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国学教案第7~12课时
第7课时
第四课
正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组的构成关系。
3.能够初步理解“正心“的意思,能够理解日常学习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教学重、难点:
诵读,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中“正心”的意思,理解“心正”的 状态。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李存勖“好乐亡国”的故事入手,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然后总结出故事的道理:不同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可见,心态是否端正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端正心态的问题,文中称之为“正心”。
二、诵读感悟
1、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读,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读之前,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一:人们常常说:“心态决定一切。”你知道心态对一个人做事的重要性吗?如何才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呢?
问题二:你知道古代《大学》“八条目”中的“正心”是什么意思吗?
2、读顺课文,读熟课文
(1)提醒学生要注意“忿懥”“心不在焉”这两个词(2)出示音频范读,提醒学生要注意课文的节奏。
三、字词句梳理和脉络梳理
(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忿”和“懥”都有愤恨、愤怒的意思;“恐”和“惧”都有害怕的意思;“好”和“乐”都有喜欢、爱好的意思;“忧”和“患”都有忧虑的意思。这四个词组具有相同的构词法则。
这句话指出了心不得其正的四种状态,它们是人的内心受困于各种主观欲望而造成的。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焉”,本意是一种鸟,后来演化出多种词性和意思。“焉”字在这里是个方位代词,指代这里的意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由三个相同句型构成的排比句。视是动作,见是视的结果;听是动作,闻是听的结果。食,即吃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正心的重要性。
(3)脉络上,全文只有两句话,前者反着说,后者正说。这实际上体现了对比论证的思路。
尽管课文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是“正其心”的观点,但是,观点已经在对比中显示出来了:“正其心”就是使内心不受主观欲望的左右。
四、主旨理解和联系生活
(1)课文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正其心”就是使内心不受主观欲望的左右。但是,文中并没有正面提出,而是通过正反对比显示了这个观点。教师除了要把课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意思解释清楚之外,可以选取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以学生的生活小事为例,假设你不喜欢一个同学,你会觉得这个同学处处和你作对,其实这个同学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针对你的。
(2)上一篇课文指出,诚意需要靠慎独来修炼,但是本课只是在讲不得其正的情形和后果,那么,正心又有什么办法吗?实际上,“心在焉”就是正心的办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专心致志,面对外界的任何的干扰都不为所动,然而这个专心致志又不能随便用在任何地方,必须要以“止于至善”为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正心。建议教师教学时多启发学生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比如上课时能否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做作业时是否能够不看电视,不玩游戏;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能否不三心二意、走神打岔等等。
第8课时
三、拓展延伸
1、学习神奇汉字
“正”。“正”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方形的城邑,下面是一只脚,正向着它前进,表示前去征伐。后来,“正”假借用来指不偏不斜,人们另造“征”字来表示征伐的意思。一
2、学习日积月累
理解故事
1、介绍故事背景。
李存勖“好乐亡国”的故事出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其原文是历史上的散文名篇之一。李存勖是五代时后唐的建立者,李克用长子。少从父征讨,常只身冲锋陷阵。李存勖因为早年树立了报仇雪恨的志向,所以能够克服困难,建立功业,但是在建立功业之后,却受到外界的诱惑,耽于享乐,于是终于因逸乐而亡国。
2、欧阳修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3、再次默读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不同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
4、历史上,还有哪些因为逸乐而亡国的故事?
反面:陈后主《玉树后庭花》、商纣王 正面:勾践卧薪尝胆
(四)小结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
3、赏读诗歌《驱车东门上》
1、直接板书:驱车上东门。指读,齐读。
2、诗歌选自《古诗十九首》,简介《古诗十九首》。
(二)诵读诗歌 1.自读诗歌。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跟读。自读。齐读。
3.从这首诗歌中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诗句的理解。指名说,教师完善。
4、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整首诗歌是表现东汉末年大**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和悲凉心态。
5、介绍孔子的人生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本诗的消极思想形成对比。
5.齐读诗歌。
(三)说一说
1、教师讲述“三气周瑜”和“笑死牛皋”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处理?比如:有的同学一次考试考好了就得意忘形,不好好学习,结果走向失败。思考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第9课时
第五课 齐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如“偾”“中”等。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孝、悌、慈的具体内涵,了解“如保赤子”在文段中的比喻义,并能够说出尧舜桀纣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
3、对古代的国和家有初步认识,能根据课文解释“治国在于齐家”的理由,并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孝、悌、慈的具体内涵,了解“如保赤子”在文段中的比喻义,并能够说出尧舜桀纣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
2、对古代的国和家有初步认识,能根据课文解释“治国在于齐家”的理由,并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教学过程:
1、诵读感悟
本课的篇幅较长,但是文字还是比较简单,义理也不是很难,引导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体悟课文的内容。
(1)带着问题进入诵读,培养诵读兴趣。问题一:咱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庭变得更好。古人也是这样。它们为此提出了“齐家”的概念。那么,什么是“齐家”?如何“齐家”呢?课文中提供了这样的答案。
问题二:古人认为,一个人做好了,就能够使一个家和睦,使一个国安宁。这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人怎么做才是“做好”呢?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2)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
首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语句:“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等。
其次,播放音频范读,让学生把握好停顿和语气等问题,出示停顿文章。(3)读熟课文
首先,安排学生跟着音频诵读课文,提醒他们要注意上述的停顿,体会全文的节奏。
其次,安排学生自由读,揣摩句意。
最后,安排学生齐读几遍,也可以采取分组读,比赛读等方式,进一步熟悉课文。(4)学生读课文要达到熟读的程度。“诗歌赏读”模块的诗篇,只有多读几遍就行了。
第10课时
三、拓展延伸
1、学习神奇汉字
“家”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房子,房子里面养着一头猪。“家”的本意就是家室、家庭。在今天的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山区,还能看到放下养猪的情形呢。
2、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故事《天下与国家》;
(2)想一想田子方为什么“故意”不理魏文侯的儿子击?(3)说说读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3、赏读诗歌《寓言》(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3)全班齐读。(4)分析讲解。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比一比谁说得最好最生动。
三、作业布置
给同学或父母讲讲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并说说你的理解。
第11课时
第六课 治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课文第一句、第二段第二句的背诵。2.能结合注释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3.初步理解“絜矩之道”和“德本财末”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絜矩之道”和“德本财末”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悟
1、创设情景
情景一假如你是古代的君主,你要怎么治理一个国家。? 假设:经济条件、军事力量、严厉的法律。引导学生学习《治国》 2.生字出示。絜矩 恶 悖 等词语
其次播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3 熟读课文 跟着音频熟读。采用男女生对读。
二、字词地梳理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老老”是说国君或国家的各级领导人要孝敬老人,“而民兴孝”,而后全国民众都兴起重视老人的孝道。“上长长而民兴弟”,在上的人能够以长者为长,老百姓才会尊敬长者。“上恤孤而民不倍”,领导人能够抚恤孤寡,去爱惜那些飘零于世道之人,这个国家才会有爱,才不会违背人伦和人道。“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 也”,絜,指的是量围长的绳子,而“矩”就是量直角的一种角尺,就是讲究方圆规矩,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君子有方圆,就是有了遵循道的标准。絜矩之道就是一种达到道的方法。
三、主旨理解和联系生活
《大学》引用《尚书·康诰》话说:“惟命不于常”,唯独天命不会保持永久。只有善良才能长久地得到它。“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不行善道,就会失去它。只有行道善良才可以长久得到天命的眷顾。一旦不再行善,天命就不再眷顾你。道和善的关系很明白,道居于善。只要为善,道自然与你同在。欧阳伦的悲惨下场,跟他敛财有关系,其实清代弄臣和珅同样如此,聚敛巨额财宝,最后也是身首异处,半国之财富,悉数充公。历史的教训值得人们吸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德修养的程度,是君子能否治国平天下的关键所在。
第12课时
一、拓展延伸
1、学习神奇汉字
“国”。“国”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的“口”代表城池,右边是“戈”,表示用武力守卫城邑。小篆字型在周围加上方框,强调是自己的边界。“国”本来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心城邑,即国都;也指国家。
2、学习日积月累(1)自由读故事《刘宗周殉国》;
(2)说一说你从故事中读到的刘宗周是怎样的形象?再找找他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3、赏读诗歌《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3)全班齐读。(4)分析讲解。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3、联系生活,理解句子“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二篇:《中庸》第7课时教案
《中庸》第七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中庸》第七章P9: 子日: 人皆曰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2),而莫之知避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七章,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理解本节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4、背诵《中庸》第七章。【教学重点】
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深刻领悟“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并对知识学以致用。【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诵读训练
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中庸》第七课。在诵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并尝试读准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幻灯出示,带拼音读)
2、教师范读。
3、正音:皆、予、知、驱、纳、诸、罟、擭、陷、阱、避、期、守。
4、采用各种方式朗读。(1)师生合作读。
(2)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3)学生齐声朗读。
(4)老师范读《中庸》第七章的内容(出示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5)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朗读加以纠正。(6)男女生合作读。(男、女生每人一句)
三、整体认知
1、读了文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四、理解文句
1、理解文句中的重点词:(1)予:我。
(2)罟(gu):捕兽的网。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3)辟(bi):同“避”。(4)期月:一整月。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理解。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幻灯出示)
五、深化拓展,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四人小组讨论 :
1、结合实际,学了《中庸》这一章,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六、小结
同学们刚才学得都很不错,希望同学们通过对《中庸》这一章的学习和感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聪明的人,积极适应现状,提高自己的修养。不要心存妄想,甚至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迷失了本性。同学们,能做到吗?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强化记忆,熟读成诵
1、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2、背诵今天所学的内容。
九、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中庸》第七章 做人切忌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三篇:《孝经》第7课时教案
《孝经》第七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孝经》P48《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教学目标】
学习《孝经》中文句的朗读,明白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的道理;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明白文句的浅显道理,熟读成诵。【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诸侯章第三》
1.吟诵《孝经》诸侯章第三 2.指名用自己的话文句的意思。3.指明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习新知
幻灯片出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带拼音)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组内正音。2.指名朗读,师正音。3.强调难读字词读音:德行 4.各种方式朗读。
(1)全班齐读,读准字音。(2)听录音范读,划分节奏。
(3)全班齐读,读出节奏、韵味。
(三)整体认知
1.结合注释,说说你对文句的理解。
(1)卿大夫:卿是王朝和诸侯国中的高级官员,又称「上大夫」,地位比大夫略高。
(2)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的式样、着色、花纹、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规定。
(3)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4)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2.师简单解释文句意思: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
3.说说:读了文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汇报。)
4.师小结道理: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5.在理解文句基础上,各种方式读:(1)师范读(吟读),生学习吟读。
(2)各种方式吟读:分组读、男女读、分列读、四人小组读等。(3)全班配乐吟读。
(四)拓展。
1.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有哪些说话、行为不合礼法规范? 2.自己有这样的行为或者看见别人有这样的不良行为,你会怎样做?(五)小结: 我们要做个遵纪守法、懂文明、知礼仪的好孩子。(六)熟读成诵:在读诗文,尝试背诵。(七)板书: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
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
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
不敢行
第四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12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19~2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三的19~23题。
1、第19题。
先指名学生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再与书上的积比较,看每题是否判断正确,然后说一说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2、第20题。
加、减、乘、除混合练习,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是不同的。
3、第21题。
比较大小,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比较的依据。
4、第22题。
指名学生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5、第23题。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批改。
二、作业
练习三的第20、21题。
第五篇:体育教案第12课时
.第 12 课时
学习目标:站立式起跑的方法要求,能够发扬相互帮助和果敢的精神作风。学习内容:站立式起跑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讲解课的开始部分活动要求,选出该次课的组长。
学生活动:在各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游戏活动,并乐于听从组长的指挥和调动。组
织:老师指定若干组长,由组长带领学生自由进行准备活动。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站立式起跑动作的方法要求。
难
点:能够做到起跑前身体前倾到快要倒下的程度。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及要达到的程度。
2、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按老师的节拍认真反复练习,细心体验站立式起跑的感觉。
教师活动:
1、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合理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2、组织四路纵队,进行听反映的站立式起跑练习。对每组每名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合理及时的较好评价。
3、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活动,发展学生配合和奔跑能力。
4、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活动:
1、各组学生鼓足勇气,积极投入,反复练习。
2、对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感到满意,并鼓足勇气,准备下次做的更好。
3、各组团结一致,争取接力活动的胜利,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组
织:四列横队(左右间隔两臂,前后一臂距离)
四路纵队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讲解强调游戏活动的方法要求,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比比看,哪一组进入游戏的速度最快。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投入活动,展示自己组的合作及活动的能力。组
织:无固定队型,在老师规定的区域内自由进行。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
沙包四个
1页
.课后小结:
对于站立式起跑,老师采用形象的语言,有一种要倒下去的感觉,不做其他多余的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找倒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再强调一下,不要同手同脚,学生便立即掌握了动作方法和要领。(我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那些比较专业的东西,我们找到形象的语言,效果比按部就班的讲解动作要领方法,要好地多。)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