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
课题
1、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
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
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
教学准备
了解本地区最近发生的火灾及发生的原因、损失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阅读书第74页,并提问他们看了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是否看见或听说过着火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2、阅读有关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问: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可适当引导,如什么时间发生的火灾最多、损失怎样、说明了什么等。
关于火灾,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有很多,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是火灾发生的原因。
3、全班讨论。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书第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
4、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就报告中提到的原因提问学生,如电熨斗、电视机,吸烟等,因为学生很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引起火灾的原因。教师通过详细说明,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些危险。尤其是报告中提到但没有详细解释的原因,可以利用自己根据调查制作的统计图,做进一步说明。
5、小结。
课题
2、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
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于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三幅图片,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
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
一旦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学生自由发言)
怎样报警:阅读教科书。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拨打119电话是免费的,但平时不能随便拨打。
有哪些自我保护和逃生的方法?(不能走电梯、不能跳楼、要走安全通道等。)
4、小组活动。
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强调下节课要绘制消防设施分布图,因此调查时应当仔细观察,最好画下草图。
5、教师小结。
课题
3、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萌发对消防队员的敬意。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到消防队进行参观,请消防队员做报告。
教学过程
1、导入。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朋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它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2、讨论与讲解。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警119报警电话后,要迅速通知离火灾最近的消防队下达灭火命令,需要迅速通知公安、医疗、环保、救护中心、煤气站、自来水公司等。
消防队要在60秒钟内将消防车开出消防队,拉响警铃,尽可能快地赶到火灾现场,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尽可能快地找到消防栓进行灭火。
救护中心尽可能派出救护车,进行必要的现场救护,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
煤气公司应关闭通往火灾区域的煤气管道,供消防队灭火使用。
发电厂要切断火灾区域附近的高压线路,以免引起电路瘫痪。
总之,只有各个部门协作配合,才能及时灭火,并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全班讨论:你对消防队员工作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阅读书第82-83页,引导他们感受消防队员在救火时所表现出的奋不顾身的精神。
4、小结。
第二篇:《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3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
—当火灾发生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主题《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中的第三课题《当火灾发生时》的的教学内容(见书第79—81页)。
教材首先介绍当遇到火灾时,要及时报火警,当在特殊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报火警,又被困在房屋里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小学生掌握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教材介绍了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范例。火场逃生的方法还有很多,教材最后设计的问题留给师生拓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予以补充。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在平时生活中通过家庭教育、媒体宣传,对“火”已有接触,初步了解防火、自救自护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之前的课程学习,从中体验到,生命的宝贵,火灾的无情。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个人的系统分析能力不足,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因此,这节课将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通过交流、演练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正确掌握的技能。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本领,学会报警。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
(1)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能够倾听他人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制教育。
教学重点
模拟实践,灵活应对火情,提高逃生自救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护自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视频,激趣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我请大家玩个猜字谜语:人前人后露一点。生:是“火”字。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与火有关的视频。【课件(视频):火灾】生观看视频。
师:听清楚最后一句话了吗?请同学们读一下。
生齐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应该成为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能力。师:因此,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面对火灾的一些基本常识。[板书课题:当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
二、关注生活,安全你我
1、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出示相关资料和视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报火警的方法,适时渗透相关法制教育。
师:我先介绍一位朋友给你们认识。【课件:丽丽放学路上,发现火灾】
师:丽丽也是四年级学生,她看见了什么?生:电影院着火了。师:电影院的具体位置?生:光明路12号。师:火势怎么样?生:火势比较大。
师:如果你是丽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会怎么做?生:报火警。师:你们只是四年级学生,必须要报警吗? 生争议:“必须报警”;“可以不报”。师:希望你们从下面这段文字中能找到答案。【课件:消防法第四十四条】生齐读。
师:可以肯定的告诉我,丽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必须要报警吗? 生:必须要报警。[板书:报警]
师:这时,有位阿姨也发现了火灾,她正在报警,我们去看看她是如何报119火警的。【课件(视频):阿姨报火警】生观看视频。师:那么多同学举手想要说什么呢?
生:阿姨报警不正确,火警叔叔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救火。师:你们觉得正确报火警应该说清楚什么内容呢? 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得对不对,我想请小熊消防员来判断一下。【课件(视频):小熊消防员——正确报火警】生观看视频。师:现在知道如何正确报119火警了吗?请读一下。【课件:报火警内容】生齐读。师:谁愿意为丽丽报这次火警? 师生演练报火警。
师:在同学们及时的报警下,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课件:火灾扑救现场】
师:在火灾扑救现场除了消防工作人员之外,你还看见了哪些人? 生各抒己见:医生、警察、群众„„
师:这些人没经过专门的消防训练,可以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吗? 生争议:“可以参加”;“不可以参加”。
师:还是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告诉你们答案吧。【课件:消防法第五条】生齐读。
师:请大声的告诉我,这些人可以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吗?生:可以。师:这时,丽丽也想加入火灾扑救行列,你觉得呢? 生异口同声:她不可以。
师:为什么?生:成年人可以参加火灾扑救工作,丽丽是未成年人。师:说得好。我让《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肯定你们的想法。【课件:未成年人保护法】生齐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掌握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师适时引导点评,播放相应的短片,归纳深化。
师:电影院的大火在消防员、各单位人员及群众齐心协力的扑救下熄灭了。还得谢谢同学们的及时报警,让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点。消防员真伟大!同学们想不想扮演消防员?
生跃跃欲试。【课件:电梯楼失火】
情境:丽丽、小明和小刚居住在同一栋电梯楼里,丽丽家住5楼,小明家住7楼,小刚家住10楼。一天,7楼失火了„„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生:7楼失火了,大火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师:你们愿意帮助丽丽、小明和小刚吗? 生大声疾呼,“愿意。”
师:丽丽最胆小,我们先去帮助她吧。【课件:警报响起——丽丽躲床底】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火警警报声。
师:急促、刺耳的火警警报声有什么作用?生:叫人们赶快逃生。师:如果此时学校响起火警警报声,我们该怎么做? 生:迅速离开教室,跑到操场上去。
师:我们正在上课呢,等课结束了再离开,可以吗?
生言无不尽,“不可以,如果火大的话,我们都被烧死了。”;“我们会被困在教室里面。”;“不管在任何地方,听到火警声都要立即逃生。”;“任何事都没有逃生重要。”
师:说得真好,可丽丽在干嘛?生:她想躲进床底下。师:可以吗?
生肯定“不可以”。各抒己见:“床是木做的,会燃烧的。”;“火灾来了应该赶紧逃生,不然会被困在屋里。”
师:那我们赶紧催促丽丽应该怎么做?(出示文本框)生齐读:火灾发生时,切记乱躲藏;警报声声催,赶紧把命逃。[板书:逃生]
师:丽丽在同学们的催促下,立即逃出家门。【课件:过道上一片混乱】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生:过道上,四处一片混乱,人们东逃西窜。师:这时的人们心理怎么样?生:惊慌失措。
师: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逃生更迅速,更安全? 生各抒己见:“有秩序的逃生。”;“不东奔西跑。”;“朝着楼下跑。”„„ 师: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一起来听听消防警官是怎么说的。【课件(视频):镇静辨向,迅速撤离】生观看视频。师:明白了吗?赶紧告诉人们正确的逃生方法。【课件:正确方法】
生齐读:切记慌乱奔跑,辩方向楼下跑;顺人流不逆插,勿推挤谨跌倒。[板书:冷静]
师:听了同学们的正确逃生方法,丽丽向电梯口跑去。【课件:丽丽想乘电梯下楼】
师:丽丽在想什么呢?生:她在想,乘坐电梯下楼比较快。师:咦,那么多同学举手想发表什么看法呢?难道她的想法不对吗?
生:不对。火灾的时候不可以乘坐电梯,当大火烧断电线时,电梯就不会动了,人会被困在里面。
师:说得真好!她不乘坐电梯,那怎么下楼呢?生:走楼梯。师:还是让消防警官来帮我确认一下。
【课件(视频):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生观看视频。师:看来,各位小消防员都没说错,那就告诉丽丽。【课件:正确方法】
生齐读:电梯不可入,谨防被困住;安全通道逃,借物楼下滑。师:“借物”?可以借助哪些“物”呢?
生各抒己见:“绳子。”;“窗帘和床单撕成条结成的绳。”;“下水管。”„„ 师:我们班的小小消防员真不错。丽丽在同学们的指导下逃出大楼。【课件:丽丽想返家取物】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丽丽不可以返回火场拿电脑。人的生命比电脑更宝贵。
师:说得好。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连消防警官都赞同大家的想法。
【课件(视频):不贪财物,不入险地】生观看视频。师:请急速劝住丽丽。【课件:正确方法】
生齐读:身处险境时,逃生最重要;财是身外物,火场不可入。师:同学们指导丽丽成功逃出火场。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师:大火仍在蔓延,小刚和小明还身处火场,情况紧急,我们重返火场,去看看住在10楼的小刚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浓烟滚滚,如何逃生】 师:浓烟滚滚时,小刚的逃生方法对吗?
生:不对。浓烟是向上浮的,有毒,小刚立身跑会被毒烟呛死。师:那他该如何逃生呢?
生:“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应该在地上爬行。”„„ 师:如果没有毛巾和水,怎么办?生:衣服、裤子等。
师:对。如果没有毛巾、没有水,可以用自己的小便打湿衣服,捂住嘴鼻逃生。(同学们都捂住嘴巴笑了。)别笑,这时候,小便可以救你的命。下面,我让消防警官来评价一下同学们的方法。
【课件(视频):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生观看视频。师:快!赶快指导小刚。【课件:正确方法】
生齐读:烟大先防护,湿身盖湿物;湿巾捂鼻口,低身匍匐走。师:小刚做好防护,立即冲下楼。可是,大火已经烧到第八楼„„ 【课件:楼道切断,如何逃生】 生异口同声:逃生楼道被切断了。师:这种情况,小刚该往哪些地方逃生呢? 生各抒己见,“楼顶。”;“阳台。”;“家里。”„„
师:小刚究竟该不该往同学们说的这些地方逃生,消防警官告诉你。【课件(视频):道路切断,空旷求救】生观看视频。师:现在确定了吗?那就告诉小刚吧。【课件:正确方法】
生读:楼道切断莫慌张,楼顶空旷地方跑;挥舞衣物大声叫,消防人员早知道。师:于是,小刚立即转身,可是„„ 【课件:火已及身,如何自救】 [板书:自救]
生:“小刚的衣服被火点着了。”;“他在跑。”„„ 师:这种情况怎样做才正确呢?
生各抒己见,“小刚不能跑,火越跑越大了。”;“他应该脱掉衣服。”;“在地上打滚。”;“他不是背得有湿物嘛,用湿物扑灭。”„„
师:哇!你们说的简直就和消防警官说的一样。【课件(视频):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生观看视频。师:迫在眉梢了,大声的对小刚说。【课件:正确方法】
生读: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脱掉衣服,打滚灭掉。
师:小刚在同学们的正确指导下,也成功逃出火场。谢谢你们。还有7楼的小明被困火场,那可以是大火起源地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现在的处境如何?
【课件:被困室内,如何自救】 师:快告诉我,小明的处境怎么样?
生七嘴八舌,“小明做好防护。”;“大火已经烧到小明门外。”;“小明开门想逃出去,却被大火困在室内。”„„
师:小明被困室内,逃不出去,怎么办呢?
生各抒己见,“小明应该关好门。”“跑到阳台上去呼救。”“在地上泼水。”„„ 师:究竟同学们指导的自救方法对不对,消防警官来评判。【课件(视频):被困室内,固守待援】生观看视频。师:你对了吗?赶快指导小明自救吧。【课件:正确方法】
生读:被困室内门已发烫,切忌开门防火窜入;浸湿被褥堵塞门缝,泼水降温求救待援。师:谢谢各位小小消防员,在你们齐心协力的正确指导下,丽丽、小明和小刚都顺利逃出电梯楼。
三、拓展延伸,情景模拟
1、郊外火灾逃生方法。
师:如果火灾发生在郊外,又该如何逃生?
生畅所欲言,“应该往有水的地方跑。”;“往不长草的地方跑。”;“往石头多的地方跑。”„„
师:到底谁的方法正确,下面这段视频会给你答案。【课件:郊外火灾逃生方法】生观看视频。师:有答案了吗?请读一读。【课件:正确方法】 生读:郊外火灾低处跑,判断风向逆风跑,荒凉有水地方跑,字字句句心记牢。
2、回顾总结,巩固深化。
师: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呢?我们来自测一下? 【课件:知识测试】
师:很不错哦,都掌握很好。我们一起来把知识串连一下。当你发现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当你身处火场时„„(冷静地选择正确的方法逃生自救。)
3、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课件: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师:我们不惧怕火灾,我们只怕因为自己的某些不良习惯引发火灾,因此,每个人都要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些习惯中,有些是要求同学们自己做到的,有些是需要同学们告诫家长做到的,因此,我想聘请各位同学为消防宣传员,向家人宣传,向家人讲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接受老师的聘请吗?
生甘心乐意:“愿意。”
4、情景模拟,安全撤离。
师:如果此时,教室里某个角落起火了,火警警报声响,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畅所欲言,“用红领巾或衣服捂住嘴鼻,蹲着逃出教室。”;“不推挤有秩序。”;“不要慌,要保持镇静。”„„
【课件:火警警报声响起】
演练开始。生扯下红领巾或脱下衣服,捂住嘴鼻,有秩序的蹲着离开教室。结束教学。
第三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四年下学期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课题
1、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准备:
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复习: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和这些食物的来源。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
二、探究活动
1、阅读课文,了解图义。萝卜的种植过程:播种、间苗、除草、培土、灌溉、收割。
2、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换回自己生活的需要品。能把收成换成收入,因此农民心情愉快。)
3、阅读“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帐目”。
4、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用于日常生活,剩余的钱存到信用社)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谈谈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三、总结
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作业设计:
在自家阳台的花盆里种植少量的蔬菜,体验种植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愉悦。板书设计: 课题
1、萝卜的故事
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教学准备: 日历、中国政区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
二、探究活动
1、阅读课文中虎子的话,观察课文中的七幅图。
2、讨论:结合你在生活中的体会,谈谈四季里温度和天气有什么特点。一年之中,农业生产为什么分为这四个阶段?(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适合农作物从种植到生长、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才有
了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
3、讲解:
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冬小麦、玉米、黄瓜的种植、生长和收获的节气是固定的。二十四节气和我们平常使用的公历是有固定联系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
三、总结
指导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作业设计:
结合日历,熟悉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话: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
二、探究活动
1、阅读课文第9页。
2、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有的农作物喜欢温暖;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
3、阅读中国政区图,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
探究学习: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最重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条件,其中光照、温度、水、土壤等条件是最重要的。由于土壤、气候条件的不同,农作物有着不同的地域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
4、观察书本第10页,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从哪里来?(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三、总结
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板书设计: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
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课题
3、妞妞的困惑 教学目标:
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准备:
了解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没有残留农药,这些残留农药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我们该怎么办。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中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
二、探究活动
1、阅读课文11页的图和内容。
2、思考:我们只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我们怎么办?(我们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观察课前收集的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
3、提问:你在超市、商店见过这类的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
类农产品?
4讨论:对于斗博士提出的问题,也是妞妞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三、总结
小结归纳: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化肥固然有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会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越来越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长远来讲反而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会在农产品中造成农药成分的残留,人们吃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农业生产既要保持增产,又要防治病虫害,最好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吃上放心的食物了。作业设计:
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等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板书设计: 课题
3、妞妞的困惑
如果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有什么办法能够既保证增产又消灭病虫害呢?
农业生产既要保持增产,又要防治病虫害,最好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课题
4、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教学目标:
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情况,以及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增强国际理解。
形成对我国农业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发展态度,确信我国农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情况,大量农机具进入农业生产以后,省时、省力,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除此以外,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二、探究活动
1、阅读与介绍
a、读课文第16页袁隆平院士的照片和文字。
讨论:你们知道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和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吗? 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成果增产了那么多粮食,顶得上增加了多少田地、多少劳动力呀,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阅读课文玻璃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的照片及文字。讨论:在严寒的冬天,你们吃过哪些新鲜可口的夏令蔬菜?你们知道这些蔬菜是在哪里种植出来的?你们知道无土栽培技术吗?以生菜的无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产。
c、阅读课文有关网箱养殖、规模化禽蛋养殖、现代化饲养牲畜的照片及文字。
讨论:你知道这些生产方式吗?说一说这些生产技术有什么好处? 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三、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优质农产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话: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迈进了现代农业的门槛,科学技术又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我国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探究活动。
1、阅读与讨论: 阅读书本8页。理解:
(1)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只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免除了饥饿。
(2)我国有4.7亿人口从事着农业劳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农产品的交流。
讨论:中国农产品满足了我国的需要,为什么还要出口到世界各地?(把我国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往需要这些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也从国外买进需要的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2、小组探究:
阅读书本19页的提示,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及数量,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及数量统计图。
查找我国出口哪些农产品和出口到什么国家和地区?我国进口什么农产品,是从世界哪些地方进口的。
3、发表与交流:
我国的稻米、生猪、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远销到日本、非洲、欧洲、大洋州、北美洲;同时我国还从北美洲购进小麦、柑橘等农产品,从南美洲购进小麦、可可、香蕉、咖啡等农产品,从大洋洲购进羊毛,从非洲进口咖啡,从欧洲进口牛皮、奶制品等农产品。
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伴随着人类悠久的历史,农业生产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着,是劳动者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创造不断地发展着农业,是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布置作业:
在家长的带领下,从商店、超市等地方了解有哪些进口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是从那个国家进口的。板书设计:
课题
3、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着,是劳动者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创造不断地发展着农业,是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主题
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题
1、农业孕育着文明 教学目标:
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与讨论。
阅读书本20——21图片。
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高度发展的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全班探究。
阅读书本20页,思考: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种植农作
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把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由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你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你见过用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用什么制成的?你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
三、总结
千百年来,丝绸不仅美化着我国人们的生活,而且走向世界,为我国带来了崇高的声誉。茶是地道的中国饮料。喝茶的习惯也很多,像中国茶道、喝工夫茶等。
课题
2、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
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了解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的发展,我国的丝绸文化、茶文化早已名扬世界。其实我国的农业文明成就还有很多。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节日,形成了多彩的节日文化。
二、探究活动 阅读与探究。阅读书本22页。
思考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这里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民俗?你能说出这些民俗的含义吗? 阅读与讨论。
阅读书本22——23页的图片。
了解藏历新年及彝族、白族等西南少数民族欢庆火把节的风俗。讨论:你还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有什么节日与农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
系?
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和农业有关。讨论: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各地饮食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原因是什么?(各地的农产品不同,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出产的农产品不一样,造成了各地的饮食习惯上口味的差异。)
三、总结
农业文明的特点,节日、饮食、居住等,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单元
五、穿越时空的生活
主题
1、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导入。
阅读28页课文。
提问:什么是通信?通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人们共同生活、劳动,需要通信交流,但有时距离很远,需要通过专门的方式和工具才能交流。)阅读、讨论探究。
1、看图,提问:大家是否去过电信博物馆。
(电信博物馆介绍了很多通信技术,从古至今最先进的电子。)
2、今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了解通信家族。同学们将模拟电信博物馆的讲解员,从教科书中选择一种通信技术,向大家介绍。
3、明确要求:
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联系实际进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4、小组合作准备。总结。
教师巡视小结:如果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通信技术可以回家问家长。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导入。
阅读书本30页小文的日记。
谈话:今天,我们将在教室里参观电信博物馆,相信同学们会像小文一样大有收获。阅读讨论探究。
讲解活动。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一种通信方式。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阅读33页课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乐乐的问题。
小结:我们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要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总结。
课题
2、信的旅行
教学目标:
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学会正确地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
了解通信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导入
谈话: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有哪些?(一封信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和阿姨分拣信等过程)
1、提问:信件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和阿姨分拣信的过程,那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
2、提出要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信封的书写方法。
3、出示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4、提问: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是什么?
5、默读课文34页,了解寄信的要求,书写信封的格式。
6、练习:填写34页空白的信封。
7、汇报了解到的有关在通信中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注意。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课题
3、绿衣使者 教学目标:
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了解通信是人们互相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到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工作者的劳动。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阅读、讨论探究。
1、阅读书本38页的照片及文字。
2、思考:邮递员当地的地理环境怎样?邮递员一般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除了书本上介绍的,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回答。
4、个人制作。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收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你给他们也写一封信,向他们表达你的思念之情。
5、全班交流信件内容。
6、利用上节课的知识,正确写好信封,并到邮局把信件寄出。小结。
主题
二、路在脚下延伸 课题
1、路,越走越宽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感受道路建设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进步与发展。教学活动: 导入。
阅读40-41页的课文内容。
思考:这些道路你熟悉吗?和我们所生活的地区的道路一样吗?在我们居住的地区哪些是常见的道路?道路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探究。
介绍本地区道路发展变化的情况?道路的变化对本地区生产、商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交流:提出疑问。阅读41页老师的话。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题
2、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通过新旧对比,增进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3、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学活动: 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通。阅读、探究。
阅读42页课文的内容。
探究活动一:对比两幅铁路统计图,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与解放前相比,铁路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条?从哪里通向哪里?以1999年为例,利用统计图计算一下与1949年相比,铁路和公路分别增加了多少倍?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产品怎样通过各种道路运输出去。探究活动二:
利用全国交通图,研究从家乡将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当利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什么路线。
5.小组发表自己的运输路线。小结。表扬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
课题
3、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比较陌生,有的同学通过电视、书籍杂志对它;有大致的了解,课前,老师也布置同学们去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图片。这节课,同学们就把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阅读书本47-48页的内容。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要求:(1)在地图上,学生找出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2)在地图上选择一段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路在地图上的长度,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实际的长度大致是多少。(3)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运行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的时间;如果现在重走这条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小结。
讲述: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主题
三、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 课题
1、怎样看电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
2、培养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力;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教学活动: 导入。
1、谈话:在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了生活在你们周围的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讲一讲你的调查情况。交流探究。
2、提出问题:看来,由于年龄的不同,兴趣的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是不同。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看电视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
3、全班交流,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阅读53页的内容,请同学说一说,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4、思考: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5、填一填: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本上。
6、小结。
7、布置作业。
课题
2、荧屏前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敬。教学活动: 导入。
1、阅读50-51页。
2、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
3、讨论、探究。
4、讲述: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学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
5、小组讨论: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6、全班交流。
7、出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流程图向学生说明: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8小结。
课题
3、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3、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1、导入。
提问:除了电视以外,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广播、书籍、杂志、报刊等)
2、讨论、探究。
讲解:在这些传媒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书籍、报刊、杂志。它们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知识、信息和快乐,而且还可以永久地保存,便于我们翻阅。所以说,书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3、举例说说你们平时阅读的书报有哪些?
4、小组、全班故事交流。
5、小结。
表扬讲故事好的同学。
提议把藏书拿到学校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
6、布置作业。
完成57页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
导入。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剪报,保收集到的资料归类。活动探究。
2、提问:报纸、杂志和图书有什么不同?
3、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取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帮助?
4、讲解: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
介绍剪报的分类和剪贴技巧。(a、学会选择题目。B、填好制作名称,日期。C、注意顺序。D、注意美观。E、注意道德的要求。)学生制作剪报。
5、小结。
6、表扬制作认真的同学。
7、布置作业。
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课题
4、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知道网络的两面性。了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网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1、导入。
谈话:在大众传媒中,出现了一个神气的新伙伴——电脑网络。活动探究。
2、提问:有谁接触过电脑网络?谈谈你们对电脑网络的感受?
3、讨论:电脑网络有哪些积极的或消极的功能与作用。
4、演示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讲述它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
5、阅读58-59页,讨论:a、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B、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制定公约。
6、小结。
7、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8、布置作业。
单元
六、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主题
一、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
主题
1、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出示教科书第60——61的导图。
提问:在这张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种景象?我们居住的地方和这张图所呈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活动
1、讲解:尽管人们居住的地区各有不同之处,但无论是繁华城市,还是偏僻乡村,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安全健康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的生活。
2、讨论:看了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3、阅读62的课文,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统计图。
4、问:从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5、全班讨论: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会发生这么
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组准备:调查本地区的交通设施。制定调查计划。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根据上课准备,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
五、板书。主题
1、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出示:交通统计图。
课题
2、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他们的作用。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二、讨论探究。
1、阅读书本64—65页。
2、讨论: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在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那些不同?体现了什么?
3、讲解: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5、讲解: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
6、提问: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
7、讲解:要尽量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的情况。
8、交流与讨论:
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
要求:写出地点。目前的交通状况。具体的建议。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
五、板书。
课题
2、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遇到交通事故时:
要尽量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的情况。
课题3.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教学目标:
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导入。
1.情境导入,引出在道路上设计交通标志的重要性。2.引出课题,板题。探究活动。
1.阅读书本66页课文,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正确理解它们的意思。了解一些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尝试设计交通标志。小组合作学习。
介绍在调查中你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汇报、展示调查结果。(出示交通标志图,并说明它代表的意思。)归纳交通标志的种类。
讨论: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把形式相同的归类。
学生将交通标志分类。
小结:交通标志可以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等。
4、案例分析:不遵守交通标志的指示,会产生交通事故。
5、看图、阅读资料了解其他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
6、进行设计交通标志的活动,并展示。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道路的语言,时刻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作业。
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板书设计。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警告标志:图 禁令标志:图 指示标志:图
课题
4、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的调查情况,并适当地进行督促。了解交通规则和本地交通现状。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交通安全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畅通和指挥交通,辛勤地工作着,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
2、讨论、探究。
3、阅读:书本69页的四幅图。
讨论: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该哪些交通规则?
4、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全班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模拟活动的简单道具。教学过程: 导入。
1、这节课,我们按照教科书72—73页的要求,做“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游戏。
2、活动、探究。
3、分配角色。(交通警察、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布置场地,分配道具。
4、学生做游戏。
5、小结。
6、布置作业。
调查自己所在曾经发生的火灾,以及发生的原因。
主题
二、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 课题
1、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
2、知道火灾的发生原因。
3、初步具有放火意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书本74页,提问:你们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感受,是否看见或听说过着火的事。阅读,讨论。
阅读书上有关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提问: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讨论:结合书本上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研究火灾发生的原因 ? 小组、全班交流。
强调家庭电器的不正确使用,以及人们的吸烟行为也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小结。
火灾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时刻要提高警惕,注意用火安全。
课题
2、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1、导入。
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活动、探究。阅读76页的课文。
提问:什么叫防患与未然?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一旦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讲解:在一切灾难面前首先是要保护自己。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快电话报警,拨打119。在逃生时,不能走电梯,不能跳楼,要走安全通道。
课题
3、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萌发对消防员的敬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1、导入。
提问: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有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他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2、探究活动。
讲解: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警119报警电话后,要迅速通知离火灾最近的消防队下达灭火命令,需要迅速通知公安、医疗、环保、救护中心、煤气站、自来水公司等。各个部门要协作配合,及时灭火,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小组讨论:你对消防队员 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烈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
4、小结。概括讨论要点。布置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在课上学习的内容。
主题
三、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 课题
1、学会安全自护 教学目标:
1、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
2、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3、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1、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
2、探究活动。阅读84页。
提问:书上呈现的这些情景你遇到过吗?这些情况在你身上发生过吗?除了这些,你知道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后果是什么?你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怎样避免类似事情发生?一旦发生了应当怎么办?
3、全班交流:以“我给同学提个醒”为题进行交流,提示同学安全自护。
4、模拟表演。按照书本85页的三种情境,分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5、小结。概括本课的要点。
课题
2、感受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活动:
1、导入。
谈话: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
2、阅读探究。阅读87—88页。
提问: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哪些属于健康文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你经历过吗?你喜欢这样的休闲方式吗?你觉得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
3、学生用事先收集的反映健康生活的照片或图片加以说明。讲解:健康文明的生活是指好的,积极的生活,各种对于身体和精神有益的生活方式即可。
4、讨论:就你的所见所闻,你还知道哪些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哪些是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会给你什么感受?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危害?
5、小组活动。小组制定体验活动计划,为体验一次健康文明的生活做准备。(注意安全,从集合时间,地点,联络方式,携带物品以及接送等问题都要注意。)
课题
3、创造文明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环境要靠大家的共同创造和维护。
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活动:
1、导入。
检查前面学习过的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2、讨论探究。
3、发表与交流。
汇报:本组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活动,讲自己的感受。
4、阅读与讨论。阅读89页。
提问:四幅照片上的人在做什么?所展示的行为和文明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5、讨论发言。
6、全班讨论。
为了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你都做过哪些事情?你发现班里的哪些同学做过哪些文明的事情?我们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体验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文明或文明的现象?有哪些感受?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四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完整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教学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4.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6.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7.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8.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9.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我的家乡风光好 3.家乡的四季变化 4.家乡产物知多少 5.居民与饮食 6.家乡的方言 7.多彩的民间艺术 8.家乡民俗探秘 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12.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教学目标: 1.通过引“以为荣的家乡”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
2.培养学生观察、了解社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家乡名人的先进事迹,了解家乡的民俗等。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家乡名人的先进事迹,了解家乡的民俗等。
教学难点:
通过引“以为荣的家乡”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
课时划分: 32课时 进度计划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 3月 第二周
1、我的家乡在哪里 3月 第三周 23月 第四周 33月 第五周 43月 第六周 44月 第七周 54月 第八周 64月 第九周 74月 第十周 8.5月 第十二周 8.5月 第十三周 95月 第十四周 106月 第十六周 116月 第十七周 126月 第十八周 126月 第十九周、我的家乡风光好、家乡的四季变化、家乡产物知多少、家乡产物知多少、居民与饮食、家乡的方言、多彩的民间艺术 家乡民俗探秘 家乡民俗探秘、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家乡环境更美好、家乡的明天什么样、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复习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难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简单讲解:同学们,看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7.师简介“甘肃”。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酒泉市在甘肃的什么方位?我们酒泉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酒泉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第二课时
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甘肃”的资料。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甘肃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四.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甘肃人真棒,你们知道甘肃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五.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甘肃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2.视频《甘肃的发展》
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第二课时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霍去病》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板书设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
4、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录音)
第二课时
一、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 师:小结活动
二、总结全文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板书设计: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第三、四课时
进行《家乡物产》的综合实践研究成果汇编。
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居民与饮食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师: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师: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二)调查汇报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
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
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学生出示照片介绍塘沽的轻轨。
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吗?
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
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三)欣赏感受
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酒泉去参观,好不好?
学生图片,然后讨论。
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四)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五)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6、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重点: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难点: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4.引导学生谈体会。
第二课时
活动二:
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2.小小辩论会。3.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三: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板书设计:
6、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感受甘肃 1.观看风光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甘肃”(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分组了解,汇报交流。[名胜古迹] [甘肃名人] [地方戏剧]
二、学唱秦腔 1.欣赏。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第二课时
一、延伸与表现
1.认识酒泉的标志,观赏酒泉的风光片。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各组创编并展示)
四、小结
教师:甘肃好,酒泉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板书设计: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风筝、版画、剪纸、根雕
8、家乡的民俗探秘 活动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课程内容
第一课时
分组活动
第一组: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
第二组: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
1.开展此项活动事先需精心组织策划,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2.教师要事先与风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1.实地考察景点(拉法山、红叶谷等),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
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宣传和服务活动。
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
4.将调查报告、学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整理
第三组: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花岗岩、大煎饼等)。
2.商讨调查计划。3.调查,整理资料。4.宣传家乡特色产业。
①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②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
第二课时
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板书设计:
8、家乡的民俗探秘 秉承民俗 破除迷信
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
2.小组合作,调查访问,并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现。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
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难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人
1.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2.汇报资料,全班交流。3.填写表格。活动二:
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1.成立访问小组。
2.确定方为人、制定访问计划。3.双方预定一次访问。4.做好访问准备。5.进行访问。
第二课时
活动三: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开一个座谈会。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第三、四课时
进行《家乡民俗艺术探究》的综合实践研究成果汇编。
第三单元 发展中的家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 人的观念变化。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活动三:大搜寻活动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第二课时
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资料。板书设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变化-发展-提高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重点: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难点: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
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4.交流确定调查表。5.按照调查表调查。活动二:调查发布会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2.选出发布主持人。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4.学生谈收获。5.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活动三: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交流。3.评价。
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3.畅想家乡的未来。重点:
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2.学生谈体会。
3.揭题:家乡的明天会怎样。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2.交流信息。3.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2.学生设计金点子。3.小组讨论。4.总结
活动四: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2.表演。
第三、四课时
进行《家乡的明天》的综合实践研究成果汇编。
第五篇:《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
—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
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调查、了解当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尤其是小学生能够掌握的。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于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三幅图片,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未熄灭的烟头、煮饭菜时忘记关火、放烟花炮竹时不慎等。)
“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粮库、森林、木材加工厂、家具店、加油站、煤气站。)
“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冬季、节假日。)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告诉人们火灾的危害、在公共场所张贴有关宣传品、学习一些消防知识。)
3、全班讨论:“一旦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此处应特别强调,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未成年人不能救火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未成年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一旦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伤害,是国家和社会最惨重的损失,在一切灾难面前首先是要被保护的。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快拨打电话报警。
怎样报警:阅读教科书。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拨打119电话是免费的,但平时不能随便拨打。
怎样自救:本课题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自我保护和逃生的方法。教师的准备要扎实细致。
教师自己演示或者让学生模拟。
“还有哪些自我保护和逃生的方法?”(不能走电梯、不能跳楼、要走安全通道等。)教师应特别注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反馈,让学生知道是否正确,是否可行。
4、小组活动。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强调下次课要绘制消防设施分布图,因此调查时应当仔细观察,最好画下草图。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和督促调查活动的完成情况。
2、详细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作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检查学生在上次课上学过的自救方法。
2、小组准备。让各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画成平面图。教师应提醒学生充分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与技能,画出某一场所的平面图。对于调查范围比较大的居民区或其他场所,画图会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只画局部。
3、小组汇报。各小组要按调查计划介绍调查地点、时间,消防设施的种类、数量、安置地点。
4、探究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消防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
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充分,教师应加以补充。如消防栓一般用来安放灭火器材。消防水井是灭火的水源,井盖下面有高压水龙头,消防员在火灾发生时打开井盖,可以很快地接上灭火水管,不延误救火的时机。安全门、防火通道一般安装在公共场所,比如高层建筑的外侧,以便火灾发生时供人们逃生。
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一般为非常醒目的红色,有说明字样,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起到警示作用。)它们通常安放在什么地方?(在不同的场所,如道路、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有不同的消防设施。水井多设在建筑物内,安全通道多设在建筑物的一侧或室外。)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消防栓?为什么?(这些消防栓是在火灾发生时才启动的,平时要保护好它们,紧急时才会发生作用。人人都有责任爱护消防设施,平时不能随意搬弄它们。在消防设施的附近不能乱堆杂物,要让出防火设施位置。否则,灭火设施不能及时启动,会使火灾蔓延;安全设施不能及时启动,会妨碍人们撤离。)
“在调查消防设施的分布时,有没有消防设施被损坏、破坏,一些地区尤其是居民区有没有消防通道不通畅、不利于逃生的现象?对此,请提出你的建议。”
教师可提示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火灾的隐患,如楼道、阳台堆满杂物,堵塞通道等,让学生参考教科书中学生做的调查报告,向家长或邻居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概括并强调在探究活动中讨论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