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评析(于洪雪

时间:2019-05-12 17: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评析(于洪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评析(于洪雪》。

第一篇: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评析(于洪雪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

评析

于 洪 雪

冠县贾镇光彩小学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智慧广场中的内容,通过解决“停车场里有几辆小汽车和几辆摩托车?”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类型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运用列举法、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会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2、在经历探索规律、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感受数学简洁的美。

3、使学生在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一步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自信心,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在经历探索过程中,自主建立假设策略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知道怎么称呼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于老师。在课件上看到的。

师:你真是个很会观察的学生。于老师上课前有一个习惯,想让同学们做几道口算,看同学们的反映情况。24×2= 4×24= 23×2+4= 22×4+8= 师:通过刚才的测试发现这位同学反映很快。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学生。你今年多大了?关于老师你想知道什么?

生:老师,你今年多大了? 师:你猜。生:35岁。师:想知道猜的对不对,需要怎么样? 生:验证。

师:如果我告诉你猜我35岁,猜高了,需要怎么样? 生:往低处猜,猜30岁。师:又低了。生:31岁。

师:正确。刚才先进行了猜测,根据老师的话进行验证,如果我说你猜高了,你往低处猜,如果我说你猜低了,你往高处猜。这个过程叫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调整”。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通过刚才的对话,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假设——验证——调整是一套很好的策略。如果有根据地进行猜测那就更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先用这个策略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评析】通过猜老师的年龄,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又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指导。

二、新课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数学课堂是智慧的课堂,让我们去智慧广场看一看。仔细观察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整理信息:

生:小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师:这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生:猜测。师:猜测?随便猜吗?我猜小汽车20辆,摩托车30辆,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小汽车和摩托车一共才24辆。

师:看来猜测也是要有一定的根据的。那你先猜小汽车几辆摩托车几辆?

生:小汽车20辆摩托车4辆。生:······

师:这么多可能,要想知道猜的对不对,需要怎么样? 生:验证。

师:如何验证呢?

生:把小汽车和摩托车的轮子总数算一算,看是否等于86。师:如果不等于86,需要怎样? 生:调整。【评析】假设是从猜测开始的,让学生了解猜测的一般过程,知道猜测不是随意的,是要有一定根据的。

(二)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1、列举法

师:该如何调整呢?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张这样的表格,把你的猜测填到表格里算一算,与86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答案,请打开1号信封,开始。

轮子数(学生组内填表,老师巡视指小汽车数摩托车数 0 24 4×24 = 96导。)23 1 4×23+2×1 = 94 4×22+2×2 = 92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研 22 2 21 3 4×21+2×3 = 90究成果? 20 4 4×20+2×4 = 88 4×19+2×5 = 86生1:我先猜测小汽车23辆,19 5摩托车1辆,轮子数是94个,比86多了。

师:多了,怎么办? 生:调整。

师:如何调整?把谁调多?把谁调少?

生:把小汽车调少,把摩托车调多,这样就找到答案:小汽车19辆,摩托车20辆。

师:谁还想说说你的过程?

生2:我首先猜测小汽车20辆,摩托车4辆,轮子数是88,轮子数多了。我就把轮子数多的小汽车换成了摩托车。这样就有19辆小汽车和5辆摩托车,轮子数正好是86个。

师:如果我们有序的把这些可能列出来,就更能发现规律了。课件出示表格: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增加一辆摩托车减少一小汽车数摩托车数轮子数辆小汽车轮子总数就减少两个。

师: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很快找到答案。请没找到答案的同学把表格补充完整。师:根据摩托车和小汽车的总辆数一一列出一些可能,总能找出问题的答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评析】借助表格让学生利用“猜测--验证--调整”解决问题,知道有序排列容易找到规律,利用规律可以减少解决问题的时间。

2、画图法

师:其实二年级的同学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想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方法吗?(画图法)

师:用长方形代表车身,需要画多少个车身? 生:24个。

师:用圆圈来表示车轮,首先给每个车身下面都画了4个轮子。算一算有多少个轮子?多出来的轮子怎样处理呢?请打开2号信封,尝试一下吧。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组内交流。)

师:谁来分享下你画的过程?其他同学请注意倾听。

生:给每个车身下面都画了4个轮子,一共就4×24=96个轮子,发现比86个轮子多了。

师:多了多少个?你是如何处理的? 生:多了10个轮子,把一辆小汽车的下面去掉两个轮子,把它变成了摩托车。这样可以得出有5辆摩托车。

师:为什么把它去掉两个轮子?

生:因为我们把一辆摩托车看成小汽车会多算2个轮子。师:怎么列式? 生:4-2=2。

师:5辆摩托车是怎么得出来的? 生:10÷2=5

3、算式法

师:你能用算式把刚才的过程表示出来吗?尝试一下吧。学生尝试列算式,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假设全是小汽车。24×4=96(个)96-86=10(个)4-2=2(个)

摩托车:10÷2=5(辆)小汽车:24-5=19(辆)

师:如果把全部都假设成摩托车会怎样呢?(学生思考列算式)

【评析】利用画图来解决问题是原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形象、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样,把画图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用简洁、明了的算式表示出来也变的容易,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变的清晰、简单。

4、小结 师:我们解决小汽车和摩托车的问题都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吧?

生:都有假设的意思。

师:发现了他们之间本质的联系,在数学上假设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列举、画图所表示的复杂的过程,我们可以用简洁、明了的算式把它表示出来,这就是数学的美。对于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生:算式法。

生:当我们不会用算式法时,可不要忘了原始的列举、画图这两种方法。

【评析】通过对三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抓住了它们之间本质的联系“假设”,建立假设的思想,知道假设的表示形式多样,同时感受了数学简洁的美。

(三)巩固应用,感悟模型

师:这个问题你学会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有一个疑问:生活中我们有必要先数一数小汽车和摩托车一共有多少辆,再数一数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轮子,然后再算一算它们各有多少辆吗?

生:没有。

1、练习一: 师: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无聊?可就是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我们在研究,早在1500年前的古代人也在研究。请看千年古题:出示《孙子算经》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道题目,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现在有一些鸡和兔子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鸡和兔共35个头、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我们帮古人来算一算吧。(学生独立计算,抽生回答计算过程。)

2、练习二:

师:不仅我们的古代人在研究,现代人也在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流行过这样一首民谣。

出示鬼子与狗的问题:一队鬼子一队狗,两队并成一队走,数数头有80个,却有200条腿走,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鬼子多少狗?(学生口说计算过程即可。)

师:你想怎么解决? 生:假设全是狗,80×4=320(条),320-200=120(条)120÷(4-2)=60个鬼子,80-60=20只狗。

师:同学们都会口算这个过程了,老师这还有个比较有趣的解法,想不想知道?

生:想知道。

师:把每只狗和每个鬼子都去掉一条腿,共80个头,一共要去掉多少条腿?

生:80条腿。

师:再把每只狗和每个鬼子都去掉一条腿,现在剩下多少条什么腿?

生:剩下40条狗腿。

师:每只狗剩了几条腿?有多少只狗呢? 生:每只狗剩2条腿,40÷2=20只狗。

【评析】有趣的题加上有趣的解法,感到数学更有趣,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小结:

师:从“小汽车到摩托车问题”到“鸡兔同笼”再到“鬼子与狗的问题”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分析题的结构)

生:他们的结构是相同的。

师:就是属于一种类型的问题。我们沿用古人的说法,把这种结构的问题叫做“鸡兔同笼”问题。

师:现在看来,我们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价值,不在于问题的本身,而是在于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这样一种模型,帮助大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析】从“小汽车到摩托车问题”到“鸡兔同笼”再到“鬼子与狗的问题”,借助结构分析,让学生建立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四)变式训练,体验模型

师:看下面的问题是不是符合这个模型呢?谁相当于鸡,谁又相当于兔呢?

出示问题:一个房间里有4条腿的椅子和3条腿的凳子共18个。如果椅子腿和凳子腿加起来共有68条,那么有几把椅子和几个凳子?(课后完成)

生:4条腿的椅子相当于兔,3条腿的凳子相当于鸡。师:看来这里的鸡不只是两条腿还可以是三条腿。

【评析】通过本题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中的“鸡”不只是两条腿还可以是三条腿,“兔”也一样,对这种模型进行了优化。

(五)全课总结,优化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谈收获(从本课内容、研究方法和情感等方面)。师:感觉数学如何?课下上网搜一搜“鸡兔同笼”,上面有很多有趣的解法,会让你感到数学更好玩。

【评析】一句“感觉数学如何”道出了教师对数学的热爱,也让学生说出了对学数学的感受。课下搜一搜有趣的解法,既给学生不知了任务,也让学生知道了“学无止境”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板书:

“鸡兔同笼”问题(模型)

猜测--验证--调整 假设全是小汽车。24×4=96(个)96-86=10(个)4-2=2(个)

摩托车:10÷2=5(辆)

小汽车:24-5=19(辆)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作图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解决问题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

师:同学们不妨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争辩。(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引导适当,师生互动。)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画图法:(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

①先画8个头。

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

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

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

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0条腿就变出来5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5只兔和3只鸡。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假设法:

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3、列方程:

我们还可以根据“鸡的腿+兔的腿=26条”列方程解答: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4X+2(8-X)=26,16+2X=26

2X=26-16

X=3

8-3=5(只)

即鸡有3只,兔有5只。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吗?

生: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三>、想一想,做一做: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2.完成书中练一练中的4道题,<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亦可称作置换法)。可以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换成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有的同学还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南马小学 宋赞丽

一、教材分析:

《课标》中指出: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比较大的原题。“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由于本单元方程解法还没学,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不是很强,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困难较大,思维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智力水平属于中下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但是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情景感受,化繁为简,猜测,列表,画图等方法帮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借助展开想象,促进数学思考,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提升,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与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鸡兔同笼”结构特点和解决模型。在这节课中,主要采用适时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经历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合理利用假设法,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能用类比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04-105。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有效情景,激活生活经验策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度过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能上好这堂课?真棒!师: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信心和热情跟老师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

师:“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条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T展示今意。)

2.师: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好呢?(“鸡兔同笼”问题。)板书。

师:其实,鸡兔同笼问题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研究它,我们现代人还在研究它,而且还有很多外国人也在研究它。那么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得那么多的人乐此不疲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们就会揭开这个秘密。老师再问一次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学生猜测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引导自主探究,感悟数学思想策略 1.探究用猜测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好吗?出示例1

(1)师:请大家读题。思考: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所求问题是什么?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设计意图】学生认知的规律是:由易到难。鸡兔同笼原题中的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人们进行探究,根据化繁为简的思想,此题有效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为解决《孙子算经》中的较难“鸡兔同笼”问题搭好了桥,做了巧妙引领。

(2)列表法

师: 猜想,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学生猜)

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解决问题要有理有据,不能随意猜。我们应该抓住什么样的条件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首先要知道鸡和兔一共有8只,其次鸡的腿和兔的腿一共有26只,所以我们必须要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看等不等于26。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是正确答案。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表格把你们的猜测的数据按顺序填到表格中并找到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之后交流完成情况,出示大屏幕的表格中。(像这样把我们的猜测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叫列表法)。

师:观察这个表格,你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运算方法,这里就运用到了数学的枚举思想。用猜测尝试去作图验证,实际就是用枚举法来解决问题。虽然麻烦,但比较直观,它是掌握假设法的前提,本教学环节是下一教学环节的巧妙过渡。当头和脚的只数较多时,用列表法还是不容易找出答案,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猜想法和列表法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但都有其局限性。教学中,既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了这些策略,又未局限于这些基本的策略;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通过表格规律的发现,为探索新策略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教师既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在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2.探究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列表的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但是如果数据很大,会发生什么情况?(繁琐)。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交流探讨结果。

(1)假设八只全是鸡

师:那么我们再来试一试。假设8只全是鸡,请同学们试着做。

生:8×2=16(只)脚。

师:题意要求一共有26只脚。

生:26-16=10(只)脚。

师:少了10脚。那么少的是谁的脚呢?

生:少了兔的脚。

生:4-2=2(只)脚。10÷2=5(只)兔。

生:8-5=3(只)鸡。(假设法A)

师:可能还有些同学有点迷糊,我们用画图法直观理解一下。

1)请画8个圆表示鸡,每只鸡2只腿,一共有16只脚。

2)还差10只脚,每只鸡再加两只脚变成兔子,共有5只鸡变成5只兔子。

3)最后剩下的3只就是鸡。

【设计意图】通过生的讲解与老师的精要提示,大部分学生肯定已经初步掌握了假设法,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准确掌握方法且明白算理,还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在这里用到了画图法是打开其他学生发散思维的钥匙。画图法直观形象,对其他学生的启发作用很大。此法貌似画图法,其实质仍然是列举法。

(2)假设八只全是兔

我假设8只全是兔。4×8=32.。(师在32后添加只脚)32-26=6(只脚)。(师:多了6只脚)。4-2=2(只脚)

师:为什么用4-2?

生丙:因为兔子多了,兔子有4只脚,鸡有2只脚。6÷2=3(只鸡)

师:等等,老师又不懂了!为什么用6÷2。

生丙:因为我多假设了兔,多了6只脚,这6只脚是鸡的。所以用6÷2=3(只鸡)

师: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请哪位同学给我再说说。

生丁自愿起来说清算理。

师故作明白状:哦,原来是多假设了兔的只数,所以多出来的脚应该是鸡的,所以要这样。

生丙继续:8-3=5(只)。因为兔子多算了3只,所以用8减去3等于5,答案是兔子有5只,鸡有3只。(假设法B)

师:现在大家清楚了吗?再引导学生回顾一遍。先怎么想?假设全是鸡,用总脚数减去鸡的脚数求出它们的相差数是10,再用相差的数除以每只鸡相差的2只脚,就得到了兔的只数,最后用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实际鸡的只数。

师:你们从以上两种假设法中发现了什么?

假设全是鸡,先得到兔子的只数。

假鸡先得兔,假兔先得鸡。

师总结:假甲先得乙,假乙先得甲。

师:这种方法好吗?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假设法)。

【设计意图】假设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我在学生讲述假设法A时,故布疑团,循循善诱,把学生的思考方法与过程准确无误地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在展示关键步骤时,我扮演一位导演,“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请哪位同学给我再说说。”把教者需要给学生重点强调的地方,假借学生的口再重点反馈给其他学生。师故作明白状:“哦—原来是多假设了兔的只数,所以多出来的脚应该是鸡的,所以要这样。”看似是我的自言自语,其实是把此种方法的关键强调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此步骤就是对学生掌握运用假设法的再一次强化,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方法,并明白算理。教师没有一句是在讲解,都是学生在思考展示、相互启发、自我教育。

(3)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4)师:现在我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古人流传下来的问题了吗?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师(在学生运用假设法、例举法解决问题之后):解决“鸡兔同笼”,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生:假设法比较简便,例举法比较麻烦。

【设计意图】与教学最初设置的悬念遥相呼应,在学生进一步运用学习的新方法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出最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永远是数学教学的真谛。这就是数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

(5)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计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较麻烦,最好用假设法比较好。用假设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假设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具体算法,先初步归纳总结出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规律,教师再将之完善,归纳升华为运用解决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发散思考、加深理解。

(三)突出数学运用,强化渗透应用策略

巩固练习: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设计意图】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此环节有两个妙处:一是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让学生能够认识“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强化总结反思,发现数学规律策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们对自己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布置:课本106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九、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1.猜测法 2.列表法 3.假设法

A、假设八只全是鸡 先得到兔的只数

8×2=16(只)26-16=10(只)4-2=2(只)10÷2=5(只)兔 8-5=3(只)鸡

B、假设八只全是兔 先得到鸡的只数

4×8=32(只)32-26=6(只)4-2=2(只)6÷2=3(只)鸡 8-3=5(只)兔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103——P104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列表法或假设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表法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两种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知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谈话引出问题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质疑:提问:

(1)一只鸡和一只兔不看外表单从数量上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鸡和兔相比:什么比什么多?多多少?

(3)课件出示:如果有4只兔和3只鸡同笼,一共有多少个头和多少只脚呢?

(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5)课件出示交换已知条件以后的题目。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种动物的异同,引出基础题目,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鸡兔腿数数量的差别,每只兔比每只鸡腿数多2,这为下一教学环节,猜测、调整和有序整理探究列表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探究假设法做好铺垫。)

2.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和前面的题目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鸡兔各有几只?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共有8个头)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题的已知和未知条件的不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后面的猜测、有序整理、验证做好铺垫。)

(2)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的猜测有很多种,听起来有点乱,我们按顺序整理一下(出示表格)。

(3)验证猜想。

(4)观察发现规律。(5)总结概括:在数学中这种方法叫列表法。(板书)。

(设计理念:通过猜测让学生感知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这是最基础的方法,然后通过列表法进行验证让学生感知有序整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通过观察、交流探讨发现鸡兔数量的变化引起腿数变化的规律,这样也积累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

质疑:如果遇到鸡兔数目多的时候,这种方法行吗?怎么办呢?

3.探讨假设法:

a.假设全是兔。

1.师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引入全是兔的情境。

2.集体探究,引导交流。

b.假设全是鸡。

1.师再次继续童话故事引入全是鸡的情境。

2.小组独立探究交流假设全是鸡的计算方法。

3.指名小组展示并叙述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5.延伸:其实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还有其它方法,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下来以后可以了解一下。

(设计理念:通过情境假设,让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也为假设法的探究增添了趣味。同时,学生又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为后面灵活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三、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后总结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练习一方面加强了对列表法、假设法的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小结收获整理课堂新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1.列表法

2.假设法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103-104页内容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教材把这一问题安排在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方程,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列表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过有序猜测和计算得出结论,“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介绍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趣解”,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的多种有趣方法,体验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有的同学已经在计算了,说说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呈现的情境图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在学生猜测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刚才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我们验证后发现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猜对呢?(数太大了)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能够猜对?(数小一些)那咱们就换一道数小一些的。(课件出示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找到题中信息: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怎样才能确定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是不是等于(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这回给你们一点时间,把你猜测的数据在练习本上列个表,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对吗?(出示表格)

这回给你们一点时间,把你猜测的数据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对吗?

(三)交流体会,掌握问题解决策略。

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

(1)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

都谁和他的结果一样?你们有把握这次猜对了吗?怎么验证一下?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正确答案的?(引导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预设学生思路:

●从鸡8只,兔0只开始推算。●从鸡0只,兔8只开始推算。

前两种情况可能做了充分预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出了所有情况,或者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对这种有序思考的方法要给予肯定。

●直接猜出鸡有3只,兔有5只,验证后发现脚数正好是26只。

这种情况属于正好一下猜对了,教师提示不一定每次都能够猜得这么准。●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

这种情况猜测的次数比较少,对于数据比较大的时候适用。

●有的同学还可能发现了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就增加2只,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算出需要增加几只兔,直接找到正确答案。这正是假设法的思路。如果有同学有这一发现,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述准确,为后面的假设法学习做好铺垫。(3)小结收获。从刚才的列表情况看,你觉得怎样列表比较好?(4)运用列表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自主解决,交流方法并订正结果。

如果没有出现上面的第五种思路,教师小结可以提出。

小结: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减少两只脚。运用这一规律正好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法。

2、探究假设法。

(1)问题预设:刚才大家找到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中还发现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如果运用这种推理方法,怎么解决呢?

(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假设成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计算起来会更简便。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先假设成都是鸡,着重说说推理的过程。

同样,让学生说说,如果假设成都是兔,是什么情况? 小结收获。

(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找到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组织学生有层次地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根据表中总脚数与题中数据的差,来调整数据,对假设法的探究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假设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练习强化,深化认识。针对性练习,完成做一做第一题。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四、阅读资料,丰富认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阅读105页的资料。

古人真是很聪明啊!今人更了不起,又发现了很多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趣解,你们想了解吗?介绍几种。

1、假设所有的鸡和兔子都训练有素,然后你拿着一个口哨,吹一下,所有动物收起一只脚,吹两下,收起两只脚,好了,现在鸡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小兔都“作揖”了,也就是还有两只脚站着,总脚数减去两倍的头的个数再除以二就是兔子的只数了。

2、假如鸡的翅膀也着地,也有四只脚,那么总脚数就是总只数乘4,减去实际的脚数,就是翅膀的数,翅膀都是鸡的,再除以2,就是鸡的只数。

五、谈话式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每种方法都明白了吗?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提示学生做题时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时候的解法,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的小结梳理一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表法

鸡 8 3

0

0 1 2

5

脚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假设法

都是鸡: 脚:8×2=16(只)少了:26-16=10(只)兔:10÷(4-2)=5(只)鸡:8-5=3(只)

都是兔: 脚:8×4=32(只)多了:32-26=6(只)鸡:6÷(4-2)=3(只)兔:8-3=5(只)

下载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评析(于洪雪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评析(于洪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最终5篇)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

    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列表枚举,图示,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五篇]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 永泰县城南小学卢鸿祯 设计理念: “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国标新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细胞》教学设计(★)

    《细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课件——洋葱表皮细胞、其他......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52—55页。 教材简介 信息窗呈现了一幅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活动足球比赛。想赢比赛要研究战术。由此提出画足球场平面图,如......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设计:王风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