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第二时教案
设计
第二时
教学目标:
扣住语言文字诵读、感悟、体会,引导学生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通过上节的学习,你知道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修筑京张铁路的吗?
师生交流。
(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詹天佑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这节,我们将深入文,透过修筑京张铁路中的点点滴滴来感受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板书:杰出
爱国)
二、品词析句,感悟人物。
詹天佑杰出的才能、爱国的热情,融入了他修筑铁路的三事中了,谁来说说这三事?
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学习第四自然段
.勘测线路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出示引读: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第4自然段,看看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找出有关句子用批注写写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读学习。
3.全班讨论交流。
(1)指名读詹天佑说的话,出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从詹天佑说的话中你体会出什么?(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严格要求、高度负责)
指导朗读。那就请你读出他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正是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奠定了修筑好京张铁路的基础,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来感受一下。
(2)他是这么说的,又是如何做的呢?
从他的做法中你读懂了什么?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詹天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请你读好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怕环境恶劣,更不怕危险)请你读好这句话。
不管条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詹天佑克服困难、风餐露宿)请你读好这句话。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詹天佑不辞劳苦、夜以继日)请你读好这句话。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詹天佑身为工程师并没有高高在上,却不耻下问,多么谦虚啊)请你读好这句话。
他身先士卒、不怕危险、夜以继日、不耻下问,凭着这样的精神怎么会修不好京张铁路呢?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再来感受一下。学生齐读
(3)了不起的詹天佑,他这样说这样做源于他的一个信念,出示:“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引读:这是„„失掉信心。从他的想法中,你明白了什么?(修筑好铁路的坚定决心,爱国之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会带来什么后果啊?会遭到讥笑,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更会使全国人民都抬不起头来。
师叙述:就是这样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遇到困难永不言弃。所以,不管条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他是在想„„生读: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叙述: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这时他又在想„„生读: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叙述: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此时,他还是在想„„生读: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正是詹天佑坚定的决心,爱国的热情,使他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勘测线路。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在接下来的修筑过程中,詹天佑仍然遇到了很多困难,请你读读文、6自然段,看看詹天佑是如何克服困难开凿隧道的?在纸上画画开凿隧道的示意图。再看看詹天佑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想想火车是如何开上陡坡的。(出示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指名上黑板画画开凿隧道示意图。(老师已经将居庸关、八达岭的示意图画在黑板上,我想请两位詹天佑上黑板来画画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4.点评:画对了吗?詹天佑,我想问问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开凿隧道啊?(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所有采用这种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画对了吗?你这是什么开凿法呀?怎么和他的不一样?请这位詹天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是竖井开凿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为什么这样设计啊?(因为八达岭隧道长约1100米,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一半的工期)师:缩短工期就意味着可以提前竣工,用行动来给你些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当詹天佑和施工人员来到青龙桥附近,施工又到了一个大难题?指名说困难。(由于坡度大,火车无法开上去。)教师板书青龙桥附近地形。
6.师叙述:詹天佑心想:设计隧道?不行,不符合设计隧道的条。要不把这个陡坡铲平点?也不行,用时太长,工作量太大了。如果这坡度变缓就好了,他就这样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谁来说。
教师画示意图,边问:为什么采用“人”字形线路设计?为什么采用两个火车头?
(采用“人”字形线路设计,减缓坡度,采用两个火车头,增加动力。)
7.指名上黑板演示。(现在,我请一位列车驾驶员来把火车开过这座山。)
恭喜你,开过这个陡坡啦,更恭喜詹天佑,他的设计成功了。
8.无论是竖井开凿发,还是“人”字形线路设计,都可谓是巧夺天工啊,从这些设计中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
难怪人们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整体概括,升华主题。
.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不满四年就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事给了那些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这个四年里,你可知道詹天佑经历了多少磨难?这是老师收集整理的一段资料。(出示)默读。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面对困难,他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总是想:(师引读)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假如你来到青龙桥车站,站在詹天佑铜像前,你会如何赞叹?
你真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筑的京张铁路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你真是杰出的工程师,多少创新设计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你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
三、外作业
.收集有关詹天佑的资料读一读,深入了解詹天佑这个人物。
2.制作一份关于詹天佑的小报。(电子小报、手抄报均可)。
附板书
勘测线路
詹天佑
开凿隧道
杰出
爱国
设计“人”字形线路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第一时教案
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展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崇高形象。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2、3小节对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背景介绍,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4—6小节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选取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内容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继续学习根据题、重点句子、文的线索等方法归纳文主要内容。根据文表达方式,本文教学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体会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专业素养,同时能够学习在写作上的两个特点——“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中心选材”;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将采取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适当补充资料、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法来降低和化解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学情分析】
本篇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体现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而开凿隧道,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隧道,很有代表性。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学读书,讨论交流,相信学生能完成对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学会本11个生字,会读会写“施工、毅然、居庸关、恶劣、惹人讥笑、岔道”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文,能背诵喜欢的句段。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4.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种困难以及是怎样克服的。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法学法】
以自学为主,感悟为主。采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充分地朗读中展开交流。
【前准备】、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时安排】2时。
【教学流程】
第一时
教学目标:
.初读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脉络,把握文主要内容。
2.通过文2、3自然段学习,知道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
阻挠、要挟、嘲笑下接受使命,展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留下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被誉为我国的“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为中国近代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示)
2.前同学们也收集了有关詹天佑的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
詹天佑。
生交流。
3.詹天佑,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名字!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铁路建设抒写辉煌的一页,更为中华民族在备受屈辱的日子里,赢得世界的尊重。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这个名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詹天佑,一起感受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读文,思考问题。
(投影出示问题:
(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通过一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文哪几个自然段具
体叙述这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文主要写詹天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事,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
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3小节: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4——6小节:具
体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
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接受使命后,詹天佑带领施工人员做了哪几事?结合文中
语言概括。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接受任务,感受爱国。
.你可知道,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使命,修筑京张铁路 的吗?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认识。
(1)“当时,清政府刚提出……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为什么阻挠?(争夺修筑权,控制我国北部,达到侵略的目的)不把
中国发在眼中,就这样让他们阻挠成功吗?
(2)“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他们就不在过问。”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可笑、无聊的条啊,我国修筑铁路还要你们过问。帝国主义国家是在用条来要挟我们。什么是要挟?抓住中
国的什么弱点啊?
(3)“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还没有出世呢。”
这是在嘲笑我国的工程师,嘲笑詹天佑,更是在嘲笑中国人。
3.辨析词语,造句。
出示句子: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2)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争夺”、“争持”各是什么意思?任选一个词造句。
就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 的任务,肩负起修筑京张铁路的重担。
四、后作业
.造句:
争夺……
争持……
2.边读边思:从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
师?
第三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3、理解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
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1、(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对詹天佑进行了
高度的评价,称他是——
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
2、詹天佑杰出的才能都融入了他修筑铁路的三件事中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勘测线路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引读:课件出示):哪里 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3、质疑:那么他是怎么勘测的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不同符号找出詹
天佑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
谁来说说詹天佑的语言?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请同学自读这句话,抓住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詹天佑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
(ppt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读着这一段段文字老师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画面说一说。(拓展训练)
小结:我们看到了一个永不言弃的詹天佑。带着自己感受到的画面,读好这段
话。(齐读)
当詹天佑遇到这些困难时,又是怎样想的?(映示)引述: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他总是在想„„ 白天,他爬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这时他想„„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总是想„„
真是拳拳爱国之心啊!他忘我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和所有工作人员,顺利完成
了勘测的线路。
过渡:在接下来的修筑过程中,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 的?自读课文5、6小自然段,完成作业:
a.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画出隧道的两种开凿方法。
交流“开凿隧道”,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并说明。(提示:竖井开凿在山谷比较 好)
b.交流“设计人字形线路,老师请学生上黑板绘图并说明。小结:看出詹天佑怎么样?
是呀,詹天佑的设计真的是巧妙,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始之
举,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这种杰出才能深深折服。
过渡:正是因为詹天佑有着杰出的才能和炽热的爱国心,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
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引读)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 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二、延伸:
从京张铁路建成至今,已有百年,人们重新设计了詹天佑的铜像,每一天都有
成千上万来自世界的人民前来瞻仰(如外国游客、工程师、少先队员„„)站 在高大的铜像前,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选择一种人写一段话。注意抓住 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写。
三、总结: 詹天佑这位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扬眉吐气的中国工程师,他的精神已深深
铭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这个伟大的名字。(高呼)
四、作业:
课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外收集几个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其他故事。
《詹天佑》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张 慧 燕
西 村 二 小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第二时教案
第二时
一、复习
抽生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二、细读四──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
1.读这三个段的重点句,想想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和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我们可把这些句子分为两部分,一是修路遇到的困难,二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言、行、想法。请同学们抓住这两个部分体会。
2.小组汇报
(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塞外环境恶劣,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而詹天佑……,体会到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志气的爱国之心。)
(在开凿隧道的时候,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又采用了中部凿井法。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他的创新设计于实践。)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方法的巧妙、设计的大胆让我们感悟到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从以上的句子和词语,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设计意图: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线路图或画示意图的方式理解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和中部凿井法,以及用演示方法体会“人”字形线路的巧妙。
师小结:爱国主义精神是詹天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新设计是他杰出才能的体现。詹天佑不愧是(生读: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自主感情朗诵重点句。
4交流这部分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试着背一背。
三、美读关键句,体会其作用
1有感情地读所有的重点句,想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小结理解、体会重点句的方法。
四、文总结
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就竣工了,这事给了帝国主义的有利回击。请试想帝国主义的记者们会怎样评论此事?
虽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快过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设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让我们永久地记住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题:詹天佑)
拓展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句。
2背诵感受深的部分。
3.搜集关于中华爱国儿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詹天佑
杰出爱国
堂练习:
1.造句。
否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
叹
不
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勉励——
藐视——
后小记: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学精神”的主体课文。本文以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姓名为题,重点写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之一,即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赞扬了詹天佑爱国的思想和杰出的才能,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自读能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但对“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方面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突破这一难点,可采用画一画、演一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画出简单的开凿办法图,并上台讲解火车在“人”字形线路处爬坡的情景,这样既能突破难点,又能进一步突出“杰出”“爱国”这一中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3.能过画图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新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个人物,他就是——詹天佑,我们巳经了解詹天佑不怕任何困难,不怕任何嘲笑,毅然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施工现场去看看,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二、品读课文,了解人物
(一)研读勘测线路,感受爱国情怀和科学态度
1.请学生细读第4自然段,勾画詹天佑想、说、做的句子并做标注。
2.重点交流:
(1)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自然环境:学生从文章里边找一找,说一说。社会环境:教师补充材料。)
(2)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詹天佑总是想什么?师指导朗读,生反复读。你从中感受到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爱国主义)
(3)我们了解了詹天佑的做法和想法,那他还怎么说?他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科学态度严谨)
(二)研读第5、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造才能
1.默读第5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
2.交流反馈所画图,同样的隧道,不同的山岭,采取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深入实际、因地制宜)
3.同桌配合,一人读第6自然段,一人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演示火车爬陡坡的方法。
4.请一两对同桌上台来边演示边解说。
5. 从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中,你感受到什么?(杰出的创造才能)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习第7自然段,总结课文。
2.想象说话:站在青龙桥车站的詹天佑铜像下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交流一些名人伟人的突出事迹,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