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

第一篇: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1)、亲手实验与认真观察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我改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4个探究实验,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趣中启发思维、探求规律。

(2)、思维的活跃才是真正的活跃。所以,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时,我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到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3)、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生活,才能真正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本节课在每个知识点的获得中,我都注重设计问题密切联系实际,是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

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却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从整个初中教学看,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重要的化合物知识之一,安排在空气、氧气、水之后,金属、以及酸碱盐之前,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它的实验室制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也为以后学习金属及酸、碱、盐知识打好基础。

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2、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作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课堂合作交流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4、仪器、药品: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稀醋酸、、盛有阶梯状蜡烛的烧杯、试管架、镊子、吸管、火柴、质地稍软的塑料瓶、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雪碧、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等。

五、具体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师:请同学们找找看你的身边哪里有二氧化碳?关于它的信息你知道多少? 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灭火,能做饮料,能用于人工降雨„„

师:看来,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了解真不少,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师: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说出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播放一段生活中有关二氧化碳应用的视频。

生:学生从身边或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了解二氧化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点评】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碳的重要性,激发其实验探究热情。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课件问题展示:(动画播放)“屠狗洞”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杀死小狗的凶手是谁吗? 生:观看“屠狗洞”的故事并分析原因。追问:这个故事说明二氧化碳什么性质?

生:了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知道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师: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事实或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小实验或联系实际说出二氧化碳性质在生活中的体现。小结:讨论、交流得出用二氧化碳充气球、二氧化碳灭火、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等都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演示实验)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实验

师:从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生:先猜测实验可能会有的现象,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填写学案中有关实验探究1的内容。

(图片展示)你能解释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吗? 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氧化碳作灭火器的原理。

生: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并且渗透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点评】

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

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师:(提出问题)刚才有同学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否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生:交流设计方案

生: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进行震荡,将集气瓶倒置,瓶盖不掉落;方案

2、向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少量水进行震荡,瓶子变瘪)

师: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验,并给予恰当的鼓励。

分组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探究实验2,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生:

1、学生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讲解原理,教师给予评价。

2、完成学案中探究实验2,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3、部分学生如果实验失败,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点评】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3、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师:(再提问)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 3

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师:(提供信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课件展示实验方案)将实验2的塑料瓶中的少量水倒入另一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待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后,然后取少量溶液加热,再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生: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课件显示:H2O+CO2=H2CO3

师:为什么变红色的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课件展示: H2CO

3H2O+CO2↑

师: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而不是水使石蕊试液变红也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生:相互讨论,参照课本研究出探究方案

师(课件展示给出继续探究方案)取四朵干燥的石蕊小花 步骤I 将第一朵小花滴加稀醋酸,步骤II将第二朵小花放入水中,步骤III将第三朵小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步骤IV第四朵喷水后放入盛有干燥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 步骤V 把第IV中的小花用吹风机吹干

分组实验:按课件展示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并注意分析每一步实验目的。生:

1、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初步确定二氧化碳可能与水发生了反应。

2、完成学案实验探究3,归纳小结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

3、学习并理解下列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H2CO

3H2O+CO2↑

【点评】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熟悉对比实验中每一步骤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4、实验探究:如何证明一瓶雪碧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或如何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分组实验:用实验检验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教师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师: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课件展示: CO2+Ca(OH)2=CaCO3↓+H2O 师:如果有人说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是二氧化碳,这种方法行吗? 总结:检验二氧化碳只能用澄清的石灰水。

应用:请思考,为什么要用石灰浆抹墙壁?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 4

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点评】 很多同学都会认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用石蕊溶液,这里强调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清晰明了,且初中阶段没有其他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归纳与整理: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你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类小结。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评】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再次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2、学习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社会责任感。

六、反思评价:

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而教学中要活学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免流于延伸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又能灵活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利用实验,层层深入。

课堂教学教程中,有实物展台、课件等可用手段,利用它们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要避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不用过于追求教学模式与环节,要力争学生会了的不讲。

本节课不足之处:

1、探究1中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阶梯蜡烛中往往会使上面的蜡烛熄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每个步骤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在思考时往往会出现混乱,需要好好的引导;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率会很高需要多加练习。本节课的创新之处: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变直接讲授知识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将化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篇: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教学目标】

 通过对物质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 通过对原有实验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建立绿色化学思想;  通过对比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物质燃烧条件的系列探究

实验用品:玻璃棒2根,95%的酒精,水,酒精灯,火柴,500ml烧杯,镊子,药匙,中心有凹槽的4号橡皮塞,普通大试管2个及直径为25mm的超大试管1个(均预先充有氧气),气球2只,带导管的橡皮塞2个,热水,白磷,红磷,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通过对演示实验原型(如图2)的分析,笔者认为实验存在如下的不足:

图2 图1 ①实验中,产生的大量白烟,危害人体的健康,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②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时,熔化的白磷会随着气流游动,难以捕捉,现象也不是很明显;同时也会有白磷被吹出水面,在水面上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白烟,污染环境。

③该实验不能得出物质要具有可燃性这个条件。针对以上不足,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①用两只充满氧气的试管代替铜板,并塞上带有气球的橡皮塞,使实验完全在密封的装置中进行,减少污染。

②将白磷放在中心有凹槽的橡皮塞上,再将装有氧气的超大试管直接套在橡皮塞上,可有效避免熔化的白磷随气流游动的问题,并有效简化了实验步骤;又因为与氧气直接接触,燃烧剧烈,现象非常明 1 显。

③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酒精、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要具有可燃性这个条件。【实验教学过程】

1.点燃酒精灯,用玻璃棒蘸取95%的酒精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发现能燃烧;再用玻璃棒蘸取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发现不能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具有可燃性。

2.用药匙取少量红磷,放入充有氧气的试管中,用带气球的橡皮塞塞紧管口;再用镊子取少量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放入另一只充有氧气的试管中,立即用带气球的橡皮塞塞紧管口。

3.将中心有凹槽的橡皮塞放入500ml大烧杯中,向其中倒入约300ml的热水,再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白磷放入橡皮塞的凹槽内,再把步骤2中的两只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又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如图3)

4.再将充有氧气的超大试管倒扣在有凹槽的橡皮塞上,观察到白磷燃烧很剧烈,说明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如图4)

5.观察实验后的试管中液面,可以看到:水沿试管上升,静置后,白烟溶解在水中。(如图5)

对比老师课堂实验与教材中实验原型,思考老师教学中采用新方法的意义。

图5 【实验说明】

① 白磷放在有氧气的试管中用热水加热与放在铜片上相比,燃烧更快,现象更明显,并使实验始终都在封闭的体系中完成,体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减少了污染。

② 白磷在试管中燃烧使气球胀大,避免了白磷受热和白磷在试管中燃烧放热使试管中气体膨胀而导致橡皮塞弹出,更安全。

③ 将白磷放在中心有凹槽的橡皮塞上,再将装有氧气的超大试管直接套在橡皮塞上,与用导管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相比,白磷不会游动,燃烧更剧烈,现象更为明显,操作更为简单,且不会

图4 图3 2 有白磷残留在热水中。

④ 超大试管罩在橡皮塞上,消耗完氧气后还可以看到试管内水面上升的现象,证明了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⑤ 补充了观察酒精和水是否具有可燃性的探究,说明物质要具有可燃性这个条件,使实验更为完整。【实验设计反思】

本实验设计利用了整合思想,即一体化实验的设计方式,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实验的可观察性强,且能粗略测量空气的组成;利用了变换思想,即尝试一器多用,即巧妙利用橡皮塞的固定功能,实现了白磷在水中的固定;利用了绿色实验设计思路,实现了渗透环保意识的功能。

第三篇: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教学设计

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由实验目的出发,找寻相应的实验方法,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的常规思路。

2.培养学生科学谨慎的实验态度,学会考虑和排除对实验结论可能会产生的干扰因素,逐步渗透设计对比实验的思想。

3.初步了解气体的检验装置和气体除杂装置中的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学会根据相关现象及对一些简单数据信息的理解,确定吸收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试剂的基本要求,并明确其中的原理。

5.初步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的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组装的能力,及对组合实验进行协调控制的能力。【实验内容】

1.实验来源

该实验设计来自于201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教材第46页习题的第9题。题目内容如下:我们已经知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题目并配有两副插图,图片及边上注解分别如下:

2.实验名称

《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器材

仪器:锥形瓶(5只),双孔橡皮塞(四只,并配有长短玻璃导管),弹簧夹(两只),Y形管(一只),乳胶管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4.实验装置:

装置图1 装置图2

装置图3 装置图4

【设计思路及说明】

本节课的授课学生对象是苏州市培东少年科技班的学生,他们思维相对活跃,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在实施教学上有一定的拓展和提升空间。本实验设计源于一道课后思考题,无固定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有利于开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探究能力。

本实验设计首先从最简单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入手,容易让学生产生轻视心理,这为下面的实验教学能制造出“看似简单而不简单”的实验效果做好心理上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时所需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然后教师开始通过引导学生注意题目和插图文字及数据,培养学生应该学会全面审题,并学会对出题者的意图进行思考和领会,这样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实验结论。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向学生渗透实验设计中可能存在对实验结论产生干扰的因素,并逐步介绍装置2在检验气体性质时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其次,在上述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虽然已经得出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浓度较稀,短时间内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结论。但是在没有设计刚才的对比实验之前,也不清楚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到底会不会对实验结论产生干扰。为了摆脱隐患,教师提示可以考虑事先把吸入的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给除去。新问题的提出,又让学生眼睛一亮,课堂再次充满生机。在此,教师还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数据找寻信息。在大家一起讨论之下,顺利解决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试剂的基本要求,并同时将装置2在气体除杂实验设计中进行拓展和应用。教师紧接着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趁机展示组合实验的装置,有利于开发学生对组合实验进行协调控制的能力。最后环节,教师又提出了如果假设开始吸入的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太低,或是万一实验室里配制的NaOH溶液很稀,如何确保二氧化碳是否已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干净的问题,在此将本节课的内容得到升华,学生情绪也热情高涨。大家在老师激励下,都摩拳擦掌,争相展示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功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对提升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更好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严谨的治学态度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教学过程】

1.轻松引入,暗藏陷阱

在讲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新课之后,进入到书后习题的巩固。教材第46页习题的第9题。题目内容表述如下:我们已经知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设疑】:刚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我想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请问怎么来验证呼吸作用中产生了二氧化碳了呢?我们请个代表来讲讲,请注意验证物质的语言表达哦,大家一起回忆,验证物质要有“方法、现象、结论”!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容易让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从而可以为下面的实验教学制造出“看似简单而不简单”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探究实验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回答】:用一根玻璃管不断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证明呼吸作用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教学实况】:下面学生一致同意上述同学的回答,这是二氧化碳的典型性质,不容置疑。

【学生实验】:教师将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放在实验台上,请学生按装置1,用玻璃管不断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共30秒钟,提醒学生换气时,嘴巴要离开玻璃导管。实验时很快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利完成了他们的实验设想。大家也觉得这道实验设计题已经成功解决,心理上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设计意图】:为了与下面的实验产生对比,我对学生的吹气时间进行了控制和记录,吹气共30秒叫停!

2.审视题意,对比实验

用这个方法来验证呼吸作用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真的是天衣无缝了吗?同学们有没仔细注意一下题目下方的插图及图边上的文字和相关数据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注意全面审题,对出题者的意图进行思考和领会。预计大多数同学并不能领会为什么出题者开始告知出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学生活动】:大家在教师的提醒下,看插图并阅读图中注解。【教师设疑】:请问大家在研究之后,有什么想法?同学们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便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并可以挖掘和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并有人提出吸入的空气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碳,这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会不会是空气中本来的二氧化碳呢?

【教师点评】:对,想法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要值得谨慎对待的。吸入的空气成分很复杂,主要是氮气和氧气,而出题者为什么偏偏把含量较少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特意标出来,所以我们要注意到这个细节。

【教学效果】: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已初步学会考虑对实验结论可能会产生干扰的因素。

【教师设疑】:那么,现在给我们带来的新的问题就是,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到底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我们又该怎样来证明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积极寻找应对的方法,并给学生思考提供引导台阶和帮助。

【教师设疑】:展示装置2中的锥形瓶和带有长短导管的双孔橡皮塞。提示学生在锥形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至将长导管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为止,完成装置2的搭配。请大家考虑如何利用这样的装置来验证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

【学生活动】:大家在讨论,怎样让空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也有人说锥形瓶中本来就有空气啊?或者可不可以把空气吹入或是吸入呢?

【教师提示】:锥形瓶内的空气在澄清石灰水的上方,与澄清石灰水的接触面积不大,我们要想办法让空气与溶液充分接触,该怎么操作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阶梯,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让学生感受较为复杂的实验装置,并逐步理解该实验装置在以后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效果】:学生对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讨论很感兴趣,并互相评价大家提供的方案,如有学生提出不能采用吹入空气的方法,吹气很容易让呼出的气体一并随空气进入到锥形瓶中。

【学生活动】:为了给下面的组合实验做好铺垫,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可采取减小内压的方法。学生在我的提示下,再次讨论得出,应该采用吸入空气的方法,让空气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既简单又可行。

【教师提示】:那空气是从较长的导管进入还是从较短的导管进入呢?嘴巴又是从哪根导管进行洗气呢? 【设计意图】:慢慢渗透在检验气体性质时长进短出的基本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很快得出,嘴巴应该接触短导管处,从长导管不能将空气吸入锥形瓶中,且会把溶液直接吸入嘴中。

【教师设疑】:请问如果从短导管不断吸气的话,装置中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活动】:学生纷纷预测现象,并想上来进行尝试。派了一名学生代表上台,下面学生在全神贯注观察。发现当用嘴巴从短导管处吸气时,锥形瓶中长导管处不断有气泡产生。为了与上面的吹气实验产生对比,在这对学生的吸气时间也进行了控制和记录,吸气30秒叫停!但此时并未像刚才用玻璃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那样,..很快看到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教师提示】:别着急,我们延长实验时间,再继续吸气30秒,提醒学生注意换气时,嘴巴要离开玻璃导管,不能向瓶中吹气,我们一起耐心等待。

【学生演示】:学生继续吸气,发现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仍然无明显变化。【教师设疑】:请问大家,从短导管将瓶中气体往外吸时,为什么会有大量气泡经过长导管从溶液中冒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新授实验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充分理解其中的原理,才能做到印象加深,以至灵活运用。

【学生回答】:从短导管往外吸气时,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瓶外的空气经过长导管压到瓶中,所以在长导管口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由于长导管浸没在澄清石灰水,可以让空气充分与溶液进行接触,便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层层提问和逐步渗透中,学生基本了解了吸气的基本原理,及导管长短在实验设计上的妙用。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这个装置在以后实验设计中会经常用到。它可以用于某种气体与溶液反应时产生特殊现象来检验气体的性质;也可以用来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某种杂质气体,其原理就是通过溶液将杂质气体反应或吸收掉。关键操作的要点是:气体要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简称“长进短出”。

【教师设疑】:那么,对我们做过的吹气实验和刚才的吸气实验,从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上,你能获得哪些实验结论呢?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回顾实验现象,提醒学生进行对比,对实验结论作初步判断。【学生回答】: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的空气中虽然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但在短时间内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设疑】:那么,能不能说明呼吸作用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回答】:可以,因为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可以说明呼出的 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了。

【教学效果】:学生清晰地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的对比,已经意识到考虑问题应更加深入,并能对实验结论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让学生感知“看似简单而不简单”的道理,渗透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的对比,确实可以得出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设计对比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实验结论。

3.统筹规划,组合实验

虽然大家刚刚看到了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浓度较稀,短时间内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我们在没有设计刚才的对比实验之前,也不清楚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到底会不会对我们实验产生干扰。为了摆脱隐患,我们可不可以事先把吸入的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给除去呢?

【学生活动】:大家在我的提议下,眼睛一亮,刚刚解决上一个问题,又有新的问题接踵呈现,课堂顿时又充满了生机。

【教师设疑】: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我们吸入的空气不含二氧化碳呢?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有根据实验的需要,对混合气体的干扰气体进行除杂的思想。

【学生活动】:可以用某种物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或是吸收掉。

【教学效果】:刚刚在介绍“长进短出”原理时,渗透的气体除杂思想已初步端倪。【教师设疑】:思路很好,那用什么物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呢?请大家讨论。【学生活动】:下面同学各抒己见。有的说直接用水吸收掉空气中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有的说先用一份澄清石灰水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也有的说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根据我们在新授课的实验教学中,大家从视觉上直接感知到氢氧化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很强,当时往盛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时,矿泉水瓶瞬间就瘪掉了,而往盛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等体积的蒸馏水时,瓶子体积变化并不明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根据相关现象,初步让学生意识到选择除杂试剂的基本要求,并为下面讨论吸收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在对应试剂上的区别做好准备。

【教师提示】:为了帮助大家做出正确的选择,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 室温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Ca(0H)2 0.2g,能溶解NaOH 109g 请问从这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感知能力。【学生活动】:Ca(0H)2在水中能溶解的量很少,比NaOH少很多。

【教师设疑】:那如果用澄清石灰水Ca(0H)2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会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由于溶解的Ca(0H)2的量太少,可能不能完全保证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吸收干净。

【继续设疑】:那能用水来吸收二氧化碳吗?

【学生活动】:不能,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形成的碳酸很容易再次分解而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总结】:所以,尽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但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最好应选择浓度较大的NaOH溶液,确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被除尽。【教学效果】:大家一起根据对新授课实验现象的回忆,和对教师所给实验数据的启发,在除去二氧化碳的试剂选择上达成了共识。

【教师设疑】:吸收除去二氧化碳我们选择NaOH溶液,那我们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选择澄清石灰水Ca(0H)2溶液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选择吸收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对应试剂的基本要求,并明确其中的原理。

【学生活动】: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会产生明显的变浑浊的现象,而与NaOH溶液反应时无明显现象,所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设疑】:再次展示实验装置2,如用该装置吸收除去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锥形瓶中应该放什么液体?空气从长导管进入还是从短导管进入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具体明白除杂装置的基本原理。

【教学效果】:在前面检验气体性质的讨论铺垫中,学生很轻松回答出,空气应该从长导管进入,充分与NaOH溶液反应后,再由短导管出来。

【教师演示】:现在我有两个锥形瓶,并配有长短导管的双孔橡皮塞。我还准备了一个特殊形状的玻璃管,形状像字母Y,我们也将之成为“Y形管”,现在我用乳胶管将他们三者连接起来,并在“Y形管”的两下端的乳胶管处,准备两个弹簧夹,以控制装置中气流的方向。展示装置图3。利用这个装置我们可以做到将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先去除,然后再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确实是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这个实验装置比较复杂,老师先帮大家组装好。

【教师设疑】:请问,从左到右,这两个锥形瓶中分别盛装什么液体?还有如何用这两个弹簧夹来控制装置中气流的方向?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对组合实验的理解及控制能力。【学生活动】:学生纷纷举手,讨论热烈。【互动归纳】:左边的锥形瓶应该盛放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右边的锥形瓶应该盛放Ca(0H)2溶液,用于检验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时,先打开左边弹簧夹,关闭右边弹簧夹,从Y形管上端进行吸气,吸入的空气从左侧长导管进入,吸气后,关闭左边弹簧夹,打开右边弹簧夹,将体内的气体呼出,气体通过长导管通向右侧锥形瓶中,与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学生演示】派一名代表按大家讨论的方案进行实验演示,顺利得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

【教学效果】:说明前面的知识铺垫在这个组合实验中起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快速反应预期不足。

【教师总结】真没想到,同学们的反应如此之快,思路如此清晰,老师有点小瞧大家了,早点这个实验装置交给大家来组装了,以后老师会给同学们更过挑战的机会。

4.综合提升,拓展实验

现在大家思路越来越活跃,研究问题也越来越严谨了,非常好!不过现在面对这套装置(指装置3),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跟大家商量。

【教师设疑】: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用NaOH溶液来去除二氧化碳气体时,并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现象。虽然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低,但是如果假设我们开始吸入的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太低,或是我担心万一实验室里配制的NaOH溶液很稀的话,有可能也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不干净啊。同学们你们说我这个想法有没道理?如果有道理,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化解我的担心呢?

【设计意图】:初步尝试提升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更好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生活动】:大家热情高涨,在老师刚才语言的激励下,都在摩拳擦掌地想展示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师解决问题。果然有个别学生提出了问题的要害之处。学生回答可以再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看看通过NaOH溶液后出来的气体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如果这里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了,就可以证明混合气体中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已被NaOH溶液吸收干净了。

【教师点评】:说实话,我都被你们震撼了,大家真是太聪明了,将来都是研究化学的好能手。既然大家这么厉害,下面我就请同学上来把你们所要添加的装置及试剂给我组合上去。

【学生活动】:两名学生代表上台,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之下,协助完成实验组装,并且很自然地保证气流从左到右都是“长进短出”的流向。

【教学效果】:本节课内容也在此得到升华,很多同学在这节课上逐步体验到了挑战自我、不断完善、享受成功的快乐。最终通过这组严密的组合实验,不仅可以一 步到位,而且真正做到“确确实实”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教师总结】:这节课,虽然我们只跟大家讨论了一道习题,但从这道题目的实验设计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严谨”这个词语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在实验探究中,大家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又体验到了对比实验和组合实验的妙处,以后在实验设计方面,我们会给大家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今天的学习内容到此结束!

第四篇: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大树小树桃花开--分子运动实验改进教学设计

大树小树桃花开--分子运动实验改进教学设计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该实验在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刚接触微粒时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观察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情况,感受到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从而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二、课本上的装置图存在一些缺点

1、氨水在敞口装置中会散发刺激性的氨气,造成空气污染。

2、氨水的扩散过程不明显,氨分子要扩散到另一只烧杯中用时较长。

3、原装置只能放在讲台上演示,不能移动,教室后面学生观察现象有困难。

三、改进方法

课本的实验图 改进后的演示实验 改进后的分组实验 演示实验:

①将罩的大烧杯 改用 带有底座的密封钟罩;

②将装酚酞溶液的烧杯 改为 喷有酚酞的棉花团;

③棉花固定在树枝上,树枝固定在大橡皮塞上。分组实验:

① 将大烧杯罩小烧杯 改成 集气瓶+玻璃塞; ② 将装酚酞溶液的烧杯 改为 喷有酚酞的棉花团; ③ 将装氨水的烧杯 改为 滴管滴加浓氨水; ④ 棉花固定在小树枝上,小树枝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实验仪器和药品

演示:带底座的钟罩、小试剂瓶、氨水、酚酞、棉花团、小树枝、小喷壶

分组:集气瓶、橡皮赛、滴管、氨水、酚酞、棉花团、牙签、小橡皮塞

五、实验过程

演示:

① 把棉花团做成桃花状固定在不同高度的树枝上;用小喷壶喷些水和酚酞在棉花团上;

② 将棉花树枝固定在大橡皮塞上,放入钟罩内;观察棉花团还是不变色;

留两朵棉花只喷水不喷酚酞;观察棉花团不变色;

③ 将5ml浓氨水加入小烧杯中,迅速放入钟罩,观察约一分钟棉花团自下而上慢慢变红,好像桃花在盛开; 两朵只喷水不喷酚酞的棉花团不变色;

④ 实验后可向两朵不变色的棉花团喷酚酞,观察到不变色的棉花团马上变红。

分组:

① 用小树枝固定一朵棉花,喷些酚酞试液,固定在小橡皮塞上,放入集气瓶。② 滴5滴浓氨水至集气瓶,勿滴在棉花上,盖上玻璃塞,观察现象。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六、实验效果

1、棉花团从下而上慢慢变红,好像桃花在盛开,对学生有视觉冲击;

2、氨水几乎没有扩散到空气中,减少了污染;

3、演示现象很明显,很直观,很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分组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5、无论是分组还是演示,装置都可以移动,可以让全体学生观察和分享交流;

6、变红后的棉花可喷少许盐酸褪色后晾干重复使用。

七、自我评价

改进后的实验可做演示和分组;

现象明显,直观性很强,趣味性极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较密闭的条件中反应,减少环境污染,体现环保意识;

就地取材,节约药品,使实验用药量微型化但实验现象放大化。

第五篇: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

“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是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的教学实验。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内的学习参与度,增强了学生实验的成功归属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分析】

1实验目标

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说明动物如何通过肌肉、骨和骨连接的协作完成运动。2 实验器材

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等 3 实验内容

“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指导:1 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2 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再次做伸缩运动,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3 观察骨与骨是怎样连接的。4 实验重点和难点

对去皮鸡翅的观察及找出附着在肱骨上的两块肌肉,分别牵拉两块肌肉观察鸡翅的运动情况。这是该实验的重点也是该实验的难点。【实验设计思路】

看过的会忘记,听过的会记得,只有做过的才会理解。针对学生对运动系统各部分如何协调产生运动没有感性认识的学情,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选取生活中最常见且比较容易操作的鸡翅作为实验材料,按照结构层次逐步展开,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实验预测及对策】

1、结合教材进度、综合考虑实验开展气候较炎热等因素,首先将市场买来的鸡全翅放置在冰箱或冷冻柜中,实验前两小时解冻,可免除夏日高温导致实验材料腐败引起的实验失败。

2、鸡翅是鸡的一个运动器官,很多学生只是在餐桌或小吃摊上亲密接触过。要让学生和生鸡翅来个零距离接触并且还要亲手进行相关操作,学生难免会有情绪产生。为了克服学生的情绪障碍,事先为学生准备了一次性手套,这样就可以解决实验操作中实验材料的油腻问题,还避免了实验操作中队实验材料的污染。

3、影响鸡翅运动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鸡翅的表皮。为了在实验过程中能清晰地观察到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取出鸡翅的表皮势在必行。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选用去皮鸡翅观察座位实验材料。但是由于生鸡翅的油腻滑手,学生经验的欠缺等因素,去皮工作可在课前完成。

4、实验是学生的心头最爱。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对实验的盲目的爱(动手玩过之后没学到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理性的科学的爱,教者选择在实验操作前将实验器具藏于桌肚,待实验指导完毕后再让他们见面。

5、为了实验结果的清晰明显,可要求学生在去皮的鸡翅上找出几个结构,并注意观察由于他们的变化引起的运动,方便大部分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快感。

6、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很多学生会弃实验材料于不顾或疯狂破坏,为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前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回收试验过的材料,统一处理。【实验教学过程】

[投影展示] 一段各种脊椎动物完美舞姿的视频 导入: 师:完美舞姿的绽放主要是哪个系统的功劳?

生:运动系统。

师:它由哪些结构组成?这些结构如何协调优雅绽放出如此绚丽的舞蹈?今天让我们借助实验来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导:有的放矢明确目标很重要,为学生提供了难度梯度的3个问题:

菜鸟级(找出去皮鸡翅的三部分组成)高手级(观察鸡翅内侧肌肉两端附着的位置)骨灰级(牵拉内外两侧肌肉,观察鸡翅的运动情况)磨刀不误砍柴工,将实验步骤总结为3个字:

“看”(观察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找”(找出如下图所示①②两块肌肉)“提”(用镊子牵拉肌肉①②观察现象)

操作:学生4—6人为一小组,组长取出实验器材,组员合理分工,心细的负责指导,胆大的负责操作,文笔好的负责记录并完成实验报告,口才棒的负责交流。

教者巡回指导,待时间快到时,用倒计时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清理的紧迫感,然后便是学生交流实验成果了。

交流:根据各个小组实验完成进度不同决定汇报交流的顺序。全班8各小组,只有两个小组才完成高手级问题,其他小组全都完成骨灰级问题。菜鸟级问题大家一起回答(学生齐声回答:肌肉、骨和骨连接)高手级问题我们给稍稍落后的两组机会,请他们告诉我们(答案一致都是:一块鸡肉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那最后一个骨灰级的问题呢?请小组派出代表来汇报(小组汇报牵拉肌肉时,伴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拉相邻的骨绕骨连接产生运动),各小组基本同意此观点,可有一个学生抛出一个问题:

老师,我让鸡翅产生运动,也发现附着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那到底是肌肉牵拉骨产生运动还是骨推动肌肉产生运动?

意外生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分歧产生了,而且大部分学生似乎已被迷惑住了。孔子曰:“不愤不启”此时应该是启的好时机了。我让一组学生带着小组的鸡翅了和镊子来到讲台前,向学生展示牵拉肌肉时产生的运动,进而发问:

师:这个鸡翅怎么运动起来的? 生:牵拉鸡翅上的肌肉了 师:很好!谁牵拉的? 生:**同学

师:生物体内有**同学吗? 生(笑):没有!

师:但是生物体会受到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刺激由神经系统接受,并作用于肌肉,让肌肉收缩或舒张,然后进一步产生运动。也就是说生物体内谁扮演了**同学的角色?

生:神经系统

师:神经系统的刺激可以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所以只能是谁带动谁产生运动? 生: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相邻的骨绕骨连接产生运动

师补充:还得在神经系统调控下!运动产生了,动力从何而来呢?。。。【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趣味性,让更多同学体验到试验成功的欢乐,在实践教学实验前,我试着对课本的实验操作进行了如下改进: 1 实验鸡翅课前去皮

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观察能够说出动物如何通过肌肉、骨和骨连接的协作完成运动。鸡翅的去皮工作是完成实验目的的辅助手段,不是要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经历了一次次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内鸡翅去皮之后,笔者决定在课前将鸡翅的去皮工作完成。这样不仅完成了实验操作,而且节约了课内时间,一举两得。2实验规范,渗透情感 2.1 戴套操作,卫生规范

生物学科是在实验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实验是生物学科的特色。而实验规范就好比实验特色的前奏。在该实验中,笔者自备了很多一次性塑料手套,实验时发给学生。戴着手套的学生慢慢克服了之前的恐惧或者畏难心理,实验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了,愿意跟随着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实验了。而且戴着手套进行实验操作,不会对鸡翅造成污染,为后面实验材料的回收做了准备。

2.2 材料回收,节约教育

新课程非常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注重他们各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笔者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自己(小组)的鸡翅进行回收,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节约生活的行为习惯。3创新总结,有始有终

我们的实验课经常会虎头蛇尾,到最后草草收场,错失对学生实验所得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的机会。在该实验结束后,特附上一首笔者自制的小诗,学生兴致高涨,小诗琅琅上口,很多学生在下课后还津津乐道呢,很好地完成实验目标。

附:运动小诗 神经大佬把头牵

运动之家联手携 骨骼肌、骨和骨连接 骨骼肌是老大姐

她把骨弟弟小手牵 弟弟绕着骨连接 挥动小手鸟雀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是学科特色,更是创新之本。对教材实验的实施,可以激发师生更多的创新灵感和思维;对实验的不断改进,又可以教会学生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缜密思维。实验教学正以燎原之势向教育改革的一线课堂中蔓延开来,我们做好准备了!

下载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