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时间:2019-05-12 17:3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第一篇:《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

2、学生回答。

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

二、活动

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1、识湖泊滩地的地形优势,人们择地而居,在那里开垦种植,历史悠久。

2、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造成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洞庭湖为例,出示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

3、学生展开分析讨论:

湖面变化呈什么趋势?(学生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洞庭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的趋势。)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后果?(给学生讲述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的大洪灾灾情及原因,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湖面变小对湖中生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蓄水的影响等等,推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4、全班交流。

5、汇报交流,提升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

三、课后反思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篇:《6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6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难点

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教学内容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

2、学生回答。

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

二、阅读指南车信箱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

2、组织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传阅、交流。

3、宣读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事例,或者相互交换、传阅搜集到的资料。

4、明白:人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因为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如我国劳动人民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需要,长期的经济活动塑造了许多地表形态特征非常明显的人工地貌——梯田、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围海造田等。世界上不少大城市如墨西哥、东京、大颐、上海等,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产生地面沉降,上海市至1965年累计沉降达2.6米;有人统计至1965年,地球大陆面积的8%已为各类工程所覆盖,2000年面积将扩大近一倍;还有在矿产开采、农业生产、军事活动和其他工程建设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地貌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具有双重性,一是创造性地合理利用或改造恶劣环境;另一则是破坏性地引起灾害的发生。)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

三、活动 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1、识湖泊滩地的地形优势,人们择地而居,在那里开垦种植,历史悠久。

2、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造成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洞庭湖为例,出示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

3、学生展开分析讨论:

湖面变化呈什么趋势?(学生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洞庭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的趋势。)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后果?(给学生讲述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的大洪灾灾情及原因,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湖面变小对湖中生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蓄水的影响等等,推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4、全班交流。

5、汇报交流,提升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

第三篇: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姓 名:

王 古 月

学 号: 2009100207

专 业: 地理科学

年 级: 09地理科学

2012年11月11日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化打乱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变化 温室效应 战略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2O、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其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各种灾害,给敏感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 全球变化的现实与趋势

(一)现实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 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GlobalClimate Chang)1990年公布的研究结果认为,大气中CO2的浓度从19世纪前的280ppm达到现在的350ppm,结果还预测,按现有大气CO2浓度增长的速度,到21世纪中叶(2030-2050年), CO2浓度将加倍(560ppm-600ppm),将导致全球增温1-3.5e,到下世纪末全球温度将增加1.5-4.5e,且纬度不同增温程度也不同,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将升高5-10e.我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七五”计划开始,国家连续资助了一系列与气候有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经费支持强度也不断增长。近年来,为加强对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和评估,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的研究项目。随着项目的执行和完成,不仅提高了我国气候学科的水平,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气候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制定有关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二)趋势

预计到2015年前后,随着上述大型国际科学计划的完成,目前困扰科学界和政治界的许多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及其影响等问题,将得到完全解决或部分解决,IPCC报告也将对这些成果及时做出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国内情况而言,未来在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对策方面将继续跟踪世界前沿,发展气候影响综合评估模式,深入研究气候对我国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政策。重点开展人工生态系统和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模拟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阈值问题研究,进行气候变化对我国直接影响的综合经济分析,为制定适应战略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一)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物种约有 1300 万到 1400 万个。其中,已经被人类定名的物种约有 170 万个,大多数现存物种尚未被记录与描述。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 75 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 3 个物种灭绝。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 10 ~ 30 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还会影响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危害。例如,频繁暴雨和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沼泽系统和珊瑚礁的影响。IPCC推断,若全球气温上升3-4e,许多珊瑚礁系统将严重毁坏;冻原和北方森林的扩展,热带、亚热带和北方生态系统火灾将增加,这些变化必将引起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全球变化对全球水环境的影响

全球用淡水只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3%,而两极冰川和冰帽的淡水量就占 2%,不能够使用。因此世界上80 个国家的 40%人口都面临着缺水的危险。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 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 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 9000 立方千米。

目前全球的淡水资源仍面临过度开采和大面积的污染,有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污染物排放量将增加到16 000-21 000亿m3,水资源将受到严重污染。我国的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据统计, 1990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354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94亿t,70%左右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据1990年评价的94条河流城市段中, 7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受严重污染。有专家认为,在21世纪,水资源危机将取代能源危机,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

(三)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我国农业气候的热量资源有改善趋势,北方复种指数将会提高约15%,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也非常有限,有研究表明:由于温度增高,积温增加,使作物物候期提前、生长季延长,冬季气温增高显著,低温冷害减弱,作物种植制度发生变化,作物产量提高;但同时降水总量减少、降水变率加大、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使径流量变化加剧、土壤含水量降低、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水供需矛盾加剧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加剧等负面的影响。

(四)全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在各种气象条件中,如图2.1所示,气温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为敏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变化以及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疾病发生的频率与种类以及区域都有明显地变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复杂,人类健康更多地被认为是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和制度所决定的综合结果。因此,人类健康被看作是可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态的一项高水平的、重要的综合指标,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人类健康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任何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人类健康,甚至会给人类带来危机与灾难.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后果增强了人类对目前和未来健康的关注,对全球健康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人类健康已经成为目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健康对环境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和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科学和人类卫生事业所要思考的重要工作,并引起了众多科学家及国际组织的重视和研究。

三 对策

图2.1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影响已远远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治理。

(一)充分发挥主权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的主导作用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应发挥其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各国政府应依据《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时间表,在制定国内、外政策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方案。同时,要严格履行它们在议定书中所承诺的减排义务。首先,各主权国家应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案中,并置于一个优先的位置。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的那样:气候变化表面看是一个气候环境问题,但实质上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一个与社会、经济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①各国政府应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切实发挥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指导作用。②各国政府应进行积极的努力,采取可行的措施,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提 供政策上的保证。③各国政府在其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 济的增长方式,重点治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制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并保证得到贯彻实施,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二)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不同于主权国家的机构,早在19世纪就已经产生,它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尤其是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在国际事务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要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次,要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如世界气象组织和绿色和平组织。一方面推 动国内国际政治的“绿化”,通过许多的方式促使各主权国家和国际机构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关注;另一方面,呼吁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主张人类要转变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

[1] 葛全胜,陈泮勤,方修琦等。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挑战与研究对策。地球科学进展,2004,(19)8。

[2] 叶笃正。中国的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 廖静秋。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0,3(11)。

[4] 许慧慧,施烨闻,钱海雷等。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

[5] 王馥棠,赵宗慈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第四篇: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20余年来.世界渔业生产持续增长,但不同地区、不同鱼种类的渔业资源和产量的波动却十分显著,如智利年渔获量1994年高达784万t,1998年仅356万t。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是使世界渔业资源分布与产量发生不同程度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环境变化同题的研究作为一项国际超级科学计划,其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垒球气侯变迁、海洋环境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及人类活动等,此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人类预测环境变化的能力、实现世界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l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海洋与大气间各种物理量(物质、热量与动量等)的交换及其不同强度运动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共同构成了海洋一大气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了海流与大洋环流海洋环流主要由大型暖洋流与玲洋流组成.在其交汇处,营养盐与浮游生物极为丰富.多为著名的渔场。海洋一大气系统对渔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渔业资源数量、分布范围及种粪组成等的变化波动方面。1.1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ENSO)现象

海洋--大气系统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厄尔尼诺(EIN1—no)和与其相反的拉尼娜(LaNina)现象,其对渔业资源影响也最显著。ELNO现象指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每隔几年发生一次的上层海水异常增暖的现象.LaNina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降低的现象.亦称反ELNO现象。南方涛动(south cilladon)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现象,由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被统称为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ENSO)现象。ENSO可以引起表层水温(SST)、温跃层结构和海岸地区涌升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鱼类种群构戚、分布范围、资源丰度等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ENSO的变暖阶段(ENSO发生年份凤压降低),海岸地区涌升流减少而使SST升高温跃层结构发生变化.并使到达透光层的营养物质减少,热带暖水性鱼类向极地方向移动.冷水性物种也向极地方向漫游或进入较深水层.集群的上层鱼类分布范围更加分散并进入较深水层,以致许多不洄游的鱼类因食物缺乏或无法适应温度升高而死亡。

1997年FAO研究报告对太平洋沙丁鱼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波动及其随ENSO的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认为鱼类资豫的自然变动是由低频的长期气候变化所决定的口,Gray一研究了ENSO变化对热带金枪鱼如鲣鱼、金枪鱼的水平与垂直分布范围、生理特征变化的影响.如ENSO显著变暖阶段,热带金枪鱼分布向极地方向的扩展十分明显,并且部分金枪鱼又会因捕食需要而对所移人海域的物种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中心曾专门研究过ELNO及其他气候现象对渔业生物资源的影响。

NMFS所属的几个研究所及NOAA的海洋研究所分别进行了系列研究.包括ELNO对加州海域、北太平洋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对溯河产卵的海洋资源产生的影响;春季墨西哥湾渔业生产力固ELNO引起的降雨增加所产生的影响等;我国何发祥等也研究了ELNO与浙江近海冬讯带鱼、鲐鱼渔获量变化的关系。1.2大洋暖池(wal llnpoo1)太洋暖池又称热库或暖堆,一般指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大于281℃2或29℃的暖海区,约占热带海洋总面积的26.2%,东西经跨越150°,南北纬伸展约35°西太平洋暖池的深度在60~100m之间: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交换、信风欢送等作用.大量暖水逐渐积聚暖池区,致使该区SST比东太平洋高3~9℃。有研究显示,与中东部赤道太平洋营养丰富的涌升流水圃相比.暖池区具有较低的初级生产力,营养物质相对较少,但已有的数据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地区鲣鱼的产量最高。LehodeY等通过对美国围网渔船捕捞的鲣鱼单位努力渔获量(CPUE)重心的计算和南方涛动指数(SOI)与暖池区29℃的SST等温线分析表明,ENSO的发生、暖池太规模的地带性移动与鲣鱼种群的空间变化三者显著相关.这种关系可用来预测沿赤道分布范围超过6000km的鲣鱼资源量的最高区域。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SPC,原南太平洋委员会)不仅对鲣鱼、太平洋暖池和ENSO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分析了鲣鱼随暖池移动的可能原因,认为鲣鱼所捕食的活饵生活于暖水区,故其捕食规律随ENSO玲暖阶段的出现而随暖池变化,据此至少可以提前2个月对鲣鱼的移动进行预报,另外有研究发现,印度洋暖池有3~7年的变化周期,也船赤道附近向东移动到印度尼西亚和澳太利亚西北部海域,因而印度洋暖池的移动与太平洋暖池及ENSO的变化可能相互影响。

需指出,与暖池相对应的是冷池现象,同样对鱼类种群与资源产生一定影响。如大气压力对冷池和自夸海生态系统作用的研究认为,冬季随着较强阿留申低压的东移(伴随着ELNO),白令海变暖,玲池范围缩小。面随着较弱阿留申低压的西移(伴随着LaNina),白令海变冷且冷池范围也较大。由于70年代中期白令海气候模式发生了大的转换.造成了70年代中后期自夸海狭鳕等鱼类种群的变化。1.3太平洋十年际气候振动

PDO是一种类似ELNO变化模式的长周期气候波动现象,一般20--30年出现l坎,且主要发生在北太平洋和北美地区。与ENSO类似,人们也根据海水温度的变化把PDO分为冷或暖阶段。目前人们对PDO的形成原因还不太清楚,但已有的研究显示,ENSO和PDO长期的气候变化在时空上显著相关,并对东北太平洋期河产卵的鲑鱼繁育周期有重要影响。在PDO的转换阶段,海洋环流一般会发生转换,使涌升流和平流发生变化,同时由于海洋环流具有大范围输送浮游动物的能力,因而可使食物链中较低营养级的生物得到大量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目前有关ENSO及其对海洋渔业资源变动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对大洋暖池和PDO及其与渔业的关系研究还较步。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气候模式是否像ENSO给许多大陆地区造成灾害性暴雨或干旱天气一样,也会对内陆或河口地区渔业产生一定影响,仍有待干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伴随着ENS0出现的降雨增加对沿岸渔业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径流冲淡水及其挟带的大量泥沙使河口盐度降低、扰动增加,但这并投有SST的升高和涌丹流的减少带来的影响明显。2全球变暧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近130年来全球大气温度正在逐渐变暖,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全球变暖对渔业资源与生态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2.1对河口海岸地区渔业资源的影响

温度趋暖对河口海岸地区渔业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河口海岸地区鱼类生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来.如湿地生态遭到破坏,盐度发生变化,水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等。尤其是那些在海岸温地繁殖或在河口地区生长的鱼类最易受到影响。气候变暖、水温升高使许多在河口或沿岸产卵的鱼类可能向较冷的地区洄游。如在外海栖息,在河口地区产卵繁殖的鲱鱼、比目鱼、鲑鱼、石首鱼等。另外有些在河口产卵.洄游于太陆架上的竹莫鱼、金枪鱼、鲭鱼等也会因水温变暖而向较玲的区域涸游。如生活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龙虾和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能够向北涸游到较跨的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及佛罗里达州北部沿岸。但由于北部海湾地区盐度较低,有些鱼类无法适应。另外,水温升高也可能使河口地区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导致鱼类缺氧死亡。

河口海岸湿地是许多重要鱼类主要的育肥场所,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使湿地面积发生变化,湿地生境受到破坏。海平面上升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增大鱼类生存所拥有的湿地总面积.增加这些物种的繁殖。然面随着海平面的继续上升,湿地面积可能会迅速减少,最终几乎所有湿地被开阔的水域取代,长远看,这些鱼类的繁育场将减少。还有些海洋物种易受到海岸生境破坏的影响,如美国特拉华湾及中部大西洋地区的鲎(horseshoecrab)正受到沙质海濉面积减少的威胁。河口海岸地区成水人侵或河水径流减少使盐度升高,对于一些狭盐性鱼类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气候变暖对河口地区渔业资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管理程度和水平。

2.2对内陆渔业资源的影响

局部地区水温的升高可能使某些鱼类无法适应,它们必须重新寻找适宜的温度和盐度的水域生存。如在密西西比河或密苏里河,许多鱼类能够逆流面上或到太湖区较深的水域寻找适台生长的较冷水域]。但是在小的河流或湖泊中,由于整体水温升高,某些鱼类难寻找适宜的较冷水域。气候变暖亦使内陆许多河水径谎减少,湖泊萎缩而盐度升高,适宜鱼类生存的水域环境恶化,导致水产养殖的可用水面减少。此外水温升高也可通过对藻类、浮游动物等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当然也有有益的影响如水温升高使生物活性增加,鱼类生长所需要的饵料有机物就会增多;有些鱼类的生长期延长等。2.3对大洋渔业资源的影响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变暖对大洋鱼类的影响比对河口海岸或内陆的影响小,暖水可能增加许多地区的渔获量。因为在温度较高的区域,所有生物活动都较强,鱼类能够得到较多的食物,生长快,而繁殖期缩短[。另外全球变暖与ENSO等海洋大气系统间的相互影响.是否会使大洋涌升流减少而影响到海洋渔业资源等问题仍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3酸雨

目前酸雨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近10年来酸雨对我国的危害也十分严重。酸雨对渔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使湖泊、河流水体酸化.毒性增强,生物多样性降低,而使河流湖泊中的鱼虾生存受到威胁,甚至大量死亡,危及渔业生产。从地域上看,酸雨主要是对内陆湖泊、河流渔业的危害性较大.其对渔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鱼类生理、渔业资源等方面。3.1对鱼类生理、生长的影响

一般认为淡水鱼类生存的pH范围是4~10,安全范围为5~9,最高生产力范围是6.5~8.5,鱼类不适于在酸性环境中生活,酸性水体的毒性会对鱼类的生长、生理产生严重危害,即使在相同的pH下.酸性水体中CO2、铝、钙、镁及重金属元素的维度不同对各种鱼类的毒性会有所差别,当pH很低时,除了丝状菌和真菌,几乎所有的永生生物都会消失。3.2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湖泊或河流水质的酸化会造成鱼娄生物多样性降低,目前已造成北美和欧洲许多河流湖泊中鱼类大批死亡。甚至种群消失,I瑞典已有14万个湖泊因酸化使鱼类已无法生存繁衍,加拿大有5300多个湖泊严重酸化,美国约有l200个湖泊酸化;我国有的地区酸雨危害也很严重.降水年均pH小于4.5。

酸雨造成河流湖泊中鱼类死亡或生存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雪融冲击、食物链崩溃、打击繁殖交替和中毒死亡等。雪融冲击常发生在北欧、北美地区的河流湖泊中,指冬季被浓缩在雪和冰中的酸.随着春季融雪同时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对生存在那里的鱼类等生物产生强烈的酸性冲击而死亡。食物链崩溃是指由于河流湖泊的酸化使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基础生产力降低,造成水域生态系食物链的崩溃而弓l起鱼类死亡。打击繁殖交替是指对酸性承受力最弱的受精卵和幼鱼,由于河流瑚泊的酸化而受到致命的打击。中毒死亡则指当河流湖泊酸化时,水体中所含的铝、水银和镉等重金属元素使鱼类中毒死亡。

酸雨除了对内陆河流湖泊中的鱼类产生影响外.其对河口簿岸地区渔业也有影响。美国环保组织(EDF)最近的研究认为,在美国切萨匹克湾酸雨所含NON为藻类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主要氮源并使溶氧量减少导致水生动物窒息死亡和水生植物消失,因此认为酸雨对海岸地区渔业资源的影响主要归因于酸雨导致的富营养化而不是酸雨的酸度。

此外,酸雨也会因河流湖泊的底质状况不同使水体的酸性强度有所差别对鱼类的影响也就有所不同,如石灰岩或堆积岩底质对酸的缓冲能力高,河流或湖泊就难以酸化,相反底质为变质岩或火成岩水体就易于酸化。4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41 捕捞过度 早在20世纪初.渔捞过度问题就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大多数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和工业发达国家过度捕捞问题都特别严重,渔业资源的衰退非常明显有关研究表明.世界上200种主要海洋鱼类资源中约有30%处于“衰退”阶段。我国末、黄海渔业资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就因过度捕捞而导致部分渔业资源的衰退,传统经济渔业资源如大黄鱼、小黄鱼、乌贼等.产量急剧减少。目前国际间和许多国家对此问题已采取了较有成效的措施.我国为此也作了不懈努力,如1995年开始的东、黄海渔区夏季休渔和1999年开始的南海休渔措施及新近修订公布的渔业法等。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还采取了总许可捕捞量(TAC)、渔业捕捞配额管理等措施。4.2渔业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渔业的影响主要有海洋渔业环境和内陆鱼类生境两方面。海洋渔业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沿海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地区,如工农业和城市污水、垃圾填埋、重金属沉积、采矿及石油开采、航运或海损事故泄漏、残留化肥农药排放等污染;船岸地区的红树林破坏、筑水坝与河水分流等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富营养化形成的赤潮灾害。此外,养殖业的发展和渔船及鱼类加工厂所造成的渔业自身污染问题,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农药的大量使用都使渔业环境生态遭到破坏。农业污染源相对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湖泊富营养化,如目前世界典型湖泊大多受到富营养化和酸性化的威胁,许多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氮、磷的污染.呈现出旺盛的藻类生长能力。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一般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可造成大量鱼虾、贝类等的中毒、窒息死亡和种群消失.如湖泊“水华”现象。4.3重大建设工程的不利影响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外都有不少筑坝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或生态工程这些项目的建设从某些方面讲是合理可行的,但常常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并对渔业产生一定影响。一般认为水库大坝建设、引水灌溉、土地围垦等经济建设项目对渔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河流或湖泊淤积变浅消失,河流径流减少.水质变化,鱼类洄游通道受阻等。蒋固政等还专门研究了水库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评价方法。如我国巢湖建闸后,刀鲚和鲢鱼罕见,铜鱼、银鲴和鳜基本绝迹。美国西南部科罗拉多流域,建设了哈佛大坝及l0座大型水库,据20世纪80年代水文记载,到达河口的流量不及蓄水前的10%,引起河口三角洲和海湾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物种减少.渔业产量急剧下降。此外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与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对渔业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

全球变化对渔业的影响随着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涉及到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上述分析尚未涉及到对渔业经济、贸易、消费等的影响,而这些阀题对全球的粮食安全、社会就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会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此外.全球环境变化中许多问题的暴露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会被人们认识到。因此,人们应采取各种预防性的措施对渔业资源进行养护与管理,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人为破坏,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篇: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教案)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在世界地图上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2)、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洋、运河和海峡。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2)鼓励学生积极作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海洋对人类生存及发展提供的重要作用;(2)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2、教学难点:海洋对人类的重要地位以及人类对海洋的相互影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七大洲只占据地球表面29%的面积。那么,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又是怎么分布?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索一下海洋以及它对人类的影响。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板书)

①请学生看PPT用自己话归纳出海和洋的特点: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洋:大洋的主体部分,位于海洋的中心。

总结: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②请大家看PPT上的东西半球图来描述一下这四大洋的位置。如:印度洋位于 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让学生针对地图利用放位术语来描述。)

再通过图片详细了解一下各大洋及其面积比例(略)

过渡:浩瀚的海洋被喻为“蓝色的宝库”、“生命的摇篮”,这个比喻说出了海洋的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这些比喻的内在意思。

③请学生阅读书上内容,总结一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有哪几个方面?(先个人阅读,再小组讨论归纳)

生:四个方面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海上交通。

师:(补充)填海造陆,举例日本、荷兰。

过渡:讲到海上运输,我们就有必要来认识一些海运枢纽。

④请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出运河和海峡的特点,以及一些著名海峡和运河的分布及其重要作用。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过渡:不仅海洋影响了人类,人类也对海洋产生了影响,但令我们惋惜和惭愧的是,人类对海洋的影响大部分都是负面的。

⑤大家根据你们收集的材料来说说人类对海洋都有那些影响?

生:石油泄露、赤潮、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

(课后思考):保护、利用海洋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总结:(由学生总结)你在这一课中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老师总结: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的空间。

五、作业设计:

1、自我测评:根据所学内容,从三门海洋资源图,为三门的发展进行美好的规划。

2、作业本

六、教学反思:

海洋是人类的起源,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身在东海之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增强对海洋作用的理解与认识,增强科学利用海洋的意识,增强海洋意识。结合海岛与海洋的实际,让学生展开讨论,在看到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的同时,也要学生看到人类对海洋产生的破坏。可持续发展观和海洋意识的培养比知识更为重要。

下载《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称为水文效应。 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可分两类:直接影响,是指......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8 、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生物的影响: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提出问题:废电池浸出液影响幼苗的生长吗......

    《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教案(共5则范文)

    《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2、初步了解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终版]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复习目标:1、收集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实例。2、掌握酸雨的形成及危害。3、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原因。4、了解退耕还林的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练习题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练习题1、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 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更加促进了生......

    《地壳变动与地表变化》教案(范文)

    《地壳变动与地表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发现物质变化快慢的因素。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

    《6 地表的变化》教案2

    《6 地表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能够从喜马拉雅山科学考察的发现,猜测其以前可能的地形。 3、能够通过拼图游戏,猜测地球......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宜都市松木坪中学 刘平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利用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