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17:1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篇: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影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10分钟)

【学习要求】

1、依据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合作探究题目,梳理基础知识,以备小组探究。【知识结构】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有哪些?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两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的时间,主要方式是什么?

预习自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电力取代蒸汽广泛应用于生产 C、新发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人类跨入计算机时代

2、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14年,约翰.迈克亚当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蒸汽做动力的火车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C、铁路的兴建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铁路旅行的盛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冲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4、“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序幕的原因是()A、是最早的机器 B、以水力做动力

C、引起棉纺业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D、推动了其它工业部门使用机器

合作探究

1、阅读以下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政治保障和劳动力条件是如何形成的?(6分)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3分)

(4)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盛行什么经济思想?该经济思想的创立者是谁?(4分)

2、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4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3个。)(6分)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

(4)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2个)(4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5)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3、回答下列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1)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什么?(2分)

小 结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限时检测

1、(2008年宁夏文综,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3、(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7)右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 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课后延伸

工业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图1“克莱蒙特”号汽船 图2 “奔驰1号”车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1分)该国发生“5分种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2分)

(2)从图1到图2,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1分

(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全球化”趋势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

第二篇: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节选)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解读课标

基础知识: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条件,主要发明,进程和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特点,成就及影响。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

二、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与运用

1、联系现实,设置情境,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2、通过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的影响,把握历史的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

3、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挑战与机遇并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过程:

工业文明的先锋——英国

(一)情景导学,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做法:

先让同学们畅谈上海世博会。然后展示2010上海世博会图片《中国馆》、《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海宝

导言: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

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上海世博会十大世界之最: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志愿者人数最多,.自建馆数量最多,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

过渡:那你知道第一届世博会在哪儿举行的吗?你能猜出它的主要展品吗?中国参加了吗?

展示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开幕式油画》 纪 念 币。

引导学生知道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得益于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发英国呢?因为他首先具备了革命的条件。哪些条件呢?

(二)启发诱导,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发英国? 教师:假如你要办一个工厂,得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七嘴八舌。资金、市场、劳动力、政府政策、技术等。

同理:你来分析英国是否具备了你想象的这些条件?有没有遗漏?各自看教材后,互相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展示参考答案: 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①政治前提: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④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⑤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保护专利的立法政策。

⑥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必要性:市场的扩大,需要革新技术,从而促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时间:18C60S-19C40S

(三)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及扩散

图片材料:动力革命——“工业城市之母”蒸汽机

原理:通过消耗煤和水产生动力,使动力机,转动机,工作机组成一个机器系统;

优势:受人控制,能随意移动;

图片资料: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汽船:1807年,美国。

(四)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全面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要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全面、辩证的分析。学生讨论。

教师导学,以中国为例,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对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就英国自身而言:工业城市兴起(伦敦、曼彻斯特等);加快了工业化步伐;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但也会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影响:

对亚非拉国家而言:一方面,西方列强带来了灾难和落后;同时带来西方的先进文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客观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思路拓展】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材料二 徐荣村是第一个将商品派送到首届伦敦世博会上参展并获奖的上海商人。1851年,当他得知英国伦敦要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消息,对生意敏感的他,从中便看到商机,立刻派人精选12包“荣记湖丝”,通过船运,从上海码头出发,送到远隔重洋的伦敦参展。到展会上,“荣记湖丝”因为包装粗糙,丝毫不起眼,遭受冷遇。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好货不愁人不识”,经过反复比较,众多评委最终看出“荣记湖丝”精良的品质,评价说:“在中国展区,上海荣记的丝绸样品充分显

示了来自桑蚕原产国的丝绸的优异品质,因此评委会授予其奖章。”

1851年,湖丝获得伦敦世博会金、银奖各一枚

思考问题:

(1依据材料)归纳第一届世博会上的中英展品有何不同?扼要回答为什么 会有这种不同?

(2)根据工业革命的影响,预测两种商品交锋后,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 你有何认识?

(3)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节能、环保无疑是一重大课题。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提出哪些更好的建议?

参考答案:

(1)先进的工业产品和传统的手工业品;机器生产,手工操作。(2)机器生产造就英国商品物美价廉,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丝等大量的原料被掠夺出口。中国经济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与中国的农耕文明较量中,中国的被动挨打落后。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3)略。合理即可。

第三篇: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备课教师:蔡令荣

授课教师: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

①前提:统治的确立;

②劳动力、、技术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必要性。

(2)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首先发生在。

(3)进程:

①织工凯伊发明,提高了织布速度;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阿克莱特发明,大大提高了纺纱的功效。

②纺织业机械化后,业和业也开始了革新。③年,改进的蒸汽机开始在使用,人类由此进入“”。

(4)结果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年,史蒂芬孙制造出,人们迎来了“”。的完成。英国成为“”。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成为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2)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3)成就 ②19世纪中期,业诞生了,它的机器化标志着

①的广泛应用使世界开始进入“”。年,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美国的成为发明大王。

②狄塞尔等人发明的广泛应用于交通事业,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和;还推动了工业的产生。

③这个时期,新兴的工业和工业都得到大发展,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3、工业革命影响

①人类由手工时代进入时代;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②在工业革命早期,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企业。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和出现集中趋势,企业人才管理,开始将__________与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资本输出和等方式,以为中心的最终形成。

⑤资本输出加强了投资国与被投资国的联系;欧美列强为满足________的要求,开始对亚非国家进行统治。

附:新题补充

三、导入新课

四、问题创设与探究(重难点解析、三维目标、法制渗透)问题创设1: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问题探究:

(1)相似点:规模越来越大,时代到来。这些大企业往往由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2)不同点: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

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创设2: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

响:

问题探究: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③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或答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六、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C)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2.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D)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 “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B)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4.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C)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B)

A.以重工业为中心B.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C.范围更加广泛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这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答: 核心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答:社会关系变化: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两者的对立。

(3)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答:文明:资本主义。

(4)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答: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

核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也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辛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6%。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产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而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的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将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请回答:

(1)概括上述三段材料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以立法促发展(或圈地运动或公民人身自由得到保障,促进了工业革命);以科技带动进步;加速了城市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或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或加速了贫富分化);导致环境恶化。

(2)借鉴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附:新题补充

七、教学反思(目标达成、教学亮点、存在问题)

第四篇: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精)[小编推荐]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大发明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本课教材的四个子目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包括“蒸汽时代的到来”“进入电气时代”两目;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两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近代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和影响,从微观上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领域、技术表现和具体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等各个环节之间不是孤立的关系,而是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由此培养学生比较、思考、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历史现象和认识事务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应用于实践的 艰难历程,培养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加强对学生进行毅力、科学精神、环境意识、人文主义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的发展自主科学技术和进行科学技术和进行科学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以及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难点: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即它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本课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及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工

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本课的重点,理解、掌握工业时代经济组织是本课的难点。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飞跃。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思考:这一革命从哪一国开始?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革命?需要什么条件?结果怎样? 1.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18C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外市场日益扩大,而国内手工工场技术落后,其生产的产品难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要,于是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思考:假如你是18世纪的英国的一个资本家,你对传统的工场生产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需要哪些必需具备的生产条件和社会条件吗? 2.工业革命的条件:

(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稳定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的保护)

(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57年——1815年间,从印度掠夺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富,印度因而被称为是“英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

(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运动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

(5)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工业也日益专门化。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6)国家政策的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力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这是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前提保障)3.工业革命的成就:(1)机器的发明:

棉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

(2)动力机器的革新:

工业革命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而且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3)工业城市的兴起:

蒸汽机与自然力、畜力、风力、水力不同,受人的控制,能够随意移动,可以使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蒸汽机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投机倒把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①随着工厂雨后春笋春笋般的建立,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销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交通工具已经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势在必行。

②19世纪初期,一些矿区铺设铁道,让马拉着有轮的车厢在铁道上行走,从而增加货运量。1814年,矿工出身的乔治·史蒂芬孙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用蒸汽做动力的火车机车。1830年,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投入使用。

③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而且耗资巨大,它的发展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威力。

④铁路运输不仅大大增加了对煤和各种重型产品(铁轨、机车、车厢等)的需求,而且使货物更快地由工厂运达销售地,从而缩短了货物销售的时间。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⑤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这从这个角度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的巨大影响。

⑥在海上交通方面,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也于1807年问世。汽轮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4.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二、进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表现为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机器生产内部采用高新技术,促进工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

热潮。

1.标志: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最突出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2.突出的特点: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的科研机构取代了发明家孤零零的阁楼或工场,一些重要发明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补充:19世纪30年代,被誉为“有机化学之父”的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吉森大学创办了化学实验室。不久,这里就成了欧洲化学研究中心,聚集了大批化学家。正是这些化学家的长期研究,才使得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化学工业方面独领风骚。3.主要成就:

(1)交通领域: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塞尔在1883年和1897年分别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不久,人们将内燃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事业,创制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2)化学领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他的再传弟子柏琴发明了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德国化学家雷佩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3)钢铁部门:先后出现了多种以发明家名字命名的炼钢法:英国的贝塞麦炼钢法、德国的西门—马丁炼钢法、英国的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

(4)电力方面:电是一种高效的、便于输送的能源。电力出现后,很快就被运用到炼钢、建筑、纺织、制鞋等生产行业,以及电车、地下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门;不久,家庭也成为电力的主要使用者之一。

(5)电讯事业的发展:早在发电机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有线电报。在电气时代,除了对原有的电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通讯技术还取得多项突破,新的通讯手段如电话和无线电报出现了。

(6)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在电力生产上,发电、输电形成配套的生产系统,一大批生产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变压器等相关器材的新兴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电力的应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即组织生产的形式)

人类的手工业的组织生产形式有过三种形式: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现代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有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工厂经营的制度: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但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另外,由于成套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地掌握,于是他们也成为廉价的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用。

注意: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轻工业部门,工厂的规模不比第二次工业革命,资金的投入也没有第二次大,所以,多为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经营上的一个特点是股东与经理人是一个人,不分开的。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大工厂,但出现了垄断组织形式)(1)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同时,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如电力、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需要巨额

资金。于是,大企业时代到来了。

(2)大企业的代表:美国的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八大财团”,日本的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法国的“二百家族”以及德国的通用电气、西门子电气、莱茵—威斯特伐里亚等都是规模空前的大企业,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3)大企业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在经营模式上,这些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更有组织有计划,新的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应用于生产之中。

第二,在大企业时代,企业主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一些大型联合企业往往利用有利条件,控制产品价格,获取真超额利润。它们的出现,危及中小企业的生存,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遭到反对。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令主要反对经济活动中的不平等竞争和贸易,限制大企业的不法行为。但这些大企业往往通过规范自已和行为或形式上解除联合而继续发展起来。

第三,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所谓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贸易或领域。

想一想: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表现?如何分工?

二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上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作用)

列强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基础,采用如下三个方式让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如何形成)

1. 国际贸易的发展

(1)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2)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缩短”了世界距离,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3)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这时期的贸易增长主要发生在欧洲内部。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此后,贸易自由化通过签订贸易条约和关税协定扩散到法国、比利时、德意志、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此外,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

(4)英国是19世纪国际贸易的中心。在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长期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其他国家共同满足它的多种需要;随着欧美其它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它们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注意:

世界各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不同分工,西方国家生产工业品,处于市场的中心地位,东方国家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处于从属地位。

谈一谈: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欧洲与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

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是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换的是工业品;欧洲与海外殖民地间的贸易是欧洲以工业制造品来换取海外殖民地的廉价初级产品。

2.人口和资本大规模流动。

除了商品在国际间流通外,人口和资本在这一时期也大规模流动。在19世纪,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这一些国际移民给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3.资本输出达到空前规模。

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达到空前规模。它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工业国在南美洲的投资,大多数用来修建铁路和其它基础设施。这些投资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不直接为投资国销售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服务。粮食和原材料生产全由当地农民和其它劳动者进行。但工业国在生产领域内的投资,无形中引导了拉美国家的生产方向。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巴西种植咖啡、像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4.武力威逼,甚至直接殖民统治。

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除了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商业活动之外,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它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5.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重点)

(2)至此,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世界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

义为手段,以物质交流、人种迁徙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课后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是()A、殖民掠夺的加强 B、经济发展的要求 C、资本流通的带动 D、市场需求的扩大

2、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为铁路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C、打破了以往动力的限制,使工业化速度大大加快 D、刺激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3、导致大企业时代到来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不包括()A、国际贸易的发展 B、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C、列强的武力威逼 D、通讯技术的改进

课后记:

工业革命的讲述,其过程应该说还是比较的通顺的。但在讲工业革命的影响的时候,并没有给学生一个十分明确的线索。现在大致整理下来,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条理:工业革命之后,手工工场发展到了工厂制度,并要向学生讲述工厂制度的特点。接着是讲述工厂制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首先是中小企业,再是大企业,最后是企业走向了国际化,出现了跨国企业。还有就是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为什么说这个时候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表现在哪里? 1)工业 革命之后,欧美工业国家的商品销售到了世界各地

2)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工业国家到世界各地去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3)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之间的货币和商品可以自由地兑换和自由地流通

4)工业革命之后,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世界从此成为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第五篇:第六章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六章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巨变进行介绍,即:工业革命的兴起──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力的广泛应用;人在工厂──工厂的普及与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成果,掌握工业革命促成了人类生活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本课时一方面抓住工业革命的兴起,以英国纺织业出现的一系列重要发明引入,概述了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以及蒸汽机的各种优点。蒸汽机的发明给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的第一个阶段──蒸汽时代。最后是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另一方面讲述了工业革命期间,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教学目标

(1)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3)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

(2)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阅读学习法:通过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体会工业革命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

(2)情景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工业革命中机器生产带来的变化,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瓦特和蒸汽机的有关资料,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资料。

教师准备:课前录制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制作flash课件;搜集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有关补充材料。

学与教的过程

【情景导入】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引导探究】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合作发现】结合教材中的参考资料,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故事激趣】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搜集一些有关蒸汽机和瓦特的资料,在课上讲述,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分析思考】展示教材中图 6—

2、图 6—

3、图 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活动体验】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分析说理】工业革命的影响,可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资料,概括出工业革命给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合作学习】阅读教材,组织讨论: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感悟升华】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下载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3(精选多篇)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第9课 彩墨世界

    第9课 彩墨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观察......

    第9课 彩墨世界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并能大胆的运用彩墨表现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 3、通过彩墨创作表现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

    第9课 彩墨世界

    第9课彩墨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观察、......

    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学校:贵州大学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 史 系年级:081 姓名:孔 祥 涛学号:080501110109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妇女地位 摘要: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不仅导致......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新安镇一中 李淑娟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