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的教案

时间:2019-05-12 17: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除法的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除法的教案》。

第一篇:认识除法的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除法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教具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棒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找一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2、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

3、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

第二篇:认识除法教案

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50页例

5、例6和相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在联系平均分的情境认识除法的活动中,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式子的过程,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平均分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除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对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除法含义。

[教学难点] 除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新知

(一)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1.教学例5。

(1)出示例5情境和问题。

讲述: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公园里玩,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告诉大家:你从题里知道了什么?

提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板书:6)每几人坐一辆车?(板书:2)要算出什么结果?

(2)引导思考、解决。

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可以怎样想呢?你能得出要坐几辆车吗?自己想一想,有困难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得出要坐几辆车,把()填好;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结果是要坐几辆车。好吗? 交流: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要坐几辆车?(根据交流教师用圆片演示,得出要坐3辆车)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自己想的?来说说你怎样想的。

你们听明白了他说的有6人,每2人坐一辆,要坐3辆车是怎样想的吗?谁来说说看?

追问:他的想法实际上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分的,结果得到什么?

引导归纳:有的小朋友摆圆片分,有的小朋友看图直接想.用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6人怎样分的,结果要坐几辆车?(板书:3)(3)引入除法。

说明:刚才的问题,是把6人按每2人一份地平均分,结果得到坐3辆车。(指板书的数)这样把6人按每2人一份平均分,结果是3份,可以用除法计算,写成算式“6除以2等于3”。(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

追问:根据什么写出“6÷2=3”这道除法算式的?

说明:这样的算式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除法算式。(板书课题:认识除法)

说明:这个符号叫除号。(在“÷”下面板书:除号)除号可以这样写:先写中间一小横,然后上面写一点,下面写一点。(让学生跟教师书空写除号)教学算式“6÷2=3”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提问:要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应该把12个苹果怎样分,得到结果是什么?(让几名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明白:把12个苹果每3个—份地分,看分成几份)

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学生填写、交流,集体订正)

集体读一渎算式。

追问:想一想,为什么算式可以写成“12÷3=4”?这个算式里的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回顾小结。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是把6个小朋友、12个苹果怎样分的?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小结:像刚才两道题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按几份平均分写除法算式。1.教学例6。

(1)出示例6情境和问题。

讲述:星期天小朋友们去植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想想从题里 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

提问:这是要把6个小朋友怎样平均分?(板书:6 3)(2)引导思考、解决。

把6个小朋友按3组平均分,每组几人呢?看图自己想一想,也可以用 圆片分一分,得出每组几人,填在()里;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交流: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组几人。

(根据交流教师用圆片演示,得出每组2人)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看图想的?来说说每组几人,你怎样知道的。

追问:他的想法实际上也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平均分的,结果每组几人?

引导归纳:有的小朋友摆圆片分,有的小朋友看图直接想,但都是把6人怎样分的,结果每组几人?(板书:2)(3)引入除法。

说明:这里的问题,也要平均分。这是把6人按3组平均分,结果得到每 组2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把6人平均分成3组,结果是每组2人,(指板 书的数)就写成“6除以3等于2”。(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

让学生读一读算式。

追问:根据什么写出“6÷3=2”这道除法算式的?6和3各表示什么?2呢?

说明被除数、除数和商并板书在算式下面,并指给学生说一说。2.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提问:要知道每人分得几支,要把8支铅笔怎样平均分,得到结果是什么?

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学生填写、交流,集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要写成“8÷2=4”?这道除法算式的8、2、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回顾小结。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6个小朋友、8支铅笔都是怎样分的?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小结:通过这里两道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巩固内化,加深认识 1.选择答案(口答)。

(1)8个同学在跳绳,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列式是()。A.2×4-8 B.8÷2=4(2)10人打乒乓球,平均分成5组,每组(2)人。列式是()。A.2×5 =10 B.10÷5-2 提问:这里为什么都要选除法算式?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算式,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说10、2、5各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把10砖按每2块搬一次,求几次搬完,要用除法算。3.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算式,集体订正。

提问:为什么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除数3表示什么意思?商3呢? 4.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可以看成怎样平均分的,还可以看成怎样平均分的。

学生独立读题并完成算式。

交流两道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两小题都用除法算?这两道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个朋友知道了只要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还是按几份平均分、求每份是几个,都要用除法计算。

5.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除法算式。

三、全课总结

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认识了哪些知识?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还有哪些体会?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算法,这就是除法。大家都知道了,在生活里有许多时候需要平均分,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一些物体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分、看分成几份,还是按几份平均分、看每份几个,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不过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分法确定哪个做除数,得到的商是多少。大家还学会了写除法算式,读除法算式,知道了除法的运算符号是除号(指“÷”)。那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现在这样的除号吗?请小朋友看课本第50页的“你知道吗”,把了解的内容互相说一说。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P2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认识除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过程中,认识除法的意义,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当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我还要求学生能根据题意反复说说所列出的除法算式的意思,即除法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这样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整堂课下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算式,还能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和找出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接着,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和本领,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

3、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比如,除法算式的读,看似很简单,但对一部分学习困难生来说肯定会出现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我非常注意这一细小的环节,除了齐读,还指名让学生读一读,这期间我刻意安排一些学习困难生,让他们反馈学习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就让大家一起帮助纠正,这样,有利于加深大家的印象,使学生学得更扎实到位。

第三篇:认识除法教案

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36—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这学期我们语文课上刚学了一篇课文叫《黄山奇石》,你们还记得吗?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的壮美(出示黄山图片)你们有没有去过黄山?国庆期间小明学校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

二、新授。

1、教学例题(出示课件):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坐2人,要坐()辆。)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提示:每辆车坐2人就是把6个小朋友按每()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请你画圆片分一分。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并展示。还可以想几个2是6?

教学除法算式。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除法。(板书:认识除法)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请学生书空))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6÷2=3。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请学生跟读)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表示什么? 6 ÷ 2 = 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人一份来平均分?分成了几份?

2、完成“试一试”。谈话:下了缆车,小明他们来到了小熊之家。(点击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画圆片圈一圈,再完成填空。)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12÷3=4)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12个苹果按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成几份?

3、教学例题:离开了小熊之家老师从小队里选了3个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奖励给他们6枝铅笔。出示分铅笔情景图(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枝。)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可以用连线的方法,也可以想3个几是6?)

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枝,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 ÷3=2。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3=2表示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枝?

4、完成“试一试”。谈话:小明他们又来到了植物园,出示小朋友参加劳动的情景图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你是怎么知道每组有4人?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4=2表示把8人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人?

三、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到“需要5人才能搬完的。”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到“每筐放3个的。”

3、第3题。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写出的每道算式的意思。

4、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说一说,在进行全班交流。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五、作业。

摆一摆、填一填。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 □÷□=□ 2、8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

第四篇: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除法,初步感知除法算式的含义.2.经历分物体的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文字语言,操作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初步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文字语言,操作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学过程:

一、借助分学具,在分东西的过程活动中感悟平均分。

1.咱们班有多少名学生?(45)老师把45名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快数一数。2.分别汇报。你有什么发现吗?(每组人数都一样多)

3.出示学具。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学具,我该怎么分呢?(学生各抒己见)4.每个组一袋。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5.谁帮老师发一发?其他同学看一看他是怎么发的?(拿一袋,分一组;拿几袋一组一袋……)

6.现在每个组手里面都拿到了学具,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怎么回事?(每组分的一样多,公平)

7.一个组只有一袋学具,每个组5个人,你们准备怎么用?(分给组内同学,每人一种)(小组长动手分学具,组员看看组长是怎么分的)

8.回想:我们班45个同学分成了9组,每组有5个同学;9袋学具分给了9个小组,每组一袋;五种颜色的扣条,分给了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了1种。我们分的东西不一样,有什么是一样的呢?(我们得到的都一样)9.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东西的方法就是平均分。(?)

二、借助学具拼图形的活动认识除法 1.把12根扣条平均分成2堆,你会分吗?

2.和小伙伴分享你是怎么分的?(一根一根分,一份一份分)

3.你看懂他的意思吗?你赞同吗?(12根扣条,平均分成2堆,每堆有6根。)4.你们刚才分的过程写成:12➗2=6,你能看懂吗?(12根扣条,平均

分成2堆,每堆有6根)5.介绍除号——平均分

6.有12根扣条,拼同样大的三角形,你能拼几个?(小组合作)7.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

8.刚才拼的过程可以用12➗3=4表示,你能结合拼的过程说一说12➗3=4表示什么意思?

三、根据除法算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1.15÷5=3(学生操作,由于根数的需求,学生因需求而合作。可以定时间)2.汇报:其他同学读懂他们组的做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关注同伴的交流)15根扣条,每5根做一个图形,可以做3个同样的图形。

15根扣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3根,拼成一个三角形。3.小组自己借用一些小棒,拼出你们组喜欢的形状。4.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说他的想法,并列出除法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分,还认识了除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五篇:《除法的认识(一)》教案

《除法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法的认识

(一)”第13页例4。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熊猫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谈话法、练习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谁吗? [学生]熊猫。

(课件出示熊猫卡片)

[师]京京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熊猫,它十分好客,今天京京就要请朋友来它家做客。于是,京京一早就到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出示竹笋图片),它要把这些美味的竹笋分给朋友们吃。瞧!它的朋友团团、盼盼、乐乐和亮亮来了(依次出现熊猫图片),可是京京怎样把竹笋分给它的朋友呢?

[学生]平均分。

(二)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

[师]京京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应放几个呢?你们能帮助京京解决这个问题呢?

(三)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京京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学生]是“平均”放在四个盘子中。

[师]“平均”放在四个盘子中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请小朋友们利用学具代替竹笋来分一分好吗?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说平均分的过程。分法一:一个一个的分。

分法二:先两个两个的分,然后在一个一个的分。方法三:三个三个的分。

[师]他们的分法不一样,但什么是相同的? [学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四)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通过平均分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强化“平均分”的意识,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一)认识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3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学生]是。

师揭示:像这样平均分的情况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种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它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除号的由来(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H.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在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师]我么已经会写除号了,那么要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首先,我们先看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学生]12个。

[师]那么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分成了几份? [学生]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然后写上等号,把每盘放的3个中的“3” 写在等号的后面。

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师] 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三)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课件出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中,每盘放几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中,每盘放几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中,每盘放几个?

1、让学生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读出每一个除法算式,并分别说说所表示的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法,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

三、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1、完成教科书 “做一做”第1题。(1)说说这幅图所表示的意义。(2)利用学具分一分。(3)列出除法算式。

(4)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科书 “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每一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3)比较两道题的异同。

3、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1题。

练习时,采用“开火车”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2题。(1)依据题意用学具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

(2)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5、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1)独立写出算式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四、回顾反思,总结概括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写。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够像今天一样出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增强学生梳理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培养组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板书设计

除法的认识

(一)12 ÷ 4 =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下载认识除法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除法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万家校 刘雀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初步会读写除法算式,能规范......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76-77的例1,2,P78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总结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 2、认识并初步理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抽......

    初步认识除法 教案5篇

    初步认识除法 授课教师:罗成强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认识除法说课稿

    第一课时说课稿 黄田中心小学 陈晓燕 一、 说教材 《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页的内容。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

    除法的认识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苏晓霞 评析:姚文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案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那现在动物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你愿意帮助它们吗?那我们来看下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2、......

    《除法的初步认识2》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2》教案 一、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54~56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