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 第19讲 小说阅读教案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19讲 小说阅读》精析精练教学案
一、考纲阐释
最新《考试大纲》中对小说阅读有如下的要求: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小说的三要素这一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考的因素。
《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查其表达效果。
“重要语句”通常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②即人们常说的“文眼”、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③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的修辞作用。
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
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体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学形象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读者视角在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新意蕴。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用心
爱心
专心
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一旦把握了小说的过渡与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⑵人物性格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小说的基本特征“三要素”之一的“人物”,能力层级C ;并“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小说中的人物并非就是现实中的“真人”,而是拼凑起来的角色,是作家经过典型化处理的“人”。所谓“典型化”,就是作家以概括现实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质的东西,突出其中本质的主要方面,并加以充分的想像和合理的虚构,以此创造出具有鲜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达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目的。所以,小说的世界,是作者经过艺术加工的世界,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在阅读中钻牛角尖。评价人物,只有从事件本身来评价人物才是客观公正的,切忌带先入为主的主观色彩,也要避免贴标签式地将人物脸谱化的泛泛而谈。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需要通过各种描写方法来刻画。心理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气氛、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等。如高尔基的《母亲》一文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侧面叙述人物内心活动或感觉的,有运用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动的,有通过动作表情描写反映心理活动的。莫泊桑的《项链》在心理描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例如写玛蒂尔德看到舞会请帖时,既急切盼望出席舞会,又没有合适的服饰,那种焦急、懊恼、悔恨的复杂心理,就刻画得惟妙惟肖。细节描写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人物言谈举止细节、生活情景细节、自然景物细节等。细节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这“细”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其二,对它的描写必须是细致入微的。另外,细节应当是典型的,能以一当十地反映生活及表现人物性格。如《变色龙》里写奥楚蔑洛夫为摆脱尴尬,要叶尔德林不断地帮他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独白和人物对白的描写。人物语言描写要求个性化和本质化,即在用词、语气、表达方式上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化水平、思想修养、职业
用心
爱心
专心
⑸品味语言
《考纲》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阅读小说要充分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力量。要分析它怎样运用具体性的语言叙事描景,展开情节;更要分析它怎样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性格化的语言刻画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而且小说运用各种写作方法结构篇章,也都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分析写作方法和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也都和分析语言的表现力量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因而,把握小说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并且具体分析它的表现力量,是深刻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小说中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对语言的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地说,叙述要简明、流畅,描写要生动、形象,抒情要真切、感人,议论要精确、深刻。品味语言要做到:①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叙述语言是如何构成一篇和谐完美的整体的;②充分体会作者叙述语言的客观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动性;③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④学会正确审视作家的艺术语言,正确评价作家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所形成的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
命题人在以下四个方面设置考点:能帮助考生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文眼”,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思想内涵丰富的语句,表现力强的一些动词和形容词。考生的体会品味要三结合:结合上下文、结合主题、结合时代背景。
⑹表达技巧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小说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高考命题不会孤立的考查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而是常常和小说“三要素”联系起来,考查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营造环境、推动情节的作用。
“技巧”指文学技巧。它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技能;它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的。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①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②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用心
爱心
专心
小说的考查有一个趋势是明显的:命题已加大了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探究能力的考查,文学成分、考生的创新思维成分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四、技法点拨
究竟怎样鉴赏小说,也许各人的情况不同,方法也会不尽一样,但我们觉得,从小说作品的构造入手来进行鉴赏是个好办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减少盲目性,同时还可引导读者如何从迷人的故事中走出来并运用审美的眼光去进行鉴赏。那么,小说又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我们同意“五要素说”,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和语言。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具体谈谈小说鉴赏的问题。
(一)人物的鉴赏
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总体而言,文学塑造人物不外概括性表现(或称直接表现)与戏剧性表现(或称间接表现)两种类型。概括性表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甚至明确地解释人物动机;戏剧性表现就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这种概括性的叙述去把握人物,也就成为我们鉴赏小说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更不待言了。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仔细分析。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每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或者说,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广泛的“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用心
爱心
专心
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我们仍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对他嘲笑、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描写来完成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作品的情节是由若干个场面构成的,场面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请看老作家魏金枝对《阿Q正传》的一段情节分析:“写一个犯人在最后受判时画押,通常总是迟疑地颤抖地执着笔,无可奈何地画上一笔就算,鲁迅写阿Q的画押就大大不同,他写的画押却是独一无二的阿Q式的:一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而另一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我看,即使没有看过《阿Q正传》全文,不知道阿Q平生为人,单就这一节画押来看,阿Q的麻木、无知以及精神胜利法,岂不是都尽情地表露出来,然而那只是一个最后判决的场面描写。”由此抓住场面和细节的情节鉴赏就不是浮光掠影地阅读了,应对我们有所启示。但有人阅读小说,只顾看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社会意义,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这就不得要领了。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小说情节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什么地方是伏笔,什么地方是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游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例如《红楼梦》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情节,即可看出它具有复沓回旋、含意深远的特点。这三次均是写同一个人物进荣国府,但每次却是各不相同。一进,只让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借此给读者展示了荣国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的豪奢;二进,刘姥姥见了贾母,又是饮宴,又是饱览,让读者见到了荣国府也有各种矛盾,由此埋下了贾府即将败落的伏笔;三进,则那位曾向刘姥姥伸
用心
爱心
专心
因为小说以写人物为中心,而人物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又导致特定的环境可使人物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动机,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在反映更为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小说中,环境是人物命运形成和演变的客观条件和原因,特别是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更是强调“这一个”环境中的人,强调环境对人物及情节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因而环境在小说中的这种推动作用会更加明显。
(四)主题的鉴赏 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要正确理解一部作品,有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背景。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这个很重要。
鲁迅先生指出,《水浒传》与《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的思想内容之所以不同,是和时代有关的。“《水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中的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处,大概也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之故罢”(《鲁迅全集》第8卷第352页)。如果不理解时代背景对作者的影响,从而造成对题材处理上的这一不同,也就不可能理解《水浒》的深刻主题。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小说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都是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是作者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是作家的生活态度的形象体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红岩》中的许云峰与江竹筠的形象,等等,无不体现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态度——他认为生活是这样的,人应当这样地去生活。当然,在这里,我们不难从作品对人物的刻画中,琢磨到作家打算让我们体会到的东西;这里,也正是我们理解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杨沫在《谈谈林道静的形象》一文中,曾详细介绍了她塑造林道静这个人物的意图。她说:“我知道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这种主题和思想可以从多方面,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而我只能从我自己的比较熟稔的生活,用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来表现。因此,我选择了林道静,写像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被改造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这段话,较为明确地表明了人物与主题的紧密关系。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写人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形式——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成的。当然,故事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
1用心
爱心
专心
中散发着这个地主的霸气、老气和土气。秀才骂阿Q则不同:“王八蛋!”“你反了„„”这个在科举的阶梯上开始爬上去了的年轻地主,俨然以官场人自命了,骂人也是一种治人者的“官样骂法”。身块大、有力气的王胡骂阿Q说:“癞皮狗,你骂谁?”“你骨头痒了么?”这显然是不把对方放在话下,自信随时都有资格去敲那“痒了”的骨头的有力者的骂法。“记着吧,妈妈的„„”“妈妈的,记着吧„„”这是自知力量上“旗鼓相当”的小D和阿Q的对骂。“这断子绝孙的阿Q!”小尼姑则这样骂。比较一下这种种不同的骂人语言,不是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鉴赏吗? 2.注意鉴赏叙述语言的概括、简洁和传神
最好的小说叙述语言,往往具有概括、简洁和传神的特点,值得我们仔细鉴赏。但一般人鉴赏小说的叙述语言,往往只求了解一个故事的梗概,而对叙述语言中的那些生动词句一掠而过,这是不对的。
3.注意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一个比较成熟的作家,往往有他自己的风格。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他自己观察生活的角度,并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和语言习惯来表现生活,这就形成了他们各自的风格;而语言,尤其是构成作家风格特点的要素。例如赵树理,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具有坚实深厚的生活基础,他善于把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和规范化的普通话熔铸在一起,正如周扬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说的,他的语言“具有大众化的优点,而没有地方语言偏狭的缺点,通俗而不流于庸俗,口头化而又艺术化。”因而我们读他的小说,总给人一种淳朴平易而又清新明快、简洁生动的审美享受,像他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应注意赏析。
4.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生动之中,这些言辞在很大程度上描绘出了作品中的图景、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等。所以,只有把语言与它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考察,才能说出它的真正好处,而那种脱离实际内容的语言分析则是毫无益处的。
与此相关的基本题型 常考题型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用心
爱心
专心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
(四)环境描写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典型例题: 2011年江西卷《晚秋》“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答案略)
(五)主题思想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六)表达技巧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5用心
爱心
专心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解答阅读题基本步骤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
7用心
爱心
专心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事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9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太阳有倦容明显是拟人,表面上写天色渐晚,实际上写太阳都疲倦了,人的工作更加辛苦,也反衬了黑妮等志愿者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对亮了。②按时“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黑妮的淳朴,“我”不好意思的一点点支持就让黑妮眼前一亮,一天的工作终于有了一点点成效,表现了黑妮的湘援事业的乐观,也暗示了“湘援游”工作如针挑土般艰难。
3.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象征:“成家好比针推土”,“赚钱好比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解析:(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琐碎的事情做起;(2)黑妮的“湘援游”从事的是湘西苗族文化保护的事业,但进展如针推土一样艰难;(3)针挑土来自民间俗语,正体现了湘西人世世代代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文末“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正是点明了这一主题。
4.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等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可看出作者的态度变化过程。
答案:⑴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2分)
1用心
爱心
专心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3用心
爱心
专心
B.“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C.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解析:“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瓦萨卡是出于维护伤者利益而骂人,恰恰说明他正直,是有教养的表现。D.“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于文无据。
答案:B、D。
5-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案:第12讲 名言名句默写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12讲 名言名句默写》精析精练教学案
一、考纲阐释
最新《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所谓“常见”,一是指知名度高的,二是指常被引用的,三是指教材规定要背诵的,四是指考纲规定要背诵的占诗文篇目中的。所谓“名”是指“著名”,具体地讲,就是写景生动、议理深刻、抒情真切、情景交融、理景交融,引用较多、值得品味、富于启迪的诗句和文句。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名篇的全篇(诗词)或完整段落的默写。
二、考点透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极其重要的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涌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了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审美性。评议简练,含意深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渎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足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
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2.哲理性
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例如:(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审美性
写人状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例如:(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论语》)
(王勃《滕王阁序》)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命题规律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名句名篇的考查呈现以下规律特点:
1.开放和限制相结合。有的要求全部填写,有的有“两题(组)任选一题(组)”“任选×题(空)”“第×题必做”等限制,既有考查方向,又兼顾考查范围。
2.赋分4~8分。
3.新题型不断出现。除常用的直接填空即补写上句或下句外,还出现了理解型默写,如2011年的湖北卷、情境型默写如2010年湖北卷以及开放型默写甚至问答题、选择题。如2010年重庆卷、2011年湖北卷与文学常识组合考查,2010年湖南卷还出现了选择题。
4.所选名句名篇以诗词为主,兼考散文;课内为主,特别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初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内容范围在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从文体上看,2011年新课标地区诗歌和散文几乎平分天下;从朝代上看,2011年涉及先秦作品的有13个省份,涉及唐宋诗词的有16个省份几乎每个省份都在同一份试卷中照顾到了从先秦到唐宋时代代表作品的作品的分布的均衡。
5.思想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即选句内容一般隶属于下面四种情况:
(1)提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6.今后高考考查的综合性应该会逐步加强,题型创新是趋势所在。
四、技法点拨
对于“默写名句名篇”这一考点的复习应考,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整合名句名篇。
千古流传的名句名篇很多,是不是都有可能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高考试卷,明确试题选材的价值取向。一般地说,以其积极的思想教育人、以其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以其优美的语言陶冶人的句子是考查的对象,是我们归纳整合的重点。
2.确认需突破的重点。
高考复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复习的内容又如此庞杂,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
研究高考,抓住重点,各个击破。综观近几年高考,课本上的名句名篇是我们复习的目标和重点。对于课本上需要背诵的内容,我们要选取其中的对仗句、议论深刻句、运用修辞手法明显的句子、语言锤炼特别好的句子,多背背、多写写。
3.理解强记,不写错别字。对于名句中的关键字词或易混字、易错字,应结合有关语言知识,联系前后文,发挥联想,深入理解和领会;还可用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强化记忆。
4.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三不”。须知,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五、高考典型例题
1.(2011·湖北卷T15)填空
(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
(2)日本作家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 ①,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③”,意境澄净:《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④”,情景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意在让学生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湖北卷今年继续采用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组合考查的形式。名句则采用了理解性的填空形式,加强了试题的难度。
答案:(1)狂人日记(2)川端康成(3)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举类迩而见义远③烟光凝而暮山紫(4)别时茫茫江浸月
2.(2011·江西卷T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明明如月,___________?越陌度阡,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3)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湖月照我影,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解析:名句名篇的补写,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在积累时,对重点句子重点字词要做好落实。江西卷采用了5题选4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答案:(1)何时可掇枉用相存(2)少无伯叔门衰祚薄(3)一夜飞度镜湖月送我至剡溪(4)露凋伤枫树林白帝城高急暮砧(5)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2011·安徽卷T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
(1)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
(8),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解析:安徽卷依然采用八选五的形式。任选形式让学生有了更大的空间。2011年新增加的篇目大都涉及,尤其是选修教材里的篇目。
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不宜妄自菲簿(4)俯察品类之盛(5)响穷彭蠡之滨(6)鹿门月照开烟树(7)一蓑烟雨任平生(8)叶上初阳干宿雨
第三篇:200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18讲二氧化硫教案
人教大纲版0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8讲二氧化硫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SO2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热点重点】
1.二氧化硫与硫的其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关于SO2和CO2性质辨别以及SO2漂白性与其他漂白物质漂白原理的不同 【教学内容】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刺激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2、化学性质
①SO2是酸性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与H20反应: SO2+H2O=H2SO3(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易被氧化成硫酸,是还原性的二元弱酸)。与NaOH作用: 2NaOH+SO2=Na2SO3+H2O 与澄清石灰水作用: SO2+Ca(OH)2=CaSO3+H2O CaSO3+SO2+H2O=Ca(HSO3)2 现象为:通S02有 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S02 沉淀又慢慢消失。②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是中间价态)氧化性:2H2S+SO2=3S+2H20 还原性:与02反应: 2SO2+O2= 2SO3 使溴水褪色: Br2+SO2+2H2O=2HBr+H2SO4
使KMn04褪色: 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③漂白作用:可使 品红 或其他有色物质褪色(S0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这种无色物质受热或光照时会分解,放出S02,恢复原来的颜色)。品红溶液→红色消失(1)物理性质
相同点: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水。
不同点: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液化。(2)化学性质
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
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溶液中CO2+H2OSO2+H2OH2SO3。
②都能与碱反应,用量比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
SO2、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是先生成沉淀,当SO2、CO2过量时又溶解。
H2CO3;
红色复原 二、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性质比较
Ca(OH2)SO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
Ca(OH2)CO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www.xiexiebang.com
不同点:
①二氧化硫常表现还原性,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
催化剂
2SO2+O2 2SO3 △
CO2+C △ 2CO
二氧化硫能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二氧化碳不能。
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碳不能。
③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不同: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三、S02和C12漂白原理、现象及漂白效果的比较
氯气的漂白原理是由于溶于水生成的HCl0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而S02是由于它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颜色。例如:
另外S02能使溴水、氯水、KMn04溶液等褪色是因为S02具有还原性的缘故,如:SO2+Br2+2Hz0=H2S04+2HBr,不是S02的漂白性。
注意: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12混合后通人品红溶液,不能使之褪色(SO2+Cl2+2Hz0=H2S04+2HCl)。
四、全球三大环境问题(1)酸雨
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2%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SO2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H2SO3,然后经空气中的尘粒等污染物的催化作用,氧化成H2SO4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酸雨的pH<5.6,对环境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使土壤酸性增强,使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等的腐蚀。(2)臭氧层破坏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有制冷剂CF2Cl2等氟氯烃和NO等氮氧化物。如CF2Cl2的破坏机理为:
CF2Cl2hvCl+CF2Cl
O3+Cl====ClO+OO+ClO====Cl+O2
总反应为:O+O3====O2+O2
活性氯(Cl)仍保留在环境中继续发生循环反应,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或损害,将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大量增加,损害动植物的基本结构,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危害海洋生命,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还能降低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3)温室效应
CO2、O3、CH4等气体虽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就像给地球罩上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的气温增加,产生“温室效应”。
www.xiexiebang.com
温室效应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可能导致地球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世界上许多城市。此外,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消耗的共同影响下,还会造成气候的反常,如厄尔尼诺现象等,导致动物反常迁移,植物反常生长,甚至动植物种类的消失等。【课堂小结】
【综合应用】 【应用1】
1.(08广东文基)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含碳化合物 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
D【解析】此题以煤为载体,考查的内容简单,但知识涉及面广:能源、环境和化学基本概念。A.煤属于混合物;B.煤是不可再生资源;C.水吸收SO2并与其反应: SO2+H2O=H2SO3,主要是化学变化D.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被雨雾吸收后转化为亚硫酸成为酸雨。
2.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两支试管,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0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氯化钡有两性
B.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C.S02有还原性和酸性
D.升高pH使S02水溶液中S03浓度增大
CD【解析】在BaCl2溶液中通入S02,溶液仍然澄清,这是实验事实。因为如果发生反应,BaCl2+S02+H20=BaS03 ↓+2HCl,一是出现弱酸H2S03制强酸盐酸违反规律,二是即使生成BaS03沉淀它也溶于盐酸,故S02和BaCl2溶液不反应,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硝酸,再通入S02,可能发生将S02或S03氧化成SO4,此时发生Ba+S04=BaS04↓;另一份加烧碱溶液,再通入S02,先发生S02+2Na0H=Na2S03+H20,再发生Na2S03+BaCl2=BaS03↓+2NaCl。综上所述A、B不正确;C中S02能被硝酸氧化和与Na0H溶液反应证明其有还原性和酸性,故C正确,D升高pH,可理解为加碱后,S02→Na2S03,当然SO3浓度加大,故D正确。【应用2】
(海南卷)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2-2-2+
2-2-2-
www.xiexiebang.com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
△ 【答案】(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2SO4(浓)或Cu+ 2H2SO4(浓)CO2 ↑+2SO2 ↑+2H2O CuSO4 +SO2 ↑+ 2H2O等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
【解析】根据常见物质SO2和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再联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以推得:A、B、C、D、E分别为S、SO2、SO3、H2SO4、H2SO3。
△(1)S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3)可以浓H2SO4与铜或碳反应得到SO2
(4)①H2SO3与NaOH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Na2SO3是强碱弱酸盐,SO32—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
③盐类的水解属于吸热反应,因此,加热Na2SO3溶液,其pH增大。
H2S(2)H2SO3与H2S的化学方程式:H2SO3 + 2H2S=3S↓+ 3H2O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教案: 第19讲 小说阅读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2012届高考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小说的三个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⑴情节结构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小说的基本特征“三要素”之一的“情节”,并“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C。
作品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如《想讨一本书》就是通过“讨书”“买书”这两个事件反映出方先生不读书又强装斯文儒雅的性格特征的,物质的富有与精神的贫乏这个矛盾也是在“讨书→买书→碰壁”这个情节中得以展现的。要分析情节,先要抓线索,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线索的贯穿。《想讨一本书》这篇文章就是以“书”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的。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文章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文章可以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抓住了这些,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就得到了整体把握。其次抓时空变化(或情节发展脉络)。例如阅读鲁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几次来鲁镇的不同时空及其肖像言行的变化,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进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礼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题。当然,与分析情节有关的还要看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是否自然恰切等。
分析小说结构注意从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开头和结尾是小说结构的重要部分,这两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明确了它们与前后文的关系,就能把握其基本思路。也注意文中的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一旦把握了小说的过渡与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⑵人物性格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小说的基本特征“三要素”之一的“人物”,能力层级C ;并“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小说中的人物并非就是现实中的“真人”,而是拼凑起来的角色,是作家经过典型化处理的“人”。所谓“典型化”,就是作家以概括现实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质的东西,突出其中本质的主要方面,并加以充分的想像和合理的虚构,以此创造出具有鲜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达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目的。所以,小说的世界,是作者经过艺术加工的世界,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在阅读中钻牛角尖。评价人物,只有从事件本身来评价人物才是客观公正的,切忌带先入为主的主观色彩,也要避免贴标签式地将人物脸谱化的泛泛而谈。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需要通过各种描写方法来刻画。心理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气氛、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等。如高尔基的《母亲》一文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侧面叙述人物内心活动或感觉的,有运用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动的,有通过动作表情描写反映心理活动的。莫泊桑的《项链》在心理描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例如写玛蒂尔德看到舞会请帖时,既急切盼望出席舞会,又没有合适的服饰,那种焦急、懊恼、悔恨的复杂心理,就刻画得惟妙惟肖。细节描写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人物言谈举止细节、生活情景细节、自然景物细节等。细节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这“细”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其二,对它的描写必须是细致入微的。另外,细节应当是典型的,能以一当十地反映生活及表现人物性格。如《变色龙》里写奥楚蔑洛夫为摆脱尴尬,要叶尔德林不断地帮他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独白和人物对白的描写。人物语言描写要求个性化和本质化,即在用词、语气、表达方式上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化水平、思想修养、职业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身份、内心世界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描写人物的独白、对话时,常适当加入一些关于人物的心态、声调和口吻的提示。如孔乙己的语言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打上了封建读书人的鲜明烙印;而咸亨酒店掌柜重复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也打上了一个惟利是图的商人的鲜明烙印。多种描写手段集中而精彩表现出来的作品还要数《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出场的那段场面描写。对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语言描写,“三角眼”“吊梢眉”的肖像描写,林黛玉的心理描写,周围人物的肃整和王熙凤的放诞无礼的对比描写,先哭后笑、转悲为喜、又是打量又是抹泪等综合运用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把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必须分析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
⑶环境描写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小说的基本特征“三要素”之一的“环境”,能力层级C。环境描写,包括社会背景、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人物的性格通过环境得以凸显,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小说追求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着力于人物所处的环境的描绘,人与人之间所酿成的气氛和整体意境的形成,无不包含着某种真挚的思想情感。很多作品所浸含着的往往就是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绪。如《药》中对愚昧麻木的民众的描写,正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环境现状的反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是在祝福那种环境气氛中显现出来的,其中无不包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平,以唤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⑷把握主题
《考纲》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
小说的主题实际就是作者通过各种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学作品的作用就是要感奋人、激励人、愉悦人,使人从中得到教益,所以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是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小说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浓墨重彩皆泼洒于主要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某种本质,显示着作品主题的价值。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和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示的内容。在心理印象小说中,主要人物是特定环境的主要感受者和由此产生的特定心理的主要反映者。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往往具有对特定社会环境客观认识的普遍价值,是作品的主题所在。所以,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分析透彻了,作品的主题也就不言自明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了。
⑸品味语言
《考纲》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阅读小说要充分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力量。要分析它怎样运用具体性的语言叙事描景,展开情节;更要分析它怎样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性格化的语言刻画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而且小说运用各种写作方法结构篇章,也都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分析写作方法和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也都和分析语言的表现力量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因而,把握小说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并且具体分析它的表现力量,是深刻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小说中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对语言的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地说,叙述要简明、流畅,描写要生动、形象,抒情要真切、感人,议论要精确、深刻。品味语言要做到:①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叙述语言是如何构成一篇和谐完美的整体的;②充分体会作者叙述语言的客观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动性;③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④学会正确审视作家的艺术语言,正确评价作家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所形成的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
命题人在以下四个方面设置考点:能帮助考生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文眼”,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思想内涵丰富的语句,表现力强的一些动词和形容词。考生的体会品味要三结合:结合上下文、结合主题、结合时代背景。
⑹表达技巧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小说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高考命题不会孤立的考查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而是常常和小说“三要素”联系起来,考查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营造环境、推动情节的作用。
“技巧”指文学技巧。它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技能;它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的。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①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②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③从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④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⑤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语、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等。
⑺探究发掘
《考纲》要求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F。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能进行个性化阅读,此考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探究创新能力。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发现作品的新意蕴。鉴赏小说戏剧可以从历史的、现实的、哲学的、审美的等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作深层次的探究。古今中外经典的小说戏剧,往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也隐含着博大深沉人文精神。
解答探究题也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可抛开文本随意发挥。个性化解读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仍然强调以文本为基础,结合创作背景和创造意图,对某些问题作个性化解读。
三、命题规律
小说在高中教材中所占的分量较大,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文体,文学作品的灵活性也更加突出。近年来小说阅读题在高考中出现过多次,如,2010年有广东卷的《面包》,山东卷的《骆驼祥子》的选段,陕西卷《保护人》,辽宁卷的《洗澡》,小说的阅读有加大分量的趋势。2011年高考,全国卷Ⅱ(《针挑土》)、新课标卷(《血的故事》)、辽宁卷(《怪人》)、浙江卷(《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小说的考查有一个趋势是明显的:命题已加大了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探究能力的考查,文学成分、考生的创新思维成分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四、技法点拨
究竟怎样鉴赏小说,也许各人的情况不同,方法也会不尽一样,但我们觉得,从小说作品的构造入手来进行鉴赏是个好办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减少盲目性,同时还可引导读者如何从迷人的故事中走出来并运用审美的眼光去进行鉴赏。那么,小说又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我们同意“五要素说”,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和语言。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具体谈谈小说鉴赏的问题。
(一)人物的鉴赏
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总体而言,文学塑造人物不外概括性表现(或称直接表现)与戏剧性表现(或称间接表现)两种类型。概括性表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甚至明确地解释人物动机;戏剧性表现就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这种概括性的叙述去把握人物,也就成为我们鉴赏小说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更不待言了。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仔细分析。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每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或者说,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广泛的“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前面我们谈到对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分析,这是侧重在个性方面的,但是,如果只分析人物的个性而忽视共性,我们也就不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人,这样的鉴赏就未免失之肤浅。反过来,如果只分析共性,把活生生的人物解剖成一个空骨架,也难以说明典型的普遍性,不过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躯壳”而已。
4.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作面面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与分析一直停留在固有的静态的和单一的线性思维上,而且它几乎成了我们的审美鉴赏“习惯”。这主要是根植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小说人物塑造几乎成了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因而人们鉴赏这类小说也不是甚至也不可能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是不正常的。只有当我们对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作多角度的观照,诸如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美学的等,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也就不再是那么浅薄、那么单一和那么乏味了。
5.从神魔鬼怪形象中悟出人情
中外小说都起始于远古的神话和传说,从而便开创了小说的神怪题材。神魔鬼怪形象在中外小说里面,均占有自己的一席地位。如何认识像志怪小说中的太乐伎(颜之推《还冤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这一类艺术形象,应是小说人物鉴赏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马克思曾经说过,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我们仍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对他嘲笑、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描写来完成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作品的情节是由若干个场面构成的,场面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请看老作家魏金枝对《阿Q正传》的一段情节分析:“写一个犯人在最后受判时画押,通常总是迟疑地颤抖地执着笔,无可奈何地画上一笔就算,鲁迅写阿Q的画押就大大不同,他写的画押却是独一无二的阿Q式的:一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而另一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我看,即使没有看过《阿Q正传》全文,不知道阿Q平生为人,单就这一节画押来看,阿Q的麻木、无知以及精神胜利法,岂不是都尽情地表露出来,然而那只是一个最后判决的场面描写。”由此抓住场面和细节的情节鉴赏就不是浮光掠影地阅读了,应对我们有所启示。但有人阅读小说,只顾看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社会意义,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这就不得要领了。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小说情节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什么地方是伏笔,什么地方是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游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例如《红楼梦》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情节,即可看出它具有复沓回旋、含意深远的特点。这三次均是写同一个人物进荣国府,但每次却是各不相同。一进,只让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借此给读者展示了荣国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的豪奢;二进,刘姥姥见了贾母,又是饮宴,又是饱览,让读者见到了荣国府也有各种矛盾,由此埋下了贾府即将败落的伏笔;三进,则那位曾向刘姥姥伸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出援助之手的琏二奶奶也不得不向她呼救了,一层更深一层。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所寓示着的主题意义。同时,又可看到,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三)环境的鉴赏
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
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明末文学家王夫之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一切描写景物的文字都在于写作者之情意。所以,我们鉴赏小说,就应注意从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
在更多的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的行动和命运以及刻画人物的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在《红楼梦》中,作者写蘅芜院的环境:“阴森透骨”,屋外长着“愈冷愈苍翠”的“奇草仙藤”,屋内“一色玩器全无”,像“雪洞一般”。这样的环境正好衬托出带着金锁而高唱“妇德法”的薛宝钗阴冷无情、装愚守拙的性格特征。这一性格特征的揭示,不仅透露出作者对薛宝钗其人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可看出封建礼教虚伪性的一面,而这正是作品主题的内容之一。
环境描写一般是写实的,但有时也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这样也就自然地对主题起着一种暗示作用。
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小说环境,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与小说人物的思想与行动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因为小说是以写人为中心,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始终是最为基本的任务。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烘托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前者叫正衬,后者叫反衬,这里不再细述。
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创造
小说感染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作家特别注意创造一种特有的小说氛围,而创造小说氛围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环境描写的渲染、创造和加强的。鲁迅小说《药》的开头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在华老栓为儿子买“药”走在街上时:“„„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这样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死气沉沉、非常压抑的感觉,使人感受不出一点生命的活动。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我们还会进一步感受到1907年革命者秋瑾被害后的那种沉寂冷肃的氛围。
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因为小说以写人物为中心,而人物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又导致特定的环境可使人物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动机,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在反映更为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小说中,环境是人物命运形成和演变的客观条件和原因,特别是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更是强调“这一个”环境中的人,强调环境对人物及情节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因而环境在小说中的这种推动作用会更加明显。
(四)主题的鉴赏 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要正确理解一部作品,有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背景。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这个很重要。
鲁迅先生指出,《水浒传》与《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的思想内容之所以不同,是和时代有关的。“《水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中的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处,大概也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之故罢”(《鲁迅全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被经常运用的方法。例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以追求人身自由、婚姻自主的小二黑和小芹同金旺兄弟为代表的封建恶霸势力,以及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的封建落后意识的矛盾为主要内容的,这一主体矛盾最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小二黑他们获得了胜利,这就表达了作者对封建迷信思想、包办婚姻的看法。抓住了这一点,主题也就好理解了。
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虽然作者极力使它不显露出来,但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判断作者的这种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题时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孙犁的《荷花淀》这篇小说,是歌颂白洋淀人民群众积极抗日的,但这种情感作者始终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故事的叙述来暗示,在行文中也有所透露。如当敌人的大船追赶水生嫂她们时,作者写道:“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波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在这里,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是不难看出的。
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在小说的主题鉴赏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则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整个作品,包括作品中的每一个标点和作品里总的气氛在内,都是主题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作品看作是表现主题的具体的象征物!我们应当懂得,小说的主题,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小说诸要素紧密相关的整体体现。正因为如此,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仅仅限于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而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小说的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主题的光彩。一部优秀的小说,其含义——即主题——总是全面渗透在整个作品中的。
(五)语言的鉴赏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
语言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法,它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可以“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在《阿Q正传》中,作者曾写了一系列人物的骂人,但他们的骂法却是各不一样的。赵太爷是未庄以“老一辈”、“上等人”自居的土老财,当阿Q声称自己姓赵时,他骂道:“阿Q,你这浑小子„„”骂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声中散发着这个地主的霸气、老气和土气。秀才骂阿Q则不同:“王八蛋!”“你反了„„”这个在科举的阶梯上开始爬上去了的年轻地主,俨然以官场人自命了,骂人也是一种治人者的“官样骂法”。身块大、有力气的王胡骂阿Q说:“癞皮狗,你骂谁?”“你骨头痒了么?”这显然是不把对方放在话下,自信随时都有资格去敲那“痒了”的骨头的有力者的骂法。“记着吧,妈妈的„„”“妈妈的,记着吧„„”这是自知力量上“旗鼓相当”的小D和阿Q的对骂。“这断子绝孙的阿Q!”小尼姑则这样骂。比较一下这种种不同的骂人语言,不是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鉴赏吗? 2.注意鉴赏叙述语言的概括、简洁和传神
最好的小说叙述语言,往往具有概括、简洁和传神的特点,值得我们仔细鉴赏。但一般人鉴赏小说的叙述语言,往往只求了解一个故事的梗概,而对叙述语言中的那些生动词句一掠而过,这是不对的。
3.注意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一个比较成熟的作家,往往有他自己的风格。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他自己观察生活的角度,并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和语言习惯来表现生活,这就形成了他们各自的风格;而语言,尤其是构成作家风格特点的要素。例如赵树理,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具有坚实深厚的生活基础,他善于把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和规范化的普通话熔铸在一起,正如周扬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说的,他的语言“具有大众化的优点,而没有地方语言偏狭的缺点,通俗而不流于庸俗,口头化而又艺术化。”因而我们读他的小说,总给人一种淳朴平易而又清新明快、简洁生动的审美享受,像他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应注意赏析。
4.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生动之中,这些言辞在很大程度上描绘出了作品中的图景、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等。所以,只有把语言与它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考察,才能说出它的真正好处,而那种脱离实际内容的语言分析则是毫无益处的。
与此相关的基本题型 常考题型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典型例题: 2011年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略)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
(四)环境描写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典型例题: 2011年江西卷《晚秋》“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答案略)
(五)主题思想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六)表达技巧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 ① 表达方式。
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解答阅读题基本步骤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事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有删改)“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用意(2分)①总括上下文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理解(4分):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聚集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一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的用意,明显是强调突出,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这句话按扣“针挑土”,突出黑妮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也为下文写工作的细致和艰难作伏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太阳有倦容明显是拟人,表面上写天色渐晚,实际上写太阳都疲倦了,人的工作更加辛苦,也反衬了黑妮等志愿者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对亮了。②按时“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黑妮的淳朴,“我”不好意思的一点点支持就让黑妮眼前一亮,一天的工作终于有了一点点成效,表现了黑妮的湘援事业的乐观,也暗示了“湘援游”工作如针挑土般艰难。
3.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象征:“成家好比针推土”,“赚钱好比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解析:(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琐碎的事情做起;(2)黑妮的“湘援游”从事的是湘西苗族文化保护的事业,但进展如针推土一样艰难;(3)针挑土来自民间俗语,正体现了湘西人世世代代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文末“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正是点明了这一主题。
4.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等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可看出作者的态度变化过程。
答案:⑴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2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⑵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逐段概括层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体味文章的写作特点。“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对针挑土的态度就是文章主题之所在,因此文中相关笔墨的作用也就是文中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答:
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照应标题。
答案:(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2.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
解析:仔细阅读小说中瓦萨卡发现小包的有关段落,找出其中描写瓦萨卡心理活动的词语,如“留意这个包”“一阵紧张”“惊恐”“慌乱”“一阵轻松”等,再进行归纳、概括,并理清变化的脉络。
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3.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需要作出“会”或“不会”的判断,并从文中为自己的判断找到依据,找根据时要注意筛选支撑自己观点的信息。
答案:(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使然;②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 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2)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②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③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 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
4.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C.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解析:“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瓦萨卡是出于维护伤者利益而骂人,恰恰说明他正直,是有教养的表现。D.“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于文无据。
答案:B、D。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五篇:200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9讲 乙醛 醛类教案
人教大纲版0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49讲乙醛 醛类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醛类在结构上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2.学习醛类的性质,初步学会检验醛基的方法。3.了解乙醛的工业制法。
4.了解甲醛、乙醛和丙酮的主要用途。
【热点重点】
1.醛的结构。2.检验醛基的方法。【教学内容】
乙醛 醛类
一、乙醛
1.分子式:C2H4O
HOHCCH
结构式:OH
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HO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CH
COH
乙醛的结构简式不能写成CH3COH 2.乙醛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CH3COH
OCH3CH+H2NiCH3CH2OH
[指导学生]
分析该反应,得出有机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有机氧化:加氧或去氢无还原机 还原:加氢或去氧 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氧化(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www.xiexiebang.comH2nO(n≥1)。
(3)醛的通性:
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www.xiexiebang.comH2nO
(三)、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四)、甲醛的特殊性
常温下为气体
www.xiexiebang.com
【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
例1(CH3)2CHCH2OH是某有机物加氢还原的产物,原有机物可能是
选题目的:a.复习巩固C=C双键、C=O双键和 于中下等学生。
叁键的性质;b.考查观察能力。适
思路分析:首先应明确题干中的物质其结构简式还可以写成,又因为C=C双键、叁键、C=O双键均可以与H2加成,仔细观察四个选项不难发现正确答案。
解答:A、D
启示:解答有机习题要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如本题很容易发生漏选的情况。
例2 某3g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gAg,则该醛为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选题目的:a.复习银镜反应中的定量关系;b.注意甲醛的特殊性。适合于中等学生。
思路分析:1mol一元醛通常可以还原得到2molAg,现得到0.4molAg,故醛为0.2mol,该醛的摩尔质量为3g/0.2mol = 15g/mol,此题似乎无解,但1mol甲醛可以得到4molAg,即3g甲醛可得到43.2g(0.4mol)Ag,符合题意。
解答:A 启示:在烃的衍生物中,有许多特殊的反应,它们的特殊的性质往往会成为命题的素材,需引起我们的注意,类似的物质还有HCOOH、甲酸酯等。
例3 某醛结构简式如下(CH3)2C=CHCH2CH2CHO
(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检验C=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
选题目的: a.复习C=C和—CHO的性质;b.考查思维的灵活性。适于中上等学生。
思路分析: 检验醛基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C=C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但当一种有机物中同时含有这两种官能团时,必须要考虑检验的先后顺序,若先检验C=C,则—CHO也同时会被氧化,无法再检验—CHO,只有先检验—CHO(此时C=C不会被弱氧化剂氧化)才能继续检验C=C。
解答:(1)先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可证明有醛基(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也可证明有醛基),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再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证明有C=C。
www.xiexiebang.com
(2)由于溴水能氧化—CHO,因此需要先检验—CHO。
启示:牢固掌握各官能团的性质固然是必要的,但更要注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如本题中检验完醛基后,必须要加酸调pH至中性,因为—CHO被氧化后
-溶液呈较强的碱性,若直接加溴水,Br2与OH反应也会导致溴水褪色而无法检验是否有C=C。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