变了对沈郎的态度。家里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呢?绍兴四年,朱松的母亲,也就沈郎的奶奶去世了。这一年,沈郎四岁了。四岁的孩子已经记事,这是朱熹生平第一次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朱松辞官回到尤溪为母亲丁忧。可是,就在这段时间里,沈郎的两个哥哥都在饥寒之中夭折了。两个哥哥的离去,使沈郎再次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这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有些太沉重了。不过,三个儿子只剩下沈郎之后,朱松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沈郎身上,沈郎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父爱。朱松在丁忧期间,除了为生活所迫而开办私塾之外,一天没有什么事,也就有时间亲自教沈郎功课。就这样,朱熹四岁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了。

有一天,朱松教沈郎认识周边的事物,指着头顶的苍天对沈郎说:“那叫天”;沈郎重复说完“天”之后,突然向父亲发问:“天的上面是什么啊?”沈郎这一问把朱松难住了,一时无法回答。朱松心想:这孩子,这么小的年龄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显然,沈郎是一个好奇心极强,天赋特别高的孩子。

沈郎优异的天赋还有更神奇的表现。有一天,沈郎在郑氏馆舍门前,“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意思是,一群孩子在青印溪畔的沙滩上玩,沈郎却独自坐在那里用手指在沙滩上画着什么。其他孩子感到好奇,就跑到跟前去看,原来沈郎画得是八卦符号。这太让人感到惊异了,因此大家都称沈郎为“神童”。直到今天,尤溪人民还把传说中朱熹画卦的地方,称之为“画卦洲”。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巨匠,都不可能生而知之,必须经过启蒙教育,沈郎自然不能例外。我认为,沈郎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禀赋,还是与父亲朱松的启蒙教育有关,也就是说,沈郎能够在沙滩上画出八卦符号一定是父亲朱松教的。朱熹后来对《周易》的兴趣和理论上的建树,都源自于父亲的影响。

沈郎不但智商很高,情商也很高。比如,绍兴七年,即公元1137年,由于朱松到京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去任职,因此将妻子和七岁的沈郎安置在福建浦城的寓所里,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有一天,沈郎听了老师讲解《孝经》之后,拿起笔在《孝经》上题了六个字:“不若是,非人也。”(《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意思是,不按照孝经的要求去做,就不是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儒家的孝道开始在沈郎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了。可是,我却认为,这是七岁的沈郎离开父亲之后,想念父亲的表现。显然,朱熹从小就是一个极重情感的人。

绍兴八年,沈郎开始读《孟子》,据说他一下子就迷上这本书,到了沈郎九岁那年,就已经立志想做“圣人”。并且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内容完全没有兴趣。有人说,朱熹天生就是一个走圣贤道路之人。可是我觉得,沈郎完全是受父亲朱松的影响。因为朱松在当时就以诗歌、散文在文人士大夫中间享有盛名,而对科举考试的程式化的文章并不感兴趣。父亲朱松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朱熹,使得朱熹一生淡泊功名,只求成圣成贤。

作为父亲的朱松,对儿子朱熹最大的影响,还是他那一腔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朱熹临去世的前一年,依然内心十分痛苦地回忆着六十年前的一幕。朱熹说:“记得我十岁的时候,父亲感慨地对我说:‘宋太祖开国建立大宋王朝,迄今已经有一百八十年了!’父亲说完这句话之后,好长时间一直在叹气。父亲这番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可是,又一个甲子过去了,我却身体有病,零落到此等地步,根本无法尽一个臣子的责任啊!”朱熹在去世的前一年,还如此深情地怀念着父亲,铭记着父亲的精神与教诲,可见,当时父亲内心的痛苦是如何强烈地震撼了朱熹幼小的心灵,成为留在朱熹心中终身难忘的创痛。

这位胸怀大志,却一生壮志难酬的朱松,于绍兴十三年,即公元1143年三月二十四日去世了,这一年,朱熹年仅十三周岁。朱松去世之前,将沈郎母子托付给了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里的刘子羽。同时,又给崇安县的另外三位朋友写信,把沈郎托付给他们共同教育。临终前,朱松对儿子说:“崇安县的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是我的朋友,他们的学问都很深厚,我非常敬畏他们。我死了之后,你要向尊敬父亲一样尊重他们,好好听他们的教导,我死而无憾了。”我很难想象年仅十三岁的沈郎,面对父亲的这番遗嘱,心头是何种感想。朱熹四岁奶奶死,不久两个哥哥夭折,十三岁父亲又撒手人寰,这让朱熹过早地体会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死亡的阴影,不仅使朱熹早熟,也使朱熹的宗教情怀格外的浓重。

父亲朱松去世之后,朱熹和母亲被刘子羽接到了崇安县的五夫里居住,刘勉之主持和料理了朱松的丧事,第二年又把朱松葬到五夫里的西塔山。从此,朱熹和母亲与妹妹一起,开始了在五夫里的生活。

说起刘子羽,也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的父亲是抗金名将刘韐,正是刘韐发现和提拔了岳飞。刘韐由于北宋灭亡,拒绝金国的诱降,自杀殉国。刘子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禀承了父亲的人格。他有谋略,擅用兵,曾经深受重用,屡建奇功。但是,因为反对秦桧议和而被罢了官,回故乡闲住。朱松也是一位坚决的主战派,因此二人意气相投,结为至交。所以,朱松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妻儿委托给刘子羽照料,他知道刘子羽是一位可托付身家性命的朋友。

重情重义的刘子羽收容了朱熹母子,将与刘氏庄园隔河相望的一座五开间的旧楼修葺一新,供朱熹母子一家居住,并且提供了土地、园圃和池塘,以保证朱熹一家的生活。对刘子羽这份情义,朱熹一直铭记在心。可惜刘子羽,没有等到朱熹报答他,就在朱熹十六岁那年,抑郁而终,享年五十岁。

朱熹随母亲一起,来到刘子羽提供的旧楼中居住,虽然周边的环境很美,可是,朱熹非常怀念刚刚去世不久的父亲。由于父亲朱松有一枚印章上刻有“紫阳书堂”四个大字,因此,朱熹就将这座旧楼中的大厅称为“紫阳书堂”。这座五开间的旧楼也被称为“紫阳楼”,朱熹后来一直以“紫阳”为号。由此可见,父亲朱松在朱熹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自从朱熹来到五夫里之后,得到了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三位先生的悉心教诲。这三位先生学养深厚,都是名重一时的大学者,而且品行高洁,受世人尊重。尤其是刘子羽的弟弟刘子翚,是朱熹的启蒙导师。由于刘子翚精通儒释道三家,因此,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方面,都对朱熹有着启蒙的作用。可惜的是,刘子翚由于父亲自杀殉国而悲伤过重,身体落下了病根,很难痊愈,还没等朱熹学有所成回报恩师呢,刘子翚在朱熹十七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年仅四十六岁。

在朱熹一生中,还有一位对他的精神世界影响至深的人,那就朱熹的母亲。父亲去世之后,朱熹与母亲相依为命。失去父爱的朱熹,自然对母亲更加依恋。而朱熹的母亲的确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女性,她对朱熹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熹的母亲姓祝,祖籍徽州歙县。祝氏曾经是徽州的名门望族。可是,后来却由显赫走向了衰败。祝家虽然败落了,但祝五娘毕竟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十八岁时嫁给了朱松这个贫困的太学生。由于祝家家道中落,祝五娘与朱松结婚之后,就只能过穷困的日子了。现在丈夫又英年早逝,撇下她们孤儿寡母,虽然有刘子羽仗义收容,但是生活依然很艰难。

也许正是这艰难的生活,更使母亲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吧。比如,在福建闽中、闽北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沈郎和往常一样,正在高声诵读圣贤之书。母亲煮了一碗莲子汤,端到儿子面前,对儿子说:“天气太热,喝碗莲子汤,解解暑吧。”朱熹放下手中的书本对母亲说:“孩儿这会儿不渴,母亲您每天从早到晚操劳太辛苦了,还是您喝了吧!”母亲看着懂事的沈郎心里充满了欣慰,用汤匙慢慢地搅动着碗里的莲子,轻声地对儿子说:“儿啊,你知道吗?这莲子的心虽然苦,但是去掉莲心之后,莲子就甜了!”沈郎接过汤碗,一边品尝着莲子汤,一边细细地琢磨着母亲的话。沉思良久,终于明白母亲此番话中的深意:“莲子即怜子,也就是母亲爱儿子的意思;母亲虽然辛苦,但辛苦过后,心是甜的。”明白了母亲这番话的寓意之后,沈郎更加发愤读书,决心回报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这个故事显然是民间传说,其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因为,民间传说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真实发生过,而在于它包含着普通百姓的情感和价值观。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体会到普通百姓对朱熹母亲的评价,以及朱熹母亲对朱熹精神世界的影响。而朱熹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母亲去世之后,朱熹在母亲的墓旁搭建了一座茅屋,取名“寒泉精舍”。朱熹住在寒泉精舍里,一边为母亲守孝,一边潜心研究学问,其中的清苦一般人是难以想象和承受的。而且,也只有失去母爱的人,才能体会此时朱熹内心的悲凉和凄苦。

当然,朱熹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于十八岁那年的秋天,参加建州乡试,考取了贡生;第二年春天,朱熹进京参加会试,考取了进士。在等待进京参加铨试,也就是官员选拔考试之前,朱熹来到了徽州婺源县。朱熹到婺源县来干嘛呢?因为这里是朱熹的祖籍地,朱熹是来祭祀祖先的。

不过,朱熹这次回到祖籍地的目的不仅仅是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为了赎回当年父亲典卖的百亩家产。人们一定会问,这朱松怎么是个败家子,把自己家的祖业都典当了。其实,这也怪不得朱松,因为,婺源朱氏一族曾经非常富有,可是,到了朱熹的爷爷朱森这一代,家业已经一蹶不振了。朱松出生的时候,朱家已经基本败落了。用朱松自己的话形容说:“家素贫,俯仰水菽之养,朝不谋夕。”(朱松:《韦斋集》卷九)意思是,家中一向贫困,赡养老人,照顾弟弟,吃了上顿没下顿。

政和八年,即公元1118年,朱松被任命为福建省建州府政和县县尉。就在这一年,朱松与祝五娘完婚。可是,贫困的朱家没有钱供朱松上路去就职,而且朱松还要把父亲、母亲、两个弟弟、妻子和小舅子,一家七口,都带出家乡婺源。这笔路费就相当可观。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婺源家里的祖业,近百亩土地,抵押给邻村的张敦颐,才得到一笔路费和到福建的安家费,一家七口这才得以从徽州婺源,来到福建政和县,并在政和县暂时安了家。

现在,朱熹家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朱熹趁着回乡祭祖的机会,将典当出去的祖业赎回来。所以,朱熹回到婺源的第二天,顾不上休息,便带上银子,在三叔朱槔的陪同下,前往邻村的张敦颐家,赎回了父亲朱松当年典当出去的田产,并当即把田契交给了三叔朱槔。

朱熹赎回祖先产业之后,修葺了祖坟,祭祀了祖先,看望了朱氏宗族的长老,拜谒了朱氏的家庙,凭吊了父亲朱松曾经居住过的老宅,游览了婺源城外父亲曾经在其中读过书的紫阳山,最后又到徽州歙县,拜见了外祖父和母亲娘家的一些亲戚。朱熹此行可以说是非常圆满。尤其是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祭祀祖先是中国人对自己血脉和根的追溯,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信仰方式和宗教生活,因此,婺源祖籍地就成了朱熹宗教情怀的重要根源。为了维系朱氏家族的血脉根源,朱熹后来将长子朱塾送到婺源生活,至今婺源县依然有朱熹的嫡传血脉。

虽然婺源是朱熹的祖籍地,但朱熹一生却只回去过两次,也许是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也许是因为朱熹的爷爷和父亲都葬在了福建。相比之下,朱熹却多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尤溪,表现出朱熹对自己的出生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故乡情怀。朱熹究竟回过多少次尤溪,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其实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熹每次回到尤溪,虽然行程和目的不同,但是朱熹对家乡的情怀却始终不变。我们将朱熹每次回尤溪所做的事情归纳一下,就会证明这一点。朱熹回尤溪的所作所为大致可以概括为四项内容:

其一,为亲人送葬。乾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朱熹接到舅母去世的消息之后,立刻从崇安县的五夫里,赶到尤溪县城,奔舅母之丧。朱熹的舅舅祝峤当年跟随姐夫朱松,从老家徽州歙县来到了福建尤溪,后来在尤溪成家立业,一直定居在尤溪。显然,朱熹极重家族亲情,听说舅母去世,立刻急匆匆地赶到尤溪奔丧。乾道七年,朱熹的舅舅祝峤病逝,此时朱熹的母亲去世不到两年,朱熹还在丁忧期间,按照古代礼仪规矩,为父母守孝时期完全可以不去奔任何人的丧。但是,朱熹接到舅舅去世的消息之后,还是立刻南下到尤溪奔丧。这表明,朱熹对这位舅舅的感情也很深厚。

朱熹回尤溪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帮助办学。为了帮助尤溪办学,朱熹曾经先后三次来到尤溪县学。

第一次是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当时是林嶷担任尤溪知县。林嶷,力主抗金后被罢官,与朱熹志同道合。林嶷在担任尤溪知县期间,兴建县学观大阁,也就是尤溪县学的藏书楼,当观大阁建成之后,林嶷盛情邀请朱熹来访。朱熹在林嶷的陪同下前往参观县学观大阁,并且做诗表示祝贺。

朱熹第二次来到尤溪县学,是乾道七年,即公元1171年,当时尤溪的知县名叫石子重,曾经慕名向朱熹求教,在学术交流中二人结为好友。石子重担任尤溪县令之后,大力支持县学,聘请朱熹的高足林用中掌管全县的教育事业。朱熹对这位林用中非常器重,称他为“畏友”,也就是令人敬畏的朋友,老师如此称赞学生的还真不多。当石子重听说朱熹回尤溪奔舅舅的丧,便在朱熹舅舅的丧事处理完之后,请朱熹到尤溪县学讲课。

朱熹第三次到尤溪学是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尤溪知县石子重,对尤溪县学宫也就是学者场所进行了重新修葺,工程竣工的时候,特别邀请朱熹前来祝贺。从五夫里到尤溪县大约五百多华里的路程,朱熹应邀专程回到了尤溪,参观了修葺一新的学宫之后,撰写了《重修尤溪庙学记》。朱熹看到尤溪县学在石子重与林用中的领导下,声名鹊起,周边的学子们,纷纷背着干粮前来就学,很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朱在到尤溪县学上学,可惜路程太远。朱熹遗憾地说:“幼儿未有读书处,甚以为挠,地远不能遣去尤溪,甚可恨也。”(《晦庵集》卷三十九)意思是,小儿子没有地方读书,我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五夫里离尤溪县太远了,无法将儿子送到尤溪上学,真是太遗憾了。

朱熹回尤溪做的第三件事情,缅怀父亲。虽然,睹物思人,令人伤感,但朱熹每次回到尤溪,都会到父亲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看看,表达对父亲的怀念。比如,有一次,朱熹来到父亲朱松担任尤溪县尉时居住的旧址,朱熹父亲的号是“韦斋”,于是朱熹题写了“韦斋旧治”四个大字,并请石子重作《韦斋记铭跋》。

朱熹回尤溪做的第四件事情,重游故居。朱熹每次回尤溪,几乎都会去他的出生故居,也就是郑氏馆舍去看看。比如,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朱熹回到尤溪,来到自己的出生地郑氏馆舍。老屋依旧,却物是人非。可是,朱熹却在馆舍的墙壁上,看到了父亲朱松题写的《蝶恋花》一词,父亲熟悉的笔迹,让朱熹感到格外亲切。当朱熹看到词的第一句,“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的时候,被父亲词中那清新、淡泊、雅致的意境所感染,仿佛又回到了父亲身边,聆听父亲的教诲。尤其是“清晓方塘开一镜”一语,让朱熹想起儿时非常熟悉的郑氏馆舍前的池塘。当朱熹来到郑氏馆舍的院子,再度看到这方池塘,以及池塘边上的观书第时,当年在此读书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眼前。朱熹心头灵光一现,咏出那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思想需要资源,心灵需要家园,正是家乡的山水、风土人情以及对家乡的种种情怀,孕育了朱熹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朱熹甚至将自己对家的情怀,凝练成治家的格言和理念。比如,淳熙三年,即公元1176春,朱熹又回到尤溪,再次来到郑氏馆舍,受主人的邀请,题写了“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持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这是朱熹治家思想和方法的最初表达,是影响深远的《朱子家训》的雏形。由此可见,尤溪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亲情与乡情,对朱熹的影响极其深远。

那么,朱熹除了对亲人对故乡的情怀之外,还做了哪些事情,又受了什么样的磨难呢?我们下集再讲。

讲座视频:

百家讲坛2015年10月22日《走近朱熹》1 不寻常的少年

http://tv.cntv.cn/video/C10302/96100ab4a5dd447bb8ce9f1394adc629

第四篇:《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 教案

课题:走近老师 授课人:陈喆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8日

教学目标:1.走近老师的心灵世界,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

2.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发现老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

3.认识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亲近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教学难点:了解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表演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你’指的是谁呢?”(通过听歌曲,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过程,肯定老师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

二、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

活动一:了解教师职业

结合教材第60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在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变化吗?(2)回忆并分享老师对你成长的帮助。

根据老师的要求,思考教材中所设的两个问题。问题提示:

(1)一般说来,在三个不同时期中,我们对老师的印象会有变化。(2)本问题主要帮助学生感受老师在我们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活动二:欣赏老师画像

课件展示一幅老师的画像,同学们从画像中感受老师的特点。讨论得出:老师职业具有奉献精神。研读教材

阅读教材第61~62页的内容,思考:(1)教师是个怎样的职业?

(2)在当代,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职业要求?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及职业要求。活动三:风格不同的教师

阅读教材第63~64页的内容,思考:(1)老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风格?(2)我们怎样对待老师的不同风格?(3)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有什么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了解老师风格是走近老师、亲近老师的重要前提。

三、拓展空间(小组讨论)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得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四、课堂小结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设计意图:总结所学的核心观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五篇:走近中国航天教案

走近中国航天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走近中国航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调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分析等过程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利用周围的航天资源来解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养成探究意识。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小组学习、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以及与他人分享的态度。正式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活动重点:

此次活动,借走近中国航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习航天人身上的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了解我国的航天史,明确未来的发展路线,产生热爱的航天,热爱祖国的情感。活动过程:

1.欣赏交流 引发主题

师:同学们,在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一件让世界瞩目的大事,那就是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再次搭乘3名宇航员执行为期30天的航天飞行任务,下面我一起来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精彩场面。

师:航天事业是高难度,高挑战的,它需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需要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学生,我们将是未来航天事业的后继人,现在世界各国的航天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航天知识,为实现我们的航天梦打好基础。

2.交流讨论 征集课题

将学生分成六个组,围绕“中国航天”,开展组内讨论,选择1一-2个你最有感兴趣,想去研究的问题。填写在卡片上。学生分组讨论,填写最有兴趣探究问题征集卡。

3.确定课题 收集资料

A航天员训练

航天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针对航天员的类别和职业不同,其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职业航天员,如驾驶员和任务专家,其训练内容较多,要求也严,训练时间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非职业性航天员,如载荷专家或科学家航天员,其训练内容较少,时间也较短。B中国航天发展史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总结: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C航天知识启蒙

D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说起

E航天英雄介绍

4分组展示 5小结

老师寄语:用研究成果展示我们的智慧和风采;让航天事业和航天精神引领我们前行!—— 我的梦 航天梦

下载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紫阳夫子—朱熹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近老师教案

    第六课 走近老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 2、能力目标:增强与老师的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老师、尊......

    走近法律教案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

    走近法律教案

    昨天老师在刷微博时看到一则消息,说是22年前因涉嫌故意杀人和强奸妇女而判处死刑的的聂树斌案,在其死后的二十多年里,他的家人东奔西走搜集各方证据不断上诉以及真正杀人凶手坦......

    走近法律教案

    《走近法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 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

    《走近残疾人》教案

    《走近残疾人》教案 北重六小 史静 教案背景: 班上同学都是健全的人,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残疾人,因此不太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而现在的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孩......

    《走近科学家》教案

    三年级《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 苏溪镇第三小学 童丹丹 一、教学目标: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 2、能采用......

    走近曹操教案

    走近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曹操的有关故事。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分析曹操的形象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阅读文学作品,......

    《走近对联》教案

    《走近对联》教案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