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导学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论文题目:巧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能力
作 者:方 燕 单 位:于都县第六小学
手机号码:邮政编码: ***
342300
巧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能力
于都县第六小学 方燕
内容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学校教育也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培养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任务。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在这个理念指导下设计的导学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字:导学案 具体措施 能力培养
我们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误区:以掌握知识的水平来判断人才的优劣,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给人才培养造成虚假现象;数学课堂教学以固定的“复习”、新课、作业三段模式贯穿始终。这种“开会式的学习”枯燥、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使数学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与书本,造成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阻碍其素质全面发展,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的,与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相悖的。鉴于此,我校大胆地提出了以“先学后教”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改革,课前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学案,课堂中学生依托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当堂检测,拓展延伸。力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点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人也很荣幸地成为课改这支队伍的一员,让我在这项工作中的实施下迫使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能用心地进行摸索、实施、改进。经过一年的摸索,取得了一点小小的心得:导学案是经过同年级老师集体研课、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等过程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先学后教”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一、设计“导学案”,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每堂新授课应该要精心地设计导学案,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
导学案编写: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该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享受顿悟的感觉;由于学生存在的认知水平差异,教学内容的差异和学科特点的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让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编写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此,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的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从 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钻研的积极性。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适度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导学案设计好之后打印好提前一天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一定要让每个孩子认真自主地完成好导学案!课前老师要随机地抽取一些孩子的导学案进行批阅。
二、活用“导学案”,高效进行课堂教学
“导学案”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真正有利于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1、上课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下的教学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1)、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交流自己自学成果);(2)、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3)、及时练习(老师及时出一些相关练习进行练习);(4)、拓展延伸;(5)、课堂小结。
2、在我们的课堂上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参于度不高直接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怎么才能让学生主动对于到课堂上,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思考呢?怎样让这部分人真正地融入到小组合作当中呢?如果大家要问我是如何解决这些困惑的话,我觉得“连哄带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在课堂上多多关注他们,常常鼓励他们,及时发现这些孩子们的闪光点,安排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帮他们补习,以此来缩短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当他在学习上获得了一点点进步时,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的,只要你认真去关注他们,每个孩子都会在意自己的学习。比如我班的华利红同学,她在我班是最差的,每次都考倒一,说实在的我对她不抱任何希望。没想到在我班一次在举行“说出你的心里话”这个活动中,看了她写的心里话让我感触最深了,她是这样写的:上课不认真老师打我骂我都没有关系,考试不及格也是自己太不听话,以后再管严一点也没关系,老师你教了我那么多,我都还不会真是个大笨蛋,您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上课我只是不敢举手,或者是不知道才不举手的,我真的很想在课堂上表现好点。老师我根本找不出你的坏,只找得出你的好!你只是想让我们的学习好一点才会那么严格的,你根本不会坏。只不过我笨了一点,其实我很善良,我不是你想的那样,老师我喜欢上数学课,老师辛苦你了,谢谢你!当时我看完后真觉得无地自容呀,和这个班的孩子相处也快一年半了,说实在的我几乎把华利红同学当作不存在,对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也只有嘲笑和无奈!没想到她也有学习的欲望,没想到我这样对她,她竟然会喜欢上数学课,更没想到的是她也会感谢我!如果她了解我以前的想法我想她该有多伤心呀!刚开始看学生们写的心里话的时候,我非常忐忑,特别是看对于像华利红同学这一类学生!所以在上课时,我重点说了华利红同学,关心她,鼓励她,没想到在面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她竟然也会艰难地举起她的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会主动参于进去,虽然有时会说错,她还是敢说。这正是我们老师给了她信心,老师的关注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动力!是呀,我如此小小的一个举动,竟然会给她带来如此大的改变。让我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中真正地达到让每个同学都参于进去,只有我们多关注这部分人,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将是每个人的课堂!
(2)精心分组。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以来,“小组”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分子,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怎样,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小组合作的不理想,如果只是一种形式,肯定达不到自主学习这个层面,更别提学生学习的能力的提高了。在认真思考后,所以对每个小组人员的分配也要很讲究的,小组长的人选也要慎重考虑。学习好的、学习差的、表达能力较强的,我们一定要差不多分配在每个小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等因素认真分好每个小组组。让每个小组的水平差不多相扯平,让他们在竞争时有火花,也让他们在一帮一地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
三、依托“导学案”,大力培养学生能力
“导学案”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导学案是以复习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试着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等环节组成。在这些环节中留给学生的是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必然要想办法去解决,或看书、或实验、或调查等,学生在想办法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经历了自主探究活动。不仅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孩子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必然想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索。久而久之,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
(3)说数学的能力。整堂课下来,从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全班交流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成果——提出疑问和不足,这些环节都给孩子们提供了说数学的平台,让学生不但学会了数学知识,还让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4)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中,不再是被动的去执行任务,而是要去主动的思考、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思考、努力的思考,在学生主动思考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中,思考的积极性会逐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也会相对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解决问题能力。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在这种开放、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新的知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总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逐渐退出我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能讲出来的东西我们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觉得有些困难的知识点老师尽量去引导他去讲,不要怕学生说不到,说不好。说的精彩之处一点要加以表扬,如为个人加分、为小组加分、为大组加分,只要能激励他们主动思考的方法,都可以多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思维活动的主体。
在这次课改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改变——教师的角色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慢慢向主动学习转变。尽管我们这条路会走得很坎坷,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但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第二篇:如何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张天亮 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学案导学教学法也就应运而生,它使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参与度以及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学案导学的定义和特点 1.什么是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让学生在课堂外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步学会学习,以达到学会终身学习的目的。2.学案导学的主要特点 第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第二,变教师的“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三,增加了教学活动的实践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学案导学与学案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使用学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一份好的学案应该围绕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来设计,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学”。1.以“导”为指南针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课堂上,教师要随时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适时予以帮助和点拨,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去完成知识的建构。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将导学、导思、导练贯穿于学案的每一环节,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作用。2.以“学”为出发点 “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而是让学生学习的地方,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特级教师于漪曾这样说过。学案就是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以“学”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学案的框架和内容,使学生能在学案的指导下做到举一反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案导学的过程 1.教师提出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能够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2.学生自学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最后,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人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四、利用学案导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学案”要利用那些根据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序、可控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把准学生的脉搏,从而发挥教师的学法指导、思想引导、疑难解答等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不能将“学案”设计成“教案” 学案导学不等于放弃“教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路标,“学案”应当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课堂流程设计,体现对学生学习“导学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测和对策,重心在给学生解疑,在对知识内容的归纳和深化。3.抓好落实,有布置有检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对学生的疑点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思路、变换角度,给学生解疑,并且做好在下一节作检查的计划,保证落实到位。4.要防止学案内容习题化 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要与课本紧密相连,一定要反映出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以及知识的背景与发生过程。但不能把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5.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 有些人认为“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学案的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也就是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
第三篇:“学案导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上海市莘光学校 陈 晨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效果。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笔者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一)、“学案导学”法的基本概念
“学案导学”是指教学过程以师生共同编写和使用“学案”为载体,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教案”与“学案”的不同内涵
“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它的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学案”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结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三)、“学案导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导学诱思”原则。学案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来体现“导”,这就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有深化和拓展,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2、梯度性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这就要求在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障碍,铺设跳板,作必要的提示,这样才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思路,排除思维障碍。
3、量力性原则。学案应根据学生的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的复杂问题,都易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方法性原则。强化学法指导,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系统性原则。即设计的学案要尽可能地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深化——运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既要有知识的剖析、深化和拓展,又要有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四)、“学案导学”的基本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学习目标: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验证的材料等,编写时,基础知识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
3、学法指津: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规律性的东西。
4、训练与评价: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可作为课下作业。
5、知识拓展: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的课外读物材料。包括科学史、科学成果介绍等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为培养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的。
三、“学案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笔者在课堂教学开展了一些“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尝试,大致分为:以案自学、示案导学;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点拨精讲、总结归纳;实践反馈、方法提炼,几个步骤。下面笔者以“探究针孔相机的成像特点及其成像原理”一课为例,展开阐述。
1、以案自学、示案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并课前制作针孔相机,从而了解针孔相机的结构组成。运用“重温儿时的手影游戏”激情引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手影的原因,从而回顾复习“光是沿直线进行传播”这一知识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顺利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同时,通过课前预习“阅读材料”,来了解古人的研究成果,体会中华文明对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通过一系列活动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设有“活动目标”、“实验指导”及“活动过程”。“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活动之前都明白完成这项活动的目的;而“实验指导”能够很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主动探究的过程;“活动过程”能够提供充分时间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还学生探究的空间。
设计活动“体验古人观察到的现象”,初步体验利用针孔相机观察发光二极管在屏幕上的成像情形。这个活动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准确观察并描述的现象,属于比较容易的阶段。而后又设计“共同揭开针孔成像的奥秘”活动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在学案提供“可供借鉴的探究主题”,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进一步问“你还有哪些想探究的主题?”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智慧的思考,构成了“形成性资源”。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孔的形状发生改变,屏幕上的像的形状发生改变吗?”、“当把发光体远离针孔,屏幕上的像如何改变?”、“当针孔变大,屏幕上的像如何改变?”、“把两个相机套在一起,屏幕上的像会正立吗?”„„有很多的想法,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料与预设的,学习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那么多的活跃的思维,源于学生能够依据“学案”进行了自主学习,形成了自己的知识。
3、点拨精讲、总结归纳
针孔相机成像的原理是教学中的难点,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点拨。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如:“发光体的光线经过小孔后,如何在屏幕上成像?”,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孔扩大后,屏幕上的成像情况发生改变”的原因,是难点中的难点,采取的是教师引导、指导点拨,使学生能够根据前面已学知识来理解这个难点。
4、实践反馈、方法提炼
在学案的设计中,安排了“训练与评价”的环节,目的是能够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效果。
在学案设计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小活动,“将发光二极管顺时针旋转,屏幕上的像如何旋转?”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与猜测,经过实验发现并得到学习科学的启示。
四、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学案的设计,除了要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还应该尽可能的挖掘各课节或各章节之间的隐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实施学案导学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1)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写在学案上的,属显性目标,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完成。
(2)情感目标是隐性目标,不能写在学案上,要靠教师适时调控。
2、教师要在“导”字下功夫:
(1)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读:开始教师要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
(3)导议:问题是思考的起点,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展开讨论;(4)导练:重点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总之,“学案导学”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是为体现学为主体设计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下的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验》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传统的教案教学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不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普遍存在学生厌学、学习主动性差、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2、素质教育提出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最终是学生学的质量的高低,而学生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教的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入手。这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其重点又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必须做好三个转变,即:由主要考虑“教什么?”转到更多地考虑“练什么?”;由注重“读懂”转到同时注重“会读”;由“关注教师的成功感”转到 “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3、当今教学改革存在着误区
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拿不出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
4、我校处于农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低,成绩差,尤其是学习的主动意识差,这迫使我们不断地思考,怎样通过我们的数学教学,尤其是使用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打破传统的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在于探索数学学科学案的结构、内容、学案编写的方法、原则,形成可供操作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课题研究活动过程:
1、成立课题实验研究组织机构,实验研究人员有姜主任、全体数学老师和微机教师唐晓丽老师,共12人组成,课题组在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的初始阶段,就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并把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内,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为保证课题研究的专业引领水准,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集体研讨,实践提高”等办法,召开研讨会,组织学习,请教研中心领导指导培训等。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师资保证。
2、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开展主动意识缺乏情况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学案。采用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通过学案对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数学习惯的培养与指导,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采用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学案导学课堂交
流模式、总结、提炼成果,编写精品学案,撰写论文。
3、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2008年10月,我们课题组组织进行对学生在主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我们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校初一至初四18个教学班中抽取6个教学班。其中初一一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一个班,初四两个班,对随机抽取的班级全部学生都进行问卷调查,抽测学生260名,其中男生126名,女生134名,为课题组开展针对性的问题研究,提供科学有效信息,我们从设计问卷调查开始实施研究。同时,我们对学生问卷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总、归类、分析,初步调查当前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归类,形成书面材料制订了阶段性计划表。大致研究过程为:进行调查问卷→问卷汇总分析→针对问题进行策略研究→课堂实验应用→阶段实验总结反思→展示优秀成果→总结结题。
为确保本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们采取了定时,定点,定内容的措施,即:我们每两个周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例会,及时通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交流研究中的经验与困惑,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同时布置下阶段的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在每阶段研究完成后,都能及时地进行反思与总结,撰写心得或教育随笔,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使课题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是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行针对性的策略研究:
(二)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行课堂实验
通过前面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课堂主动学习、课后主动复习三个方面存在着问题,课题组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细化阶段性计划表,认真进行对策研究后,分别进行课堂实验,探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过程为:
1、运用数学学案导学,培养学生主动预习方面,活动开展时间2008年11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前自己主动预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无主动预习意识,认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缺乏毅力,不能坚持,需要督促;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班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同时合理设计不同教学内容下的学案,低起点,分层次,适合不同学生预习的需要,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主动预习数学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要求课堂上进行适时的评价激励其不断形成主动预习数学的习惯。
2、运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课堂主动学习习惯方面,活动开展时间2008年12月
学生在课堂自己主动学习中存在着三差:即:课堂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意识差,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差,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根据学案导学在培养学生主体地位方面的优势,在学案导学的问题设计中,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增强探索的欲望。
(2)、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素材开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课堂中,通过学案导学,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4)、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架起师生之间的亲密桥梁,接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合作在宽松的环境下产生。
(5)、在学案设计时,不同环节都从学生主动参与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如:范例尝试中尽可能让所选例题,新颖而又从学生书中看到影子,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如,在题组训练的环节中,根据学生水平不同,设计出不同难度的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6)、对于学案中能回思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回思,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合作提供机会。
(7)、在作业设计中,能够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分层设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活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能力,有兴趣学。
3、课后主动复习方面,活动开展时间2009年3月至4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后自己主动复习方面存在的问题:(1)能主动认真复习的人很少,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复习的习惯。(2)不少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不知道如何复习,缺少必要的指导。针对学生在课后主动复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1)、在学案设计编写时,要创造条件,如,复习课中,网络的构建,网络的巩固中习题的设计,都应能够让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慢慢引导学生去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
(2)、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如,要强化学生先复习再做练习的习惯才能收到作业的巩固知识的效果,再如:王芳老师总结的六抓复习方法:即抓概念,抓记忆,抓系统,抓错题,抓做题,抓整理。
(3)、教师在运用学案导学时,注重经常让学生进行回思总结,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
(4)、复习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足够的自已主动复习的时间,对学生主动复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帮助。
总之,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的去学是我们运用学案教学中始终的追求,课题组在“运用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学生问卷、问题归类、梳理引导、教学渗透等教育形式,解决了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得到明显增强。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实践成果:
1、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题研究中,不少学生家长都向教师反应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有位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中写到: 尊敬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对孩子的教育,最近我的孩子比以前明显的好学了,放学后能自己主动的复习,做作业,还能经常做一些练习题,学习数学的兴趣大了,信心足了,孩子的转变与您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此,我再次谢谢你对孩子的教育与指导!
2、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推进了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素养,促进了教师由经验型到专家型的转变,好几名课题组教师在学校的其它课题研究成为骨干,例如:于洪青老师主持开展的威海十一五的一个课题也正在开展中,有姜吉堂主任主持的威海市十一五课题“当前中学生主要问题的调查”有多名课题组成员参与,现在这个课题已经成功结题。
3、初步形成了学案导学应用于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教师宋清华老师执讲的《解直角三角形》学案导学复习课,得到了市教研中心数学教研员李孟堂主任和地理教研员邵丽敏主任的好评
(二)理论成果:
1、撰写了“初中数学学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2、编写了优秀学案集,刘春玲教师和柳影老师编写的学案获是乳山市优秀学案
3、学生写出了“运用数学学案后对我自主学习的帮助”反思集
4、课题组编写了针对性策略研究论文集
5、编写了课题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后的反思集。
6、课题组教师有三篇研究论文在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第五篇:浅谈如何运用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谈谈如何充分利用“数学导学案”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自主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导学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促进自主学习,引领学生探究规律、提高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会总结反思。本文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运用;以及对导学案使用的相关要求三方面加以论述,仅供同僚们参考。
【关键词】:导学案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今年学校要求我们使用导学案,我很认真地参入了编写导学案的工作,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在钻研教材、考纲和翻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配备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形成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这种模式体现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精心设计好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数学课提倡最好能数形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字数相对而言不要太多,要富有趣味性。
1、紧扣教材,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是很有关联性的,这样的课时安排,就要利用导学案,使前后知识节点环环相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使学生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制定的导学案,把本堂课的所学知识点概括起来,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我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章时,课本上设置了5个知识点,从认识不等式;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节一节难度在增加,我利用导学案把第1、2节合并在一起,第3节单独做一个知识点,第4、5节关联在一起,重新组成了几个并列的任务,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来完成,这样知识条理化了,学生对这几个知识点都能清晰于心了,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增强,不是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要富有趣味性,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急于看书寻找答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本人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一课,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三关,第一关区别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第二关是相似图形和全等图形的区别;第三关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三关的难度依次递增,导学案提示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自学,闯关则应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有趣味性的任务,每一关都设置闯关通过的密码,找寻密码的过程就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特别喜欢,找到密码就能打开一个惊喜,获得word制作的漂亮的奖状,学生享受到了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导学案的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合理运用好导学案,注重导学案与教材的合理搭配
一般情况下,“导学案”分导案和学案两部分,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打无准备之战,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来做课前准备,这样就要将“导学案”中的“学案”提前下发,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并完成预习作业。因此,上课时的第二步就是检查预习作业。检查预习的过程不能纯粹对答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题,谈谈其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
自学能力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数学导学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将新授知识导入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新课,组长负责收集同学们的疑难点,记录下来。如果是较简单的疑难,小组内也可自行解决。大家都无法解决的疑难,由老师点拨、精讲。
这两步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最重要的保证,教师要创造性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疑难点,再想办法解决疑难点,并进行总结归纳,从中理解掌握新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三、对导学案使用上的几点思考
导学案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练习题必须要精选,要富有启发性,能基本上独立完成。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 间内在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3、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优秀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有挑战性,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点的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导学案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是机械的照搬,要对教材做科学合理的处理,即进行适当的删除、调整、整合和补充,要适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总之,数学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使用,用好了会效果显著,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个固定万能的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有效地使用。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