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亦论历史教学游戏活动设计和开展的主要原则[大全]
亦论历史教学游戏活动设计和开展的主要原则
(阜阳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 王 磊)
[摘要] 历史教学游戏活动是展现新课程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手段。该游戏活动的有无、层次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一时间各种游戏创新和奇思妙想蜂拥而至。但是各种教学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而本文旨在在直陈历史教学游戏活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其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即“严谨的真”、“高尚的善”和“智性的美”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原则。唯有遵循这些主要原则,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才能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 历史教学游戏活动 严谨的真 高尚的善 智性的美
所谓历史教学游戏活动,简而言之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以历史情景剧的的角色扮演、知识抢答或竞赛、观点辩论、分组讨论等为形式的各种游戏活动。在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有趣、恰当与巧妙的教学游戏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智,使学生真正重建、重构历史和体验。正因为如此,无论何种类型历史课堂比如常规课、同课异构、优质课比赛等等,其亮点、出彩之处往往首看或必看此点。所以各种关于教学游戏活动的创新、奇思异想蜂拥而至,以致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认为游戏活动创新固然能显示新教育教学理念的“生本”思想,彰显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底和优秀技能,但是历史教学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多过滥,反客为主、本末倒置,失去学科特点,不能历史虚无主义,不能使历史失真(客观性),不能让历史缺美,更不能使历史游戏教学所传达的情感与价值缺少正义、理性和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的呈现,依然要遵循“第一,严谨的真,其次是高尚的善,最后是优美正直的情操和智性的美”①的原则。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亦然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否则这些缺陷或误区将会贻害无穷。
一 严谨的真——教学游戏活动的灵魂
历史教学之真源于史学之真。史学之真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其本质之真、探求方法之真、表述之真。对于史学本质之真,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率实是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历史的权威就在此。没有‘率实’不能‘求是’;不尊重‘实事’,更求不到‘是’。”② 史学家就是“运用历史的方法,来向人们说明事物的基本面貌和人类活动的基本意义。”③当然历史教师更是如此,不要用演义或主观臆断去创造历史或编造历史。探求方法之真,无论是实证主义范式、年鉴学派范式,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无不重视以客观的方法探求真实的历史材料和数据。即使是建构主义的史学观,也不会无中生有,凭空臆想。这就要我们在历史教学和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必须做到历史的“率实”。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中玄奘西游这一重要知识点的突破为例。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些教师会设计如下活动:
游戏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以《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为模型,来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唐僧西天取经的艰辛以及为实现个人理想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以演义中的故事取代真实的历史事实。
其实这里面抹杀很多真实的历史。如玄奘西游,是官方行为还是个人行为,真实历史告诉我们玄奘西行并没有得到唐政府的同意而私自出行。这一点也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玄奘西行归来在快要到达高昌的时候,他提前给唐政府送函,函中请求唐政府给予宽宥,能让他回国。这些都和《西游记》里记载的故事不同。还有历史教师会如下设问:为什么玄奘在天竺已经功名成就,还一路艰辛回到咱们的唐朝呢?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回答玄奘的所谓爱国主义精神。但是玄奘取经的目的(“佛经,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和他所写的《大唐西域记》所表达内容都没有体现这一点。所以“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也不能离开历史的真实。
窥一斑而知全豹。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如此的历史教学,在历史学本来已经受小说、影视等各种媒介扭曲、臆造的境况下,只能使情况愈加糟糕。历史课堂是坚守历史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历史必须坚持“严谨的真”。因为求真是课堂教学有活动的灵魂和基石。失去了真的灵魂,将无所适从。
二 高尚的善——教学游戏活动的意旨
卢梭说:“善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来。”因为善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雨果),所以在一切的道德品质中,善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历史教学传达的意旨,应该是人类的存在之善、人性之善和思想之善。教学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也应该如此。但是,在我们的历史教学游戏中经常存在为揭露反面人物的品性、行为之恶,大量播放相关的历史记录和影视作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学生全面揭露发面人物的“罪大恶极”。揭露是必要的,但是揭露必须适度,过犹不及。过度的血腥,过多的厮杀场面使我们的学生会形成人类文明和人性不是向善的意象。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日本全面侵华》中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时,为了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教师通过实施如下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日本法西斯的憎恶与痛恨。活动一: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历史记录和影视资料。
活动二: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具体而微地控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活动三:以当前中日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问题为题材,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上活动的开展,的确可以激发对法西斯的憎恨,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但是我认为这种教学活动是有缺陷的。爱国主义是必要的,但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必须是理性的。盲目的爱国主义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去看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历史上大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曾经造成无数的侵略和灾难。现实上非理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同样会造成国内秩序的混乱、民族仇外和排外以及国家间关系的恶化。这一点显然是违背世界发展的主流理念和国家主要对外政策的。理性爱国主义也就是善,如果能站在战略长远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上的仇怨,放眼未来,我们就会做到“高尚的善”。历史教育承担着理性和选择的责任,历史教学活动所体现应该是这种理念。其实人类文明史就是“善”和“恶”相互交织的历史,向“善”的前行包含着无数的“恶”。所以承担着理性和选择的责任历史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无论怎样从政治史的角度看战争,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发展,人类文明史都不应该是血腥的,尤其是给青少年叙述的历史应该充满人性、立定人性的准则。”④
三 智性的美——教学游戏活动的升华
美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主客观的统一。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渗透、交融与一致,理性才能积淀在感性中,内容才能积淀在形式中,自然的形式才能成为自由的形式,这也就是美⑤。同样,历史教学中既展现美的本身,也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中,教学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选择之一。因此,教学游戏设计和实施的好坏、层次高低决定着对学生历史中美的认识和审美观的培养效果如何。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对文化课重视不够,要么带领学生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历史影响等照本宣科并让学生划一下,要么把历史课堂上的文化课弄得像语文鉴赏课似的。让人听起来十分不舒服。如有些老师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时,对于“高超的建筑艺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这两个重点所下笔墨不多,把教学核心放在“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一 关于李白、杜甫、白居易小故事比赛; 活动二 朗诵这三位伟大诗人作品比赛;
活动三 选取三位代表人物的诗歌,进行鉴赏分析作品的内涵、特点以及中心大意等等。如果就从美的视角去审视,上面提到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存在如下不足。首先,从美的内涵来说,美不仅包括自然之美、自然人化之美,还包括社会思想之美。美是全面的,仅仅重视社会思想之美,而忽视自然人化之美,同样是缺憾的。仅仅重视李白等伟大诗人的社会思想之美,而忽视赵州桥和雕版印刷术的人化之美和创造之美,是令人遗憾的。其次,从美的特性来看,美是主观的,但是美的发现和创造是需要智慧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也是创造美的,同样需要智慧。智性之美是教学活动和教学层次的升华。最后,从美感和审美观的培养来看,没有或欠缺或不成熟的智性之美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是无法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也无法使学生在平淡的历史课堂获得美的价值体验,从而也难以使学生形成正确审美意识和审美观。作为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游戏活动中,不仅要发现美,还要去创造美。因为马克思认为“人类则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⑥
四 真善美的和谐——教学游戏活动的化境
真就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是教学游戏活动的灵魂和基石。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上的“理性”和“有选择的责任”的善,才是高尚的善。美是善的另一种表达。历史教学游戏中的美是广义上的美,也是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石上的美。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美。同样,法国作家法朗士认为富于美之中的真,要比真本身更高尚深奥。在历史教学游戏活动中,唯有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方能使游戏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进而促进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的完美统一。
① 朱孝远.史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5.②转引自李惠军著《笃学行思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20.③ 同注释③,2002:23.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4):6.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675.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何思敬、宗白华译,人民出版社,1967:59.④⑤⑥
第二篇:浅谈如何开展游戏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游戏活动
适当、一定量的游戏有助于幼儿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加入游戏活动,就如在白开水中加了糖,引起的兴趣,不再觉得上幼儿园是一种负担,很辛苦。变得喜欢来园生活活动了。游戏的价值它不花钱,简单又好玩,但如何将“寓教于乐”作为游戏活动的有效手段运用到日常生活游戏当中去呢?
综观整体的幼教开展情况,是不尽人意的,情况如下:(1)游戏材料单一,欠缺多样性选择。
一般幼儿园园内只有积塑、拼插玩具。材料供给相当有限,未能达到让幼儿自由多样性地选择。(2)游戏的活动内容
一般由教师统一安排,今天玩什么,怎么玩。游戏的编排过程怎样,只有教师一手执导,幼儿仅是一个参与者、表演者。(3)因为大部分是私立幼儿园,一般教育资源投入比较少,人手一份的玩具也未能足够提供给幼儿,有的幼儿园虽有一定数量与种类的玩具,但常常仅处摆设、装饰环境的情况。游戏条件创设也仅限于提供各种材料,提供游戏时间和场地,教师仅处于让孩子玩得开心,上完一节课来完成任务就算了。未能充分发挥材料和物质条件的最大效用,未能对游戏环境中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组织。
(4)教师未能在游戏中,参与并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效果,指导的随意性大,指导的目的性不强。教师对于游戏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等有关的理解不够透彻,简单化地看待游戏活动,仅是将游戏活动看作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每每遵循单一的、生产模式去完成一节课。该如何去指导游戏,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便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游戏手段呢?(一)将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游戏化。幼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游戏,幼儿园就是以幼儿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游戏活动贯穿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链条。有的幼儿即便在吃饭、上厕所、排队等也要玩。如何才能即达到教育目的又能有效地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必须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必须要有玩伴一起玩,有一定的游戏空间、材料、时间,也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藉由语言与幼儿共同讨论他们所做的游戏活动,以扩展幼儿思索陈述经验,刺激、鼓励幼儿学更多,做更多以及在有计划之下玩有自发性的游戏活动。教师还要做好教室环境布置或活动空间设计。如开设:语言区、扮演区、探索区、创造区、主题区等,请家长配合提供材料将课程与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幼儿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都生活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二)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游戏
要开展幼儿的自主游戏,首先端正教师的游戏观。教师在自选游戏中应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一个指导者还是一个参与者,该如何定位教师在游戏中的位置?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没有教师参与的游戏活动通常比较乱,没有什么目的性,幼儿的兴趣很快退减,凡是教师积极参与加之语言生动有趣所带领下的游戏都比较受孩子喜爱与欢迎,游戏的兴趣更加浓厚。在游戏中,教师以一个观察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多重身份角色以平等的身份作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与幼儿共享“欢乐”在游戏中有目的性、有计划施加积极乐观的影响,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并纠正不良行为等影响力,培养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个性。
在自主游戏开展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一个情况,老师一放手,幼儿的常规就乱。要使游戏能顺利开展并有成效,还必须建立和执行规则。要激发幼儿的自主性,不能单单靠硬蹦蹦规则,要让幼儿明白了解其行为的正确与错误的界定,知道哪些是对的,应该做的,哪些是错的,不应该做的,为什么,及怎样做才能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才能与同伴玩得更愉快,让幼儿共同讨论参与制定游戏规则,教师在游戏活动期间如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游戏规则订立与制定要依幼儿的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要求,如小班要求自选活动时,玩完一样再玩一样,中班要求坚持做好一件事,大班要求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通过持之以恒的自主游戏活动,不断促进幼儿身心水平的不断提高。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中幼儿表现最自然最真,既生动而有趣,游戏活动是幼儿童年生活的快乐时光,我们借助游戏走进幼儿的童年,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幼儿感受到更多的爱及乐趣。
第三篇:历史教学论参考书目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杜芳:《新概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钟启泉等著:《国外课程改革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苏寿桐:《中学历史教材三十年》,《史编拾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仲孚:《历史教育论集》,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吴继开:《上海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百家出版社2000年; 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变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林丙义、郭景扬:《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严志梁:《世界历史教材的改革与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苏寿桐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 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刘宗华、孙恭恂:《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 《面向21世纪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
第四篇:浅谈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
浅谈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
曾绚艳(开平市第一中学,529367)
历史教学过程中活动安排的好坏通常会决定一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新课标要求我们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活动安排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历史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往往会选择在堂课中穿插一些学生的活动,当然在师生们付出努力后会达到一些比较好的效果。尽管如此,但大多数时候学生会处在一种被动的局面。因为活动的设计方案通常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想法构思的,学生没有完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几年来,我上了不少公开课,其中还有录像课,尽管其效果可以,但总觉得还缺少什么,并没完全达到预想的效果。直到今年学校迎来教学水平评估和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的复评,我又上了一堂公开课后,顿时明白许多。下面就从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浅谈历史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抛砖引玉。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安排上一堂录象课,我选择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内容重要,且难于理解。为了使美国联邦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国会、联邦法院、内阁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因为对美国总统的审查通常会涉及联邦政府的三个部门。理所然也就选择了克林顿莱温斯基案。由于学生对美国历史比较陌生,于是我把案件的主要内容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事件进程写好剧本,要求能够体现美国国会、联邦法院、内阁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并通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表演。
活动为小品:克林顿**
[学生表演]旁白:莱温斯基的好友特普里出卖她,把她与克林顿在一起的证据(日记)送到联邦法院。联邦法院大法官召开会议,委托联邦调查局(FBI)进行调查,对克林顿和莱温斯基进行询问。
第一幕:大法官询问莱温斯基
(莱温斯基承认,但不愿说出更多的细节)
第二幕:大法官询问克林顿
(克林顿承认一些行为错误,但做了伪证,构成犯罪。联邦法院把议案
交到国会,对克林顿进行进一步调查。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对克林顿做伪证、妨碍司法公正两项罪状进行弹劾。)
第三幕:参议院审查克林顿
(参议院投票决定,最后投票结果:50票赞成,50票反对,没有通过三
分之二多数,即法定的67票,弹劾失败。)
第四幕:克林顿表情
该小品表演非常精彩,活动很有新颖性,因此这堂课也非常成功。可是学生写剧本准备了三天,并修改了两次,表演也排练了四五次,费时很多,远远超出了所要求一两个课时的准备。以致我很怕上公开课,因为它需要准备的时间太长,甚至觉得消耗的脑细胞太多,而讲课的内容与平常相差无几,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也就短短的十来分钟,性价比不高。然漫漫教学生涯,基本上每学期都会有公开课。
上学期,我又上了一堂录像课,其内容为探究性活动《走近历史文化名人》。本来这堂课是活动课,理所当然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该堂课的准备者除了老师之外,还有班上几位干部。他们上网查了很多资料,选了很多历史图片、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因此,该堂课用课件展示了名人图片、名人名言,并以课本上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还讲述了名人故事。可谓活动内容充足,生动有趣,也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更主要是体现了新课标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理念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但同上一堂录像课一样,准备的时间太长,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耽误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
那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但找不到确实答案。直到上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一课。
今年4月初,学校迎来了省教学水平评估和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的复评,考查的重点是教学工作,所以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都准备了三堂公开课,我有幸成为被听课的对象之一。由于通知到达太晚,准备时间非常紧凑。尽管课件已备好,上课的内容也比较熟悉,但新课标要求有活动,一点也没有准备,怎么办?只好在前一天晚上叫来几位成绩较好、思维较活跃的同学,一起商量应该在哪里添加活动,这样既可以娱乐课堂,又可以突出重点。经过一节课的思考与讨论,决定
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处设计三个简单的活动片段。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只提出要求:把“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三个主题以社会现象为依据,各通过一件小事反映出来,并把任务分给了擅长表演的三对同学。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很快就想到了三个普通的社会现象:新旧思想下怎样解决感冒问题,封建传统的婚姻观与新思潮影响下的自由恋爱,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背诵比较。这次活动同学的准备时间最短,表达的主题最明确,更主要的是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这堂公开课赢得了评估专家佛冈中学校长梁义明校长和学校科组老师的好评。
以上三堂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更不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对历史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
1、历史教师应有新颖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积极表现者,而不应该是“被奴役者”与“被遗忘者”。教师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历史教学中的合理交往才有实现的可能。
2、历史教师应有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画龙点睛,要让学生获得一种豁然开朗般的顿悟,使历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构建与传承。教师也要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和保护其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合作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立足于通过“导”来解决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力争成为学生的“活字典”。
第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学生,怎样让学生来积极主动地展现活动,最好的办法应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让学生赢得在学习中的主动权,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准确并有创造性地去设计活动。
因此,新课标体系下,不仅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还应把活动方案的设计权交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为掌握历史知识服务。
第五篇:草 原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草原风光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听歌曲,观录像)
听了美妙的歌曲,欣赏了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介绍作者,过渡: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3、板书课题:草原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蒙的读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不要多一点,“涩”不要少一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可否用一个字概括?(美)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美丽的风光 好客的民族)
2、再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草原美景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四、精读品析,感受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汇报交流。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江心的愉快。
A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
图片展示: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新”“明朗”的用法。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清新”“明朗”的草原的那种高远辽阔的意境。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图片,结合学词,理解“一碧千里”
你能说出哪些表示“绿”的四字词语,结合理解下文的“翠色欲流”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结合学词:渲染
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
4、修辞方法体会
A:比喻,学生发言
B:抒情,师讲解抒情的两种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 比较(4)和(5)句的表达方法,结合两个句子进行引导,领悟。5.配乐朗读,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五、拓展延伸
1.草原的景色无比优美,而草原的人民更是热情好客,下一节课我们去集体感觉草原人的热情,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配背景音乐)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风情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板书设计
天空:清新明朗 美丽的风光
草地:一碧千里
16、草 原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好客的民族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