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中庭景观的色彩应用研究
校园中庭景观的色彩应用研究
摘要:校园中庭景观是校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展现了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等特点。色彩又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环境的舒适度直接体现在色彩的运用上。本文就色彩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遵循色彩运用原则的前提下,并结合实地对校园中庭进行了改造设计,对色彩与校园中庭环境关系的研究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校园中庭;景观;色彩;分析
一、校园中庭分析
(一)位置分析
四川理工博逸楼中庭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四川理工营盘校区美术学院博逸楼中部,是一块三面围合式的长方形体块。由于中庭是一个三面围合的长方形结构,所以整个设计以流动的曲线为主,打破了直线的束缚。也在一定程度映射了学艺术之人对自由的追求。
(二)现状分析
首先,设计单一:大面积的相同材质的地面铺装,中部只设置了一个简洁的花坛,四周设有零散的几个花坛;其次,功能设施不齐全:中庭在设计上只满足了供学生上下课行走的通道,没有考虑学生课间娱乐、学习的功能;再次,缺少主题:美术学院是供艺术生学习的场所,中庭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要结合美术学院的实际在设计中要有亮点、有新意;最后,目的不明确:保证教室的采光和隔离教室间的相互干扰,创造出幽静的学习环境是校园中庭绿化的目的。
(三)提取设计元素
元素提取一:根据蒙德里安最著名的抽象主义“构图”作品《红黄蓝构成》,提取其红黄蓝色彩搭配运用于中庭设计中,给人较为和谐舒适的视觉体验。通过改变三原色的纯度和明度等,使中庭景观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景象。元素提取二:本方案是美术楼中庭设计,主要以自由的曲线为主。恰好水是无形且最自由的,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提取水纹运用于中庭设计中,体现艺术的自由和奔放洒脱。元素提取三:根据老式的机械表表盘设计,提取其交错的圆形运用于中庭设计中,主要体现在景观节点的设计上,传达出在自由的学习生活中要珍惜时间理念。
二、色彩运用所遵循的原则
(一)和谐统一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必须从整体出发将环境的特点和色彩的应用融合到一起,达到视觉感的统一。统一原则是指构成景观设计的各要素在风格、形式、色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景观整体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重复运用上,但要避免过分的统一。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大致色调统一即可,可适当的在同中存异,在统一中追求变化,给人以自然优美的感受。
(二)调和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色彩多体现在植物配置上。在多种植物色彩上寻找其共同色素以达到色彩的调和变化。在景观设计配色中,经常会运用大量的调和色,以营造一种和谐生动、浓淡相宜的美。
(三)均衡原则
为人们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其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以及功能需求。只有满足了人的视觉平衡,才会给观景的人以美的感受。在植物配置的配色中,强调色调的平衡和层次性渐变。通过把控色彩的体块面积、色彩的饱和度等来解决色彩的不均衡问题。在景观设计中,亮度低的色彩面积通常会运用的较多,以实现色彩的均衡。达到给人以舒适的感受和美的体验的效果。
(四)对比原则
所谓对比原则,就是设计中通过构成元素的色相、色调及色彩明度等的对比来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在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景观设计配色中整体和谐性即体现了这一点。在景观设计中装饰色和目的色是色彩的两个部分。在调和原则下通过设置主色和配色的对比,得到的景观既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采用了对比及调和原则。
三、色彩在校园中庭中的运用
(一)植物色彩搭配
首先,对比调和的运用。校园中庭整个植物种植以低矮的小灌木为主,草本的花草植物为辅,再加以孤植树点缀其中。中庭左入口处设置了高低不同的花草和低矮小灌木,主要是营造出高低落差的层次感突出其节奏和韵律。植物色彩以橙紫绿色调为主,与主干道地面铺装的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的同时也对主干道地面铺装色调起到调和的作用。运用补色的对比组合,使其色彩效果更加强烈。
其次,和谐统一的运用。在休息娱乐区处设置了低矮的绿色小灌木,起到隔离空间的作用。以绿色为主,是使学生在学习娱乐的同时多看绿色,达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在低矮小灌木的附近设置了淡紫色的草本植物,调和了主道路地面铺装的色调。补色与相邻的色相同中存异,过渡平缓舒适给人以和谐的氛围。
最后,均衡对比的运用。春季给人生机勃勃、万物复舒的景象,植物景观的色彩则以常绿和落叶来作为背景色,我们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调和的色彩来搭配如黄色。夏天总给人焦躁、闷热的感受,在进行植物配色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冷色调的植物缓解燥热的感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总离不开大面积的黄色。在植物配色中,我们应多采用黄色的落叶乔木和秋季的草本花卉植物,如银杏、菊花。冬季萧条寒冷,选择松、柏等常绿植物能舒缓人们的心情。根据四季植物的搭配要求,在校园中庭景观的设计中我主要运用了小叶女贞、罗汉松缓解冬天的萧条和沉闷;运用了迎春花、月季作为映衬春季的复苏景象;运用孤植树银杏作为秋天的点缀。通过四季植物的搭配运用,在同中存异达到均衡和谐的效果。
(二)地面铺装
校园中庭设计主要以红黄蓝三原色作为设计元素,分别用于地面铺装上和建筑外立面的装饰上。在道路设计中,通过增加铺装的材料和颜色来体现铺装多样性的特点。红黄蓝主要运用于中庭的主干道上,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相互呼应。灰色的地砖主要运用于休息娱乐区,在中庭中起调和色调的作用。在中庭铺装设计中也运用了一些新型材料,如透水砖、环氧树脂粘结砾石等。
(三)建筑外立面
美术学院教学楼是艺术生学习的地方,提到美术就会想到颜色,不管是视觉传达设计还是国画、油画或者环境艺术设计都与色彩息息相关,人的生活也与色彩密切联系。而生活里的色彩斑斓又是由三原色调和出来的,作为学生的我又要思其源,追其根。所以,在此次的设计中以红黄蓝三原色为设计主题。在建筑改造设计中,主要是从建筑外部装饰的材质上着手。原本建筑外部采用白色的外墙砖饰面装饰,与周围建筑一般无异,为了突出美术学院教学楼的不同,在建筑顶部的屋檐和每层楼的连接处,以红黄蓝色条进行了装饰,同时也形成一个纽带,串联起整个艺术楼。从本质上打破了建筑外立面原来单一的装饰,同时又与其中庭景观的色彩相融合。在建筑的外立面通过色彩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材料上以光面材质为主,使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并富有生机。
通过这次校园中庭景观的色彩应用研究,对基本的色彩原则有了认知,也对植物的配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以后的景观设计具有指引作用。色彩的合理运用与建筑的主体和景观价值最大化呈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运用色彩的同时也要使其与文化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水平相契合,以达到景观最优化。在此次校园中庭景观改造设计中,通过对色彩的基本原则的了解的基础上加以把握和利用,使校园景观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注释:
[1]黄林.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设计[J].价值工程,2011年.第29-36页.[5]韦慧春.色彩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年.第32-40页.[3]杨勇.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J].建筑科技,2013年.第20-24页.[4]李东浩.色彩在建筑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和作用.城市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第50-54页.
第二篇: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初探论文
1校园景观色彩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1.1概念界定及其重要地位
校园色彩可分为校园建筑色彩以及校园景观色彩。其中校园建筑色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教学楼、宿舍、服务用房建筑色彩等,而校园景观色彩则包括除建筑立面之外的其他色彩,为植物、构筑物、地面铺装、景观小品色彩等,是校园外部空间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的色彩面貌。拥有一个优美合理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思维。19世纪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欧文系统提出了环境决定性格学说,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使人获得善良、高尚的品格。色彩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它凌驾于形态之上。景观的一切构成要素只要诉诸于视觉,必受色彩影响,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具有现实意义。校园作为城市中特殊区域,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使用性质就决定了它特殊的色彩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体现学校性质、发扬校园文化的责任,它可以反映地域精神。
1.2校园景观色彩研究现状
笔者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和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为“校园景观”。由于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所以为加强数据针对性,主要以设计类专业的论文为样本。此次共收集相关论文1992篇,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并从研究范围、研究环节、研究方法和景观要素和设计原则五个大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大多数论文可归纳出明确的研究对象,分为景观小品、道路、植被、空间、色彩、声和照明等,共210篇。关于植物的论文居多,有81篇。色彩有6篇,主要涉及建筑色彩和校园色彩规划。虽然我国校园景观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个别元素研究也较为详细,但关于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的研究可参照文献较少。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色彩研究的重要阶段,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和日本色彩规划研究机构都较具深度,还将其纳入了城市规划实践中,力图消除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我国色彩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是一个新领域。虽然在城市色彩、景观色彩学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理论,但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设计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理论。需从相对系统的城市、景观、园林色彩理论中找寻借鉴。目前校园特别是高校倾向于快速扩建,使得色彩规划往往被忽视,实践性较弱。在文献中关于校园景观色彩的论述大多从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且大多围绕建筑,缺少针对性、深入的论述。
2武汉高校景观色彩现状与改善思路
2.1高校自身景观色彩的统一格局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景观色彩进行研究。调研主要进行色彩数据的提取,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并将影响景观色彩的要素都列入考察范围内。我们对校园景观内复杂的色彩组成进行了适当简化,提取了景观主色调、辅助色和点缀色,尽可能全面掌握代表性色彩,色彩印象主要呈现为色彩搭配后的整体观感。另一方面,校园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色彩差异性较小,色彩组成较为单调。植被色彩除校区大门附近较为突出外,其余功能区之间植物配置相似,导致色彩相似度高。虽然体育场区域采用纯度高的蓝、红色,与主色调差异性最大,但这是由于其功能属性所决定的。在其他区域并没有体现功能区各自的特点和性质,导向性弱。例如校园居住区,应追求温暖、愉悦、安全感。行政区域色彩则倾向凝重、严肃,可考虑运用低彩度的灰色或是明度对比高的冷色调。校园文化中心、体育馆区域应简洁、活泼,色彩的丰富性应该更高。校园商业服务区域的色彩则需醒目和新颖。校园中的重点景观,如入口大门、青年园、醉晚亭等,色彩层次感较好,但突出处理感较弱。如果这些区域合理拉开色彩差值,则可以使色彩除了秩序井然外,加强导向性。总之,如果对校园景观色彩进行合理定位和分区规划,制定景观色彩控制准则,可以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2.2高校之间景观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中的四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进行景观色彩研究,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大多为主要景观区域。四所高校均为综合性大学,根据图表可看出,武大、华师的色彩明度较为适宜,其中武大由于有大面积的草坪而使得太阳光可不间接穿过树丛照射的缘故。四所高校色彩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人工要素以明灰色系为主。辅助色和点缀色的色相区间相对较宽,选色较为丰富,大多以较高的饱和度和中、低纯度的暖调色为主。高校大部分景观色彩相似,这是因为选用相同绿化植物的原因,也和它们同处武汉市同一地域的地理因素有关。四所高校的色彩倾向及组成有一定差异:华中师范的整体色系偏亮黄,给人温暖的感觉,而武大则偏向红色系,与种植的樱花树有关。这两所高校的色彩纯度也相对较高,其余两所大学色彩明度偏低,且偏向于蓝、灰色系,其中地大的景观色彩基调略偏黄,这是由于较少面积的绿草坪及有裸露土壤存在的缘故。在基本色调中,武大以鲜亮的绿色为特点,得益于大面积的草坪绿化。华科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绿树成荫,颜色较为深沉。这种差异化部分来源于高校的属性差异:因为色彩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相比而言,偏文科类院校(华中师范、武大)更重视色彩要素的丰富和夸张,色彩明度高,视觉冲击力较强,色彩倾向性明确。偏理工类高校(华科大、中国地大)在色彩选择方面则更具理性,显得庄重肃穆。高校校园是多种条件制约下形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景观色彩是表达文化个性特征的一种有效手段。色彩需要自己的风格定位,不同高校需各有千秋,展示不同的风貌和场所记忆。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工作。芬兰艺术家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同样,“校园色彩内涵”来源于独特的色彩文脉,它融合了功能、文化与艺术表现,塑造了高校形象,增强学生心理认同感,这些都需要进行整体、科学的环境色彩规划和梳理。可以站在城市的角度,依据城市色彩理论对高校景观色彩提出规划策略。
3校园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统一策略
3.1武汉城市色彩导则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惊人,但色彩领域观念和水平滞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少系统、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依据,城市色彩基本处于自主、随机状态。为使城市色彩体现地域性、发扬形象特色,城市制定了色彩规划设计的总体策略,并提出了以“控制”为目的的总体规划策略。2003年,武汉市围绕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编制了一套《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导则以功能片区为单元,推荐城市建筑色谱为: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淡彩等5类色系,同时推荐了300多种建筑外观用色。此导则是一项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定性、技术性控制框架。它虽然是针对建筑色彩而执行的,但毫无疑问为景观色彩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实证,也为城市视野之下的校园景观指明了方向。校园景观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组成部分,要力求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取得协调,并延续地域特色。
3.2校园与城市景观色彩的协同
校园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高校景观色彩如果不与城市环境包括其他高校产生某种联系,就破坏了城市的完整性。正如调研所得出的结论,正因为高校都是处于城市的同一区块(武昌洪山区),才展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武汉俗称“江城”,拥有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它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内陆城市,夏季日照充足、气温偏高,所以为避免人们产生浮躁的心理感受,景观应少量选用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免造成过于强烈的色彩刺激。在季节上,秋冬气温偏低,不宜使用偏深冷色调。因此,武汉色彩应以活泼、轻快的浅暖色调为主,校园景观色彩也是如此。武昌作为文教科研区,包括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因为文化植被十分丰厚,色彩应简洁、平和、富有朝气。总之,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可仿效城市色彩控制原则,比如通过推荐色谱的形式进行指导与约束。具体而言,需首先对城市整体色彩基调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再进行定位和个性化分析,提出大的指导方向。再次,可综合考虑校园文脉、历史、气候等各种要素,对校园景观中各类公共功能空间色彩进行分区设计和规划。
3.3校园景观色彩的控制理念
校园景观色彩的引导与控制包括主色调的形成、控制范围的划定,以及确定各区色彩的主色调、辅助色及点缀色,明确禁止使用的色彩以及对应的对象和位置等。还可将校园景观色彩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色彩控制管理的范畴,避免各自为政。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策略必须拥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色彩管理体系和数据标准,然后通过导则的方式来实施。其次,实施模式可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针对现状色彩进行评价,划分出控制层级,做到大方向的校园景观色彩控制。除此之外,还可建立校园景观色彩规划的评价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对色彩规划的监督。而这种控制体系在建设规划校园之时就可纳入,将其和建筑、道路等作为整体来设计,甚至可以在城市规划阶段实施,使校园与城市相得益彰。结语我们将校园称为“象牙塔”,校园景观色彩的人为统一规划、梳理是必要手段。以城市色彩的导则为指引,我们形成了校园景观色彩设计控制理念。话虽如此,却实行不易,操作上就是难点。但通过此番论述,也为校园景观色彩设计探索了一个规划模式,将有助于校园景观的发展。希望在今后,校园景观色彩设计能够同步纳入校园建设中,并拥有一个完善、系统的控制导则,一方面使校园与城市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格局;另一方面校园景观色彩之间保持多样性差异,校园自身也能合理进行功能区规划。由于本人自身经验有限,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不足之处需进一步研究。
第三篇: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以及北入口。2.景观布局
一方面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园,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六、分区景观设计说明 1.主入口水景广场:
主入口是中心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智慧之窗”雕塑,它放置在车行道与中央景观道交汇处,白钢构架,它抽象的造型暗示着美好的未来,设计为红色,富有激情;周围是旱喷泉广场,水柱喷起,生机盎然;景观道中间设计一个长条形的喷泉水池,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两侧绿地规则整齐地种植模纹大树,体现了校园规整洁净的环境,谕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2.学苑广场:
位于综合楼前,两侧是教学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弧线形怀抱式的环路象征着教师宽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桃李满天下。
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是校园主次轴线的交点,也是前校区的中心位置,设置升旗台,几步台阶上去,作为此空间的最高点,从主入口进入校园就能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提升人们心中的爱国心。南边设计放射形的花坛,北边是一处大的铺装广场,作为学校的大型集散广场,用于集会、升旗等活动。广场中间位置布设旱喷泉,是水景在轴线上的体现;广场两边也设置旱喷泉,布设长条座凳,两侧种植应季花卉。喷泉飞洒,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放射的花坛、散植花灌木,谕示着桃李满天下。高大的雪松,谕示着教师形象的伟岸。
综合楼东入口出来是景观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焦点,设置一组瘦高雕塑小品取名为“积累”,下面铺之白色砂砾,寓意折叠的书本向上生长,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
东侧绿地构图以弧和直线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人们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小孩可以在草坪上嬉戏、晒太阳,是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3.教学区: 小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东侧教学区是小学教学区。建筑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东边,2号、3号和4号教学楼围合两个区域,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元素——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大小不一的绿地和小场地,放置的长条座凳和树池座凳,供学生们看书、游戏;中间两排方形小草地延伸进入环境空间,尽头布设一处圆形涌泉,好似孩子们的智慧源泉正一点点源源不断地涌出,也谕示着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祖国清晨的太阳”。
西边,1号教学楼和实验楼围合一个区域,设计一处开敞式的台地,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赏景,使得绿地不仅在平面上有所变化,也在竖向高低上有所不同。中间围合一片阳光草坪,为学生们提供一处广阔交流、玩耍的空间,草地上设置一组雕塑——“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节减的好习惯,寓教于乐。
两侧区域用三块绿地分割开来,上面规则种植三种小乔木,它们也分别用于教学楼围成的三个区域内,使空间植物景观随季节的变化,视觉焦点也随之迁移。中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西侧教学区是中学教学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曲折的小路深入,到达高起的灯塔雕塑,谕示着学习是要经过一番波折,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南边设置景墙花架,上刻一则名人典故自强不息,创造文化氛围。设计还有铺装场地、读书竹林等,放置座凳供学生看书,逗留。绿地局部微地形处理,形成舒缓的绿地空间,植物以文人最爱——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突出文化内涵。
教学区整体设计严谨又不失活泼,与均衡舒展的建筑群体相协调。4.体育运动区:
小学体育运动区与中学体育运动区分别分布在用地中部东侧和西侧。对两侧操场和运动场进行整合,分别给各自操场加以围栏,方便管理;设计均采用规则的道路连接运动场地,出入口设在最便于人到达的位置,主要是教学区和生活区方向。设置树池座凳,种植遮荫效果好的大乔木,为人们休息和观看人员提供休憩纳凉之所。5.学苑绿地:
它是由环形车行主干道组成的一块圆形绿地,是学生生活区与运动、教学区的中间区域,西边毗邻风雨操场,它势必是一处集聚会、生活、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绿地。
绿地中间设计一处下沉式的广场,作为露天剧场,可以在此进行大型文娱活动,环境“有水则灵”,此地也设计有旱喷泉,观赏、嬉戏;由台阶上去,背景是一组张拉膜组合亭,白色膜结构好似飞翔的翅膀,给人以遐想,同时台阶也是看台,局部结合花坛,充分发挥景观要素的多用途性。
剧场东侧设计为小空间环境,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放射性道路上设计一组景观构架,运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好似跳跃地音符;广场主道路南侧是象棋广场;穿过两页铺开的花坛,漫步于曲线型小道来到一处圆形沙坑,只需一根小木棒,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书写、绘画,情趣尽在„„
剧场西侧设计大块绿地空间,结合环形游步道让人联想到宇宙中运行着的行星,引导着人们勇于探索科学知识;星系之外,小星相依,绿地北侧离生活区较近,用圆形图案组合出一处健身活动场地,鼓励孩子们闲暇时间多做运动,花坛中设置一个小雕塑,与主题相呼应。
6.生活区:
学生公寓楼前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绿地面积不大,尽量增加绿地,在上面开辟小的场地供学生们晨读、逗留即可。7.北入口绿化带:
风雨操场北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处设计半圆形喷泉水池,呼应校前区水景;通往北入口的绿化带上设计成规整的模纹绿篱,两侧种植树冠荫浓的大乔木作为行道树,与中心轴线整体风格相统一;北入口处低调处理,中心绿带上设计一个大的花坛,上面放置景石,上书学校名称,作为轴线的尾声。
七、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
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八、铺装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花岗岩(磨光、火烧板)、条形广场砖、条形步石、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
九、灯光设计
以主轴为中心,突出轴线和主景,感受环境主体小品和建筑主体的几何结构,激发孩子们对空间结构有更深的了解。除教学楼外,对于孩子们在夜间经常出现的场所,都配以适合亮度和颜色的灯光,如篮球场、排球场等。
十、绿化种植给水设计
本种植设计,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浇灌方式,主入口景观轴线上采用喷灌方式。
第四篇: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一)为更好地展现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景观品质,学校拟在校园绿地广场建校园景观雕塑,把学校的城市精神、历史沿革、文化元素以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更多的师生、家长认知我校、记住我校。现特组织开展“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园景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加范围
我校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教师、雕塑创作爱好者等艺术创作团体和个人均可参。
二、征集时间
自发布之日起至**年7月10日止。
三、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充分展现我校文化内涵,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我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
(二)要按照雕塑所在点位雕塑主题和周边场地环境进行设计创作。(雕塑主题及场地环境参见各点位介绍资料)
(三)每个设计单位或者个人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征集点位进行设计创作。
(四)设计方案要做到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创意独特,构思新颖,力求雅俗共赏;校门浮雕要做到层次丰富,相互协调呼应,功能性与整体性强。
(五)设计须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和公开使用,拒绝模仿雷同。作者应保证其作品未侵犯他人权利,也不存在任何法律纠纷,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概由作者承担。
四、设计点位
(一)北校区教学楼间广场绿地。(主题内容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
(二)一食堂北侧绿地。(主题内容与师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以温馨、静态、柔美为指导思想)
(三)学校3号大门入口浮雕设计。(主题内容与建筑相关,体现建筑文化)
五、设计方案提交
(一)所有设计方案须同时提交A2彩色幅面平面打印原件稿和三维电子方案,并附明确的设计理念说明,注明作者姓名(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二)来稿请寄:
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二教学楼建筑与艺术系303办公室
联系人:温唯一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六、评选方式及奖项设置
(一)组织专家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
(二)每个点位设计方案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各1名。其中:一等奖奖金3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奖金2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奖金1000元人民币。
(三)获奖公告将于**年9月初在学校公布。获奖者应在公布后1个月内与学院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联系,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七、注意事项
(一)凡投稿均视为同意本公告的所有内容并受其约束。
(二)获奖的设计方案所有著作权均归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所有作品原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三)本次方案征集工作相关事宜由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负责解释。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二)一、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占地面积约100公顷。校内有一条玉泉河,主要建筑物分布河的两岸,校区环绕青山,地势高差明显。
泉山校区规划调整及拟建设项目均在已建成的教学区、学生宿舍区、预留用地等校园内。具体规划范围详见本项目“邀请招标公告”附件: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平面图。
二、规划设计要求
1、功能构成
泉山校区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主校区,校行政机关、学院、研究机构均在该校区。总体规划应考虑现代高校发展趋势,体现“方便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重在规划调整。挖潜、完善校园功能,梳理校园的交通,利用新建项目整合现有建筑群,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品质。
规划要求校园与青山山体有机融合,实现校园与山体的无间隔。山坡上的树林中可适当规划建筑小品、便道,给学生营造安逸、舒适、优美的学习交流环境。
可适当考虑现有建筑的位置调整及现有建筑的外形调整,规划各自方案。
考虑钟楼外立面改造。
考虑各区功能基本要求,特别是重要建筑的基本功能,色彩和谐。
考虑与该校园相连的道路、交通、大门等因素。
2、拟建项目
本次规划拟在泉山校区新建设11个项目,名称和建筑面积分别为:
(1)国际交流教学中心2万平方米(其中国际留学生宿舍1万平方米);
(2)图书馆4万平方米;
(3)校医院0.3万平方米;
(4)分析测试中心2万平方米;
(5)教学综合楼2万平方米;
(6)行政办公楼1万平方米;
(7)学生宿舍楼5万平方米;
(8)大学生活动中心1万平方米;
(9)科文实验楼2万平方米;
(10)植物博物馆(生物基因馆)0.5—0.8万平方米;
(11)植物园50亩左右(校外围山坡地)。
3、建筑布局:
充分考虑学校历史文脉和校园现状肌理、功能分区、环境、现有建筑等因素,规划好功能分区,处理好现状建筑与新功能的关系。
4、建筑风格与体量:
新规划建筑风格、体量应与现有建筑相谐调。
5、开敞空间:
对建筑物的内外开敞空间、环境进行综合设计,营造丰富多彩、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
6、交通组织:
合理考虑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行政办公楼等建筑及周边人流和车流,合理设置道路、出入口。按照项目规模要求配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并与现有的道路系统协调。
7、竖向设计:
泉山校区玉泉河两岸等地块地势相对较平坦。()西北侧山脚下预留地块、大学生公寓地块、科文学院地块存在较大高差,应做竖向设计。
8、其他:
应提供建设方案经济分析。
三、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构思、功能布局说明、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造价估算。
2、图纸
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局部规划调整图,建筑设计图(平、立、剖面图),鸟瞰图、夜景鸟瞰图,主要视角建筑效果图、夜景效果图,主要景观环境及小品设计图、效果图。
图纸应能体现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3、多媒体汇报文件:
应采用多媒体方式介绍方案。提供2张光盘,采用VCD或其他影音文件方式,播放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文件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图像、语音等形式)出现设计单位或责任人的任何信息(如名称、标记等)。
四、投标文件要求
1、投标文件用语与标识:
(1)投标文件应采用中文书写或打印。
(2)投标文件中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足以透漏投标单位名称的任何标识。
2、投标文件提交的份数:
(1)正本一份。
(2)A3缩印本图册副本8本。
(3)电子文件光盘2份(内应包含多媒体文件、A3缩印本及相关建筑设计的DWG格式电子文件)。
(4)投标文件正本副本不一致时,以正本为准。
3、其他说明
(1)投标文件应由不褪色墨水书写或打印,其中不得出现增删和涂改。
(2)投标文件应装入信封内并封口。
(3)保密:招标方收到投标方案后,为该方案分配一个新的编号。投标单位编号与上述新编号码的对应关系是保密的。除相关人员外,评审委员会专家或其他任何机构、成员均无法获知。
在本项目招标结束前,未经招标方许可,任何单位或机构都无权以任何方式披露、展示和公开投标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4)版权:由招标方提供的本次招标活动所涉及的所有资料,包括文字、图纸及电子文件,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版权法的保护。任何未经授权、对上述内容的复制、改变、发布或其他方式的使用,都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招标方授权投标单位,有权复印及使用上述文件内容,此授权仅限于本次活动中投标单位的相关工作范围。
投标方案中所有内容均须是投标单位的原创,投标单位保证其提交的方案中不包含任何可能涉及或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内容和资料。
招标方有权对所有投标方案内容进行部分或全部复制、展示、印刷、出版或其他形式的使用或发布。
投标单位特许授招标方,有权对其方案中的有关内容使用和修改,并声明此项特许授权不可撤销。
五、其他重要说明
1、投标开标评标时间调整如下:
投标时间:20**年11月2日14:00-14:30
开标评标时间:20**年11月2日14:30始
2、参加投标的单位均视为已经承认和接受本项目“邀请招标公告”及“任务书”规定的所有要求。
3、招标方有权保留更改本项目有关时间的权利,如有改动,将提前3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投标单位。
六、评标
由我校招标办组建的评标专家组负责。衡量方案的基本原则为适用、美观、品质、经济。
第五篇: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
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3.以绿为主
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了学子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但更重要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春天鲜花烂漫,夏天浓荫匝地,秋天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冬天绿意盎然、寒梅傲雪,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考虑到了能够体现“春华秋实”的校园精神。
六、铺装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条形广场砖、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