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7:5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第一篇: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

杨嫣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必修2的第3课《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其中,区域经济体现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本课喻示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变化,对于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大经济区的形成,第二部分是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第三部分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对专题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思维比较活跃,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初中有所接触,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历史知识的储备不足,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比较欠缺,而本节课的内容相对于初中来说是比较深入和系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并且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忆四大经济区的范围,经济区域所呈现的特点以及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时期;

了解四大经济区域的由来,山西山东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和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过程

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并概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出示汉代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区域划分,尤其是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通过表格梳理四大区域的经济状况,中原人口三次外迁高潮的原因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使南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及影响。

依据: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而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把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设置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和启示

依据:历史对人类的发展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学生除了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之外,还要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思考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带来启示,这个内容也包括学生对经济南移影响的理解,学生通过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的理解感悟经济重心南移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因此把这个作为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师描述两个场景,一个是司马迁笔下的汉代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活火耕而水溽,„„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另一个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笔下,江南却成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设置悬念:江南是如何由原来的落后荒凉之地变成风景如画,富庶繁荣的鱼米之乡

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对比,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经济南移的思考,从而展开本课的学习。

2、讲授新课

(1)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教师首先讲述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两个专有名词有初步的了解。

区域经济: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济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设计意图:首先要让学生对区域经济和经济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展开下面的学习内容。

出示汉代四大经济区的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四大经济区的位置,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明确指出汉代的山西山东与今天的地理概念不同,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可以让学生比较形象地了解四大经济区的位置和对汉代的山西山东地理概念的认识。山东山西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与它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在分析这个原因时必须结合山东山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四大经济区”的组成并且填充表

格,主要包括经济名称,经济状况和经济特点。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山西山东与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

四大经济区的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表格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四大经济区的发展状况,方便学生对比四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江南地区与山西山东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但是在本课的开头老师已经描述了汉代的江南与唐代的江南是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江南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接着我们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首先讲述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由于中原人口大量外迁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把“中原人口大量外迁”这一部分的内容并入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细讲,这样对教材的处理也有利于学生对本课有形成更清楚的脉络。

在讲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前,教师会再次引用导入所描

述的司马迁笔下的江南和白居易笔下的《忆江南》以及一系列图片展现江南的繁荣景象。“江南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从而过渡到经济南移的原因。

设计意图:再次引用导入新课时所描述的两个场景,一是为了解决在本课开头提出的问题,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两个场景有比较深的印象,两个场景强烈的对比和相关图片的展示增加本课学习的趣味性。

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第一个主要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相关内容并填充表格,主要内容包括次数,迁徙时间,迁徙原因。

中原人口大量外迁:

设计意图:表格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内容一目了然,加深其印象。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表格的情况,并且补充史料讲述每次人口大量迁移的历史背景,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可引用岳飞词《满江红·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来讲述靖康之乱。

设计意图:讲述每次人口大量迁移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了

解人口迁徙的原因,补充史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教师补充完这段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比较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之处,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

共同之处: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稳定,而且土地辽阔。

设计意图:在上述学情分析时已经明确指出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归纳总结的能力有所欠缺,探讨迁徙的共同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紧接着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其他原因,结合课本小字内容,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南方的社会环境如何”,“南方发展农耕经济的前景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联系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以上几个相关的问题,归纳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突出本课的重点。

分4个小组结合课本知识,共同学习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表格,并且每个小组派代表来为大家讲述该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状况。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教师点拨】经济重心南移并不代表北方开始落后于南方,超越北方不等于取代北方,全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到了南宋之后,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仍在北方。

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首先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然后出示几段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江南。——《宋史》卷337《范祖禹传》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材料四:财赋之地,人物渊薮。

【教师点拨】“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是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的影响,这个影响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材料四,教师要特别进行指导,中原人口的外迁导致了中原人才的流失,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这是经济重

心南移的重要影响之一。

设计意图: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联系本课内容和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经济重心南移影响的理解,突破本课的难点。

分组讨论: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启示。这要求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启示。

设计意图:历史对人类的发展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思考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带来的启示,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括展。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最后,根据板书设计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并且布置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

作业布置: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方面,我设计了两道题目,一道是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一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设计这道题目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相关内容;第二道是谈古说今: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运用比较法,联系当今,让学生深化括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篇: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2)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搜集整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素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培养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本素养。采取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索资料中达到学习目的,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各地区的成就对历史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理解尊重多元文明成果,有海纳百川的态度。

通过生态平衡对经济重心及南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价值观。

2.教学重点/难点

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课前展示上海东方之珠、西部某高地农村、滕州一中新校鸟瞰图、西部某学校等一系列图片。

引导小组内、小组间交流,也可到展示区讨论交流并用彩色笔补充、拓展、质疑;并引导小组长搞好组织调控,注重效率。出示课堂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 看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有序到指定地点脱稿展示; 点评同学边点评边抛出问题和同学互动。认真思考

1.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有效性。

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不仅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学生主体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篇: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设计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2、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标志,分析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由于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加之南方

自然条件较好,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获得长足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此转移到江南地区。

本课内容分三目,第一目“南方农业的发展”,着重讲述了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第二目“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发展;第三目“南方商业的繁荣”,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和纸币的出现。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过经济方面的内容,对古代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便于教师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但本课有一些抽象的知识,对初一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应提供相关的图文资料,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以便于学生学习本课。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1、采用了热点问题导入的方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大家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2、在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时,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对比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论丛史出。

3、对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时间,采用形象生动的叙述和刺激视觉的图片,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商业的发展用材料分析法步步深入,使学生理解深刻。

4、用列表格的方法进行小结,知识梳理会更加清晰。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人民币的图片。

导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大家天天见、天天用,可以说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样子的吗?它出现在何时何地?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宋代的历史,看你能否找到答案。

讲授新课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问题: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说说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师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个普通百姓,你向现代人介绍一下你的生活是怎样的。

1、农业——吃的方面

学生:在宋代我们的主食是稻米,叫占城稻,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出示下列资料: 大约在北宋初年或更早些,福建引进占城稻。这种稻耐旱涝,生长期短,生命力强,稻穗长。受到农民欢迎,得到广泛种植,成为当时老百姓的主要食粮。水稻是宋代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问题:从中你能得到有关农业生产的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接着补充讲解)

2、手工业的发展——用的方面

生一: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丝绸吧。(屏幕展示图文资料)

问题:谁能说说宋代丝织业发达的地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

生二:大家都知道我们主要吃稻米,那我们用什么器具来吃饭呢?请大家看看当时的几件瓷器。(图片展示)

问题:请你判断以上三件瓷器中哪件是浙江哥窑生产的?(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哥窑所产瓷器的特征,从而作出判断)教师讲解

生三:老师说的“南海一号”就是宋代的船只,那么我们当时的造船技术怎样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多媒体展示当时海船的照片)

(介绍)这是我们当时的海船,这艘海船分隔成13个各自密封的船舱。你知道这种做法有什么优点吗?

学生回答: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这说明当时的造船技术已经很高了,居世界首位。

3、商业的发展

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出示西汉都城、唐朝都城和宋都城的布局图。

问题:仔细观察市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教师强调:东京和临安市当时发达的商业都市,临安在南宋时成为最大的商业都市。

创设情境二:多媒体展示泉州市舶司的图片以及今天的遗址

问题: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吗?这个机构的设立,说明宋代海外贸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以及政府对海外贸易是怎样的态度?

创设情境三: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宋朝皇帝曾让他手下一员大将潘仁美到国库里任意取钱,潘夸下海口要背80贯钱走,但他只背了不到40贯,因为80贯钱有两百斤重。80贯钱尚如此,成千上万的交易需要的铜钱就更不可想象了。

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三、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北宋时北方经济还占上峰,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已全面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教师讲解)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劳动力:大量增加并带来先进技术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二、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发展:水稻、棉花、茶叶 手工业兴盛:纺织、制瓷、造船 商业繁荣:城市、贸易、货币

三、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巩固练习(略)

教学反思

本课的可取之处:

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2、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3、课件制作精心,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

4、重视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本节课暴露出一些问题:

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

2、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片刻冷场。

第四篇: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课题:七下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南方商业的发展; 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前预习题: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 2 优良品种占城稻原产于()

A、越南 B、日本 C、朝鲜 D、印度 棉花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在()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教学过程: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板书课题。

一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相对安定

2、劳力:大量增加

3、技术:不断进步

4、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开发不是从唐朝开始的。(南朝后期,南宋完成)

二、经济繁荣的表现

(一)、农业发展(1)农作物品种的改进

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站在江南地区推广(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苏湖熟,天下足”

(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很多茶园。总之,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二)、手工业兴旺 1,纺织业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2)棉织业:从汉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2,宋代制瓷业的发展 3,宋朝造船业的发展

(1)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2)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广州 泉州等地(3)宋朝时的海船已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三、南方经济的繁荣

1,商业发展的条件:农业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加,进入流通领域,一部分投入国内市场,一部分拓展海外市场获取利润,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2,商业都市—开封 临安 3,繁荣的海外贸易:

(1)原因: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条件。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的应用更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情况: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南岸。

(3)影响: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4,纸币的出现——交子

(1)纸币出现的原因:宋朝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但原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纸币的出现时商业发展的需要(2)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纸币出现的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结构:教材从3个方面叙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研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表现,最后的出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板书设计: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经济繁荣的表现

(一)、农业发展

(二)、手工业兴旺

三、南方经济的繁荣

随堂练习: 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南方相对安定 ②南方人口增加 ③北方民族大融合 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宋朝 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中原地区 D、珠江流域 ⑷经济重心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A、魏晋时期 B、唐中期 C、五代 D、宋朝

第五篇:2002 试析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试析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张全明

【专题名称】宋辽金元史 【专 题 号】K23

【复印期号】2002年03期

【原文出处】《江汉论坛》(武汉)2002年02期第67~71页

【作者简介】张全明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武汉 430079

【内容提要】 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兴盛、发展的重心。至南宋初年,伴随着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传统文化重心也最终转移至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其主要表现是:南方地区的思想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人口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才的数质量与分布密度等名列前茅;其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对其他地区持续地占有优势;代表了当时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且能受到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学者们的重视与推崇,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关 键 词】宋代/文化重心/南移/东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2)02-0067-05 从中国文化的起源看,黄河、长江流域都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长江流域等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在不同时期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史上,传统经济、文化的重心,首先于先秦时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确立,随之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后开始逐渐向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转移。但是,长江流域是何地区、又究竟何时最终取代了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重心地位,学术界却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在其南移的时间上,有自秦汉至明清等不同时期多达十余种观点。在其南移的具体地区上,有笼统的南方说和长江流域地区说等多种意见。甚至有人认为,直至明清,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现象(注:见卢星、倪根金《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研究综述》,《争鸣》1990年第6期。)。对此,本文仅就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的时间、标志与地域表现谈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的时间与标志

众所周知,文化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中国传统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既不是一种偶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也不是单纯的生态环境的自然变化,而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与南北地区不同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被合理利用或恶化影响所产生的综合结果。从人类活动的文明进程看,由于经常性的战乱对北方中原地区经济的破坏和影响;同时因为历史上多次大量人口南迁所造成的南北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及其数质量的变化;加上南方地区自东吴、东晋以来得到长期的重点开发所形成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至两宋时期,中国古老的传统农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以及北方地区的过度垦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造成了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的生态失衡,破坏和阻碍了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南方地区对传统农业文明有利的生态环境,却得到了人们越来越深刻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利用,从而使南方的生态环境能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保持着大体的生态平衡的状态,从而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致在南宋时期,我国长江流域东南部地区完全成为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重心区。

为什么说我国传统经济重心是在南宋初年而不是在其他时期最终完成了这个转移呢?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史上,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能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的基本依据,主要是看它在传统农业经济方面的实力与发达程度如何。如果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实力与发达程度、包括农业经济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数量与质量指标,在当时国民经济生活中都占有显著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且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它,并在政治上有明显的反映的话,那么,这样的地区就可称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区。按照这个判断原则和标准,很明显,我国传统经济重心只是到了南宋初年而不是在其他时期才最终完成了这种转移。其主要表现是:在“南宋时期,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与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广大南方地区,不论是从人口、政区、赋税的多寡与分布来看,还是从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占的比例变化来看,南方地区都超过了北方地区而居于明显的优势,从而表明自先秦以来,以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我国经济文化重心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终完成了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注:见王玉德、张全明等著《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8页。)。而在此以前的唐朝中后期或其他时候,虽然南方地区有时也有过某一项或某数项经济指标超过了北方中原地区,但那只是个别的、或暂时的现象,既不是综合经济指标的反映,也缺乏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在南宋以后,我国南方作为传统经济重心的地位一直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性发展,并影响至今。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重心区南移的最终完成,传统文化重心区也在同一时期最终完成了由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向长江流域东南部地区的转移。

那么,怎样来区分一个地区是国家的传统文化重心区或非传统文化重心区呢?又怎样来确定某一地区是国家的传统文化重心区或非传统文化重心区呢?

我们认为,一个地区成为全国的传统文化重心所在的标准是:第一,思想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第二,人口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才的数质量与分布密度等名列前茅;第三,其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对其他地区持续地占有优势;第四,代表了当时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且能受到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学者们的重视与推崇,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二、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宋时期,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东南地区,在成为我国政治中心的同时,又成为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与此相伴随,我国传统文化重心区也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的东南地区。

有人认为:“从宏观上考察,宋代地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北方地区、东南地区、四川地区、中南地区。从层次高低来看,前三者基本属文化发达地区,中南地区则属文化落后地区。”(注: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很明显,宋代地域文化中,三个文化发达地区,南方占其二。不过,作者在这里论述的主要是北宋时的情况。其原因是由于北宋京都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东京、西京等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集中地。然至南宋时,这种情况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中原地区由于金兵的占领使文化的发展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衰落,随之成为传统文化分布的荒漠,而且长江流域东南、四川两个原有的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至于荆楚两湖地区也较快地恢复为当时的文化发达地区。尤其是以江浙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像历史上所有的京师及其周围地区一样,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人文荟萃之地。无论是文化人的数量、文化素质、文化品位,还是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教育等,都是名列前茅的,代表着宋金时期文化发展的高度和繁荣。正如宋人所说:“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东西,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注:洪迈:《容斋四笔》卷5,《饶州风俗》。)可见,从宋代开始,我国东南部地区包括江浙、江西、福建等地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其主要表现与特点是:

其一,学校教育兴旺发达,其总体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当时江南不仅设置有众多的书院,而且普及型的私塾难以计数。据曹松叶先生统计,宋代共建书院203所,其中北宋建47所,约占总数的23%,南宋建达156所,约占总数的77%(注: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0集,第111页。)。另据统计,宋代书院“最高为397所,其中北宋约占22%。南宋约占78%”(注: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不论以上述哪种统计数字为根据,虽然其具体数据出入较大,但北宋与南宋的书院之比大体皆为2:8。而且,即使是北宋时所建的书院,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分布在东南地区。从分布地域看,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分别约占75%、21.5%和3.5%。至于南宋时期所设的书院,则几乎全部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江浙、闽赣、荆湘等地区。当时,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省最为发达。如白鹿洞、岳麓、石鼓、茅山、紫阳、考亭等著名书院,都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东南地区。在这些书院中,不仅有著名的鸿学硕儒主持教学,收徒授业,而且书院规模大,学舍多,求学者众,有的甚至达千余人,许多籍贯属北方的人也到江南求学。如临海人徐中行,“晚年教授远近,来学者肩摩袂属”。桐庐人倪天隐,“晚年主桐庐讲席,弟子千人”(注:《宋元学案》卷1,《安定学案》。)。江山人徐存,晚年“隐居教授,学者称为逸平先生,从学者至千余人”(注:《宋元学案》卷25,《龟山学案》。)。乐清王十朋,“聚徒梅溪,受业者以百数”(注:《宋元学案》卷44,《赵张诸儒学案》。)。类似例子,在《宋元学案》中,仅浙江就有20多处。朱熹曾指出:“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也。”(注:朱熹:《朱文公文集》卷79,《衡州石鼓书院记》。)名师巨儒在书院讲学,为书院树立了威信,扩大了影响,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至于各地兴办的私塾学校,更是不计其数。《都城纪胜·三都外地》记载:临安府“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湖州“宋自宝元间,滕宗谅为守,首建学校,时安定胡瑗为教授,讲明体用之学,东南文物之盛,以湖为首称”(注:万历《湖州府志》卷5,《风俗》。)。吴郡等地“虽濒海裔夷之邦,执耒垂髫之子,孰不抱籍缀辞以干荣禄,褒然而赴诏者,不知其几万数”(注:范成大:《吴郡志》卷4,《学校》引《朱长文记》。)。安徽歙县境内“远山深居,居民之处,莫不有师有学”,“虽穷乡僻壤,亦闻读书声”。福建“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注:朱熹:《朱文公文集》卷80,《福州州学经史阁记》。);甚至有“城里人家半读书”之称(注: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40,《土俗类二·岁时·入学》。)。其兴化军有“三家两书堂”之誉(注:《莆阳比事》卷1。);南剑州“家乐教子,五步一塾,十步一庠,朝诵暮弦,洋洋盈耳”(注:《舆地纪胜》卷133,《南剑州》。);邵武军“所至村落皆聚徒教授”(注:《舆地纪胜》卷134,《邵武军》。)。这些地方私塾分布密度如此之大,足见学校教育之发达,文化教育之普及。

其二,人口的综合素质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当时,东南一带,不仅平民百姓的文化素质普遍有较大提高,而且各类人才的数质量与分布密度等在宋金疆域内名列前茅。据统计,宋金时期,南北方的人口比例大致分别为65%和35%(注:参见葛剑雄《宋代人口新证》,《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其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分别约为33人和61人。崇宁等年间,江浙一带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甚至超过了100人。南宋初年,成都府路、梓州路、江南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福建路、荆湖南路的人口分布密度依次最大,每平方公里口数分别为58人至23人不等,普遍高于北方各地与南方两广、云贵等周边地区三至数十倍(注:参见梁方仲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4页。)。正可谓“建炎以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注: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8,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己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地区人口素质普遍有所提高,各类人才济济,其数质量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南宋初年,江浙地区的“平江、常、润、湖、杭、明、越,号为士大夫渊薮,天下贤俊,多避地于此”(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0,建炎三年二月庚午。);陈亮、黄榦就曾分别指出:今之“公卿将相,大抵多江浙闽蜀之人”(注:《宋史》卷436,《陈亮传》。);“江西素号人物渊薮”(注:《勉斋集》卷6,《复江西漕杨通老揖》。)。在湖南,则如洪迈所说:“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南寓武陵。”(注:洪迈:《夷坚三志·辛志》卷4,《武陵布龙帐》。)叶适也曾载道:“今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注:《水心文集》卷9,《汉阳军新修学记》。)。这虽然是夸大之词,但也道出了当地的一种文化氛围。史载:福建百姓“多问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注:《宋史》卷89,《地理志》。)。书香门第自不必言,普通百姓也多注重提高文化修养;“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注:《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

其三,有品味的学术文化水平高,学者如林,大家辈出。例如,宋金时期至今在学界仍赫赫有名的思想大家、文化名人约90%左右皆为南方人。众所周知,儒学方面,江西的学者有很大的成就。北宋前期,李觏为理学形成时期的大师;后有王安石,创建“临川新学”;南宋有陆九渊兄弟,为一代“心学”之宗。他们各领一代风骚,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江浙地区,也有“婺州学派”、“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的思想代表吕祖谦、陈亮和叶适等。至于闽学宗师、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更是一代学界领袖。他不仅培养了如黄榦、蔡元定、陈淳、魏了翁等一大批名儒,而且被誉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可谓“道德文章,照耀千古”。(注:《朱子全书·康熙序》。)。在文学史上,宋人认为:“江西自欧阳子(修)以古文起于庐陵,遂为一代冠冕,后来者,莫能与之抗。其次莫如曾子固(巩)、王介甫(安石),皆出欧门,亦皆江西人。„„朱文公谓江西文章如欧永叔、王介甫、曾子固,做得如此好,亦知其皓皓不可尚已。至于诗,则山谷(黄庭坚)倡之,自为一家,并不蹈古人町畦。”(注: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3,《江西诗人》。)唐宋八大家中,江西占了三位,黄庭坚则以诗享誉古今。

其四,代表儒学正统、中心地位和反映其思想学术文化的时代发展方向的众多学派也多分布在江南。两宋时,可谓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宋代儒学摆脱了官方一统的局面,由分散于各地的思想家自由阐发,各树一帜,因不同的地域界限分别形成各自的学说。“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经部总叙》。)。不同的学脉,源自于不同的地域,又发展成为以地域为名的学派,一时间,儒学的天空群星闪烁,形成了地域性的多元化。如濂学、闽学、蜀学、临川学、婺州学、永康学、永嘉学等,都是当时南方相当有影响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域学派。相比较而言,北方中原地区只分布有关学、洛学,且主要是在北宋时期于学坛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这一现象至少表明:一方面是人们地域文化意识的加强,强调了文化的地域性与原来一统天下的官方哲学相对称的地方性。自先秦以来,儒学唯有宋代有此地域派别。明清时虽也以地域分派,但不如宋代表现明显。“明儒派别尚少,宋元儒则自安定、泰山诸先生以及濂、洛、关、闽相继而起者,子目不知凡几”(注:《宋元学案·条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宋代儒学的地域化及地域特色,可谓宋代传统文化在地域上的集中表现,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奇观。另一方面是地域文化的重点分布发生了变化。据《宋史》统计,当时道学、儒林传人物分布,在北宋时,其重心在北方,以西京、东京最为发达;南宋时转入福建、江浙。以道学(今人多称为“理学”)文化而论,这一转折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一次迁移与扩散,即由洛学发展、演变而成闽学。转变的具体过程即杨时南渡传播洛学于福建,至朱熹得到继承发展,且逐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据于主导地位。从宋代儒学的发展历史看,道学主要“开创于洛阳,说明了儒学在北方的实力;集大成于福建,说明了南方儒学的超越”(注: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反映了南方、尤其是福建思想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当时学术上的统治地位。

其五,在科举取士方面,江南占有明显的优势。科举取士,考试的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内容。因此,各地的科举状况、录取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水准与特点以及教育状况。宋初,进士科是科举的主要形式,其录取人数,在地域上的显著特点是西北少,东南多。欧阳修言:“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西北进士得少。”(注:《历代名臣奏议》卷165。)富弼亦言:“近年数榜以来,放及第者,如河北、河东、陕西此三路之人,所得绝少。”(注:《历代名臣奏议》卷164。)苏轼在上神宗书中指出:“昔者以诗赋取士,今陛下以经术用人,名虽不同,然皆以文词耳。考其所得,多吴、楚、闽、蜀之人。至于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盖自古豪杰之场”,而今“得人常少”(注:《苏轼文集》卷26,《徐州上皇帝书》。)。南多北少这一地域布局,至南宋时表现更甚。

其六,在人才数质量的分布比例上,自北宋至南宋时期,北方是由多变少,南方是由少变多,且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宋代南方教育事业的发达,造就了大批的人才。湖学“当其盛时,学者不可胜录”(注:《宋文鉴》卷83,顾临:《湖学田记》。)。从北宋后期开始,江南人材激剧增多,以致在南宋时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是文人学士,都占据了其绝大部分比例。历史上,作为文化兴衰的一个重要尺度——人才,其分布状况,既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人才的分布状况来看,从先秦至宋,也有一个不断从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自南宋时起,江浙已成为我国人文的渊薮,其文化的发达盛况与济济人才,可谓宋之邹鲁。永嘉(今浙江温州)“自元祐(1086-1094年)以来,士风浸盛。„„涵养停蓄,波澜日肆。至建炎绍兴(1127-1162)间,异才辈出,往往甲于东南”(注:王十朋:《梅溪先生后集》卷29,《何提刑墓志铭》。)。

如果把在正史中有列传的人物算作人才的话,据正史列传中有籍贯可考的人物(包括官僚政客、文人学士、民族英雄以及在军事、经济、科学等方面有突出建树者)统计,其分布状况在地域上表现为:西周时期,属关中者占绝对优势;西汉时期,则因刘邦出身于“沛丰邑中阳里”(沛,今属江苏。汉沛郡地辖区今多属安徽),故变为皖北、河南居多;东汉时,又因刘秀是南阳人,故河南人才数占第一;唐立国后,所属人才籍贯依次为关中、河东居多。因此,中国古代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谚语。直至北宋时期,还是河南人才数居全国之冠。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以后,江南浙、赣籍的人才逐渐占有明显的优势;明清时期,江浙成为人文荟萃之所,始终是我国人才密布的重心地区,直至近现代,仍是如此。其中以宰相为例,历代宰相中隋以前只有极少数人籍贯属南方,包括政治中心在南方的东吴、东晋等朝的宰相也是如此。据《唐宰相世系表》载,唐宰相累计有369人,其世族籍贯有90%属于北方。北宋中叶以后,南方任宰相者渐多。据统计,宋代共有宰相134人,北宋72人,南宋62人。南、北方地区分别以浙江、河南为代表,河南共有21人作过宰相,北宋18人,南宋3人;浙江先后有24人任过宰相,北宋4人,南宋20人(注:《新唐书》卷61-63,《唐宰相世系表》;《宋史》卷210-214,《宰铺》;《明史》卷190-110,《宰相年表》;见陈正祥著《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页。)。这种具有代表性人物籍贯分布的改变,是经济、文化中心迁移的最好证明,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

仅就南宋而言,据《宋史》中的《道学传》、《儒林传》、《文苑传》所列人物籍贯(非指居住地)统计,当时名儒、学士、文人所属籍贯,是以两浙、福建、江西、江东、成都、京西、淮南等地依次所占比例最大,南方所占比例约为80%。

陆游就曾指出:“天圣以前,选用人材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及绍圣、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注:陈游:《渭南文集》卷3,《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人材如树,文化如土,人材济济,反映了文化土壤的肥沃。相反,人材稀少,则表明文化土壤的贫瘠。各地区不同人材的类型和数量分布,折射出各地文化兴衰的基本面貌。

其七,从与精神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方面来看,东南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占有明显的优势。在文具制造业方面,我国自古以来把笔、墨、纸、砚称作“文房四宝”,北宋时已达到较高水平,南宋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印刷业的发展,纸的需要量猛增,造纸业十分兴盛。其原料主要是竹、麻、藤、桑皮、稻草、麦杆等,在江南都有大量生产。成都、徽州、歙州、宣州、杭州、越州、池州、婺州、吉州、南康、抚州、泉州、苏州、衢州等地,都是造纸业较发达的地区。皖南、江浙一带因盛产上好纸张,故时人说:“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注:见《宋诗钞初集》,王令:《广陵诗抄·再寄满子权诗》。)。

造纸业和印刷业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南宋时,全国已形成包括成都、建安、杭州、建阳等地为主的印刷中心。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注:《石林燕语》卷8。)这些地方的印刷业虽各有长短,但在当时印刷业中的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史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而闽中尤以建安为最,建安尤以余氏为最,且当时官刻书亦多由其刊印。”(注:叶德辉:《书林清话》卷2,《宋建安余氏刻书》。)据载,当时仅建安的麻沙、崇化两镇,著名的书坊就有34家。余氏可谓其中的代表之一。

至于笔、墨、砚的制作,北宋时,开封等地还可与南方宣城、成都、歙州、端州等地相提并论,但至南宋时,北方的文具制造业受金人游牧民族统治的影响甚至破坏,有明显衰落的趋势,而南方却随着读书人的增多,书院的兴盛,文化的发达,文具制造业日趋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文具制造业的主要产地。

综上所述,至南宋时期,在我国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南方,由于学校教育兴旺发达,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有品味的学术文化水平高,学者如林,大家辈出;同时,代表儒学正统、中心地位和反映其思想学术文化的时代发展方向的众多学派也多分布在江南;加上在人才和科举取士方面,江南也占有明显的优势;另外,从与精神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方面来看,东南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且在各方面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在当时已最终转移至东南地区。^NU1

下载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一、明确目标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共5篇)

    一、教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全册第10课),本课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南方经济发展是宋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

    初一历史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初一历史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作者: 胡宝山日期:2008-03-20 20:33:44 教学目标: 1.记住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教案 1、五代十国的政权更替 五代:(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北汉(在山西)、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

    健全机制 重心前移 推动组织建设

    健全机制 重心前移 推动组织建设 ——广西崇左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在祖国的南疆,有一座新兴的国门城市——广西崇左市。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成立崇左市,......

    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共五则范文)

    卫生监督疾病控制 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重要提示]去年10月25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视察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看到了他多年想看而看不到的典型:雨花台区卫生监督、......

    书法教学设计重心平稳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4.重心平稳 南通市通州实验小学巫艳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学习汉字“重心平稳”的结字规律。 2.通过临写,掌握汉字“重心......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讲练复习知识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讲解复习知识 主题线索: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 1、 辽、北宋和西夏的并立—— 金和南宋的对峙——元朝的统一 时代特征 政权 民......