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和实施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和实施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和实施教案》。

第一篇: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和实施教案

N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这部分内容以自学为主。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体系,继承革命根据地法制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与一切剥削阶级法具有本质区别的新的历史类型的法。

我国社主义法的本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这一阶级本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是一致的,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所制定和认可的法律体系首先体现着工人阶级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律只有首先体现工人阶级的意志,才能保证社会之以法律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也必须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人民的范围极为广泛,除了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这三部分构成的人民主体之外,凡是拥护并积极参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凡是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祖国统一的人,都属于人民的范围,都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利益和意志从根本上来说与工人阶级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不仅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意志,而且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否体现了全民的意志呢?当然不是。所谓“全民”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包括人民和敌人两部分。我国社会主义主义法,尽管体现了占全体社会成员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但决不能反映极少数敌人的意志。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被消灭了,但阶级还存在,阶级斗争还存在。极少数敌对分子还会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和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破坏活动,甚至企图颠覆和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利益和意志与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根本对立的,是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因此,社会主义法不但不能反映敌人的意志,而且必须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他们的一切违法犯罪活动。这既是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主义法律所反映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既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任何外部力量强加的,更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意志”,而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他们所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国在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决定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法确认、保护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法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通过法的职能来实现的,法的职能又叫法的功能、机能,指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两者都是法的本质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运作中的具体表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职能”强调活动本身,制约作用的活动方向,“作用”强调活动的效用、效果,是职能的外部表现。法的职能和作用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职能

1.指引职能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指引职能是指法对本人行为的指引。我国宪法和法律,通过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三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合法有效。

(1)授权性规范——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各种权利)

(2)命令性规范——人们应当这样行为。(作为义务或积极义务)

(3)禁止性规范——禁止这样行为。(不作为义务或消极义务)2.评价职能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评价职能是指法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它包括对行为人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的评价。法的评价客体是一定的行为。行为主体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社会组织。法的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于不合法、违法与不违法。法通过这些标准,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达到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3.教育职能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教育职能是指对一般人今后行为的教育作用。法的教育职能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

(1)法规定的客观存在。通过人们对法的知悉、了解和学习,发挥法的教育职能;

(2)通过法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在自己以后的行为和社会活动中自觉服从法,依法办事;

(3)通过法对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商的行为楷模,发挥法的教育职能。4.预测职能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预测职能是指对人们相互行为的预测。法的可预测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如何行为的预测;一是对行为后果的预测。法的预测职能在法的遵守、法的适用等方面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全社会确立正常的法意识,在社会活动中自觉服从法,严格依法办事。5.强制职能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强制职能是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法的强制职能是法不可缺少的重要职能,它是其他职能的保障。没有强制职能,法的指引职能就会降低,评价职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预测职能的作用就会被怀疑,教育职能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法的强制的主题是国家。国家又由法所授权的国家机关代表。法的强制的被动主体是广泛的,包括国家本身,也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等。法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

庭、监狱等。法的强制内容,在于保障法权利的充分享有合法义务的正确履行。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法权利与法义务,即实现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这部分内容大家下面看书,我们把线索串一下。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保障人民民主,实现对敌专政 2.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发展 3.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调整社会公共事物

5.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对外交往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

法的制定或者立法是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它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一)我国的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是立法机关进行立法活动的基本准绳,它规定了立法机关在立法时应遵循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立法意识和立法制度的重要体现。我国于2000年3月9日由人大讨论通过,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立法法》具体规定了立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将对我国的立法活动产生巨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有利于消除已往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随意立法、争权立法等不良现象,并为围绕新世纪的发展制定更多的良法提供了保障。1.立法法治原则。

立法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两个方面:

(1)立法要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符合宪法的精神和规定。(2)立法应遵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民主、科学地划分立法权限,完善立法制度,使立法权限和程序法制化。2.立法民主原则

立法民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立法主体的广泛性,即人民是立法的主人,立法权在根本上属于人民,由人民行使。

(2)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要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注意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

(3)立法活动过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在立法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3.立法科学原则

立法科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2)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法治、民主、科学的立法观念,处理好科学与经验的关系。

(3)在立法中切实运用好现代科学技术。

(二)我国的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及认可法律的法定步骤和方式。立法程序,与一个国家的决策过程的民主、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完善立法的程序,对于保证立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减少或避免立法的主观随意性,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提高立法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法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立法法》对中国的立法程序作了规定。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具体内容大家看书。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和法律体系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即由不同国家机关制订,从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各种法律表现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法律(狭义的法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包括基本法(如刑法、民法、诉讼法)和一般法(如商标法、税法)。(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一个

重要渊源。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在本辖区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也可以制苟地争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可以根据当地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6)特别行政区法律。特别行政区法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7)我国同外国缔结或加人的国际条约。这种国际条约虽然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但与国内法具有同样的约束力。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各部门法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法的整体。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主要是根据法律调整对象的不同)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经济法。(5)刑法。(6)诉讼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是指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在被制定出来后实施前,只是一本书本上的法律。法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是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入实然状态。

法的实施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根据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每一环节都伴随着对法的理解和解释,并需要进行法律推理。

(一)执法

1.执法的概念及特点

执法,即法的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法律的活动。执法有广、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这里专指狭义的执法。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是法的实施的主要方面。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机关被称为是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后者制定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主要由前者贯彻、执行,付诸实现。所以,执法在法的实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法运行的主渠道。执法的特点是:

(1)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2)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3)执法具有强制性。(4)执法具有主动性。2.执法的原则

在当代中国,执法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执法合法性原则。

执法合法性原则亦称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法治原则,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执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行政机关执法的最高准则。

(2)执法合理性原则。(3)执法效能原则。

(4)执法民主原则。

(二)司法

1.司法的概念及特点

在汉语中,司,时主持、操作、掌管的意思;从字面上讲,司法就是主持、操作、掌管法律。司法常与法的适用通用。法的适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司法机关和有执法权 的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将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使法得以实现的活动,即包括司法和执法;狭义的理解仅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运用法律审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即司法。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对实现立法的目的、发挥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只要公民和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行使权力并履行义务,法律家能够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得以实现,而无须司法。在现实生活中,两种情况需要司法:一是党公民、社会组织和其他国家机关在相互关系中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争议,致使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时,需要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裁决纠纷,解决争端;二是党公民、社会组织和其同国家机关在其活动中遇到违法、违约或其他侵权行为时,需要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恢复权利。

司法是法的运行的重要环节,在法的运行中,占有特殊地位。与其他形式的法的事实相比,司法的特点是:

(1)职权的专有性。(2)程序的法定性。(3)裁决的权威性。(4)形式的严格性。2.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

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合法、及时。准确、合法、及时,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妥的,有害的。

(1)准确。准确是指适用法律时,要做到实事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

(2)合法。合法是指法的适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的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一方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适用法律,不能有超越职权的活动;另一方面,在定性、处理以及工作程序上都要按法律规定办事。

(3)及时。及时是指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的适用活动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把好时间关,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及时办案,及时结案,提高办案效率。

3.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司法原则)

为了保证准确、合法、及时的适用法律,我国的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根据我国的一些具体情况,规定了适用法律的专门机关及工作人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三)守法和违法

(1)守法即法的遵守,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活动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符合法律的要求。遵守社会主义法有利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违法是指一切违反法律规定,从而造成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主观上有过错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做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从而破坏了法律所维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构成违法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第一,违法的客体。违法行为必须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

第二,违法的客观方面。是指违法行为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不论是作为的违法还是不作为的违法,都具有客观性,都不同于人们单纯的思想活动。仅有思想而无行为构不成违法。

第三,违法的主体。是指违法行为必须是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第四,违法的主观方面。是指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行为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的心理状态。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如果行为人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故引起的,没有主观上的过错,就不构成违法行为。但故意和过失在不同的法律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按照违法行为的具体性质、危害程度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四种

(四)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1)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人们由于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对应。按照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2)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于违法者实施的措施,它包括限制和剥夺权利性措施和对违法者、犯罪者实施的惩罚性措施。

其特点是:①它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实施的活动。②它是一种惩罚性的强制措施。③实施惩罚的国家机关必须依法定程序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法律制裁可以分为: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

小 结:

第二篇:第二节法律规范

第二节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并由社会主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是构成法的细胞(单选),一国的法,就是该国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规范和法的关系,是细胞与整体的关系。

二、法律规范的结构

法律规范的结构可以从不同层次上认识,即分为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形式结构。

(一)完整的法律规范——逻辑性规范的内在结构

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单选、多选)

(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单选),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

它首先包括行为主体的条件,比如行为人是自然人还是组织,应具有何种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是普通身份还是特定身份,等等。其次包括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在什么情况下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等。

(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单选),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包括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它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此指导和衡量主体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可为模式,即在假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和有权如何行为”的模式;应为模式,即在假定条件下,人们“应当或必须如何行为”的模式;勿为模式,即在假定条件下,人们“禁止或不得如何行为”的模式。一般说来,可为模式是授权性规定,而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往往是义务性规定。

(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单选),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

法律后果可以分为两种: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当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采取行动而在法律上得到的肯定性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违法后果,又称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是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获得的否定性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制裁、撤销、拒绝认可,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法律规范的三个要素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都必须具备上述三个要素。三要素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必然因果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表述为“如果„„则„„否则„„”。可以将这种完整体现法律调整内在因果联系特点的规范称为逻辑性规范。

【例题·多选题】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特定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2006年)

A.条件

B.行为

C.处理

D.法律后果

【答疑编号9110102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D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又称行为条件。处理又称行为模式。制裁又称法律后果。正确答案是ACD。

【例题·单选题】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延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2005年)

A.行为、处理和制裁

B.假定、处理和执行

C.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裁决

【答疑编号9110102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包括三个要素:(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这里的制裁区别于法律裁决。正确答案是C。

(二)法律规范的形式结构——命令性规范的结构

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其三个要素既可以同时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也可以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但是这三个要素是任何法律规范在逻辑上都必须具备的。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规范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部门法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调整对象(单选)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不同的部门法规范。如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等。

(二)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单选)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进行某种积极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既可以行使权利,也可以放弃权利。

【例题·单选题】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代为诉讼。”从法律规范性质的角度分析,上述规范属于()。(2004年)

A.义务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权利义务复合规范

D.强制性规范

【答疑编号9110102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解析: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进行某种积极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故B正确。

(2)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必须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3)权义复合性规范是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范。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之间存在着不同形态的联系。——新增内容首先,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立法者在规定义务人的义务时,必须考虑到是否为其设定了相应的权利;反之亦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同一主体在任何一个法律关系中都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单选)但某一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人,却可以成为另一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比如父子孙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当在整体法律关系的系统中达到大体平衡。

其次,重视权利并不等于主体的每一项具体权利都必须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加以明确规定。(单选)例如,在私权利方面,现代立法往往采取一般允许和个别禁止相结合的方式,即“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以保护私权利。(单选)而公权力则正好相反,“凡是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禁止的。”——以限制公权力。(单选)

此外,从立法技术的角度看,在相对法律关系中,多数情况下义务人积极义务的内容同时也就是权利人的权利内容,只要法律规定了义务人的义务,权利人的权利也就不言自明了。比如说债权。但在绝对法律关系中,义务人的义务只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对其义务的规定并不能说明权利人权利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除了规定义务人的消极义务以外,还必须明确规定权利人的权利。比如说所有权。

(三)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单选)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有绝对确定的规范和相对确定的规范之分。绝对确定的规范是指具体地和全面地规定主体的行为方式,适用法律的机关没有自由裁量余地的法律规范。(单选)如《刑法》第57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规定就属于绝对确定的规范。

相对确定的规范是指没有详细地、具体地规定主体的行为条件和法律制裁的内容,而是给予适用法的机关以一定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范。相对确定的规范依照适用法的机关自由裁量的限度,又可以分为:

(1)情况性规范,即规定完全由适用法的机关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的规范。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这一规定就属于情况性规范。

【例题·单选题】“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这一规定属于()。(2005年)

A.情况性规范

B.非确定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答疑编号9110102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种类。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有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之分。相对确定性规范又分为必择其一的规范、任选的规范和情况性规范三种。准用性规范也属于确定性规范之一种。而非确定性规范则主要是指委任性规范。正确答案是A。

(2)必择其一的规范,即规定应当选择法律列举的若干种方案中的一种方案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例如,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或者免除处罚。”根据这一规定,应当在上述三类量刑中选择一种进行处罚。

(3)任选的规范,即法律列举了若干种方案,甚至在基本方案以外还有可供选择的方案,规定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案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例如,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根据这一规定,可以在上述各类各种法律制裁中,任选一种或几种进行处罚。

准用性规范也属于确定性规范,(单选)但是它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应当参照其他规范的条款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它所参照的其他条款必须是已有的现行(单选)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避免条文上的重复。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5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规定的以外,参照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这一规定就属于准用性规范。

非确定性规范主要是指委任性规范,(单选)它是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应由某一国家机关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单选)如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43条规定:“在审计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经认定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可以执行本法规定的业务,其资格认定和对其监督、指导管理的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这一规定就属于委任性规范。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规范的区别在于适用的规范是否已经存在。准用性规范与委任性规范的区别就在于此。

(四)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规定和限度的范围、程度的不同,(单选)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1)强行性规范是指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人们只能无条件地遵守,不能随意加以更改的法律规范。否则,其法律行为属于无效。一般地说,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大都属于强行性规范。

(2)任意性规范是指规定的内容具有任意性质,允许人们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自行选择或者协商确定行为方式或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一般地说,授权性规范大都属于任意性规范。

但是,任意性规范并不等于就是授权性规范。(单选)——也有规定义务的。比如,可以选择履行义务的方式。举例:可以恢复原状,也可以赔偿损失。

从实践看,赋予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的授权性规范,同时也就规定了其职责和义务,因此带有强行性,不属于任意性规范。

(五)专门化规范(新增内容)

除了直接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具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以外,还有另外一些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立法宗旨和依据的说明、一般法律原则的阐述、法律概念和术语的解释、法的效力范围的说明、授权一定国家机关制定实施细则的规定等。根据它们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功能,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则性规范、定义性规范、业务性规范和冲突性规范。(多选)

(1)原则性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法律调整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或基本价值取向。原则性规范在形式上并不具备法律规范所必需的假定、处理、制裁的结构要素,也没有提供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而只是提出立法者对于某一类行为的倾向性要求。原则性规范的这种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性质使它比具体的法律规范更具有稳定性,适用的范围也更广泛。我国宪法和许多部门法典中都有原则性规范。例如宪法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刑法中关于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的规定;民法中关于民事活动遵守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等。

(2)定义性规范的功能是确定和解释法律概念的特定含义。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同,法律语言主要不是用来交流一般信息或情感的,而是传达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我国各个基本部门法中都包含定义性规范,如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民法中的“法人”、“不当得利”,诉讼法中的“证据”、“期间”等等的规定,都是通过专门的法律条文来进行定义的。

(3)业务性规范是指专门规定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的规范。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几个方面。不同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各规范性文件中一般都以专门条文明确规定其效力范围。例如《专利法》第69条规定:“本法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又如,《民事诉讼法》第4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第5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4)冲突性规范又称“法律选择规范”、“抵触规范”或“间接规范”等,是指在法律、条约或国际惯例中规定的,在处理国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当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相互抵触时,应当适用哪一国法律的规范。在国内法中,比较集中进行规定的有《民法通则》第八章、《民事诉讼法》第四编,此外还有一些单行法规。例如,《民法通则》第143~149条对于定居在外国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问题、各方主体问的不动产所有权纠纷、涉外民事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离婚问题以及继承问题等分别应当适用哪一国法律,都一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综上所述,与调整性、保护性规范等规定主体具体权利义务的规范不同,专门化规范不是关于主体具体权利义务的规范,而是一种“关于规范的规范”(单选)。其中原则性规范和定义性规范是关于具体规范内容的规范,前者规定具体规范的价值目标或基本精神,后者规定具体规范中关键术语的准确含义。业务性规范和冲突性规范是关于规范效力范围的规范,前者侧重规定具体规范自身的效力范围,后者则规定在发生特定领域法律冲突的情况下,不同规范之间的效力关系问题。

第三篇: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

重点难点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

内容讲解

一、声音的特征

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声音的强弱。2.振幅:振动的幅度。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在物理学中,用振幅来表示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跟耳朵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5.增大响度的办法:减少声音分散,减少与发声物体的距离。(二)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

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有时高,有时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在物理学中,音调与响度有严格的区分,分别用高低与大小来形容,而在日常中没有严格区分,甚至有时两者混在一起。

频率是用来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就越低,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Hz-1100Hz,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三)辨别发声器——音色

波形图的不同,反映了发声器在振动时的振幅、频率等方面的不同。

同一支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人耳总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靠声音的另一个特征——音色来区分的,音色也叫音品,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一样,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较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就是指的此值的大小,声音的大小与传播介质的种类有关,而与声音的音调高低,响度的大小和音色无关。

(四)声音的基本特征(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五)声音传播

夏天,下雷雨时,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是不同时的: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1.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操作步骤:

步骤一 量出一段300m的距离,一同学站在起点,另一同学站在终点。步骤二 起点处同学打响发令抢,终点处同学看到白烟后按下秒表,听到枪声后停下秒表。

步骤三 算出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测量结果说明:在活动中我们所测出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结果,与其真正的速度比有一定的偏差。

二、声音传播的快慢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在不同种类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在金属中声音传播的最快;在固体中比气体中快,在液体中比气体中快。

知识小结

一、声音的特征

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声音的强弱。2.振幅:振动的幅度。(二)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三)辨别发声器——音色

(四)声音的基本特征(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二、声音传播的快慢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在金属中声音传播的最快;在固体中比气体中快,在液体中比气体中快。

第四篇: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知识产权都有法定的保护期限,有效期限一旦届满,权利就自行终止或消灭,相关智力成果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

(二)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指依据一国法律所取得知识产权仅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不发生效力。就此而言,知识产权有别于有别于财产权。

(三)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智力成果可以同时为多个主体所使用,因此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具有法律授予的独占权,它的排他性使对同一项智力成果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权人。

(四)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知识产权没有形体,不占有空间,难以实际控制。因此,虽然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对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聪明才智享有民事权利。法律仅承认该种民事权利的客体是智力成果,而非智力本身。因而,知识产权的承认与保护通常需要法律上的直接具体的规定。

(五)知识产权的客体属无形财产。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客体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也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相区别的最根本的标志。

与所有权的区别: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第五篇: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①劳动合同的形式是一种协议。即当事人的合意,这种合意可以各种外在形式出现,比如承诺书、意向书、契约、合同、协议等;

②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有关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劳动合同,劳动者须在一定期间内为用人单位进行工作,用人单位负责提供劳动条件和工作报酬。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收益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履行法定的赡养、抚养和扶助义务。用人单位通过支付报酬来换取职工的劳动力以取得利润。这样在劳动合同中以劳动付出和劳动报酬互为条件,实现了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包括: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不包括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包括:(1)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单位,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司在我国的分支机构、股份制企业等;(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3)个体工商户、个体承包经营户等个体经济组织。

下载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和实施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和实施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买卖合同人们在现实中广泛利用。买卖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呢? 买卖合同是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合同。转移所有权的一方为出卖......

    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

    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对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界定,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法》从法律的角度确立和规范劳动关系,......

    合同的法律特征专题

    合同的法律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是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

    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

    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1、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委托人之所以选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务,是以他对受托人的办事能力和信誉的了解、信任为基础的。受托人之所以......

    法律职业的特征

    一、法律职业的特征 法律职业的特征如下: 第一,法律职业具有法律专业性。法律职业的技能以系统的法学理论或法律学问为基础,并不间断地培训、学习和进取。法律职业的从业者应当......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公民意识(民主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什么是公民?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在校的......

    教案特征

    优秀教案的特征 内容提要:教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蓝图,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本研究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优秀教案的结构特征主要有:比较全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