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西南侧景观绿地调查报告
校园绿地使用现状调查
——山东理工大学12#教学楼南侧游园 调查时间:2012,11,07—2012,11,9
学号:姓名:刘世彦班级:城规
0812204319 0802班 摘要:这次绿地调查的目的是更深入学习《城市景观设计原理》课程学习中景观设计影响因素中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组对山东理工大学十二号教学楼南侧的小游园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对游园内的植物配制、景观小品、附属设施、私密性空间及现实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所学内容,合理的进行分析找出优点及缺失,提出改进措施。
在本次调查中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该游园进行植被调查分析及景观设计、附属设施的现状调查,并提出改进方案。并做总结性的PPT。
关于景观小品和服务设施:游园内景观有张拉膜结构、象棋盘式网格状形式的小广场等。张拉膜结构下面缺少供游人休息的座椅和小桌。该设计看来有点敷衍。不知是甲方没付够钱还是乙方偷工减料。但不可否认这张拉膜结构在该绿地景观系统中是很好的亮点。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应用到广场景观设计中,是非常有创新的思想。该设计象棋可用来观赏同时可以当座椅,十分人性化。考虑到了使用对象的心理需求。居中的位置可能成为游人首选的休息位置。
另外座椅的设置存在问题。大理石,质地坚硬冰冷,亲和感很差。材质单一,数量少,同时尺度不满足环境心理学中个人距离和社交距离的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或统一背景不同年龄、性别、个性、成长环境的差异会对人之间社交距离和个人距离要求不一。所以座椅应该设有不同尺度。另外水泥板砖式座椅太凉特别是在冬季大家都不喜欢坐。在该游园中缺少遮日避雨的小亭。位置应当设置在与步行道有一定距离的位置,避免与过往游人形成干扰。保持一定私密性石凳与石凳间的间距大概有三十米的距离,满足使用要求。
经调查,游园内有6个垃圾桶,布置位置较为合理,基本可以满足游人的使用要求。但外形陈旧且亲和度不够。应该换新的。另外垃圾桶的数量不够,也并未做到及时清理。这里得说下游园内的路灯,路灯破旧不说,在夜晚基本是不亮的,而且数量较少。并不能安全性的需求,使得小游园的使用率较低。出于对游园在满足游人休息的使用要求的同时,座椅、路灯、垃圾桶还应当满足观赏的要求。为游园更添一份观赏趣味。
游园内的各种设施不但应该供游人休息使用,同时还要有好的景致,有趣味性的空间才更能吸引游人前来游览。形成积极开放的空间。
景观小品的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游人的物质需要,更要考虑使用者的的行为心理变化和需求,这样才会体现设计中的以人为本,进而可以更好地的做到安全、舒适、方便,做出优质景观环境。
关于该系统的植被:游园内植物种类较为繁多,绿化面积大,并结合了乔灌草在空间上进行绿化设计和配置,形成比较大的绿量,同时营造了一个自然舒适的空间环境。各种植物相结合,使得游园内部一年四季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致,视觉上有很好的享受。高的乔木、低的灌木相互结合,使得空间层次感更加强烈。低矮的灌木也为空间提供了各种柔和的边界。
关于道路铺地:铺地选用了铺装方式还是多种样的。有的是瓷砖铺装,虽然瓷砖的铺装会看起来很美观,但是在雨雪天气的时候,这样的路面会很滑,不便于行走。有的用了鹅卵石铺地,意在游人漫步的同时可以对足底按摩放松。还有大理石铺设的路面,该种路面整齐美观。路面材质颜色比较丰富。
关于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分析:通过调查发现66.7﹪的调查对象反映绿化情况是很好的的。但对该空间内的景观设计表现出一般满意的只有46.7﹪,对垃圾桶等辅助性服务设施满意度为30.3﹪。
使用群体的调查几天的现状使用调查发现,使用者多为读书或游玩的学生、早晚晨练的中老年退休职工。对我校该绿地系统的使用情况想的问卷调查显示:70﹪的使用人群为学生;25﹪为在校教职工;5﹪附近居民。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垂直方向坡度较小该空间设计中没有无障碍设计。入口加设宽1.2m的坡道。但使用人群少。该空间无水景设计,更没有厕所,电话亭。电话亭不大用可没。但应设一公厕。垃圾桶普遍老化,数量很少。改进并多设。做好在休息座椅及亭子等附近多设。路灯数量较少,晚间安全性差。安全是优质环境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必须增设地面路灯和普通路灯。座的尺寸不够合理,数量不够,材质单一。多增加木质座椅,尺度在0.6m、1.2m、3.6m不等形状为一字型 或L型。曾交流空间。在空间划分中基本没有私密性的空间。通过灌木等植物的隔离形成较为封闭的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私密空间中可设置休息设施。停滞空间的设计较为单一。加膜结构下没座椅和小桌,加设石质小桌和木桩座椅。另外,在其他合理方位增设休息小。有个休息交流和遮日避雨的场所
在通达性的方面来说,游园小路铺设的选址还有待考虑。因为在游园的很多草皮上有很多踩踏出来的捷径。可以看出很多人选择抄近路,可见道路位置选取不适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实际需要。小游园的设计并不理性,路径并不好。起伏的微地形很少,缺少垂直空间上的变化。
小游园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游人的生活规律和使用要求。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但游园中,相对私密的空间很匮乏,在其中进行学习、休息或休闲的同学之间无法找到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空间,故使用者很少。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知道在以后设计景观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环境心理需求,从整个地块的绿地景观结构,道路系统,尽量做到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各种能满足使用群体需要的空间,使景观绿化系统显其职责,为人所用,得人所爱。
第二篇: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一、绿地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现状分析
1)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2)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废的感觉。
4)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二、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三、景观规划说明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园林小品 园路铺装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1.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6.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7.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第三篇: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研案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调研目的: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调查研究,了解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景观设计的各物质要素。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直观感受,加强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和内容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调研方法:资料收集、实地考察、拍摄照片、总结归纳。
调研内容:南师大绿地区位、占地规模、周边环境、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各景观要素(如建筑小品、水体、植物、地形等)。
一、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坐落在南
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1号,距随园校区约16公里,距紫金校区10公里,占地2500亩,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的绕城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二环路形成“井”字形路网,与城区及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便捷。
校区内自然环境优美,钟山风景区、栖霞山风景区、宝华山风景区、汤山风景区周边环绕。大气、水质、噪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功能区标准。仙林校区在延续随园校区古典精华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的时代气息,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独特风格。
2.周边环境关系
南师大仙林校区东侧:紧邻文澜路,旁边有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周围绿 化良好,交通便利。
南师大仙林校区南侧:紧邻文苑路,文苑路交通便利,学生出入方便。附近各类生活设施齐全,还有文澜路广场,适合休闲活动。
南师大仙林校区西侧:紧邻沁兰雅筑,是亚东公司推出的别墅精品----沁兰雅筑自2012年12月正式动工以来,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成为南京别墅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南师大仙林校区北侧:为仙鹤山。仙鹤山位于南师大仙林校区背后,因 山形似仙鹤得名,为仙林的制高点之一,有东、西二峰,西侧主峰海拔100.5 米,东侧峰巅有仙鹤观。仙鹤山面积3000多亩,周围空气清新,为南师大 仙林校区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南师大仙林校区在空间划分上,以主入口区域为主,在敬文图书馆前设置世纪广场和敬文广场(红色区域),两侧分布教学楼,为主要教学区域(黄色区域)。门口世纪广场设有南京师范大学百年纪念碑,庄严稳重,彰显学校深厚文化底蕴。以世纪、敬文两大广场为界限,左右两侧分布教学楼,两大广场之间的厚生路贯穿校区东西,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学生宿舍(蓝色区域)。东西食堂紧邻两学生宿舍,西侧宿舍北有南师大医院,南有体育中心,东侧宿舍北临仙林国际交流中心,南临校区篮球场。整个校区以中央两大广场为界,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且互不干扰。通过植物、建筑、标识牌、园林小品等造园要素创造各个功能区特色。
2.交通组织
整个南师大仙林校区成反向L形,教学区域为方格网形,中央广场将东西两侧教学楼划分开来,严格的轴对称形式加强了此区域的轴线感。此外,东西向两条干道,厚生路、正德路贯通东西,即加强了东西两侧的空间联系,又避免了机动车辆进入教学区域和宿舍区,保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交通流线如图,红色为车辆主要交通流线,蓝色为学生主要交通流线。
三、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更应侧重于建筑群体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为校园中人们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以及娱乐等活动提供了物质空间条件,对这些活动的发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1.水景
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南师大仙林校区大门口设有一喷泉广场,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衬托了广场的宏大壮观,绿地与鲜花与飞舞的水花更突显了校园的浪漫情怀,为校园增添了一抹动人而秀美的景色,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休闲的场所。喷泉前的国旗迎风飘扬,更显雄伟壮丽,见证了南师大培育的一代代人才,突出了南师生对祖国的热爱。
2.广场
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周边的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对校园成块空地设计成开放和谐的交流场所,体现校园自由、开放、团结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筑群落和开放空间中设置景观及相应的休闲设施,如座椅,树池,树阵等。尊重人们对自然的心理渴求,将子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亲和。
图书馆前设有世纪广场和敬文广场,并且建有绿化小品,以常绿树种为主,围绕树池建有休息的座椅。敬文广场以丰富的植物围绕人像雕塑,烘托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形成了静谧的空间,让人靠近不由肃然起敬。世纪广场的喷泉既衬托了校园的雄伟壮阔,又整合了校园中心区域,为广场四周的教学区、图书馆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之余提供了放松休闲的环境。
3.植物设计
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构造景观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意识在高校校园中的具体体现。
南师大仙林校区植物种类丰富,搭配合理,充分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校门口以雪杉、银杏为主,雪杉常青,银杏多变,春天一片绿色,秋天金黄中又带有一抹绿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景。教学楼、体育中心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挑花、梅花、桂花等植物,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抹清香。
宿舍楼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观,通过绿化灌木带,大片的地被植物来形成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操场体育活动区,健身器材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以利于夏季遮阳,创造休息林荫。4.景观小品
大学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与师生达成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个性。在现代的新校区中的校园雕塑,而且还注重个性和更抽象的重视装饰艺术和简化,显示了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雕塑通常是:第一,纪念如浮雕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纪念雕塑。二,象征雕塑,意味着与某些对象或事件的片段为准象征性的书籍,知识。第三,鼓励雕塑,通常采取的东西联想,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第四,装饰雕塑。通常附在建筑物或设备,主要作用美化。
以图书馆前的雕塑为例。高校在雕塑景观空间主要人口从历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到性质,是为了加强校园景观和文化的精神内涵。带来更多的活力。相同的雕塑背景对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草图的设计需要和周围环境巧妙结合,以带出它的意义和主题,背景应该简单,发挥背景中的作用的主体。南师大图书馆前的雕塑,以四个学者为背景,旨在勉励师生勤奋学习,同时烘托校园的学习氛围,巧妙的与周围环境结合,又与图书馆相互呼应。
四、小结及建议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校文化于历史,这些积淀应该渗透在每一处景观当中,再基于场地的合理规划,轴线以及节点的布置,在其中表达出校园特色。另外应该对其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效利用,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来组织好交通流线,避免在教学区域中有人流和车流的冲突,还有学生的上课与休息的流线,避免重复和走回路。
校园中的各景观要素,也应该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水景能将景观做的生动,体现源源不断的知识和学习的动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与小品结合,营造一处休闲、集会的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处。另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应该多选择一些色叶树种,营造有四季变化的空间,而配置方式则因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建筑、小品等,突出重点,或直接以植物为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活泼的空间。
南师大仙林校区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等设计新理念,是自然环境与学校的人文环境想结合的典范。
第四篇:校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周雨润
校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思考
南京深圳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周雨润
摘要: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强调“景观校园”这一理念。学校外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更加体现现代感、文化气息、学校特色、功能需求。本文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来探讨在满足校园新要求的同时,如何延续校园文脉,突出校园特色,建立一个校园环境突出,生态效益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
一、校园景观设计总体分析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同时,又没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环境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1、校园背景及区位调查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位于新庄立交东侧,玄武大道与龙蟠路所交地段,距南京火车站仅3.0公里,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6995亩,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周边有国展中心、玄武湖公园、紫金山、白马公园、情侣园。
二、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南京林业大学校区在空间划分上,以主入口轴线为主,两侧排布教学楼,为 主要教学区域,轴线以花坛为起点,立有主题雕塑和校训,轴线以教学楼零号楼为终点,轴线串联起四块休闲绿地,其间布置小空间以供学生停留休憩。以紫湖溪为界,划分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北侧为学生宿舍区,剩余黄色区域为服务区,围绕整个生活区展开。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且 互不干扰。通过植物、建筑、标识牌、园林小品等造园要素创造不要功能区特色。设计中采用了建筑常用的具有引导功能的轴线处理手法,利用轴线组织外部空间能使空间显得严谨而有序,较适宜的体现了校园环境的秩序感,庄重感。入口处设有景观大道,两侧悬铃木高大挺拔,正对校园主题雕塑和校训,显得庄严稳重。两侧花坛种植低矮的时令花卉。
校园另一条次轴线,由老图书馆正对生物技术大楼,名为樱花大道,两侧密植樱花为行道树,中间节点是代表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的大鼎,简短的轴线上却展示了南林悠远的历史文化,每到樱花开放季节,人群络绎不绝,拍照留念,也使其成为南林一处必看的景点,往北看是铜鼎与老图书馆的琉璃瓦关于历史的对话,樱花与屋檐翘脚的掩映,往南看是鼎代表的沧桑感与生物技术大楼的现代感的对比和继承。
2、交通流线
教学区域交通流线是方格网形,垂直的路网将一栋栋学院楼划分开来,严格的轴对称形式加强了此区域的轴线感。另外,校园内尽量避免机动车辆 进入教学区域和宿舍区,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主要车行交通流线如图,位于校园外环,或少量穿过必要的教学区。
三、景观要素设计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更应侧重于建筑群体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为校园中人们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以及娱乐等活动提供了物质空间条件,对这些活动的发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1、水景
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教五楼的西侧设计一处池塘,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木栈道、木亭子,驳岸以卵石铺设,湖中养有成群的鲤鱼,为校园增添了一抹动人而秀美的景色,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休闲的场所。湖边是挺立的水杉,这些树寿命可达几百年,它们将成为学校的成长见证,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树荫下围有座椅,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亲近。3
2、广场
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周边的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对校园成块空地设计成开放和谐的交流场所,体现校园自由、开放、团结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筑群落和开放空间中设置景观及相应的休闲设施,如座椅,树池,树阵等。尊重人们对自然的心理渴求,将子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亲和。
校园内如在逸夫楼、行政楼、教五楼,图书馆前设有集散广场,并且建有绿化小品。以常绿树种为主,围绕树池建有休息的座椅,图书馆前的梁希广场,以丰富的植物围绕人像雕塑,烘托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形成了静谧的空间,让人靠近不由肃然起敬。这些广场空间为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空间结构提供了机会。
3、植物设计
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构造景观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意识在高校校园中的具体体现。
南林校园以水杉、银杏和杂交鹅掌楸最为著名,教学区域两侧以杂交鹅掌楸 为行道树,它是叶培忠教授首次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与美国鹅掌楸进行了人工杂交,杂交鹅掌楸树形美观,叶形奇特,花朵艳丽,秋叶金黄,材质优良且适应能力强。另外,紫湖溪畔的水杉林高大挺拔,是为了纪念发现此物种的植物学教授。在银杏的研究方面,学校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当秋天到来,校园洒落一片金黄,与其他色叶树种交相辉印。
紫湖溪畔,一到春天就会出现“灞柳风雪”美丽的自然现象。研究生大楼前的草坪上,孤植一棵意杨,起到点睛作用。在校园庭院和学生宿舍区中,植物配置上强调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对各功能区有合理的乔灌草植被特色配置,创造优美景观,既做到充分绿化,美化环境,又具有风度的植物景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宿舍楼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观,通过绿化灌木带,大片的地被植物来形成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操场体育活动区,健身器材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以利于夏季遮阳,创造休息林荫。
4、景观小品
大学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与师生达成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 灵,塑造学生的个性。在现代的新校区中的校园雕塑,而且还注重个性和更抽象的重视装饰艺术和简化,显示了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雕塑通常是:第一,纪念如浮雕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纪念雕塑。二,象征雕塑,意味着与某些对象或事件的片段为准象征性的书籍,知识。第三,鼓励雕塑,通常采取的东西联想,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第四,装饰雕塑。通常附在建筑物或设备,主要作用美化。
以大学校园入口景观的小品设计为例。高校在雕塑景观空间主要人口从历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到性质,是为了加强校园景观和文化的精神内涵。带来更多的活力,环境,内涵。旨在相同的雕塑雕塑背景的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草图的设计需要和周围环境巧妙结合,以带出它的意义和主题,背景应该简单,发挥背景中的作用的主体。具体设计还需要素描的规模和颜色加以完善,在适当时考虑了水体的结合等方式,增加校园为主要人口的环空间培的口味,内容和感情。南林大的主题雕塑“地球与人类”,双手托起地球,和平鸽在上面展翅飞翔,它位于校园入口的主轴线上,进门之后首先引入眼帘,周围是由黄杨修建成型的校训“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绿篱,一目了然突出林业大学的特色和校园文化,简洁大方。
校园中还有一些景观小品,如梁希先生的雕像,小木亭,总体而言,校园景观设计的个性化不容忽视,有自己的校园和学生的独特个性,以共鸣与景观,让学生明白,这是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
四、结论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校文化于历史,这些积淀应该渗透在每一处景观当中,再基于场地的合理规划,轴线以及节点的布置,在其中表达出校园特色。另外应该对其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效利用,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来组织好交通流线,避免在教学区域中有人流和车流的冲突,还有学生的上课与休息的流线,避免重复和走回路。
校园中的各景观要素,也应该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水景能将景观做的生动,体现源源不断的知识和学习的动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与小品结合,营造一处休闲、集会的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处。另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应该多选择一些色叶树种,营造有四季变化的空间,而配置方式则因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建筑、小品等,突出重点,或直接以植物为竹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活泼的空间。
南京林业大学校区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等设计新理念,是自然环境与学校的人文环境想结合的典范。
第五篇: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校园教工生活区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绿地作为绿色资源,在人群高度集中的校区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资源,当代国内高校校园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多以人工绿地为主,且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校园绿地正是由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校园绿地的结构具有空间形态、功能、环境意象、景观、场所意义等不同层面,这些不同层面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构成高校校园绿地系统的整体结构。
校园绿地和一般绿地具有相同的空间形态构成,一般可分为点、线、面;而高校校园绿地的功能需求的特殊性,其绿地功能分区构成根据高校校园不同功能建设用地,将绿地系统可大致分为教学区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工生活区绿地、体育运动健身区和其它用地绿地五大区块,每一大区内二次划分为道路绿地系统、专类园绿地系统和附属绿地系统;根据空间异质性——而根据绿地系统空间异质性分为乔木、灌木、草皮、乔灌、乔草、灌草、乔灌草、苗圃共八种类型;从绿地空间中的物质构成又可分为水景、植物景观、场地、景观小品和标志物,还有相关配套设施,包括休憩设施、照明设施、卫生设施。绿地景观意向构成对使用者是有特殊意义的,凯文·林奇认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环境存在着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他将构成景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结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高校校园绿地绿地的意向构成也具备一般绿地景观意向的特点。
一、调查目的
分析校园各功能区中绿地景观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成功之处,探讨满足功能需求、适合时代发展、体现校园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思路。校园绿地在校园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绿地相当于校园的自然调节器,它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能起到固碳释氧、滞尘降噪、净污杀菌等生态效应;同时又为师生提供了舒适优美的教学实习、人际交流、休闲游憩、学术研究、体育锻炼等活动空间。随着“生态校园”、“绿色校园”等理念的兴起,如何合理规划校园内部格局、协调各功能区绿地配置、首先就需要对校园绿化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时间、范围
此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开展实地调查的时候,首先按照校园的功能进行分区,然后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分东、西校园将各个功能区细分为大区、小区和组团 3个层次来开展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对现场每个小区填写“校园绿地景观实地调查表”并适 时进行访谈。
实地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初步踏查,对校园的绿化有总体的了解。大致了解校园植物和绿地景观基本情况。确定实地调查范围并进行合理分区,设计、制作实地调查表。第二阶段分区分组团进行实地调查、拍照,并记载实地调查表。主要调查各分区的地形、水体、植物(种类种植方式、观赏特性、色彩)、景石、园路铺装、建筑小品(照 明 设 施、休 憩 设 施)等 景 观 要 素 的 基 本情况。根据调查内容,在进行现场调查的同时与在校园绿地中的被调查者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特色校园绿地景观的评价、意见与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改造建议 附表
附图:校园绿地现状图 调查和分析的内容: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道路绿化普及率、林荫路推广率、林荫停车场比例、绿视率分析 裸子:被子;针叶:阔叶;落叶:常绿;乔木:灌木; 观赏特性分析统计数字和文字说明;植物配置、景观效果分析
植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分析、养护状况分析、是否采用节约型园林技术并写明具体方法、是否生物防治
植物文化、植物科普分析,绿地使用功能分析等 说明
1、附表:
植物名录及以上分析的所有基础数据,如观赏特性分析要对所有植物列表,列出每一种植物的观赏特性
2、绿化覆盖面积、绿地面积:实测加卫星影像图量
高校校园绿地建设特点(1)对绿地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高校基本建设当中,存在“重建筑,轻绿化”的现象,加之关部门缺乏对绿地建设 重要性的认识。此外,校园建设资金有限,校园规划中缺乏或没有对校园绿地进行专项规 划。有的高校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若干年后,但其校园仍未形成能与之匹配绿地景观,使 校园绿地建设严重欠帐,致使绿地建设的质和量均跟不上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有的高 校校园可绿地面积并不少,但由于对高校校园绿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认识不足,没有充分 考虑到校园活动的主体对绿地空间的需求,其功能与配套设施的设置不甚合理。(2)缺乏对使用者需求的关注,缺少“以人为本”的绿地空间
长期以来,“以人为本”一词所有规划设计项目基本出发点,设计项目的成立和建设 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广大使用人群。但是在设计和实践中,这一种人的关怀和对于使用群体 需求的关注并没有具体化。由此,新建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常出现“重景观而轻使用” 的状况,在一些已建成的校园绿地空间中,大片的广场、草坪往往被闲置,甚至有座椅的 地方也很难让人满意地停留。这些绿地空间往往尺度与位置不合适宜,形式也很难满足人 的不同心理要求;对于遮阳避雨的要求考虑得不够;景观的文化内涵与环境没能很好地融 合,其表达不能引起人的共鸣。这户外场所无法引起活动的发生,整个校园也就呈现空旷 无生机的状态。
(3)校园绿地建设相互模仿,失去特色
由于时间的仓促及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设计者往往盲目追求欧美模式,群起效仿,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校园被效仿套用同一模式,使中国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在各地出现雷 同的设计。缺乏与地域的关联,缺乏与校园自身办学个性的关联,缺乏与校园文化的关联,从而使校园绿地空间失去特色,很难引起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不同的校 园文化背景的校园中我们却看到了不少缺乏个性绿地,模式化的设计语言忽略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心理需求,导致了校园境景观单
一、粗陋。(4)忽略校园绿地景观生态性
伴随着高校校园建设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开拓新校区或纷纷对旧校区进行改造更新。很多新建成的校园往往只是植物配置单一,空间层次单调,却普遍缺乏生机和活力,在植 物种类的选择上更是缺乏对地域性和多样性的考量。规划设计往往忽视校址原有的自然环 境条件,或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或肆意开发,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不足:(1)校园绿地面积大,但是不少地方还没有很好地规划和利用,有些地方仍是荒废的,如哺育园的设计简单,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2)通过绿地体现各学院特色方面做得不够,目前各学院前的绿地千篇一律,仅有商学院的楼前绿地设有具有学院特色的标志小品。各学院可通过各自门前的绿地体现各自学院、专业的特点、风貌,树立鲜明形象。(3)虽然广西的植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这一特色未能在校园绿地景观中充分体现,校园的绿化植物较为单一。(4)校园绿地规划中对于人的行为关注不足,绿地上缺乏可用于学习、活动的小空间,缺少学生们驻足小憩、交流的人性化空间。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层次化。居住小区植物配置应增强植物群落的层次,将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层级关系合理展现出来。公园天下小区主道路绿化设计体现出植物的层次化,合理的配置方式可以增加植物设计的韵律感。反之,植物配置缺乏层次时,景观序列必然会受到影响,植物种类过多和过少的时候都会造成该现象,如新西蓝小区植物种类较少,乔木与草坪间出现断层而旭景名园小区则是由于植物种类过多同样导致了层次的混乱。由此可见,植物配置的优劣与种类的多与少没有直接关系,而植物群落层次的配置关系才决定着成败。建议从两点考虑:①以本地乔木树种为主基调,利用灌木与开花植物做出层层衔接的植物空间;②利用低矮灌木的形态、色彩、大小不相同这一特性,搭配出植物组团,既不会遮挡视线又能充分利用空间。
(2)植物配置立体化。居住小区应合理增加立体绿化的面积和使用率,立体绿化在增加绿化比例和满足人们不同的欣赏需要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居住小区植物的立体配置包 括两大类型:构筑物、建筑物顶部绿化和垂直面绿化。其中顶部绿化又分为屋顶绿化和花架廊架绿化; 垂直面绿化分为墙面绿化、阳台绿化和门庭绿化三小类。在空间上发展立体绿化,打破以往的绿化概念,一些夏天炎热的地区,可以在屋顶种植绿化来隔热,有条件的还可以设计楼顶花园,在居住小区建筑立面上,注重阳台绿化以弥补立面的不足,在地面上的一些栏架上、亭子上布置植物,或者用植物做成各种景观造型。把孤鹜的单体元素用绿色串联起来,真正地把绿化融入居民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